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个性化治疗原则
浅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心得

浅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心得子宫肌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多见于30~50岁妇女。
子宫肌瘤可生长在子宫体部,也可生长在子宫颈部。
子宫肌瘤90%以上生长于子宫体部,仅少数(4%~8%)发生于子宫颈。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肌壁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壁间、浆膜下、黏膜下及阔韧带内肌瘤。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及肌瘤的大小等情况全面考虑。
1.无症状子宫肌瘤小于3个月妊娠大小,可每3~6个月复查一次。
若40岁以上出血量多或有不规则出血,应做诊刮排除恶变。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依据为子宫肌瘤系性激素依赖性肿瘤,采用拈抗性激素的药物可有效地抑制肌瘤的生长。
(1)雄激素:用以对抗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直接作用于子宫,使肌层及血管平滑肌收缩,减少出血。
并使近绝经期患者提早绝经。
常用药物有甲睾酮5mg,2次/d,舌下含服,每月用药20日。
经期时肌内注射每日25mg,连续3日,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以免引起男性化。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可抑制垂体卵巢功能,有效地降低雌激素水平,使肌瘤逐渐缩小,月经量减少或闭经,血红蛋白上升,从而纠正贫血状态。
应用国产GnRH-a(丙氨瑞林)每日150μg,皮下注射,卵泡期开始给药,或布舍瑞林滴鼻,3次/d,每次300μg或长效GnRH-a,如醋酸亮丙瑞林3.75mg,每月1次,戈舍瑞林3.6mg,每月1次,连续3~6个月。
不良反应为低雌激素症状,如潮热、出汗、头晕等症状,但很少有因此而停药者。
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如用药不超过6个月,对血脂和骨质无影响。
但停止治疗后,肌瘤又长大。
(3)三苯氧胺(tamoxifen,TAM):为抗雌激素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可用10mg,2次/d,连续服3~6个月,使用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肌瘤也能缩小,但停药后肌瘤又逐渐增大。
不良反应与LHRH类似物相似。
(4)米非司酮:用法为每日l0mg,连续服用3~6个月,不良反应有轻微的低雌激素血症的症状,如潮热、关节轻微不适等。
中医治子宫肌瘤案例

中医治子宫肌瘤案例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独特而有效,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个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成功案例。
患者小李,45岁,因不规律的月经、月经量多、腹部胀痛等症状就诊于中医医院。
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医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首先,中医医生采用了中药煎煮的方法,选用了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功效的药材,如当归、川芎、赤芍等。
患者每天按时服用中药,坚持了一个月,月经量明显减少,腹部胀痛症状明显改善。
其次,中医医生还采用了针灸疗法。
通过对患者腧穴的刺激,调节了患者的气血运行,加速了体内淤血的排出,促进了子宫肌瘤的吸收和缩小。
患者每周接受一次针灸治疗,连续进行了三个月,子宫肌瘤的大小减小了百分之三十以上。
最后,中医医生还指导患者进行了一些日常保健措施,如避免寒冷刺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这些措施帮助患者调节了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了自身的抵抗力,减缓了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
经过半年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子宫肌瘤的大小也减小了很多。
通过中医的治疗,患者避免了手术的风险,保留了子宫功能,也避免了术后的恢复期。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小肿块的大小,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中医治疗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耐心和恒心,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了解中医的治疗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子宫肌瘤的护理教案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教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案第十六章: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第三节:子宫肌瘤一、概述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子宫肌瘤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以40-50岁发生率最高。
病因不明确,其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或长期刺激有关。
二、病理1.目检:球形实质性结节。
2.镜下:平滑肌纤维呈皱纹状排列三、分类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子宫的的任何部位各型子宫肌瘤示意图(一)按肌瘤所在部位不同可分为: 复习相关知识复习子宫的正常结构及毗邻关系●难点、重点●详细讲解【教学互动】请两名同学上讲台在各型子宫肌瘤示意图上标识出两种不同的子宫肌瘤的分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子宫体肌瘤(95%)子宫颈肌瘤(5%)(二)根据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类:肌壁间肌瘤(60%--70%)、浆膜下肌瘤(20%)粘膜下肌瘤(10%)上述肌瘤可以2种甚至3种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四、临床表现1.生理方面(1)症状月经改变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主要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及不规则阴道流血;腹部肿块常在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明显,更容易扪及。
白带增多:肌瘤使宫腔面积变大所致;腹痛、腰酸、下腹坠胀疼痛表现为腹痛者约占40%,腰酸者25%和痛经者45%;亦有表现为下腹坠胀感或腰背酸痛,乃肿瘤压迫盆腔血管,引起瘀血,或压迫神经所致;子宫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或子宫轴性扭转时亦产生急性剧烈腹痛;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则腹痛较剧并伴有发烧、恶心。
