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贾渡河
【诗歌鉴赏】汉书荆燕吴传原文及翻译
![【诗歌鉴赏】汉书荆燕吴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8369b33102de2bd960588e6.png)
【诗歌鉴赏】汉书?荆燕吴传原文及翻译汉书?荆燕吴传原文荆王刘贾,高帝从父兄也,不知其初起时。
汉元年,还定三秦,贾为将军,定塞地,从东击项籍。
汉王败成皋,北度河,得张耳、韩信军,军修武,深沟高垒,使贾将二万人,骑数百,击楚,度白马津入楚地,烧其积聚,以破其业,无以给项王军食。
已而楚兵击之,贾辄避不肯与战,而与彭越相保。
汉王追项籍至固陵,使贾南度淮围寿春。
还至,使人间招楚大司马周殷。
周殷反楚,佐贾举九江,迎英布兵,皆会垓下,诛项籍。
汉王因使贾将九江兵,与太尉卢绾西南击临江王共尉,尉死,以临江为南郡。
贾既有功,而高祖子弱,昆弟少,又不贤,欲王同姓以填天下,乃下诏曰:“将军刘贾有功,及择子弟可以为王者。
”群臣皆曰:“立刘贾为荆王,王淮东。
”立六年,而淮南王黥布反,东击荆。
贾与战,弗胜,走富陵,为布军所杀。
燕王刘泽,高祖从祖昆弟也。
高祖三年,泽为郎中。
十一年,以将军击陈?将王黄,封为营陵侯。
高后时,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奸泽。
泽大说之,用金二百斤为田生寿。
田生已得金,即归齐。
二岁,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
”田生如长安,不见泽,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吕后所幸大谒者张卿。
居数月,田生子请张卿临,亲修具。
张卿往,见田生帷帐具置如列侯。
张卿惊。
酒酣,乃屏人说张卿曰:“臣观诸侯邸第百余,皆高帝一切功臣。
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又有亲戚太后之重。
太后春秋长,诸吕弱,太后欲立吕产为吕王,王代。
太后又重发之,恐大臣不听。
今卿最幸,大臣所敬,何不风大臣以闻太后,太后必喜。
诸吕以王,万户侯亦卿之有。
太后心欲之,而卿为内臣,不急发,恐祸及身矣。
”张卿大然之,乃风大臣语太后。
太后朝,因问大臣。
大臣请立吕产为吕王。
太后赐张卿千金,张卿以其半进田生。
田生弗受,因说之曰:“吕产王也,诸大臣未大服。
今营陵侯泽,诸刘长,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
今卿言太后,裂十余县王之,彼得王喜,于诸吕王益固矣。
”张卿入言之。
又太后女弟吕须女亦为营陵侯妻,故遂立营陵侯泽为琅邪王。
高考语文复习50:常见虚词译到位
![高考语文复习50:常见虚词译到位](https://img.taocdn.com/s3/m/e98705de7f1922791688e8a1.png)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 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 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 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 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 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总 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 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 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 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
清军的主将悬赏捉拿天一非常急迫。江天一知道 抗清之事已经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 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 捕。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天一说:“你 以为我怕死吗?我不死,灾祸将是全家族人被杀。” 在营门口遇见了佥事金声,金声看着他说:“文石! 你还有老母亲在,你不能死。”江天一笑着辞谢道: “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 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到了南京,总督洪承畴想 不问罪,江天一昂起头来说:“我为你考虑,还是把 我杀了的好;我不死,必定要再起兵。”于是把他拖 到通济门刑场。到了那里,江天一高呼高皇帝三遍, 向南面拜两拜,拜完,坐下来受刑。围观的人没有一 个不感叹流泪的。过了几天,天表去收殓天一的尸 体,把他安葬了。
(3)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审题点拨 关键实词 关键虚词 步 之、而、 者 “„„ 也” 答案 答题点拨 赏赐给他车辆马匹却推辞
的人,是不怕步行的人。 译到位
判断句: 点拨 特殊句式
①“步”译为“步行” “而”,转折连词,“却” ③第一个“者”表判断;第二个 “者”,名词,译为“的人” ④判断句翻译时要在主谓之间添 加判断词“是”
(1)力不足,死焉,职也。
初中语文 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 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62cce248d7c1c708a1458f.png)
考前 精短文言翻译训练精短 精选 精练1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6),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举轴,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2.何 充王含作庐江郡(1),贪浊狼籍(2)。
王敦(3)护(4)其兄,故(5)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6)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7),在坐正色(8)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9)。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10),充晏然(11),神意自若(12)。
(摘自《世说新语》)3.悦 谀粤令(1)性悦谀(2),每布一政(3),群下(4交口赞誉,令乃(5)欢。
