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读)企业创新_价值链扩张与制造业盈利能力_以中国医药制造企业为例

合集下载

医药企业获利分析报告

医药企业获利分析报告

医药企业获利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医药企业的获利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市场状况的深入研究,我们总结了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2. 盈利能力分析2.1 营业收入医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销售药品和医疗设备。

通过分析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我们发现其营业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8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12%;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12亿美元,同比增长20%。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企业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2.2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药企业的净利润率从2017年的10%稳步增长到2019年的12%。

这说明企业在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外,净利润率的提升还得益于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降低了研发风险并提高了新产品的成功率。

3. 运营效率分析3.1 库存周转率医药企业的库存周转率是评估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我们发现其库存周转率呈上升趋势。

2017年,企业的库存周转率为5次;2018年和2019年分别达到6次和7次。

这表明企业能够有效管理库存,降低滞销风险,提高现金流。

3.2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评估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医药企业的资产周转率从2017年的2次,提高到2019年的2.5次。

这说明企业在利用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改善,能够更好地利用资产获取利润。

4. 市场分析4.1 市场规模医药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其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行业研究数据,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2万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4万亿美元。

这为医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

4.2 市场竞争医药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具有竞争优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医药企业A在市场上占据了20%的份额,排名第一;医药企业B和C分别占据了15%和10%的份额,位列二、三位。

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恒瑞医药为例

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恒瑞医药为例

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恒瑞医药为例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恒瑞医药为例引言:医药行业是一个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领域,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医药行业也在积极推进创新和研发工作。

研发投入是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企业提高绩效和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中国医药行业中的一家知名企业——恒瑞医药为例,深入探讨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恒瑞医药企业概况恒瑞医药是中国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和生产公司,专注于抗癌药物的研发与生产。

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

多年来,恒瑞医药致力于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开发,通过高质量的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绩效。

二、研发投入对恒瑞医药企业绩效的重要性1. 提高创新能力研发投入是恒瑞医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恒瑞医药一直将技术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大量投入在研发上,吸引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这些高素质的研发人员不断探索新的药物研发方向和方法,不断提升产品的创新能力,使得恒瑞医药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上脱颖而出。

2. 强化研发设施恒瑞医药不断增加研发投入,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研发设施。

在常州总部,恒瑞医药建立了一座占地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配备了世界一流的科研设备和仪器。

同时,恒瑞医药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这些研发投入为恒瑞医药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基础,推动了企业绩效的提升。

3. 加速药物研发周期通过大力研发投入,恒瑞医药加快了药物研发周期。

在研发过程中,恒瑞医药采用了现代化的研发管理体系,精确把握每一步的时间和进展,不断加速研发进程。

这种高效的研发模式使得恒瑞医药的新产品能够更快地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并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研发投入与恒瑞医药企业绩效的关联性1. 市场地位的提升恒瑞医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在抗癌药物领域进行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

医药企业盈利能力开题报告

医药企业盈利能力开题报告

医药企业盈利能力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医药企业盈利能力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医药产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并取得了可观的盈利。

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当前医药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昂的研发成本、政策环境的变化等,这些因素对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医药企业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首先,通过深入研究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盈利策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其次,研究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帮助其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最后,对于相关政府部门来说,了解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促进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及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趋势,为企业、投资者和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医药企业的财务指标,包括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并分析其变化趋势;2. 分析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如研发投入、市场竞争、政策环境等;3. 建立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模型,量化各个影响因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4. 提出提高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策略建议,包括提高研发效率、加强市场营销、改善政策环境等。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医药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2. 对医药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3.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4. 利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拟合;5.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四、预期结果及创新点预计本研究将得出以下预期结果:1. 揭示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2. 分析医药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3. 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有助于提高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

医药制造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医药制造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医药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医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医药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和社会效益逐渐凸显。

本文将对医药制造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其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为投资者、企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二、医药制造业财务报告分析1. 营业收入与毛利率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营业收入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表明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以下为某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情况分析:表1:某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情况年份营业收入(亿元)2016年 1002017年 1202018年 1502019年 1802020年 200从表1可以看出,该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20%、25%、20%、22%。