压迫症状●重点讲解【教学互动】请一位同学回答为什么子宫肌瘤的腹部肿块在清晨时更容易扪及?肌瘤增大时可压迫临近器官,出现相应器官受压的各种症状。
不孕或流产肌瘤增大可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变形,影响精子的通过和受精卵的着床。
贫血长期月经量过多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
(2)体征:妇科检查,子宫呈不规则或均匀增大、质硬。
(3)辅检:①B超;②宫腔镜、腹腔镜等。
子宫肌瘤治疗

子宫肌瘤治疗浅析【关键词】子宫肌瘤;治疗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之肿瘤,也是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
肌瘤主要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纤维组成,故也有子宫纤维肌瘤之称,但子宫肌瘤实际来源于平滑肌细胞,临床都称为子宫平滑肌瘤。
由于子宫肌瘤大小不一,肌瘤小且无症状,故患者自觉有肌瘤情况几乎为零。
基本于体检或普查,或有少数压迫出血症状就医方可发现。
1治疗中的特殊性子宫肌瘤由于症状不明显,故不太引起自身重视,加之有陈旧观念认为子宫肌瘤不会有影响,待长大后行子宫切除。
给早期发现治疗带来影响因素,且单一行手术治疗不是最佳治疗方案,应结合妇女实际情况、身体状况、肌瘤大小、个数多少行选择性治疗方能取到良好效果。
2治疗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经过多年妇产科工作,在实践中体会到子宫肌瘤虽为妇女良性肿瘤,治疗效果一般也不错,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2.1保留生育功能凡有生育功能及生育需求者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生育功能,对此类患者在非不得已情况下可不行子宫切除术,应采用其它保守治疗方法。
2.2保持内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以及对生活的追求渴望,在治疗子宫肌瘤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到内分泌功能的保持,特别是调节功能的保持。
故使用激素治疗时切勿顾此失彼。
2.3功能的同时避免漏切在行手术治疗时,应认真检查,肌瘤的大小、个数,在不影响功能的同时应避免漏切,特别是较深的肌瘤应彻底清除。
2.4个体化治疗原则对每个患者治疗必须采用个体化选择原则,应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年龄、身体状况职业家庭背景,肌瘤的多少及数量包括生长部位来选择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会更人性化和合理化。
2.5动态观察了解肌瘤变异情况通过就医(如:自觉压迫感、排尿障碍、阴道出血等)或体检普查者发现子宫肌瘤,但治疗者毕竟少数,没有发现者约占妇女总数20%尚有潜在存有大小不等的子宫肌瘤。
一部份绝经后妇女子宫肌瘤不是常规性缩小而是继续增大,表示有继发变性发生其中也发生恶变。
子宫肌瘤的诊疗指南

术中止血措施
采用电凝、缝合等止血方 法,确保手术过程中出血 量的控制。
术后观察与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出血情 况,对出血较多的患者给 予止血药物、输血等处理 。
粘连预防措施
术中防粘连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防粘连剂或 放置防粘连膜,减少术后粘连的
发生。
术后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 肠道蠕动和子宫恢复,减少粘连的 形成。
发病机制
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多项研究表明,其与 女性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异常有关。此外,遗传因素 、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也可能参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子宫肌瘤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据统计,30岁 以上的女性约20%患有子宫肌瘤。
年龄分布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30-50岁女性,其中以40-50岁年 龄段发病率最高。
病理检查
对刮出物及切除的子宫肌瘤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及 有无恶变。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保守治疗措施及适应症
药物治疗
通过药物调节激素水平,缓解症状, 缩小肌瘤体积。适用于症状较轻、近 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宜手术者。
期待治疗
对于无症状且肌瘤较小的患者,可定 期随访观察,暂不采取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方式及适应症
生活习惯与疾病预防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以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
心理干预和辅导服务
心理评估与干预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心理疏导、认知 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
教授患者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患者学 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体会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体会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给许多女性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在我得知自己患上子宫肌瘤后,我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通过这段治疗经历,我对中医的疗效和疗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强调整体调理,紧密结合中医的理论基础,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等综合手段,有效改善病情。
在治疗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中医注重疾病的根源,强调平衡调节整个身体的功能。
以下是我在中医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体会和感受。
首先,中医注重调整体内环境。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的形成与体内湿气、寒气、血瘀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开具调理方剂,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改善体内的湿气和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抑制肌瘤生长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消除病灶,还可以提高整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性。
其次,中医强调“以病求证”,注重个性化治疗。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医生会根据病情的变化和体质的差异,对治疗方案进行个性化调整。
