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属三种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人参植物干细胞学术文献
![人参植物干细胞学术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7f7090f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c.png)
人参植物干细胞学术文献第一章总论1人参属植物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1。
人参属植物的研究历史人参属植物在我国的利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近100年来利用的发展速度加快,栽培面积扩大很快,成为我国中药材中种植最广泛的一类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区,近20年间我国人工栽培人参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人参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野生资源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产量逐渐下降。
目前全世界野生人参的总产量只占人参总产量的2%,我国人参资源居世界首位。
2人参属植物组织培养的初步实验。
2。
人参的开发利用情况其它用途(4)保健品、化妆品及食品。
目前人参的各种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抗疲劳、增强体力方面,倍受人们重视,相继研制了不同规格的人参粉末和提取物,还有许多将人参加工成了食品,如人参口服液、人参糖果、人参饼干等。
3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人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人参皂甙、黄酮类、挥发油、蛋白质、油脂、树脂、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淀粉等成分。
3。
人参的药理作用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人参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临床使用证明,对神经系统有兴奋、增强记忆、改善学习能力、增强体力、改善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力、镇静催眠、抗抑郁、抗衰老、改善心肌缺氧及心律失常、调节血压、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轻化疗和放射性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改善睡眠等多方面作用,对血液系统可以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等作用,对消化系统有促进消化吸收、增加胃肠蠕动、缓解痉挛、抑制溃疡、抑制胃酸分泌、助消化等作用,对循环系统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黏度等作用,对呼吸系统有增强体力、增加肺活量、缓解疲劳等作用,对内分泌系统有延缓性腺衰老、改善内分泌失调、激发性功能等作用,对免疫系统有促进免疫系统成熟、抑制免疫系统衰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药用植物组培课程应注重“遗传变异与中药材品质关系”的讲授
![药用植物组培课程应注重“遗传变异与中药材品质关系”的讲授](https://img.taocdn.com/s3/m/e8dede28aeaad1f346933fd6.png)
药用植物组培课程应注重“遗传变异与中药材品质关系”的讲授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成熟,其在中药材生产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药用植物、尤其是珍稀药用植物的繁殖难题,为保障药材供应、保护野生药用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的一些专业,如中药资源学、药学、中药学等,开设了“药用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并开出全校性选修课对学生开放。
使学生们对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技术系统及其应用有了很好的了解和掌握,对这一新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苗快繁、脱毒、复壮,药用有效成分的生产,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人工生产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但组培快繁技术在原理上即存在产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出现了影响中药材品质的现象。
对这一点,各个相关院校(也包括我校)在授课过程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本文就组培快繁中遗传变异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完善授课内容、在实践中进一步重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药用植物组培快繁应用广泛,已成为成熟的常规技术。
1937年,White认为在特定环境下植物的全能性处于被抑制状态,而这些特定的环境一旦改变,其全能性必将重新表现出来,于是开展了如何激发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研究,细胞全能性的发挥、也就是培养材料的再生能力,是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1]。
植物组织培养以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应用无菌培养的方法,在人工调控的条件下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部分使其生长或发育。
该方法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至今已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常规技术。
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即是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将植物体某一部分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成大量的小植株,从而达到快速无性繁殖的目的。
组培快繁是解决很多药用植物自然繁殖能力低、资源匮乏等问题的重要技术,且因其属于无性繁殖,可以避免有性生殖常常引起的后代性状分离的问题。
我国药用植物的组培研究,是从1964年罗士韦教授等对人参组织的培养开始的。
人参研究报告
![人参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34da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5.png)
人参研究报告人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植物药材,被认为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
本文将对人参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
首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人参常被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改善疲劳状态和增强体力活力。
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研究表明,人参提取物中的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能力。
人参还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人参中富含的人参总皂苷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能够抑制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
