川普:保守主义与美国白人的焦虑

合集下载

“特朗普现象”探析

“特朗普现象”探析

“特朗普现象”探析“特朗普现象”探析近年来,特朗普(Donald Trump)成为全球媒体和政治舆论的焦点,他的上台引起了广泛争议与讨论。

无论是对特朗普的支持者还是对他的批评者来说,他们都无法否认其在美国政治中所造成的“特朗普现象”。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个人特质、经济因素以及选民心态等多方面探析“特朗普现象”的出现原因与影响。

首先,理解“特朗普现象”不可忽视的一个背景是美国社会的分裂与不满。

长期以来,美国社会存在着深刻的阶级与地区分化,中产阶级面临着失业、贫困等问题,而庞大的底层阶级亦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遭受了巨大打击。

特朗普利用了这一社会现实,承诺恢复制造业、振兴经济,并将好处带给中低收入者,吸引了大量失业与怀疑全球化的选民支持。

其次,特朗普的个人特质也是造就“特朗普现象”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商和娱乐圈人士,特朗普的个人魅力和营销手腕无可否认。

他独特的演讲风格,直言不讳甚至有时冲出政治正确的框架,使他在选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此外,他的商业成功经验也增加了他的可信度,人们相信他能够在政府中实现经济增长与创造就业的目标。

经济因素在“特朗普现象”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美国的中产阶级面临了收入不平等的增加和社会流动性的下降。

特朗普向选民承诺通过税收减免、贸易保护主义等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使更多的选民被他的经济主张所吸引。

此外,特朗普所谓的“美国优先”政策也呼应了一部分选民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他的支持。

最后,选民心态的变化也是造成“特朗普现象”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愈发严重的政治腐败和“政治正确”文化引发了选民的不满与厌倦。

特朗普的崛起与唐纳德·麦克恩(Ronald McRae)等政治外行成功当选的案例相似,是选民试图对传统政治体系产生反应的一种表现。

他们期待通过选举一个与政治精英不同的领导人,进而改变政治现状。

然而,“特朗普现象”的出现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特朗普的争议性言辞和政策,使美国国内的社会分裂更加严重。

特朗普葛底斯堡演讲内容

特朗普葛底斯堡演讲内容

特朗普葛底斯堡演讲内容来到葛底斯堡,我感到非常荣幸。

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伟大的革命前辈们为了自由而战,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林肯总统在任时的美国,也曾处于极度分裂状态。

如今,我们的国家已是四分五裂,我希望我们能借鉴前人的经验,解决我们现在的分裂问题。

我不是一名政客,过去,我也从未想过要从政,请相信我。

但如今国难当头,我无法袖手旁观。

祖国待我恩重如山,我也深深爱着我的祖国,我知道我应该开始行动了。

很多年来,我曾以局内人的身份见证这个政治系统的内幕。

我知道华盛顿和华尔街是怎样运作的,我也知道他们是如何作威作福,蹂躏美国人民,践踏美国法制。

处于高收入年龄阶段(25-54岁)的美国人,近四分之一没有工作。

美国有五分之一的家庭,无人工作养家。

4500万美国人吃不起饭,4700万美国人生活于贫困之中。

旧城区已被抛弃,许多非裔和拉丁裔美国人一直过着非常穷苦的生活。

我们被卷入海外军事冲突,陷入了永无止境的战争。

这是赢不了的战争,因为这些战争的发起者对战争根本一无所知,在我们国家,许多伟大的退伍老兵相继病逝,只因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救助。

我们的政治系统已经溃烂了。

想要改变美国,我们只能打破腐朽的政治系统。

华盛顿建制派们如此处心积虑的阻止我们,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竞选运动已是美国人民最后的机会。

我们的政治系统早已腐败不堪第一个问题就是投票作弊。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这届美国大选,2400万张选票要么无效要么造假,选票造假到这种程度,简直难以置信。

竟有180万死人登记投票,死人都爬起来投票了,我很想知道这是如何办到的。

(哈哈哈哈哈我忍不住了这里太好笑了我在一边看川普演讲一边翻笑死我了)还有280万人在不同州重复刷票。

堂堂美国大选,竟然有14%的选票来自于非美国公民。

本次大选还有一个黑幕,希拉里本不应该被允许竞选美国总统,谁知FBI竟联合司法部门包庇了希拉里的犯罪行为。

希拉里多次向FBI和国会撒谎,其中,她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向FBI撒谎39次,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

特朗普当选原因分析

特朗普当选原因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原因三:美国民众反精英,反政客现状 由于美国贫富分化的现状,民众生活不如意,很多家庭拿不出400美元应急,也为孩子上大学的费用愁眉苦脸。因此,民众对精英阶层难免仇视,同时对建制派深恶痛绝,觉得是政客的建制没有偏向民众,没有注重公平。另外,希拉里的邮件门事件以及阿桑奇披露的邮件让民众对政客失望,也更加印证了他们的想法,觉得政客都是伪君子,都是骗子。而此时,正好有一个疯子和他们一样,仇视“骗子”,攻击“骗子”,甚至发誓如果当选总统,要把“骗子”送进监狱,解恨,知己,于是产生无限共鸣。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总体来看,虽然希拉里在竞选中战略性的试图撇清与奥巴马理念的关系,但鉴于与奥巴马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希拉里当选,意味着当前许多政策的延续,很难预期出现奥巴马任期从未有过的“颠覆性的”政策举措。这也是目前金融市场保持相对稳定,市场有信心美联储会在12月份加息的重要原因。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特朗普当选对美国经济影响的预测
联储加息概率提升: 特朗普的贸易保护政策将导致美国关税上涨,随之而来的是进口商品价格急剧上升,短期内会迅速推高美国通胀水平。根据Moody的测算,若特朗普经济政策得到完全实施,2017年,美国通胀将由现在的2.8%大幅上升至3.9%。如果短期内美国通胀水平急剧抬升,美联储未来或被迫大幅加快加息节奏,以避免美国经济过热。此外,特朗普多次直言,当前美国的低利率政策是为了制造奥巴马任内的经济繁荣景象,自己上台后将第一时间加息。若特朗普最后当选,美联储迫于压力可能也会加快加息节奏。
特朗普当选对美国经济影响的预测
【1】政府财政赤字飙升: 首先,大规模减税计划将导致美国政府税收收入大幅下降,财政赤字大幅提升。根据布鲁金斯税收政策中心(Urban-BrookingsTax Policy Center,UPTC)的测算,如果实行特朗普的税收政策,2017-2026年,美国政府的企业所得税相较于当前税制将净减少22490亿美元,个人所得税收入将净减少63270亿美元。 政府收入减少将导致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政府债务利息支出增加,政府债务规模扩大。UPTC的测算表明,如果实行特朗普的减税政,2026年,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将累计增加15592亿美元,利息支出将累计增加3849亿美元,政府债务将因此累计增加112115亿美元,这一债务规模相当于2016年美国政府债务规模的15倍。穆迪的测算也支持这一观点,如果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得到完全实施,2017-2020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将大幅上升至 6.0%、7.4%、9.4%、10.2%,与现在4%的赤字水平相比显著恶化,接近欧债危机时期希腊的赤字率,趋于失控状态。