这使得治疗更加精准,让患者在疗程中有效控制肌瘤的生长,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医注重“治未病”,提倡预防为主。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医生不仅着重对肌瘤进行治疗,同时也会关注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避免寒凉食物的摄入,调整生活节奏等方法,患者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病灶的发生和扩大。
这种治疗观念的转变让我深刻认识到,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加重要,我们应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调整,保持身体的健康。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在疗效上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治疗过程中,中医综合运用中药和针灸等疗法,结合肌瘤的生长规律和分期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调和阴阳,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灶部位的供血状态,达到抑制瘤生长的目的。
同时,针灸疗法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舒缓身心压力、调理内分泌、改善免疫力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治疗方式。
外科学——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教学教案

实践操作评价的目的:评估学生的 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操作技能。
实践操作评价的方法:采用现场观 察、录像回放、学生自评、教师点 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践操作评价的内容:包括手术操 作、器械使用、手术配合等方面。
实践操作评价的结果:对学生的实 践操作进行量化评分,作为课程成 绩的一部分。
阐述各种手术方 法的优缺点,如 开腹手术的创伤 大、恢复时间长, 但视野清晰,便 于操作;腹腔镜 手术的创伤小、 恢复快,但操作 难度大,需要熟 练的技术。
比较各种手术方 法的适应症和禁 忌症,如开腹手 术适用于较大的 子宫肌瘤,而腹 腔镜手术适用于 较小的子宫肌瘤。
强调手术治疗的 安全性和效果, 以及术后的护理 和康复。
子宫动脉栓塞术: 优点是微创,缺 点是效果不确定
超声引导下射频 消融术:优点是 微创,缺点是效 果不确定
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 染
观察出血情况,如有异 常及时就医
遵医嘱服用药物,避免 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 化
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 食物和过敏原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子宫肌瘤患者,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 禁忌症: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宫腔镜手术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损伤周围器官、复发
手术方法及优缺点
子宫肌瘤切除术: 优点是保留子宫, 缺点是复发率高
子宫切除术:优 点是彻底治愈, 缺点是失去生育 能力
作业要求:学生需 要查阅至少5篇相关 文献,撰写的综述 需要包括手术治疗 方法的原理、优缺 点、适应症等。
「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

「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尤其是在育龄妇女中。
为了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子宫肌瘤,近年来相关专家对子宫肌瘤的诊疗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发布了《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
1. 指南的制定背景子宫肌瘤作为一种常见病,广泛存在于妇女中,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子宫肌瘤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指南的制定旨在提供权威、准确、科学的指导,帮助医生和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2. 子宫肌瘤的定义与分类指南明确了子宫肌瘤的定义以及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数量等进行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类子宫肌瘤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3. 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指南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超声、MRI等),并强调了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4.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指南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对于育龄妇女,指南还详细阐述了孕前治疗、妊娠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5.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指南介绍了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激素治疗、抗纤维化治疗等,并重点指出了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6. 子宫肌瘤微创治疗技术指南对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详细分析了各种治疗技术的适应症、手术步骤和并发症风险。
7. 子宫肌瘤的随访及复发处理指南对子宫肌瘤的随访及复发处理提出了建议,包括复查时间、随访内容等,以及对于复发子宫肌瘤的处理方法。
8. 指南的局限性及待完善之处指南强调其所提供的只是一种参考,不能代替临床医生的判断和决策。
并指出因研究限制和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指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待完善之处。
总结起来,最新版子宫肌瘤诊疗指南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权威、准确的参考,帮助他们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选择。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一、子宫肌瘤的概述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
它由子宫壁的平滑肌细胞形成,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大小不一。
