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无土栽培 第一章
![无土栽培 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1c24c9f54693daef5ef73d91.png)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第一章、绪论一、无土栽培的定义: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者营养液加固体基质栽培花卉的方法。
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栽培高新技术,是设施园艺的重要内容和园艺作物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形式栽培作物的方法。
二、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发展历史:1)启蒙阶段:(?--1840)刘俊波在《无土栽培的历史》一文中指出,最早的无土栽培应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的“空中花园”,但其未能提出充足的证据加以证明韦三立在《花卉无土栽培》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民间用清水浸养蒜瓣来生产蒜苗,既可采食,又可观赏;而唐代时宫廷用清水浸栽水仙进行观赏,也可作为较早的无土栽培形式。
水仙,江南水乡2)实验研究阶段(1840—1930)A. 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的提出,为无土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什么是矿质营养学说?植物通过绿叶可将太阳光、 CO2同化后吸收,其来源不是有机腐殖质,而是由生物呼吸、无机物燃烧等过程产生的。
根中吸收的氮是大气中的氨通过雨水供给土壤的,大气中的氨是由于生物的腐败而产生的。
在植物早期生育过程中,人工向土壤中施用氮肥是必要的。
燃烧植物所剩的残灰中含有P、K、Ca、Mg、S、Na等元素,这些物质对植物体的形成是必要的。
有机物通过燃烧(中介)可以转化为残灰(无机物)。
B. 1842年:Wiegmann和Postolof 验证了矿质营养学说;使用白金坩埚和白金碎屑来支撑植物;加入溶有硝铵和植物灰分浸提液的蒸馏水来栽培植物获得成功;第一次有意识地配制营养液,成为营养液栽培的雏形.C. 1860-1865年:Sachs、Knop,提出植物生长必要无机元素?:萨克斯和克诺普应用化学分析的方法首次提出了植物营养的十大元素学说(C、H、O、N、P、K、Ca、Mg、S、Fe)以此为依据确定了无机化合物:KNO3、Ca(NO3)2、KH2PO4、MgSO4、FeCl3为营养源;他们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水培植物装置,并栽培植物获得成功,目前这种方法仍被许多实验室使用。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教材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4b7579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2.png)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教材无土栽培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态种植技术,使用不含土壤的培养基,以水培或其他介质为载体,实现植物生长的一种方式。
由于其环保、高效、节约资源的特点,无土栽培在现代农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教材将介绍无土栽培的原理与技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运用无土栽培技术。
第一章简介1.1 无土栽培概述1.2 无土栽培的历史和发展1.3 无土栽培的优势和应用领域第二章基础理论2.1 植物养分吸收与利用2.2 培养基的配制与调节2.3 植物水分管理2.4 光合作用与照明要求2.5 温度与湿度控制第三章系统组成3.1 灌溉系统3.2 养分供应系统3.3 光照系统3.4 控温控湿系统3.5 病虫害防治系统第四章无土栽培技术4.1 水培技术4.1.1 水培基本原理与操作步骤4.1.2 水培适用作物及其栽培要点4.2 基质培养技术4.2.1 基质培养基本原理与操作步骤4.2.2 基质培养适用作物及其栽培要点4.3 气溶胶培养技术4.3.1 气溶胶培养基本原理与操作步骤4.3.2 气溶胶培养适用作物及其栽培要点第五章无土栽培管理5.1 营养调控与养分供应5.2 灌溉管理5.3 光照管理5.4 控温控湿管理5.5 病虫害防治第六章无土栽培应用案例6.1 蔬菜类作物栽培实践6.2 水果类作物栽培实践6.3 花卉类作物栽培实践6.4 草坪与景观植物栽培实践第七章无土栽培未来发展趋势7.1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7.2 可能的解决方案与创新技术7.3 无土栽培的前景与应用展望结语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和技术,掌握无土栽培的基础理论,并能运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实际生产。
无土栽培具备节水、无土壤病虫害、高效利用养分等优势,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手段。
希望本教材能够对读者在无土栽培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提供帮助。
《无土栽培》教案
![《无土栽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2249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9.png)
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无土栽培条件,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以提高单 位面积产量。
科学管理
加强无土栽培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及时防治病 虫害。
合理施肥
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以满足植物对养分的 需求。同时,注意施肥方法和施肥量,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06
病虫害防治与绿色生产技术推广
养分
植物从土壤或培养基中吸收必 需的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质,以 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无土栽培基质类型与特点
固体基质培
气雾培
利用蛭石、珍珠岩、岩棉等无机物作 为植物生长的支持物,保持植物根系 通气性的同时,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 。
将植物根系悬挂在空气中,通过定时 喷洒营养液雾滴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 分。具有根系通气性最好、养分利用 率高等优点。
根据设施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 规范操作,避免误操作造成损
坏。
对于易损件和耗材,应定期更 换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05
植物生长调控与产量提高策略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方法
浸种法
