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二编专题突破篇专题5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与实际应用(精讲)试题

合集下载

专题05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含解析)2023年秋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复习

专题05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含解析)2023年秋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复习

专题05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图形问题1.某校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了如下的专题探究;一定长度的铝合金材料,将它设计成外观为长方形的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竖档越多,窗框承重就越大,如果窗框面积越大,采光效果就越好.小组讨论后,同学们做了以下试验:请根据以上图案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案①中,如果铝合金材料总长度(图中所有黑线的长度和)为,当为,窗框的面积是______;(2)在图案②中,如果铝合金材料总长度为,试探究长为多少时,窗框的面积最大,最大为多少?(3)经过不断的试验,他们发现:总长度一定时,竖档越多,窗框的最大面积越小,试验证:当总长还是时,对于图案③的最大面积,图案④不能达到这个面积.2.工匠师傅准备从六边形的铁皮中,裁出一块矩形铁皮制作工件,如图所示.经测量,,与之间的距离为2米,米,米,6m AB 1m ABCD 2m 6m AB ABCD 6m ABCDEF AB DE ∥AB DE 3AB =1AF BC ==,.,,是工匠师傅画出的裁剪虚线.当的长度为多少时,矩形铁皮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某建筑物的窗户如图所示,上半部分是等腰三角形,,,点、、分别是边、、的中点;下半部分四边形是矩形,,制造窗户框的材料总长为16米(图中所有黑线的长度和),设米,米.(1)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为多少时,窗户透过的光线最多(窗户的面积最大),并计算窗户的最大面积.图形运动问题4.如图(单位:cm ),等腰直角以2cm/s 的速度沿直线l 向正方形移动,直到与重合,当运动时间为x s 时,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cm 2,下列图象中能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90A B ∠=∠=︒135C F ∠=∠=︒MH H G GN MH MNGH ABC V AB AC =:3:4AF BF =G H F AB AC BC BCDE BE IJ MN CD ∥∥∥BF x =BE y =y x x x EFG V EF BC EFG V ABCD. .. ..如图,一个边长为的菱形,过点作直线沿线段向右平移,直至经过点时停止,在平移的过程中,若菱形在直线部分面积为,则与直线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 . ..的边长为,点O 为正方形的中心,出发沿运动,连接的运动速度为260︒A l AB ⊥AB l y y l 2cm BC 2cm/s....销售利润问题.某公司经销一种绿茶,每千克成本为元,市场调查发现,在一段时间内,销售量(千克)随销售单价x(元/千克)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关系如图所示,设这种绿茶在(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物价部门规定这种绿茶的销售单价不得高于得2000元的销售利润,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元?(3)求销售单价为多少时销售利润最大?最大为多少元?8.某公司生产的某种时令商品每件成本为投球问题水平距离竖直高度(1)根据题意,填空:________________;(1)某运动员第一次发球时,测得水平距离与竖直高度水平距离竖直高度①根据上述数据,求抛物线解析式;增长率问题(m)x 0123(m)y 0 3.567.5=a x /mx 02461112/m y 2.38 2.62 2.7 2.62 1.721.4213.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合肥市2021年第一季度总值约为2.4千亿元人民币,若我市第三季度总值为千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个季度增长的百分率为,则关于的函数表达式是( )A. B . C . D . 14.某厂家2022年2月份生产口罩产量为180万只,4月份生产口罩的产量为461万只,设从2月份到4月份该厂家口罩产量的平均月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 .B .C .D .15.进入夏季后,某电器商场为减少库存,对电热取暖器连续进行两次降价.若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降价后的价格为元,原价为元,则y 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 .B .C .D .16.目前,随着新冠病毒毒力减弱,国家对新冠疫情防控的政策更加科学化,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更加理性.佩戴口罩可以阻断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某药品销售店将购进一批A 、B 两种类型口罩进行销售,A 型口罩进价m 元每盒,B 型口罩进价30元每盒,若各购进m 盒,成本为1375元.(1)求A 型口罩的进价为多少元?(2)设两种口罩的售价均为x 元,当A 型口罩售价为30元时,可销售60盒,售价每提高1元,少销售5盒;B 型口罩的销量y (盒)与售价x 之间的关系为;若B 型口罩的销售量不低于A 型口罩的销售量的10倍,该药品销售店如何定价?才能使两种口罩的利润总和最高.17.重庆潼南某一蔬菜种植基地种植的一种蔬菜,它的成本是每千克元,售价是每千克元,年销量为万千克多吃绿色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因而绿色蔬菜倍受欢迎,十分畅销.为了获得更好的销量,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基地准备拿出一定的资金作绿色开发,根据经验,若每年投入绿色开发的资金万元,该种蔬菜的年销量将是原年销量的倍,它们的关系如下表:GDP GDP y GDP x y x ()2.412y x =+()22.41y x =-()22.41y x =+()()2.4 2.41 2.41y x x =++++()21801461x -=()21801461x +=()24611180x -=()24611180x +=x y a x ()12y a x =-()21y a x =-()21y a x =-()21y a x =-3005y x =-2310.X m参考答案:,,米,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90A B ∠=∠=︒Q AF BC ∴P 1AF BC ==Q ∴ABCF 90A B ∠=∠=︒Q重叠部分为三角形,面积如图,当时,重叠部分为梯形,面积∴图象为两段二次函数图象,第一段开口向上,第二段开口向下,函数的最大值为纵观各选项,只有C 选项符合.y =510x <≤12y =⨯,图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②当时,如图,③当时,如图,故选:.【点睛】此题考查了动点图象问题,涉及到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不同取值范围内,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进而求解.6.D21332y x x x =⨯=12x <≤()1133132y x =⨯⨯+-=23x <≤()23323322y x =⨯--=-A∴,由题得,,∴,∵,由题得,∴.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的应用,求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PE AD ⊥cm BQ t =cm AE PE t ==2cm QE AB ==cm BP BQ t ==212s t =(3)根据,即可作答.【详解】(1)解: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把,代入解析式得:,解得,∴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2)根据题意,得;当时,,解得:,,∵这种商品的销售价不得高于90元/千克,∴,∴应将销售价定为70元/千克;(3),∵,∴当销售单价时,销售利润w 的值最大,最大值为245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属于常考题型,正确理解题意、得出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8.(1)(2)第18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为450元(3),1500元【分析】(1)从表格可看出每天比前一天少销售2件,所以判断为一次函数关系式,故可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解;(2)日利润=日销售量×每件利润,据此分别表示前20天和后20天的日利润,根据函数性质求最大值后比较得结论;(3)列式表示前20天中每天扣除捐赠后的日销售利润,根据函数性质求a 的取值范围,进而求解即可.()222340120002852450w x x x =-+-=--+()0y kx b k =+≠()50,140()80,80501408080k b k b +=⎧⎨+=⎩2240k b =-⎧⎨=⎩2240y x =-+()()()250502240234012000w x y x x x x =-⋅=--+=-+-2000w =22340120002000x x -+-=170x =2100x =70x =()222340120002852450w x x x =-+-=--+20-<85x =296m x =-+1a =②不能.当时,,该运动员第一次发球能过网,故答案为:不能;(2)判断:没有出界.第二次发球:,令,则,,解得舍,,,该运动员此次发球没有出界.【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正确求出函数解析式.13.C【分析】根据平均每个季度增长的百分率为,第二季度季度总值约为元,第三季度总值为元,则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关于的函数表达式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正确理解增长率问题是解题关键.14.B【分析】利用4月份该厂家口罩产量月份该厂家口罩产量从2月份到4月份该厂家口罩产量的平均月增长率,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9x =()20.0294 2.7 2.2 2.24y =--+=<∴20.02(5) 2.88y x =--+0y =20.02(4) 2.880x --+=17(x =-)217x =21718x =<Q ∴GDP x GDP ()2.41x +GDP ()22.41x +y x ()22.41y x =+2=(1⨯+2)()21801461x +=。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专题训练-附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1y ax b (a ,b 为常数,且0a ≠)与反比例函数2m y x=(m 为常数,且0m ≠)的图象交于点()2,1A -和()1,B n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OA 、OB ,求△AOB 的面积.(3)直接写出当12y y <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一个点的纵坐标等于它的横坐标的三倍,则称该点为“纵三倍点”.例如()()()1,3,2,6,2,32--都是“纵三倍点”. (1)下列函数图象上只有一个“纵三倍点”的是______;(填序号)△21y x =-+;△21y x=;△21y x x =++. (2)已知抛物线2y x mx n =++(,m n 均为常数)与直线4y x =+只有一个交点,且该交点是“纵三倍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抛物线232y ax bx (,a b 是常数,0a >)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一个“纵三倍点”,令226w b b a =-+,是否存在一个常数t ,使得当1t b t ≤≤+时,w 的最小值恰好等于t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AB y ⊥轴于点B ,且24OB AB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C 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连接AC 并延长交x 轴于点D ,且45ADO ∠=︒,求点C 的坐标.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3y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交于点(,4)A a ,求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5.如图,一次函数()10y mx n m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0k y k x=≠的图象交于(),1A a -,()1,3B -两点,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交x 轴于点C ,交y 轴于点D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第四象限的反比例图象上有一点P ,使得4=△△OCP OBD S S ,请求出点P 的坐标;(3)对于反比例函数()20k y k x=≠,当3y ≤时,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 6.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11k y x =的图象与直线22y k x b =+相交于()1,3A -,(3,)B n 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3)直接写出当12y y >时,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1y k x b =+(10k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k y x=(20k ≠)的图象相交于()3,4A ,()4,B m -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直接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x 的取值范围;(2)若点D 在x 轴上,位于原点右侧,且OA OD =,求:ABO ABD S S △△.8.如图,一次函数5y x =-+的图象与函数(0,0)n y n x x=>>的图象交于点(4,)A a 和点B .(1)求n 的值;(2)若0x >,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5n x x-+>时x 的取值范围; (3)点P 在线段AB 上,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函数n y x =的图象于点Q ,若POQ △的面积为1,求点P 的坐标.9.如图,一次函数()110y k x b k =+≠与反比例函数()220k y k x=≠的图象交于点()2,3A 和(),1B a -,设直线AB 交x 轴于点C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且POC △是以O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P 点的坐标.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1152y x =+和22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反比例函数3k y x =的图象经过点A .(1)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2)当13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3)求AOB 的面积.11.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mx =图象的一个交点为()4,,A m AB x ⊥轴,且AOB 的面积为4.(1)求k 和m 的值;(2)若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交点为C ,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__________.12.已知 ()()4428A B --,,,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m y 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C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式;(2)求AOC 的面积;(3)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m kx b x +>的解集. 13.如图,直线32y x =与双曲线(0)k y k x=≠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3)m -,点C 是双曲线第一象限分支上的一点,连结BC 并延长交x 轴于点D ,且2BC CD =.(1)求k 的值,并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2)点G 是y 轴上的动点,连结GB ,GC ,求GB GC +的最小值和点G 坐标;(3)P 是坐标轴上的点,Q 是平面内一点,是否存在点P ,Q ,使得四边形ABPQ 是矩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如图,直线3y x b =+与x 轴交于点()1,0A -,与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相交于点()1,B m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C 是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的一点,连接AC ,若45CAO ∠=︒,求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 15.如图,一次函数1=y ax b +的图象过点()40A -,,与y 轴交于点B ,与反比例函数(2>0)k y x x =的图象交于点C .D 为AB 的中点,过点D 作x 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E ,连接OE .(1)当=3OB ,=6DE 时,求k 的值;(2)若635OB OE ==,,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点C 的坐标.参考答案: 1.(1)2y x=- =1y x -- (2)1.5(3)20x -<<或1x >2.(1)△△(2)238y x x =-+(3)1t =3.(1)8y x= (2)()4,2C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4y x =. 5.(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2y x =-+;(2)点P 的坐标为3,44⎛⎫- ⎪⎝⎭(3)1x ≤-或0x >6.(1)13y x=- 22y x =-+; (2)4;(3)10x -<<或3x >.7.(1)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1y x =+;40x -<<或3x >(2)1:68.(1)4(2)14x <<(3)(2,3)P 或(3,2)9.(1)6y x = 122y x =+(2)()2,3P --10.(1)38y x =-(2)8x <-或20x -<<(3)1511.(1)18,2k m ==(2)()4,2--12.(1)16y x = 24y x =+(2)8(3)40x -<<或2x >13.(1)623k B =,,(2)217(3)存在,点P 的坐标为1302⎛⎫ ⎪⎝⎭, 或1303⎛⎫⎪⎝⎭,14.(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6y x =;(2)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39y x =-+.15.(1)6k =(2)162y x =+,点C 的坐标为()29,。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二部分重难专题突破专题5“倍半角”模型解决旋转变换问题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二部分重难专题突破专题5“倍半角”模型解决旋转变换问题