这说明该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业绩增长。

(2)毛利率分析毛利率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盈利空间。

以下为某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情况分析:表2:某医药制造业毛利率情况年份毛利率(%)2017年 322018年 342019年 362020年 38从表2可以看出,该医药制造业毛利率逐年上升,增长率分别为2%、2%、2%、2%。

这说明该企业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成本结构等措施,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2. 营业成本与费用分析(1)营业成本分析营业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以下为某医药制造业营业成本情况分析:表3:某医药制造业营业成本情况年份营业成本(亿元)2016年 802017年 952018年 1152019年 1352020年 150从表3可以看出,该医药制造业营业成本逐年上升,增长率分别为18.75%、21.05%、22.17%、21.48%。

虽然营业成本逐年增长,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表明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医药盈利能力可行性分析

医药盈利能力可行性分析

医药盈利能力可行性分析医药行业是一个高利润、高风险的行业,其盈利能力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下面对医药盈利能力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医药行业的市场需求稳定且增长潜力巨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医疗服务的需求还未得到充分满足,市场潜力更大。

因此,医药企业可以依靠市场需求的增长来提高盈利能力。

其次,医药行业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对盈利能力有重要影响。

医药行业是一个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行业,科研与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研发新药物、医疗器械和创新治疗方法,企业可以获得专利保护,从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第三,医药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

由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对企业的技术、质量、安全等要求较高,且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批和监管程序方能上市销售。

这使得市场上的竞争相对较小,有利于企业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第四,医药行业具有较高的研发和生产运营成本。

医药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医药产品的生产过程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然而,由于医药产品的销售价格通常较高,企业可以通过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来抵消高成本,进而提高盈利能力。

第五,医药行业受到政策和法规的影响。

政府对医疗保健的重视程度、医保政策、药品审批、定价和医疗服务规范等因素,都对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盈利模式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并灵活应对。

总的来说,医药行业的盈利能力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科研创新、规避市场风险、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手段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同时,企业还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和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以保持盈利能力的可行性。

中国医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泰凌医药集团为例

中国医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泰凌医药集团为例

吴铁
中国医药企业 商业模式创 新研究—
以泰凌医药集 团为例
中 文摘 要
我国 的医药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 对内面临激烈的同 质化竞争, 对外面临经
济全球化和跨 国公司的冲击。 越来越 多的跨国公司在关注产 品和服务的创新 以及运 营
模式创新的同时, 更加关注商 业模式的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是促进我国 医药经济健康
模式创新进行 分析。在视野导 向分 析、医药产业及其政策环境 分析的基础上 , 针对泰 凌医药集 团涉 足的不同业务领域 ,对其 现有商业模式进行 诊断,提出新的商业模式 , 并对新模式做 出评估, 然后从集成 的角度提 出了针对泰凌医药 集团总体的商业模式创 新 ,并将泰凌 的模式 与国内外典型医药企业 进行对 比。
Gop Atr h aayi o t Gops ii s n 皿sin, hraotcl ru fe te nlss f h ru, vs n ad isos pamcui e o a
Pou t, oiy n n iomn,tesuyfrua e h igoi fte rdc s p lc,adevrnet h td om 1tdtedansso h Gop seitn 十sns oe nd fee tbsns ra .Frhr te ru’ xs ig ) iesm d1i ifrn u iesae s ute, h u suyp ooe td rpsdan v1b sn s od 1adoa 口t di.A v rl u ie s o e u iesm e n v la e t noea lbsns md linvt o P a s e eoe y u w xeine u nqebsns oe noa in 1ni d vlpdb oronePrec,oru iu u ie s rsac on o ve 门 了er tn ifrn prP cie. Bsds h eerhp it f iwaditga i l gd fee t e setvs e ie ,te

医药行业的药物创新了解医药企业在药物创新方面的实践和成功案例

医药行业的药物创新了解医药企业在药物创新方面的实践和成功案例

医药行业的药物创新了解医药企业在药物创新方面的实践和成功案例医药行业的药物创新:了解医药企业在药物创新方面的实践和成功案例在现代医学领域,药物创新是医药企业长期以来的核心任务之一。

