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_植物遗传转化
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ppt(共73张PPT)
生根壮苗
其它方法
植物病毒感染法
花粉管通道法
电穿孔转化法 激光微束穿孔转化法
显微注射法
超声波介导转化法
多聚物介导法
浸渍法
电泳法 碳化硅纤维介导法
真空渗透法 圆球体法 等等
1.3 转基因植物的鉴定
遗传表型特征筛选 依赖于重组子结构特征分析筛选 核酸分子杂交分析 免疫化学分析检测 PCR筛选法
3.1 遗传表型特征筛选 常用的报告基因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种质资源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由自然演化和人工创 造而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 积累了由于自然和人工引起的极其丰富的遗传变异,即
蕴藏着各种性状的遗传基因。
• 人类用以选育新品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 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是极其宝贵的自然
财富。
• 种质保存(germplasm conservation) : 利用天 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使个体中所含有的 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有高的活力,能 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
拿大和中国。这四个国家种植了全世界 99% 的转基因作物。
• 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分别是耐储 存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抗病番木 瓜、转植酸酶玉米和抗虫水稻。
• 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只有抗虫棉和抗病毒木瓜。 • 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
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
分化出苗
生根壮苗
包括品种、类型、近缘种和野生种的植株、种子、无性繁殖器宫、花粉甚至单个细胞,只要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都能归入种质资源
之内。
这四个国家种植了全世界 99% 的转基因作物。
鳞茎球根植物的遗传转化
鳞茎球根植物的遗传转化英文回答: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bulbous plants is a technique that allow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s into the genome of these plants. This process involves the transfer of desired genes into the cells of the plant, which are then integrated into the plant's DNA. This genetic modification can result in a variety of traits, such as enhanced disease resistance, improved yield, or altered flower color.One example of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bulbous plants is the introduction of a gene for insect resistance in lilies. By inserting a gene from the bacteria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which produces a toxin lethal tocertain insects, lilies can become resistant to pests such as aphids or thrips. This transform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eed for chemical pesticides, making the plant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Another example is the modification of flower color in tulips. Through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cientists havebeen able to introduce gene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igments such as anthocyanins or carotenoids. This has allowed for the creation of tulips with unique and vibrant colors that are not naturally found in these plants. These genetically modified tulips have become popular in the horticultural industry due to their aesthetic appeal.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bulbous plants can beachieved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and biolistic (gene gun) transformation.