∠BAD=∠EAF.∴ ∠EAG=∠EAF.又∵ AE=AE,∴

△AEG≌△AEF.∴ EG=EF.∵ EG=BE+BG,∴ EF
=BE+DF.
(3) 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D=AB,∠ABC与∠D互补,点E,
1
F分别在射线CB,DC上,且∠EAF= ∠BAD.当BC=4,CD=7,CF=1
的半角模型是90°含45°,120°含60°.
(1) 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BC上的点,且
∠EDF=45°,探究线段EF,AE,FC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明的探究思路如下:如图①,延长BC到点M,使CM=AE,连接
DM,先证明△ADE≌△CDM,再证明△DEF≌△DMF.小亮发现
2
时,△CEF的周长为 13 .
解:(3)解析:如图②,在DF上截取DM=BE,连接AM.
∵ ∠ABC与∠D互补,
∴ ∠D+∠ABC=∠ABE+∠ABC=180°.
∴ ∠D=∠ABE.∵ AD=AB,∴ △ADM≌△ABE.
∴ AM=AE,∠DAM=∠BAE.

∵ ∠EAF=∠BAE+∠BAF=∠DAM+∠BAF= ∠BAD,

∵ ∠EAF= ∠BAD,∴ ∠GAF=∠DAG+∠DAF=∠BAE+∠DAF

=∠BAD-∠EAF=∠EAF.∴ ∠EAF=∠GAF.
=,
在△AEF和△AGF中,ቐ∠=∠,
=,
∴ △AEF≌△AGF.∴ EF=GF.
∵ GF=DG+DF=BE+DF,∴ EF=BE+DF.
解:(2) EF=BE+DF.如图①,延长EB到点G,使
BG=DF,连接AG.∵ ∠ABC+∠D=180°,∠ABG+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7反比例函数及其运用(解析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7反比例函数及其运用(解析版)

