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学期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8.32牛郎织女导学稿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牛郎织女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牛郎织女教案内容:牛郎织女教学目标:1. 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
2. 学习相关的词汇和生词。
3.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把握。
2. 词汇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牛郎织女》的复印件。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向学生简单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爱情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询问他们对牛郎和织女的形象有什么了解。
Step 2: 阅读课文1. 分段阅读课文,教师带读。
2. 分组或整班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Step 3: 理解课文1. 提问学生们对所读故事的了解,帮助他们扩展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 教师逐段解释并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
Step 4: 练习与讨论1. 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或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检验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
Step 5: 拓展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和主题,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2. 分组让学生表演牛郎织女的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Step 6: 总结与评价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词汇的掌握。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进行必要的反馈和补充。
教学流程图如下:1. 导入新课-->2. 阅读课文-->3. 理解课文-->4. 练习与讨论-->5. 拓展活动-->6. 总结与评价。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牛郎织女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牛郎织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能够正确理解文本,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型和语言形式;
3、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说话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
2、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和词组。
三、教学难点:
1、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词语和词组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注意掌握语音、语调和语言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热身导入
1、播放一段与牛郎织女相关的音乐,如《牛郎织女》或《我问白云归》等。
2、师生共同讨论、回忆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鼓励学生踏实、细心地学习,掌握核心内容。
第二步:阅读训练
1、给学生分发课本,让他们阅读课文;
2、带领学生审视文章,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和句子,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
3、指导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一些读后练习,比如填空、选择题或是口头组合等。
第三步:语言输出
1、让学生自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既可以口述,也可以发表短文。
2、教师作为听众,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讲述能力,给出建议和指导。
第四步:学以致用
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完成相关的作文。
2、教师提供一些例子,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以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和相关语言形式为核心,通过有效的阅读训练和输出练习,以达到增强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语文S(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八单元 32 . 牛郎织女》公开课课件_3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 牛郎织女
民间故事
• 民间故事是 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 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 有的地方叫“瞎话”、“ 古话”、“ 古经”等等。民间 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 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 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 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 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活动一 积累美词
活动二
•这是一篇 (
)
活动三
•这篇传说故事好在(或美在)
(
)
活动四
•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 (
)
扩读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 白蛇传
• 《孟姜女哭长城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西湖龙井的传说
•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 情。这天 ,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 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 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 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 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 [6]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牛郎织女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牛郎织女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课本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牛郎织女》展开讲解和教学设计。
在此之前,首先需要对本课进行情境适应,既了解学生的实际背景和学习基础,然后可以将学生分为普通组和拓展组进行教学。
普通组:学生学习语文基础能力较差,需要进行基础知识补充,比如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
拓展组:学生学习语文基础能力较强,需要深入拓展,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书写简单的句子和段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前导入首先,介绍一下《牛郎织女》的作者,以及该作品的曲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铺垫。
阅读理解让学生先自己阅读一遍《牛郎织女》,然后再进行带领的阅读,顺便提问,检测学生对该故事的掌握程度。
句子梳理让学生通过阅读对故事中出现的句型和语言结构做出总结,培养其对有意义的句子和无意义的句子的辨别能力。
故事梳理在学生读过故事后,进行讨论,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其思维和创造能力。
作业布置•听《牛郎织女》的曲子;•将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做出笔记,并记忆;•模仿故事,对生活中出现的小事情进行故事化处理。
教学评估通过将学生分为普通组和拓展组进行检测并给出反馈,观察学生在故事梳理和句子梳理方面的表现,并通过平常表现考察大家的听说读写能力。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展开,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在教学设计的方案中,更可使学生们对文化与传统的领会更加深入和透彻。
语文S(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八单元 32 . 牛郎织女》公开课课件_19
我不能帮你们 下地干活了,咱们 快分手了。我死了 以后,你把我的皮 剥下来留着,碰到 赶紧的事,你就披 上我的皮……
王母派人抓织女
心急如焚 赶紧 越飞越快 王母娘娘 玉簪 波涛汹涌
鹊 桥 相 会
《牛郎织女》 《白蛇传》 《孟 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并 称为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课余时 间,请同学们搜集另外三则故事,读 一读并讲给他人听。
牛郎织女 传说: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的故事 诀窍: 抓重点 娓娓道 添想像 特点: 幻想神奇 巧设铺垫
所在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四年级 主题名称: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1 复述并讲好这个故事; 2 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老牛说话 指点迷津 牛郎织女 幸福生活 披上牛皮 急追织女 王母拔簪 划下天河 喜鹊搭桥 助其相会
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 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呢?回 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原来是老 牛在讲话。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 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 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 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可别错过 了这个机会呀!”
