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明生态村建设发展情况
文明生态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海南从2000年开始创建文明生态村,到目前全省共建成文明生态村6896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29.6%,农村面貌大为改观,文明生态村成为海南新农村的综合建设载体。

海南新农村建设起步比全国早5年。

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立足本省生态环境的优势,在农村经济基础并不十分雄厚的情况下,先从改善村容村貌村风入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但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重村貌,轻经济;重“输血”,轻“造血”;重单项,轻连片的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海南应该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为文明生态村建设更多地注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内容,与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对接。

在条件适宜的文明生态村(城市周边、景区周边和特色旅游资源地周边)大力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将能使环境与生态优势转化为财富。

(二)海南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规模效应还未形成
目前,海南真正能够开展旅游接待的乡村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南没有这样的资源。

苏东坡的旧居——“桄榔庵”已是破旧不堪,只剩下当年东坡走时当地居民为他而立的一个“中立碑”,现在碑前是一滩烂泥,后边则是瓜棚,见者人人心寒。

还有儋州的千年古盐田和古城都是当地的文化遗产,这些海南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重视。

众所周知,海南岛有个五指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以五指山为中心的热带原始雨林是全球仅存的四个保存完好的热带原始雨林之一,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人类自然遗产。

这里不仅风光优美,生物多样性更是另人叹为观止。

如果能把五指山地区(含五指山、保亭、乐东、琼中、白沙、昌江等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也就是把中部生态保育区的旅游资源整体推出,不仅能解决当地农村的脱贫问题和当地众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以此大力开发高端旅游市场。

这里的空气,这里的雨林,这里的黎苗文化都将使
五指山地区旅游成为海南游的又一高端品牌。

还有海南特别丰富的热带农业、渔业、药业、种植业、养殖业、晒盐业等动植物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

所以,海南现在缺的是对乡村资源的开发,并让其形成规模。

(三)重点、亮点和示范点不多,文化理念和品味有待提升
1.休闲农业重点、亮点和示范点不多
目前,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比较好的有:起步于1990年代的琼海伊甸园山庄,台商林宝森把台湾休闲农业的模式和品位移植到那里,让人大开眼界。

2000 年,琼海椰子寨开设了第一家对外营业的“农家乐”,以独具特色的万泉河竹排漂流和农家饭、农家民俗展示吸引了不少岛内外的游客。

2005年前后,海口演丰镇距离海口市区只有20多公里,且有高速公路连接,那里有亚洲最大的红树林群落和著名的琼东大地震遗址,有风味独特的曲口海鲜。

2005年下半年开始,海口市美兰区在进行高质量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区片联创的新模式开展了数村一体的文明生态村建设。

但是,这些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只是起步好,一直以来破坏十分严重,到现在,几乎都已销声匿迹,尤为突出的是,近年来红树林破坏严重,大量减少,使得这些已经开发的乡村不能“名副其实”,没能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2.文化理念和品味不够
海南能够挖掘出许多具有较高文化理念和品味的乡村旅游资源,比如定安母瑞山、临海渔业、康体疗养和珍贵药材等,但这些资源没有更深次去挖掘,定安母瑞山一直以来虽然守着“海南井冈山”、“23年红旗不倒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却依旧过着清贫的日子,临海区域渔业也仅仅是打捞运往外地,康体疗养仅仅在酒店多见,“非典”时海南的药材品牌也未响亮多久等等,这些情况告诉我们,乡村旅游资源缺乏文化理念和品味就没有生命力。

(四)投入少,企业参与度低,发展动力不足
目前,海南对乡村旅游方面的管理正式文件还不多见,导致少有企业能支持农村发展旅游事业。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地方政府“一手抓”,农民“不知所从”的局面,没有政策、技
术和资金支持,其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五)基础设施不齐,农民素质偏低,接待服务水平不高
海南农村的路网、通讯、引水、供电和供气等乡村旅游发展基础环境和服务功能比较欠缺,尤其是道路建设,还显得比较零乱,质量不高。

此外,海南教育比较滞后,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通话水平、服务技能不高,使得其接待水平还令人不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