此外,人参还具有抗凝血、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改善心肌供血等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人参也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人参具有抗抑郁、镇静、抗焦虑和改善认知功能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研究表明,人参中的人参皂苷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分解和提高抗氧化水平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此外,人参还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康复和提高运动能力。
人参能够促进肌肉生长和恢复,减轻运动后的疲劳和肌肉损伤。
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运动后的炎症反应,促进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研究还表明,人参能够提高运动耐力和适应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对运动员的体能表现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人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在中医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人参的研究表明,它在提升免疫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和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然而,人参的作用机制和具体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推动人参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更多的人参药物。
人参属植物的三萜成分和分类系统,地理分布的关系
![人参属植物的三萜成分和分类系统,地理分布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a1e719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9.png)
人参属植物的三萜成分和分类系统,地理分布的关系
人参属植物的三萜成分和分类系统与其地理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首先,人参属植物是指属于人参科(Araliaceae)的植物,包
括东洋人参(Panax ginseng)和西洋人参(Panax quinquefolius)等。
这些植物的分类系统是基于它们的形态特征、遗传关系等进行划分的。
根据分类系统,人参属植物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八月花亚纲、五位草目、人参科。
其次,人参属植物的三萜成分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
三萜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可以分为三萜酸和三萜皂苷两类。
人参属植物中含有丰富的三萜成分,如人参酸、齐墩果酸、人参皂苷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人参属植物抗疲劳、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用活性。
最后,人参属植物的地理分布与其三萜成分有一定的相关性。
人参属植物原产于东亚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等。
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植物中三萜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例如,东洋人参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地区,其主要活性成分是人参总皂苷。
西洋人参主要产于北美洲,其主要活性成分是人参内酯。
因此,地理环境的不同可以导致人参属植物中三萜成分的类型和含量上的差异。
人参、三七及西洋参报告
![人参、三七及西洋参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c388f0c8d376eeafaa3106.png)
品的吉林敖东。
资料来源:港澳资讯
相关研究报告
3. 三七参:中药注射剂大品种+人口老龄化概念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目前供 《阿胶行业报告:机遇大于挑战,“小行业、
过于求苗头出现,下游企业即将受益。特殊的种植环境要求,促使文山三七产
业发展迅速,产值实现十年十三倍增长,三七占据云南省中药材行业半壁江山; 大龙头”》
二、投资建议................................................................................................................................. 20
(一)人参价格持续上涨利好上游企业 ............................................................................... 20 1、益盛药业(002566,推荐):平地种参技术领先, 药业参业蜂业前景广阔 ....... 20 2、康美药业(600518,推荐):估值存在较大修复空间,人参逐渐发力 ................. 20
1、代表品种之一:熊胆粉 ............................................................................................... 28 2、代表品种之二:冬虫夏草 ........................................................................................... 29 (三)药用植物:资源稀缺性品种价值凸显 ....................................................................... 30
人参化学成分及研究进展
![人参化学成分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7fc0dd102d276a201292e1a.png)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设计)题目:人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13年11 月22 日目录摘要 (I)第一章前言 (2)第二章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2.1人参皂苷 (2)2.1.1人参皂苷的分类 (3)2.1.2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 (6)2.2脂溶性性成分 (8)2.2.1脂溶性成分的抗菌作用 (8)2.2.2脂溶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 (9)2.3多糖类物质 (9)2.3.1人参多糖类物质的调节免疫作用 (9)2.3.2人参多糖类物质的降血糖作用 (10)2.3.2人参多糖类物质的抗肿瘤作用 (10)第三章结语 (11)参考文献 (12)人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摘要现代研究证明,人参可增进食欲、强心、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治贫血、神经衰弱等症。
本文对人参化学成分及人参的药理研究的新进展给予综述并对人参的研究作简要展望关键词:人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第一章前言中药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是一种名贵药材,同样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
经中医临床验证表明人参的主要功效包括有补脾益肺、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益智等。
临床上人参能够对诸多疾病均能够产生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人体滋补强壮作用更加的明显。
