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母情深》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慈母情深》以对话、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文章有两条行文线索:母亲对我的慈爱——是文章的明线;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这是文章的暗线。
两条线索相辅相成,穿联成了这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的文章。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有一定的内心体会,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在语境中体验的形式品读词语,使学生一步步走进课文,理解、体会慈母的深情。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领孩子体会母亲朴素的言行下却流淌着真挚的母爱。
【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以学生能否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概述课文内容来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小组代表的展示,教师适当追问、补充,为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2)通过质疑、小组交流、自主汇报、教师点拨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促进学生深入体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读写结合,言意兼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示并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二)品读重点,以读悟写1.抓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画面,初步凸现慈母形象。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及词素分析法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导学生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过程】学案教案一、学习提纲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词素分析法理解下列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读通读顺文章。
3、跳读文章,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文章分成三段,写段意。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4、默读文章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的母亲。
5、默读文章第二段,勾画我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我对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有一种()的深情。
二、练习提纲1、抄写、背诵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精美句子。
2、以“母亲的爱”为题,仿照文章的写法,写写母亲关心你的一件事。
一、初读文章,自学生字、新词,初理作者思路1、(1~4)想买《青年近卫军》2、(5~33)妈妈给钱买书3、(34~35)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二、细读探究,体会母亲对“我”的深情1、母亲的爱:⑴外貌描写──瘦弱的母亲。
⑵行动描写──贫苦、辛劳的母亲。
⑶语言描写──通情达理的母亲。
(勤劳、善良、慈祥、深爱儿子)2、我的爱(反衬):⑴行动描写。
⑵心理描写。
(感动、心疼、崇敬、感激、热爱)三、自主评价学习收获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

《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12篇)《慈母情深》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到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忙碌、慈祥、疲惫、无私及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
教学难点:让学生走近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体验当时人民的生活窘困。
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铺垫“一元五角”。
一、导入揭题师:刚才,老师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班里有许多同学拥有一元五角的零用钱,有的同学甚至还更多,看来这一元五角的零花钱在我们同学眼里不算多。
然而,这“一元五角”钱在一位作者眼里却是重重的,因为这包含着他母亲的一切,深藏着无私的母爱。
想知道为什么吗?那就赶紧打开课本读读课文吧!p97出示课题:慈母情深二、初读感知1、师明确初读要求:自由大声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把文章读流利,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让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生初读,师巡视。
3、交流初读感受:①纠正读音:脊jǐ 供ɡōnɡ 攥zuàn 龟jūn②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③读了课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预设:从母亲的角度谈感受:疲劳、忙碌、辛苦、瘦弱……预设:从“我”角度谈感受:不懂事、懂事、感激……预设:也可以从其它角度谈感受:如写作方法、表达手法、词句意思理解三、再读课文,深入品读词句1、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读出了这么多真实的感受,就像文中的作者,他在向自己的母亲要这一元五角钱买一本书时,用心看到了母亲,用心感受到了母爱。
那么在这一元五角钱的背后,究竟让作者看到了怎样一位母亲呢?出示再读提示: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你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读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基于预习,正确认读和理解“震耳欲聋、失魂落魄、龟裂”等词语,通过关键词语填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和神态等细节描写的理解,借助有感情朗读、借助生活实际和资料补充等方法,初步感受反复的手法,体会慈母情深。
3.借助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跨越时空,尝试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续写“我”的内心独白。
教学重点:1. 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 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无私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方法与策略:1.轻扶重放,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查阅工具书、观看影视资料和等教学资源,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过程中,初步形成在阅读中自主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2.精读细品,萃取精华学生通过多元化的“读”和个性化的“品”,从文本中提炼萃取内容、结构和写法等方面的“精华”,顺利达成通过有效的阅读,积累写作基本元素的目的。
3.学以致用,提升能力学生主动地将通过阅读文本萃取出的写作“精华”运用到课堂小练笔的实践中,让“以读促写”目标的落实成为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孵化器”。
教学准备:希沃白板(缝纫机音频)教学流程设计:一、融情入境,迁移共情,影视文本引共鸣1.播放热播剧《人世间》片段,学生感受剧中塑造的母亲形象。
2.走进作者。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笔下同名小说《人世间》,他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下面让我们走进文本,通过文字再来认识一下梁晓声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板书课题《慈母情深》,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人世间》片段,引出作者梁晓声,进而将影视和本课中的“母亲”巧妙联系在一起,自然地将学生带入那个离我们生活较远的年代,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后续理解课文内容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二、厘清脉络,整体把握,延展资料知文意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或读不准的字词标注出来。
慈母情深导学案

