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同步练习1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d030ab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3.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同步训练(下学期、1——8课)附:答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C.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灵渠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炀帝D.唐太宗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二多项选择题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C.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C.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承其全实,遂恣荒淫。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一1.B2.C3.D4.C5.B6.D7.C8.C9.B二10.ABCD11.ACD三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1—10课同步练习题
![部编七年级下册历史1—10课同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2847586f1aff00bed51eb8.png)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习题一、选择题1. 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赞颂中国古代哪项伟大工程?()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3.隋朝灭亡的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 B.暴虐无道 C.法律严酷 D.宦官专权4.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5.“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
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这表明()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二、简答题1.请你评价大运河的历史作用?2.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后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这里的“委员制”是指()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2.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材料中不正确的是()A.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制定法律,减轻刑罚C.鼓励生产,减轻劳役 D.开通运河,创立科举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在自己墓前树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92aa4376eeaeaad1f330fa.png)
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答案见后)一、单项选择题1.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不能体现出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A. 汉文帝B. 隋文帝C. 隋炀帝D. 汉武帝2.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
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创立进士科、暴君。
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 隋炀帝B. 隋文帝C. 晋惠帝D. 秦始皇3. 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
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A. 余杭B. 长安C. 涿郡D. 江都4.考古学家发现,含嘉仓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
这段材料意在说明隋朝()A. 政治清明B. 民族融合C. 经济发展D. 国富民强5. 小李家住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地点,那么他是()A.长安人B. 洛阳人C. 余杭人D. 涿郡人6. 隋朝后期,如果有一批牡丹从洛阳沿河运往余杭,需要依次经过()A.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C.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D.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7. 学习历史要正确认识史实和结论的关系,以下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 唐朝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大运河的开通()①持否定态度②持肯定态度③评价客观公正④态度比较偏激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9. 观察右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10. 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 辛勤耕作B. 参加科举考试C. 经商致富D. 作战立功11.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1 000多年”。
人教版 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教师版)
![人教版 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练习(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fb932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d.png)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核心回顾1.隋的统一:(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开通大运河:(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从605年起,隋炀帝在位时开通,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由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创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大变革。
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4.隋朝的灭亡: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618年,隋朝灭亡。
基础达标1.(2021·福建中考)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
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C)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2.隋文帝统一全国后,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
下列促进隋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措施有(A)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③统一度量衡制度④开凿灵渠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2021·平凉模拟)隋文帝规定:六宫妃嫔,穿过和洗过的旧衣服,都要再穿;日常饮食只要不是举行宴会,最多只能有一个肉菜。
开皇三年,隋文帝罢去508个郡,共减少官吏5.6万人。
由此可见,隋文帝(D)A.生活奢侈B.虚心纳谏C.变革礼仪D.崇尚节俭4.(2021·伊犁质检)有史书记载隋朝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
这说明隋朝(B)A.各级官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B.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C.隋朝两代统治者注重节约D.隋朝赋税繁重5.(2021·河南中考)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6959b1caaedd3382c4d3c6.png)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选择题1.隋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