反比例函数及其运用复习考点攻略考点一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y x=(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y kx -=的形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k y x =(k 是常数.k ≠0)中x .y 的取值范围:反比例函数ky x=(k 是常数.k ≠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也是非零实数. 【例1】下列函数中.y 与x 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A .xyB .3x +2y =0C .y =D .y =【答案】A考点二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象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2)性质:当k >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kx 21x +表达式 ky x=(k 是常数.k ≠0) kk >0k <0大致图象所在象限 第一、三象限第二、四象限增减性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y =x 和y =-x .对称中心为原点. 【注意】(1)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应多取一些点.描点越多.图象越准确.连线时.要注意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2)随着|x |的增大.双曲线逐渐向坐标轴靠近.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反比例函数ky x=中x ≠0且y ≠0.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是连续的.因此在谈到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都是在各自象限内的增减情况.当k >0时.在每一象限(第一、三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但不能笼统地说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同样.当k <0时.也不能笼统地说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例2】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C .D .y ax a =-(0)ay a x=≠【答案】D【解析】当时..则一次函数经过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经过一 、三象限.故排除A.C 选项; 当时..则一次函数经过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经过二、四象限.故排除B 选项.故选:D .【例3】若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或【答案】B【解析】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①若点A 、点B 同在第二或第四象限.∵.∴a -1>a+1.此不等式无解;②若点A 在第二象限且点B 在第四象限.∵.∴.解得:; ③由y 1>y 2.可知点A 在第四象限且点B 在第二象限这种情况不可能.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故选:B .考点三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待定系数法:确定解析式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ky x=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2.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1)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ky x=(k ≠0); (2)把已知一对x .y 的值代入解析式.得到一个关于待定系数k 的方程; (3)解这个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 ;(4)将所求得的待定系数k 的值代回所设的函数解析式.【例4】点A 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它到原点的距离为5.到x 轴的距离为3.若点A 在第二象限内.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0a >0a -<y ax a =-(0)ay a x=≠0a <0a ->y ax a =-(0)ay a x=≠()11,A a y -()21,B a y +(0)ky k x=<12y y >a 1a <-11a -<<1a >1a <-1a >(0)ky k x=<12y y >12y y >1010a a -⎧⎨+⎩<>11a -<<a 11a -<<A.y=12xB.y=-12xC.y=112xD.y=-112x【答案】B【解析】设A点坐标为(x.y).∵A点到x轴的距离为3.∴|y|=3.y=±3.∵A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x2+y2=52.解得x=±4.∵点A在第二象限.∴x=-4.y=3.∴点A的坐标为(-4.3).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4×3=-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故选B.考点四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1.反比例函数图象中有关图形的面积2.涉及三角形的面积型当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结合时.可通过面积作和或作差的形式来求解.(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如图①.S△ABC=2S△ACO=|k|;(2)如图②.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kyx=交于A、B两点.且一次函数与x轴交于点C.则S△AOB=S△AOC+S△BOC=1||2AOC y⋅+1||2BOC y⋅=1(||||)2A BOC y y⋅+;(3)如图③.已知反比例函数kyx=的图象上的两点.其坐标分别为()A Ax y,.k x 12 x-()B B x y ,.C 为AB 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则S △AOB =S △AOC –S △BOC =1||2A OC y ⋅–1||2B OC y ⋅=1(||||)2A B OC y y ⋅-.【例5】如图.已知双曲线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B 的中点D .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OBC 的面积为9.则k =__________.【答案】6【解析】如图.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E .∵△ODE 的面积和△OAC 的面积相等.∴△OBC 的面积和四边形DEAB 的面积相等且为9. 设点D 的横坐标为x .纵坐标就为. ∵D 为OB 的中点.∴EA =x .AB =. ∴四边形DEAB 的面积可表示为:(+)x =9;k =6. 故答案为:6.【例6】如图.A 、B 两点在双曲线y x=的图象上.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轴作垂线段.已知1S =阴影.则12S S +=ky x=k x 2k x12k x 2k xA .8B .6C .5D .4【答案】B【解析】∵点A 、B 是双曲线y =上的点.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则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得两个矩形的面积都等于|k |=4.∴S 1+S 2=4+4-1×2=6.故选B .考点五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1.涉及自变量取值范围型当一次函数11y k x b =+与反比例函数22k y x=相交时.联立两个解析式.构造方程组.然后求出交点坐标.针对12y y >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只需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高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部分所对应的x 的范围.例如.如下图.当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A x x >或0B x x <<;同理.当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0A x x <<或B x x <.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坐标(1)从几何角度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由k 值的符号来决定. ①k 值同号.两个函数必有两个交点;②k 值异号.两个函数可能无交点.可能有一个交点.也可能有两个交点;(2)从代数角度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主要取决于两函数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例7】已知抛物线y =x 2+2x +k +1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一次函数y =kx ﹣k 与反比例函数y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4xA.B.C.D.【解析】∵抛物线y=x2+2x+k+1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4﹣4(k+1)>0.解得k<0.∴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选:D.考点六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解决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图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特别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例8】如图.△OAC和△BA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O=∠ADB=90°.反比例函数y=k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B.若xOA2−AB2=12.则k的值为______.【解析】设B点坐标为(a,b).∵△OAC和△BA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2AC.AB=√2AD.OC=AC.AD=BD.∵OA2−AB2=12.∴2AC2−2AD2=12.即AC2−AD2=6.∴(AC+AD)(AC−AD)=6.∴(OC+BD)⋅CD=6.∴a⋅b=6.∴k=6.故答案为:6..(其中mk≠0)图象交于【例9】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mxA(−4,2).B(2,n)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ABO的面积;(3)请直接写出当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x 的取值范围.【解析】(1)∵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m x(mk ≠0)图象交于A(−4,2).B(2,n)两点.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知.n =−4. ∴{2=−4k +b−4=2k +b .解得{k =−1b =−2.故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 又知A 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故m =−8. 故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8x ; (2)在y =−x −2中.令y =0.则x =−2. ∴OC =2.∴S △AOB =12×2×2+12×2×4=6; (3)根据两函数的图象可知:当x <−4或0<x <2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函数:①2x y =;②2y x =;③12y x=-;④12y x -=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答案】C【解析】①不是正比例函数.②③④是反比例函数.故选C .2.点A 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它到原点的距离为5.则x 轴的距离为3.若点A 在第二象限内.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A .y =12xB .y =-12xC .y =112xD .y =-112x【答案】C【解析】∵反比例函数y =-中.k =-6.∴只需把各点横纵坐标相乘.结果为-6的点在函数图象上.四个选项中只有C 选项符合.故选C . 3. 已知点A (1.m ).B (2.n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则( ) A .0m n << B .0n m << C .0m n >>D .0n m >>【答案】A【解析】∵反比例函数(0)k y k x =<.它的图象经过A (1.m ).B (2.n )两点.∴m =k <0.n =2k<0.∴0m n <<.故选A .4.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点A 在原点.顶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 在函数y =kx(x >0)的图象上运动.且AC =BC .则△ABC 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一直不变B .先增大后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不变【答案】A【解析】如图.作CD ⊥AB 交AB 于点D .则S △ACD =.∵AC =BC .∴AD =BD .∴S △ACD =S △BCD . ∴S △ABC =2S △ACD =2×=k .∴△ABC 的面积不变.故选A .6x 2k2k5.如图.点.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过点分别向轴、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连接...若四边形的面积记作.的面积记作.则( )A .B .C .D .【答案】C【解析】解:点P (m.1).点Q (−2.n )都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 ∴m×1=−2n =4.∴m =4.n =−2.∵P (4.1).Q (−2.−2).∵过点P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M.N.∴S 1=4.作QK ⊥PN.交PN 的延长线于K.则PN =4.ON =1.PK =6.KQ =3. ∴S 2=S △PQK −S △PON −S 梯形ONKQ =×6×3−×4×1−(1+3)×2=3.∴S 1:S 2=4:3.故选:C .6. 已知一次函数y 1=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2=k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1)P m (-2,)Q n 4y x=P x y M N OP OQ PQ OMPN 1S POQ △2S 12:2:3S S =12:1:1S S =12:4:3S S =12:5:3S S =4x121212A .x <-1或0<x <3B .-1<x <0或x >3C .-1<x <0D .x >3【答案】B【解析】根据图象知.一次函数y 1=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2=kx的交点是(-1.3).(3.-1).∴当y 1<y 2时.-1<x <0或x >3.故选B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0y kx b k =+≠与()0my m x=≠的图象相交于点()()2,3,6,1A B --.则不等式mkx b x+>的解集为( )A .6x <-B 60x -<<.或2x >C .2x >D 6x <-.或02x <<8. 如图.直线l ⊥x 轴于点P .且与反比例函数y 1=1k x(x >0)及y 2=2k x (x >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 .B .连接OA .OB .已知△OAB 的面积为2.则k 1-k 2的值为( )A .2B .3C .4D .-4【答案】C【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可知:△AOP 的面积为12k .△BOP 的面积为22k. ∴△AOB 的面积为12k −22k . ∴12k −22k =2.∴k 1–k 2=4.故选C . 9. 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a by x-=.其中ab <0.a 、b 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A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 ∴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B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 <0.交y 轴正半轴.则b >0.满足ab <0. ∴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二、四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C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正确; D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与已知相矛盾. 所以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 .10. 如图.一次函数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是A(−4,0).B(0,2).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Q .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有一点P 满足:①PA ⊥x 轴;②PO =√17(O 为坐标原点).则四边形PAQO 的面积为( )A. 7B. 10C. 4+2√3D. 4−2√3【答案】C【解析】∵一次函数y =ax +b 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是A(−4,0).B(0,2). ∴−4a +b =0.b =2. ∴a =12.∴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 =12x +2. 设P(−4,n).∴√(−4)2+n 2=√17. 解得:n =±1.由题意知n =−1.n =1(舍去). ∴把P(−4,−1)代入反比例函数y =mx . ∴m =4.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 =4x .解{y =12x +2y =4x 得.{x =−2+2√3y =√3+1.{x =−2−2√3y =1−√3. ∴Q(−2+2√3,√3+1).∴四边形PAQO 的面积=12×4×1+124×2+12×2×(−2+2√3)=4+2√3. 故选:C .第二部分 填空题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1.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是2.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令y=2x 中y=2.得到2x=2.解得x=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点的坐标是(1,2).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将点(1,2)代入.得.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 12.如图.直线y =x 与双曲线()0ky k x=>的一个交点为A .且OA =2.则k 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2【解析】∵点A 在直线y =x 上.且OA =2.∴点A的坐标为把得.∴k=2.故答案为:2. 13. 已知(),3A m 、()2,B n -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则m n =__________.【答案】23-【解析】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0ky k x=≠.将(),3A m 、()2,B n -分别代入.得 3k m =.2k n =-. 2y x =2y x=2y x =ky x=122k =⨯=2y x =2y x=(22),(22),ky x=22=∴2332k m k n ==--. 故答案为:23-. 14.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a .b )(a >0.b >0)在双曲线y =上.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在双曲线y =.则k 1+k 2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0【解析】∵点A (a .b )(a >0.b >0)在双曲线y =上.∴k 1=ab ; 又∵点A 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B (a .–b ).∵点B 在双曲线y =上.∴k 2=–ab ;∴k 1+k 2=ab +(–ab )=0.故答案为:0. 15.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过点A 作轴.垂足为点C .D 为AC 的中点.若的面积为1.则k 的值是【答案】4【解析】点A 的坐标为(m.2n ).∴.∵D 为AC 的中点.∴D (m.n ). ∵AC ⊥轴.△ADO 的面积为1.∴. ∴.∴ 16. 如图.反比例函数y =24x(x >0)的图象与直线y =32x 相交于点A .与直线y =kx(k ≠0)相交于点B .若△OAB 的面积为18.则k 的值为______.【答案】41k x2k x1k x2k x y x=AC x ⊥AOD ∆2mn k =x ()ADO11121222S AD OC n n m mn =⋅=-⋅==2mn =24k mn ==【解析】:由题意得.{y =24xy =32x .解得:{x 1=4y 1=6.{x 2=−4y 2=−6(舍去). ∴点A(4,6).(1)如图1.当y =kx 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B 在点A 的下方. 过点A 、B 分别作AM ⊥x 轴.BN ⊥x 轴.垂足分别为M 、N . 设点B 坐标为(b,24b ).则ON =b .BN =24b.∴点A(4,6).∴OM =4.AM =6;∵S △AOB =S △AOM +S 梯形AMNB −S △BON =S 梯形AMNB . ∴18=12(6+24b)(b −4).解得.b 1=8.b 2=−2(舍去) ∴点B(8,3).代入y =kx 得. k =38; (2)如图2.当y =kx 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B 在点A 的上方. 过点A 、B 分别作AM ⊥y 轴.BN ⊥y 轴.垂足分别为M 、N . 设点B 坐标为(b,24b ).则ON =24b.BN =b .∴点A(4,6).∴OM =6.AM =4;∵S △AOB =S △AOM +S 梯形AMNB −S △BON =S 梯形AMNB . ∴18=12(b +4)(24b −6). 解得.b 1=2.b 2=−8(舍去) ∴点B(2,12).代入y =kx 得. k =6;故答案为:6或38.第三部分 解答题三、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共56分)17. 如图.已知A (–4.n ).B (2.–4)是一次函数y =kx +b 和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答案】(1)y =–x –2.y =–;(2)6【解析】(1)∵B (2.–4)在y =图象上. ∴m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点A (–4.n )在y =–图象上. ∴n =2. ∴A (–4.2).∵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经过A (–4.2).B (2.–4).∴.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如图.令一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与y 轴交于C 点.mx8xmx 8x8x4224k b k b -+=+=-⎧⎨⎩12k b =-=-⎧⎨⎩当x=0时.y =–2. ∴点C (0.–2). ∴OC =2.∴S △AOB =S △ACO +S △BCO =×2×4+×2×2=6. 18.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 x=与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 (1.-k +4). (1)试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答案】(1).y =x +1;(2)B 的坐标为(-2.-1).x <-2或0<x <1 【解析】(1)∵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 (1.-k +4). ∴.即-k +4=k . ∴k =2.∴A (1.2).∵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经过点A (1.2). ∴2=1+b .∴b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1.12122y x=ky x=41kk -+=2y x=(2)由.消去y .得x 2+x -2=0. 即(x +2)(x -1)=0. ∴x =-2或x =1. ∴y =-1或y =2.∴或.∵点B 在第三象限. ∴点B 的坐标为(-2.-1).由图象可知.当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时.x 的取值范围是x <-2或0<x <1. 19.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为常数且)的图象相交于.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将一次函数的图象沿轴向下平移个单位.使平移后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求的值.【答案】(1);(2)b 的值为1或9. 【解析】(1)由题意.将点代入一次函数得: 将点代入得:.解得 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2)将一次函数的图象沿轴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联立整理得: 12y x y x ⎧=+⎪⎨=⎪⎩21x y ⎧=-⎨=-⎩12x y ⎧=⎨=⎩5y x =+ky x=k 0k ≠(1,)A m -B 5y x =+y b (0)b >ky x=b 4y x=-(1,)A m -5y x =+154m =-+=(1,4)A -∴(1,4)A -ky x=41k =-4k =-4y x =-5y x =+y b 5y x b =+-54y x by x =+-⎧⎪⎨=-⎪⎩2(5)40x b x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实数根此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解得则b 的值为1或9.20.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n 为常数.且n ≠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 .CD ⊥x 轴.垂足为D .若OB =2OA =3OD =12.(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记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E .求△CDE 的面积; (3)直接写出不等式kx +b ≤的解集.【答案】(1)y =–2x +12;(2)140;(3)x ≥10.或–4≤x <0 【解析】(1)由已知.OA =6.OB =12.OD =4.∵CD ⊥x 轴.∴OB ∥CD .∴△ABO ∽△ACD . ∴=.∴=.∴CD =20. ∴点C 坐标为(–4.20).∴n =xy =–80.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把点A (6.0).B (0.12)代入y =kx +b 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2x +12; (2)当–=–2x +12时.解得x 1=10.x 2=–4; 当x =10时.y =–8.∴点E 坐标为(10.–8). ∴S △CDE =S △CDA +S △EDA =×20×10+×8×10=140; 5y x b =+-4y x=-∴2(5)40x b x +-+=∴2(5)440b ∆=--⨯=121,9b b ==nxnxOA AD OBCD 61012CD80x0612k b b =+=⎧⎨⎩212k b =-=⎧⎨⎩80x1212(3)不等式kx +b ≤.从函数图象上看.表示一次函数图象不高于反比例函数图象; ∴由图象得.x ≥10.或–4≤x <0. 21.如图.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坐标为(–1.4).点B 的坐标为(4.n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 1x +b >的x 的取值范围; (2)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3)点P 在线段AB 上.且S △AOP ∶S △BOP =1∶2.求点P 的坐标. 【答案】(1)x <–1或0<x <4;(2)y =–(3)P (.)【解析】(1)∵点A 的坐标为(–1.4).点B 的坐标为(4.n ).由图象可得:k 1x +b >的x 的取值范围是x <–1或0<x <4; (2)∵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过点A (–1.4).B (4.n ). ∴k 2=–1×4=–4.k 2=4n .∴n =–1.∴B (4.–1). ∵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过点A .点B .∴. 解得k =–1.b =3.∴直线解析式y =–x +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3)设直线AB 与y 轴的交点为C .∴C (0.3).∵S △AOC =×3×1=. ∴S △AOB =S △AOC +S △BOC =×3×1+×3×4=. n x2k x 2k xx 332k x2k x 11441k b k b -+=+=-⎧⎨⎩4x 12321212152∵S△AOP :S △BOP =1:2.∴S △AOP =×=. ∴S △COP =–=1.∴×3x P =1.∴x P =. ∵点P 在线段AB 上.∴y =–+3=.∴P (.).22.如图.反比例函数1k y x=和一次函数2y mx n =+相交于点()1,3A .()3,B a -.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连接OA.试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OAP ∆为以OA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满足题意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22y x =+(2)见解析【解析】(1)∵反比例函数1k y x =和一次函数2y mx n =+相交于点()1,3A .()3,B a -. ∴k=1×3=3.∴13y x=. ∴-3a=3.解得:a=-1.∴B(-3.-1).∴331m n m n +=⎧⎨-+=-⎩.解得:12m n =⎧⎨=⎩. ∴22y x =+;(2)设P(t.0).∵()1,3A .∴222(1)(03)(1)9t t -+-=-+t 221310+. 15213525232122323732373∵OAP ∆为以OA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OA=AP 或OA=OP.当OA=AP 时.22(1)9(10)t -+=.解得:1220t t ==,(不符合题意.舍去). ∴P(2.0);当OA=OP 时.t 10解得:10.∴10.0)或P(10.0).综上所述:存在点P.使OAP ∆为以OA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点P 坐标为:(2.0) 或10.0)或(10.0).。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涵数的专题复习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涵数的专题复习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3分) 1、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 (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考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3分)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1) 点P(x,y)在第一象限0,0>>⇔y x(2)点P(x,y)在第二象限0,0><⇔y x (3)点P(x,y)在第三象限0,0<<⇔y x (4)点P(x,y)在第四象限0,0<>⇔y x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1)点P(x,y)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2)点P(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3)点P(x,y)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 ,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2)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1)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2)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 轴、y 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x,y)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 x +考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3~8分) 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教材母题链接:北师九上 P162T11)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 9.(2020 滨州)如图,点 A 在双曲线 y=4x上,点 B 在双曲线 y=1x2上, 且 AB∥x 轴,点 C,D 在 x 轴上,若四边形 ABCD 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C )
(C ) A.k=2 B.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C.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D.当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2020 河南)若点 A(-1,y1),B(2,y2),C(3,y3)在反比例函数 y= -6x的图象上,则 y1,y2,y3 的大小关系是( C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关于反比例函数 y=-3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图象经过点(1,-3) B.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C.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 D.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待定系数法: (1)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kx(k≠0); (2)将图象上的一点坐标代入 y=kx中,求出 k; (3)把 k 代入解析式 y=kx中,写出解析式.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
第三章 函 数
第3节 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课标导航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 函数的表达式. ·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表达式 y=kx(k≠0).探索并理 解 k>0 和 k<0 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若一次函数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C,点 D 为点 C 关于原点 O 的对称点, 求△ACD 的面积.