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involves the use of a soil bacterium called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which naturally transfers DNA into plant cells. This bacterium i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to carry the desired gene and then introduced to the plant tissue. The bacterium transfers the gene into the plant cells,resulting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Biolistic transfor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nvolvesthe use of a gene gun to deliver DNA-coated particles into the plant cells. The gene gun shoots tiny gold or tungsten particles coated with the desired gene into the plant tissue. The particles penetrate the cell walls and deliver the foreign DNA into the plant cells, leading to genetic transformation.In both methods, the transformed plant cells are then cultured in a laboratory to encourage their growth into whole plants. Once the plants have grown, they are screened for the presence of the desired trait, such as insect resistance or altered flower color. This screening process involves various molecular techniques, such as PCR or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to confirm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the foreign gene into the plant's genome.Overall,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bulbous plantsoffers a powerful tool for improving their traits and characteristics. It allow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desired genes that can confer benefits such as pest resistance, enhanced color, or increased yield. This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horticultural industry bycreating novel and improved varieties of bulbous plants.中文回答:鳞茎球根植物的遗传转化是一种将外源基因引入这些植物基因组的技术。
植物生物技术:第十章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和方法
2. 无菌苗制备
3. 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
取7d左右的棉花无菌苗置于无菌平皿,迅速切成0.5-0.7cm左右 的小段,放入农杆菌工程菌液,放置5-10min;期间摇动三角瓶 数次,然后取出下胚轴小段,置于干燥的无菌滤纸上,吸干材 料表面的菌液,吹5分钟使表面稍为干燥,分散布于垫有滤纸的 共培养培养基(MS无机盐+B5有机物+2,4-D 0.1mg/l+ KT0.1mg/l+葡萄糖30g/l + 琼脂7.5g/l, pH 5.6 )中,19-21℃, 暗 培养48小时结束共培养。
进行花序侵染前先剪掉角果和花,然后将拟南芥的花序浸 泡于含农杆菌的渗透培养基里2-3分钟,可用吸管轻轻搅拌 农杆菌浸染缓冲液,以利于转化,浸染结束后将植株平放 于吸水纸上干燥数分钟,以免农杆菌菌液滴落到莲座叶上 ,同时也避免过高浓度的农杆菌对植株有毒害作用。
转化完成后套黑色塑料袋进行暗培养,1天后,揭开塑料 袋进行光照培养直至角果成熟。
抗3’和5’外切核酸酶及内切核酸酶的降解 加工好的单链T-DNA复合体穿过由VirB蛋白形成的类接合孔进入植物受
体细胞,然后由VirD2和VirE2的核导向作用进入植物细胞核
(6)T-DNA的整合
当单链的T-DNA转移到植物细胞之后,在有关的 植物细胞酶体系的催化作用下,便会合成出互 补链形成双链形式的T-DNA分子。 在一系列酶 的参与下整合进植物基因组。
(4)外植体的类型和生理状态
1997年Villemont研究指出,转化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一个 较短时期内,只有处于细胞分裂S期的细胞才具有被外源基 因转化的能力。因此,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是转化的基本条 件。 一般来说,发育早期(幼年期)的组织细胞转化能力较强。
木本植物的遗传转化4.7PPT课件
.
10
材料、设备及试剂
❖ 材料: ❖ 叶片 ❖ 设备及试剂: ❖ 超净工作台、离心机、振荡培养箱、试剂
瓶、培养皿、酒精灯等。 ❖ Kan、利福平(rif) 、YEB、乙醇等。
.
11
实验步骤:
(1)工程菌液的制备
(2)外植体消毒
将叶片用解剖刀切成小块,浸泡在次氯酸钠中10min,用无菌水洗3次, 每次1-2min。
(6)脱菌与选择培养 暗培养结束后的叶片,在超净工作台中转入含有头孢唑啉钠的培养基中,进 行除菌。一周后进行选择培养。
.
12
(7)诱导芽生长、生根,形成转化植株
步骤:
(1)工程菌液的制备
农杆菌的活化
.
13
挑单克隆
.
14
测OD600=0.5
.
15
收集细胞
用液体LB培养
基重悬细胞稀
释20-50倍
.
23
实验三 木本植物的 遗传转化
.
1
.
2
农杆菌
❖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 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 阴性细菌,它能在自 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 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 的受伤部位,并诱导 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
.
3
农杆菌介导法
含有Ti质粒的致癌农杆菌与一些植物的细胞接 触后,Ti质粒的一部分(T-DNA)可以导入 植物细胞,整和到植物基因组DNA随其复制。 根据这一特性可构建一系列Ti质粒载体, 与 含目的片段的DNA片段重组,导入致癌农杆 菌,再采用叶盘法、原生质体培养法、细胞 培养法,通过致癌农杆菌介导进入植物细胞。
.