冤家路窄, 总统特朗普遭遇大法官罗伯茨

冤家路窄, 总统特朗普遭遇大法官罗伯茨

冤家路窄,总统特朗普遭遇大法官罗伯茨特朗普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他所谓的“美国优先”政策。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调整,包括减税、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移民问题等。

在他的执政期间,他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和批评。

大法官罗伯茨一直被视为保守派势力的重要代表。

他的偏向被认为是特朗普政策的有力支持者。

最近罗伯茨做出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决定,引起了特朗普的不满。

罗伯茨在关于移民问题的争议中发表了一系列的异议意见,对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进行了明确的批评。

他认为特朗普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违背了宪法的原则,并且违法移民权益。

这使得特朗普感到被背叛,并对罗伯茨表示不满。

罗伯茨在最高法院对医疗保健改革法案的裁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特朗普一直试图废除奥巴马时代的医改法案,但是罗伯茨投了反对票,使得法案得以保留下来。

特朗普表示对罗伯茨的决定感到失望,并对其进行了公开的指责。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些政策在最高法院中得到了失败的审判结果。

特朗普政府试图在国境问题、移民问题和贸易问题上实施一系列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法庭上遭到了阻挠。

罗伯茨领导的最高法院向特朗普政府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他们在一些问题上并不支持特朗普的政策。

特朗普对罗伯茨的行为感到极度不满,并多次公开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批评。

他指责罗伯茨是一个不可靠的法官,并且表示对最高法院的信任正在逐渐丧失。

罗伯茨并没有因为特朗普的指责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他坚持认为自己的决定是基于对宪法的真实解释和对公正的追求。

他表示,作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他将不受政治和个人利益的影响,坚决维护宪法和法治精神。

这场特朗普与罗伯茨的较量,不仅是一场政府机构之间的争斗,也是一场反映了美国政治和法律体系的复杂情况的表现。

特朗普的政策和决策,经过法律程序的检验和审判,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

而最高法院作为美国法律体系的最高权威,必须对政权的权力行使进行监督和约束,保证政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特朗普与罗伯茨的冲突也是美国政治的一个缩影。

特朗普当选原因分析

特朗普当选原因分析

BREXIT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偏极端,他宣称当选后会在墨西哥
移民政策与 就业问题: 特普朗要筑 墙阻止移民
边境筑墙,并驱逐1100万的非法移民。 特朗普的“筑墙”理论符合那些并未从经济复苏和全 球化中分享到好处的美国底层人民的利益。他们对非 法移民进入美国非常抵触,认为是这些人抢走了他们 的工作,特朗普的声音迎合了他们的心态。但是,从 美国雇主们的报告显示,美国有将近600万个空缺职位, 而失业以及未充分就业人员却达到1000万。也就是说 大部分的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更多的移民可以填补 一部分职位空缺,带来更多的经济活动,促进增长。
CONTENTS
税收方面,希拉里主张向富人提高税率,将7档税率改为8档; 将房产税由40%提高到50%。 在金融监管方面,希拉里主张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严厉 打击“影子银行”的非金融借贷行为,支持拆分大型金融机构, 并要求向大型金融机构征收“风险费”。虽然对华尔街较为严厉, 但精选之初并无这方面的提议,只是后来加上,而且她也从华尔 街获得较多竞选捐款,最终政策落实严厉程度可能会打一定折扣。 在其它政策层面,希拉里都显得并不那么激进,比如移民政 策并没有太本质的修改;医疗政策也延续奥巴马的医改,只是进 行适度修改。 与特朗普在政治主张中为数不多的共同点在于,希拉里也支 持扩大基建来刺激经济,但其提出的基建刺激规模低于特朗普的 方案,在5年内花费2750亿美元设立全国性的基建银行在支持大 规模的项目。 总体来看,虽然希拉里在竞选中战略性的试图撇清与奥巴马 理念的关系,但鉴于与奥巴马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希拉里 当选,意味着当前许多政策的延续,很难预期出现奥巴马任期从 未有过的“颠覆性的”政策举措。这也是目前金融市场保持相对 稳定,市场有信心美联储会在12月份加息的重要原因。

美国“另类右翼”政治的兴起及其对华政策

美国“另类右翼”政治的兴起及其对华政策

[内容提要]“另类右翼”是21 世纪美国政坛崛起的新势力。

其代表人物利用网络新媒体,以白人种族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为旗帜煽动底层白人的种族意识和民族仇恨,动员后者使用暴力甚至恐怖主义行为反移民和反全球化,使其成为“另类右翼”政治合法化的社会阶级基础。

以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为标志,美国白人(特别是底层白人)因身份认同引发的焦虑和“另类右翼”政治势力的诉求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并通过特朗普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展现出强大的政治效能,对美国政治格局和对外关系产生着颠覆性影响。