将种子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 长调节剂溶液中,一定时间后取 出晾干播种。可打破种子休眠,
促进种子萌发。
喷洒法
将植物生长调节剂稀释后,利用 喷雾器喷洒在植物叶片或全株上 。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
将营养液雾化为小液滴,直接喷洒在 植物根系上,提高根系吸收效率。
基质培设施
采用固体基质固定植物根系,通过滴 灌或渗灌方式供给营养液。
气雾培设施
将植物悬挂在空气中,通过喷雾装置 将营养液喷洒在植物根系上,实现根 系与空气的直接接触。
设备配置原则与建议
01
根据栽培作物类型和生 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设施 类型。
《无土栽培技术》实践教学大纲
![《无土栽培技术》实践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15702a819e8b8f67d1cb910.png)
《无土栽培技术》实践教学大纲(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适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3月说明本大纲是根据我院2006级三年制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而制定的。
无土栽培技术是农业实用生物技术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课,是为本专业及其他各专业作物栽培与发展、推广绿色农业奠定基础的课程。
也是丰富学生作物栽培知识、拓宽就业门路的主干课程之一。
该课程突出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在掌握无土栽培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一定的操作与生产技能,并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实践教学为5.5周,分别于第二、三、四、五学期开设。
执行本大纲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如下:1.根据本大纲,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书,按实践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2.采用项目教学法、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根据无土基地的生产项目,安排学生分组管理,分组协作,分段培养。
教师加强实践指导的环节,提高管理素质,以此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理论来自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因此,授课过程中应使学生在掌握《无土栽培》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它的理论指导作用,迅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注意不断调整、补充和丰富理论知识,使无土栽培基本理论随时更新。
4.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生动教学、情境教学、实物、实地教学等,以最大限度地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
5.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要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采用设置疑问、自己设计实验、实习方案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引导、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 1 -教学时数分配表- 2 -大纲内容实训一无土营养液配制及管理目的要求:熟练掌握营养液母液、原液与工作液的含义及其配制方法;掌握营养液溶存氧等主要指标的测定和调整技术。
无土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土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0fbed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5.png)
无土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无土栽培作为一种创新的土壤培养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园艺。
它不仅能够节约土壤和水资源,还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无土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我们制定了一份完整的无土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目的无土栽培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无土栽培技术的基本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将学会选取适合的无土栽培介质、调配合适的营养液、掌握光照和温湿度的管理等关键技术,从而在未来的农业工作中能够应用无土栽培技术。
二、实验内容1. 介质选择与调配:学生将学习不同介质的特点以及选择与调配适合无土栽培的介质。
实验中,学生需要测试各种介质的水分保持能力、透气性和营养液吸附能力等指标,并选择出最适合植物生长的介质。
2. 营养液调配:学生将了解不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并学会根据作物生长阶段调配合适的营养液。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以及调配液的pH值和浓度等关键指标。
3. 光照管理:学生将学习不同作物对光照的需求以及如何管理光照。
实验中,学生需要了解光照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并学会使用合适的光源和灯具来满足植物的光照需求。
4. 温湿度管理:学生将学习不同作物对温湿度的需求以及如何管理温湿度。
实验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作物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并学会调控温湿度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5. 病虫害防治:学生将学习无土栽培条件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实验中,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并学会应用无土栽培技术中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学生需要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并对实验环境进行准备,确保实验室条件符合无土栽培的要求。
2. 实验设计: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参数和处理组,并制定实验记录表。
3.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包括介质选择与调配、营养液调配、光照和温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验步骤。
无土栽培实践大纲
