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客运站设计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b002e3f3b3567ec102d8aab.png)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JGJ60-99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站址选择3.2总平面设计第4章站前广场第5章站房设计5.1一般规定5.2候车厅5.3售票厅5.4售票室和票据库5.5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处和小件行包寄存处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5.7其他用房5.8驻站用房5.9附属建筑第6章停车场第7章防火设计7.1防火7.2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1给水排水8.2采暖通风8.3电气附录一本规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建筑等级划分表1.0.3第1.0.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第1.0.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2.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2.0.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2.0.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2.0.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2.0.6条站房Station指车站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2.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 站址选择第3.1.1条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036194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4.png)
1 总则1.0.1 为统一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原则,使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符合“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旳规定,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合用于新建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
旅客车站布局应符合城镇发展和铁路运送规定,并根据当地经济、交通发展条件,合理确定建筑形式。
1.0.4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应积极采用安全、节能和符合环境保护规定旳先进技术。
客货共线和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旳建筑规模,应分别根据最高汇集人数和高峰小时发送量按表1.0.5-1和表1.0.5-2确定。
表 1.0.5-1 客货共线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规模表 1.0.5-2 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规模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现行《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TB10083)和《都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旳有关规定。
1.0.7 铁路旅客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GB50189 旳有关规定。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原则旳规定。
2 术语铁路旅客车站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为旅客办理客运业务,设有旅客乘降设施,并由车站广场、站房、站场客运建筑三部分构成整体旳车站。
客货共线铁路旅客车站 mixed traffic railway line station 设在客货共线运行旳铁路沿线,重要办理客运业务旳车站。
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 passenger dedicated railway line station设在客运专线铁路沿线,专门办理客运业务旳车站。
2.0.4 旅客最高汇集人数m aximum passengers in waiting room旅客车站整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一昼夜在候车室内瞬时(8~10min)出现旳最大候车(含送客)人数旳平均值。
高峰小时发送量peak hour departing quantum车站整年上车旅客最多月份中,日均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
(完整版)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
![(完整版)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5ee69b9bd64783e09122bd9.png)
1 总则1.0.1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1.0.3 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1.0.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2.0.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2.0.3 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2.0.4 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2.0.5 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2.0.6 站房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2.0.7 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3 站址和总平面3.1 站址选择3.1.1 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3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4 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3.2 总平面设计3.2.1 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2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3 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4 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
汽车客运站设计标准
![汽车客运站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ecda5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4.png)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 200-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客运站(以下简称“车站”)的术语和定义、车站类别、主要功能、站址选择、设施设备、级别划分、建没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汽车客运站的规划、没计、建没和站级验收。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际准2.1 汽车客运站 Passenger transport station汽车客运站是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是道路旅客运输网络的节点,是道路运输经营者与旅客进衍运输交易活动的场所,是为旅客和运输经营者提供站务服务的场听,是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的载体。