综合题: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中考综合题复习

综合题: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中考综合题复习

第一部分:一次函数考点归纳:一次函数:若y=kx+b(k,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特别的,当b=0时,一次函数就成为y=kx(k 是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当k=0时,一次函数就成为若y=b ,这时,y 叫做常函数。

☆A 与B 成正比例 A=kB(k ≠0)直线位置与k ,b 的关系:(1)k >0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2)k <0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3)b >0直线与y 轴交点在x 轴的上方; (4)b =0直线过原点;(5)b <0直线与y 轴交点在x 轴的下方;平移1,直线x y 31=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直线 。

2, 直线143+-=x y 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直线________方法:直线y=kx+b ,平移不改变斜率k ,则将平移后的点代入解析式求出b 即可。

直线y=kx+b 向左平移2向上平移3 <=> y=k(x+2)+b+3;(“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练习:直线m:y=2x+2是直线n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而(2a,7)在直线n 上,则a=____________;函数图形的性质例题:1.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的是( )A.y=2x-1 B.y=3xC.y=2x2 D.y=-2x+12,一次函数y=-5x+3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A.一、二、三 B.二、三、四C.一、二、四 D.一、三、四3,若函数y=(2m+1)x2+(1-2m)x(m为常数)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为()A.m>12B.m=12C.m<12D.m=-124、直线y kx b=+经过一、二、四象限,则直线y bx k=-的图象只能是图4中的()5,若一次函数y=(3-k)x-k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3 B.0<k≤3 C.0≤k<3 D.0<k<36,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1平行,且过点(8,2),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A.y=-x-2 B.y=-x-6 C.y=-x+10 D.y=-x-17,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27y mx m=+-在15x-≤≤上的函数值总是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7m>B.1m>C.17m≤≤D.都不对8、如图,两直线1y kx b=+和2y bx k=+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9,一次函数y=ax+b与y=ax+c(a>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xyo xyoxyoxyoA B C D10,,已知一次函数(1)当m 取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当m 取何值时,函数的图象过原点?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正比例函数设解析式为: ,一个点的坐标带入求k. 一次函数设解析式为: ;两点带入求k,b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 (3,4),且OA=OB(1) 求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 的面积;第二部分:二次函数(待讲)课前小测:1,抛物线3)2x (y 2-+=的对称轴是( )。

备考2022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函数_反比例函数_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综合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2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函数_反比例函数_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综合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2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函数_反比例函数_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综合题专训及答案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综合题专训1、(2017山西.中考真卷)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其边长为2,点A,点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函数y=2x的图象与CB交于点D,函数y= (k为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D,与AB交于点E,与函数y=2x的图象在第三象限内交于点F,连接AF、EF.(1)求函数y= 的表达式,并直接写出E、F两点的坐标;(2)求△AEF的面积.2、(2017峄城.中考模拟)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b(k≠0)与双曲线y= (m≠0)交于点A(2,﹣3)和点B(n,2).(1)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表达式;(2)对于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给出名称叫整点.动点P是双曲线y= (m≠0)上的整点,过点P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AB于点Q,当点P位于点Q下方时,请直接写出整点P的坐标.3、(2019宁江.中考模拟)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A(2,-1)、B(,n)两点,点C的坐标为(0,2),过点C的直线l与x轴平行。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BC的面积。