下列隋文帝的措施中, 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 建立隋朝B. 发展生产C. 提倡节俭D. 统一南北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指他()A. 建立隋朝B. 统一南北C. 励精图治,使经济繁荣D. 开通了大运河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 发展全国的经济B. 便于皇帝南下巡游C. 巩固隋朝的统治D. 沟通南北,方便人民4.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如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所示的大运河中心是()A. 长安B. 洛阳C. 余杭D. 涿郡5.201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苏州共有4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和7个点段(盘门,山塘历史街区含虎丘岩寺塔,平江历史街区含全晋会馆,宝带桥,吴江运河古纤道)获得申遗成功。
其中,苏州运河故道,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A. 永济渠B. 通济渠C. 邗沟D. 江南河6.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 “由广州通向北京, 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实, 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A. 扬州、北京B. 杭州、北京C. 杭州、扬州D. 广州、杭州7.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时曾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说明隋朝大运河开凿的主要作用是( )A. 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B. 大运河解决了北方缺水的问题C. 大运河起到了巩固隋朝统一的作用D. 大运河方便了帝王游历江南8.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A. 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9.孙中山曾说: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A. 隋文帝时期B. 隋炀帝时期C. 唐太宗时期D. 武则天时期10.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标准从注重门第出身向注重真才实学的转变,这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实现这一转变的标志是()A. 差距制度的实行B.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C. 科举制度的创立D. 八股取士制度实施11.“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恩无涯。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同步练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6e1e16c52d380eb63946d0f.png)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1 隋的统一【例1】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A.隋朝 B. 唐朝C.北宋D.明朝解析:年代标尺中①对应的时间是581年,而隋朝是在581年建立的,故选A项。
答案:__A__知识点2 开通大运河【例2】下图所示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
这一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C.大运河 D.赵州桥解析: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大运河。
答案:__C__知识点3 科举制的创立【例3】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性。
它正式创立是在(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解析: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
进士科成为以后历代王朝最重要的科举考试类别,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故选B项。
答案:__B__知识点4 隋炀帝的暴政【例4】下列不属于隋炀帝暴政的是( )A.开设进士科 B.修筑驰道,修建长城C.长期对高丽用兵 D.大肆营建东都洛阳解析:B、C、D三项中的行为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属于隋炀帝的暴政,故选A项。
答案:__A__训练提高1.(2018·南京中考)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2.下列不属于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废除前朝选官制度 B.开通大运河C.统一南北币制 D.编订户籍3.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江南河 B.邗沟C.通济渠 D.永济渠4.繁荣一时的隋朝很快灭亡。
隋朝被推翻的根本原因是( )A.开凿大运河B.隋炀帝游江都C.隋炀帝的暴政D.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利5.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谁统治时期?请简要叙述科举制度的影响。
尝试解答:6.(2018·重庆中考)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08aaafa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d.png)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巩固·限时达标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
A.秦朝B.隋朝C.唐朝D.宋朝2.下图方框中的朝代应当是()。
A.秦朝B.汉朝C.西晋D.隋朝3.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下列关于589年所属世纪和年代的表述,正确的是()。
A.5世纪80年代B.5世纪90年代C.6世纪80年代D.6世纪90年代4.隋朝末年有一位定居余杭的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5.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
这体现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B.运输工具的改进C.劳动人民的智慧D.计算能力的提高6.右图歌谣所反映的史实是()。
A.修建都江堰B.改进造纸术C.开通大运河D.建造赵州桥7.诗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8.“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材料中的“制度”指()。
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9.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B.隋末农民起义C.隋炀帝的暴政D.外戚宦官夺权10.下列关于隋炀帝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统一了全国②开凿大运河③创立科举制④其暴政导致隋朝灭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提升·理解应用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无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到底是何目的,他迷恋江都的美景都是无法排除的原因之一。
历来人们对长城的赞美很多,然而对于大运河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在中国的地图上,长城和大运河,刚好组成汉字的“人”,这一刚一柔的两大杰作,一个(长城)是为了阻隔,一个(大运河)则是为了沟通。
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训练及答案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98ec785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f.png)
1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下图人物排在第82位。
下列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隋文帝 A.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B.统治20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的增长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D.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2.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
这个存在30多年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繁荣B.二世而亡C.短暂而繁荣D.节俭盛行3.下图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
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B.孝文帝的封建化政策C.隋朝统一全国的背景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B.有千里之长C.起到防洪作用D.发挥灌溉作用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与这几句诗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B.科举制C.分封制D.郡县制6.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