通过新药的研发和创新,医药企业可以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满足市场和患者的需求。

本文将向您介绍医药企业在药物创新方面的实践和成功案例,以展示医药行业的药物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创新研发技术为了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医药企业积极采用各种新技术和方法。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医药企业可以研发出针对特定基因变异的个性化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此外,生物制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医药企业带来了更多研发新药的机会。

二、合作创新模式医药企业通过与科研机构、大学和其他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药物创新的成功率。

例如,有些医药企业与大学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创新研发项目。

此外,医药企业也与其他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利用其他行业的技术和资源来进行药物研发。

三、多元化投入研发医药企业不仅仅在创新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还注重在人才培养、设备采购和科研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投入。

通过多样化的投入,医药企业在药物创新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实力。

此外,医药企业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专利,加速药物创新的进程。

四、成功案例介绍1. 沃森制药(Watson Pharmaceuticals)沃森制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注于非专利药品创新和全球市场销售的医药企业。

该企业在药物创新方面秉承“创新、质量、价值”的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质优价廉的药物。

沃森制药在研发方面不断引入新技术和研发平台,成功研发出多个全球首仿和首发药物,并广泛应用于多个疾病治疗领域。

2. 强生制药(Johnson & Johnson)作为医药行业的巨头之一,强生制药在药物创新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势。

该企业积极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药物研发的进步。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公司资本结构与其盈利能力呈现负相关关 系或者正相关关系。王译、徐焕章(2017)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 究对象,选取沪深 A 股 2011耀2015 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 产负债率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关系;李萍、李争光 (2019)研究发现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产权比率与企业的绩效负相关。
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探讨资本结构对该行业企业盈利能力的影 响。本文在医药制造行业的未来发展上提供相关建议,为企业优化资 本结构、提高企业获利能力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参考。
三、理论基础 (一)MM 理论。最初的 MM 理论由 Modigliani 和 Miller 教授提出,但 是最初假设条件难以满足,学术界对该理论产生了质疑,但是该理论 为后来的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起点,是最经典且具 有影响力的理论。修正的 MM 理论放宽了最初的假设条件。认为如果 在考虑所得税的前提下,债务融资会产生税盾作用,负债占比越高,企 业的价值越大。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1、权衡理论。公司权衡债务融资的利弊来决定各类融资的比例, 通过债务融资产生避税效应,而权益融资有效规避破产风险。公司为 了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选择合适的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比例。 2、优序融资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同时存在交易成本,公 司在进行项目融资时优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考虑债务融资,最后是 权益融资。内源融资的融资成本较小,风险低,不会向外界扩散不利于 公司的信息,该方式更加受到企业融资的青睐。 四、变量与样本数据的选取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上市交易的医药制造行业的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国泰安数据库中的医药制造行业上市公司 2015耀2019 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筛 选数据时剔除 ST、*ST 股,同时剔除存在数据不连续、数据缺失和数据 异常的公司,筛选之后,共有 144 家医药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五年的财 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二)变量解释 1、自变量的选取。资本结构是经过多次选择后产生动态变化的结 果,在选择过程中涉及市场、资金、经营状况等因素。在此选取资产负 债率作为度量资本结构的指标,资本结构在财务数据中通常直观地用 资产负债率来体现。

医药制造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医药制造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医药制造财务分析报告范文近年来,医药制造行业一直是风生水起的新兴行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需求的增加以及新药研发的推进,医药制造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与此同时,医药制造企业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压力,财务分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以某医药制造企业为例,进行财务分析,帮助读者了解该行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分析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该企业的总资产规模在逐年增长,表明企业在扩大规模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然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说明企业存在较大的回款压力,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此外,固定资产的占比相对较低,说明企业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提升生产能力和效率。

接下来,我们来看该企业的利润表。

利润表显示,该企业的销售收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但毛利率却有所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或者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该企业需要注重成本控制,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提高毛利率。

另外,该企业的净利润率相对较低,说明经营效益有待提高,可以考虑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销售渠道等方式来增加利润。