2.2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设计年度车站平均每天始发旅客的数量。
2.3统计年度 Statistical year车站筹建年度或核定级别年度的前一年。
2.4设计年度Design year车站建成投产使用后的第十年2.5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设计年度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内、每天最大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并非指一年中客流高峰日内客流最高时刻聚集在车站的旅客人数。
2.6发车位数Number of seats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车站同一时刻发出客运班咋的停车位数。
3 车站类别3.1 按车站规模分为a) 等级站:具有一定规模.可按规定分级的车站;b) 简易车站:以停车场为依托具有集散旅客、售票和停发客运班车功能的车站;C) 招呼站:道路沿线(客运班线)设立的旅客上落点3.2 按车站位置和特点分为a) 枢纽站:可为两种及两种以上交通方式提供旅客运输服务,且旅客在站内能实现自由换乘的车站;b) 口岸站:位于边境口岸城镇的车站;c) 停靠站:为方便城市旅客乘车,在市(城)区设立的具有候车设施和停车位,用于长途客运班车停靠、上下旅客的车站;d) 港湾站:道路旁具有候车标志、辅道和停车位的旅客上落点。
公路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
![公路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5281c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d.png)
汽车客运站选址要求较严, 在确定站址前, 必须对详细 的地质、地貌以及城市现状和发展规划进行分析研究后再 考虑其可行性, 汽车客运站对周围环境要求比较高, 在建成 后同样给周围环境也会造成影响, 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 选址时必须摸清、吃透、论证、定案。
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 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如图2-6,图2-7,图2-8)
图2-6 总平面分析(一)
图2-7 总平面分析(二)
图2-8 总平面分析(三)
(二)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汽车客运站是城镇中的重要公共建筑, 也是城镇的门户之 一。不仅在选址时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选择, 同时 还要考虑城镇详细规划对车站的布局、流线组织、旅客和车 辆出入口的设置, 以及建筑造型和外观处理等各方面的要求, 如西安市解放路汽车站(图2—9)用地北面是火车站广场, 东临 解放路, 是火车站和汽车站连接市区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 西 临尚德路, 南临西八路。汽车站站房面向广场布置, 与火车站 共同形成铁路与公路客运交通中心。站房的旅客入口与出站 口也都面向广场布置, 使进出站旅客在广场上集散, 并与火车 站旅客共同使用广场上的交通及服务设施。既节省了城市用 地面积和建设资金, 又方便了旅客。车辆的进出站口设在城市 次要道路尚德路与西八路上, 这样可减轻广场和解放路的交通 负荷以及广场交通组织的复杂程度, 避免了人流与车流、市内 交通车辆与长短途客运班车之间的交叉。也与城市规划的要 求相一致。
2. 客运区 客运区由站房、站台和到发车位组成。旅客来站
办理各种旅行手续如购票、托取行车出站等活动都在 这里进行。所以说客运区是客运站的中心场所,而站 房又是客运区的主体建筑。因此,站房的位置既要面 临广场,又要与站台和发车位有直接的联系,以保证 进出站旅客流线通畅、简捷。同时还应争取良好的自 然条件,满足通风、采光和对朝向的要求,为旅客创 造舒适、安静的候车环境。站房中还应设置问询、邮 电、小卖等各种服务设施,为旅客提供食品、纪念品、 地方土特产品、报刊杂志等旅行物品和各种方便。为 了使旅客在站房和整个客运区内有秩序和有规律的活 动,避免旅客错乘和漏乘,应设置具有导向性的明显 的标志系统。此外,还要为行包的装卸提供方便的设 施。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24d93781c758f5f71f67ca.png)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1.0.3 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 建筑等级划分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发车位 20~24 13~19 7~12 6以下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10000~25000 5000~9999 1000~4999 1000以下 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1.0.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2.0.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2.0.3 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 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2.0.4 站前广场 Plaz Before The Station 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2.0.5 停车场 Coach Parking Lot 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2.0.6 站房 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2.0.7 行包装卸廊 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3 站址和总平面 3.1 站址选择3.1.1 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3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4 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8b9457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1.png)
汽车客运站建造设计规范JGJ60-99第1 章总则第2 章术语第3 章站址和总平面3.1站址选择3.2总平面设计第4 章站前广场第5 章站房设计5.1普通规定5.2候车厅5.3售票厅5.4售票室和票据库5.5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处和小件行包寄存处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5.7其他用房5.8驻站用房5.9附属建造第6 章停车场第7 章防火设计7.1防火7.2 疏散第8 章建造设备8.1 给水排水8.2 采暖通风8.3 电气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 章总则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造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合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造设计。
一级20~24 10000~25000二级13~19 5000~9999三级7~12 1000~4999四级 6 以下1000 以下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 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汽车客运站建造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 章术语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V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旅客最高会萃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站房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造用房的总称。
