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合集下载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在教学方法、策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方法方面,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讲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时,我运用了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自己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今后,我将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发表观点。
详细介绍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细胞器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特点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细胞器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根据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是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主要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1. 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从而建立起生命观念。
展示一些关于细胞器分工合作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细胞器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有解析)-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3必修1)

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有解析)-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3必修1)

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有解析)-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23必修1)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1.团藻细胞中含有,而水稻细胞中不含有的非膜性结构细胞器是()A.高尔基体B.中心体C.核糖体D.叶绿体2.细胞骨架主要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三种结构。

其中微管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由微管蛋白组装而成。

当用秋水仙素等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时,微管很快就解聚,细胞变圆。

与此相应的变化是内质网缩回到细胞核周围,高尔基体解体成小的膜泡样结构分散在细胞质内,细胞内依赖于微管的物质运输系统全面瘫痪,那些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停止分裂。

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器的分布及细胞的形态与微管有很大关系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内含有的微管基因不同C.分裂期细胞停止分裂是因为染色体的运动依赖于微管的组装和去组装D.微管系统可以帮助一些生物大分子完成定向运输【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及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无细胞结构的病毒不具有生物膜系统,而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具有生物膜系统C.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D.细胞膜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4.“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利于核质之间物质交换C.叶绿体中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有利于运输氧气5.某同学利用黑藻细胞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B.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中的细微结构C.可观察到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分布在大液泡周围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与实际相同6.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7.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其包含的化学成分对应有误的是()A.核糖体——蛋白质和RNAB.高尔基体——磷脂和糖被C.内质网——磷脂和蛋白质D.细胞壁——纤维素和果胶8.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是分离细胞组分的常用方法。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问题探讨〗C919飞机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中型客机。

研制C919飞机需要若干部门分工合作,如整体研发设计、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机载系统研发(包括电缆、导管、发动机、座椅、座舱设备等)、总装制造等部门。

1.如果缺少其中的某个部门,C919飞机还能制造成功吗?2.细胞中是否也具有多种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也存在类似的分工与合作吗?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差速离心法。

2.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 名称: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2)⎩⎪⎨⎪⎧ 名称:叶绿体分布: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 胞中功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 转换站”(3)⎩⎪⎨⎪⎧ 名称:内质网功能: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 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分类:⎩⎨⎧ 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4)⎩⎨⎧ 名称:高尔基体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5)⎩⎪⎨⎪⎧ 名称:溶酶体分布: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功能:细胞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 细胞的病毒或细菌(6)⎩⎪⎨⎪⎧名称:液泡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功能: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 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 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 胞保持坚挺(7)⎩⎨⎧ 名称:中心体分布: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8)⎩⎨⎧名称:核糖体分布: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功能:“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3.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小结: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归纳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从结构分析①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②单层膜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溶酶体;③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6. 细胞器的未来研究方向:介绍细胞器在未来研究中的潜在方向,如细胞器的演化、细胞器与生命起源的关系等。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细胞器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7. 细胞器的保护与修复:介绍细胞器在环境污染中的受损情况,以及科学家们如何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受损的细胞器进行保护与修复。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何保护细胞器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对细胞的基本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进一步介绍细胞内部的结构,即细胞器。
2.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代谢活动,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这些代谢活动涉及到不同的细胞器。本节课将通过介绍细胞器的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代谢活动是如何在细胞器中进行的。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本节课的教材为人教版(2019)必修1的第3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细胞器的分类、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辅助材料包括细胞器的结构图、功能图、细胞器之间相互关系的图解以及相关实验的视频等。通过这些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细胞器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的实验器材包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细胞器模型等。教师需要提前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教室布置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进行。例如,如果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需要设置分组讨论区,让学生在讨论区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如果涉及实验操作,需要设置实验操作台,让学生在实验操作台上进行实验操作。

高中生物3.2.1细胞器的分工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3.2.1细胞器的分工教学设计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必修Ⅰ第3章第2节,它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根底。

通过学习,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

这都将为后面学习奠定坚实的细胞学根底。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并使用显微镜观察观察了细胞,在上节课又学习了本章第1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

有了前面的准备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根底。

但是这节更多的是电镜下看到的细胞器亚显微结构,对学生来说内容相比照拟抽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学生提前已完成了实验〕。

③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从课本图片文字中提取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通过分享交流培养学生准确的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方法】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气氛,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拟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制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