并且它的化学成分相对较为复杂,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药理作用相对独特,由于现代分离以及分析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参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也获得了进一步的进展。
目前人们对其药理活性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展开论述,从而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第二章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人参的现代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对人参的研究大多采用粗制剂或总皂贰成分,固然是由于人参有效成分的含量低和纯化困难,还由于对人参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多样性认识不足。
至今,已阐明的人参化学成分包括皂苷、糖类、蛋白质、多肤、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脂溶性成分和其它成分【1】。
药用植物学-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
![药用植物学-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26bc7de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2.png)
药用植物学-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在本题中,要求同学们选取三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它们的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药用植物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三种常用药用植物的药资源状况及其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来介绍人参。
人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药用植物,具有多种功效,如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然而,由于人参的生长周期长,且需要特殊的生长环境,因此其资源状况较为紧张。
为了保护人参资源,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人参保护政策。
未来,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我们来介绍银杏。
银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如抗氧化、降血压等。
但是,由于银杏的生长周期长,且需要特殊的生长环境,因此其资源状况也较为紧张。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银杏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我们来介绍黄芪。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如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
黄芪的资源状况相对较好,但是由于其市场需求量大,导致价格较高。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黄芪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药用植物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中药材资源。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植物药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其发展速度快于化学药品。
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是我国中药材行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受到各国的关注。
羌活是一种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茎和根可作为中药使用。
羌活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川西北等高海拔山地,尤以小金、金川、丹巴、理县、马尔康、黑水、松潘、南坪、康定、壤塘、色达、道孚、德格、阿坝等县以及临近的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的区域。
人参的分类、真伪鉴别及临床应用
![人参的分类、真伪鉴别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3fc3a55e518964bcf847c33.png)
人参的分类、真伪鉴别及临床应用学习指导人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珍品,素有“东北三宝”之称,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
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
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由于人参种类多,价格昂贵,市场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人参的分类、真伪鉴别、科学的服用方法以及正确合理地应用等相关知识是药剂工作者的必修课。
学习的重点建议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参的分类、真伪鉴别、功效、临床应用、食用方法、保存方法、服用禁忌等。
第一节. 人参简介一、人参的传说故事深秋的一天,有两兄弟要进山去打猎。
进山后,兄弟俩打了不少野物。
正当他们继续追捕猎物时,天开始下雪,很快就大雪封山了。
没办法,两人只好躲进一个山洞,他们除了在山洞里烧吃野物,还到洞旁边挖些野生植物来充饥。
一天,他们发现一种外形很像人形的东西味道很甜,便挖了许多,当水果吃。
不久,他们发觉,这种东西虽然吃了浑身长劲儿,但是多吃会出鼻血。
为此,他们每天只吃一点点,不敢多吃。
转眼间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兄弟俩扛着许多猎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村里的人见他们还活着,而且长得又白又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们在山里吃了些什么。
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把带回来的几枝植物根块给大家看。
村民们一看,这东西很像人,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有个长者笑着说:“它长得像人,你们两兄弟又亏它相助才得以生还,就叫它‘人生’吧!”后来,人们又把“人生”改叫“人参”了。
二、人参的历史在中国,人参历来被视为百草之王。
在西方,人参叫做PANAX C.A. MEYER GINSENG,“PANAX”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包治百病”。
可见在西方,人参也是被视作神奇的仙草。
古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推断,人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
在地球上被子植物极为繁盛的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180万年),人参在植物界广为繁衍。
世界范围内公认人参分布在北纬33-48度之间。
人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人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360672158f5f61fb6366674.png)