隋朝灭亡的标志是( )A.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B.618年,隋文帝在长安被叛军杀死C.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D.618年,隋文帝在太原被叛军杀死二、材料分析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
”……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材料三科举敝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e7cbd5ba8114431b90dd8b4.png)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空格内应分别填入()A.西晋、东晋、唐朝B. 东晋、西晋、唐朝C. 西晋、东晋、隋朝D. 东晋、西晋、隋朝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最大的作为是()A.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B.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C. 开通隋朝大运河D.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3、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是()A. 420年B. 439年C.581年D.589年4、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
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A B C D5、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A. 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B. 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C. 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D. 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6、隋朝一位书生,从余杭出发,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他应该走的路线是()A. 江南河——长江——邗沟——淮水——通济渠——黄河B. 通济渠——黄河——邗沟——淮水——江南河——长江C. 邗沟——长江——江南河——黄河——通济渠——淮水D. 江南河——邗沟——长江——黄河——通济渠——淮水7、淮北柳孜运河遗址是我国隋朝大运河建筑遗址的首次发现,为隋朝大运河路线之谜揭开了谜底,证明了通济渠的确切走向。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 巩固隋朝的统治B. 方便隋场帝南巡C.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 保证首都物资供应8、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9、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部编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部编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4e2ba51ec3a87c24128c4c1.png)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 统一全国2.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2700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2014 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人选《世界遗产名录》。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D.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3.“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作用是( )A.巩固了西周统治B.改善了选官制度C.加强了经济交流D.妨碍了中外往来4.秦朝和隋朝在历史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都是短命王朝。
两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修建长城B.开通大运河C.法律严酷D.统治残暴5.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隋文帝的名字及其当初夺权时的身份是( )A.杨坚,北魏外戚B.刘备,东汉王室C.杨坚,北周外戚D.曹操,东汉丞相6.隋朝是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个重要的王朝。
下列关于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说明 ,正确的一组是( )A.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B.北周与陈对峙→隋与北周对峙→隋灭北周C.北魏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D.北魏与陈对峙→隋与北魏对峙→隋灭北魏7.隋朝末年,有位商人通过大运河从洛阳运送一批牡丹花到余杭,美丽富贵的牡丹花招来沿途成千上万的百姓围观。
你认为这种情形不可能发生在( )A.永济渠沿岸B.通济渠沿岸C.邗沟沿岸D.江南河沿岸8. “张公出.丝路兴,文明传。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同步练习新人教版(new)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同步练习新人教版(new)](https://img.taocdn.com/s3/m/bea8a5ec844769eae109ed59.png)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基础达标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 )A.581年B.589年C.587年D.618年2.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4。
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 B.分封制、井田制C.郡县制、租调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 隋文帝统治时期被称为:(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能力提升1。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全长四、五千公里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2.按照东、南、西、北的次序排列下列水利工程,正确的是①郑国渠②都江堰③灵渠④江南河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3.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 B.隋朝定为东都C.商业盛极一时 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4.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朝代()A.秦朝 B.东汉C.西晋 D.东晋5.通过秦末农民战争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了改朝换代B.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C.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知识空间扬州琼花的传说传说隋炀帝就是为到扬州赏琼花而下令开凿了大运河.欧阳修在此任太守时,曾称赞琼花是举世无双之花,在琼花观内题下“无双亭"。
北宋的仁宗皇帝曾把琼花移到汴京御花园中,谁知次年即萎,只得送还扬州。
南宋的孝宗皇帝又把它移往临安,但立刻憔悴无花,只到再次移送扬州。
元兵攻破扬州,琼花便彻底死了。
扬州人对琼花情有独钟。
原物虽已不在,但扬州人把一种叫聚八仙的花视为琼花,当作市花精心培育呵护.如今,沿湖岸白如玉的锦簇花团,便是“四海无同类”的扬州琼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https://img.taocdn.com/s3/m/a4c86438168884868662d616.png)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立科举制C.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河2.有人这样赞美京杭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江都B.涿郡C.余杭D.洛阳3.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时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体现出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4.一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5.秦朝与隋朝二世而亡的共同原因是()A.周边少数民族的袭扰B.横征暴敛,苛政黩武C.宦官专权,外戚临朝D.统治集团内讧变乱6.隋朝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①江南经济的发展②北方各民族的大交融③大运河的开通④科举制度的创立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7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8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使两大流域逐渐融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
