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核酸的理化性质 - 复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NA的提取 磁珠吸附法
4.核酸的含量测定
紫外吸收法:
定磷法:在浓H2SO4作用下将有机P转化成无机P, 酸性条件下与钼酸作用氧化成磷钼酸,最终被还 原成钼蓝,660nm测定紫外吸收。 定糖法: 1)核糖与浓盐酸和苔酚蓝共热呈绿色, 在 670nm处可测RNA; 2)2-脱氧核糖与酸和二苯胺共热呈蓝 紫色,在595nm处可测DNA。
3.判断DNA是否变性
在DNA的变性过程中,摩尔吸光系数增大(增色效应) 在DNA的复性过程中,摩尔吸光系数减小(减色效应)
四 核酸的变性、复性、分子杂交
1、变性(Denaturation)
1)定义:双螺旋DNA的 有序结构或具双螺旋 区的RNA,在外界因 素的作用下,碱基间 的氢键断裂,形成无 规则单链线团结构的 过程。
DNA的Tm一般在82— 95℃之间
3.影响Tm的因素:
1)DNA的均一性
均一性高,变性温度范围越窄,据此可分析DNA均 一性。
2)G-C含量:Tm与G-C含量成正比。 (G+C)%=(Tm-69.3)X2.44
3)介质的离子强度:离子强度低,Tm低,
熔解温度范围窄。
大肠杆菌DNA在不同浓度KCl溶液下的熔融温度曲线
32P
*ACTTCGACAG 肼/Nacl(C): *AC *ACTTC *ACTTCGA C *ACTTCGACAG 肼(C+T): *AC *ACT *ACT T *ACTTC *ACTTCGAC *ACTTCGACAG
硫酸二甲酯(G): *ACTTCG *ACTTCGACAG
甲酸(G+A): *A *ACTTCACAG
应用 于克 隆、 测序、 检测 DNA 等
碱基的解离 p504 核苷的解离 P505 核苷酸的解离 P505 核酸的滴定曲线 P506
三、紫外吸收性质
碱基的轭双键共使核酸在260-290nm波长范 围内有紫外吸收,最大吸收峰在260nm附近。
1. 确定核酸纯度 1)DNA: OD260/OD280
Sanger
原理: 碱基配对; 聚合酶催化合 成与模板互补 的 DNA新链; 双脱氧核苷酸 无3’-OH,合成 到此终止; 可电泳分离随 机得到的大小 不等的片段。
2 化学裂解法的原理
利用特异性的化学裂解法,制备出长度只差一个核苷酸的 片段群,然后将此片段群经侧序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得到 侧序图谱。 G反应: 硫酸二甲酯 G+A反应:甲酸/哌啶 C反应: 肼/NaCl/哌啶 C+T反应: 肼/哌啶 哌啶:促使修饰化碱基脱落,并使脱碱基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核酸探针(nucleic acid probe):某
一具有特定序列并且用同位素或其他 化学方法标记的DNA或RNA片段。通 常是人工合成的。
分子杂交技术的应用
通过同源性比较,研究不同物种或个体DNA之间的亲缘
关系;
通过杂交的严紧性,发现基因的缺失或突变;
通过标记信号的强度,测定某种遗传信息量的多少;
2)特征:������ 增色效应. 变性的核酸 260nm的紫外吸收值升高. 比旋下降. ������ 粘度下降. ������ 浮力密度升高. ������ 酸碱滴定曲线改变. ������ 生物活性丧失.
3)引起变性的因素: 温度、pH、尿素、 甲醛等。
2.熔解温度 Tm
Tm:DNA的双螺旋结构失 去一半时对应的温度称 该DNA的熔解温度 (melting temperature,Tm);又称 热解链温度。
列多少、离子浓度。 ※分子量越大复性越难。 ※浓度越大,复性越容易。 ※DNA的复性也与它本身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5.核酸的杂交(hybridization)
当两条不同来源的DNA(或RNA)链或
DNA链与RNA链之间存在互补的碱基序列 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互相配对形成 双螺旋分子,这种分子称为杂交分子。形 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
证明某种疾病是否与某种基因有关。
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用于鉴定DNA的Southern印迹技术 用于鉴定RNA的Northern印迹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等
Northern blot:用于检测RNA Western blot:用于检测蛋白质
上:探针标记
右:放射自显影
以聚丙烯酰胺作支持物,这种凝胶的孔径 比琼脂糖胶要小,所以可用于分析相对分子质 量小于1000bp的DNA片段和RNA的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强度较好,常用垂直板电泳。
PAGE
Ag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Marker
(四)核酸序列测定(Sequencing)
双脱氧法 Sanger 1975 化学法 Maxam-Gilbert , 1977
≈1.8 纯品 > 1.8 RNA 污染 < 1.8 pro 污染