慈母情深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慈母情深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感恩父母、关爱家庭的重要性。
3. 培养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意识和行动。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慈母情深a. 定义:慈母情深是形容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和关怀。
b. 例子:母亲为孩子付出的种种行动和付出。
c. 重要性:慈母情深是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2. 慈母与家庭的关系a. 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孩子的港湾。
b. 慈母在家庭中的作用:母亲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她们的付出和关怀让家庭更加温暖和谐。
3. 孝敬慈母、感恩父母之道a. 孝敬慈母的意义:孝敬慈母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生的基本道义。
b. 行动起来:通过尊敬和孝顺父母来表达对慈母的感激和爱戴。
- 尊敬父母的话语和行为。
- 主动帮助父母的家务劳动。
- 给父母送上温暖的问候和关爱。
4. 慈母的教育方式及其秘诀a. 理解孩子的需求:母亲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状况。
b. 以身作则:母亲应该做一个好榜样,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的行为。
c. 细心的关怀:慈母以温柔和耐心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关怀和支持。
三、导学要点1. 慈母情深是形容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和关怀,它是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2.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母亲在家庭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3. 孝敬慈母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通过尊敬和孝顺父母来表达感恩之情。
4. 慈母的教育方式包括理解孩子的需求、以身作则和细心的关怀。
四、导学提问1. 你认为慈母情深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 为什么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3.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4. 你认为慈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五、导学延伸1. 参观或采访一位慈母,了解她的教育经验和观点。
2. 创作一篇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 观看一部关于慈母情深的电影或记录片,分享你的观后感。
总结:慈母情深是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3、通过对比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体会聚焦细微之处表达爱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热爱父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慈母情深》和《背影》中“我”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去看看他是如何表达爱的。
板书课题,板书“爱”。
2、出示: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
当知道我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塞给我,立刻又限入了忙碌。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和“鼻子一酸”。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回顾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龟裂”,让学生对母亲的工作环境有了初步了解,以问题“鼻子一酸”的感觉开启学习的过程,让整节课线索更加清晰。
二、体会慈母情深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鼻子一酸,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请在有关的句子底下画上波浪线。
生自由读。
交流: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说说你为什么找到这句话?生说明原因。
板书:环境(2)理解“震耳欲聋”。
(反复引读)你们听(播放音频)这仅仅是一台缝纫机的声音,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可想而知,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小结:梁晓声就说这几句话都要喊出来,而母亲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整整十来个年头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向母亲要钱的他怎能不鼻子一酸?过渡:仅仅如此吗?还有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案