子宫肌瘤可以单发或多发,有时会造成不适和生理功能障碍。
近年来,在诊断与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进展,有助于提高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水平。
二、诊断新进展1. 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超声波造影技术和MRI在子宫肌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超声波造影可通过注射超声造影剂,使得血流灌注情况更加清晰可见,有利于评估子宫内膜早期浸润、异位皮下结节等情况。
MRI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肿瘤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且能够鉴别恶性程度。
2. 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在子宫肌瘤的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某些特定基因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携带特定基因突变,从而提前预警子宫肌瘤的发生和进展。
三、治疗新进展1. 保守治疗:对于无明显症状或轻度不适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
包括观察、休息、药物治疗等方式。
此外,辅助传统中医药或针灸等方法也有一定效果。
2. 微创手术:针对那些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微创手术已成为常规选择。
腔镜手术技术可以通过小切口进行子宫肌瘤的摘除或剥离,对组织损伤较小,并能够缩短恢复时间。
3. 焦点聚焦超声消融:该技术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将能量准确传递到肿块内部,使其受到高温灼伤而死亡。
相比传统手术方式,此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患者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疼痛。
4.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子宫动脉供血部分,以达到堵塞血流、阻止肿瘤生长的目的。
这个方法是一种无需手术切除,可以尽量保留子宫和卵巢功能的选择。
四、新进展带来的益处1. 提早发现:新的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
2. 个体化治疗:新的治疗策略允许医生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式。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引言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源于子宫平滑肌层。
它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通常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中更为常见。
由于子宫肌瘤的症状多样,治疗原则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子宫肌瘤的基本治疗原则,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处理子宫肌瘤。
1. 无症状的观察对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子宫肌瘤,观察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这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定期的妇科检查和超声波检查,以监测肿瘤的大小和生长情况。
如果肿瘤的生长缓慢,没有引起任何不适,治疗通常不是必需的。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用于减轻子宫肌瘤相关的症状,也可以用于缩小肿瘤的大小。
以下是常见的药物治疗选项:2.1 黄体酮类似物黄体酮类似物(如地屈孕酮)可以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
这些药物通常用于临床试图通过减小子宫肌瘤尺寸来避免手术的情况。
2.2 雌激素拮抗剂雌激素拮抗剂(如甲炔司他孕酮)可以阻断子宫肌瘤对雌激素的反应,从而减少疼痛和出血。
这些药物适用于症状明显的患者,但由于副作用的限制,治疗持续时间通常较短。
2.3 受体调节剂受体调节剂(如标准化铁摄入铁剂,腹腔镜)可以通过改变子宫肌瘤细胞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受体表达来改善症状。
这些药物适用于治疗症状严重的患者,但在长期治疗中副作用需要引起关注。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以下是常见的手术治疗选项:3.1 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包括子宫全切除术和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于不再生育的患者或子宫肌瘤非常大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子宫切除术是最常见的选择。
3.2 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给子宫引流血管注射栓塞剂,阻塞子宫动脉供血,导致子宫肌瘤缺血坏死。
这是一种非手术治疗选择,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患者。
3.3 高强度聚焦超声术(HIFU)HIFU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波,直接在子宫肌瘤内产生热量,导致肿瘤坏死。
子宫肌瘤2

09中大临床本科姓名:何庆媛学号:08523636浅谈子宫肌瘤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
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
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
本病确切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采取性激素或手术治疗,尚无其他理想疗法。
(1)1 病因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子宫肌瘤素刺激有关。
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
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变性愈多。
2 分类根据肌瘤部位分,可以分为子宫体肌瘤,约占临产的90%左右,另外一种是子宫颈肌瘤,这种约占10%左右。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分为以下几类:(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60~70%。
(2)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20%。
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3)粘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约占10%-15%。
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4)子宫颈肌瘤较少见,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顿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