2)RNA: OD260/OD280 ≈2.0 纯品 2. 定量 不同核苷酸有不同吸收特性,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性、 定量测定。 DNA μg/ml= [OD260/L*0.02]*稀释倍数 RNAμg/ml= [OD260/L*0.024]*稀释倍数 1 OD相当于:50μg/ml DNA 40μg/ml RNA 20μg/ml Nt(核苷酸)
二 核酸的水解
(一)酸水解:
对酸的敏感性:糖苷键>磷 酸酯键 嘌呤糖苷键>嘧啶糖苷键 利用酸水解可以研究核酸的 碱基组成
(二)碱水解:
♣ RNA的磷酸酯键对碱敏感。 DNA抗碱水解。 ♣ 生理意义: DNA更稳定,遗传信息。 RNA是DNA的信使,完成任务后迅速降解
核酸水解产物的颜色反应
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为:戊糖、碱基和磷酸 1)核糖与浓盐酸和苔酚蓝共热呈绿色,在 670nm处可测RNA; 2)2-脱氧核糖与酸和二苯胺共热呈蓝紫色, 在595nm处可测DNA。 3)磷酸与钼酸作用生成磷钼酸,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被还 原成钼蓝,66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三)酶水解:
非特异的磷酸二酯酶: 蛇毒磷酸二酯酶水解DNA(RNA)得5’-核苷酸 牛脾磷酸二酯酶水解DNA(RNA)得3’-核苷酸 特异的磷酸二酯酶: 核酸酶
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
在核苷酸链内特定序列切开DNA双链的酶。
产生两种产物:粘性末端;平头末端
4.核酸的复性(Renaturation)
复性:变性DNA分开的两股链在适当条件下重新生成双链结构 的过程
退火(annealing):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复性的过程。
复性机制:10-20bp成 拉链 热变性DNA在缓慢冷 却时可以 复性,快速冷却不能复 性。
影响因素:温度、DNA片段大小、DNA浓度、碱基重复序
第八章 核酸的性质及研究方法
主讲教师:王希东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系
一 一般理化性质
1、DNA固体一般为白色纤维状,RNA为白色粉末 状。 2、两性电解质:pI
核酸的磷酸基具有酸性,碱基具有碱性,因此,核酸 具有两性电离的性质。但核酸中磷酸基的酸性大于碱基的 碱性,其等电点偏酸性。DNA的pI约为4~5,RNA的pI约 为2.0~2.5,在pH7~8电泳时泳向正极。
菌落的原位杂交
五 核酸的研究方法
(一)核酸的提取
1.核酸提取的原则
������ ♥ 尽可能保持其天然状态,防止降解和变 性。 ������ ������ ♥ 条件温和,防止过酸、过碱、剧烈搅拌。 ♥ 抑制核酸酶。
2.DNA分离纯化
真核DNA以核蛋白(DNP)形式存在,DNP溶于水或 高盐溶液( 1mol/L NaCl ) , 但不溶于低盐溶0.14mol/L NaCl),据此,采用高盐提取,低盐沉淀,可将DNP与 RNA核蛋白分开,提取出DNP。
(二)核酸的超速离心
(三) DNA凝胶 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 泳 PAGE
溴乙锭 (BtBr )染 色
Ag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用于大片段DNA的分 离,精度低,但分离 范围广
EB
0.5ug/ml EB 染色
RNA的琼脂糖凝胶电 泳一般要加入甲醛或 戊二醛制成变性胶
PAGE
3、粘度高:一般DNA比RNA粘度高。 4、水解性:可被酸、碱或酶水解,DNA比 RNA对稀碱稳定。
5、溶解性:微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 机试剂(乙醇沉淀核酸),钠盐易溶 于水。 DNA与蛋白质结合生成DNP,易溶于 水和高盐溶液(1M NaCl),不溶于 生理盐水I(0.14M NaCl)。可用于制 备DNA 。 000
从下往上读:CTACGTA,末端G不能读出。
(五)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1985年 K.Mullis
体系组成:
①模板DNA(单链) ②引物 ③DNA聚合酶(Taq) ④dNTP ⑤Mg2+
(六) DNA的化学合成
5’-OH用二对甲氧三苯甲基(DMT)保护。 3’-OH用氨基亚磷酸化合物活化。 碱基上氨基用苯甲酸保护。
测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获得具有相同末端的DNA片断,然后通过PAGE电 泳,比较不同末端的泳道,读出序列。
1. 双脱氧法——末端终止法、酶法
1955 确定牛胰岛素结构, 1958 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5 设计出DNA测序法, 1980 获诺贝尔化学奖。 合成一段与待测DNA序列互补的DNA片段群。
DNP可用水饱和酚抽提,去除蛋白质。还可用氯仿-异戊 醇去除蛋白质。 水相中的DNA可被0.3M NaAC-70%乙醇沉淀。
3.RNA的制备
RNase 的灭活:
玻璃器皿:140-200 ℃,8小时; 塑料器皿:0.1%DEPC,37 ℃ (RT)过夜 提取液加盐酸胍或异硫氰酸胍 反应体系中加RNasin等特异的RNase抑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