“另类右翼”的崛起促成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重大调整:将中国定位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从“合作竞争”转向“对抗竞争”。

理解特朗普政府“另类右翼”的政治本质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当前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走向。

[关键词]“另类右翼”白人种族主义中美关系21 世纪初,“另类右翼”(alternative right)的崛起为美国政治光谱增加了新的色彩,但并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2016 年,以“另类右翼”为选民基础的唐纳德·特朗普出乎意料地赢得美国大选后,媒体和学界仍视其为偶发的黑天鹅事件,称之为“特朗普现象”(Trump Phenomenon),并认为随着特朗普政府进入执政状态,美国传统的政治格局和对外关系将逐步得以修复。

然而,2016年迄今的现实政治表明:“另类右翼”所代表的边缘、无序和非理性取代了美国精英政治的中心、有序和理性的既定秩序,“特朗普现象”正在构建美国内政外交的新秩序。

对美国“另类右翼”的研究由此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乔治·霍利(George Hawley)、托马斯·J.梅因(Thomas J.Main)等根据欧美政治谱系对“另类右翼”的思想渊源、核心主张进行了梳理、介绍和比较。

沃尔特·拉克尔( Walter Laqueur)等从演变过程、组织和运作方式研究“另类右翼”的性质问题,认为其是21 世纪的法西斯主义和恐怖主义。

第二场总统辩论

第二场总统辩论

第二场总统辩论:火药味浓,川普止血2016-10-10 作者:柯振兴谁能想到,在第二次总统辩论前的48小时内会发生那么多事情:共和党方面,川普先是被爆出非常露骨的羞辱女性的言论,以致于大批共和党人要求川普退出竞选,川普向民众道歉但是表示自己不会退选,民主党方面,维基解密突然又披露希拉里有偿演讲的部分语录。

因此,在第二次总统辩论之前,观众也被调高了胃口。

在第二场电视辩论中,希拉里能否乘胜追击,凭借稳健的表现再度拉高民调,特别是稳定住关键州的领先优势?在共和党的巨大压力下,川普能否以自己的表现稳定自己的军心,为自己的选情止血?川普在被提问这些事情时,会不会被激怒而失态,从而再次自损形象?有人甚至预测如果川普在本场表现糟糕,选举就将提前一个月结束。

在总统辩论前,川普还带着Paula Jones、Kathy Shelton、Juanita Broaddrick 和Kathleen Willey四位女士召开了一场小型新闻发布会,Jones,Broaddrick和Willey都声称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曾性骚扰或者强奸她们(但是法院都没有支持)。

这也是川普对希拉里阵营的反击,试图抹黑比尔·克林顿来打击希拉里的选情。

在辩论开始之前,双方入场后也没有握手,在观众席上的比尔克林顿也一脸严肃。

这也预示着本场辩论将充满火药味。

在第一场辩论中,电视辩论的主持人设计了“美国的前进方向”,“实现繁荣”和“保障美国安全”三个模块,分别辩论了经济问题,种族问题和国家安全与外交问题。

本次辩论中,很多选题则是从选民和网民的建议中筛选出来。

本次辩论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市政厅(Town Hall)的方式,类似一个小剧场,一些被随机选择的至今还未确定投票给谁的观众坐在两边,根据主持人的安排向舞台中间的两位候选人提问,而两位主持人负责控制时间以及促进讨论。

在这种小剧场,两位候选人也不用像上一场一直站在麦克风前回答问题,他们可以走动,特别是走到观众前回答问题。

从特朗普执政一周年看美国社会矛盾

从特朗普执政一周年看美国社会矛盾

从特朗普执政一周年看美国社会矛盾作者:张琦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2期2018年1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打破前两任总统惯例,亲自到访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

特朗普在论坛上发表演讲,继续宣扬其自参选以来就高调主推的“美国优先”政策。

虽然在演讲中特朗普对于美国现状的描述充斥着各类正面词汇,但是在经济数据向好的同时,美国国内的政治与社会状况却不容乐观。

就在1月20日凌晨,美国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时隔4年多再度关门,为特朗普执政一周年画下一个特别的“注脚”。

过去一年特朗普主政下的美国政治、社会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在理清特朗普执政线索的基础上,深入解读其背后的社会矛盾。

一、从“非常规”的竞选到“非常态”的执政执政一年来,特朗普政府所交出的答卷显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其背后是特朗普已渐成形的“运动化”政治风格与“非常态”的执政路线,特别是其对于核心选民的有力回馈。

其一,理解特朗普的执政,首先要认清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特殊性。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特朗普凭借“美国优先”的政治理念,在党内外存在多种不同声音的状况下赢得了选举。

这次选举具有较强的民粹主义社会运动色彩,特别是在特朗普反移民、反全球化、反政治正确理念的影响下,相当数量的草根民众通过此次选举释放了对于政治体系的不满情绪,长期以来美国社会的一些深层矛盾得到了集中爆发。

特朗普在此次选举过程中不断重申的“美国优先”政策,强调不论内政外交,均要以“美国”“美国人”的利益作为首要考量。

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过去一年里特朗普政府在移民、贸易乃至同盟关系等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与历届美国政府有较大区别甚至背道而驰的政策。