![无土栽培实践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425273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2.png)
无土栽培实践大纲《无土栽培技术》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实践简介为确保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强化课堂教学教学的比例,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注重本课程的特色,特制订本大纲。
《无土栽培技术》就是研究无土栽培技术原理、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具备很强的实践性。
因此,必须强化加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就可以努力学习本课程。
二、课堂教学教学目的和基本建议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无土栽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尤其是要求学生掌握营养液的配置方法及更换,能进行常用营养液地配制,并进行主要蔬菜、花卉的鱼苗和栽培。
三、课堂教学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进修项目名称学要类每组人数1实验一营养液的酿制技术本实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具体操作,掌控常用营养液的酿制方法。
4必验6时求型搞证模拟2实验二常用液态基质物理性状的测量建议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操作,掌控常用液态基质的物理性状(土壤湿度,比重,小、大孔隙度等)的测定方法。
2必验6Tikamgarh模拟2必综63实验三常用液态基质化学性状的测量通过具体操作,掌控基质常用的化学性质(ph、电导率等)测定方法。
做合4实验四有机基质康技术有机基质康技术就是利用消毒的有机基质加之人工育苗清水的方法,建议学生掌控有机质康的技术要点。
(其中花卉栽培4学时,蔬菜栽培4学时,液培2学时)10必综6做合5实验五无土耕作技术介绍常用并无土耕作的设施与方法,例如耕作容器、4必设立6做计耕作基质的采用、营养的供应方式等,作物种类的相同、苗龄的相同适用于的耕作方法也相同。
6教学实验六校外生产教学实验参观一天,写下实验总结6和实验报告⑴实验室实验20%。
24学时⑵校外基地生产参观。
6学时⑶看录象教学。
2学时四、试验方式和要求:实验室理论性进修与生产实践、教学实验结合,多媒体教学与现场生产实践结合,建议学生掌控无土栽培的基本方法技术。
无土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土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f8ea3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3.png)
《无土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土栽培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无土栽培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营养液配制的基本技能、无土基质的选择配比、生产上常用的无土栽培技术,进一步了解当前国内外无土栽培新技术和发展动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在工作中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无土栽培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坚持课堂讲授与课堂作业、课堂讨论相结合;②尽可能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生产发展态势;③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无土栽培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蔬菜作物无土栽培技术。
三、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生态学、设施园艺学、蔬菜栽培学。
第1页/共7页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无土栽培的定义及分类;营养液配制的原则及步骤;深液流技术、营养液膜技术、砂培、砾培、岩棉培的技术要点。
课程难点:营养液配制原则与管理;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多媒体相结合。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对无土栽培基本理论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无土栽培概述(4学时)1.教学内容(1)无土栽培的定义和分类;(2)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3)无土栽培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4)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2.重、难点提示重点:(1)无土栽培的定义;(2)无土栽培的特点。
难点:无土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第2页/共7页第二章营养液(8学时)1.教学内容(1)营养液的原料及其要求;(2)营养液的组成;(3)营养液的配制;(4)营养液的管理;(5)废液处理和利用。
2.重、难点提示重点:(1)营养液的组成原则和确定方法;(2)营养液的配制。
难点:(1)母液的配制;(2)营养液的管理技术。
第三章非固体基质培(4学时)1.教学内容(1)非固体基质培的定义和分类;(2)深液流技术;(3)营养液膜技术;(4)雾培技术;(5)其他水培技术。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教材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68951f6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3.png)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教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绿色环保的不断追求,无土栽培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无土栽培,顾名思义,就是在没有传统土壤的情况下,利用其他媒体和特殊的营养溶液来种植植物。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无土栽培的原理与技术。
首先,我们要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
无土栽培是利用水培或气雾状喷雾系统,通过灌溉植物根部的营养液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与传统土壤种植相比,无土栽培具有以下优势:一方面,无土栽培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壤传播的病虫害,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另一方面,无土栽培可以精确调控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产量。