然后,我们来看该企业的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显示,该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对稳定,但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有较大波动。

这可能是由于企业在投资扩张和融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因此,该企业需要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避免因资金问题导致的经营困境。

最后,我们来进行一些相关的财务指标分析。

首先,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的重要指标。

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表明企业负债较多,需要加强资本结构调整,降低负债风险。

其次,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较低,表明资本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可以通过提高资产周转率、降低负债成本等方式来增加盈利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财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医药制造企业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也存在一些机会和优势。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的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的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的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在不断创新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本文将从创新驱动、技术升级、市场拓展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医药制造行业的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一、创新驱动
创新被认为是推动医药制造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医药制造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例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积极开展合作研发,借鉴与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加快新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

以此来不断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为国际市场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二、技术升级
技术升级是提高医药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医药制造企业通过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使自身技术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此外,还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产品品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市场拓展
市场拓展是提高医药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中国医药制造企业通过优化销售渠道和市场布局,拓展国际市场份额。

积极参与国际医药展览会,加强与海外客户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自身产品的知
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也要加强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身品牌的国际化水平,为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通过创新驱动、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等手段,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然而,仍需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强化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只有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医药制造行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取得更大的发展和竞争优势。

医药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J公司为例

医药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J公司为例

医药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J公司为例医药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J公司为例导言医药行业一直被认为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之一,而医药公司的盈利能力则是评估其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以J公司作为例子,对其盈利能力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医药公司盈利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影响因素,并为投资者、决策者以及业内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J公司概况J公司是一家在医药行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相关领域的业务。

公司成立多年来,不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市场对J公司的前景持有积极的看好态度,因此,了解其具体盈利能力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营业收入是衡量一家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公司销售业务的规模和水平。

通过分析J公司的营业收入变化情况,可以了解其市场地位和发展潜力。

首先,我们观察J公司近几年的营业收入增长趋势。

根据公司公开数据,我们可以看到J公司的营业收入在过去五年内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

这一增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的努力,使其产品线得到了扩展和优化。

其次,我们分析J公司的营业收入结构。

通过进一步了解,我们发现J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药品销售,约占总营业收入的80%。

此外,公司还通过技术授权、合作研发等方式获得一定的收入。

由此可见,J公司主要依靠自身药品销售业务来实现盈利。

2. 销售费用分析销售费用是影响医药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既反映了公司销售能力的强弱,也显示了公司在市场推广和产品宣传方面的投入情况。

在销售费用方面,J公司在近几年均保持着稳定的投入。

同时,公司也通过不断优化销售渠道和提升销售效率,有效控制了销售费用的增长。

此外,J公司还通过创新的销售战略和市场定位,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通过与医疗机构、药店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高了销售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公司为例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公司为例

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比较低,究其原因,除了公司治理不到位和不完善外,资本结构不合理也是影响其盈利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本结构是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核心环节,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要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水平,除了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更重要的是要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于是,揭示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内在规律便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张西征,刘志远[1](2013)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从我国沪深两市选择有色金属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采用实证分析研究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探讨。

本文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模拟各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较准确地分析有色金属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

选取有色金属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解决的是以资本结构指标为被解释变量,以盈利能力指标为解释变量,利用著名的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7. 0,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得出二者关系,并以此为指导提出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的对策,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促进有色金属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蒋健,赵洋[2](2013)研究认为,我国的上市公司在最近几年中,流动负债所占比例极高,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负债所占比重一直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如此高的短期负债水平,必然会增加上市公司短期的偿债能力,并且目前在向低耗能,低污染的方向前进,必然会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这就要求有较稳定的资金结构,所以,目前如此偏高的短期负债融资现象不利于其有效利用资金。

陈胤默[3](2013)认为:盈利能力指的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取得收入或者利润的能力。

在通常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率越高,它的盈利能力就越强;反之企业的利润率越低,它的盈利能力就越差。

企业盈利能力是一个终极指标,它能够体现出企业经营业绩好坏的程度。

只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非常关心和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能够体现盈利能力的各种指标,不仅如此,利益相关者还会主动的对与盈利能力相关的利润率产生关注,其变动趋势也是他们非常重视的。

