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搜集健康人体内的4种液体,分别用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检验,不能出现紫色反应和能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依次分别是
①尿液 ②血清 ③唾液 ④胃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参考答案:
A
2. 某植物绿叶经光照4小时后,脱色再用碘处理,结果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而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

如右图所示该实验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参考答案:
D
3. 用碘液、苏丹III 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试剂
种类
甲 A .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 .碘液、苏丹III 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 橘黄色和紫色
C .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亚显微镜
D .这三种试剂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参考答案: A
4.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上含一个基因
B .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
C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D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
参考答案:
A
【考点】7B :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89: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 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 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解答】解:A、一条染色体上含许多个基因,A错误;
B、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B正确;
C、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C正确;
D、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存在,D正确.
故选:A.
5. 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
A、一座水库里的全部鱼 B 、一个湖泊中藻类、鱼类、蚌等全部生物
C、一片草原上昆虫和小鸟
D、一棵枯树以及上面的苔藓、真菌等
参考答案:
B
6. 小李在进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时,向待测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111染液。

结果样液被染成橘黄色,说明样液中存在
A.葡萄糖 B.脂肪 C.蛋白
质 D.DNA
参考答案:
B
7. 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吸水,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B点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C.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原生质层恢复到原来位置
D.此曲线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
参考答案:
D
【考点】32: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与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形状未改变.
【解答】解:A、AB段细胞液浓度下降,说明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因此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A错误;
B、B点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但由于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限制了植物细胞继续吸水,B错误;
C、BC段细胞液浓度不断升高,说明BC段细胞开始失水,而质壁分离复原时细胞吸水,C错误;
D、从细胞液浓度因吸水而下降,后又升高来看,说明有机农药溶于水中容易被植物细胞吸收,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新鲜的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为背景,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
8. 人的生长激素和胰蛋白酶的成分都是蛋白质,但这两种蛋白质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原因不包括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不同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蛋白质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参考答案:
D
9. 下列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化学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
C.原核细胞只有染色质,而真核细胞则有染色体
D.染色质和染色体其实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参考答案:
C
10.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是遗传信息贮存的场所 D.具有双层膜的结构
参考答案:
A
11. 关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反应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存在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的能量均来自呼吸作用
C.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ks5u
参考答案:
B
12. 假若在白天突然中断C02供应,叶绿体内首先增多的物质是
A. C5
B. C3
C. ATP
D. (CH20)
参考答案:
A
C02是暗反应的原料。

在暗反应中,首先通过CO2的固定过程,CO2与C5结合生成C3;接下来是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

可见,假若在白天突然中断C02供应,会导致CO2的固定过程受阻,叶绿体内首先增多的物质是C5,A正确,B、C、D均错误。

13.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中,染色体及核DNA分子的数量关系不可能是下列各项中的()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A
A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2:1,不存在这种情况,A错误;B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可能属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可能属于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C正确;D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属于有丝分裂末期,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可能是DNA的两倍。

14. 在生物实验中,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存在.下列实验内容正确的是()
A.检测成分:还原糖检测试剂:斐林试剂部分实验步骤:甲、乙液等量混匀后,注入到待测组织样液中颜色变化:砖红色
B.检测成分:脂肪检测试剂:苏丹Ⅲ染液部分实验步骤:将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颜色变化:橘黄色
C.检测成分:蛋白质检测试剂:双缩脲试剂部分实验步骤:A、B液混匀后,注入到待测组织样液中,并进行隔水加热颜色变化:紫色
D.检测成分:DNA检测试剂:二苯胺试剂部分实验步骤:将提取的含杂质较少的DNA丝状物再溶解,加入二苯胺混匀后,进行沸水浴5分钟颜色变化:蓝色
参考答案:
D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分析】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 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解答】解:A、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应将甲、乙液等量混匀后,注入到待测组织样液中,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
B、脂肪鉴定实验中,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错误;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应该先加入A液,摇匀后再加入B液,且不需要水浴加热,C错误;
D、用二苯胺鉴定DNA时,需要沸水浴,最后颜色变成蓝色,D正确.
故选:D.
15. 1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1条染色体含有:()
A. 4个双链的DNA分子
B. 2个单链的DNA分子
C. 2个双链的DNA分子
D. 1个单链的DNA分子
参考答案:
C
【分析】
不含单体时,一条染色体上含一个DNA分子,经过复制,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

【详解】四分体时期含有染色单体,1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2个双链的DNA分子。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无染色单体时,DNA数目=染色体数目;有染色单体时,DNA数目=染色单体的数目。