隋朝修建大运河所产生的最重大的影响是()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了北部边防C.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巩固了隋朝的统一9.“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指隋朝大运河()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B.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C.起到防洪、灌溉作用D.促进了民族交融10.“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8da8449ec3d5bbfc0a740f.png)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隋的统一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中国又一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3.巩固: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开皇年间,隋帝国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问题1】隋朝建立初期出现经济繁荣局面的原因有哪些?探究: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隋文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开皇年间,隋帝国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问题2】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和评价大运河开凿的历史影响?探究:①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
②消极影响:开凿大运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超过了当时国家和人民的承受能力,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
1.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近400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后()。
A.东晋B.西晋C.陈朝D.隋朝答案:D2.小明制作了一张百科名片,在________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百科名片姓名:民族:汉族年号:开皇A.杨坚B.杨广C.刘秀D.刘邦答案:A3.“洛阳的兴洛仓,仓城周围10余千米,有3 000窖,每窖可储粮8 000石。
”此材料信息反映了隋朝()。
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迅速发展C.疆域广大辽阔D.人口数量增加答案:B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此“河”是指()。
A.黄河B.淮河C.大运河D.长江答案:C5.假如你生活在隋代,想乘船从涿郡到洛阳游玩。
你要经过大运河的哪一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测试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测试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080ad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5f.png)
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一、选择题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有〔〕①北方民族大交融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③江南经济开发④人民渴望统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隋文帝时各地仓库储存的粮食、布匹可供正常开销五六十年,以下评述不恰当的是〔〕A、反映了封建经济的繁荣B、说明了隋朝统治的日益腐朽C、说明封建国家的日益强盛D、说明统治者对人民剥削沉重3、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好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A、稳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开展C、沟通了涿郡和余杭等城D、有利于发动对南方少数民族和战争5、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群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群的意见。
崔群所属的机构是〔〕A、中书B、门下C、尚书D、吏部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该诗反映的现象与以下哪一种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禅让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内阁制二、材料分析:材料一:隋文帝平时衣食简朴,后妃也不准穿华美的衣服。
太子杨勇用金玉装饰自己的铠甲,文帝知道后严厉批评他:“自古以来的帝王,从无见过奢侈华贵而能久安的。
你身为太子,应当以节省为重。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假设无水殿龙舟事,一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请答复: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在生活上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中“此河〞指的是哪条河?“水殿龙舟事〞又是指什么事?材料反映了当时隋炀帝怎样的生活作风?3、材料一中隋文帝与材料二中的“此河〞的开凿有何重要联络?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同步精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和灭亡同步精炼](https://img.taocdn.com/s3/m/4ae653e4f5335a8103d2204e.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精炼一、单项选择题1.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章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
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A.王莽B.杨坚C.杨广D.刘邦2.“自西晋永嘉之乱,中国境内的分( )裂战乱达三百年之久,至此□□□再造统一之局,并下开李唐的盛世。
”“□□□”处应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3.“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统一后为促进社会发展采取的举措有( )①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③修筑长城④统一度量衡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它开凿于( )A.秦始皇时B.汉武帝时C.隋文帝时D.隋炀帝时5.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2014年,中国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余杭、涿郡B.洛阳、大都C.余杭、洛阳D.洛阳、涿郡6.有人这样赞美京杭大运河:“翻开人类历史的记录本,从没有一页如中国大运河一般,将人类勤劳与勇气、文明与智慧标记得如此熠熠生辉。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7.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里的“利”指的是( )A.便利隋炀帝南巡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巩固了隋朝统治D.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8.“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与这首诗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科举制9.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
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
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晋惠帝B.隋文帝C.隋炀帝D.唐玄宗10.隋朝在短时间内积累巨大的社会财富,实现统一,但又迅速灭亡,成为古今争论不休的话题。
下列属于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有( )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②大量征发劳动力,荒废农业③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④权臣当道,土地兼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这一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 同步练习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3e4b4a91711cc7930b716c7.png)
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练习☆要点明晰☆一、隋朝的重建统一1、条件:和。
2、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自立为帝,建立隋朝。
3、统一:年,隋灭,结束分裂,重建全国统一局面。
二、大运河的开凿1、目的,为了加强对的政治控制,便利的北运。
2、概况:大运河以为中心,南起,北至,全长多千米。