中国制药产业价值链特征研究

中国制药产业价值链特征研究

中国制药产业价值链特征研究中国制药产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进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产业,涵盖了从原药材种植和采购、药品研发和生产、药品配送和销售、药品检测和监管等多个环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制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本文将探讨中国制药产业的价值链特征。

首先,中国制药产业的价值链特征之一是垂直一体化。

指的是制药企业在价值链上多个环节中进行纵向整合,从而掌握更多的产业利润。

许多大型制药企业不仅在药品生产环节进行投资,还参与原材料采购、药品研发和销售等环节的控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这种垂直一体化的特征使得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中国制药产业的价值链特征之二是技术创新能力。

由于医疗保健需求的增加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制药企业在药品研发和生产方面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

许多企业增加了对研发人才的投入,加强科研与学术合作,提高了自主研发的能力。

同时,中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鼓励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

这种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制药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第三,中国制药产业的价值链特征之三是国际化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对药品需求的增加和经济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合作机会。

一方面,中国制药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设立合资企业等方式,在国际市场上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覆盖范围;另一方面,中国也吸引了许多国际制药企业的投资,他们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或合资企业,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这种国际化发展的价值链特征,促进了中国制药产业与国际市场的互动与合作。

最后,中国制药产业的价值链特征之四是规模化经营。

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中国制药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规模化经营。

许多企业通过合并、整合和重组,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

这种规模化经营的特征使得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在市场上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制药业的创新模式与商业模式研究

制药业的创新模式与商业模式研究

制药业的创新模式与商业模式研究在近年来,制药业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的消费需求。

本文将对制药业的创新模式与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关键要素。

一、制药业的创新模式制药业的创新模式主要是指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推广等环节中的创新方式和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创新模式:1. 研发创新模式为了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和降低风险,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采用开放创新模式,与科研机构、大学、研究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和新药研发。

此外,一些制药企业还积极引入外部创新资源,如合作研发、技术转让等,以加快产品创新速度。

2. 生产制造模式传统的制药业生产制造主要侧重于规模化、标准化的批量生产。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加,制药企业开始探索灵活化生产制造模式。

例如,采用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柔性生产;采用3D打印技术,实现个性化药物定制等。

3. 营销创新模式随着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的制药企业营销方式逐渐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制药企业开始加大对数字化营销、在线销售等新模式的探索和投入。

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个性化的产品推广和营销活动,制药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制药业的商业模式制药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指医药企业在产品销售、利润获取等方面的商业运作模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商业模式:1. 创新药研发与销售模式制药企业通过深入研究和开发创新药物,申请专利保护,并将其推向市场,以获取较高的销售额和利润。

这种商业模式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研发和市场风险。

2. 已上市药物销售与推广模式除了研发创新药物,制药企业还可以通过销售和推广已上市的药物来获取利润。

通过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的拓展,企业可以扩大产品销售规模,增加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企业还会通过品牌优化、价格策略等手段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医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

医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

医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众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药制造业作为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将通过分析医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案例,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益处。

案例一:智能工厂提高生产效率某医药制造企业通过建立智能工厂,实现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在智能工厂中,生产设备、物流系统和控制系统通过物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技术,企业可以实时掌握生产状况,预测市场需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智能工厂还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为失误,提高药品质量。

案例二:云计算平台促进研发创新另一家医药企业利用云计算平台,实现了研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通过云计算平台,企业可以将大量的实验数据、文献资料和专家知识集成在一起,提高研发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云计算平台还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可为企业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此外,借助云计算平台,企业还可以开展远程协作,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进一步提高研发创新能力。

案例三:大数据分析助力市场营销某医药企业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患者行为,从而制定更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

通过分析大量的市场数据、患者反馈和销售数据,企业可以发现产品的潜在市场,挖掘关键需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大数据分析还有助于企业优化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

案例四:提升个性化治疗水平在医疗领域,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诊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某医药企业利用技术,对患者的基因、病史和治疗反应等进行深入分析,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技术还可以协助医生进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医疗风险。