16. 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末期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两个子细胞中DNA数量相同C.纺锤丝由细胞两极发出 D. 中期可以观察到赤道板,染色体
参考答案:
D
17. 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是()A.1:1:2:4 B.1:1:1:2 C.1:1:4:4 D.1:1:1:1
参考答案:
D
【考点】6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分析】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如图:【解答】解:一个卵原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同时上一个第一极体也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两个第二极体,最后三个第二极体都死亡,只留下卵细胞.
综上所述,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形成一个卵原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一个卵细胞的它们的比例是1:1:1:1.
故选:D.
18. 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是
A.淋巴和组织液无蛋白质
B.淋巴、组织液中蛋白质比血浆多
C.淋巴、组织液中蛋白质比血浆少
D.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
参考答案:
C

19.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参考答案:
B
20. 将一只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只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

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
A.黑色公绵羊 B.黑色母绵羊
C.白色公绵羊 D.白色母绵羊
参考答案:
A
21.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②⑤⑥
B.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是①④⑤
C.⑥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是③中的两倍
D.细胞⑤中可发生等位基因的相互分离
参考答案:
D
22. SA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

2003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

下列有关SARS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SARS病毒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
B.SARS病毒能在空气中代谢、传播,并不只依赖细胞
C.SARS病毒主要通过入侵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
D.SARS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
参考答案:
B
23. 下图是某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该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
流动的箭头是()
A.①③B.②③⑤
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
C
24.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在组成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
B.人、动物与植物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同
参考答案:
C
25. 下面是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参考答案:
C
26. 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虎与生活在非洲大陆的非洲大象相比,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种类()
A、差别较大
B、大体相同
C、不好确定
D、无法比较
参考答案:
B
27.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参考答案:
C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
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而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揭示了细胞和生物的统一性.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
【解答】解: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错误;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B错误;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
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D错误;
故选:C.
28.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染色体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参考答案:
D
29. 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
A.46、23、23 B.46、46、23
C.0、46、0 D.0、46、23
参考答案:
B
30. 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甲、丙装置中溶液A、B、a、b的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乙、丁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甲、丙装置中溶液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Ma>Mb B.h1>h2、Ma<Mb
C.h1<h2、Ma<Mb D.h1<h2、Ma >Mb
参考答案:
D
31. 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
参考答案:
C
32. 成人身体约2×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不同又可以分为600多种,但是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A.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
B.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
C. 人体的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D. 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和草履虫相同
参考答案:
C
33.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参考答案:
D
34. 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 .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参考答案: D
35.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的是(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素
⑦葡萄球菌
⑧放线菌 A .①⑦⑧ B .②③⑤
C .①③④⑦
D .②⑥⑦⑧
参考答案:
A
36. 分析多肽E 和多肽F (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那么请你推算这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参考答案:
B
37.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者均为双层膜的细胞器,均含有DNA 分子
B. 二者均能合成部分蛋白质,控制一定的性状
C.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内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参考答案:
D
【分析】二者均为双层膜的细胞器,均含有DNA 分子,A 正确;二者均含有DNA ,为半自主性细胞器,能合成部分蛋白质,控制一定的性状,B 正确;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动物细胞,C 正确;叶绿体内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线粒体内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 错误。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点睛: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真核细胞中两种重要细胞器,它们共有的特点是双层膜,有少量的DNA 和RNA ,能相对独立遗传;都能产生ATP ,在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都能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都有基质和基粒。

但由于膜的选择透过性,物质与结构和功能的相适应性,两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两者基粒所含酶的种类也不同,叶绿体内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线粒体内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8. 下列与图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 .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C .图中a 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D .图中b 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参考答案:
A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题图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乙细胞是信号分子a的靶细胞,其细胞膜上的b是信号分子a的受体.
【解答】解:A、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甲是能产生信号分子的细胞,单独的甲细胞不能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错误;
B、图示物质a经体液运输,作用于图中乙细胞,从而表明乙细胞是物质a作用的靶细胞,B正确;
C、图中a是由甲细胞产生的,经体液运输后,作用于乙细胞,说明a是某种信号分子(如:甲是垂体细胞,a是促甲状腺激素,则乙是甲状腺细胞),C正确;
D、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的糖蛋白,它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考查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9. 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

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

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①肝脏②血液③神经元④蓝藻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⑨一片森林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参考答案:
B
40. 将基因型为AA的花粉授给基因型为aa的雌蕊柱头,则长成的种子中的种皮和胚乳的基因型
分别为()
A.Aa,AAa B.Aa,Aaa C.aa,AAa D.aa,Aaa
参考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 下面是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此图表示____________细胞分裂的______期。

(2)该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___个,染色单体是________个。

(3)此时期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________上,形态比较清晰。

参考答案:
植物有丝中 6 12 赤道板
42.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

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 和。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 __。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 __ _。

(3)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 ℃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_____ ___,理由是。

参考答案:
(1)加酶适当提高温度蛋白酶蛋白酶和脂肪酶
(2)专一性 (3)没有差异因为高温使酶失活
43. 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

请回答:[注: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
是和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和溶液。

(2)用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