3、积极作用:沟通了,促进了运河沿线和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4、消极后果: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后果。
三、隋的覆没与唐的建立1、隋炀帝的暴政(1)表现:、、、。
(2)后果:导致农民大起义。
2、隋朝的覆没:年,隋炀帝在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3、唐朝的建立:618年,建立唐朝,定都。
四、隋唐政治新格局1、政治制度: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为、和三省。
三省长官共同定令立法,参决军国大政。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掌具体事务。
2、官员选拔制度:隋唐时期采用制,取代秦汉以来所采用的的方法选拔人才。
此举使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制度的基础,而官员作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基础在线☆☆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经过长期的分裂,589年,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A、西晋B、东晋C、隋朝D、唐朝2、我国古代政权建立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隋朝建立的方式是【】A、外戚夺权B、农民起义C、发动兵变D、世袭继承3、“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给正在参赛的选手小张出了这样一道必答题,题目是:我国7世纪初的一项伟大工程,经过历代修治,至今仍然发挥着运输作用的是什么?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就选对了,你猜小张选的是【】A、秦朝的驰道B、秦朝的灵渠C、战国的都江堰D、隋朝的大运河4、关于大运河开凿的动机与结果,表述准确的是【】A、为加强南北交通而开,成为南北交通的主干线B、为商业的发展而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C、为巩固统治而开,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D、为巩固统治而开,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5、《隋唐演义》剧组正拍摄起兵反隋建立唐朝的一段戏,如果你是导演的话,你要确定的核心人物是【】A、李渊B、李世民C、李建成D、李隆基6、如果你是隋朝时期的一名政府官员,你会通过哪种途径来选拔官员【】A、世袭B、举荐C、考试D、捐官☆☆☆能力在线☆☆☆8、材料一科举制度使得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低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621c5853c1ec5da50e270fa.png)
七下中国历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1:隋的统一1.《三国演义》卷首语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B )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2.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D )①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C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知识点2:开通大运河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的“河”指的是( D )A.黄河B.长江C.淮河D.大运河5.隋朝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
它分为四段,最北的一段是( A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能在较短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泥?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请回答:(1)请你根据地图和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大运河A、B、C、D四段分别叫什么? (1)A为永济渠,B为通济渠,C为邢沟,D为江南河。
(2)图中的①、②、③处分别是什么地方?大运河自北向南连接了哪五条河流? (2)①为洛阳,②为涿郡,③为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3)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 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 富庶的地区。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 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即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 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 隋炀帝之前的商人一般都是选则陆路运输,但在 隋炀帝以后江南余杭地区的商人在把粮食运往涿 郡时,通常都选择水路。请问他们为什么弃陆路 而选择水路?(简要说明理由即可) 答:隋炀帝统治时期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达 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 水路同陆路相比,速度快,运量大,费用小,因 此商人多选水路运输。
6.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答A 7.隋朝大运河经过下列哪些城市:( ) ①洛阳 ②涿郡 ③余杭 ④江都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D 8.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答A
材料一:胡曾诗云:“千里长江一旦开,亡隋波 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二: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 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 多。” 回答: ①两首诗作者的观点有没有共同之处呢? ②你认为哪位诗人的评价更恰当?为什么? 答:①有,都认为修建大运河及隋炀帝的腐朽导 致了隋的灭亡;②皮日休的观点更恰当,因为他 既肯定隋炀帝开运河之功,运河的重要作用,也 指出了巡游的腐化,因而更全面;
13. 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新课程重要目标, 所谓探究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隋朝虽然是 历史的短命王朝(581—618),但是其经济的 繁荣发展却是有目共睹的。那么请你仔细阅读 下列表格,看你能否探究出隋朝经济繁荣局面 的表现及出现原因。
答: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原因:①国 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 度,发展生产,人民负担轻,从而使经济达到 繁荣局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答:D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年 D.608年 答B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 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 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 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 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D
11.填图
请依据《隋朝大运河图》,填出下列地区: 中心:__________________ 北达: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南至: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4.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 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 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 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在我国古代也 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 南北经济的交流,并且在今天仍然起着重要的作 用,这个水利工程是:( ) 答C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D.灵渠 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在隋朝时被 称为:( ) A. 杭州 B. 余杭 C. 江都 D.建业 答B
9.公元__________年,杨坚夺取 _______________的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_____________。之后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 朝代_______________,重新统一南北。 答:581 北周 长安 陈 10.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全长____________ 公里。 答:隋代大运河 两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