案例五:区块链技术保障药品安全药品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某医药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对药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进行全程追踪,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医药行业价值链分析

医药行业价值链分析

医药行业价值链分析医药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涵盖了医疗设备、药物研发、生产、销售、医院管理等多个环节。

对医药行业进行价值链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产业结构和价值创造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企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医药行业的价值链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环节: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市场销售和服务支持。

下面将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

2.生产:生产环节主要包括原料药生产和制剂生产。

原料药是药品的基础材料,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过程制造而成。

制剂生产是将原料药与其他辅料混合后形成具有特定剂型的药物。

生产环节要求高质量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质量控制:医药行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非常高,质量控制环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监控、产品检验和验证以及符合法规和标准的声誉。

医药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维护企业的声誉。

4.市场销售:市场销售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环节,涉及到药品的推广、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维护。

医药企业通过市场销售将产品推向医院、药店、诊所等销售渠道,通过营销活动提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市场销售需要灵活的销售策略和强大的销售团队,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5.服务支持:医药行业的服务支持环节包括售后服务、医疗培训和技术支持。

服务支持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加强客户忠诚度和品牌认知度。

医药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专业的医疗培训和技术支持,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品牌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的价值链中还包括了政府监管和医院管理等环节。

政府监管是保障医药行业公平竞争和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医院管理是医药产品使用的最终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医药行业的价值链分析揭示了医药企业从药物研发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医药行业的价值链,企业可以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华润医药集团在医药行业的产业升级案例分析

华润医药集团在医药行业的产业升级案例分析

华润医药集团在医药行业的产业升级案例分析华润医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医药产品和医疗服务。

通过持续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华润医药集团在医药行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以华润医药集团的产业升级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及经验。

一、升级背景与目标华润医药集团在面对激烈竞争的医药行业时,意识到传统模式的局限性,决定进行产业升级以提升竞争力。

其主要目标为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拓展新兴市场并推动数字化转型。

二、供应链管理优化华润医药集团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通过整合供应商资源、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供需匹配、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的优化。

同时,引入智能仓储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提高物流配送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三、研发创新能力提升华润医药集团在产业升级中重点加强了研发创新能力。

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科研项目,增加研发人员数量和研发经费,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共享资源和成果。

通过建立创新团队和创新实验室等方式,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在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加速药物上市的速度。

四、拓展新兴市场华润医药集团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充分意识到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并抓住机遇进行拓展。

通过收购、合资和战略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线和市场份额。

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华润医药集团还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和便捷的医疗解决方案,为当地居民带来福祉。

五、数字化转型推动华润医药集团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全面的信息化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企业内外的信息流畅和共享。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拓在线销售渠道,提供线上线下的一站式购药服务。

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运用,提高了销售预测的准确性和客户体验,优化销售策略和营销活动。

六、成功原因与经验华润医药集团之所以在产业升级中取得了成功,主要得益于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战略决策能力。

医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模式

医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模式

医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模式一、前言与背景医药制造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药物制备。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革命以来,医药制造业已经从简单的植物提取发展到复杂的化学合成,再到今天的生物技术驱动的生产方式。

这一演变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医学进步,也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社会层面,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福利的提升。

经济层面上,作为高技术产业的代表,医药制造业拉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市场。

科技层面上,医药制造业的进步推动了生物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加速了创新循环。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作为当今全球制造业转型的两大趋势,对于医药制造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医药制造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效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下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医药制造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核心概念为了准确研究医药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模式,首先需要明确几个核心概念:1.数字化制造:指利用数字技术对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物流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的制造模式。

2.智能制造: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以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3.工业互联网:通过网络将人、机器和资源连接起来,实现制造系统的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和远程控制。

医药制造业可以根据产品类型和技术特点细分为化学药品制造、生物药品制造、中药饮片加工等多个子领域。

各类别特征明显,应用领域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例如,化学药品制造在创新药物研发上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而中药饮片加工则承载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在国内外市场均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此外,医药制造业与其他高技术领域的交叉融合日益加深。