时至今日,虽然在个别议题上特朗普的具体表态有所变化,但是总体而言,其“美国优先”的政策理念始终没有动摇。

此次达沃斯论坛上,特朗普在继续坚持“美国优先”的同时,向全世界“推销美国”,就是其从“非常规”选举过渡到“非常态”执政的最新体现。

新保守主义视角下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特征与中美关系

新保守主义视角下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特征与中美关系

向了社会主义中国。新保守主义者以“制度决定 上取得绝对的优势。强调国家实力作为政策的
论”为依据 ,断言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必将导致扩 支柱是新保守主义外交思想和政策主张的重要
张主义倾 向 的 增 长;从 新 兴 大 国 出 现 的 角 度 出 特征。因此,在受到新保守主义思想影响的里根
进行大致 归 纳,因 为 尽 管 新 保 守 主 义 内 涵 复 杂, 难以统一定论,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也积淀 了一些共同的本质特征和政策理念。如对内主 张“小政府 ”、反 对 过 度 政 府 干 预,主 张 削 减 社 会 福利开支,重视市场调节作用,强调传统的道德、 伦理、宗教 信 仰 和 秩 序 的 作 用;对 外 坚 持 西 方 价 值理念,主张在海外推广民主,反对共产主义,强 调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推崇实力外交。其中 国际事务是新保守主义关注的重要方面,特别是 冷战结束以来,新保守主义更将关注的重心从内 政转向对 外 事 务。 在 对 外 关 系 上,概 括 起 来,新 保守主义主要坚持以下四点政策理念和主张。
201810 No10,2018
学 术 探 索 AcademicExploration
2018年 10月 Oct.,2018
新保守主义视角下特朗普政府 外交政策特征与中美关系
何达薷
(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以“美国优先”为执政原则,采取单边行动、退出多个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奉行实力外 交,加大国防军事投入,对潜在“威胁者”和“挑战者”加强战略“竞争”与“遏制”这些对外政策与新保守主义的外 交政策理念具有共通性,体现出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的特点。在此政策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转向以“战 略竞争”为主,并试图通过增强美国自身实力优势、巩固和扩大同盟关系、对华实行贸易保护以及利用台湾问题 “以台制华”四个途径加强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遏制”。美国对华政策的这一战略转向直接增加了中美之间的摩 擦和冲突,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呈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的趋势增强。 关键词:新保守主义;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中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D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8)10-0026-07

解释性报道范文

解释性报道范文

解释性报道范文美国总统大选即将到来,备受全球关注。

在这场竞选中,两位候选人分别是现任总统特朗普和民主党候选人拜登。

他们的政见和竞选口号各不相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特朗普总统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言行举止常常引发热议。

在这次竞选中,特朗普的主要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他强调了保护美国利益、加强边境安全和经济发展等议题。

他的支持者认为,特朗普在经济政策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带领美国走向繁荣。

然而,他的反对者则认为,特朗普在外交政策和社会政策上存在很多问题,对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内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而拜登则是特朗普的主要对手,他曾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副总统,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

拜登的主要口号是“重建美国”,他强调了气候变化、医疗保健和种族平等等议题。

他的支持者认为,拜登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稳重的领导风格,能够为美国带来积极的改变。

然而,他的反对者则认为,拜登在经济政策和国家安全上存在很多问题,可能会导致美国的衰退和不稳定。

除了两位候选人的政见和竞选口号外,这次总统大选还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

疫情对美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改变了选民的态度和选举方式。

许多选民对于两位候选人的疫情应对和经济复苏计划非常关注,这成为了影响选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这次美国总统大选备受全球关注,两位候选人的政见和竞选口号各不相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疫情对选情的影响也备受关注,选民的态度和选举方式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最终的选举结果将对美国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和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普川当选美国总统背后真相惊人1

普川当选美国总统背后真相惊人1

普川当选美国总统背后,真相惊人1今年,我决定将投票选川普作美国总统。

如此巨大的决定,并出于对故情旧交的尊重,这里我对此决定作一个公开说明:约翰和罗伯特·肯尼迪将他们最大的承诺和精力致力于防止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

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一个抽象的公式,而是人类生活的必要基础。

但是,今天的民主党已经成为一个战争党:一个由军火商,雇佣兵,学术战争策划者,干预外国的游说家们,绿色革命的推动者,转基因食物的推动者,失败的将军们,腐败的政府官员及其自然资源的掠夺者构成的家庭。

我们在80个国家有美军基地,在大约130个国家有地面军事人员。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世界上总共只有192个国家。

将领们宣布我们的国家政策,战区指挥官是我们的首席大使。

我们对任何问题或者任何形式的反对,第一个回答似乎永远是一个军事行动。

今年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也没有寻求和平意愿,相反,她把美国连续推进到侵略行动中。

她试图通过把俄罗斯总统普京定性为另一个希特勒来防止美国人民寻求与他的友谊和合作。

她宣布自己已经准备好在宣誓就职后立即入侵叙利亚。

她预定的战争内阁很多都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带来无尽战争和灾难的人,及那些带领我们进入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也门,乌克兰的新保守主义者。

他们对所有过去的错误毫无悔意,并且随时准备砸下万亿美元和新鲜血液重启这一切。

而她带领的民主党似乎意图通过派美国军舰进入黑海或者把核武器部署在更接近俄罗斯本土的地方来恶化与俄罗斯的关系。

事实上,在从开始到致今的反恐怖战争里,只有一个美国总统候选人具有潜在的智力,远见与理智去看到美国不能同时和整个世界开战。

他看到美国在这场斗争中必须要跟其他国家合作。

中俄经历过自己的反恐战争并获得经验,同时拥有很强的军事力量来打击恐怖主义。

只有一个总统候选人指出,在我们正试图压制正在攻击中俄的圣战者们的同时,再寻求与俄罗斯和中国对抗是多么的毫无意义。

那位总统候选人就是川普。

美国那个川普有多讨人厌?有人专门做个App屏蔽他的新闻

美国那个川普有多讨人厌?有人专门做个App屏蔽他的新闻

美国那个川普有多讨人厌?有人专门做个App屏蔽他的新闻Donald Trump(川普)又口出狂言了。

7 号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集会上他扬言要阻止穆斯林进入美国,惹恼了许多人。

一些名人都忍不住吐槽他:J·K·罗琳说川普比伏地魔还恶劣;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说把川普送到太空算了吧;杰布·布什骂川普精神失常;伦敦市长说我就不去纽约了吧我不想见到川普。

川普因为自己不过大脑的激进言论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新闻媒体报道他,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吐槽他,但是,恶劣而出格的言论反而使得他曝光率更高了。

因为憎恶这铺天盖地的川普新闻,有人制作了一个屏蔽川普的 iOS 手机应用,名叫 TrumpTrump。

启动应用之后,你不会看到关于川普的任何消息,眼不见心不烦……目前这个应用只支持 iOS 9 系统,能过滤 Safari 和一些应用(须以 Safari 作浏览引擎)上的内容。