16
❖ 2、外植体消毒
❖ 将叶片用解剖刀切成小块,浸泡在次氯酸钠 中10min,用无菌水洗3次,每次1-2min
第10章 植物遗传转化
8
农杆菌和基因枪转化的特点比较
1,农杆菌转化的特点: 多为单拷贝或寡拷贝转化与整合,减少了 共抑制等基因沉默现象,转基因遗传较稳 定; 不需要特殊设备,实验成本较低。
9
农杆菌和基因枪转化的特点比较
2,基因枪法转化的特点: 不受基因型限制,并且可用各种组织或细胞 作为靶材料。 操作简便。
21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1,经过愈伤组织的受体系统 1.3,两种形式的共同特点:
1)外植体材料来源广泛; 2)适用的植物物种范围广; 3)再生植株群体变异大。
22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2,不经过愈伤组织的受体系统 也称直接分化受体系统,指直接对外植体 材料进行遗传转化操作,然后经过培养直接在 外植体上形成不定芽的情况。 这种系统的特点是 1)获得再生植株的所 需时间短,操作简单;2)遗传变异少;3)外 源基因稳定性高;4)嵌合体比例偏高;5)受 植物物种的限制比较大。
25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5,生殖细胞受体系统
以花粉粒或卵细胞为受体细胞进行直接的 转化的技术系统,也叫种质系统。 5.1,花粉管通道法; 5.2,花粉粒浸泡法; 5.3,花粉粒基因枪转化法; 5.4,子房微注射法。
26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16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5,农杆菌敏感性 对于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来说,需要受 体材料对农杆菌敏感,因为只有对农杆菌敏感 的材料才能够接受农杆菌的转化。一般认为,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对农杆菌敏感而单子叶植物 不敏感。 农杆菌有不同的菌株,同一材料对不同菌 株的敏感程度可能存在不同;目前,还可以采 用化学试剂(乙酰丁香酮)来弥补敏感性的不 足。
植物基因转化PPT课件
第20页/共29页
克隆载体
辅助质粒
共存于同一个农杆菌中,再由 农杆菌完成目的基因向植物基 因组的转移
第21页/共29页
四、其它DNA转化植物的方法
(一)原生质体转化 (二)基因枪 (三)整株植物转化 (四)叶绿体转化
第23页/共29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3、载体类型
B、共整合载体(Cointegratevectors)
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缺失了T-DNA上的肿瘤诱导基因的Ti质粒 一个中间载体(intermediate vector)组成 (一种在普通大肠杆菌的克隆载体中插入了一段合适 的T-DNA片断,而构成的小型质粒 )。
(二)、致瘤Ti质粒
200 kb
第5页/共29页
根癌农-250kb,以下几个功能区
• 致瘤区:合成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 冠瘿碱代谢区 • Ti 质粒转移区(tra):参与在不同农杆菌中的接合转移 • 毒性区(Vir):直接参与T-DNA的转移和插入植物染色体 • DNA复制区(Rep):参与Ti 质粒DNA复制
第6页/共29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三)、 T-DNA 的转化 1、T-DNA的结构 • 是Ti质粒中转移到植物细胞中的部分,内含冠瘿碱合成和植物
激素合成相关的基因 • A. tumefaciens 利用冠瘿碱作为生长的碳源 • 左和右边界
➢T-DNA的左边界和右边界是T-DNA 从Ti 质粒切开的位点 ➢边界包含25 碱基的重复元件 ➢只有右边界是转移所必须的,但在克隆载体中,均含有两个边界
第11页/共29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农学]第十章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1
遗传转化的频率低,需要反复的实验,所以要建立一
个高产的组织培养再生系统并能用于遗传转化,需要大量
的、稳定的外植体作为材料。 转化的外植体一般采用无菌实生苗的子叶、胚轴、幼 叶等,或采用可进行快速繁殖的材料
第一节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受体系统
(4)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为了抑制农杆菌的过度生长而产生污染,选择、 筛选转化的细胞核植株,在遗传转化中常使用两类 抗生素: 1)选择性抗生素:在遗传转化中用于筛选转化体,如 卡那霉素、潮霉素 2)抑菌性抗生素:在受体材料与农杆菌共培养一定时 间后用于抑制农杆菌的生长 ,防止细菌过度生长而
基因导入玉米原生质体。
电穿孔转化法可用于原生质体的瞬时和稳定
转化,也可用于带壁的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
第二节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1、转化原理
1)原理:利用高压电脉冲作用,在植物细胞膜或原生质体上
造成非对称穿孔,形成瞬间通道,这种通道孔径在8.4mm左右,
每个细胞膜上有上百个,因此能允许外源基因的进入; 2)电穿孔法分为两类:高压短时程法 低压长时程法 选择何种方法应依据细胞种类和实验条件而定。一般用低压 长时程法可以使其达到较快的修复,从而得到较多的瞬时表 达产物。不过,高压短时程法可以得到较高的DNA整合率。
第二节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2)PEG介导遗传转化方法的缺点: 由于建立植物原生质体再生体系比较困难,加 之PEG对原生质体活力的有害作用,因此转化率低,
一般为10-5~10-3。
第二节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二)电穿孔转化法
