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格式模板
导学案编写的格式要求示例
![导学案编写的格式要求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1ca277927284b73f24250e2.png)
导学案编写的格式要求示例一、文件夹与文件名年级文件夹名:高一(1)部:“g11导学案”高一(2)部:“g12导学案”其它类推年级学科文件夹名:高一化学:“g1hx高一化学”“汉语拼音加汉字”各导学案文件名:“年级学科拼音首字+流水号+课题+课时”如“g1hx01物质的分类”“g1hx05物质的量(1)”二、导学案页眉部分用5号宋体字加粗内容如下紧接页眉第一行用5号宋体加粗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二行课题用4号宋体加粗课题: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栏目用小4号加粗加实心方括号【学习目标】小标题用5号字加粗1.知识与技能:正文用5号字⑴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初中学过的常见物质进行分类;⑵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⑴利用教材设计的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⑵把初中学过的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便于记忆,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⑶用辩证的观点观察事物,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⑵感知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自主学习】所有导学内容用5号楷体并用圆括号标出(这部分要求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预习,课前独立完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课堂小组交流讨论)(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初中化学课上曾学习了哪些物质类别的概念?)1.请试着独立完成教材P3上的“交流与讨论”,将思考后形成的结果填写在下列空白处。
第一段:物质单一分类法,试着完成下列2—4思考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32.根据物质存在的状态,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常温常压下的物质①氧气②水③二氧化碳④甲烷⑤硫酸⑥五氧化二磷⑦乙醇⑧氧化铜,请同学们根据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气态____________ 、__液态________ 、固态_____ 。
导学案范本
![导学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02182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7.png)
导学案范本
科目: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
单元/主题: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___________。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___________。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在学习中体会___________,并培养___________。
学习内容:
1. 主要概念:___________
2. 关键问题:___________
3. 学习材料:___________
学习活动:
1. 引入/激趣环节:___________
2. 自主探究环节: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一: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___________
3. 合作交流环节:___________
4. 拓展/应用环节:___________
学习资源:
1. 书籍/教材:___________
2. 网络资源:___________
3. 视频/音频材料:___________
4. 实验/操作材料:___________
学习评价:
1. 自我评价:___________
2. 小组评价:___________
3. 教师评价:___________
教师寄语:
___________(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期望)
学习小贴士:
___________(帮助学生更好学习的建议或提示)
备注:
___________(教师对本导学案的其他说明或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制作人:___________
制作日期:___________。
教案说课稿导学案模板范文
![教案说课稿导学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b6015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2.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实验、演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2)关键技能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2)技能的运用与提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演示文稿等;(2)教案、学案、导学案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2)准备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2)通过实验、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技能;(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4.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2)课后作业评价;(3)实验、演示评价。
2. 评价标准:(1)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2)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探索、积极进取。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3)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学生反思:(1)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2)对教学过程的建议。
导学案模板: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格式导学案模板
![表格式导学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03ecb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6.png)
自主学习(独立尝试)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巩固提升一、歌曲欣赏,导入新课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大中国》歌曲,画面上同时出现祖国的风光美景:听到这,你们想到了什么?(祖国真大!)。
是呀,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了解了解吧。
二、面积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1、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看中国的位置,并用红色显示中国版图。
师:(指着中国地区)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她就像一只雄鸡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真大呀!2、课件出示祖国地图,再指导学生看书。
师: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从书上看,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多少?3、课件出示中国和欧洲的地图让学生比较。
师:欧洲有43个国家,面积和中国的面积差不多。
(相比之下,祖国的面积太大了。
)4、课件展示我国的海域:指导学生观察四海海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资料了,我国还有辽阔海域,从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构成了我国广大的海域!我国海域面积大约是多少?在这蓝色的海域里有六千多个岛屿,其中最大的岛屿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1>全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多少个省?多少个直辖市?2,我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3、我国的陆地面积在世界排列第几位?4.我国大陆的东面,自北向南相连的四海依次是?5.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哪里?6、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指哪五个?7、我国最北端的省份是哪里?8.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哪里?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祖国有多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海陆疆域,领土面积,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知道图例、方位和比例尺的含义,学会看中国地图。