4、(2019丹阳.中考模拟)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是常数)的图像经过A(2,6),B(m,n),其中m>2.过点A作轴垂线,垂足为C,过点作轴垂线,垂足为,AC与BD交于点E,连结AD,,CB.(1)若的面积为3,求m的值和直线的解析式;(2)求证:;(3)若AD//BC,求点B的坐标 .5、(2013衢州.中考真卷) 如图,函数y1=﹣x+4的图象与函数y2= (x>0)的图象交于A(a,1)、B(1,b)两点.(1)求函数y2的表达式;(2)观察图象,比较当x>0时,y1与y2的大小.6、(2017宿州.中考模拟) 如图,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n,6),点B的坐标为(12,1).(1)分别求m、k、b的值.(2)点C为y轴上一动点,若S△ABC=15,求点C的坐标.7、(2017巨野.中考模拟) 如图,已知直线y=﹣x+4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相交于点A(﹣2,a),并且与x轴相交于点B.(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AOB的面积.8、(2018武汉.中考模拟)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A(1,0),B (4,1),C(4,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点P是一次函数y=mx+3﹣4m(m≠0)的图象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公共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通过计算说明一次函数y=mx+3﹣4m的图象一定过点C;(3)对于一次函数y=mx+3﹣4m(m≠0),当y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确定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不必写过程)9、(2017黄石.中考模拟) 如图,已知直线l:y=kx+b(k<0,b>0,且k、b为常数)与y轴、x轴分别交于A点、B点,双曲线C:y= (x>0).(1)当k=﹣1,b=2 时,求直线l与双曲线C公共点的坐标;(2)当b=2 时,求证:不论k为任何小于零的实数,直线l与双曲线C只有一个公共点(设为P),并求公共点P的坐标(用k的式子表示).(3)①在(2)的条件下,试猜想线段PA、PB是否相等.若相等,请加以证明;若不相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两点P1、P2,猜想并证明P1A与P2B之间的数量关系.10、(2017东莞.中考模拟) 如图,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 为常数,且k≠0)的图象交于A(1,a),B(3,b)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3)求△PAB的面积.11、(2015佛山.中考真卷) 若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有一个交点坐标是(﹣2,4)(1)(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2)求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坐标.12、(2018天水.中考真卷)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x>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交点为A(m,2).(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设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如果P是x轴上一点,且满足△PAB的面积是4,请直接写出P的坐标.13、(2020兰州.中考真卷)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和.(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请直接写出时,x的取值范围;(3)过点B作轴,于点D,点C是直线BE上一点,若,求点C的坐标.14、(2019江西.中考模拟)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P(4,3)和点B(m,n)(其中0<m<4),作BA⊥x轴于点A,连接PA、OB,过P、B两点作直线PB,且S△AOB =S△PAB(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B的坐标.15、(2020宝应.中考模拟) 如图,帆船A和帆船B在太湖湖面上训练,O为湖面上的一个定点,教练船静候于O点,训练时要求A、B两船始终关于O点对称.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x轴、y轴的正方向分别表示正东、正北方向.设A、B两船可近似看成在双曲线y=上运动,湖面风平浪静,双帆远影优美,训练中当教练船与A、B两船恰好在直线y=x上时,三船同时发现湖面上有一遇险的C船,此时教练船测得C船在东南45°方向上,A船测得AC与AB的夹角为60°,B船也同时测得C船的位置(假设C船位置不再改变,A、B、C三船可分别用A、B、C三点表示).(1)发现C船时,A、B、C三船所在位置的坐标分别为A(,)、B(,)和C(,);(2)发现C船,三船立即停止训练,并分别从A、O、B三点出发沿最短路线同时前往救援,设A、B两船的速度相等,教练船与A船的速度之比为3:4,问教练船是否最先赶到?请说明理由.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综合题答案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6.答案: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11.答案:12.答案:13.答案:14.答案:15.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经典题型讲解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经典题型讲解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经典题型讲解【经典母题】如图Z6-1是一个光学仪器上用的曲面横截面示意图,图中的曲线是一段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端点A的纵坐标为80,另一端点B的坐标为B(80,10).求这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利用待定系数法设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后,代入点B的坐标即可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解: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k x ,∵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80,10),∴k=80×10=800,∴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800x.∵端点A的纵坐标为80,∴80=800x,x=10,∴点A的横坐标为1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10≤x≤80.【思想方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宜用待定系数法,设y=kx,把已知一点代入函数表达式求出k的值即可.【中考变形】1.已知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bx的图象有一个公共点A(1,2).(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图Z6-1(2)在图Z6-2中画出草图,根据图象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x 的取值范围.图Z6-2中考变形1答图解:(1)把A (1,2)代入y =ax ,得2=a , 即y =2x ;把A (1,2)代入y =b x ,得b =2,即y =2x ; (2)画草图如答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x >1或-1<x <0时,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 2.如图Z6-3,已知一次函数y =k 1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 2x 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内P ⎝ ⎛⎭⎪⎫12,8,Q (4,m )两点,与x 轴交于A 点.(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写出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 ′的坐标; (3)求∠P ′AO 的正弦值.图Z6-3【解析】①将P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将Q 点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m 的值;将P ,Q 两个点的坐标分别代入一次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②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以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③过点P ′作P ′D ⊥x 轴,垂足为D ,可构造出′AD ,又∵点A 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可求出点A 坐标,得到OA 长度,利用P ′ 点坐标,可以求出P ′D ,P ′A ,即可得到∠P ′AO 的正弦值. 解:(1)∵点P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把点P ⎝ ⎛⎭⎪⎫12,8代入y =k 2x ,得k 2=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4x ,∴Q 点坐标为(4,1).把P ⎝ ⎛⎭⎪⎫12,8,Q (4,1)分别代入y =k 1x +b 中,得⎩⎨⎧8=12k 1+b ,1=4k 1+b ,解得⎩⎪⎨⎪⎧k 1=-2,b =9.∴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 +9; (2)P ′⎝ ⎛⎭⎪⎫-12,-8;(3)如答图,过点P ′作P ′D ⊥x 轴,垂足为D . ∵P ′⎝ ⎛⎭⎪⎫-12,-8,中考变形2答图∴OD =12,P ′D =8.∵点A 在y =-2x +9的图象上,∴点A 坐标为⎝ ⎛⎭⎪⎫92,0,即OA =92,∴DA =5,∴P ′A =P ′D 2+DA 2=89. ∴sin ∠P ′AD =P ′D P ′A =889=88989.∴sin ∠P ′AO =88989.3.[2017·成都]如图Z6-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正比例函数y =12x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交于A (a ,-2),B 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和点B 的坐标;(2)P 是第一象限内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B 于点C ,连结PO ,若△POC 的面积为3,求点P 的坐标.图Z6-4 中考变形3答图解:(1)∵点A (a ,-2)在正比例函数y =12x 图象上, ∴-2=12a ,∴a =-4, ∴点A 坐标为(-4,-2).又∵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上, ∴k =xy =-4×(-2)=8,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8x .∵A ,B 既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又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A ,B 两点关于原点O 中心对称, ∴点B 的坐标为(4,2);(2)如答图,设点P 坐标为⎝ ⎛⎭⎪⎫a ,8a (a >0),∵PC ∥y 轴,点C 在直线y =12x 上,∴点C 的坐标为⎝ ⎛⎭⎪⎫a ,12a ,∴PC =⎪⎪⎪⎪⎪⎪12a -8a =⎪⎪⎪⎪⎪⎪a 2-162a , ∴S △POC =12PC ·a =12⎪⎪⎪⎪⎪⎪a 2-162a ·a =⎪⎪⎪⎪⎪⎪a 2-164=3, 当a 2-164=3时,解得a =28=27, ∴P ⎝⎛⎭⎪⎫27,477. 当a 2-164=-3时,解得a =2,∴P (2,4).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27,477,(2,4). 4.如图Z6-5,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交于A (1,4),B (4,n )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试确定点P 并求出它的坐标,使得P A +PB 最小.图Z6-5解:(1)∵点A (1,4)在函数y =mx 上, ∴m =xy =4,∴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4x ; (2)把B (4,n )代入y =4x ,4=xy =4n ,得n =1, ∴B (4,1),∵直线y =kx +b 经过A ,B , ∴⎩⎪⎨⎪⎧4=k +b ,1=4k +b ,解得⎩⎪⎨⎪⎧k =-1,b =5,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5; (3)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B ′(4,-1), 设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 =ax +q , ∴⎩⎪⎨⎪⎧4=a +q ,-1=4a +q ,解得⎩⎪⎨⎪⎧a =-53,q =173,∴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 =-53x +173, 令y =0,解得x =175,∴当点P 的坐标为⎝ ⎛⎭⎪⎫175,0时,P A +PB 最小.5.[2017·广安]如图Z6-6,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 (4,2),与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 ,图Z6-6且OB =6.(1)求函数y =mx 和y =kx +b 的表达式.(2)已知直线AB 与x 轴相交于点C .在第一象限内,求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上一点P ,使得S △POC =9.解:(1)∵点A (4,2)在反比例函数y =mx 的图象上, ∴m =4×2=8,∴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8x . ∵点B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OB =6, ∴点B 的坐标为(0,-6),把点A (4,2)和点B (0,-6)代入y =kx +b 中, 得⎩⎪⎨⎪⎧4k +b =2,b =-6,解得⎩⎪⎨⎪⎧k =2,b =-6.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 -6; (2)设点P 的坐标为⎝ ⎛⎭⎪⎫n ,8n (n >0).在直线y =2x -6上,当y =0时,x =3, ∴点C 的坐标为(3,0),即OC =3, ∴S △POC =12×3×8n =9,解得n =43. ∴点P 的坐标为⎝ ⎛⎭⎪⎫43,6.6.[2017·黄冈]如图Z6-7,一次函数y =-2x +1与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A (-1,m )和B ,过点A 作AE ⊥x 轴,垂足为E ;过点B 作BD ⊥y 轴,垂足为D ,且点D 的坐标为(0,-2),连结DE . (1)求k 的值;(2)求四边形AEDB 的面积.图Z6-7 中考变形6答图解:(1)将点A (-1,m )代入一次函数y =-2x +1, 得-2×(-1)+1=m ,解得m =3.∴A 点的坐标为(-1,3).将A (-1,3)代入y =kx ,得k =(-1)×3=-3;(2)如答图,设直线AB 与y 轴相交于点M ,则点M 的坐标为(0,1), ∵D (0,-2),则点B 的纵坐标为-2,代入反比例函数,得DB =32, ∴MD =3.又∵A (-1,3),AE ∥y 轴, ∴E (-1,0),AE =3. ∴AE ∥MD ,AE =MD .∴四边形AEDM 为平行四边形. ∴S 四边形AEDB =S ▱AEDM +S △MDB =3×1+12×32×3=214.7.[2016·金华]如图Z6-8,直线y =33x -3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交于点C ,D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交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E . (1)求点A 的坐标;(2)若AE =AC ,①求k 的值;②试判断点E 与点D 是否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并说明理由.图Z6-8中考变形7答图解:(1)当y =0时,得0=33x -3,解得x =3. ∴点A 的坐标为(3,0);(2)①如答图,过点C 作CF ⊥x 轴于点F .设AE =AC =t ,点E 的坐标是(3,t ),则反比例函数y =k x 可表示为y =3tx . ∵直线y =33x -3交y 轴于点B , ∴B (0,-3).在Rt △AOB 中,tan ∠OAB =OB OA =33, ∴∠OAB =30°.在Rt △ACF 中,∠CAF =30°, ∴CF =12t ,AF =AC ·cos30°=32t ,∴点C 的坐标是⎝⎛⎭⎪⎫3+32t ,12t .∴⎝⎛⎭⎪⎫3+32t ×12t =3t ,解得t 1=0(舍去),t 2=2 3. ∴k =3t =6 3.②点E 的坐标为()3,23,设点D 的坐标是⎝ ⎛⎭⎪⎫x ,33x -3,∴x ⎝ ⎛⎭⎪⎫33x -3=63,解得x 1=6(舍去),x 2=-3, ∴点D 的坐标是()-3,-23, ∴点E 与点D 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 【中考预测】如图Z6-9,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nx (n 为常数且n ≠0)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点C ,CD ⊥x 轴,垂足为D ,若OB =2OA =3OD =6.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两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3)直接写出不等式kx +b ≤nx 的解集.图Z6-9解:(1)∵OB =2OA =3OD =6, ∴OB =6,OA =3,OD =2, ∵CD ⊥DA ,∴DC ∥OB , ∴OB DC =AO AD ,∴6DC =35, ∴DC =10,∴C (-2,10),B (0,6),A (3,0), 代入一次函数y =kx +b , 得⎩⎪⎨⎪⎧b =6,3k +b =0,解得⎩⎪⎨⎪⎧k =-2,b =6,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 +6. ∵反比例函数y =nx 经过点C (-2,10), ∴n =-20,∴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0x ;(2)由⎩⎨⎧y =-2x +6,y =-20x ,解得⎩⎪⎨⎪⎧x =-2,y =10或⎩⎪⎨⎪⎧x =5,y =-4, ∴另一个交点坐标为(5,-4);(3)由图象可知kx +b ≤nx 的解集为-2≤x <0或x ≥5.。

中考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之综合应用》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之综合应用》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之综合应用》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点总结1. 反比例函数k 的集合意义:①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作坐标轴的垂线,两垂线与坐标轴构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等于k 。

②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作其中一条坐标轴的垂线,并连接这个点与原点,则构成一个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k 。

2.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在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系数k ,所以只需要在图像上找一个对应的点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不等式问题: 若反比例函数()0≠=k x ky 与一次函数()0≠+=k b kx y 有交点,则不等式b kx xk +>的解集取反比例函数图像在一次函数图像上方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等式b kx xk+<的解集取反比例函数图像在一次函数图像下方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把自变量分成三部分。