TrumpTrump 的使用前(左)和使用后(右)有人想把川普从自己的视野里去掉,也有人想办法强化川普存在和荒诞感。

有好事者在 Chrome 上做了一个相当魔性的插件 —— The TrumpWeb。

这个插件的功能很简单:每当 Chrome 浏览器的页面里出现川普的名字,他的姓名之间就会强行插入一句他说的雷人的话(怎么有点像用川普语录给自己洗脑?)。

嗯,名副其实,你的网络就变成川普网了。

制作者到底是黑还是粉啊?这个应用还挺受欢迎:平均五星的评分,已有近 3 万个使用者了。

正常新闻页The TrumpWeb 使用后(注意标题)还有一个插件会把网页里的 Donald Trump 替换成 “Your Drunk Uncle at Thanksgiving”(你感恩节喝醉酒的叔叔)。

哎,川普在插件作者眼里就是个有钱的中年醉汉啊!题图来自海洛创意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好奇心日报 , 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川普政策与美国外交

川普政策与美国外交

川普政策与美国外交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当时还是亿万富翁的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以“美国优先”的口号击败了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成为美国历史上第45任总统。

随后,川普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新的政策,其中外交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美国优先”政策川普政府一开始就宣称要实行“美国优先”外交政策,即把美国自身利益放在首位。

这种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重启关系”等代表性富有人文精神的外交政策的批判,主张以美国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解决国内问题上,加强对美国企业和就业的保护,减少对外援助等。

二、对盟友和竞争对手的态度尤其是在北约、亚太地区等战略问题上,川普政府显得更为强硬和自私。

在北约峰会上,川普公开指责欧洲国家不公平地分担北约经费负担,称美国的贡献比其他盟友大得多。

川普政府还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这一全球性气候变化协定中,美国承诺在未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而对于竞争对手,川普政府的态度也是一反常态。

例如,在对待俄罗斯问题上,川普强烈要求改善和俄罗斯的关系,甚至获得普京的赞誉。

而在贸易战中,川普政府也开始对中国采取硬线政策,甚至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两国关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三、核心战略在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中,有几个核心的战略目标,包括围堵中国、打压伊朗、重谈朝鲜问题。

尤其在核武器问题上,川普政府的立场更加强硬。

例如,川普率先对伊朗核协议表示反对,随后退出。

这一举动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和批判。

同时,川普政府也在向朝鲜施压,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进行对话,加强军事投入。

最终,双方于2018年6月在新加坡召开了峰会,就实现半岛无核化达成了初步协议。

可以说,在这些外交问题上,川普政府都展现出了强硬的立场,并成功地推进了一些外交议题。

四、总结总体来说,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尤其是“美国优先”的理念即让美国优先考虑自身利益的理念,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政策观点分析

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政策观点分析

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政策观点分析美国总统大选是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事件,而每一位候选人的政策观点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在历届美国总统大选中,有多位候选人在提出自己的政策观点后,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并在任期内对美国和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候选人的政策观点,探讨他们分别代表的政治立场和给国家带来的影响。

一、川普总统的政策观点作为现任美国总统,川普总统的政策观点自然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在税收方面,川普总统曾经提出大幅度减税的计划,旨在通过减税来拉动经济增长。

在贸易政策方面,川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对中国实行高额关税,以及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等。

此外,川普政府还在旅游和移民政策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例如签署雇主责任移民计划(E-Verify)和限制非法移民的进入等。

二、拜登候选人的政策观点作为川普总统的对手,拜登候选人的政策观点也备受关注。

在税收方面,拜登候选人提出了撤销对富人的税收减免政策,并逐步提高企业所得税率。

在医疗方面,拜登候选人提出了全面的医疗保险计划,旨在将医疗服务覆盖全美国人口。

在气候变化方面,拜登号称将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加入巴黎气候协定。

三、独立候选人的政策观点除了川普和拜登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候选人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竞选。

其中独立候选人霍金斯也提出了自己的政策观点。

在税收方面,霍金斯提出取消个人所得税,而采取消费税的形式来替代。

在外交政策方面,霍金斯号称将对所有外交伙伴采取相互尊重的态度,并全力推动核裁军。

四、政策观点对选民的影响每个候选人的政策观点对选民产生不同的影响。

比如,川普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这种政策观点更能得到那些倾向于保护主义、反对全球化的选民的支持。

而拜登候选人提出的健保计划和加入巴黎协议等政策则更受到那些关注医疗保障和环境保护的选民的欢迎。

而独立候选人霍金斯的政策观点更倾向于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审视问题,这可能会得到那些关注个人权益、反对政治腐败的选民的支持。

特朗普知识点总结

特朗普知识点总结

特朗普知识点总结一、特朗普的早年生平特朗普1946年6月14日出生于纽约市一个富裕的房地产家庭,他是五个孩子中的第四个。

他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房地产商,为特朗普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曾就读于纽约市的私立学校,并在青少年时代就展现出非凡的商业头脑和交际能力。

1971年,特朗普接管了他父亲的房地产公司,并将其改名为特朗普组织。

他在接管公司后,开始将目光投向曼哈顿的房地产市场,通过出色的策略和谈判技巧,将公司打造成了一个全美知名的地产品牌。

特朗普的成功让他成为了一个媒体人物,并逐渐步入了政界,最终成为美国总统。

二、特朗普的政治经历特朗普在政治领域的经历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他在当时被视为共和党的明星,并在1988年和2000年两次考虑参加总统选举,但最终未能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2004年,特朗普开始主持电视真人秀节目《学徒》,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2016年特朗普意外地赢得了共和党的总统提名,并在大选中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成为了美国第45任总统。

他的胜选引起了全球的震惊,因为他是第一个没有政治经验的总统。

特朗普的总统任期持续了四年,期间他推动了多项重大决策和政策。

在2020年的总统选举中,特朗普输给了民主党的乔·拜登,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五位在连任时失利的总统。