无土栽培中的营养液,是植物生长的关键。
营养液中包含一系列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
同时,营养液中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植物在无土栽培系统中能够正常生长,种植者需要根据植物的生命周期,精确调配营养液中的各种元素,以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除了营养液的配制,无土栽培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也需要精确控制。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但是它们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也非常高。
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因此,为了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无土栽培中要保证植物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
当然,无土栽培的技术还有许多其他方面需要考虑。
例如,种植介质的选择。
传统的无土栽培技术中,常用的介质有:发泡多孔介质,如泡沫塑料和泡煤;纤维素材料,如木屑和麦芽;以及矿质材料,如石棉和珍珠岩等。
种植者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介质。
此外,无土栽培还有许多新兴技术值得探索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垂直种植系统。
垂直种植系统是指在有限的空间内,以垂直方向进行种植,大大节省了土地资源。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城市农业,还可以被运用于太空站等特殊环境下。
无论是传统无土栽培还是垂直种植系统,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食物和环境的需求而不断探索的方法。
《无土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无土栽培技术》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36efa09d1f34693dbef3e26.png)
无土栽培技术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无土栽培技术是研究在不同的栽培模式下,用营养液和基质取代土壤及肥料栽培作物的科学,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无土栽培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学会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并了解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以及国外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从而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应用能力,扩大就业门路。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无土栽培的概念、类型和优点;2.掌握表观吸收成分组成浓度的含义和作用;3.基本掌握营养液组成的确定方法;4.掌握营养液的组成原则、种类及其含义;5.熟练掌握营养液的配制技术和管理方法;6.掌握无土栽培常用基质的作用和消毒方法;7.掌握无土栽培基地规划与布局的设计方法;8.掌握无土栽培环境保护设施内主要环境因素的调控技术;9.掌握无土育苗的作用、方式和环境调控技术;掌握无土育苗的直播技术;10.掌握DFT和NFT栽培方式的设施组成、优缺点和栽培技术;11.掌握槽培等常见基质栽培的设施组成与管理技术;12.掌握立柱盆钵式无土栽培等立体栽培的类型和技术要点;13.掌握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概念与优点;基本掌握其技术实施步骤;14.掌握几种代表性蔬菜和花卉的无土栽培技术;15.掌握芽苗菜的含义、生产的优点及其关键技术;16.掌握几种常见芽苗菜生产的操作步骤与管理技术。
说明本大纲是根据我院2006级三年制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计划而制定的。
无土栽培技术是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也是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教学计划中主要的专业或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为本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作物栽培、生产无公害蔬菜、推广和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奠定基础的课程。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实验和实习三种教学形式进行。
其中理论授课56学时,实验24学时,共计80学时,实习3.0周。
理论和实验安排在第二、第三学期进行;实习安排在第三、第四和第五学期进行。
无土栽培技术与原理实验大纲
![无土栽培技术与原理实验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8d6c6d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0.png)
无土栽培技术与原理实验大纲无土栽培技术与原理实验大纲(课程代码:160020实验学时:10学时)一、实验教学的目的无土栽培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掌握营养液的配制方法,了解用来配制营养液的各种化合物的性质。
了解常用无土栽培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的测定方法。
了解滴灌系统的组成及灌水性能,掌握滴灌系统的安装及调试方法。
了解槽培的优缺点,掌握种植槽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营养液的配制方法;2.了解常用无土栽培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的测定方法;3.了解滴灌系统的组成及灌水性能;4.掌握滴灌系统的安装及调试方法;5.掌握种植槽的制作方法,了解槽培的优缺点;6.通过对不同无土栽培类型的实地调查、测量、分析,结合观看影像资料,掌握本地区主要无土栽培类型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应用,学会无土栽培设施构件的识别及其合理性的评估。
7.了解常用无土育苗的设施与方法;三、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和基本技能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理解和掌握无土栽培学的基本内容。
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定)仪器,掌握实验方法步骤,分析实验结果及提出自己见解和改进方案。
对实验报告的要求:编写规范,分析实验结果及提出自己见解和改进方案。
四、实验项目、性质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性质是否必修1无土栽培的类型的调查3综合性必修2营养液的配制3设计性必修3固体基质特性鉴定2验证性必修4混合基质的配制与无土育苗2设计性必修5小型无土装置的设计3设计性选修6种植槽制作3设计性选修备注实验性质指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