牛郎织女导学案
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女被抓 携子追赶 鹊桥相见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时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每一次当学生发言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之中学习和提高,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感悟能力与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牢牢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设计的问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是我在这节课中的教学所得。
中秋节八月十五 看灯吃汤圆
2、自由认读词语。
一、导入.问:“同学们喜欢过节吗?那同学们又清不清楚每个民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呢?
二、复检
1、出示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开火车读会认字并组词。
3、指名认读词语,多音字,理解词语。
4、齐读课文。
也可以由谈牛郎星和织女星导入。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关键: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
课本
预习内容
1、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并解释下列词语:美中不足、好歹、一五一十、无拘无束、相依为命、恋恋不舍
老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
自悟初知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并提出质疑。
2、巡视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1、学生个体展示,其他同学补充评价。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三十二课 牛郎织女语文S版
语文社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32*牛郎织女32* 牛郎织女课前自学一、字词预习郎嫂锦饰衰尸嫁隔1.在课文中圈出这些生字并记字音。
2.我把“郎”字与字进行比较,记住了字形;我还发现,“衰”与“哀”很相似,分别组词:;3.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这些词语:心灵手巧装饰佩服绚丽发誓衰老富丽堂皇暴跳如雷霎时嬉戏黄昏选择其中一个造句:课堂探究二、了解作者1.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著名作家、教育家。
著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三、根据小标题复述课文。
相依为命——相识结合——男耕女织——老牛诀别——王母知情——抓走织女——携子追赶——天河永隔——七夕相见四、合作探究1.牵手(1)自读课文1-6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的牵手与哪些因素有关?你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2)说一说:天庭和人间有什么区别?2.分离自读课文8-10自然段,思考:(1)牛郎织女分离的原因是什么?(2)从文中找出描写织女的话,从中可以看出织女什么样的心情?(3)知道织女被抓后,牛郎的表现怎样?可以看出牛郎什么样的心情?(4)说说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温馨提示:抓住文中描写王母娘娘动作的关键字。
3.相会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
七夕佳节,中国情人节。
是不是觉得比2月14日更浪漫呢?五、拓展延伸思考:王母娘娘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群体?织女代表当时社会的什么群体?课后检测六、仿写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
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妈妈对我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推荐。
《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
新龙县四小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2 牛郎织女教案 语文S版学
牛郎织女第1课时教学目的: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会用“原来"造句。
3。
仔细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教学重点:独立阅读课文,能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2、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2.学生汇报。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牛郎是怎样的孩子?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七、作业:用“原来"造句。
第2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3.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和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点: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梓潼县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2 牛郎织女教案 语文S版学
牛郎织女第1课时教学目的: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会用“原来"造句。
3。
仔细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
教学重点:独立阅读课文,能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2、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2.学生汇报。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牛郎是怎样的孩子?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七、作业:用“原来"造句。
第2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3.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和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点: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龙山区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2牛郎织女教案2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32牛郎
32 牛郎织女教学目的: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会用“原来”造句。
3。
仔细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教学重点:独立阅读课文,能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2、板书课题.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3.再读课文,想想解决的问题牛郎是怎样的孩子?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的新生活.)七、作业:用“原来”造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3.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和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重点: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2 牛郎织女教案(教学设计)
的真挚感情。
三、加深感悟,复述故事 学完了这个故事,牛郎织女的勤劳善良以及他
们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你想不想把这个 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呢?接下来,请大家练习复述故 事。
(一)想一想:怎样才能有条理地把故事讲清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教 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深入 感悟牛郎织女的勤劳、善良 和他们真挚的感情。
恐惧,(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
(三)思考:是什么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 二净?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
(展示课件第七屏):