电穿孔转化法,又称电击法或“电注射法”。
Fromm等首次使用该法成功将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
电穿孔法适用植物细胞和组织转化,在已经知道的众多
《植物生物技术》教学大纲
《植物生物技术》教学大纲一、课堂教学大纲1、教学目的该课程系统地论述了植物生物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既介绍了基本知识,也反映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全课程共分三大部分: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基因工程和植物分子标记及应用。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理解各部分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概念;融会贯通三大部分的内容,并能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尤其要求学生具有将植物生物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改良植物、培育新品种、设计高新技术产业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系统利用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
2、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生物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植物生物技术与农业革命•植物生物技术在未来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植物细胞培养实验室建设与操作技术(2学时)本章重点、难点:植物组织培养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培养基的组成、特点和用途;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建设;无菌操作的原理与技术等。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的设置•主要仪器设备、用途和使用方法•无菌操作器械•培养基及其制备•培养基的成分组成•常用培养基及其特点•培养基的改良与效应分析•培养基的制备•植物组织培养离体操作技术•培养用品的清洗与洗涤液的使用•灭菌与消毒•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第三章胚胎培养(2学时)本章重点、难点:胚培养、胚珠培养和胚乳培养的意义,在育种工作中的实用价值。
•胚培养•胚培养的意义和用途•胚培养的方法•影响胚培养效果的因素•培养条件下的胚发育•胚珠培养•胚珠培养的意义•胚珠培养操作技术•胚乳培养•胚乳培养的意义•影响胚乳培养效果的因素•植株再生•离体授精第四章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培养(2学时)本章重点、难点: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与分化的基本术语和概念;器官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促进细胞分化的方法手段。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脱分化、再分化的概念•愈伤组织的诱导、时期划分,各时期愈伤组织的特征特性•继代培养及继代培养的意义•悬浮培养及其用途•愈伤组织分化与植株再生•器官发生与植株再生•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体细胞胚的概念与内涵•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器官发生的区别•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外部因素•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外部因素•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内在因素•试管苗的移栽与护理•试管苗与自然苗的生理区别•试管苗移栽时应注意的事项第五章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植物改良(2学时)本章重点、难点:体细胞克隆变异产生的遗传基础;体细胞克隆变异的育种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
(4)T-链蛋白复合体转移至植物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
Vir区:是T-DNA以外涉及诱发肿瘤的区域,在Ti
质粒的物理图上位于T-DNA左侧,长30-40Kb, Vir区并不整合入植物基因,但却是T-DNA转移所 必需。 T-DNA边界序列:T-DNA长约23Kb,但在其两 端边界各有一个25bp的正向重复序列,高度保守, 一般认为右端重复序列对T-DNA转移起重要作用。
革兰氏阴性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中存在的一种质粒DNA。具
有一段T-DNA能够将外源基因转入植物染 色体DNA中并实现整合。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
Ti质粒约200Kb,一半序列参与质粒复制、冠瘿碱 代谢和接合作用;对致瘤不起作用,另一半序列包括 T-DNA区和毒性区(Vir region)。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
农杆菌转化植物细胞的机理: (1)农杆菌对植物伤口的附着;
植物伤口释放出信号分子。如乙酰丁香酮(AS)以 及羟基乙酰丁香酮(OHAS)等。