子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3症状体征3.2症状(2)子宫肌瘤有无症状及其轻重主要决定于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并发症有的肌瘤小生长缓慢无症状可以终生未被发现近年由于B型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不少患者是因常规查体经B超检查发现有子宫肌瘤而其本人并无症状多数患者是因有症状而来就医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有子宫出血腹部肿块阴道溢液压迫症状等(1)子宫出血:子宫出血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临床可表现为月经过多出血有周期性经量增多往往伴有经期延长此种类型出血最多见;月经频多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月经失去正常周期性持续时间长时多时少且淋漓不断多见于黏膜下肌瘤子宫出血以黏膜下肌瘤及肌间肌瘤为多见浆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宫出血根据文献报道黏膜下肌瘤肌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的子宫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9.5%~100%74%~77.7%33.3%~36%(2)腹部肿块:子宫位于盆腔深部肌瘤初起时腹部摸不到肿块当子宫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了3个月妊娠大小或位于子宫底部的浆膜下肌瘤较易从腹部触及肿块居下腹正中部位实性可活动但活动度不大无压痛生长缓慢如果患者腹壁厚子宫增大或超出盆腔甚至达4~5个月妊娠大小患者仍难自己发现因此子宫肌瘤患者因腹部肿块就诊者少巨大的黏膜下肌瘤脱出阴道外患者可因外阴脱出肿物来就医肿瘤多伴有感染坏死近年这种患者很少见(3)阴道溢液: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宫颈黏膜下肌瘤均可引起白带增多一旦肿瘤感染可有大量脓样白带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溢液(4)压迫症状:子宫肌瘤可产生周围器官的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者可产生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向前长到相当大时也可以引起膀胱受压而导致耻骨上部不适尿频尿潴留或充溢性尿失禁(overflow incontinence);巨型宫颈前唇肌瘤充满阴道压迫尿道可以产生排尿困难以至尿闭患者可因泌尿系统症状就诊子宫后壁肌瘤特别是峡部或宫颈后唇巨型肌瘤充满阴道内向后压迫直肠可产生盆腔后部坠胀大便不畅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使上泌尿道受阻形成输尿管扩张甚至发生肾盂积水由于肌瘤压迫盆腔淋巴及静脉血流受阻产生下肢水肿者少见(5)疼痛:一般子宫肌瘤不产生疼痛症状若出现疼痛症状多因肌瘤本身发生病理性改变或合并盆腔其他疾病所引起(6)不孕与流产:子宫肌瘤患者多数可以受孕妊娠直到足月然而有些育龄妇女不孕除肌瘤外找不到其他原因而作肌瘤切除术后即怀孕说明不孕与肌瘤有一定关系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可能对受孕与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宫颈肌瘤可能影响精子进入宫腔;黏膜下肌瘤可阻碍孕卵着床;巨型原发性子宫肌瘤使宫腔变形特别是输卵管间质部被肌瘤挤压不通畅妨碍精子通过;有人认为子宫肌瘤引起的肌壁子宫内膜静脉充血及扩张特别是子宫内膜其结果导致子宫内环境不利于孕卵着床或对胚胎发育供血不足而致流产(7)贫血: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为子宫出血由于长期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可导致失血性贫血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重度贫血多见于黏膜下肌瘤严重贫血尤其时间较长者可致心肌营养障碍(8)红细胞增多症:子宫肌瘤伴发红细胞增多症(erythrocytosis)者罕见患者多无症状主要的诊断依据是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增高除子宫肌瘤外找不到其他引起红细胞增多症的原因肿瘤切除后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均降至正常(9)低糖血症:子宫肌瘤伴发低糖血症(hypoglycemia)亦属罕见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低意识丧失以致休克经葡萄糖注射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肿瘤切除后低血糖症状即完全消失3.2 体征(1)腹部检查:小子宫肌瘤从腹部摸不到肿块如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或宫底部有肌瘤易于触及于耻骨联合上方或下腹部正中触及肿物实性若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则其外形不规则肿物可活动无压痛若为阔韧带肌瘤则其活动受限制(2)阴道检查:注意阴道是否通畅有无肿物堵塞;宫颈大小外观有无变形肿物有无移位是否易于暴露颈管有无变形阴道穹隆是否饱满子宫体部肌瘤则子宫呈不同程度增大肌瘤局部向外突起子宫表面凹凸不平肿瘤硬度与子宫肌壁一致若肌瘤含纤维组织成分较多者则触之较硬若肌瘤有退行性变则变软甚至呈囊性若肌瘤有钙化则触之坚硬如石移动宫颈时肿瘤也随之移动带蒂浆膜下肌瘤位于子宫表面若蒂长移动宫颈则肿瘤不随之移动此时与卵巢肿瘤易混淆子宫黏膜下肌瘤位于宫腔内者子宫呈一致性增大表面平滑硬度正常而活动若带蒂黏膜下肌瘤脱出于宫颈外口处则张开窥器即可看到子宫颈口处有肿物粉红色表面光滑宫颈四周边缘清楚软肌瘤有时可缩回宫腔形成时隐时现若肌瘤大一旦脱出于宫颈外口即不易退缩回去若时间长肿瘤表面充血水肿伴有感染甚至形成溃疡坏死而有脓性溢液排出宫颈肌瘤则宫颈局部增大可触及圆形瘤核若为带蒂黏膜下肌瘤脱出于宫颈口处则与子宫黏膜下肌瘤外观相似用探针探测蒂根位于颈管内则为宫颈黏膜下肌瘤宫颈肌瘤多是单发的若为巨型宫颈肌瘤肌瘤可达3~4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盆腔改变较复杂宫颈有明显的移位及变形肌瘤可来自前唇或后唇而以后唇为多见后唇被增大的肿物所代替前唇则被肿物扩张变薄宛如临产后近开全的宫颈而子宫则被推到肿物之上如高山上的小庙;有时位于宫颈上方近峡部的巨型肌瘤向子宫直肠陷凹处嵌入宫颈向上移位于耻骨联合的后方呈扁片状而无法暴露子宫则被高举于肿瘤之上方来自前唇的巨型肌瘤使宫颈口移到后下方亦难以暴露前唇被巨大的肿瘤代替子宫被高举于肿物之上有时宫颈肌瘤向侧方发展而形成阔韧带底部的肿瘤三合诊可协助了解盆腔内的改变4 治疗用药4.1 治疗原则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1)根据症状选择治疗方法,在子宫肌瘤可能比其他疾病(特别是肿瘤)更重要。
中医诊断学中的子宫肌瘤辨证技术探索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中 药汤剂、针灸等非药物治疗手段,促进患者康复。
长期随访管理
对于保留子宫的患者,需进行长期随访管理 ,定期监测肌瘤的生长情况和患者的症状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型辨证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辨证技术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中医诊断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学习,提高辨 证的准确性和效率。