人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人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服用人参的宜忌特点,为人参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人参;药理作用;临床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的根,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人参药材中已经分离鉴定40余种人参皂苷单体,其次还含有植物甾醇、胆碱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本文对人参药理活性及临床作用以及对服用人参的宜忌进行综述,以期为人参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人参的药理作用1.1 抗肿瘤人参皂苷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其它作用。
人参皂苷可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
一定浓度的人参皂苷能有效抑制人的癌细胞株的生长,对人喉癌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2 提高免疫力人参皂苷对低剂量抗原免疫后的一次抗体反应有明显增强效应,表明人参皂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此外,人参能促进健康人淋巴母细胞的转化,人参皂苷的体内应用能提高T、B 淋巴细胞对分裂原的反应,其机制可能是作用于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
1.3 平衡中枢神经系统人参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使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使紊乱的神经得以恢复。
人参皂苷Rb类有中枢镇静作用,Rg类有中枢兴奋作用。
人参皂苷小剂量主要表现为中枢兴奋作用,大剂量则转化为抑制作用。
1.4 缓解心血管系统疾病人参皂苷可以显著降低血清Tch和TG含量,可以影响血浆皮质醇含量,从而影响血压的高低。
人参皂苷可以显著提高氧自由基的量,从而可以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心肌损伤作用。
不同人参提取物及制剂可以显著降低麻醉犬的血压、减慢心率、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
1.5保护消化及肝肾系统人参对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一定影响,具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
人参无性激素样作用,但是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加速性成熟。
人参化学成分及研究进展
![人参化学成分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f055a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3.png)
人参化学成分及研究进展人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
它被广泛地研究,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人参皂苷。
除了人参皂苷外,人参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人参多糖、人参精油、固醇、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
这些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和药理疗效。
本文将介绍人参的化学成分及其研究进展。
1.人参皂苷:人参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人参皂苷,它是一类三萜类化合物。
人参皂苷主要分为三类:Rg1类、Rb1类和Rg3类。
研究表明,人参皂苷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抗老化、抗癌、降血糖、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疗效。
2.人参多糖:人参多糖是人参中含量较高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抗病毒、调节血糖、抗氧化等保健作用。
研究发现,人参多糖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3.人参精油:人参精油是人参中一种重要的挥发油,其主要成分包括姜酮、姜内酯、甘露醇等。
研究发现,人参精油具有抗炎、抗菌、舒张血管、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
此外,人参精油还具有镇静、抗抑郁和促进睡眠的作用。
4.固醇:人参中含有多种固醇类化合物,如人参甾醇和人参酮等。
研究发现,人参固醇具有抗氧化、降血脂、调节血压、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
5.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人参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如赖氨酸、精氨酸、镁、铁、锌等。
这些成分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参的研究进展如下:1.人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研究发现,人参中的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和人参固醇等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
人参可通过多个信号通路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从而对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人参抗疲劳作用的研究:人参被广泛应用于提高工作能力和抗疲劳。
研究发现,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等成分可以增加机体对物理、化学和生理刺激的适应能力,减轻疲劳症状,提高工作效率。
3.人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人参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所导致的损伤。
人参功效的研究进展
![人参功效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4ce094471fe910ef02df868.png)
人参功效的研究进展人参别名血参、黄参,多年生五加科草本植物人参(Panax gins eng C. A. Mey 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干燥根茎。
其以根、须入药,性味甘、微苦,入脾、肺、心经。
其主要功效为安神补气、固脱生津及补脾益肺。
用于体虚久病及气血津液不足之证,脾、肺虚,食少、喘咳者,以及失眠易惊;心衰及心源性休克等。
本文就人参功效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人参多采挖于秋季,根据其生长环境分为“园参(栽培)”、“山参(野生)”;根据加工方法分“人参(生晒参)”由直接干燥或晾晒而成,“红参”由蒸熟后干燥而成,等。
在我国多分布于辽、吉、黑三省繁密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人参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人参皂苷(GS)、人参多糖(GPS)、人参醇、维生素(B1、B2、C)、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功效众多主要为:补气,生津,强心,安神,滋肺肾。
人参还能辅助治疗贫血、糖尿病、阳痿、以及提高视力,增强暗适应的能力等功效。
我国卫生部于2012年发布公告称,批准允许人工种植的人参作为市场新资源产品,同时人参、人参花及人参果均可以以食品或保健品的形式进入生活。
但要注意的是,人参虽为上品,但是服用也应当逐渐加量,缓慢作用,切忌初次大剂量服用。
本文将就人参各功效目前所进行的研究进行介绍。
1 生津、补气、扶虚、抗疲劳人参能大补元气,《主治秘要》曰:“补元气,止渴,生津液。
”在《纲目》中有“治男妇一切虚证”之说,王红[3]研究认为人参补气其实通过流通气化,补益脾肺心之气,起到滋补元气的作用。