练习题1、(2022•日照)如图,矩形OABC 与反比例函数y 1=xk1(k 1是非零常数,x >0)的图像交于点M ,N ,与反比例函数y 2=xk2(k 2是非零常数,x >0)的图像交于点B ,连接OM ,ON .若四边形OMBN 的面积为3,则k 1﹣k 2=( )A .3B .﹣3C .23 D .﹣23【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y 1、y 2的图像均在第一象限, ∴k 1>0,k 2>0,∵点M 、N 均在反比例函数y 1=(k 1是非零常数,x >0)的图像上,∴S △OAM =S △OCN =k 1,∵矩形OABC 的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2=(k 2是非零常数,x >0)的图像上,∴S 矩形OABC =k 2,∴S 四边形OMBN =S 矩形OABC ﹣S △OAM ﹣S △OCN =3, ∴k 2﹣k 1=3, ∴k 1﹣k 2=﹣3, 故选:B .2、(2022•牡丹江)如图,等边三角形OAB ,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S △OAB =43,若反比例函数y =xk(k ≠0)图像的一支经过点A ,则k 的值是( )A .233 B .23C .433 D .43【分析】根据正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得出S △AOC =S △AOB =2=|k |,即可求出k 的值.【解答】解:如图,过点A 作AC ⊥OB 于点C , ∵△OAB 是正三角形, ∴OC =BC ,∴S △AOC =S △AOB =2=|k |,又∵k >0, ∴k =4,故选:D .3、(2022•郴州)如图,在函数y =x2(x >0)的图像上任取一点A ,过点A 作y 轴的垂线交函数y =﹣x8(x <0)的图像于点B ,连接OA ,OB ,则△AOB 的面积是( )A .3B .5C .6D .10【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 的几何意义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点A 在函数y =(x >0)的图像上, ∴S △AOC =×2=1,又∵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像上, ∴S △BOC =×8=4, ∴S △AOB =S △AOC +S △BOC =1+4 =5, 故选:B .4、(2022•黑龙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平行四边形OBAD 的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x 3的图像上,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xk的图像上,顶点D 在x 轴的负半轴上.若平行四边形OBAD 的面积是5,则k 的值是( )A .2B .1C .﹣1D .﹣2【分析】设B (a ,),根据四边形OBAD 是平行四边形,推出AB ∥DO ,表示出A 点的坐标,求出AB =a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列方程,解出即可.【解答】解:设B (a ,), ∵四边形OBAD 是平行四边形, ∴AB ∥DO , ∴A (,),∴AB =a ﹣,∵平行四边形OBAD 的面积是5, ∴(a ﹣)=5,解得k =﹣2, 故选:D .5、(2022•十堰)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xk 1(k 1>0)和y =xk 2(k 2>0)的图像上.若BD ∥y 轴,点D 的横坐标为3,则k 1+k 2=( )A .36B .18C .12D .9【分析】连接AC交BD于E,延长BD交x轴于F,连接OD、OB,设AE=BE=CE=DE =m,D(3,a),根据BD∥y轴,可得B(3,a+2m),A(3+m,a+m),即知k1=3(a+2m)=(3+m)(a+m),从而m=3﹣a,B(3,6﹣a),由B(3,6﹣a)在反比例函数y=(k1>0)的图像上,D(3,a)在y=(k2>0)的图像上,得k1=3(6﹣a)=18﹣3a,k2=3a,即得k1+k2=18﹣3a+3a=18.【解答】解:连接AC交BD于E,延长BD交x轴于F,连接OD、OB,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BE=CE=DE,设AE=BE=CE=DE=m,D(3,a),∵BD∥y轴,∴B(3,a+2m),A(3+m,a+m),∵A,B都在反比例函数y=(k1>0)的图像上,∴k1=3(a+2m)=(3+m)(a+m),∵m≠0,∴m=3﹣a,∴B(3,6﹣a),∵B(3,6﹣a)在反比例函数y=(k1>0)的图像上,D(3,a)在y=(k2>0)的图像上,∴k1=3(6﹣a)=18﹣3a,k2=3a,∴k1+k2=18﹣3a+3a=18;故选:B .6、(2022•邵阳)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 =x1的图像,点A (x ,y )是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连接OA ,则△AOB 的面积是( )A .1B .C .2D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k =1,也就是△AOB 的面积的2倍是1,求出△AOB 的面积是.【解答】解:∵A (x ,y ), ∴OB =x ,AB =y ,∵A 为反比例函数y =图像上一点, ∴xy =1,∴S △ABO =AB •OB =xy =1=,故选:B .7、(2022•内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过点M 的直线l ∥y 轴,且直线l 分别与反比例函数y =x 8和y =xk的图像交于P 、Q 两点.若S △POQ =15,则k 的值为( )A .38B .22C .﹣7D .﹣22【分析】利用k 的几何意义解题即可. 【解答】解:∵直线l ∥y 轴, ∴∠OMP =∠OMQ =90°,∴S △OMP =×8=4,S △OMQ =﹣k . 又S △POQ =15, ∴4﹣k =15, 即k =11,∴k =﹣22. 故选:D .8、(2022•东营)如图,△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若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x1(x >0)的图像上,则经过点A 的函数图像表达式为 .【分析】作AD ⊥x 轴于D ,BC ⊥x 轴于C ,根据△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明△BOC ≌△OAD ,利用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得到S △OBC =,则S △OAD =,所以|k |=,然后求出k 得到经过点A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解答】解:如图,作AD ⊥x 轴于D ,BC ⊥x 轴于C , ∴∠ADO =∠BCO =90°,∵∠AOB =90°, ∴∠AOD +∠BOC =90°, ∴∠AOD +∠DAO =90°, ∴∠BOC =∠DAO , ∵OB =OA ,∴△BOC ≌△OAD (AAS ),∵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像上, ∴S △OBC =, ∴S △OAD =, ∴k =﹣1,∴经过点A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故答案为:y =﹣.9、(2022•盐城)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3),则该函数表达式为 . 【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函数的解析式,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即可. 【解答】解:令反比例函数为y =(k ≠0),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3), ∴3=, k =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故答案为:y =.10、(2022•湖北)在反比例函数y =xk 1−的图像的每一支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整式x 2﹣kx +4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分析】由整式x 2﹣kx +4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可得k =±4,由反比例函y =的图像的每一支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可得k ﹣1>0,解得k >1,则k =4,即可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整式x 2﹣kx +4是一个完全平方式,∴k =±4, ∵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的每一支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k ﹣1>0, 解得k >1, ∴k =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故答案为:y =.35.(2022•陕西)已知点A (﹣2,m )在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点A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若点A '在正比例函数y =21x 的图像上,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点A '(2,m ),代入y =x 求得m =1,由点A (﹣2,1)在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从而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答】解:∵点A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A (﹣2,m ), ∴点A '(2,m ),∵点A '在正比例函数y =x 的图像上, ∴m ==1,∴A (﹣2,1),∵点A (﹣2,1)在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 故答案为:y =﹣.11、(2022•攀枝花)如图,正比例函数y =k 1x 与反比例函数y =xk 2的图像交于A (1,m )、B 两点,当k 1x ≤xk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0或x ≥1B .x ≤﹣1或0<x ≤1C .x ≤﹣1或x ≥1D .﹣1≤x <0或0<x ≤1【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求得B 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图像即可求得. 【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 =k 1x 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交于A (1,m )、B 两点,∴B (﹣1,﹣m ), 由图像可知,当k 1x ≤时,x 的取值范围是﹣1≤x <0或x ≥1,故选:A .37.(2022•东营)如图,一次函数y 1=k 1x +b 与反比例函数y 2=xk 2的图像相交于A ,B 两点,点A 的横坐标为2,点B 的横坐标为﹣1,则不等式k 1x +b <xk2的解集是( )A .﹣1<x <0或x >2B .x <﹣1或0<x <2C .x <﹣1或x >2D .﹣1<x <2【分析】根据两函数图像的上下位置关系结合交点横坐标,即可得出不等式k 1x +b <的解集,此题得解.【解答】解:观察函数图像可知,当﹣1<x <0或x >2时,一次函数y 1=k 1x +b 的图像在反比例函数y 2=的图像的下方,∴不等式k 1x +b <的解集为:﹣1<x <0或x >2,故选:A .12、(2022•朝阳)如图,正比例函数y =ax (a 为常数,且a ≠0)和反比例函数y =xk(k 为常数,且k ≠0)的图像相交于A (﹣2,m )和B 两点,则不等式ax >xk的解集为( )A .x <﹣2或x >2B .﹣2<x <2C .﹣2<x <0或x >2D .x <﹣2或0<x <2【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求得B (2,﹣m ),然后根据函数的图像的交点坐标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 =ax (a 为常数,且a ≠0)和反比例函数y =(k 为常数,且k ≠0)的图像相交于A (﹣2,m )和B 两点, ∴B (2,﹣m ),∴不等式ax >的解集为x <﹣2或0<x <2, 故选:D .13、(2022•无锡)一次函数y =mx +n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 =xm的图像交于点A 、B ,其中点A 、B 的坐标为A (﹣m1,﹣2m )、B (m ,1),则△OAB 的面积是( ) A .3B .413C .27D .415【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m ,进而求出点A 、B 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点A (﹣,﹣2m )在反比例函数y =上, ∴﹣2m =,解得:m =2,∴点A 的坐标为:(﹣,﹣4),点B 的坐标为(2,1), ∴S △OAB =××5﹣××4﹣×2×1﹣×1=,故选:D .14、(2022•荆州)如图是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1=2x 和y 2=x2的图像.观察图像可得不等式2x >x2的解集为( )A .﹣1<x <1B .x <﹣1或x >1C .x <﹣1或0<x <1D .﹣1<x <0或x >1【分析】结合图像,数形结合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图像,函数y 1=2x 和y 2=的交点横坐标为﹣1,1, ∴当﹣1<x <0或x >1时,y 1>y 2,即2x >, 故选:D .15、(2022•怀化)如图,直线AB 交x 轴于点C ,交反比例函数y =xa 1−(a >1)的图像于A 、B 两点,过点B 作BD ⊥y 轴,垂足为点D ,若S △BCD =5,则a 的值为( )A.8B.9C.10D.11【分析】设点B的坐标为(m,),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点B的坐标为(m,),∵S△BCD=5,且a>1,∴×m×=5,解得:a=11,故选:D.16、(2022•宁夏)在显示汽车油箱内油量的装置模拟示意图中,电压U一定时,油箱中浮子随油面下降而落下,带动滑杆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对应油量体积,把电流表刻度改为相应油量体积数,由此知道油箱里剩余油量.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油箱中油的体积V与电路中总电阻R总(R总=R+R0)是反比例关系,电流I与R总也是反比例关系,则I与V的函数关系是()A.反比例函数B.正比例函数C.二次函数D.以上答案都不对【分析】由油箱中油的体积V与电路中总电阻R总是反比例关系,电流I与R总是反比例关系,可得V=I(为常数),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油箱中油的体积V与电路中总电阻R总是反比例关系,设V•R总=k(k为常数),由电流I与R总是反比例关系,设I•R总=k'(k为常数),∴=,∴V=I(为常数),∴I与V的函数关系是正比例函数,故选:B.17、(2022•宜昌)已知经过闭合电路的电流I(单位:A)与电路的电阻R(单位:Ω)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根据下表判断a和b的大小关系为()A.a>b B.a≥b C.a<b D.a≤b【分析】根据等量关系“电流=”,即可求解.【解答】解:∵闭合电路的电流I(单位:A)与电路的电阻R(单位:Ω)是反比例函数关系,∴40a=80b,∴a=2b,∴a>b,故选:A.18、(2022•丽水)已知电灯电路两端的电压U为220V,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I(A)的最大限度不得超过0.11A.设选用灯泡的电阻为R(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至少2000ΩB.R至多2000ΩC.R至少24.2ΩD.R至多24.2Ω【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电压U一定时,电流强度I(A)与灯泡的电阻为R(Ω)成反比例,∴I=.∵已知电灯电路两端的电压U为220V,∴I=.∵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I(A)的最大限度不得超过0.11A,∴≤0.11,∴R≥2000.故选:A.19、(2022•郴州)科技小组为了验证某电路的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三者之间的关系:I=U,测得数据如下:那么,当电阻R=55Ω时,电流I=A.【分析】由表格数据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将R=55Ω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把R=220,I=1代入I=得:1=,解得U=220,∴I=,把R=55代入I=得:I==4,故答案为:4.20、(2022•山西)根据物理学知识,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某物体承受的压强p(Pa)是它的受力面积S(m2)的反比例函数,其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当S=0.25m2时,该物体承受的压强p的值为Pa.【分析】设p=,把(0.1,1000)代入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把S=0.25代入解析式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p=,∵函数图像经过(0.1,1000),∴k=100,∴p=,当S=0.25m2时,物体所受的压强p==400(Pa),故答案为:400.。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反比例函数】专题解析附答案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反比例函数】专题解析附答案