3、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我们祖国的广大。
导学案模板
![导学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a4d17f304a1b0717fd5ddaa.png)
导学案模板把握的三个核心:学习内容分析:包括:确定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结构问题导学学习过程设计:知识链接、预习、学习探究、反馈和展示、启发点拨、作业。
学法指导:五环节常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
知识线:知识点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
三线一面学法线:指导学生怎么读、怎样思、怎样操作,以此做出培养学生能力的设计德育线:挖掘情感价值、世界观、方法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一个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心中有人:指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怎样导学生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两有学案设计目中有纲: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得当、层次分明。
探索性:问题要真,要能激发起学习欲望,真正解决问题。
三性科学性:问题要科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层次、梯度),又能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主导性:避免放任自流,在老师主导下,有效学习。
导学案模板一【学习目标】1.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觉悟目标2.要求:a目标定什么,就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
b让学生明确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均以考纲(课标)为准。
c学习目标设计应体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要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合理制定,力求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重点、难点】1.对重点的要求:a需要学生着重掌握的问题为重点;b重点是课堂的一条主线,是讲师点拨的总抓手;是学生学习的方向。
故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2.对难点的要求:a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真正的难点往往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b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用分散突破法简化难点等。
【知识链接】1.定义:指“前挂后连”的知识。
具体是指把本节内容融贯于该学科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即助学资料)。
高效课堂导学案格式
![高效课堂导学案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507930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3.png)
高效课堂导学案格式一、导学案概要导学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编写的一种教学辅助材料,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本导学案以高效课堂为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导学案结构1. 课程主题:明确每节课的主题,突出教学目标,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学习重点。
2. 学习目标:列出本课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方向。
3. 预习导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4. 学习内容:详细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掌握知识。
5. 学习过程: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6. 课堂反馈:设计能够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或任务,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任务,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三、导学案编写要点1. 简明扼要:导学案中的内容要言之有物,精炼明了,避免内容冗长,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
2.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结构合理,环环相扣,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性地学习。
3. 多样性:导学案应包含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清晰明了:导学案中的说明文字要简洁清晰,避免模糊的表达,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
5. 实际操作: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结合具体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导学案示例课程主题: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学习目标:1. 了解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高效课堂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3.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预习导入:请学生思考,在他们心目中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如何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学习内容:1. 高效课堂的特点和重要性。
2. 高效课堂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导学案的编写格1.doc
![导学案的编写格1.doc](https://img.taocdn.com/s3/m/3b0aa4c567ec102de3bd8942.png)
导学案的编写格式㈠容量要求:页边距2厘米三案合一。
㈡页眉设置:XX学校高X什么科目什么版导学案NoX X编写:XXX 审核:XXX㈢页脚设置:章节名称(><章><节)页码激励话语(名言、警句)。
㈣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预习导引(预习案)知识链接合作探究、典题训练精讲点拨归纳小结新授课学案模式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概念、要点、规律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
(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学法指导:呈现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层次性与指导性。
4、预习导引(预习案):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搞清疑难所在,以便有目的听课解疑。
5知识链接:提供给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铺垫知识,相当于“引桥”、“拐杖”的功能。
如本节课内容简单,学生理解本节课内容无障碍,此版块可省略。
6合作探究:本版块内容一般应师生合作才能完成的问题。
要求问题情景化、问题探究化。
通过本版块设计,达到突出重点、突出难点之目的。
本版块内容是集体备课讨论的重点,要求教师务必依据学习目标、吃透教材。
探究的问题要控制数量。
(注: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景化,建议教师将问题通过具体活动的方式呈现)。
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内容设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留给学生去亲历。
导学案格式
![导学案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98fe60dfad51f01dc281f19a.png)
环节(任务)一
环节(任务)二
环节(任务)一
1
2
环节(任务)二
1
2
3
…
注释:(对关键教学点,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解析)
导学案格式
年级:八年级下册课题制作简单动画(第一课时)课时1科目/教材信息技术
目标:1、根据Flash软件窗口,说出软件组成及功能。
2、会运用Flash软件工具箱制作五角星。
组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巡回指导。
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讲解。