潍坊峡山双语学校五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24 编制:窦汝梅李金刚审核:审批:时间:2013-11-8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18.《慈母情深》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热爱母亲的情感。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读课文,标明段落序号,圈点勾画生字新词,运用工具书进行识记理解。
2、通过自读自悟,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段。
3、认真完成学案,独立思考,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
【知识链接】《青年近卫军》是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品,是苏联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是一部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伟大史诗。
小说描写了敌占区共青团组织它通过克拉斯诺顿城的共青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同德国法西斯斗争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青年近卫军”成员的光辉业绩,歌颂了苏联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预习案【字词练习】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规范的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预习初体验】认真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探究案探究一:作者是如何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提示:可从动作、语言、外貌三方面考虑)通过对母亲的描写,表达了我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探究二:如何理解“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拓展延伸】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体现母爱的伟大与崇高(可以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不少于50字)训练案1、读拼音,写词语。
shīhūn luòpòdān wùzhânɡqián ɡuàn tóu( ) ( ) ( ) ( )zhânɡěr yùlónɡzào shēnɡpíbâi còu zú( ) ( ) ( )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学案本文是关于第18课《慈母情深》导学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
能借助词典,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课前预习]1.常规预习:【读】1.认真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拼读至熟练;2.把课文读熟。
【写】1.读课后生字表上的生字,给生字注音、标出偏旁部首,再给每个生字组词;2.练习书写《生字书写本》上的生字。
【注】1.在课文中注出生词的意思。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试着给课文分段,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概括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出问题,补充在课后问题或相关语句旁边。
(建议:以上三项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共同完成,或个人独立完成后学习小组组长组织互查。
)【查】搜集有关母爱的诗句、名言。
(摘抄或打印出来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2.预习自测:①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当。
②《语文学习指导丛书》p34—第一、二题。
③摘录文中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各一句,要完整、准确。
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导学思考]1.★“我”的家境如何?母亲是怎样工作的?母亲拿钱给我买书时态度如何?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分别用“____”、“”和“”画出,读一读,体会母亲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设计简介:本课时教学设计,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将课文内容与单元中的导语、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有机整合,优化使用教材。
按照“复习导入,回顾场景——聚焦场景和细节,以读悟情——读写结合,升华情感”的教学思路,分板块设计教学环节。
先引导学习“初到厂房”这个场景,搭建支架,总结方法,由扶到放,小组合作品读其他场景和细节,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由读到写,联系生活实际,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进行练笔。
课文简析: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解读《慈母情深》是部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慈母情深》写了无私的母爱,《父爱之舟》写了深沉的父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本单元的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的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
《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
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语文要素是“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本课教学中,可以继续运用巩固这一语文要素,借助原著和时代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情感。
二、课文内容分析《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节选自梁晓声的小说《母亲》。
作家梁晓声所要告诉人们的就是生活在贫困家庭的他因为要钱买书,第一次来到母亲工厂,看到母亲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拼死拼活地挣钱,给我买课外书却毫不犹豫。
在工厂作者看到的母亲倍受煎熬的镜头像刀刻一样,刺痛了作者的心,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让他在那一天觉得自己陡然长大,成为大人的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慈母情深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
作者在小说中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本学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辨别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因此,本解决方案注重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与体验入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教学中一方面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另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模仿相结合,以增强全员参与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生字卡片,到图书馆借小说《青年近卫军》,准备作者简介及古诗《游子吟》。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生字词,搜集课文背景及作者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物引入,揭示课题1.导入:(教师高举《青年近卫军》一书)同学们读过这本书吗?这本书是作家梁晓声小时候非常想得到的一本小说。
这本书背后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他的回忆,聆听这个故事,来认识一位伟大的母亲。
(板书:慈母情深)2.介绍作者:梁晓声,当代现实主义作家,当过知青,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雪城》《年轮》。
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
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设计意图:从课文中所涉及的实物入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能更直接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教师出示课件,请学生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考查生字认读情况。
《慈母情深》 导学案

《慈母情深》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魄、抑”等 7 个生字,会写“辞、抑”等 15 个字,会写“连续、广播”等 20 个词语。
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辛劳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2)理解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2、学习难点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三、知识链接梁晓声,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我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连续()广播()脊背()龟裂()数落()2、再读课文,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失魂落魄:怂恿:压抑:颓败:噪声:3、默读课文,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我”向母亲要钱买《青年近卫军》,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我”看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母亲的辛苦,“我”鼻子一酸,用母亲给的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我”,但又给“我”凑足了买书的钱。
五、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动作的语句,体会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1)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从这一系列的“立刻”中,我体会到母亲工作的________,感受到母亲的________。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放在了每句话的后面,突出了母亲的________,表达了“我”对母亲的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母爱的伟大感人。
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就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引导学生注意从人物和环境的描写,集中探究课文是怎样表现“慈”和“深”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明白孟郊的《游子吟》吗?(师生共同背诵。
)你们明白诗歌赞颂的是什么吗?(母爱)2、历来的文人墨客喜欢用诗歌来赞扬母亲。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深(指板书,引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三、了解我的家境的贫困(1——4自然段)1、同学们,我们明白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一本价值一元五角的书。
对你而言,买这样一本书容易吗?可对于当时的梁晓声,买书容易吗?(不容易)2、请你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买这么一本书不是容易的事情?3、理解“失魂落魄”(1)“失魂落魄”什么意思?(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2)从“失魂落魄”这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很想要书,但苦于家境贫寒)4、介绍梁晓声的家境一元五角钱在当时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那个年代,工人的工资是20几元,学生的学费是3元,梁晓声家有兄妹5人,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块豆腐要吃3顿,舍不得吃炒菜。
而母亲在一个小厂做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27元。
为了省钱,她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
由此可见,一元五角钱对于这个家庭实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四、入景融情,感悟情深1、面对这样的家庭情况,我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照理说,梁晓声拿到钱,可以去买书了,心情应该是——高兴,开心。
18《慈母情深》导学案