一隶(6)欲阿(7)其意,故(8)从旁与人偶语(9)曰:“凡居民上者(10),类(11)喜人谀,惟(12)阿主(13)不然,视(14)人誉篾如(15)也耳。
”其令耳之(16),亟召吏前(17),抚膺高蹈(18),加赏(19)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自是(20)昵之有加(21)。
(摘自《应谐录》)4.吝啬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嘱云:“我倾家瞻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摘自《笑林》)5.争雁昔(1)人有睹雁翔者(2),将援(3)弓射之,曰:“获则烹(4)。
其弟争曰:“舒雁(5)烹宜(6),翔雁燔(7)宜。
”竞斗而讼(8)于社伯(9)。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10)。
已而(11)索(12)雁,则凌(13)空远(14)矣。
(选自《应谐录》)6.齐人乞食(见课本)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1)者。
其良人(2)出,则必餍(3)酒肉而后反(4)。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5),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6)来,吾将瞷(7)良人之所之也。
文言虚词考点突破(教案)-文言文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文言虚词考点突破(教案)-文言文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46a5a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c.png)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3 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学目标辨别并掌握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学重点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学难点辨别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学过程一考情分析,切高考之脉搏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并思考考点、考向,初步的解题技巧有哪些?(2018·天津卷)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
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早先谢、柳治郡,喜爱山水,颇多高尚的情致,但没听说有好的政绩;龚、黄治郡,心忧百姓,有好的政绩,但没有听说有美好的情致。
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二考向分析,落实目标虚词文言虚词数量虽少,但使用率高,用法灵活,因此必须掌握推断文言虚词用法的一些技巧。
《考试大纲》共规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包括“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尤其是“以”“为”“之”“其”等试卷中出现的高频词,翻译时要格外留心,保证翻译到位。
三分点突破掌握高频命题文言虚词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考向(一)考查设为采分点的高频虚词用法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
(详见课件)【真题示例】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参考翻译】楚王不听从,说:“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多说,就等待看我(得到割地)吧。
”(“善”,形容词,妥当,好;“其”,副词,表命令语气,还是;“弭口”,住口)(2)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日:“从某至某,广从六里。
”【参考翻译】张仪在证实楚齐确实断交以后,才出来接见楚国的索土使臣说:“是这里到那里,纵横总共是六里土地。
常见虚词译到位
![常见虚词译到位](https://img.taocdn.com/s3/m/6bc42a620b1c59eef8c7b4ee.png)
(1)竟以安石参知政事。 竟以安石参知政事。 竟以安石参知政事 译文: 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译文: 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2)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 译文: 经学数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的。 译文: 经学数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的。
专练二 常见虚词译到位 规范点拨
(2009·江苏 阅读下面的文字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 江苏 阅读下面的文字, 译成现代汉语。 译成现代汉语。 书沈通明事 汪 琬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 。任侠轻财, 淮安沈通明 ,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 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 夫皆称之。顺治二年 ,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 之为人,加礼遇焉; 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 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 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购仰妻子急
