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四烛之武退秦师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
课时追踪检测(四)烛之武退秦师
(时间: 40 分钟满分: 60 分)
一、基础稳固 (25 分 )
1.对以下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添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援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减少

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长,扩充

分析:选 B B 项,“济”,渡河。

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

B.越国以鄙远以:把

之敝:伤害
C.因人之力而敝.
D.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却

分析:选 B B 项,以,目的连词,相当于“而”。

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3 分)()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以其无礼于晋
..
A. 是寡人之过也
B.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以其无礼于晋以其无礼于晋
..
C. 以乱易整,不武
D. 吾其还也
..
分析:选 B B 项,均为介词,对。

A 项,用在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独立性/ 构造助词,的。

C 项,介词,由于 / 介词,用。

D 项,代词,郑国/语气助词,表商议或希望语气,仍是。

4.以下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
A .既东
.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晋军函陵

C.夜缒而出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分析:选B B 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均为名词作动词。

A 项,名词作状语。

C 项,名词作状语。

D 项,动词作名词。

1
5.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同样的一项为
哪一项(3 分)()
A .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
..
B.若舍郑认为东道主
...
C.吾不可以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分析:选 C A 项,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件。

B 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款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C 项,古今同义。

D 项,古义,
此句中代秦穆公;今义,尊称男人的老婆。

6.把下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敢以烦执事。

(3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舍郑认为东道主,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 分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利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2)假如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 (款待过客 )的主人,秦国使者来往,郑国能够随时供应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3)子犯恳求侵袭秦军,晋文公说:“不可以!若是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
地步的。


二、阅读鉴赏 (20 分 )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7~ 10 题。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①赏从亡者。

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势必有主主晋
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④ 认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
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

以死谁怼⑤!”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牢骚,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奈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

”遂而死。

晋侯求之,不,以上⑥ 之田⑦。

曰:“以志吾,且旌.好人。


(自《左·僖公二十四年》) [ 注 ]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

他流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承君位。

②介
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

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

④二三子:指
跟从文公流亡的人。

子是人的美称。

⑤ (du ì):恼恨。

⑥ 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南、沁源西北的介山之下。

⑦田:祭田。

7.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解不
正确的一是 (3 分 )().
A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尤:指

B.盍亦求之盍:何不

C.以志吾,且旌.好人旌:表彰
D.下其罪,上其奸:正

分析:D “ ”此,把⋯⋯当成正。

8.文中画波涛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是(3 分 )()
A .天未晋 / 势必有主主晋 / 祀者非君而 / 天置之 / 而二三子以己力/不亦乎
B.天未晋 / 势必有主 / 主晋祀者 / 非君而 / 天置之 / 而二三子以己力/ 不亦乎C.天未 / 晋势必有主 / 主晋祀者 / 非君而 / 天置之 / 而二三子以己 / 力不亦乎D.天未 / 晋势必有主 / 主晋祀者 / 非君而 / 天置之而 / 二三子以己 / 力不亦乎
分析:B天未晋,势必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天置之,而二三子以
己力,不亦乎?
9.以下原文相关内容的归纳和剖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
A.介之推不于上下相蒙的状,并在与其母的沟通以后,居而死。

B.介之推和母一同居,母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他的上之田。

C.晋侯在介之推死后,已有改过之意。

D.“介之推不言禄”一事表了介之推、介之推的母的高品。

分析:B从“遂而死”及“晋侯求之,不”来看,介之推居而死,并无
接受。

故 B 表达不正确。

10.把文中画横的句子翻成代。

(11 分 )
(1) 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3 分)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窃人之,犹之盗;况天之功,以己力乎?(5 分)
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求显也。

(3 分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介之推不去要求禄赏,而(晋文公 )赐禄赏时也没有考虑到他。

(2)盗窃他人的财物,还被人称为匪徒;更况且贪求上天的功绩,把它当成自己的功绩
呢?
(3)这是祈求权贵啊!
三、表达沟通 (15 分 )
11.把以下句子组织成一个语意连接的单句。

(能够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粗心)(4 分)
①《左传》是一部屈指可数的文学作品
②《左传》常常经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鲜亮性格
③《左传》擅长写细节,擅长刻画人物
④《左传》擅长描绘战争,描绘大场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左传》是一部擅长描绘战争、描绘大场面,擅长写细节,擅长刻画人物,常
常经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鲜亮性格的屈指可数的文学作品。

12.下边是一段对于《左传》的作者的商讨文字,请用三句话归纳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6 分)
对于《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左丘明。

唐朝赵匡第一思疑“左氏”非左丘明,清朝姚鼐进一步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

”他还提出《左传》作者
可能是吴起。

还有人主张为刘歆所作,可是这些思疑之说都没有充足依据。

对于左丘明的
记录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

唐孔颖达认为姓左名丘明 (《春秋左氏传序疏》 )。

清朝朱彝尊认为左丘为复姓 (《经义考》 )。

清朝俞正燮又认为姓丘名明,左是左史之官 (《癸巳类稿·左丘明后代姓氏论》 ) 。

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详。

《孔子家语·观周篇》说:“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

”未知所据。

可是一般论者据《左传》所记事实,都认为作者的生活年月要比孔子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于《左传》的作者的众多思疑之说都是没有充足依据的。

(2)对于左丘明的姓氏向来议论纷纷。

(3)一般论者认为孔子与左丘明交往的记录是不切合事实的。

13.以下图是兰州市“绿箱子废旧手机回收平台”流程的表示图。

请你依据此图向广大
市民介绍荒弃手机回收的整个流程,并呼吁广大市民踊跃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

要求:
不超出 90 个字。

(5 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登录“绿箱子网”,选择回收价钱及回收商,将旧手机快递至回收商,回收成
功后可换取绿 E 币或现金,绿 E 币还可兑换日用品。

轻松点击,环保又得益,大家赶忙行
动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