【预习检测】
1.按要求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弯曲——( ) 连续——( )
龟裂——( ) 高兴——( )
反义词: 瘦小——( ) 忙碌——( )
疲惫——( ) 吃惊——( )
2、通过自学,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课前
积累
有一种情怀,不需要喧哗就触动心玄。有一种美丽,朴实无华却最神圣伟大。--那就是母爱。
母爱是漂泊的心永远的港湾,离家的人不变的牵挂
教 学 流 程
导 案Hale Waihona Puke 学 案步骤
时间
【预习提示】按“六字诀”预习课文。
【合作交流展示】
1、我自学的生字词语。
2、课文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感情。
2、课文中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句子。
母爱是游子临行前密密缝织的针线,
母爱是
母爱是
母爱是
【学习收获】
明确
目标
5
分
钟
分配
任务
分组
合作
10
分
钟
展示
提升
15
分
钟
穿插
巩
固
5
分
钟
拓展练说
5
分
钟
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
(2)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3)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
(4)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
3、阅读:母亲掏衣兜……他爱看书的!”
⑴这段文字主要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
⑵语段中连续使用了“供他们……供他们……”的句式。进一步从侧面衬托出母亲_______________,而母亲______________.
18慈母情深导学案文档

18、《慈母情深》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三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学习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2、让学生在自渎课文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时间】一课时学案自学:1、自读课文,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词。
失魂落魄震耳欲聋广播扫视凑足连续瘦弱脊背褐色口罩疲惫耽误衣兜皱皱龟裂陷入忙碌缝纫机罐头数落攥着我学到的多音字有:龟()_______ ()_________2 、理解词语失魂落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震耳欲聋:—龟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快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
当知道我是要钱买书,母亲用()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
4、用心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令“我”鼻子一酸,细细品读,用简洁的语言在旁边写下感受。
(勾画描写母亲的工作环境,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
)5、“我”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阅读链接《纸船》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18《慈母情深》精品导学案

18 《慈母情深》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师述:同学们,知道孟郊的《游子吟》吗?让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出示《游子吟》,师生齐诵。
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师述:历来的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诗歌来赞扬母亲。
今天,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一起走近他的母亲,去感受一位普通母亲那深沉的爱……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魄、抑、颓、纫”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碌、吊”等12个字,会认读“连续、广播、铁路、辞退、压抑”等词语,并能理解词语意思。
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描绘的场景、细节中所蕴含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抓住细节感受慈母情深。
2.通过阅读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激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三、字词运用(一)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1.要求会认的字。
魄p ò 抑y ì 颓tu í 纫r èn 噪z ào 褐h è 惫b èi 耽d ān 兜d ōu 龟j ūn 权qu án2.要求会写的字。
辞 抑 碌 吊 噪 脊竟 龟 哇 忍 酸 权3.读读写写下面词语。
连续 广播 铁路 辞退 挣钱 压抑 潮湿忙碌 阴暗 酷暑 炎夏 蒸笼 噪声 瘦弱脊背 口罩 龟裂 忍心 数落 权利(二)词语解释。
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为失常的样子。
怂恿: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本文是指自己给自己鼓劲。
压抑:本意为情绪、感情低落。
文中指母亲工作的地方环境差,让人觉得难受。
颓败:破败、破旧的景象。
震耳欲聋: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
数落:列举过错进行指责。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8慈母情深导学案

18、《慈母情深》导学案一、自主学习1. 正确读写“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攥着”等词语2、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
当知道我要一元五角钱买书,母亲用()的手塞给我,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
二、合作探究1.“我”为什么会去母亲工作的地方?母亲的工作环境怎么样?(温馨提示:请你用手中的笔画出相关的句子)2.“我”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温馨提示:在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母亲是一位————的人)3.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位母亲,“我”有什么感受?“我”是怎么做的?4.母亲塞给“我”的仅仅是一元五角钱吗?三、知识链接1、“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三年才回来一次。
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
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我们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口人,平均每天的生活费为0.15元,1元5角钱就相当于我家一个人10天的基本生活费。
”“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了。
”——梁晓声2、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
多数工人的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
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们的共和国处在艰难时期。
国营商店只卖一种肉——“人造肉”,是淘米泔水经过沉淀之后做的。
因为粮食是珍品,所以用淘米泔水做的“人造肉”也成了“抢手货”。
四、拓展延伸:1、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结合所学课文,动笔写写自己的读后感。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的写法,借()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之情。
2、学了这篇文章,看到了一位这么深情的慈母,你有没有想到自己正在操劳着的母亲,你有没有一些话想要对自己的母亲或是文中的母亲说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如果能用上我们所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就更棒了。
18、《慈母情深》导学案