三、特朗普的政策影响特朗普在总统任期内影响了美国政治的多个领域,包括经济、移民、国内安全、医疗保健等。

以下是特朗普治下几个重要政策的概述:1. 经济政策特朗普在竞选时提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他在任期内推动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改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7年通过的《减税和就业法案》,该法案大幅降低了企业和富人的税率,同时也为中产阶级提供了一定的减税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得到了提高,失业率也有所下降。

2. 移民政策特朗普在竞选时曾公开表示要修建美墨边境墙,并采取更加严格的移民政策。

北大飞:为何我放弃美国保守派立场

北大飞:为何我放弃美国保守派立场

北大飞:为何我放弃美国保守派立场文|北大飞不少人有疑问,为何我以前是保守派,现在转向为李伯儒了。

我这人是不是天性朝三暮四,喜欢新鲜玩意。

所以我趁着今天刚好有心情,回忆一下整个过程,剖析反省一番给大家看。

这事情的一个很直接的触发点当然是川普崛起事件,这让我感觉保守派一整套历史神话被证伪,搞得我对保守派连一点尊敬都没剩下。

但这也仅仅是一个触发点而已。

深层次原因是,从早得多的时候,随着我对美国左右之争了解有些深入,就已经对保守派理论发生了严重的怀疑。

说起来我对保守派各种东西读的也不算少。

我之前在国内时就信仰芝加哥学派,来美国后一直支持保守派。

在逐步了解美国的左右之争后非常希望右派是对的,所以细读了一些右派的具体理论,还花好几百刀年费参加过保守派智库。

问题在于当我对双方的理论及美国现状了解逐渐细化之后,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大对劲了。

可以举出一大堆例子。

比如,我原先有个疑问,就是民主制度下如果不进行足够程度的再分配,当自动化,外包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威胁到中产人群的工作稳定性,可能导致大批人对制度本身丧失信心,以至于社会出现解体,这该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其实我是从保守派经济学家科温那里看到的,而且现在看来在美国也正在发生。

之后我颇读了些保守派方面对此的回应,基本上一类是闭眼否认现实,拿上一次工业化的经验套用,强行argue说历史一定会幸福的重演。

还有一类是,承认这是个问题,但提出有好办法解决,可以既保证不搞再分配,民主社会也不会解体。

然后我兴奋的去读这到底是什么高招呢?原来是:对全体公民进行教育,从娃娃抓起,建立起愿赌服输,不做sore loser,不妒忌winner,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的理念!当然,当时我仍然坚持保守派理念,但仍然忍不住想:这能行吗。

再举个例子,对于“福利养懒人”的说法,我也一直有怀疑。

我亲眼见过处于隔离状态的亚特兰大黑人贫民区场面。

那里的人就算想找个工作,不说别的,搭公交到达工作地点往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不但车次极其稀少,而且要多次倒车,相当痛苦。

特朗普美国研究报告

特朗普美国研究报告

特朗普美国研究报告特朗普美国研究报告特朗普是美国第45任总统,任期为2017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20日。

他在竞选时提出许多政策和口号,例如“美国优先”和“让美国再次伟大”。

这份报告将探讨特朗普政府的内政和外交政策。

在内政方面,特朗普政府的主要重点是经济和边境安全。

他取消了前任总统奥巴马的许多政策,包括奥巴马医改等。

特朗普政府通过减税和减少监管来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导致了财政赤字的增加。

他还实施了一系列的边境安全措施,包括修建边境墙和限制移民政策。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也备受关注。

他取消了与伊朗的核协议,并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

特朗普还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并试图解决朝核问题。

然而,这些外交举动在国内和国际上引发争议。

一些人认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过于单边主义,没有考虑到全球合作和多边机构的重要性。

此外,特朗普政府还面临许多内部和外部的挑战。

他被指控与俄罗斯政府勾结,并干预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

这一指控引发了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穆勒的调查,但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此外,特朗普政府还陷入了与中国和欧洲盟友的贸易战中,这导致了货币和关税的波动。

总的来说,特朗普政府在经济和边境安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外交政策和内部挑战方面仍面临许多困难。

特朗普的领导风格和政策立场在美国国内引发了极大的分歧和争议,这也反映在国际舞台上。

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为将继续对美国和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结:特朗普政府在内政和外交政策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争议。

这份报告对特朗普政府的主要举措进行了概述,展示了其在经济、边境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的影响。

无论是赞成还是批评特朗普政府,我们都不能忽视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对世界格局的重要影响。

川普歧视黑人的案例

川普歧视黑人的案例

川普歧视黑人的案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川普歧视黑人的案例概述
2.我国对待种族歧视的立场
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此类事件
正文
1.川普歧视黑人的案例概述
前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在其任期内曾多次因涉嫌歧视黑人而引发争议。

这些争议包括在社交媒体上攻击黑人运动员、政治人物等。

这些行为在美国社会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人认为这是种族歧视的表现。

2.我国对待种族歧视的立场
我国一贯主张平等和尊重,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

我们认为,任何基于种族、肤色、民族或国籍的歧视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们呼吁各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共同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世界。

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此类事件
在面对此类事件时,我们应保持冷静和理智,充分了解事实和背景。

同时,我们要坚定维护自己的立场,反对种族歧视,尊重和包容不同种族、肤色和民族的人。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我们要积极倡导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针对川普歧视黑人的案例,我们应当关注其背后反映出的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种族问题,深刻理解种族歧视对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带来的危害。

第1页共1页。

对川普是支持还是反对 中国人很矛盾

对川普是支持还是反对 中国人很矛盾

对川普是支持还是反对中国人很矛盾对川普是支持还是反对?中国人很矛盾对川普是支持还是反对?中国人很矛盾Trump protests divide Chinese publicThe Chinese people are largely divided over protests that have spread across major cities in the Western world after Donald Trump was sworn in as the 45th president of the US, even though there was limited coverage of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in the Chinese media.在川普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之后,西方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反川普抗议示威游行,中国人在支持还是反对川普这个问题上分歧很大,即使中国媒体对川普就职典礼的报道很有限。