审题点拨 答案 子(古今同 古今同 形异义词) 关键 形异义词 踪迹(名 实词 ③踪迹 名 点拨 译到位 词活用为动 ①购:悬赏捉拿 妻子: ②妻子:妻子儿女 词) 追踪觅迹(提示: 提示: ③踪迹: 踪迹: 追踪觅迹 提示 不 可译作顺着踪迹) 可译作顺着踪迹 答题点拨 (清军 紧急悬赏捉拿 清军)紧急悬赏捉拿 清军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 ,踪迹至通明家。 会清军渡淮 ,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是时 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钦酒数 通明杜门久矣。 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 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 斗 ,裂束帛缚其爱妾 ,负之背, 牵骑手弓矢以出, 大 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遂注矢拟捕者 ,皆逡 呼曰: 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遂注矢拟捕者, 巡引却。通明疾驰, 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 巡引却 。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赁居苏州 ,变姓 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 名 ,卖卜以自活 。未几爱妾死, 意不自聊 ,祝发为浮 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屠。已 ,复弃浮屠服, 北访故人于邓州 。
《愚公移山》中考题汇编(附参考答案)
![《愚公移山》中考题汇编(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ee91a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61.png)
《愚公移ft》中考题汇编(附参考答案)一、2019 年ft东省日照市中考题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北ft愚公者,年且九十,面ft而居。
惩ft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ft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ft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于又生孙,孙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孙;子于孙孙无穷匮也,而ft不加增,何苦而不乎?” 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许:赞同B.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肩负、扛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外户而不闭(《礼记》二则)C.甚矣,汝之不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ft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ft的毅力和决心。
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ft,写出了愚公移ft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ft持否定态度。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ft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第4节高考文言文理解与翻译
![第4节高考文言文理解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aa2a019fc4ffe473368abca.png)
第4节理解与翻译考题精练一、(2009·重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
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
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
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
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
”固非谬言也。
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
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
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
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
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
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博.财物耶博:增加 B.禄秩.优厚秩:品级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规:谋求 D.事觉.自死觉:败露【解析】A项中的“博”,根据句意应该理解为“博取”或“博得”。
【答案】A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
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
![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8c0fbb72b52acfc788ebc93f.png)
考前 精短文言翻译训练精短 精选 精练1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6),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举轴,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2.何 充王含作庐江郡(1),贪浊狼籍(2)。
王敦(3)护(4)其兄,故(5)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6)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7),在坐正色(8)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9)。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10),充晏然(11),神意自若(12)。