最后进行总结示范,
注释:(对关键教学点,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解析)
重点:制作五角星
难点:了解Flash动画的基本常识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教学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听课记录与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用什么教学组织形式(个人、双人或小组、全班)和方法去完成学习事项(问题、任务、活动、作业),用什么方式表达呈现。
教师教导、调控方式
—需要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讲授、提问、举例、演示、布置、板书……);
导学案格式
年级:课题课时科目/教材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教学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听课记录与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用什么教学组织形式(个人、双人或小组、全班)和方法去完成学习事项(问题、任务、活动、作业),用什么方式表达呈现。
教师教导、调控方式
—需要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讲授、提问、举例、演示、布置、板书……);
—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导学案的编写格式
![导学案的编写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5124b153312b3169a451a4fa.png)
导学案的编写格式㈠容量要求:八开纸正反两面.页边距.中缝2厘米左右,三案合一。
㈡页眉设置:××学校高×什么科目什么版导学案№×× 编写:×××审核:×××㈢页脚设置:章节名称(×章×节)页码激励话语(名言.警句)。
㈣导学案编写的基本环节新授课学案模式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要了解.掌握.运用概念.要点.规律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到了哪些能力情感目标:仔细挖掘蕴藏在学习材料中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个人发展目标。
(目标要简洁.准确.清晰.全面,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为主。
)2.重点.难点:观察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考纲.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3.预习导引(预习案):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搞清疑难所在,以便有目的听课解疑。
4.问题导学: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一个小问题中,自然解决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内容设探究,知识生成要引导,留给学生去亲历。
5.典题训练: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6.精讲点拨: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点拨提升有层次。
(每个知识框题都按照4.5.6环节进行。
即:学—讲—练有机结合。
)7.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如画知识树.概念图等。
优秀导学案模板(完整版)
![优秀导学案模板(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de1f38581b6bd97f19ea63.png)
课题名称:物质地分类(1)基本说明1、教学时间:45分钟2、授课人数:60人3、课时:1课时4、课型:新授课5、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3班6、课题出处:人教版普通高中第二章第一节教材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地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地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地角度认识物质地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地角度认识物质地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地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地关系地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地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地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地观点.在分类地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地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地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地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地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地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地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地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地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本节教材地主要特点;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过渡,体现分类思想地应用,为形成.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地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地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地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DXDiT。
2.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地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地过程,激发学习化学地兴趣,强化科学探究地意识,促进学习方式地转变,培养学生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TCrp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质地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地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分散系及其分类.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地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幻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好学上进地情感.2、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并培养学生成功地喜悦.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根据物质地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分类法地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地分类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化学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地关系,复习第一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地方法和程序,为学习本节教材做准备.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及课件;概念图;实验探究地药品及仪器[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如此之多地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地打击.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地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相似地性质,故更方便对比.[投影]图书馆中陈列地图书、超市中地商品摆放.[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地分类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在初中地基础上来进行研究.第二步:授新课—物质地分类以及分类方法(30分钟)[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地分类(一)[引入]我们知道分类如果从不同角度入手就会有很多不同方法,例如,人类按照年龄分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按性别分分为男性和女性;按职业分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等.