植物组织培养第十章
(2)Vir区基因表达的诱导;
VirA以及VirG基因在酚类物质的诱导下得到表达。
(3)T-DNA中间体和T-链蛋白复合体的 形成;
系统将带有基因的金属颗粒(金粒或钨粒), 将DNA吸附在表面,以一定的速度射进植物细 胞,由于小颗粒穿透力强,故不需除去细胞壁和 细胞膜而进入基因组,从而实现稳定转化的目的。
第十二讲植物遗传转化
3)基因枪工作原理
基因枪根据动力系统可分为火药引爆、高压放电和压缩气体驱 动三类
金属微颗粒(0.6-1.6 mm直径的钨或金颗粒),包被外源DNA 载体,加速后携带外源DNA进入植物受体细胞
压缩气体驱动的基因枪是目前的主流: 基因枪是利用不同厚度的聚酰亚胺薄膜制成可裂圆片,来调 控氦气压力,当氦气压力达到可裂圆片的临界压力时,可裂 圆片爆裂并释放出一阵强劲的冲击波,使微粒子弹载体携带 微粒子弹向下高速运动,轰击靶细胞或组织。
是指将植物的离体材料包括茎尖(芽)、分生组织、胚胎、 花粉、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等,经过一定的方法 处理后在超低温(-196℃液氮)条件下进行保存的方法。
材料的准备—预处理—加入冷冻保护剂—降温冷冻—种质液 氮保存—快速化冻(34-40 oC)、洗涤、再培养
4)超低温保存的方法有哪些?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
基础研究
植物性状改良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 抗病基因工程 植物抗逆基因工程 植物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 植物叶绿体基因工程
生物工程
植物生物反应器
二 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
直接基因转移技术 生物介导基因转移技术
基因枪法 电击转化法 PEG转化法 花粉管通道法 显微注射法 激光微束穿孔法
一 植物遗传转化的概念
植物遗传转化(Pla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是指将 外源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并稳定整合、表达并遗传, 从而使受体植物体现转移基因的特征的过程。又称为 基因转化(gene transformation)
转基因植物(Transgenic plant):通过遗传转化手 段,获得目的基因(包括外源和内源基因两类) 并能 在后代中稳定遗传的植物
植物遗传转化(PPT-70)
8 植PL物AN遗T传G转E化NE体T系IC的TR建A立NSFORMATION
8.1 植物基因转化的受体 8.1.3 胚性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的转化方法也适用于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的转 化已在玉米、甘蔗、芹菜等植物上获得成功。
芹 菜 胚 性 愈 伤 组 织 用 根 癌 农 杆 菌 C58C1 (pBZ6111) 感 染 后 , 在 MS+2,4-D 1mg/L十KT0.1mg/L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在筛选到的氯霉素 抗性愈伤组织中检测到胭脂碱合成酶活性,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 芹菜细胞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抗性愈伤组织可在无激素的基本培 养基上增殖,但分化出的再生植株畸形(郑世学等,1996)。
பைடு நூலகம்
8 植PL物AN遗T传G转E化NE体T系IC的TR建A立NSFORMATION
8.1 植物基因转化的受体 8.1.2 悬浮细胞
以悬浮细胞作受体的转化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 PEG介导法、电激法和显微注射法等。
小麦幼胚悬浮细胞用JQ-700基因枪法转化,得到了GUS基因瞬间表 达的各项最适参数。他们还建立了‘冀谷11号’谷子幼穗的悬浮培 养细胞系及植株再生体系。将胚性悬浮细胞系接种到MS培养基, 20d继代1次,直至出现绿芽点;然后转入无激素的MS0或1/2 MS0 培养基分化植株。以基因枪轰击转化悬浮细胞后,放置48h,检测 GUS短暂表达频率TTF%为20%-40%;在添加200mg/L卡那霉素 的MS培养基上,有5%-10%的愈伤组织具有抗性,且能稳定传代 (董云洲等,1998)。
8 植PL物AN遗T传G转E化NE体T系IC的TR建A立NSFORMATION
8.2 植物基因转化的方法 8.2.1 农杆菌介导法(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植物遗传转化
从1986年首批转基因植物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
,至今国际上已有30个国家批准数千例转基因
植物进入田间试验,涉及的植物种类有40多种 。主要包括延熟番茄 , 抗除草剂的玉米、棉花 、大豆和油菜,抗虫的马铃薯、棉花和玉米,抗 病毒的西葫芦、南瓜和番木瓜 , 雄性不育的玉 米和莴苣 , 以及改变油脂特性的油菜和大豆等 。
。
优点: 不受宿主范围的限制 操作简便 成本底 缺点: 一般只适用于原生质体的转化,而原生质体 再生植株并不容易,转化效率低; 再生植株常不可育或形态异常、多拷贝插入等 现象。
• 花粉管通道法 利用开花植物授粉后形成的花粉管通道,直接将 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卵、合子或 早期胚胎细胞,实现目的基因的转化。 步骤: 1)去除花冠; 2)用微量注射器从断面沿花柱中轴插入子房长度的约 1/4处,再退回2毫米左右; 3)注入含外源目的基因的缓冲液; 4)正常管理,收获种子, 经筛选获得转基因植株。
转基因块茎中花色苷含量分析
一种基于同源重组构建多基因双元载体的方法张兴国按目的基因导入位置细胞核叶绿体按启动子的类型组成型启动子特异性启动子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基因枪法电击法注射法化学药剂诱导转化花粉管通道法根癌农杆菌ti质粒转化系统外植体农杆菌共培养芽诱导抗生素筛选生根培养植株再生分子检测转基因植株获得技术特点