2.准备好学案【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的特点,我将这局部内容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第二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课时2)精品教案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课时2)精品教案
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⑤假设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提升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⑥叶绿素的提取需用无水乙醇,假设无,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代替直接使用
A.-项B.两项C.二项D.四项
思考、答复以下问题
通过精选习题,检测并稳固学生课堂所学内容。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生观看了分泌蛋白合成的动画视频,对这局部内容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学生相对掌握较好!但对于生物膜系统的学习,还要进一步稳固。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课时2〕教学设计
课题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课时2〕
单元
必修1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中
学习
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说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重点〕;
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点);
3.领会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
二、技能目标:
结合教材图片3-8、3-9的资料,提高识图能力。
问: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有哪些膜结构参与?引入什么是生物膜?请以细胞膜为例说出生物膜的组成成分?有何特点?
追问:为什么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但不同膜的功能却有差异?
教师补充:从生物膜成分、结构、功能三方面分析。
学生讨论:尝试解释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并用图解表示各生物膜之间结构上的联系。
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产生知识体系的意识。
新课讲授
分泌蛋白的合成学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泌蛋白的合成
〔1〕根据学生课前预习及准备的情况答复以下问题:①举例说明什么是分泌蛋白,它在哪里合成的?
②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你是如何得知的?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目标: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2. 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实例: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负责捕获光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线粒体负责将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内质网负责加工蛋白质,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运输等。这些都是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典型实例。
3. 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在能量代谢中的应用: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在能量代谢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的作用上。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产生大量的ATP;而细胞质基质则是糖酵解和糖异生的场所,为线粒体提供底物,保证能量代谢的顺利进行。
4. 题目:请解释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在物质运输中的应用。
答案: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在物质运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上。内质网可以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二者共同保证了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顺利进行。
5. 题目:请解释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应用。
答案: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内质网和细胞膜的作用上。内质网可以合成信号分子,细胞膜上的受体可以感受信号分子的刺激,从而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
答案: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实例有很多,比如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负责捕获光能,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线粒体负责将有机物氧化,释放能量;内质网负责加工蛋白质,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运输等。这些都是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典型实例。
3. 题目:请解释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在能量代谢中的应用。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内容《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是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等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细胞内部不同细胞器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和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学生能够形成生命活动是细胞内各细胞器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生命观念;通过分析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同时,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器模型、分析实验数据等。

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对细胞的基本组成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细胞器的概念,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对其功能有所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生对生命科学领域充满好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兴趣较高。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器模型,分析实验数据等实践活动来掌握知识。

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来学习,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无法将各细胞器的功能与生命活动联系起来。

此外,学生可能在显微镜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3. 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时间4.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概念,掌握各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及其在细胞中的作用。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负责产生能量;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工厂”,负责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各细胞器的作用,加深对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理解。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尊重生命科学的态度。

例如,通过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在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激发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尊重。

4.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观察、描述和分析细胞器形态结构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例如,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器的形态,学会描述其结构特点,并分析各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规律。

5. 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科学观,培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例如,通过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激发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1. 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概念,明确各细胞器的功能及在细胞中的作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实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理解细胞器之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尊重生命科学的态度。

4. 掌握观察、描述和分析细胞器形态结构的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5.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科学观,培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2019)必修1生物学中“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章节。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工合作,包括细胞器之间的联系和功能。

具体内容涉及细胞器的基本概念、细胞器的种类及其功能、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细胞内部的细胞器及其功能。

2. 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代谢的基本过程,包括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排出等。

本节课将介绍细胞器在代谢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使学生对细胞代谢有更深入的理解。

3.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器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等。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这些细胞器的功能,以及它们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细胞器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各类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负责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内质网是细胞的“蛋白质加工厂”,负责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高尔基体是细胞的“分泌工厂”,负责分泌物的合成和包装等。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器分布,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细胞中细胞器的分工合作,以及它们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细胞器在细胞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例如,通过学习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复杂,激发对生命科学的研究热情。

4. 思维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细胞器的功能,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通过分析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和细胞代谢的有序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说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说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探讨细胞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线粒体与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之间的联系。
(4)进行实验设计,尝试通过调节细胞器功能来影响细胞生长、分化和代谢。
(5)分析细胞器在不同生物体(如动植物、微生物)中的特点及功能差异。
(6)关注细胞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了解科学家们如何揭示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
内容逻辑关系
-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运输,参与细胞分泌和膜蛋白的合成。
2. 细胞器分工合作分析:
-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高尔基体进行蛋白质的修饰和包装,最后通过细胞膜释放到细胞外。
3. 实例分析:
- 胰岛素分泌过程:胰岛素在胰岛β细胞中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涉及到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多个细胞器的协同工作。
具体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1.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细胞器,通过互动表演,形象地展示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2. 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细胞器的染色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游戏:设计细胞器协同作用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体验细胞器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讨论法:针对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 案例研究:以具体的生物现象(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细胞器,从功能、协同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后进行汇报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课件(1)(共17张PPT)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课件(1)(共17张PPT)
1、当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可水解自身生物大分子, 产生营养物质,供生物继续,在此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的细胞器是( C )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课堂反馈
2、下列关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实验叙述正
确的是( A )
A 以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可以达成目的
B 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类囊体
高尔基体(单层膜)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 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
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分解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单 层膜)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 有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 色素和蛋白质。调节植物内环境, 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坚挺。
为什么?
叶绿体(双层膜)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养料 制造车间”和“能量转化器”。
内质网(单层膜)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 “车间”。
核糖体
有附着型的、有游离型的,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与动物细胞的细胞分泌物的形成 有关;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人教2019版必修上册
3.2.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不停地发生着物质 和能量的复杂变化。
细胞质内有许多具有一定的形态、 结构和功能的小“车间”,它们统称 为细胞器。书P47
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 体、核糖体、溶酶体等。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探究:
⑴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 鸟类的多。 ⑵多运。动员肌的 来细主自胞线要线线粒场粒粒体所体体(。。的双细—数层胞—量膜生”动比)是命力缺细活车乏胞动间锻进所”练行需的有能人氧量呼的吸95% ⑶在体外培养细胞时,新生细胞比衰老或病变 细胞的线粒体多。