各类证型特点剖析
01
02
03
04
气滞血瘀型
以情志抑郁、胸闷胁胀、月经 不调、痛经等症状为主,舌紫 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寒凝血瘀型
以小腹冷痛、喜温喜按、月经 后期、量少色暗等症状为主, 舌淡暗或有瘀点,脉沉紧或弦 涩。
湿热瘀阻型
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小腹 疼痛、低热起伏等症状为主,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
分型
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子宫肌 瘤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 黏膜下肌瘤三种类型。其中,肌壁间 肌瘤最常见,约占60%-70%。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子宫肌瘤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宫腔镜 、腹腔镜等内镜检查。
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需要与子宫腺肌病、卵巢肿瘤、盆腔炎性包块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这些疾病与子宫肌瘤在症状、体征 和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需要仔细鉴别。
合评价治疗效果。
04
临床实践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选取和介绍
案例一
李女士,42岁,因月经不规律、经量过多伴有血块,下腹 坠胀就医。经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大小约5cm。
子宫肌瘤的中医辨证论治

子宫肌瘤的中医辨证论治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滞、痰湿内阻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调整身体平衡、消除肌瘤的目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子宫肌瘤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首先是肝郁气滞。
现代女性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容易情绪不畅,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若肝气不舒,则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久而久之,瘀滞于胞宫,形成肌瘤。
此类患者多伴有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月经不调等症状。
其次是寒湿凝滞。
女性在经期或产后,若不注意保暖,寒邪入侵,或过食生冷,损伤阳气,导致寒湿凝滞于胞宫。
寒湿凝滞,气血瘀阻,也会引发肌瘤。
这类患者往往有小腹冷痛、得热则舒、带下量多清稀等表现。
再者是痰湿内阻。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湿下注胞宫,与气血相结,形成肌瘤。
其症状多为形体肥胖、带下量多、质稠黏腻。
还有就是血瘀内阻。
久病入络,或外伤、手术等损伤胞宫脉络,导致瘀血内阻,结而为瘤。
此类患者常见经行腹痛、经血有块、舌紫暗有瘀点等症状。
中医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强调辨证论治,常见的证型及治疗方法如下: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肝理气,化瘀消癥。
常用方剂如逍遥散加减。
药用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炙甘草等疏肝理气;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
同时,患者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
寒湿凝滞型:治疗以温经散寒,化瘀消癥为主。
方剂可选少腹逐瘀汤加减。
药物有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等。
患者需注意保暖,尤其是经期和产后,避免受寒。
痰湿内阻型:治法为化痰祛湿,散结消癥。
常用方如苍附导痰丸加减。
药用苍术、香附、茯苓、陈皮、半夏、南星、枳壳、神曲等燥湿化痰;三棱、莪术、丹参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患者应调整饮食,少吃油腻、甜腻之品,适当运动,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它通常在子宫内壁或肌层生长,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规律、盆腔疼痛、压迫膀胱和肠道等不适症状。
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包括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一些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大、近期无生育需求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
医生会定期检查肿瘤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肿瘤增大或出现不适症状,就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其次,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缓解症状,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类药物和高效抗雌激素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月经出血量、缓解疼痛和压力感,但并不能缩小肿瘤的体积。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手术包括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
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术是一种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可以保留子宫的功能,但可能会导致肌瘤复发。
而对于年龄较大或不再需要生育的患者,可以考虑子宫切除术,通过切除子宫来彻底解决肌瘤问题。
最后,介入治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那些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插入体内,向肿瘤部位注射栓塞剂或热量,从而达到减小肌瘤体积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总的来说,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多种选择。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根据自身年龄、生育需求、肌瘤大小和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这一健康问题。
子宫肌瘤 教案

子宫肌瘤教案教案 - 子宫肌瘤一、教学目标:1.了解子宫肌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学习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3.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子宫肌瘤相关的问题和疑虑。