人参与五灵脂、附子等药物配伍可以提高小鼠耐缺氧、耐寒冷、抗疲劳能力,并使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大大提高应激能力;且可以增加机体内的能量储存,提高人参的补气作用[1]。
有学者在研究中通过测定运动员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尿素氮、睾酮、皮质醇和睾酮/皮质醇等指标,结果表明:人参具有对大运动量训练后的人的机能状态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2]。
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f611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0.png)
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人参,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传统中草药,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声誉。
凭借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人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成为多种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人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药物研发、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人参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合物。
这些成分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活性,为人参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人参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疲劳等,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我们还将综述人参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领域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通过对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传统中草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人参化学成分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其化学成分复杂且丰富,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主要包括皂苷类、多糖类、酚酸类、挥发油类以及其他微量成分。
皂苷类是人参中最具代表性的化学成分,也是其药理作用的主要贡献者。
人参皂苷种类繁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人参皂苷RgRe、Rb1等。
这些皂苷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以及神经保护等作用。
多糖类化合物在人参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人参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表现突出。
酚酸类化合物,如人参酚酸A、B、C等,同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药理作用。
这些化合物还有助于提高人参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挥发油类成分则是人参香气的主要来源,其中包含了多种具有抗菌、抗炎活性的化合物,如人参烯、人参酮等。
除了以上几类主要成分外,人参中还含有一些微量成分,如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DNA分子标记在人参生药材中的应用
![DNA分子标记在人参生药材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6cc8eeaeaad1f346933fba.png)
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在人参药材鉴定中的应用丁茜M200975112摘要生药材鉴定中应用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也称DNA分子遗传诊断技术)是利用任何生物种或个体都具有的特定DNA多态性,通过直接诊断分析DNA的多态性,避开遗传特性表现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数量性状遗传或部分与完全显性的干扰,快速准确地测定DNA的差异性。
本文就近些年利用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人参药材鉴定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人参药材鉴定;分子生药学1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也称DNA分子诊断技术,是指通过直接分析遗传物质的多态性来诊断生物内在基因排布规律及其外在性状表现规律的技术。
DNA分子的信息量大,且不受外界因素和生物体发育阶段及器官组织差异的影响,即每一个体的任一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这就使其在生物鉴定方面具备了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等特点。
近两年来,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生药材质量评价应用领域逐步扩大,方法也日趋完善。
1.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RFLP)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RFLP)是最早发展的分子标记,是由Bostein首先提出,Solle和Beckman最先应用于品种鉴别和品系纯度的测定,这是最早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不同个体基因组DNA 后,与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探针标记杂交,从而显示与探针含同源顺序的酶切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
RFLP探针的来源主要是RG克隆和cDNA克隆,其中cDNA探针保守性较强,许多同科物种cDNA探针都可以作为通用探针。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普遍感到经典的RFLP 技术须经酶切、电泳、South-ern转移、与探针杂交、放射自显影等步骤,在实际应用中很不方便,费时费力,并受到探针来源的限制,多态性检出效率低(只能检测探针长度内切酶识别位点上的变异)。
人参化学成分及研究进展
![人参化学成分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0e522f47e21af45b207a83b.png)
天然产物化学论文(设计)题目:人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化学班级:学号:学生:2013年11 月22 日目录摘要 (II)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3)2.1人参皂苷 (3)2.1.1人参皂苷的分类 (4)2.1.2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 (8)2.2脂溶性性成分 (10)2.2.1脂溶性成分的抗菌作用 (11)2.2.2脂溶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 (11)2.3多糖类物质 (11)2.3.1人参多糖类物质的调节免疫作用 (11)2.3.2人参多糖类物质的降血糖作用 (12)2.3.2人参多糖类物质的抗肿瘤作用 (13)第三章结语 (14)参考文献 (15)人参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摘要现代研究证明,人参可增进食欲、强心、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治贫血、神经衰弱等症。