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同步必备知识清单

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同步必备知识清单

新人教版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梳理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部分。

2.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3.细胞器分布及作用:(1)核糖体: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作用:合成蛋白质。

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2)内质网:由膜围成的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

包括不附着核糖体的滑面内质网和附着核糖体的粗面内质网。

作用: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3)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4)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5)中心体:分布在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6)液泡:主要分布在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7)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

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8)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有95%来自线粒体。

4.“细胞器”归纳:A.按分布分:①动植物细胞共有: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②植物细胞特有:叶绿体、液泡。

③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中心体。

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核糖体。

B.按结构分:①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②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

③无膜:中心体、核糖体。

C:按成分分:①含 DNA 的:线粒体、叶绿体。

②含 RNA 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③含色素的:叶绿体、液泡。

D.按功能分①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线粒体、叶绿体。

②能产生 ATP 的:线粒体、叶绿体。

③动物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3.2.1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原卷版)

3.2.1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原卷版)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三层刷题,基础+提升+真题,升】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用时:___________(建议用时:40min)1.黄冠梨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于1977年以“雪花梨”为母本、“新世纪”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

味美汁多、甜中带酸、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既可生食,也可蒸熟后食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黄冠梨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水分和酸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C.纤维素与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骨架D.蒸熟后的黄冠梨中部分物质的结构发生改变2.今年4月,科学家发现了第一种能固氮的真核生物—贝氏布拉藻,它的固氮功能来自于一种特殊的细胞器—硝质体。

与线粒体类似,硝质体是某种蓝细菌内共生的结果。

下列推断最可能错误的是()A.在藻类的细胞周期中,硝质体也会分裂,并传递给子细胞B.硝质体有两层膜,与固氮相关的酶存在于硝质体外膜上C.硝质体中有遗传物质,能表达产生自身代谢所需的蛋白质D.将硝质体转移到农作物中,能提高作物产量并减少化肥使用3.肌动蛋白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包括肌肉收缩,细胞运动,细胞分裂和胞质分裂,囊泡和细胞器运动,细胞信号传导,以及细胞连接和细胞形状的建立和维持。

这些过程多是通过肌动蛋白与细胞膜的广泛和亲密的相互作用介导的。

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肌动蛋白很可能参与细胞骨架的构建B.肌动蛋白的合成离不开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C.切断肌动蛋白与细胞膜的联系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D.变形虫的形状多变,与肌动蛋白的功能密不可分4.灵宝苹果色泽鲜艳红润、口感浓香脆甜、含糖量高且抗氧化,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铁、锌、锰、钙等元素,经常食用,可起到帮助消化、养颜润肤的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灵宝苹果果皮鲜红的颜色与果皮细胞液泡中的色素有关B.新鲜的灵宝苹果细胞中无机物的含量大于有机物的含量C.若延长日照时间,灵宝苹果可能会因积累较多糖类而更甜D.灵宝苹果中含有的大量元素铁参与构成人体内的血红素5.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由水、脂质、氨基酸、RNA等小分子物质组成B.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C.细胞骨架维持着细胞的形态,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构成的网架结构6.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它所执行的功能无关B.活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C.细胞质基质只是为各种细胞器提供了水的环境D.所有细胞器的都具有膜结构7.鸡枞菌是一种与白蚁共生的食用真菌,味道鲜甜香脆,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被誉为“菌中之冠”。

教学设计2: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教学设计2:3.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高中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3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两大部分。

是学生认识细胞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章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基因的表达、神经调节等内容打下基础,在整本教材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说出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科学思维: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科学探究:使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

社会责任: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教学过程复习细胞器的有关知识,引入新课:对细胞器和相应的功能进行连线。

其中,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均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有关。