二、教学内容:1. 子宫肌瘤的定义及分类。
2. 子宫肌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4. 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
5. 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
三、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介绍子宫肌瘤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子宫肌瘤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分类。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子宫肌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异常、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并介绍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如不规则月经、腹痛、腹胀等症状。
3. 案例分析(20分钟)给学生提供几个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其进行分析和诊断。
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诊断方法,如超声检查、MRI等。
4. 治疗讲解(15分钟)讲解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三种方法。
详细介绍每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5. 疑难问题解答(15分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虑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子宫肌瘤相关知识。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来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评估本课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诊断能力。
3. 学生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和解决能力。
五、教学材料与资源准备:1. 子宫肌瘤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2. 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3. 学生的教科书和笔记。
六、教学方式:1. 讲解教学:通过讲解相关知识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反思,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七、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学术研究和讨论,深入了解和探索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又称为子宫肌腺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它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形成,多数情况下并不引起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导致诸如异常月经、盆腔疼痛和尿频等问题。
针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琳琅满目,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相关理论。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指将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与西医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相结合,以综合疗效为目标的一种治疗方式。
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子宫肌瘤是由于气血不调、郁滞引起的,而西医则将子宫肌瘤视为一种良性肿瘤,主要通过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来处理。
综合起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改善体内环境、提高免疫力等方面来实现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方法1.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体化配方,常用的中药包括柴胡、丹参、三七、当归等。
这些中药能够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缓解症状,起到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
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环节。
建议患者少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绿色蔬菜、黑豆等。
此外,适量的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也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3.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有手术和药物治疗。
手术常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肌瘤切除术,通过手术将子宫肌瘤切除或切除子宫的部分组织。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如孕激素类药物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缓解子宫肌瘤的症状。
4. 其他辅助治疗:除了中医药和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可以加入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中医推拿、针灸、艾灸等。
这些辅助治疗方法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及原则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及原则张家港妇科医院概述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多见的良性肿瘤。
通常可分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或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等,由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可表现出月经过多、下腹部包块或排尿、排便困难等。
在35岁以上的妇女中,约有20%的人患有子宫肌瘤,但由于该肿瘤发展缓慢而无临床症状,故许多人可终生未被发现,也无需治疗。
临床表现1.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为最常见症状。
2.下腹部包块。
3.尿频、排尿困难或大便秘结等。
4.阴道断续流血或脓血性白带。