本文对人参化学成分及人参的药理研究的新进展给予综述并对人参的研究作简要展望关键词:人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第一章前言中药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是一种名贵药材,同样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
经中医临床验证表明人参的主要功效包括有补脾益肺、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益智等。
临床上人参能够对诸多疾病均能够产生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人体滋补强壮作用更加的明显。
并且它的化学成分相对较为复杂,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药理作用相对独特,由于现代分离以及分析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参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也获得了进一步的进展。
目前人们对其药理活性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展开论述,从而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第二章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人参的现代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对人参的研究大多采用粗制剂或总皂贰成分,固然是由于人参有效成分的含量低和纯化困难,还由于对人参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多样性认识不足。
至今,已阐明的人参化学成分包括皂苷、糖类、蛋白质、多肤、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脂溶性成分和其它成分【1】。
人参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论文(共2篇)
![人参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论文(共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3a50ee6529647d27285293.png)
人参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人参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人参属于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通过人工栽培者属于“园参”,播种于野外自然长成者属于“林下参”。
人参能够入药,可以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等,经常性应用能够有效治疗患者体虚歆脱、脾虚食少、惊悸失眠、心力衰竭等临床病变,被称作“百药之王”。
本文统计了人参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研究,使之能够得到更有效利用。
1人参的化学成分人参所含有的主要成分为糖类,皂苷类,挥发性成分等,有机酸以及其酯,酶类,蛋白质,甾醇及其苷,含氮化合物,多肽类,黄酮类,木质素,无机元素以及维生素类等。
其中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属于主要化学成分,分为皂苷类和多糖。
2人参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有研究资料显示人参可以产生显着镇静及兴奋双向效果,会被用药时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状况影响到,而且和剂量应用多少,人参不同成分均存有一定相关性。
人参皂苷Rb与Rc混合物能够影响到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着安定和镇痛作用,而且可以确保中枢性肌肉松驰,能够降低温度,避免大量自发活动等。
人参皂苷Rgl、Rg2和Rg2混合物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着兴奋作用,在大剂量应用时具有较为显着抑制效果。
体应激性经研究资料显示,手术前服用人参皂苷胶囊能够减少术后应激反应,效果明显,可以降低术后疲劳感,而且能够促进老年胃肠外科患者早期康复效果。
人参多糖可以有效抑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黄体细胞孕酮的诱导分泌作用,使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颗粒细胞孕酮诱导分泌作用提高;促使黄体细胞、颗粒细胞cAMP生成具有良好协同效果,人参多糖能够使得卵母细胞生长抑制率得到显着下降,具有明显区间剂量依赖相关性。
循环系统人参可以使得人体内的血压、强心、心肌保护出现双向调节效果。
人参根、茎、叶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人参根、茎、叶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5dbf76f12d2af90342e619.png)
人参根、茎、叶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目的:以五年生人参根、茎、叶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人参转录组数据库并筛选人参根与茎、叶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发现人参功能基因,阐明人参药效物质,选育优良品种等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运用改良的Trizol 法分别提取人参根、茎、叶总RNA,并采用琼脂糖凝胶非变性电泳及Agilent2100Bioanalyzer对其进行检测。
利用Illumina HiSeq2000系统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Trinity软件做转录组从头组装,组装得到的序列使用Tgicl去冗余并进一步拼接,通过同源转录本聚类,得到最终的Unigenes。
不同样品得到的序列用聚类软件继续做拼接、去繁冗、并同源转录本聚类,最终得到不能再延长的非冗余All-Unigenes。
将非冗余Unigenes与nr、Swiss-Prot、KEGG和COG数据库做blastx比对(E value<10-5),取比对结果最好的蛋白确定最终的序列方向,获得基因注释信息,功能类别以及代谢通路等。
同以上数据库均比对不上的Unigene用ESTScan软件确定序列的方向。
根据数据库中基因表达量(FPKM值)筛选根、茎、叶高表达基因,根据基因表达量比值倍数的关系筛选根与茎、叶差异表达基因及非差异表达基因。
采用q-PCR方法对转录组数据库进行验证。
结果:1、改良Trizol法提取人参根、茎、叶总R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8S、18S条带清晰,亮度比例接近2倍;AgilentTechnologies2100Bioanalyzer检测O.D260/280在1.8~2.2之间,O.D260/230大于1.8,RIN>6.5,RNA总量>20μg,RNA符合建库标准。
2、运用HiSeq2000测序平台,双末端测序技术对序列进行拼接、去冗余后,每个样品平均获得4千多万条高质量的短序列。
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74f631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4.png)
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中药材是中国传统医学和食品保健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许多中药材资源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和威胁。
中药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保护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一、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指的是中药材在遗传层面上的多样性,是中药材的基因资源。
这种多样性反映了中药材在漫长的农业生产和自然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的遗传信息,包括产地、环境、遗传背景、种植和采收条件等多个方面。