整合后外源基因结构变异小
操作简便等优点
该技术已成为转化成功最多的一种转化方法
• 基因枪法(particle gun) 又称微弹轰击法 (microprojectile bombardment或 particle bombardment) 。 该法借助高速运动的金属 粒子将附着于其表面的核 酸分子引入受体细胞,外 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核后 整合到染色体组,然后通 过组织培养再生出完整个 体(植株)。
资源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开发与应用
资源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开发与应用
资源植物是指具有经济、生态、科学价值的植物,包括药用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植物等。
资源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开发与应用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资源植物进行遗传改良,以提高其经济、生态、科学价值。
资源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开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因克隆:通过PCR扩增、限制性酶切、连接等技术,将资源植物中的有用基因克隆出来。
2. 基因转化:将克隆的有用基因导入到资源植物中,使其表达出有用的性状。
3. 基因编辑:通过CRISPR/Cas9等技术,对资源植物中的基因进行编辑,以改变其性状。
4. 基因组学研究:通过对资源植物基因组的研究,了解其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遗传转化提供理论基础。
资源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用植物的遗传改良:通过基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提高药用植物的药效和药物含量,以满足临床需求。
2. 食用植物的遗传改良:通过基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提高食用
植物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3. 观赏植物的遗传改良:通过基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提高观赏植物的花色、花型和花期,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
4. 生态修复:通过基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生长速度,以加速生态修复过程。
资源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开发与应用,可以为资源植物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构树遗传转化
构树遗传转化近年来,构树遗传转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构树遗传转化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并使其稳定地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从而实现对植物性状的改良和优化。
这一技术在农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抗逆性提高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构树遗传转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植物细胞中。
载体通常采用农杆菌或冷冻法介导的方式,将外源基因转移到目标植物细胞中。
农杆菌介导的构树遗传转化是最常用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农杆菌感染植物组织,使其在植物细胞中引入外源基因。
冷冻法介导的构树遗传转化则是将目标植物细胞暴露在低温条件下,使其细胞壁破裂,然后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中。
构树遗传转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构树遗传转化可以用于农作物的品质改良。
通过导入特定基因,可以使农作物产生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和更强的抗病能力。
例如,在水稻中导入抗病基因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对产量的影响。
其次,构树遗传转化可以用于农作物的抗逆性提高。
通过导入耐盐碱、耐干旱等基因,可以使作物在恶劣环境下生长更加健壮,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构树遗传转化还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通过导入抗虫害基因,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构树遗传转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构树遗传转化的效率仍然较低。
目前,构树遗传转化的成功率通常只有1%左右,这限制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其次,构树遗传转化的安全性问题也备受关注。