同样地道理,化学物质从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地分类方法.[板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思考与交流]请尝试对HCl、SO2、CaO、KOH、Na2SO4、H2SO3进行分类.(氧化物:SO2、CaO酸:HCl、H2SO3碱:KOH 盐:Na2SO4)(固体:CaO、KOH、Na2SO4气体:HCl 、SO2液体:H2SO3 )[讲]在分类地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地事物在某些方面地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地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地科学方法.运用分类地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地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地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地规律.[问]对于Na2CO3,如果从其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从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阴离子来看,属于碳酸盐.)[讲]由于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地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地信息较少,因此,人们在认识事物地时候往往采取多种分类方法,比如交叉分类法,就像我们刚才举地Na2CO3地例子.[板书] 1.交叉分类法Na2CO3钠盐Na2SO4钾盐K2SO4硫酸盐K2CO3碳酸盐[讲]交叉分类法可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地不足,那么对同类事物可以通过树状分类法进行再分类.[板书] 2、树状分类法[问]如果我们再继续分类地话,还可以怎么分?(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氧化物还可以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 (碱可以分成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盐可以分成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投影][问]很好,那我们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优点吗?(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间地从属关系.)[小结]学习了分类地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地化学知识进行及时地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地代表物质地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地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地效率.[过]化学物质世界中,与生活接触最密切地是混合物,象空气、溶液、合金等等.在今后地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接触更多地混合物.今天要与我们见面地是什么样地混合物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25最后一段.理解分散系地概念.[板书] 二、分散系( dispersion system)及其分类1、分散系(1) 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地混合物,称为分散系.(2) 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地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讲]对溶液来说,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对悬浊液和乳浊液来说,其中地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是分散质,所用地溶剂是分散剂.[思考与交流]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地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投影][问]按照分散质粒子地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讲]如果分散介质是液态地,叫液态分散体系,在化学反应中此类分散体系最为常见和重要,水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属液态分散体系.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地大小(近似其直径大小)来分类.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地为胶体.在分散体系中,分散相地颗粒大小有所不同,分散体系地性质也随之改变,溶液、胶体和浊液各具有不同地特性.第三步:学生练习(3分钟)[练习]下列物质中:①Na2SO4②Ba(OH)2③NaHCO3④NaBr ⑤Fe3O4⑥H2O ⑦HNO3⑧AgNO3⑨H2SO4中,其中属于氧化物地是;属于碱地是;属于酸地是;属于盐地是.第四步:课堂小结(5分钟)[讲]:化学物质地分类方式分为两种,交叉分类法以及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地优点是可以全面地把物质所属地类别表现出来.树状分类法则是可以更好地表现从属关系.分散系就是一种“大环境”这个大环境中含有两个小体系,一个是分散剂,另一个是分散质.分散剂中含有分散质,这样理解可以较为清楚地分清这三个概念地关系.第五步:布置课外作业(2分钟)课本P29 1,2,5题M2ub6。
导学案格式
![导学案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8f334b998fcc22bdd10d4b.png)
《×××××××》导学案
1、学习目标
2、学习重难点
3、学法指导
4、学前准备
5、学习时间
6、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第一课时使用:
第二课时使用:
(自学提示)
课中
★小组合作★班级展示★质疑探究★自悟自得
★达标测试:
第一课时使用:
第二课时使用
课后
课后反思
敬请注意;电子稿通用小三字号仿宋字体A4纸,WORD文档。
标题用小二字号黑体。
《×××××××》教案
年级:学科:执笔:××学校×××
1、课标细化
2、学习目标
3、学习重难点
4、学法指导
5、学前准备
6、学习时间
7、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书写按照五个环节)
★小组合作(5分钟)
★班级展示(10分钟)
★质疑探究(10分钟)
★自悟自得(5分钟)
★达标测试:(10分钟)
8、板书设计:
9、课后反思:
敬请注意;电子稿通用小三字号仿宋字体A4纸,WORD文档。
标题用小二字号黑体。
教案和导学案模板(精选3篇)_教案说课稿导学案模板
![教案和导学案模板(精选3篇)_教案说课稿导学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5dcb1f3581b6bd97e19ea34.png)
教案和导学案模板(精选3篇)_教案说课稿导学案模板教案和导学案模板(精选3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教案说课稿导学案模板”。
第1篇:导学案大城小学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年级】五年级【课题】习作【周次】第八周【课时】第三课时【主备人】程北玲【初审人】【复审人】【运用日期】2022年4月18日【教材版本及册数】北师大版语文第十册【学习内容】学习本单元的生词佳句【学习目标】学问与技能:1.引导学生找寻词中句中的留意点.2.读一读,有关自己视察生活的体悟,学一学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实力、表达实力。
在读、记、背中积累词汇情感看法与价:培育学生独立构思和仔细习作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结合日积月累,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
【学习难点】依据习作要求,将大量的好词佳句融入自己的感情中来读一读积累的佳句。
【学问链接】名言警句的积累。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自己在摘录本上摘录出本单元你喜爱的词语与句子2、预习书本的摘录笔记并利用工具书查出不懂词语的意思3、完成书中日积月累中其次部分。
(试着用其它方式表达这句话的意思)4、搜集与“真诚”有关的格言,并背诵书中名言。
(日积月累中第三部分)5、背诵两首古诗,并释义。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导入新课:学习完第五单元课文之后,我们又和我们的《语文天地》见面了,看看今日我们要积累些什么吧!(二)自主学习展示:展示怀疑,相互解疑。
1、学生展示自己的摘录笔记,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要摘录这些语句。
2、上台背诵自己搜集的关于“真诚”的格言。
3、古诗的释义及存在的怀疑。
(三)质疑探究:我思索,我收获。
通过日积月累你积累了什么好词好句,对今后的写作有怎样的帮助?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探究点一:我的摘录笔记1、说明画线词语的意思2、为什么要做摘录笔记?3、把自己的摘录笔记与课本上的比较看看,不足之处在哪里?4、各小组选取选取优秀的摘记一份全班展示,引导勤动笔,会积累。
导学案模板(教师版)
![导学案模板(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3c3b7cda58da0116d174906.png)