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是中药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不仅涉及单个品种的多样性,还包括不同品种之间的多样性。
例如,黄芪和阿胶等中药材具有不同的品种,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可以反映在中药材的理化性质和药效上。
此外,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还与药材的收割和加工方式有关。
同一品种的中药材,如果收割和加工方法不同,其成分和药效也会有差异。
二、中药材遗传多样性的保护研究中药材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原则是尽可能保存现有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促进和增强遗传可持续使用。
为此,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
1. 中药材资源的调查和收集:中药材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是保护中药材遗传多样性的基础。
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对中药材品种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收集,可以获取更全面的资源信息,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和特征,为中药材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充分的基础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2. 中药材品种鉴定和保护:中药材品种的鉴定和保护是中药材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中药材品种进行分类、认定和命名,可以为中药材的组织培养、种质创新和遗传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同时,通过中药材品种的合理保护机制,可以促进中药材品种的可持续利用和种业发展。
3. 中药材遗传育种:中药材遗传育种是提高中药材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中药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保障。
研究人参的实践题目
![研究人参的实践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eb57371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4.png)
研究人参的实践题目(原创版)目录1.人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人参的药用价值和功效3.人参的种植技术和方法4.人参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5.研究人参的实践题目正文一、人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人参,被誉为“国宝”,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古以来,人参就被视为神奇的草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在我国,人参的种植和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人参的记载。
在古代,人参更是被视为贡品,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享用。
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人参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人参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参的药用价值和功效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人参主要含有人参皂苷、多糖等成分,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回阳、益智安神、滋阴降火等功效。
人参不仅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还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三、人参的种植技术和方法人参的种植技术和方法对其生长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人参喜欢温暖湿润、半阴半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人参的种植过程主要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管理等环节。
在选地时要选择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土,整地时要深翻、松土、排水沟,播种时要选择优质的人参种子,管理时要注意施肥、灌溉、除草、防病虫害等工作。
四、人参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参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人参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人参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红参、白参、西洋参等。
人参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未来,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人参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五、研究人参的实践题目研究人参的实践题目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1.人参的种植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2.人参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3.人参的保健食品开发与市场前景分析4.人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5.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个变种 . 该属植物在全世界共有 1 2个种 ,分布于 亚洲东部、中部 和北美洲 ,是起 源于第三纪古热带
山区 的东亚 、北 美 分 布 的植 物 区 系成 分 .该 属 的现
维普资讯
第2卷 1
第3 期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 1 1 N . o 2 o3 .
20 08年9 月
JU N LO N H O R A FWE S A
垦 :Q 堕
.
兰 !:
人 参 属 三种 植 物 遗 传 多样 性研 究进 展
1 02
维普资讯
第 2 卷 1
一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王炳艳 慧2 ,肖 ,朱 艳 ,陈中坚 ,崔 秀明
(.文山州三七研究所 , 1 云南 文山 630 ;2 60 0 .云南药材有限公 司,云南 昆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 ) 52 1
[ 要 ] 文章 从形 态 学 、细胞 学 、酶 水平 及 D A 分 子水 平 ,以三 七 、人 参 和 西洋 参 为 代表 ,论述 了人 摘 N
析.
表型性状主要有两类 :一是 符合盂德尔遗传规 律 的单基因性状 ;另一类是 由多基 因决定 的数量性 状 . J 孙玉琴等 (0 3 )通过对三七存 在的植 20 年 株性状差异进行了大量的田问调查 和比较,得出三 七植株的不 同部位如块根 、茎 、休眠芽、花序 、叶 和果实等存在明显 变异 , 并根据这些变异完成了三 七性状差异树状图的编制 ,为今后 开展三七遗传多
同一类型 的不 同个 体之间 的 D A多态 性变异 率较 N 高 ,分别为 7 . %和 7 . %. N 55 52 D A分析的结果表明 三七是一个混杂群体 ,具有丰 富的遗传多样性 . 李
七、竹节参、人参 、西洋参、哦嵋三七 、狭叶竹节
参等人 参 属植 物 的 种质 资 源 圃 ,在三 七 生 物 学 、栽
科学依 据 .