诊断依据1.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或可触到肌瘤结节。
3.B超检查可显示出肌瘤的图像。
治疗原则1.随访观察:适用于肌瘤不大、月经量增多不明显者。
2.雄激素治疗:适用于肌瘤不大、月经量增多不明显的近绝经期患者。
3.手术治疗: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米司非酮治疗:适用于子宫较大,月经多的手术前治疗。
用药原则1.手术后预防感染及补充液可按框限“A”给药。
2.同时有轻度贫血者可按框限“A”及“B”给药。
3.如术前有继发性贫血或手中出血多者可根据贫血程度予以输血或人血白蛋白。
辅助检查1.多数典型病例按检查框限“A”即可;2.诊断困难或疑有肉瘤变性的病例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疗效评价1.治愈:手术后症状消失。
2.好转:保守治疗症状减轻,肿瘤缩小。
3.未愈:保守治疗症状未减轻,肿瘤增大或无变化。
专家提示子宫肌瘤是子宫良性肿瘤的一种,也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肿瘤。
其发生原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长期和过度的雌激素刺激有关。
依据子宫肌瘤的症状如月经过多、周期紊乱,不孕等,及妇科检查子宫呈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光滑等,诊断多无困难。
但有些病例症状不典型时应与妊娠子宫、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翻等相鉴别。
B超声、核磁共振、腹腔镜、宫腔镜、诊断性刮宫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等可协助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ckground
Hysterectomy has been the most common treatment modality for symptomatic fibroids in the past.
过去,子宫切除的有症状的子宫肌瘤的最主要治疗方式。
缓解痛经,减少经量
eg. Aspirin, ibuprofen, and naproxen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
Treatment
long-term use
(长期应用)
gastric ulcers(胃溃疡)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胃肠道出血)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effects(胃肠道副反应) anemia (by inhibiting the cyclooxygenase-1 enzyme
Despite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fibroids a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there remains considerable uncertainty and controversy among clinicians and women regarding the best way to manage them.
Background
Myomectomy, the removal of fibroids surgically without hysterectomy,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his condition.
子宫肌瘤剔除术,即只切除肌瘤而保留子宫的手术,是子宫肌瘤第二主要的手 术治疗方式
extent and severity of symptoms(症状的程度) siz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myomas(大小、数目、位置)
associated medical conditions(相关适应症)
the risk of malignancy(恶性的风险)
proximity to menopause(距绝经的时间) the desire for uterine preservation(保子宫的愿望)
Hence, the treatment should be individualized. 因此,应当采取个性化的治疗。
Treatment 1. Expectant management(期待治疗)
Asymptomatic women with leiomyoma of the uterus of less than 12 weeks size , especially those approaching menopause.
2.2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非类固醇抗炎药)
Stimulate uterine contractility resulting in pain
antagonists of prostaglandins
前列腺素抑制剂
reduce dysmenorrhea and heavy menstrual losses
关于子宫肌瘤的最佳治疗方式,临床医生及患者仍存在相当的争议。
Background
age(年龄) parity(产次)
childbearing aspirations(生育要求)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ice of therapeutic approach
(影响治疗方式的因素)
小于12周大小的无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特别是接近绝经期。
Treatment
follow-up every carriy out 3–6 months
a detailed history
to note
the uterine size
clinical examination
rate of growth of the tumor
Treatment
2. Medical therapy(药物治疗)
2.1 Antifibrinolytics(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Tranexamic acid(氨甲环酸)
Fist-line nonhormonal therapy for heavy bleeding associated with uterine fibroids and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for uterine myoma
子宫肌瘤的个性化治疗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ackground
Uterine myomas are the most common benign uterine tumors, present in 20%–40% of women at reproductive age.
Based on data from 1990 to 1997, the presence of uterine fibroids formed the main indication for hysterect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资料显示,从1990年至1997年,子宫肌瘤在美国是子宫切除术的主要适应症。
贫血(通过抑制环加氧酶-1)
Treatment
2.3 Oral contraceptive pills(口服避孕药) control menorrhagia and dysmenorrhea(控制月经过多及痛经)
作为一线非激素药物,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所致 的大量出血。
Treatment
Prolonged treatment may theoretically increase the risk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长期应用可能会增加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