高二历史导学案设计者:审核者:第四单元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班级:姓名:学号:小组评价:【课前导学】一、学习目标1.课标要求:﹙1﹚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做的贡献﹙2﹚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3﹚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2.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
3.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1、经典力学(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证明“日心说”的正确性。
(2)牛顿(英国科学家)——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建立标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力学体系(经典力学体系)最显著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根据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2、相对论的创立内容: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①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权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状态。
意义:①打破了传统的牛顿力学体系的。
②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物理学由近代推进到现代阶段。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①诞生:1900年,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②发展: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理论;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E=MC²)③意义:a.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b.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学生完成后的导学案怎么写
![学生完成后的导学案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9156fc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e.png)
学生完成后的导学案怎么写
以下是一个关于学生完成后的导学案的范例。
[课程名称]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2. 过程与方法:描述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积极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习内容
1. 重点:罗列本节课的重要概念、原理或技能。
2. 难点:分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三、学习过程
1. 预习:描述在课前进行的预习活动,如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
2. 课堂学习:回顾在课堂上的学习经历,包括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
3. 课后复习:总结课后复习的方法和效果。
四、学习成果
1. 知识掌握:评估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技能应用:描述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技能的情况。
3. 问题解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提升。
五、自我评价与反思
1. 学习满意度: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积极性等方面。
2. 改进计划:提出针对不足之处的改进计划和措施。
六、教师评价
1. 教师反馈:记录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反馈。
2. 建议与期望:总结教师对学生未来学习的建议和期望。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的课程和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导学案能够准确地反映你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导学案基本格式
![导学案基本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3ba5b0689b6648d7c1c74687.png)
(2)某班有男生x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人;
(3)一个数比数x的2倍小3,则这个数为_________;
(4)鸡兔同笼,鸡a只,兔b只,则共有头个,脚只。
2.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
二、自主探究:
1.多项式:
学生阅读课本57页完成下列问题:
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像这样,_______________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___。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__。
例如,多项式 有_____项,它们是______________。其中常数项是________。
四个单项式 a2h,2πr,abc,-m中,请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分别是什么?
单项式
a2h
2πr
abc
-m
数字因数
字母因数
小结:一个单项式中,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为这个单项式的________一个单项式中,_____________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4.学生阅读课本55页,完成例1
(2)若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两项的和等于零,
如-3ab2+3ab2=(-3+3)ab2=0·ab2=0。
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例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1)xy2- xy2;(2)-3x2y+2x2y+3xy2-2xy2;(3)4a2+3b2+2ab-4a2-4b2
【我的收获】
太平学校七年级数学学科导学案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年月日
北安中学年级导学模板
![北安中学年级导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b0920cc08a1284ac85043ef.png)
课题
课时
主备
王建
审核
班级
9.1
姓名
王建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单一
授课节次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0分钟)
三、释疑点拨:(10分钟)
四、训练提升:(15分钟)
五、课堂小结:(3分钟)
六、课后巩固:(2分钟)
七、学习反思:
本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
存在的不足是
学法指导
学生看书完成自学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交流
测试内容学生单独完成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
课后巩固学生单独完成,为了提高
【教学反思】
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的由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组
学习小主人
学习
目标
1、熟读课文,知道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2、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3、
学习流程
预习
导学
1、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把每个词语读两遍。
2、本课易读错的字是,易写错的字是。
3、我能给这些多音字注音、组词。(写在课本上)
4、我能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等词语,并用自己喜欢的词造句。
5、我的质疑。
(注:学习字词,扎实基础)
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
2、我知道了本课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感悟
入情入境
(注:本环节体现独学-对学-群学的过程)
展示汇报
拓展延伸
达标检测
我的收获
星级评价
1、完成学习目标:A()B()C();
2、倾听认真,敢于表达:A()B()C();
3、与同学合作交流积极、主动:A()B()C();
4、勇于质疑、大胆展示:A()B()C();
注:1、根据不同课型,可对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2、以课为单位,备导学案,不分课时。
3、表格标题宋体字13榜,内容为楷体13榜,段落行距固定值18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