差异进行了研究 ,认为这些性状都是 由基因控制 的,
并 且控 制茎 杆颜 色 的基 因 与控 制 块 根 颜 色 的 基 因不
是 同一基因,而且 它们之间并非连锁 ,在诸多农业 性状中,叶面积对单株根重 的贡献最大 .这些研究
为今 后 三七育 种 提供 了理论 依据 .
1 三七遗传 多样性研 究进展
中 医学 认 为 ,三 七 性 温 味 甘 微 苦 ,人 肝 、 胃、 大肠诸 经 ,可 治疗 各 种 出 血 症 .清 代 医学 家 赵 学 敏 第 一次 记述 了三 七 的补 益 作 用 ,所 著 《 草 纲 目拾 本 遗 》 云 : “ 参 补 气 第 一 ,三 七 补 血第 一 ,味 同而 人
曾先后 对人 参属 植 物 的 分类 做 过 研 究 .目前 普遍 认 为人 参 属植 物在 我 国有 7个 种 ( 括 1个 外 来 种 ) 包 、 培育 种 、化学成 分 、病虫 害 防 治 以及 G P种植 等方 A
面都有 了细致深入 的研究 ,但对其遗传结构 、遗传 多样 性 的研究 较 少 ,而且 没有 进 行 全 面、系 统 的分
[ 收稿 日期 ]20 0 2 0 8— 6— 5
[ 基金项 目] 国家科技支 撑计 划项 目 (0 6 A 0 A 2—1 ) 2 0 B 16 1 3 [ 作者简介 ]王炳艳 ( 9 1一) 女 , 17 , 云南文 山人 , 研究实 习员 , 要从 事三七栽培研究 主
通讯作者 : 崔秀 明(9 3一)男 , 16 , 研究员 , 从事 三七研究 2 余 年 . 0
遗传资源的丧失会威胁到其长远104发展为保护这一传统药用植物资源我基1必须加强黠其遗簧基础方面的研究建立遗传释质资源蠢使一些尚未发现或研究的堕要资源得到保护选育优良品种解决目前生产中种源退化病害加剧等4小结遗传多样性研究是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基础拉引长期以来入船主要利用表型形态期生理性状作为遗传标记并借助数量遗传理论来研究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遗传变异
参属植物的遗传 多样性研 究进展 . [ 关键词 ] 三七;人参;西洋参 ;遗传 多样性;研 究进展 [ 中图分 类 号 ] Q 4 .6 . [ 献标 识码 ] A [ 9 973 2 文 文章 编号 ] 17 30 (0 8 0 00 6 1— 33 20 )3— 12-0 4 人 参 属 植 物 ( aa )最 先 由瑞典 植 物学 家 P nx C L nes 14 .i a 于 72年建 立 .我 国李 惠林 ( 92 、 n u 14 ) 方 文培 (96年 ) 14 、陈封 怀 (98年 )等 植 物学 者 14
功亦等” . J 三七 这一被人们认识晚于人参 1 0 0 0
年 的后起 之 秀 ,享 有 ” 中药 之 最珍 贵者 ” 的美 誉 . 近 年来 ,我 国对 三 七 的研 究 工 作 已逐 步 展 开 ,18 97 年云 南省 文 山州 三 七 研 究 所 建 立 屏 边三 七 、姜状 三
D A标记的多样性极 为丰富 ,具有许多独特 的 N 优越性 ,如标记数多 ,不受环境 、组织 和发育时期 影响,多态性 高,标记不影响 目标性状 的表达 等 . 对三七遗传多样 性进行分子学研究 ,在近几年才开
展 ,并 取 得 了 一 些 初 步 成 果 .段 承 俐 等 (03 20 年 )通 过 R P A D分 析认 为 ,三 七 的 变异 类 型 之 间 与
代分布中心在我国西南部… .95年云南省植物研 17 究所对人参属植物 的分类系统、地理分布的关 系进 行了报道,将我 国人参属植物分为两个类群 ,人参
( aa is gC A Me) P nxgne . . y 、西洋 参 ( aa unu— n P nxq i e q fl m L ) 及 三 七 ( aa o gn s g 为 第 一 类 oi . u P nxnt i e ) o gn 的典 型代 表 .本 文 主要 对 这 三 个 物 种 的遗 传 多 样 性进行 概 述 ,以期 为该 类 群 的开 发 利 用 提供 一 定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