(摘自《世说新语》)3.悦 谀粤令(1)性悦谀(2),每布一政(3),群下(4交口赞誉,令乃(5)欢。
一隶(6)欲阿(7)其意,故(8)从旁与人偶语(9)曰:“凡居民上者(10),类(11)喜人谀,惟(12)阿主(13)不然,视(14)人誉篾如(15)也耳。
”其令耳之(16),亟召吏前(17),抚膺高蹈(18),加赏(19)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自是(20)昵之有加(21)。
(摘自《应谐录》)4.吝啬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嘱云:“我倾家瞻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摘自《笑林》)5.争雁昔(1)人有睹雁翔者(2),将援(3)弓射之,曰:“获则烹(4)。
其弟争曰:“舒雁(5)烹宜(6),翔雁燔(7)宜。
”竞斗而讼(8)于社伯(9)。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10)。
已而(11)索(12)雁,则凌(13)空远(14)矣。
(选自《应谐录》)6.齐人乞食(见课本)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1)者。
其良人(2)出,则必餍(3)酒肉而后反(4)。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5),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6)来,吾将瞷(7)良人之所之也。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6.4 啃下文言文失分最多的硬骨头-文言翻译的7处采分点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6.4 啃下文言文失分最多的硬骨头-文言翻译的7处采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468763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0.png)
啃下文言文失分最多的硬骨头-文言翻译的7处采分点和译句6字答案:(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参考译文】有品行(的人),(即使)很贫贱也可以去与他结交;没有品行(的人),即使大富大贵也不要去亲近他。
为什么呢?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不会有丝毫超出法理、违背本分的行为,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他们)讲究忠孝仁义,与家人和睦,对同乡和蔼,不把灾祸留给他人,以后也绝对不会有灾祸。
没有品行的人,诡诈奸伪,(对人)凶暴忌恨,这些都充塞于他的胸间,他一心所想到的,都触犯到了法理,贪婪的口水挂满嘴边,吞并据有的心思很嚣张,一旦他有了时机,便会凭借权势强行夺取,(他们)即使死了,(对身后之事)也有所谋划,残余的恶行还是会毒害于人,必定难以善终。
普通人有品行,就能保全自身,守住家业,保护子孙,(死后)遗留下来的善行也会被民间流传;公卿大臣没有品行,也会使自身灭亡,使家道没落,使国家败亡,丢失天下,遗臭万年,被后世人耻笑。
不妨为此作一个判断:没有品行的卿相,尚不如有品行的普通人。
得到这样的人(有行之匹夫)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但是如果有这样的人在我这里,他却拒绝我,又怎么能够得到这样的人和他交往呢?与其担心他人拒绝我,不如把那些被他人拒绝我的理由反过来被我自身拒绝,大概就可以(结交到那样的人)了。
随意地用话语来议论他人,就接近于小人了;能够自己反省自身,就不失为一个君子了。
我终其一生都应当履行这句话啊!我年少无知,只希望沿着我父亲所走过的路行走,小心谨慎的样子唯恐有所违背,有辱父母。
希望能坚定地走入正道,希望最终能成为君子,所以写下这篇文章,作为对自己的告诫.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2 语基 默写 文言文阅读 第21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文言语段翻译(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2 语基 默写 文言文阅读 第21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文言语段翻译(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b8d6fb9b89680203d82538.png)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文言语段翻译(6)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匆忙是为了掩盖焦虑,热闹是为了掩盖空虚,但是________。
人们憎恨安静,害怕独处,无休止地用事务和交际来麻痹自己,________一旦安静独处,耳边就会响起一个声音,搅得人________。
可是那个声音恰恰是我们应该认真倾听的,它叮咛我们:“成为你自己!”A.自欺欺人因为心烦意乱B.欲盖弥彰因为心烦意乱C.欲盖弥彰如果魂不守舍D.自欺欺人如果魂不守舍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抗战期间,在战火纷飞中,中国大学顽强地抗争、生存、发展,其中蕴涵着的精神让后人肃然起敬。
B.《自然气候变迁》期刊日前公布的研究报告称,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快的国家。
C.随着国家免疫规划的深入开展,一些疾病的发病及流行特征发生了变化,逐步从以儿童发病为主转变为以成人发病为主。
D.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民转型为“新都市人”,但由于城市教学资源扩充速度滞后,导致每年7、8月份家长们为学前幼儿争夺入学资格的“拉锯战”的展开。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
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_。
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
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师者,__________________。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______________,多于在庾之粟粒。