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站址和第3 章总平面3.1 站址选择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2aae52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1.png)
2.安全出口设标志与事故照明;
5.3售票厅
• 四级与候车厅合用,其余单独设置,面积 按15㎡/1售票口计算;
• 设于地面层,不兼过厅,与行包候车联系 方便,并单独设出入口;
• 售票口数按最高人数/120,窗口中心距 1.2m,靠墙大于1.2m;窗台高1.1m,宽度小 于0.6m
• 1、2、3级设旅客到站厕所;
5.8驻站用房
• 公安、海关、检疫、邮电按需设置; • 公安用房与候车厅、售票厅、值班站长联
系方便; • 海关、检疫布局有利于联系,设单独入口; • 邮电用房临近候车厅;
5.9附属建筑
• 有维修间、洗车台、办公室,按需设置; • 维修间按小修规模设置,场地与城市道路
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
• 设站台,利于人上下、行包装卸,宽度大 于2.5m;
• 车位露天设雨棚,净高大于5m; • 雨棚柱:净距大于3.5m,与候车厅外墙大
于2.5m, • 装卸廊与发出位一致(数量与长度; • 宽度大于3.6m,高度大于汽车顶,差小于
0.3m;
• 行包廊的栏杆强度可靠,高度大于1.2m, 车位设推拉门宽度1.2m;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1.总则
• 1.1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质量,使汽 车站符合安全、卫生、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 制定本规范;
• 1.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 客运站建筑设计;
• 1.4 当年日平均旅客发送量超过2.5万人次时, 宜另建汽车客运分站;
• 1.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
• 售票大厅设于客运站出入口较近的地方, 同时与候车、行包方便联系;
汽车客运站场地设计(最终版)
![汽车客运站场地设计(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90487402768e9951e738a1.png)
基地北侧为中兴路, 旧城改造后,道路将 拓宽一倍,成为闸北 区重要的城市干道。 同时随着城市更新, 中兴路两侧的商业将 会有较大的发展.同 时,临中兴路一侧不 适合作为汽车站的车 流和人流集散场所。
从中兴路旁两侧,左为客运站, 右为商业裙房 左图
基地以东为孔家木桥路.孔家木桥路通向铁 路站北广场.为了便于交通换乘,我们决定 在靠孔家木桥路一侧开辟一块广场作为进出 车站人流的缓冲场地。并在基地东南角设置 一个出租车停靠站,便于进出站人流的疏散。
入口实景
一层停车库入口
二层停车场的入口为一个大斜坡
停车
总站的停车场地约有四万多平方米, 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为地下一层、 一层停车库以及二楼的露天停车场。 地下一层停车库,停放大中型客车。
一楼停车库和二楼的停车场面积相当,
布局也差不多,各约一万平米,与候车 室一样,停车区域为长条形,与候车室 成东西向平行排布。进站车辆可以在这 里接载从候车室过来的旅客。
基地以南为双车道交通路,交通路以南为轻轨和 铁路轨道区.有围墙隔离,在基地范围内的路段上没 有其它交叉路,也没有行人经过,因此在交通路上 开设客车出入口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总体的环境示意
南侧为火车站
功能和体量的契合
公寓 区 办 公 区 客运区
依据相应的功能及面积要求,我们在三角形的 基地上作出了一根东西向的轴线, 轴线以南为长途客运站的站房区和发车,停 车区, 轴线以北为商业区,轴线的东端是大型的人 流集散广场, 轴线的西端以加油站收头、 轴线中间还设置了一幢27层高的综合楼,人口 面向中兴路。这样就把长途客运交通与商业活 动完全分开,两类活动分别在各自区域内展开 ,所有的功能都呈直线型布置,减少迂回,让 功能分区一目了然。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c95e294ce2f0066f53322e1.png)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站址选择3.2总平面设计第4章站前广场第5章站房设计5.1一般规定5.2候车厅5.3售票厅5.4售票室和票据库5.5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处和小件行包寄存处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5.7其它用房5.8驻站用房5.9附属建筑第6章停车场第7章防火设计7.1防火7.2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1给水排水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建筑等级划分表1.0.3第1.0.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第1.0.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 2.0.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 2.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 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 2.0.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 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 2.0.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 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 2.0.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 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 2.0.6条站房Station 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 2.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d4335c431b765ce04081415.png)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1 总则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建筑等级划分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发车位 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站前广场 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停车场 Coach Parking Lot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站房 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行包装卸廊 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3 站址和总平面站址选择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3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4 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总平面设计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2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3 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4 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6f9b2d70722192e4436f6da.png)
1 总则1。
0。
1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1。
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1。