一、反比例函数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点B(﹣1,0),且与反比例函数(k为不等于0的常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1,n).求:(1)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当1≤x≤6时,反比例函数y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把点B(﹣1,0)代入一次函数y=x+b得: 0=﹣1+b,∴b=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点A(1,n)在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上,∴n=1+1,∴n=2,∴点A的坐标是(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1,2).∴k=1×2=2,∴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y=(2)解:反比例函数y=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而当x=1时,y=2,当x=6时,y= ,∴当1≤x≤6时,反比例函数y的值:≤y≤2【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首先把点B(﹣1,0)代入一次函数y=x+b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又点A(1,n)在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上,再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A的坐标,然后利用代入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别求出当x=1,x=6时的y值,即可得到答案.2.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0分钟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 随时间x(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AB、BC分别为线段,CD为双曲线的一部分):(1)开始上课后第五分钟时与第三十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2)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19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最低达到36,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答案】(1)解:设线段AB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1=k1x+20,把B(10,40)代入得,k1=2,∴y1=2x+20.设C、D所在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2= ,把C(25,40)代入得,k2=1000,∴当x1=5时,y1=2×5+20=30,当,∴y1<y2∴第30分钟注意力更集中.(2)解:令y1=36,∴36=2x+20,∴x1=8令y2=36,∴,∴∵27.8﹣8=19.8>19,∴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解析】【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线段AB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和C、D所在双曲线的解析式;把x1=5时和进行比较得到y1<y2,得出第30分钟注意力更集中;(2)当y1=36时,得到x1=8,当y2=36,得到,由27.8﹣8=19.8>19,所以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道题目.3.抛物线y= +x+m的顶点在直线y=x+3上,过点F(﹣2,2)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点M、N两点(点M在点N的左边),MA⊥x轴于点A,NB⊥x轴于点B.(1)先通过配方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坐标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再求m的值;(2)设点N的横坐标为a,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点N的纵坐标,并说明NF=NB;(3)若射线NM交x轴于点P,且PA•PB= ,求点M的坐标.【答案】(1)解:y= x2+x+m= (x+2)2+(m﹣1)∴顶点坐标为(﹣2,m﹣1)∵顶点在直线y=x+3上,∴﹣2+3=m﹣1,得m=2;(2)解:过点F作FC⊥NB于点C,∵点N在抛物线上,∴点N的纵坐标为: a2+a+2,即点N(a, a2+a+2)在Rt△FCN中,FC=a+2,NC=NB﹣CB= a2+a,∴NF2=NC2+FC2=( a2+a)2+(a+2)2,=( a2+a)2+(a2+4a)+4,而NB2=( a2+a+2)2,=( a2+a)2+(a2+4a)+4∴NF2=NB2,NF=NB(3)解:连接AF、BF,由NF=NB,得∠NFB=∠NBF,由(2)的思路知,MF=MA,∴∠MAF=∠MFA,∵MA⊥x轴,NB⊥x轴,∴MA∥NB,∴∠AMF+∠BNF=180°∵△MAF和△NFB的内角总和为360°,∴2∠MAF+2∠NBF=180°,∠MAF+∠NBF=90°,∵∠MAB+∠NBA=180°,∴∠FBA+∠FAB=90°,又∵∠FAB+∠MAF=90°,∴∠FBA=∠MAF=∠MFA,又∵∠FPA=∠BPF,∴△PFA∽△PBF,∴ = ,PF2=PA×PB= ,过点F作FG⊥x轴于点G,在Rt△PFG中,PG= = ,∴PO=PG+GO= ,∴P(﹣,0)设直线PF:y=kx+b,把点F(﹣2,2)、点P(﹣,0)代入y=kx+b,解得k= ,b= ,∴直线PF:y= x+ ,解方程 x2+x+2= x+ ,得x=﹣3或x=2(不合题意,舍去),当x=﹣3时,y= ,∴M(﹣3,).【解析】【分析】(1)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化成顶点式,写出顶点坐标,由顶点再直线y=x+3上,建立方程求出m的值。

中考《第五讲: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专题复习含答案

中考《第五讲: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专题复习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辅导第五讲应用题(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专题)选讲此部分内容包括:函数的应用(主要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则属于中档题。

真题再现:1.(2008年苏州•本题8分)如图,帆船A和帆船B在太湖湖面上训练,O为湖面上的一个定点,教练船静候于O点.训练时要求A、B两船始终关于O点对称.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轴、y 轴的正方向分别表示正东、正北方向.设A、B两船可近似看成在双曲线上运动,湖面风平浪静,双帆远影优美.训练中当教练船与A、B两船恰好在直线上时,三船同时发现湖面上有一遇险的C船,此时教练船测得C船在东南45°方向上,A船测得AC与AB的夹角为60°,B船也同时测得C船的位置(假设C船位置不再改变,A、B、C三船可分别用A、B、C三点表示).(1)发现C船时,A、B、C三船所在位置的坐标分别为A( ,)、B( ,)和C( ,);(2)发现C船,三船立即停止训练,并分别从A、O、B三点出发沿最短路线同时前往救援,设A、B两船的速度相等,教练船与A船的速度之比为3:4,问教练船是否最先赶到?请说明理由。

2.(2010年苏州•本题8分) 如图,四边形OABC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函数(x>0)的图象经过点B.(1)求k的值;(2)将正方形OABC分别沿直线AB、BC翻折,得到正方形MABC′、MA′BC.设线段MC′、NA′分别与函数(x>0)的图象交于点E、F,求线段EF所在直线的解析式.3.(2014年•苏州•本题7分)如图,已知函数y=-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与函数y=x的图象交于点M,点M的横坐标为2.在x轴上有一点P (a,0)(其中a>2),过点P作x轴垂线,分别交函数y=-x+b和y=x的图象于点C,D.(1)求点A的坐标;(2)若OB=CD,求a的值.x4yx=y x=kyx=kyx=12124.(2014年•苏州• 8分)如图,已知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 ,B ,点A 的坐标为(1,2).过点A 作AC ∥y 轴,AC =1(点C 位于点A 的下方),过点C 作CD ∥x 轴,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D ,过点B 作BE ⊥CD ,垂足E 在线段CD 上,连接OC ,OD . (1)求△OCD 的面积; (2)当BE =AC 时,求CE 的长.5.(2015年苏州•本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函数(x >0)的图像经过点A 、B ,点B 的坐标为(2,2).过点A 作AC ⊥x 轴,垂足为C ,过点B 作BD ⊥y 轴,垂足为D ,AC 与BD 交于点F .一次函数y=ax +b 的图像经过点A 、D ,与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E .(1)若AC =OD ,求a 、b 的值; (2)若BC ∥AE ,求BC 的长.6.(2016年苏州•本题满分8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轴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干点B (2,n).过点B 作轴于点P ,P 是该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一点,且∠PBC=∠ABC .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7.(2017年苏州•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中,,轴,垂足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交于点.已知,. kx12ky x=326y kx =+x (0)my x x=>BC x ⊥(34,1)n -C ∆AB C C A =B x AB ⊥A k y x =0x >C AB D 4AB =5C 2B =(1)若,求的值;(2)连接,若,求的长.8. (2017年南京市•本题满分3分)如图,已知点A 是一次函数y =x (x ≥0)图像上一点,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l ,B 是l 上一点(B 在A 上方),在AB 的右侧以AB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反比例函数(k )0)的图像过点B 、C ,若△OAB 的面积为6,求△ABC 的面积.9.(2017年南京市•本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与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像交于点B (-2,n ),过点B 作BC ⊥x 轴于点C ,点D (3-3n ,1)是该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一点. (1)求m 的值;(2)若∠DBC =∠ABC ,求一次函数y =kx +b 的表达式.10.(2017年无锡市•本题满分12分)操作:“如图1,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点(x 轴上的点除外),过点P 作PC ⊥x 轴于点C ,点C 绕点P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点Q .”我们将此由点P 得到点Q 的操作称为点的T 变换.(1)点P (a ,b )经过T 变换后得到的点Q的坐标为 ;若点M 经过T 变换后得到点N (6,﹣),则点M 的坐标为 . (2)A 是函数y =x 图象上异于原点O 的任意一点,经过T 变换后得到点B .①求经过点O ,点B 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②如图2,直线AB 交y 轴于点D ,求△OAB 的面积与△OAD 的面积之比.11.(2017年泰州市•本题满分12分)阅读理解:如图①,图形l 外一点P 与图形l 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若线段PA 1最短,则线段PA 1的长度称为点P 到图形l 的距离.4OA =k C O D C B =B C O 12ky x=mx例如:图②中,线段P1A的长度是点P1到线段AB的距离;线段P2H的长度是点P2到线段AB的距离.解决问题:如图③,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8,4),(12,7),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运动了t秒.(1)当t=4时,求点P到线段AB的距离;(2)t为何值时,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为5?(3)t满足什么条件时,点P到线段AB的距离不超过6?(直接写出此小题的结果)模拟训练:1.(2017年常熟市•本题满分8分)如图,点、分别在轴和轴上, (点和点在直线的两侧),点的坐标为(4,).过点的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边于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点的坐标.2.(2018年蔡老师预测•本题满分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2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 、B ,AB=2,(1)求k 的值;(2)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存在一点C ,则当△ABC 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C 的坐标.3.( 2017年张家港•本题满分8分) 货车和轿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公路相向而行.轿车出发3h 后休息,直至与货车相遇后,以原速度继续行驶.设货车出发h 后,货车、轿车分别到达离甲地km 和km 的地方,图中的线段、折线分别表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点的坐标,并解释点的实际意义;(2)求线段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3)当货车出发 h 时,两车相距50km.4.(2017年苏州市区•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是常数)的图像经过,,其中.过点作轴垂线,垂足为,过点作轴垂线,垂足为,AC 与BD 交于点E ,连结,,.A B y x BC AB ⊥C O AB C n C (0)m y x x =>AC 1(,3)3D n +B x 1y 2y OA BCDE 1y 2y x D D DE ky x=0x >k (26)A ,(,)B m n 2m >A x C B y D AD DC CB(1)若的面积为3,求的值和直线的解析式;(2)求证:; (3)若∥ ,求点B 的坐标 .5.(2017年昆山市•吴江区••本题满分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且,(1)求证:四边形是菱形;(2)如果,求出经过点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6.(2017年高新区•本题满分8分) 如图,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2,6),点B 的坐标为(n ,1).(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E 为y 轴上一个动点,若S △AEB =10,求点E 的坐标.7.(2017年吴中区•本题满分8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为常数,且)的图象交于,两点。