The Women‟s March on Washington protest spread across the wor ld on Saturday, with huge numbers turning out in other US cities like Chicago and New York, and in London and Paris over fears that the new president may put hard-fought women‟s rights, and those of other minority groups, at risk.上周六华盛顿“女性游行(Women‟s March)”示威活动蔓延到了世界其他地方,由于担心新总统可能会危及努力争取而来的妇女权利和其他少数族裔的权利,在诸如芝加哥和纽约等美国城市、以及伦敦和巴黎等地许多人都走上了街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普:保守主义与美国白人的焦虑川普:保守主义与美国白人的焦虑张铁志并不是到了杜林普(川普),共和党才开始疯狂。

在共和党议员办公室工作28年的资深幕僚洛夫格林(Mike Lofgren),一直以来视自己为一位专长于国防预算的专业人士,而共和党曾经也算一个理性的政党。

但到了2011年,他觉得这个政党已经陷入疯狂。

他只能离开,并写下一篇文章《告别一切》(Goodbye to All That)。

文中批评现在的共和党宛如一个疯狂教派,不仅被华尔街和企业金钱所控制,只想为富人谋利,且被一群极端右翼把持,仿佛20世纪初期的威权政治运动;在其中“一小撮有纪律的极权主义者把民主当工具来伤害民主。

”这篇文章被热烈传阅。

美国知名的保守派评论家卡根(Robert Kagan)在最近写文章说,杜林普其实是共和党自己创造出来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s Monster):“难道不是共和党过去疯狂的“阻碍主义”(obstructionism)……教导了共和党选民所谓政府、制度、政治传统、政治领袖和政党自己,都是可以被抛弃、忽视、侮辱和嘲笑吗?”难道不是他们不断地操弄草根选民的愤怒、放纵最极端的言论,造成了今日的恶果吗?当然是。

但是,杜林普的成功不仅是反映共和党的疯狂,也有共和党缺乏的理性。

1.现代保守主义的重要转折点是1964年。

极右派的高华德(Barry Goldwater)代表共和党参选总统,结果是,他的极端立场导致大选惨败,但却赢得了共和党的未来。

《纽约客》(New Yorker)的评论家乔治帕克(George Packer)说的好,美国保守主义运动是在高华德时期开始,尼克逊(尼克森)带入政府,列根(雷根)让其受欢迎,金里奇(金瑞契)让其激进化,而小布殊(小布希)让其破碎。

在1960年代,美国爆发了不同价值的文化内战,尤其是黑人民权运动挑战了既有的白人种族主义。

也是在1964年,当民主党的詹森(Lyndon B. Johnson)政府通过民权法案后,詹森总统和助理说:“我想我们刚把南方,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送给共和党了。

”的确是。

特别是1968年上台的共和党总统尼克逊采取所谓“南方策略”,意指利用南方白人对民权运动的严重不满,把他们从民主党手中争取过来。

多年来共和党的南方策略,使其主要靠白人就可以当选。

例如在2000年的选举中,小布殊只拿了9%的黑人选票。

从1964年到2008年,共和党在非白人选票中的得票率平均只有6.1%。

共和党实际上是一个白人政党。

面对越来越不白的美国社会,奥巴马(欧巴马)在2008年成功了建立一个包括不同族裔的新联盟,但共和党并没有想去争取其他族裔的选票,而是固守白人选民。

盖洛普民调在2009年初发现,十个共和党人中有九个是白人。

到了这几年,有19个共和党主导的州制定了各种法律以让倾向民主党的少数族裔投票更为困难(如要求有照片的ID)。

为何南方白人工人,会支持一个大力倒向富人的共和党?这主要是因为前述种族牌,再加上宗教、堕胎、同性恋等所谓“价值”议题。

共和党因此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政党。

2005年,Pew研究中心将右翼选民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企业型(Enterprisers),亦即高度爱国主义、强烈亲商、反对社会福利;第二种是社会保守主义(Social Conservatives),比企业型更宗教虔诚,更担心外来移民,但对企业力量比较保留;最后是“挺政府的保守派”(Pro-Government Conservatives) ,他们在经济上更弱势,更支持政府介入和更广泛的社会安全网。

这样的异质性当然不断有矛盾和冲突。

意识型态之外,共和党与保守主义的另一个转捩点是在1994年。

当时共和党主导国会,金里奇当选议长,宣称“对于我们的核心哲学来说,将不会有任何妥协。

”然后共和党团采取焦土政策对抗白宫,包括不通过预算,导致联邦政府关门数天,因此造就现在共和党的重要特质:“阻挠主义”(obstructionism)。

小布殊上台后延续金里奇那种敌我分明的政治态度。

副总统切尼(钱尼)对一群参议员说:“我们会在每一个战线进行对抗……新政府将美国区分为蓝和红,将这个国家区分为支持我们和反对我们的人。

”九一一给了他们最好机会,小布殊政府的主要幕僚卡尔.罗夫(Karl Rove)等人更拼命打击民主党人,把他们说成“不爱国”。

同时,小布殊时代所支持的右翼媒体,声音越来越大;2008年,温和派的麦肯(John McCain)赢得共和党提名,右翼名嘴如Rush Limbaugh 批评他不是保守派的选择,麦肯被迫放弃温和派的副总统候选人,选择了极端保守的莎拉佩林(莎拉裴琳)。

小布殊时代党派斗争激烈,保守主义理应更昂扬,但由于他在任内进行两场不受欢迎的战争,又爆发一场金融风暴,因此随着他下台,共和党的保守主义也遭到巨大打击。

直到两年后,出现茶党(Tea Party),让失落的草根情绪找到新的出口。

茶党加上极右派媒体,成为共和党中声音最大的激进势力。

于是,到了奥巴马时代,共和党更是一个“说不的政党”:没有一个共和党众议员支持白宫在2009年一月提出的经济刺激方案,没有任何一个共和党的参众议员支持健保改革法案。