0。
3 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1。
0.3的规定。
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1.0.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2。
0.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2。
0.3 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2.0。
4 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2.0.5 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2.0。
6 站房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2。
0.7 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3 站址和总平面3.1 站址选择3。
1.1 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2 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3 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4 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3.2 总平面设计3。
2.1 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2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3 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4 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
客运站设计2
![客运站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e1445a039e3143323868932f.png)
一站址与建设条件1.1 社会环境概况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104°E,31°N〕幅员面积1189平方公里,人口44万。
辖桑枣镇、花荄镇、黄土镇、塔水镇、秀水镇、河清镇、界牌镇、永河镇、雎水镇、清泉镇、宝林镇、沸水镇、晓坝镇、乐兴镇、千佛镇、兴仁乡、高川乡、迎新乡等18个乡镇。
花荄镇,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图1-1 安县行政区划图安县与绵阳市、涪城区、江油市,北川县毗邻,与德阳市绵竹市,阿坝州茂县接壤。
距四川省会成都110公里,距绵阳市区、绵阳火车站、绵阳南郊机场仅10余公里,紧靠成(都)绵(阳)广(元)高速、108国道、绵〔阳〕渝〔重庆〕高速等3条高等级公路,成绵高速复线途经安县并设有双向出入口,成〔都〕兰〔州〕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安县设客、货站。
县境内辽宁大道、成青路、辽安路构架起安县境内新的交通体系。
为方便大众出行,推动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拟新建一座汽车客运站。
本设计旨在为新建汽车客运站提供参考方案。
1.2 选址条件1、站址应该纳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2、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尽可能地节省旅客出行时间和费用,减少换乘次数;3、与城市道路、城市公共交通及其他运输方式站场衔接良好,与城市主干道密切衔接,尽量减少城市交通压力,确保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4、具备必要工程、地质条件,方便与城市公用工程网络连接;5、具备足够场地,以利于旅客车辆集散,并能满足车站建设需要,留有发展余地。
1.3 站址定位花荄镇,是安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基于以上选址条件,站址定位于花荄镇好医生大道、兴民街之间。
如图1-2所示。
站址图1-2 安县汽车客运站站址定位图该处交通便利,可依靠塔九路、花兴路、好医生大道、兴民街、罗胜街等道路组织站外交通,客运班车进出站方便;该处临近学校、工厂、办事机构、商业市场,建设车站方便大众出行,且客源充足。
本站将发送去往安县各镇、北川县、绵竹市、茂县、绵阳市区等地的旅客;中转安县各镇、北川县、绵竹市、茂县去往绵阳市区等地的旅客。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2c7f5f03d8ce2f0166230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Code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ofPassenger Coach StationJGJ 60-99主编单位: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1999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9]243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93年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建设部部分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3]285号)的要求,由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 JGJ 60-99,自1999年12月1日起施行。
原部标准《公路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 60-89 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9年10月10日1 总则1.0.1 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1.0.3 汽车客运站的建筑等级应根据车站的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划分为四级,并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 建筑等级划分1.0.4 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1.0.5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 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olume Perdiem In A Year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2.0.2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短旅客进出站走形距离。
旅客进出站与行包搬运流线交叉干扰少。
呼和浩特东站为新建客运站,综合考虑以上几点,选择的通过式站形图。
2.2
由于呼和浩特东站主要办理始发、终到列车,而客运站与客车整备所纵列布置可以减少咽喉区的交叉,增大车站通过能力,客车车底的取送没有折返,故选择客运站和客车整备所纵列布置。由于无论近期还是远期,呼和浩特东站发往包头、准格尔方向的始发旅客列车数(8/13)均少于发往集宁南方向的始发列车数(11/15),因此,客车整备所应设置在车站接近包头和准格尔的一端并在站房同侧。
S5
+3.5
821.236
5-I
35+L#+L安全线
809.638
59
27+L27-59
569.839
S6
59+L信(54.322)
624.161
S6-3.5
620.661
59+NS
635.839
19
13+NS
325.827
15
19+L15-19
371.742
21
15+L15-21
411.706
47
443.337
XI
68+L#(64.179)
507.509
XI-3.5
504.009
X6
+3.5
507.509
44
42+NS
357.508
46
44+L44-46
397.472
48
46+NS
463.472
50
48+L48-50
504.578
78
50+L50-78
563.644
78+L#(49.857)
36
32+NS
317.843
38
34+NS
377.843
40
34+NS
377.843
82
38+L36-82
417.807
84
84+L82-84cos2α
463.563
86
84+ L84-86cos2α
522.940
X11
86+L信(52.868)
575.808
X12
86+L信(52.868)
575.808
考虑到用地节省和设备集中,客车机车折返段和客车整备所按横列式合设一处。
3.