五、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一无土栽培类型的调查1.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不同无土栽培类型的实地调查、测量、分析,结合观看影像资料,掌握本地区主要无土栽培类型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应用,学会无土栽培设施构件的识别及其合理性的评估。
2.用具及设备室外调查皮尺、钢卷尺、测角仪(坡度仪)等测量用具及铅笔、直尺等记录用具。
无土栽培教学大纲
![无土栽培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1df7806f242336c1fb95e69.png)
设施种类、特点、气候调节 2
概述特点方式种类 无土育苗技术
定义、分类、特点
DFT、NFT 之应用/雾培
无机基质培
2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观光农业专业-无土栽培教学大纲10版
![观光农业专业-无土栽培教学大纲10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6f8bc5551810a6f5248694.png)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10级观光农业专业《无土栽培》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30 其中实验学时:16 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观光农业专业的应用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无土栽培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今后观赏植物栽培、设施农业等课程的深入学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开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重点学习设施条件下花卉、蔬菜等作物的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学习营养液的组成及其配制技术和栽培过程中营养液浓度、pH等的管理,了解常用固体基质的性能及其选用原则,掌握深液流、营养液膜技术等常用水培生产和几种常用固体基质培的生产设施及管理措施。
同时简要介绍温室、大棚等几种主要环境保护设施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性能,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设施环境的调控技术以及花卉的无土栽培技术。
本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采用理论与实际(实训)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概述1.教学内容第一节无土栽培的含义与类型第二节无土栽培的特点与应用第四节无土栽培的历史、现状与展望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无土栽培的分类,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掌握无土栽培的实质,正确、客观地评价无土栽培。
3.重点和难点重点:无土栽培的实质,正确、客观地评价无土栽培。
难点:正确、客观地评价无土栽培。
第二章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1.教学内容第一节营养液的基本组成第二节营养液的配制方法第三节营养液的管理2.教学基本要求以营养液的组成和营养液的配制技术部分为中心,使学生掌握营养液配方的选定,原料的选择和用量计算,以及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技术。
3.重点和难点重点:营养液的养分浓度、pH的要求,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营养液的生理平衡、化学平衡要求及其调节技术,掌握营养液配制的原料(特别是氮源和铁源)的选择和用量计算;营养液的溶存氧、养分浓度和pH的变化及其补充(调节)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OU-B-11-213《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无土栽培是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系统学习和掌握无土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本课程为园艺专业的学生开设,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专业视野,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满足现实生产中无土栽培迅猛发展对人员和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目标。
本课程的开设顺应了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无土栽培是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系统学习和掌握无土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本课程为园艺专业的学生开设,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专业视野,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满足现实生产中无土栽培迅猛发展对人员和素质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目标。
本课程的开设顺应了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坚持课堂讲授与实验、实践相结合;②要尽可能反映出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生产发展态势;③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无土栽培基本原理和主要蔬菜作物的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授课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力求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促进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
三、面向专业:
园艺。
四、先修课程:
《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的发展随《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及其它生物类学科的飞速发展而发展,也与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应用学科的进步密切相关。
同时,无土栽培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其它生命学科提供了桥梁和载体,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概述(2学时)
1 无土栽培及分类(A)
2 发展简史(C)
3 特点及应用(B)
4 发展现状及展望(C)
思考题:
1 无土栽培的优点及如何确定其应用范围
2 无土栽培如何分类?