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2)
![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2)](https://img.taocdn.com/s3/m/35bec802453610661ed9f4cc.png)
考前 精短文言翻译训练(2)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2.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周《庄子·外篇·达生》3.巨贾渡河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吾乃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4.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5.冯妇搏虎孟子曰:“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
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笑其不知止也。
”6.师旷撞晋平公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明史中滹沱河的译文和注释
![明史中滹沱河的译文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1bd97df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4.png)
明史中滹沱河的译文和注释原文平安,滁人,小字保儿。
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将从征。
后为先锋。
燕王曰:“平安,竖子耳。
往岁从出塞,识我用兵,今当先破之。
”及战,不能挫安。
燕王失道,从者仅三骑。
安击败燕将。
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力战。
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
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
会高煦救至,乃得免。
当是时,诸将中安战最力,王几为安槊所及。
明年,燕败盛庸,回军与安战。
安大破之。
再战滹沱河,又破之。
安于阵中缚木为楼,高数丈,战酣,辄登楼望,发强弩射燕军,死者甚众。
滹沱之战,矢集王旗如猬毛。
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谨藏,以示后世。
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而泣曰:“臣自少从军,今老矣,多历战阵,未尝见若此也。
”八月,安及燕将李彬战于杨村,败之。
四年,燕兵破萧县。
安引军蹑其后。
燕将白义、王真、刘江迎敌。
安转战,斩真。
真,骁将。
燕王尝曰:“诸将奋勇如王真,何事不成!”燕王乃身自迎战,安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
马忽蹶,被擒。
安稍引却。
已,复进至小河,张左右翼击燕军,斩其将陈文。
寻何福军亦至,与安合。
燕军益大惧,王昼夜擐甲者数日。
福欲持久老燕师,移营灵璧,深堑高垒自固。
而粮运为燕兵所阻。
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骑遮安军,分为二。
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
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
翌日,燕军猝薄垒,发三炮。
军中误以为己号,争趋门,遂大乱。
燕兵乘之,人马坠壕堑俱满。
安等三十七人皆被执。
安久驻真定,屡败燕兵,斩骁将数人,燕将莫敢婴其锋。
至是被擒,军中欢呼动地,曰:“吾属自此获安矣!”燕王惜其材勇,选锐卒卫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资等善视之。
永乐七年三月,帝巡北京。
览章奏见安名,谓左右曰:“平保儿尚在耶?”安闻之,遂自杀。
命以指挥使禄给其子。
译文平安,滁州人,字保儿。
建文元年,攻打燕国,平安凭借列将的身份跟从出征。
后来担任先锋。
燕王说:“平安,竖子罢了,以前跟随我出塞,识破我用兵的计策,我要先打败他。
”等到打仗的'时候,不能挫败平安。
文言文翻译题
![文言文翻译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5e843ba300a6c30c229f5b.png)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译文:[答案]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
我们的国君有病,如果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考查点:“锡”通“赐”,赐予;“而”,转折连词) [参考译文]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
皇帝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客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
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
我们的国君有病,如果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使者于是赴宴。
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
任职一年,回到京师。
[例2](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
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
”是夜卒。
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
”即有敕长给衣粮。
译文:[答案]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好,到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去探望他,问他身后之事。
[考查点:“善”“笃”“省”均是多义词,分别译为“交好”“(病势)加重”“探望”。
“问以后事”,省略宾语“他”,即“问(之)以后事”][参考译文]当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一同来看望谢贞,见到他瘦骨伶仃,徐祚等人悲伤叹息。