茶党的出现,更加深这种对抗态度。

在共和党的国会初选中,任何曾在国会中妥协的议员都被茶叶党严厉攻击。

2011年,约翰博纳(John Boehner)当选众议院议长。

在此后几年间,众议会的共和党党团不断地要战白宫,几乎没有妥协余地,甚至让政府一度关闭,但激进派掌握的党团仍然对相对温和的博纳不满,甚至批评他是叛徒,逼他在2015年辞职。

这是共和党的疯狂。

2.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在2011年参选时是一名新人,对手有该州资深参议员且是当时共和党参议院党鞭、以及切尼、朱利安尼等人的背书,亦即共和党主流的支持;保罗的背后则是茶党,和茶党的女英雄莎拉佩林。

结果他大胜。

保罗的立场是茶党的极致:主张关闭教育部、废除联邦储备理事会,强调征税是政府扩权;在他胜选后几天,更公开表示1964年通过的民权法案禁止南方餐厅种族隔离,是联邦政府侵犯私人权利。

为什么茶党的保守民粹主义可以吸引这么多共和党选民?主要原因之一是金融风暴造成的经济衰退,让许多人生活陷入危机。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在几年前分析,原本他以为经济危机应该会让民众向左转,但事实上很多人是向右转,更不信任政府。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克里拉(Mark Lilla)进一步解释:因为金融风暴的原因或是解决的经济法案都太复杂,人们很难理解,只知道这会强化政府角色。

而极右派名嘴们刻意把问题简单化、恐吓民众,把政府妖魔化,所以越是危机,人们越不相信政府。

表面上看来,茶党是延续列根时代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型态,且更极端,不但激烈批评奥巴马推动的全民健保,更主张消灭教育部、国税局。

这似乎代表茶党选民的意识型态也是自由放任、是小政府。

但其实不然。

哈佛大学研究生凡尼莎威廉森(Vanessa Williamson)与知名社会学者斯科克波(Theda Skocpol)等人就指出,茶党群众并不反对社会安全和老年医疗保险(Medicare),因为他们许多人就是领取福利的中老年人;他们反对的是把福利给非裔、拉丁裔和年轻人──尤其是非法移民。

他们认为这些人是不劳而获,而他们自认为那是他们应得的。

所以,他们强烈反对“奥巴马健保”(Obamacare)表面上是反对大政府,但其实是因为那会将健保扩张到少数族裔身上。

更深一层来看,共和党的核心意识型态中,的确有白人种族主义的成分。

加上金融风暴后的经济困境,以及奥巴马的上台,让他们怨念更强。

威廉森跟斯科克波的论文提到,茶党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对奥巴马的“仇恨”(hatred)。

因为奥巴马代表一切他们所反对的东西:黑人、自由派,和推动全民医保让少数族裔不劳而收获,所以极右派更能动员那些白人选民的恐惧与焦虑。

茶党的兴起既是强烈反对奥巴马,也是对共和党建制的不满;尤其是金融风暴后,人们看到政府去救大银行,看到政府与企业如此亲密,但中下阶层的生活却越来越惨,自然非常愤怒,因此深深感到共和党建制中的华盛顿菁英背叛了他们。

从这里出发,我们才能好好理解杜林普现象。

3.杜林普确实是粗鲁的、排外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但他所体现的疯狂并不是从他开始的。

其一是如前述共和党越来越走向白人中心主义,甚至族群仇恨──尤其表现在对奥巴马的诸种疯狂质疑(例如说他是在外国生的穆斯林)。

但客观事实是,美国的人口组成早已越来越不“白”,这也因此造成中下阶层白人的焦虑。

尤其过去一年多美国种族主义问题激烈化,南方几个州原先所挂的“邦联旗”被迫拿下,这都让白人种族主义者严重不满。

其次,共和党在过去试图采取一种可笑的民粹主义立场,批评自由派的媒体菁英与华盛顿的权力菁英背离基层,宣称共和党才是在为劳动阶级说话;而白人劳工(尤其是宗教信仰较虔诚的)也的确成为共和党重要的选票基础。

如今杜林普正是以一种圈外人的姿态出现,且充满展现出他的强悍与“真诚”(意思是他敢说出别人不敢说的政治不正确语言),他常公开说的就是:“我是强悍的、政客是软弱的”。

事实上,全球许多地方出现的右翼民粹力量,都是因为在经济上缺乏安全感,且在政治上不信任传统政客,所以选择了既有体制外的新力量。

根据盖洛普民调:认为美国有很多机会的人现在是52%,这是是前所未有的低;美国民众对两党的同意也是史上新低,不到四成。

这可以看出选民对体制的严重疏离感。

因此,杜林普最主要的竞选主轴就是“创造工作机会”,是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这抓住了美国的心。

要如何做到呢?一则是如众所皆知的强烈本土主义、批评/歧视外来移民;但另一方面,他有和过去共和党不同的经济思维,所以他也能争取到共和党中比较温和的选民。

过去共和党经济思维是“自由放任主义加上小政府”,但是科技发展、全球化和金融危机造成了贫富不均和中下阶层生活的困境。

保守派评论家David Brooks 指出,针对这些问题,共和党仍然不相信政府可以扮演积极角色。

角逐共和党总统提名的克鲁斯(Ted Cruz)就是这种态度,过去的茶党也是。

然而,杜林普不是。

他支持全民健保政策,支持对富人加税、批评自由贸易、反对删减社会安全,甚至说出他支持福利政策,以避免让弱势者“死在街上”。

美国著名评论人法兰克(Thomas Frank)在英国《卫报》上指出,大多数媒体评论都认为白人支持杜林普的主要理由就是种族主义,但他认为,大部分白人蓝领阶级所关心的问题都是“经济”。

他引用美国最大劳工组织“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AFL─CIO)底下单位Working America 的研究报告指出:工人中支持杜林普的比例的确很高,甚至包括自认为是民主党的工人,而他们最喜欢杜林普的部分是“态度”,亦即他的直接爽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