18、《慈母情深》导学案课题:18、慈母情深课型:自主学习+合作展示编号:本周养成好习惯:倾听认真学习目标:1、通过对母亲语言、外貌、动作描写的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重难点预设)2、学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时间预设:个人自学10′对子交流5′小组学习5′展示探究20 ′(1课时)展示探究20′达标检测20′(1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为加点的字注音并大声读三遍。
龟()裂陷()入忙碌()攥()着2、将下列三个词语的意思写到横线上,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自己查一查批注到书上。
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3、自读课文三遍以上,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4、初读课文,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能写下来。
课堂学习流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组长检查预习1、2、4题完成情况。
2、对子合作读课文一遍,纠错。
二、合作探究,展示提升1、展示一:我能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母亲语言的词句,我能体会到此时母亲心里是怎么想的,作者是怎么想的,作为读者的我想到了什么?(重点围绕“大声”思考:为什么要“大声”?“大声”说明了什么?)2、展示二:我能用曲线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外貌的词句,我能体会到此时作者是怎么想的,作为读者的我想到了什么?(重点围绕“极其瘦弱”、“疲惫”等词语展开学习)3、展示三:我能用红线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的词句,我能体会到此时母亲心里是怎么想的,作者是怎么想的,作为读者的我想到了什么?(重点围绕“掏”、“塞”“立刻”等词语展开学习。
)4、选做题:课文还有其他地方我有体会,我想给大家交流交流。
三、自我检测(四选一)(背景音乐:《烛光中的妈妈》)小练笔1:我能写一件妈妈关心我、呵护我的小事,使同学们感受到“慈母情深”。
小练笔2:我能背诵或创作一首赞扬母爱的小诗。
小练笔3: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我的父母。
小练笔4;我想写下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话。
(1)我穿过一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慈母情深》导学案
潘村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
编写意图
《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给“我”钱买书的故事。
课文以对话、外貌和抒情为主,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
文章有两条行文线索:母亲对“我”的慈爱——是文章的明线;“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这是文章的暗线。
两条线索相辅相成,穿联成了这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的文章。
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父母的爱”,单元训练重点是“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因此,这节课设定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对母亲语言、外貌、动作描写的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鉴于我们的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内心最真实的体会,更不善于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设定的第二个目标是:学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就是要求学生敢于并逐渐善于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另外,本节课还有一个隐形的目标,那就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一点在备注栏有较为详细的标注。
教学反馈
1、导学案前置。
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
因此我将字词的认识和理解、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和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放到了课前学生的预习,为了保证预习质量,课上对预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检查,完成率100%,优秀率80%。
2、操作流程及效果。
课堂教学环节为明确目标、检查预习情况、分组合作、展示提升、达标测评几个步骤。
独学、对学、群学、预展、展示、质疑在课堂上自然流畅,没有人为割裂的现象,完成了学习目标。
3、不足之处:在展示环节,由于我把语言、外貌、动作及自选等问题一齐放给了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展示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展点过多,学生顾此失彼的现象,显得展示环节时间不够用,当堂检测环节被迫推迟到了课后进行。
备课组点评:
1、导学案的产生
本篇导学案主备人是杜新庆,备好草案后由学校高年级语文组“集智备课”点评,再由杜新庆二次备课,经学校学科领导审核后印刷使用。
2、特色和亮点
(1)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本篇导学案的导学性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学习文本从导学案开始,最后落实到了文本,导学案成了打开文本的钥匙。
本篇所预设的问题都和教材有着紧密的联系,都需要学生细读文本才能完成。
学生采用导学案提供的方法来学习文本,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
(2)展示环节有精彩的生成。
学生展示时,展示的学生做到了大声、大胆、大方,听展的同学做到了认真倾听,展示环节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1)展示形式多样,所有同学都参与到了展示当中来,实现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2)学生的补充和点评都能围绕所学的内容来展开,在课堂上形成了对抗和质疑。
(3)老师的追问和点拨到位。
学生聚焦的时候,老师站在学生的身后,观察到了每一个学生的表现,根据内容进行适时地追问和点拨在课堂上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达标测评多样化。
达标测评是一个小练笔,四选一的方式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使学生
“有话可说”。
从学生课后的小练笔情况来看,所有学生都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需改进的地方
(1)展点预设过多,时间不够用。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展点预设过多并且有一定难度,好学生还可以完成,后进生完成效果不理想,因此出现了老师为了赶进度干预学生展示,个别展点出现了浅尝辄止、不够深入的现象。
同时还使小练笔被迫推到了课后,学生的情感在本节课没有推向高潮是本节课的缺憾。
(2)教师学习方法指导不到位也是个别学生顾此失彼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