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好,到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去探望他,问他身后之事。
谢贞说:“小儿年龄刚六岁,感情所牵不能忘怀,冒昧把他托付给您。
”这天夜里谢贞去世。
后主问姚察道:“谢贞有什么亲属?”姚察于是启奏说:“谢贞有一个儿子,今年六岁。
文言文贾人渡河翻译
![文言文贾人渡河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84d6a2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b.png)
昔者,有贾人一人,商贾于吴越之间,往来不绝。
此人名贾元,字子明,年四十有五,容貌俊朗,举止温文。
一日,贾元商旅于途,欲渡一江,名为钱塘江。
此江水势湍急,波涛汹涌,人皆言难以渡过。
贾元闻此,心生一计,欲试一尝试。
于是,贾元雇一叶扁舟,舟中载有行李,贾元自乘其中。
舟行至江心,风起浪涌,舟摇摇欲坠。
贾元心中惊惧,但想起自己此行非同小可,若不渡此江,恐误商机,遂咬紧牙关,稳住心神。
舟行许久,贾元见江水依旧汹涌,心中不禁焦躁起来。
忽见江岸有一老翁,手持渔竿,悠然自得。
贾元遂唤舟夫至前,询问老翁:“此江水势如此猛烈,吾欲渡过,宜何从?”老翁笑而答曰:“汝欲渡此江,须得心静如水,方能安然渡过。
”贾元闻言,心中豁然开朗,遂请教老翁:“请问老翁,如何使心静如水?”老翁曰:“汝可闭目冥想,排除杂念,使心无旁骛,自能心静如水。
”贾元如言而行,果觉心中平静许多。
舟行又久,贾元已渐入佳境,心中不复有惧意。
此时,忽见江中有一巨石,形如猛兽,贾元心想:“此石必为江中凶险之处。
”遂命舟夫驶向巨石,欲探个究竟。
舟至巨石之前,贾元凝神观之,只见石上刻有“猛兽石”三字。
贾元心知,此石必为江中一险,遂命舟夫绕过巨石,继续前行。
舟行至江心,贾元见江水愈发汹涌,心中不禁担忧。
然而,想起老翁之言,贾元又稳住心神,继续前行。
舟至江岸,贾元已安然渡过,心中大喜。
贾人渡河之事,传至后世,成为佳话。
人皆言,贾元之所以能安然渡河,全赖心静如水。
此事亦告诫后人,遇事不慌,心静自能克服困难。
盖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生亦然,有顺境,必有逆境。
唯有心如止水,方能坦然面对人生的风浪。
贾人渡河,实为人生一大启示,使人警醒,使人深思。
故贾人渡河之事,虽为小事,却蕴含大道理。
后世之人,宜以此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贾人渡河,虽为过往云烟,但其精神,却永存于世。
愿后人铭记,以此为座右铭,砥砺前行。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二 语基 默写 文言文阅读 第20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文言语段翻译(6)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模块二 语基 默写 文言文阅读 第20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文言语段翻译(6)](https://img.taocdn.com/s3/m/706dde0aa26925c52dc5bf4c.png)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文言语段翻译(6)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凡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________的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都与原创性有着莫大的渊源。
虽然当下的影视作品________,但真正能走进观众心灵的却为数不多,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原创性。
影视作品要具有原创性,必须________当下现实生活,反映切合时代旋律的主题。
A.深厚俯拾皆是聚集B.深刻浩如烟海聚集C.深刻俯拾皆是聚焦D.深厚浩如烟海聚焦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很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金砖国家有着相同或相似看法,都致力于发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并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建设者。
B.泡菜、葡萄酒之类的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成本低,质量易于达标,新兴市场国家更容易从这些产品起步,满足特定地区和一定层次的外国消费者,从而取得市场份额。
C.我们中国的古代先贤们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也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心性、人性、生命、社会和人生。
D.《办法》明确了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定位,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理赔、承保、销售、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负责。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雨声,蕴含一种淡淡忧愁的诗意;听雨,______。
“帘外雨潺潺”。
闭帘细听窗外雨声,犹能得雨之真味。
细雨斜飞,无论飞落何处,隔窗听来,______。
雨声渺渺而带哀色,似最能震颤心灵深处暗藏的忧伤心弦,并与之一起律动,一起摇撼着灵魂。
人生的苦闷遂纷至沓来,心灵饱受淋漓之苦。
此种雨声带来的感受虽不得意,________。
似乎天地荒芜,__________。
①皆似飘风一般不知其所终②但隐隐然自有一种淡而高远的孤清③则是觉察人生苦闷后的洒脱④只有淅沥的雨声与听雨者自己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22版:题型突破四 文言文翻译
![22版:题型突破四 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86d12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b.png)
题型突破四文言文翻译——领会文意,通达完美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
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的全国卷文言文翻译均设置两题,各4分,体现出命题者对文言文翻译的高度重视。