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句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
3. 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4. “能说会道”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表达真情实感。 锻炼学生听、说、评的能力。
5. “笔下生辉”利用例文引路。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让学生感悟一个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运用已有 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2. 小组交流,说说寒假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 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习转述并评一评: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 3. 指导学生阅读例文,了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抓住重点、突出中心的写作方 法。借鉴例文的写法,以“话说寒假生活”为内容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写 出寒假生活的情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积累习作 素材。
课前准备:
1. 搜集有关牵牛星、织女星星座知识的资料或图片;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 2. 多媒体课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32牛郎织女说课稿语文S版
牛郎织女一、说教材牛郎织女故事在汉代以前产生和形成,有它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表现了当时小农生产者和小手工业者要求改善生活、争取婚姻自由和人身解放的理想和愿望。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一段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它以完整曲折的情节、朴素自然的语言、奇幻的神话色彩、积极进步的主题,深深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本文语言朴素、简洁、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
二、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便于复述。
2、学习“挣”、“扎”等生字,理解“暴跳如雷”、“发誓”、“挣扎”等词语。
3、了解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的人物特点。
4、渗透自主阅读、探究的方法。
5、通过想象、朗读、写话,提高学生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爱上民间故事。
三、说教法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但通俗易懂。
如何把这样的文章教好呢?“浅文”需要“深教”,我们如果就文本进行教学显然是不行的,应该让民间故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因此,经过广泛的搜集与整合,通过听、说、读、写,让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浸染于浓浓的文化味中。
四、说学法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自主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熏陶法,让学生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
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女的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着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永清县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2 牛郎织女教案 语文S版学
a.解释题目“游园不值”
(园:指私人花园。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
学生对“游”字的解释一般会解释为“游玩”“游览"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确定
美满生活
老牛诀别
牛郎织女 织女被抓
携子追赶
鹊桥相见
22九色鹿
教学目标:1、读课文,读准本课生字字音,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由敦煌壁画导入)(边播放课件,边进行解说.课件自动播放。结束导入后,单击鼠标,出示课题。)导入解说词: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那里有享誉国内外的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记录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壁上,记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就是关于九色鹿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单击鼠标,出示文中人物。再继续单击,逐一显示人物之间的联系.)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这四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九色鹿是只怎么样的鹿呢?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中关于九色鹿描写,边读边体会。单击鼠标出示:九色鹿啊,你是一只()的鹿.该界面设计有四个链接:依次对应下面的四个问题的内容:1、美丽;2、勇敢、无私;3、敢斗、敢争;4、总结,形成一首诗.(一)自主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各自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课文.2、根据第一部分课文所写内容,想一想,第一节小诗的横线上该填一个什么词?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牛郎织女》
课型:新授课
备课: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听写生字、词、能正确组词。
能说出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并感受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预习自学
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
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自合探究
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本文按文体来说是一则什么故事?
(2)、课文的故事是围绕哪些人物讲的?
(3)、梳理总纲。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
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
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给下列字注音
郎()嫂()锦()饰
()衰()尸()嫁
()隔()
2、比一比,再组词,
朗()咧()舔
()循()衰
()缎()
郎()列()添
()昏()哀
()锻()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
()
(2)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
(3)海水猛烈的向上涌。
()
(4)心思灵敏,手灵巧。
()
(5)富丽、宏伟、美丽、气势大。
()
六、拓展延伸
.交流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一、预习检测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检查预习情况。
二、自合探究。
1、自主探究。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牛郎和织女是怎样相识的?(2)织女为什么决心留在人间做女郎的妻子?(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织女心灵手巧?(4)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后,是怎样的心情,又是怎样做的?(5)牛郎得知王母娘娘抓走了织女,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合作探究
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说说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认真读一读)
三、交流展示 1、交流 2、质
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复述故事内容。
六、拓展延伸
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与同学一起交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