外源基因的导入可能会引起植物的突变,导致不可预测的副作用。
因此,对于构树遗传转化的安全性评估和监管非常重要。
最后,构树遗传转化技术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因此,需要进一步降低构树遗传转化的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为了推动构树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加强研究和合作。
一方面,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构树遗传转化方法,提高转化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
基因加标(gene tagging) 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 候选克隆的功能互补试验
植物代谢工程
( plant metabolic engineering )
利用转特殊基因的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 (bioreactor)工厂化生产工业或医药用品
31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四、影响系统转化效率的因素
4,外植体的预培养 目的是调整受体的状态,促进细胞分裂,提高 转化效率。预培养时间一般是2-3天。 以天然材料为外植体的,通过预培养可以使切 口初步愈合,外植体定型,在共培养中能够和培养 基保持比较密切的接触,利于农杆菌的转化。 以培养组织或细胞为受体的,预培养使细胞度 过相当于细胞增殖培养“S”曲线的滞后期而进入旺 盛的细胞分裂期。 预培养的培养基成分也可能和后来的共培养的 培养基不同;培养基的成分影响预培养的效果。
2,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通过遗传转化导入外源基因的目的是在保 持物种原有性状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某一(些) 性状或对某一特定性状进行改良,因此,受体 材料的遗传稳定性十分重要。 原始自然的材料(例如叶片、子叶、胚轴 等)比经过脱分化离体培养的材料在保持遗传 的稳定性方面具有优点。
13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32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四、影响系统转化效率的因素
5,转化受体的接种及共培养 将转化受体材料和农杆菌工程菌株接触称为转 化受体的接种,通常的接触方法是一定时间的浸泡。 合适的浸泡时间和材料种类状态以及活化的菌 液浓度有关,一般在几分钟到1个小时。 浸泡完毕后,用无菌干滤纸吸除材料表面过多 的菌液,然后进行共培养。共培养时间一般为 3天。 过长过短都不好。 在共培养过程中添加AS往往可以提高转化效率, 培养基中的激素对转化效率也可能有影响。
11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1,高效稳定的再生能力 通过基因枪或农杆菌转化的转化率都还比 较低,转化过程还可能对细胞造成损伤,导致 植株再生能力的下降。 再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遗传转化的工 作效率;高的转化效率建立在高的受体材料再 生能力的基础上。
பைடு நூலகம்
12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25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5,生殖细胞受体系统
以花粉粒或卵细胞为受体细胞进行直接的 转化的技术系统,也叫种质系统。 5.1,花粉管通道法; 5.2,花粉粒浸泡法; 5.3,花粉粒基因枪转化法; 5.4,子房微注射法。
26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大多数的基因转化系统都是建立在受体 材料的离体培养技术之上;由于离体培 养技术内容的多样化,目前有多种遗传 转化受体系统可供选择。 对转化受体各种类型及其特性进行了解, 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转化受体类型 和进行高效的转基因工作的前提条件。
19
1
第十章 植物遗传转化
植物遗传转化的基础
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
转化体的筛选与鉴定
2
第一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基础
1,植物遗传转化的定义
外源遗传物质进入植物细胞,与染色体整 合并通过减数分裂进行遗传。
3
2,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作物育种 ( plant breeding )
抗病虫育种、抗逆境育种、品质改良
23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3,原生质体受体系统 可采用由天然植物材料分离的,也可以采用离 体培养细胞分离的原生质体作为外源基因受体。 原生质体作为受体的转化系统的特点是,1) 可以采用多种转化方法;2)转化体的筛选效率高; 3)基本不产生嵌合体;4)由原生质体形成的培养 系统不稳定,实验重现性比较差;5)操作技术水 平要求高;6)遗传稳定性虽然与原生质体的材料 来源和植株再生方式密切有关,但通常都较低。
24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4,悬浮培养细胞系及体细胞胚胎受体系统 悬浮培养细胞系的细胞通常比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的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活力和比较一致的生理状态, 团块也比较小,有相对更大的表面积以接受转化; 悬浮培养细胞系比原生质体系统的稳定性好,操 作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悬浮培养细胞系通过合适的培养基成分调节可以 诱导形成体细胞胚胎,通过胚胎形成的再生途径可以 减少嵌合体的发生。 以体细胞胚胎作为转化受体时转化效率往往比较 低,转化体的筛选比较困难,并且嵌合体出现的频率 很高。