一、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实在不能直译的地方,再采用意译,即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一一对译,单音变双音”。
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主要是对句式、修辞等的翻译。
1.直译的落实。
首先要注意逐词逐字地翻译,力求字字落实。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从构词上最大的差别是,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翻译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把单音词翻译成双音词。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将古代汉语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一个双音词语,如“妻子”要翻译成“妻子儿女”,“可以”常翻译为“可以凭借”。
典例(2018·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解析“清忠履正”,都是单音词,注意翻译成双音节词,其他词语也要注意转化。
答案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参考译文武帝登基后,调任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2018·课标全国Ⅲ)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解析注意“方”“去”“苛”“犹”“虑”“岂”的落实。
2022语文五文言虚词含解析
![2022语文五文言虚词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400a7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f.png)
课时作业(五)文言虚词(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钱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改,自以意治之,辄愈。
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一种病)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选自《宋史·钱乙传》)译文:解析:藏,通“脏”;其,表推测,大概;已,止,结束。
答案:(钱乙)最后一次犯病,憔悴(疲倦)得厉害,就叹息道:“这就是(医生)所说的周痹病,周痹进入脏腑的话(人)就要死了,我大概要完了!”2.(史弼)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
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
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
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
(选自《后汉书·史弼》)译文:解析:“以"“谒"“因”“达”。
答案:诸生就用其他的事为借口拜见史弼,于是趁机送上了侯览的书信。
3.君讳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崐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名,而士亦以此附焉。
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而君尝就陆稼书先生问学,独阴以名义自砥.君在举场数十年,所与比肩游好次第登要津,司贡举,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康熙五十二年,诏求岩穴之士。
时华亭王司空承修《尚书》,奏君参校;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余间诘其所以然,君曰:“假予急功利,乃侘傺到今邪?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劄子[注],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
”(选自方苞《张朴村墓志铭》)[注]劄(zhá)子:古时官用上奏的一种文书。
(1)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
译文:解析:“以”“客"“以……属”。
答案:张朴村开始是因为要校勘《宋元经解》而客居在司寇家里的,这之后,许多达官显贵考证修订文史资料,也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委托给他。
关于贾人渡河的历史故事
![关于贾人渡河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5dd002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a.png)
关于贾⼈渡河的历史故事 贾⼈渡河这个成语⽐喻说话不讲信⽤,⾔⽽⽆信。
告诉我们要守信⽤,否则会受到惩罚。
下⾯是⼉童⽹⼩编给⼤家分享的贾⼈渡河的历史故事,让我们⼀起来看看吧! 贾⼈渡河的历史故事 现代⼈看来,“商”和“贾”的语意⽆⼤差别,都是贸易的意思;但在古时候,“商”和“贾”在经营⽅式上却有所不同,所谓少卖为“商”⾛卖为“贾”。
从⼀个地⽅买进,到另⼀个地⽅卖出,⽤这种⽅式做⽣意的⼈叫贾⼈。
从前有个贾⼈,在河南办了⼀批货,取⽔路贩往外地销售。
船在河中顺风⾏驶,忽然浓云密布,狂风骤起,⼤⾬倾盆,河⽔陡涨。
贾⼈⾛出船仓查看货物,⼀股⼤浪袭向船头,把贾⼈拍落⽔中。
贾⼈在⽔中挣扎呼喊:“救命呀!” ⼀个渔夫听到喊声,急急忙忙把船摇过来救⼈。
贾⼈看到渔夫,⼤声喊道:“快来救我,我给你⼀百两⽩银。
” 渔夫把贾⼈救起来,送进船仓,贾⼈换好了⾐服,拿出⼗两银⼦送给渔夫,说:“拿去吧,这⼗两银⼦够你⾟苦半年了。
” 渔夫不接银⼦,看着贾⼈说:“刚才你在⽔中许诺说给⼀百两银⼦,⽽不是⼗两。
” 贾⼈满脸不⾼兴地说:“你这⼈也太不知⾜了,你⼀天打鱼能挣⼏⽂钱?现在⼀下⼦捞了⼗两银⼦,不少了。
” 渔夫说:“事是这么回事,理却不是这个理。
你刚才不许诺给⼀百两银⼦,我也会救你⼀命,但你既然说给⼀百两,我希望你不要失信。
” 贾⼈摇摇头,踱进船仓,不再理会渔夫,渔夫长长叹⼝⽓,回到渔船。
⼀年后,贾⼈⼜办了批货,碰巧在河中与渔夫相遇。
两个⼈都想起了去年那次不愉快的分⼿。
贾⼈说:“我给了你⼗两银⼦,你为什么不⽤来当本钱,做点⼩⽣意,何苦风⾥⾬⾥挣这份⾟苦钱?” 渔夫来不及答话,贾⼈的船触上礁⽯,船仓进⽔,船渐渐下沉。
贾⼈急得团团转,⼤声对渔夫说:“快来救我,这次我给你三百两银⼦,保证不失信。