这说明了什么?细胞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一、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分泌蛋白在细胞中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

思考:下列哪些属于分泌蛋白()A 消化酶B 血红蛋白C 抗体D 肌肉蛋白E 胰岛素F 乳蛋白答案:ACEF2、同位素示踪法在同一元素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为同位素,如16O与18O,12C与14C。

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可能有差异,但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同。

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3、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通过这个标记追踪氨基酸在细胞中的行踪。

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细胞膜三者之间可以转化。

思考:1、分泌蛋白在哪里合成?能量由哪里提供?核糖体;线粒体。

2、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和膜结构有哪些?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细胞膜。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教学设计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教学设计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教学设计一、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概述1.1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1.2细胞器的结构1.3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二、教学目标2.1理解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关系2.2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三、教学内容3.1概念讲解:细胞器的定义和分类3.1.1讲解细胞器的定义和基本功能3.1.2分类介绍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2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关系3.2.1呼吸作用: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合作3.2.2合成作用: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的合作3.2.3消化作用:溶酶体的协同作用四、教学方法4.1实际案例分析4.2小组合作4.3视频演示4.4课堂讨论五、教学步骤5.1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介绍5.1.1学生自主学习资料,了解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5.1.2教师讲解并辅助学生理解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2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案例分析5.2.1学生分组,根据案例分析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5.2.2小组展示分析结果,结合课堂讨论加深学生理解5.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演示5.3.1视频演示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5.3.1.1线粒体的结构和呼吸作用5.3.1.2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合成作用5.3.1.3溶酶体的消化作用5.4学生实验5.4.1学生进行细胞器实验5.4.2学生小组合作,分工进行实验并汇总结果5.5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讨论5.5.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5.5.2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六、课堂作业6.1阅读材料,识记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6.2小组讨论,撰写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报告6.3学生实验报告七、教学评估7.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7.2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7.3学生实验报告评分八、教学反思8.1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细胞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8.2学生团队合作和分工情况8.3教学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细胞器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能力。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主要细胞器的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4、用系统分析细胞中部分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几种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2)细胞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教学难点(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分析细胞中部分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自行车生产的视频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知道自行车是怎来的吗?自行车的主要结构有:车把手、坐垫、链条、踏板、车轮等,这些零件的生产需要通过多个部门分工协作完成的。

随后通过一则短视频让学生大致了解自行车生产工厂内部各部门的分工协作情况。

追问:如果细胞比作一个自行车生产工厂,那么细胞中是否也具有不同的“部门”呢?这些“部门”有着怎样的作用与联系?我们把这些部门称为什么呀?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和思考,初步形成细胞内部有类似自行车生产工厂一样的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就是细胞器,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尚不清楚,还需进一步学习。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将细胞内部结构类比生产自行车零件的各个部门,引发学生深思:细胞内部可能也存在这样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之间可能还存在协作与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细胞在生命活动中时刻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

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部门”,这些部门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呢?它们各自又具有怎样的结构呢?通过一则短视频,详细讲解动植物细胞内部的结构以及各自的功能,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3、细胞器这么小,科学家是如何知道动植物细胞内部的具体结构是什么的呢?这些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掌握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内部结构,以及各个结构的功能。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此外,我还计划在作业环节中进行一些改进。我会设计一些与细胞器功能相关的习题,让学生们在课后进行练习,以巩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同时,我还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批改和反馈,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观察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观察、分析、推理等能力的发展情况,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点评作业时,既要指出学生的错误,也要肯定他们的优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描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
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糙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光面内质网参与脂质合成。
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运输。蛋白质在内质网加工后,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修饰和包装,最后通过分泌小泡释放到细胞外。
3.请举例说明溶酶体在细胞内的作用。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必修1第3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内容涉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重点探讨细胞器之间如何协调工作,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本节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等——相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的特点及其在细胞内的协作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对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种细胞器。你们需要了解它的功能,以及它是如何与其他细胞器协同工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 结构共同构成的。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
生物膜的功能
1、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在物质的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中起决定性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3、将细胞分隔成许多小区室,使各种化学反应能同时 进行而不互相干扰,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低速离心
悬浮沉淀 收集沉淀
高速离心
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的网状结构,与细胞 运动、分裂、分化及 物质运输、能量转换、 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密切相关。
维持细胞形态,保 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 性。
资料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3min 核糖体 内质网腔
17min 高尔基体
117min 细胞膜
细胞之间的协调配合
合成 囊泡 囊泡
核糖体
(合成肽链)
内质网
高尔基体
胞外
(胞吐)
(初步加工形 加工 (进一步修饰加 加工 成具有一定空 工形成成熟的 间结构的蛋白 蛋白质) 粗面内质网 质)
线粒体为反应提供能量
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成分相似:
都含有磷脂、蛋白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