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与医药制造业的结合,正在推动个性化医疗、精准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的出现,这些都预示着医药制造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创新、价值链扩张与制造业盈利能力———以中国医药制造企业为例王文涛1,付剑峰2,3,朱义3(1.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北京100862;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研究所,北京100862;3.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本文分析了企业创新与价值链扩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利用1998—2010年中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和相关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及其沿价值链不同方向扩张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具体分析了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主要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纯制造类医药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纯制造—扩张类医药企业,医药制造企业通过创新实施价值链上的业务扩张可以改善其盈利能力;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盈利能力与价值链扩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沿价值链向研发环节与营销环节的扩张都能有效提高、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医药制造企业;价值链;盈利能力[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 (2012)04-0050-13一、问题提出制造业的企业创新行为和产业价值链扩张方向是决定产业发展趋势和未来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这种产业价值链的扩张可以视为制造企业在行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的一种表现。

同时,在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创新成为推动产业价值链扩张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

由于医药制造行业产业链条长,渗透性高,能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创新和价值链扩张的重要性在医药制造行业十分显著。

中国医药制造市场近十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医药工业总产值从1998年的137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0048亿元,增长633%。

但是,近十年来,我国上市医药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减弱,净资产回报率(ROE )明显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由于受到政策变化、药价下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在总量扩张的同时,盈利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二[收稿日期]2012-03-20[作者简介]王文涛(1982—),男,陕西宝鸡人,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工作人员;付剑峰(1982—),男,甘肃宁县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研究所工作人员,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朱义(1961—),男,四川乐山人,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2年4月第4期(总289期)Apr.,2012No.4China Industrial Econom ics 【产业经济】是医药制造行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医药制造企业在价值链分布上有着明显差异,有的偏向研发环节,有的偏向营销环节,在价值链分布上具有不同特征的医药制造企业盈利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

研发能力强的企业能够获得很多药品的垄断性收益,盈利能力较强。

但是,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大多是生产型企业,很多药品包括一些西药产品也都是仿制药,并不能获得专利带来的垄断收益,很多医药制造企业是依靠营销能力来获取较高利润。

因此,从价值链角度出发,特别是从企业创新的视角入手,分解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倾向不同环节的盈利能力因素,有助于发现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的盈利特点和规律,为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将有助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本文采取的价值链与盈利能力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也有助于开拓其他产业和行业相关研究。

二、理论分析1.价值链视角下的盈利能力Kogut(1985)认为,价值链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商品,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

在这一价值不断增殖的链条上,单个企业或者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将整个价值增殖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

Hines(1998)定义“价值链”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把原材料和顾客也纳入价值链,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作为生产过程的终点,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强调基本活动的交叉功能,如在技术开发、生产作业和市场之间,并把信息技术归类为辅助活动,并且对以往价值流的方法和弱点进行了归纳。

吕文栋、逯春明和张辉(2005)对中药产业价值链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以中国自主研发的、在治疗疟疾方面被世界卫生组织给予很高评价的中国青蒿素产业为例,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价值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

陶峰(2011)基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我国代工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的调节关系。

综上所述,目前从价值链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盈利能力的文献较少,但是针对价值链的研究都反映出,企业在不同产业中的定位不同,有的企业仅做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有的做了几个环节,有的甚至涵盖了所有环节等。

特别是医药制药企业,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因此倾向不同环节的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

2.资本市场因素与盈利能力国外针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较早。

1939年,美国的Kesneer首先研究了美国经理人的报酬和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Modigliani and Miller(1963)提出了MM资本结构理论,首次以严格、科学的方法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Stern Stewart咨询公司于1991年提出了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指标用来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从资本价值增殖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相关文献大致从如下视角分析资本市场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是分析资本结构差异对制造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如陆正飞、辛宇(1998)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5家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公司为样本,在控制行业因素的情况下,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时得出了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显著差异以及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负相关的结论。

二是研究企业的财务指标与内部经营特征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如李元旭、黄岩(2000)以中国银行、荷兰银行、花旗银行为代表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中国银行除了非利息支出率占据优势外,其他盈利能力比率较低,而非利息支出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银行中间业务等非利息收入的业务量很少。