” 渔夫摇橹从贾⼈旁边划过去,回头不紧不慢地说:“喊信得过你的⼈来救命吧,我不要你的银⼦,可也不救你这种⽆信⽆义⼈的命。
” 很快,贾⼈随着沉船在滔滔河⽔中消失了。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56集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56集](https://img.taocdn.com/s3/m/8719995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3.png)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56集公元前204年丁酉汉高帝三年【原文】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
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聚兵井陉口,号二十万。
【白话】冬季,十月,韩信、张耳领数万士兵向东攻击赵国。
赵王赵歇和成安君陈馀闻信,便于井陉口囤积重兵,号称二十万大军。
【姚注】井陉:在今河北井陉。
陉(xíng),意即山脉中断的地方。
在太行山上,有八条沟通往来的咽喉要道,并称为“太行八陉”。
井陉即太行八陉之一,是从今山西进入河北的重要关隘,现在的石(家庄)太(原)铁路也是从井陉口穿过。
井陉口自古皆为兵家必争之地,前208年,王离就曾攻击过井陉口,试图由此攻入恒山郡,可惜未能成功。
而今,韩信站在了与当年王离同样的位置。
【原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①:“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②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路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禽矣。
”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白话】广武君李左车向陈馀建议道:“韩信、张耳乘胜而来,离开本国而发动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
我听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饷,士兵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以烧火做饭,军队就会经常吃不饱。
’眼下的这条井陉道,战车不能两辆并进,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队伍绵延数百里,运送粮草的队伍必定是落在最后面。
希望您能临时调拨给我三万人做奇兵,抄小路去断绝汉军的粮草辎重。
您则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阵地而不与汉军交战。
届时,汉军进不能战,退不能还,驻扎于荒郊野外,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抢掠。
这样不出十天,韩信、张耳二将的人头就可以送到您的帐下。
可如果不这么干的话,您就必定会为韩信、张耳所擒获。
文言文翻译老师
![文言文翻译老师](https://img.taocdn.com/s3/m/df3d850b4028915f804dc2d5.png)
文言翻译——步步为营,勇拿高分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根据分值找出得分点) 济阴之贾gǔ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chá浮草;枯草。
)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选自《巨贾渡河》)(1)(2)(3)【参考译文】从前,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
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
”渔夫(用船)搭载着他并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
渔夫说:“你刚才许诺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金子,这恐怕不可以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是个渔夫,一天能赚多少?这次却突然得到十两金子,还感到不够吗?”渔夫失望地走了。
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又触到石头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
有人说:“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金钱却不兑现的人。
”渔夫把船靠岸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沉入水底淹死了。
典例2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保留法赵立,徐州张益村人。
……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
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
且战且行,连典例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删减法.......)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检测
翻译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句子
巨贾渡河
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②,号焉③。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④,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⑤,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注释
①济阴:郡县名。
②浮苴(jū):水中浮草。
③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
巨室:世家大族。
⑤薄:迫近,这里指冲撞、触击。
1、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译文:
2、“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