27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三、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1,高频再生系统的建立 外植体、培养基 2,抗生素(筛选剂)敏感性实验 农杆菌、筛选压 3,农杆菌敏感性实验 野生菌株接种、乙酰丁香酮处理
28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四、影响系统转化效率的因素
1,农杆菌菌株 1.1,菌株类型 不同菌株的寄主范围不同, 因此对不同植物的侵染力也有所不同。多数情 况下的侵染能力顺序是:农杆碱(琥珀碱)型、 胭脂碱型、章鱼碱型。 1.2,侵染活力 在增殖最快的时期(对数 生长期)的侵染活力最高。在标准的培养条件 下(培养基成分、温度、接种量、容器形状、 摇床摇荡频率等)可以通过检测培养液的OD值 来确定细菌群体的增殖生长状况。
20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1,经过愈伤组织的受体系统 1.2,两种形式的不同点 1)在用农杆菌进行转化时,前一种形式的 带菌培养的时间比较长,需要采用添加抗生素 的培养基在抑制农杆菌增殖的情况下诱导愈伤 组织的形成和增殖愈伤组织。 2)前一种形式的扩繁量较大,来自同一转 化事件的个体数目相对较多,转化体为嵌合体 的情况相对较少。
17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6,和研究的目的相适应 单纯以理论研究或方法的建立为目 的的实验在转化受体的选材上受到的限 制相对要小一些;有应用目的的研究则 除了受到以上各方面的限制外,还需要 采用优良品种作为材料,通过遗传转化 改良成为更加优秀的新品种,在产业上 直接推广应用。
18
16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5,农杆菌敏感性 对于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来说,需要受 体材料对农杆菌敏感,因为只有对农杆菌敏感 的材料才能够接受农杆菌的转化。一般认为,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对农杆菌敏感而单子叶植物 不敏感。 农杆菌有不同的菌株,同一材料对不同菌 株的敏感程度可能存在不同;目前,还可以采 用化学试剂(乙酰丁香酮)来弥补敏感性的不 足。
21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1,经过愈伤组织的受体系统 1.3,两种形式的共同特点:
1)外植体材料来源广泛; 2)适用的植物物种范围广; 3)再生植株群体变异大。
22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二、转化受体系统的类型和特性
2,不经过愈伤组织的受体系统 也称直接分化受体系统,指直接对外植体 材料进行遗传转化操作,然后经过培养直接在 外植体上形成不定芽的情况。 这种系统的特点是 1)获得再生植株的所 需时间短,操作简单;2)遗传变异少;3)外 源基因稳定性高;4)嵌合体比例偏高;5)受 植物物种的限制比较大。
第十章 植物遗传转化
植物遗传转化是遗传工程的主要内容,遗传工 程包括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两部分。 基因工程包括目的基因的克隆,转化载体的构 建和目的基因的表达;细胞工程在遗传工程中 的作用是提供外源基因的受体材料和创造使目 的基因能够表达的条件。 外源基因的转化是连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 技术环节。 细胞工程是连接基因工程和生产应用的桥梁。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4,抗生素敏感性 4.2,对于作为筛选剂的抗生素的敏感性 通过转化处理,接受外源基因的细胞总是少数。这些 细胞还可能因为转化而受到某些损伤而在群体中处于劣势。 为了使这些转化的细胞能够在与非转化细胞的竞争中 取胜,通常的策略是在转化外源基因的同时也转化了一种 能够解除某种抗生素的毒性的基因。将该种抗生素(筛选 剂)加入到培养基里,就可以使对该种抗生素敏感的没有 转化的细胞受到抑制,使转化的细胞得到相对的选择。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4,抗生素敏感性 4.1,对于抑制农杆菌的抗生素的敏感性 在利用农杆菌转化植物材料时,需要在转 化事件完成后采用抗生素抑制农杆菌的生长。 抗生素对植物材料也可能产生伤害作用,因此, 要求受体材料能够比农杆菌耐受更高浓度的某 种抗生素的毒害作用。
15
第二节
植物口服疫苗
(edible vaccines)
4
植物口服疫苗
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 的抗原编码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内,然 后诱导细胞再生得到转基因植物。人类 食用这种转基因植物的产品,因为其中 包含有抗原基因表达的产物,就可以激 发黏膜免疫,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病能 力。
5
第一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基础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3,具有稳定的外植体来源 转基因研究的工作效率不高,同一实验内 容往往需要多次重复进行。 只有稳定的外植体来源,才能够方便科学 研究的进行,并从材料的源头上提高实验结果 的重现性,便于对实验结果的总结。 由种子萌发得到的子叶、胚轴;以及无菌 培养的小苗叶片,都是比较理想的材料。
14
6
第一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