3.1
呼和浩特东站的旅客列车到发线数量的确定按照《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确定,取值按下表确定。
表4旅客列车到发线数量
始发、终到旅客列车对数
到发线数量(条)
≤12
3
13~24
3~5
25~36
5~7
37~50
7~9
计算近期折算始发、终到旅客列车对数:
687.488
72
76-NS
627.488
X5
72+L信(56.687)
684.175
X5-3.5
680.675
66
64+L60-56
567.488
60
56+L56-60
397.631
62
60+NS
457.631
5-6
62+L#(48.084)+50
555.715
70
68+NS
509.337
68
46+ L46-68
12
SC330
16.853
21.054
400
到发线
50kg/m
混
4°45′49″
12
专线4198
16.853
21.054
400
其他
站线
50kg/m
混
4°45′49″
12
专线4198
16.853
21.054
400
5.3
1.右端咽喉
右端咽喉长度:
表6右端咽喉坐标计算
基点
计算说明
坐标(m)
2
原点
0.000
21+L21-47
457.621
49
21+L21-47
457.621
53
47+NS
527.621
51
47+NS
527.621
55
53+L53-55
551.327
55+NS
611.327
S7
55+L#(56.687)
608.014
S7-3.5
604.514
7-8
+50
654.514
59
41+L51-59cosα
S3
33+L信(56.687)
780.185
25
23+L23-25
477.498
27
25+L25-27
523.924
29
27+L27-29cosα
569.680
39
33+L23-25+L25-27
829.781
37
39-NS
767.879
35
37-NS
707.879
37+L#(49.857)
817.736
0
0
合计
21
36
51
集宁南方向
19
28
38
包头方向
15
25
35
准格尔方向
1
呼和浩特东站是客货共线车站,客货共线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规模根据《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确定,具体见表2。
表2客货共线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规模
建筑规模
最高聚集人数H(人)
特大型
H 10000
大型
3000 H<10000
中型
600<H<3000
3.3
呼和浩特东站为双线通过式客运站,设置一条机走线和一条机待线。具体布置方案如下:
机车走行线应设在第一、二站台之间,以减少机车出入段与列车到发的交叉干扰。
机待线设置在机务段相对一段咽喉区的两正线之间,采用尽头式,并设置渡线与各条到发线联通。
4.
旅客站台的布置方式选择占地面积少,站台利用率高的两台夹两线形式,如下图所示
(2)站线电气化范围
到发线、机走线、机待线、电力机务段段管线和有电力机车运行的其他线路均电化。
(3)站线轨道标准
①钢轨
正线采用60kg/m、25m标准长度钢轨,到发线采用50kg/m、25m标准长度钢轨,正线、到发线采用弹性扣件。其它站线及次要站线采用50kg/m、12.5m钢轨及钢性扣件,不同类型的钢轨连接采用异型钢轨。
图1两台夹两线布置形式图
结合呼和浩特东站近远期旅客列车到发线数量配置,站台规模近期为4台7线,远期为5台9线。
基本站台长度550m,宽度由站房的突出部分墙外面算至站台边缘,采用25m,高度设计成高站台即1.25m。
中间站台长度为550m,高度设计成高站台即1.25m以方便旅客上下车,宽度取12.5m。
②轨枕
正线采用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1667根/km;到发线站台部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宽轨枕,1760根/km;其余站线均采用新II型预应力混凝土枕。
③道岔
正线采用60kg/m混凝土枕道岔;到发线采用50kg/m混凝土枕道岔,其它站线及次要站线采用50kg/m混凝土枕道岔。
(4)客运设备
①基本站台、中间站台长度均为550m。
呼和浩特东客运站设计
呼和浩特东客运站设计
1
1.1
呼和浩特东客运站站设计范围为K641+200~K646+200,设计年度为近期2015年,远期2025年。据此,呼和浩特东站的站坪长度不应超过5km,设计方案按照近期和远期分别设计货运设备配置方案和咽喉区设计方案。
1.2
呼和浩特地区旅客发送量:近期1000万人,远期1400万人;呼和浩特东站最高聚集人数6000人,本站的客流特点是:主要是内蒙地区北上东北地区、南下沿海地区探亲访友、外出打工、小规模经商、上学等对时速要求不太高、支付意愿较低的客流。
1.4
呼和浩特地区既有客运站为呼和浩特站,本次新建呼和浩特东客运站,呼和浩特东客运站位于呼和浩特市移动,据呼和浩特站8.7km,车站在既有京包线南店车站的位置上新建,呼和浩特东站为地区主要客运站,既有呼和浩特东站为辅助客运站。两站分工为:始发终到旅客列车集中呼东站办理,呼和站办理通过旅客列车作业,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灵活运用。
安全线与到发线间距离为5.0m。
5.2
按资料要求,正线采用60kg/m混凝土枕道岔;到发线采用50kg/m混凝土枕道岔,其它站线及次要站线采用50kg/m混凝土枕道岔。具体型号见下表:
表5道岔参数
线路
种类
轨型
轨枕
类型
辙叉角度
道岔
号码
道岔图号
a(m)
b(m)
导曲线半径(m)
正线
60kg/m
混
4°45′49″
2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2-28
257.794
26
28-NS
197.794
42
28+L28-42
291.508
56
42+L42-56
337.423
58
56+NS
397.423
64
58+NS
457.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