第二章植物根系生理(选)(C)
1 植物根系与地上部的关系
2 根系的构造
3 根系的功能
4 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5 根系与根系环境
思考题:
1 植物根系与地上部的关系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生理(选)(C)
1 植物体元素组成和必须营养元素
2 根系的表面特性
3 必须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和吸收形态
4 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
5 植物的营养诊断
思考题:
1 如何进行植物营养失调症的诊断
第四章营养液(2学时)
1 营养液的原料及要求(B)
2 营养液的组成(C)
3 营养液的配方及配制(A)
4 营养液的管理(B)
思考题:
1 营养液的原料组成及要求
2 如何进行营养液的配制和管理?
第五章固体基质(2学时)
1 固体基质的作用及要求(B)
2 分类(C)
3 固体栽培基质的消毒(C)
4 废弃基质的处理和利用(C)思考题:
1 固体基质的作用及对固体基质的要求?
第六章无土栽培的环境保护设施(2学时)
1 环境保护设施的类型与性能(C)
2 保护设施的环境条件及调控(C)
3 植物工厂(C)
思考题:
1环境保护设施的类型与性能
第七章无土育苗技术(2学时)(C)
1 概述
2 无土育苗基质及营养液
3 育苗环境及调控
4 主要无土育苗技术.
思考题:
1 无土育苗的特点?
第八章水培设施与管理(2学时)
1 定义与分类(B)
2 深液流技术(B)
3 营养液膜技术(C)
4 雾培技术(C)
5 其他水培技术(C)
思考题:
1主要水培设施特点及管理技术
第九章固体基质栽培技术(2学时)
1 概述(C)
2 砾培(C)
3 砂培(C)
4 岩棉培(C)
5 有机基质培(B)
思考题:
1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要点?
第十章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技术(2学时)(C)
1 概述
2 茄果类蔬菜无土栽培
3 瓜类蔬菜无土栽培
4 芽苗菜无土栽培
5 切花无土栽培
6 盆花无土栽培
7 屋顶绿化技术
思考题:主要蔬菜的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第十一章无土栽培与有机农业(2学时)(C)
1 概述
2 无土栽培与有机农业的结合
3 有机肥料及生产
思考题:
1 通过无土栽培可否生产有机食品?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 无土栽培类型的调查
实验目的:了解本地区无土栽培类型的结构特点、性能及应用实验内容:实地调查、观看录像
实验要求:了解本地区无土栽培类型的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实验2 营养液的配制技术
实验目的:掌握营养配制方法
实验内容:配制日本园试通用配方
实验要求:掌握营养配制方法
实验3 常见固体基质物理性状的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常见固体基质物理性状的测定方法
实验内容:对提供的材料测定容重、比重、大、小孔隙度的测定
实验要求:掌握常见固体基质物理性状的测定方法
实验4 常见固体基质化学性状的测定
实验目的:掌握基质常见化学性状的测定方法
实验内容: pH、电导率测定
实验要求:掌握基质常见化学性状的测定方法
实验5 有机基质培技术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有机基质培的原理和技术
实验内容:配制基质、制作种植槽、移苗及管理
实验要求:掌握有机基质培技术
实验6 无土育苗技术(选修)
实验目的:了解无土育苗的设施与方法
实验内容:基质消毒、配制、填装、播种及管理
实验要求:了解无土育苗方法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无土栽培学.郭世荣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1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连兆煌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 现代实用无土栽培技术.刘士哲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实验课考试方式:
根据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评定
执笔:
审核:
批准人: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