人员冗余、效率低下是中国银行盈利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国有银行所得税率比外资银行高22%也降低了税后利润率。

三是通过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对现有结论作出修正,如李宝仁、王振荣(2003)侧重于从分析方法的角度研究了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成负相关关系。

杜江(2008)运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方法,发现企业成长保证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随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上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显著改善,但净利润增长率高并不意味盈利能力也强。

尽管大量研究对企业的资本市场和经营指标与企业的盈利水平做了实证分析,但对医药制造业的盈利能力研究不够。

而在考虑医药行业自身发展和行业特征的前提下,从行业内部产业价值链出发,分析行业利润的分布特征及其盈利模式的扩张方向,将为医药行业的持续盈利和产业扩张提供实证依据。

3.医药行业的盈利能力与价值链医药行业的价值链扩张模式及其主导方向是医药制造产业研究近期热点问题之一(Pattikawa,2007)。

企业创新投入、市场扩展和产品更新被视为该行业提高规模经济水平和实现高额利润的重要途径(Craig et al.,1995;Matraves,1999)。

而不同的利润扩展途径决定企业在价值链扩展上的不同方向,并最终决定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

一般来说,医药行业存在着与其他行业显著的差异性,医药制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非常多样性,并非像一般产业产品和服务那样聚焦。

医药产业的上下游关系一般为制造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但是,从价值链来看,依据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的不同,医药制造企业可以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层次,偏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发现能力强的企业应该表现出比其他企业更强的盈利能力。

因此,按照价格及利润率的高低,可以将医药市场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三类市场。

高端市场是利润最丰厚的,产品是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药和创新药。

目前,此领域主要被跨国医药巨头占据,如默克、辉瑞等。

专利药或创新药研发费用非常高,通常一种专利药或创新药的研发费用在5亿—10亿美元左右。

中端市场是指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义的新药和新特药。

这些新药通常是“抢仿药”和新中成药。

“抢仿药”是指在国外已有但在国内还未上市销售的药品,由国内医药制造企业消化研发,生产出同样化学成分,不具有专利的新药品。

仿制药品也需要投入相应的研发费用,一般在300万—500万元左右。

低端市场主要由普药组成。

普药是指大量流通的普通药品,包括OTC药品。

需要注意的是:本来属于低端市场的部分药品由于企业自身的品牌或者投放广告的关系,其利润率可以达到中端市场水准。

普药的研发费用低,通常只需要10万—30万元即可。

Scherer(2001)指出企业通过创新投入实现在价值链上的扩展,进而提升盈利能力的过程具有多方面的效应叠加。

成功的研发与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研发可以提升企业在下期的盈利能力,而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也能促进研发投入的增加。

同时医药企业也通过广告等方式实现企业价值链的下游延伸。

广告一方面可以实现医药产品的差异化定位,提高声誉;同时也可以减少潜在竞争者的进入(Waldman et al.,2001)。

因此,医药制造产业在行业内部的价值链扩张方向除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行业本身发展特征的影响。

目前,针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有的从资本结构角度出发,有的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等等。

实际上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很多,但是由于医药制造行业的特殊性,通过价值链理论分析其盈利能力更具针对性,医药制造行业对于产品的原创性、独特性要求较高,往往一种药品就能够主导一个企业的成败,行业的进入门槛要远高于其他行业,因此,研发环节对于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非常重要。

此外,医药制造业也与一般产业相同,强大的营销能力也能带来巨大的利润,偏重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行为对其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通过价值链角度分析医药制造业更为客观、理性。

4.中国医药制造企业价值链分析一个完整的医药制造企业价值链条应当包括从新药发现、产品研发、生产直到营销的全部环节(见图1)。

其中,新药发现和产品研发是两个容易混淆的环节,新药发现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即具有专利权的新的药品,包括新的化学式、新的天然成分等。

应当是世界范围内最新的、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后方才开发出来的药品或制备工艺;而产品研发中的产品只是企业以前从未生产过,但国际上甚至国内已有的,已过专利保护期的药品,这类产品是无法申请专利的(张清奎,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