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

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含答案)

2023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一、解答题,直线分别交,,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根据图象,请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的面积;(3)点在轴上,当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的坐标.3.如图所示,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其中,点的纵坐标为,直线于点C,与y轴交于点.(1)求直线AB和双曲线的解析式;(2)直线AB沿y轴向上平移m点坐标是,求的面积.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都在直线上,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点在轴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求出和的值;(2)将线段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线段,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①在平移过程中,如图2,求当点为线段中点时点的坐标;②在平移过程中,如图3,连接,.若是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值.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函数y=的图象过点P(4,3)和矩形的顶点B(m,n)(0<m<4).(1)求k的值;(2)连接PA,PB,若△ABP的面积为6,求直线BP的解析式.6.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AOB的面积;(3)求不等式kx+b−<0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y=(y=(.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小童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进行例研究。

已知当时,;当时,下面是小童探究的过程,请补充完整;)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描出的点,画出函数图象.()根据函数图象,判断下列关于该函数性质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打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打③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随的增大而减小.)中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根据图象回答:当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求的面积.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为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如图①,直线上有一点,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图像经过点M,作,且角两边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四边形的面积;(3)如图②,点是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一点,点F在直线上,点E在x轴上,且.请求出点E的坐标.13.如图,已知直线AB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C点和D点,若OA=3,点C的横坐标为-3,.(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的面积(3)若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求x的取值范围.1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两点,点的坐标为.(1)求出值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请直接写出当时,的取值范围.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C、D两点,DE⊥x轴于点E,已知C点的坐标是(6,﹣1),DE=3.(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CDE的面积.16.如图,直线与轴、轴分别交于点、,点是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过点作垂直轴,垂足为,且.(1)求双曲线的解析式.(2)设直线与双曲线的另一个交点为,求点的坐标.17.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函数y=(k<0)的图象上,点B在直线y=x﹣3的图象上,点B的纵坐标为﹣1,AB ⊥x轴,且S△OAB=4.(1)求点A的坐标和k的值;(2)若点P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点Q在直线y=x﹣3的图象上,P、Q两点关于y轴对称,设点P的坐标为(m,n),求+的值.参考答案:1.(1)y=;(2)2<x<4.2.(1),;(2)8;(3),,,3.(1),;(2).4.(1),(2)①;②或5.(1)k=12;(2)y=﹣x+96.(1),;(2)点坐标为,6;(3)或.7.(1)m=4,k=4;(2)①3;②0<n≤2或.8.(1)b=2,k=12;(2)6;(3)(6,2).9.(1)(x≠1),1,(2)×,√,×;(3)x<-1.2或1<x<2.2.10.(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当或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3).11.(1),;(2)-1<x<0或者x>3;(3)P(0,2),P(0,).12.(1);(2)6;(3).13.(1)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9(3)或14.(1)(2)或15.(1)y=﹣,y=﹣x+2;(2)12.16.(1)(2)17.(1)A(2,﹣5),﹣10;(2).。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第8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梳理)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第8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梳理)
⑵分母中含有自变量:分母不为 .
⑶实际问题:符合实际意义.
8.函数图象:函数的图象是由平面直角中的一系列点组成的.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⑴列表.
⑵描点.
⑶连线.
9.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的关系:
⑴满足函数解析式的有序实数对为坐标的点一定在函数图象上.
⑵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
考点03一次函数
(3)函数关系式在书写时有顺序性.例如: 是表示 是 的函数,若写成 就表示 是 的函数.
(4)求 与 的函数关系时,必须是只用变量 的代数式表示 ,得到的等式右边只含 的代数式.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7.自变量取值范围:在初中阶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⑴根式:当根指数为偶数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10.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确定点的位置的必经过程,一般地只有建立了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点的位置才能得以确定,才能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也就是绘制平面图的过程: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3.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
(1)一次函数 ( , , 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2)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个点,再连成直线即可.如果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通常取 , 两点.如果这个函数是一般的一次函数( ),通常取 , ,即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
(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③解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的值.
④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中,得到所求的函数解析式.
8.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初中数学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专题06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含答案)

初中数学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专题06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含答案)

专题06 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重点分析在中考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常以选择题和填空形式考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主要在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中与一次函数、几何图形结合考查。

难点解读难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叫做反比例函数,自变量范围是≠0的一切实数难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三二、四难点三: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上任取一点轴的垂线PM、P=难点四: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设所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得几何意义,由面积得真题演练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与直线交于点A(3,m).(1)求k、m的值;(2)已知点P(n,n)(n>0),过点P作平行于轴的直线,交直线y=x-2于点M,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函数的图象于点N.①当n=1时,判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PN≥PM,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答案】(1) k的值为3,m的值为1;(2)0<n≤1或n≥3.【解析】【详解】分析:(1)将A点代入y=x-2中即可求出m的值,然后将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中即可求出k 的值.(2)①当n=1时,分别求出M、N两点的坐标即可求出PM与PN的关系;②由题意可知:P的坐标为(n,n),由于PN≥PM,从而可知PN≥2,根据图象可求出n的范围.详解:(1)将A(3,m)代入y=x-2,∴m=3-2=1,∴A(3,1),将A(3,1)代入y=,∴k=3×1=3,m的值为1.(2)①当n=1时,P(1,1),令y=1,代入y=x-2,x-2=1,∴x=3,∴M(3,1),∴PM=2,令x=1代入y=,∴y=3,∴N(1,3),∴PN=2∴PM=PN,②P(n,n),点P在直线y=x上,过点P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y=x-2于点M,M(n+2,n),∴PM=2,∵PN≥PM,即PN≥2,∴0<n≤1或n≥3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x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2,a).(1)求a,k的值;(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点P(m,n)为射线OA上一点,过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分别交函数y=(x>0)的图象于点B,C.由线段PB,PC和函数y=(x>0)的图象在点B,C之间的部分所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记为W.①若PA=OA,求区域W内的整点个数;②若区域W内恰有5个整点,结合函数图象,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答案】(1)3,6;(2)①5个;②或.【解析】(1)先根据直线的解析式可求a的值,从而可得点A的坐标,再将将点A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得k的值;(2)①先求出点P坐标,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点B,C坐标,然后结合函数图象、整点的定义即可得;②分点P在点A下方和点P在点A上方两种情况讨论,结合函数图象列出不等式组求解即可.【详解】(1)∵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将代入反比例函数得解得;(2)①∵点P为射线OA上一点,且∴A为OP中点∵,解得∴点P的坐标为将代入得将代入得,解得∵如图,PB,PC分别垂直于x轴和y轴∴结合函数图象可知,区域W内有5个整点;②在射线OA上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如图,当点P在点A下方时结合函数图象得:,即解得如图,当点P在点A上方时结合函数图象得:,即解得综上,当或时,区域W内恰有5个整点.【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如图,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4,2),连接OA,过点B作BD⊥y轴,垂足为D,交OA于点C,且OC=CA.(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答案】(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6;(2)0<x<2或x>4.【解析】(1)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进而确定出点A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观察函数图象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过点A作AN⊥x轴于点N,交BD于点E,∵点B(4,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B(4,2),∴EN=2,∵BD⊥y轴,OC=CA,∴AE=EN=AN,∴AN=4,∴点A的纵坐标为4,∵点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A(2,4),∵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4a+b=2,2a+b=4,∴a=-1,b=6,∴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6;(2)观察函数图象知,不等式的解集为:0<x<2或x>4,故答案为:0<x<2或x>4.【点拨】本题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解本题的关键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4.如图,关于x的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2,8),B(4,m)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设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M,N,P是x轴上一动点,当以P,M,N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答案】(1)y=﹣,y=﹣2x+4;(2)点P的坐标是(﹣2,0)或(2+2,0)或(2﹣2,0)或(﹣3,0).【解析】(1)先把A点坐标代入y=可求出k2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把B(4,m)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m的值,可确定点B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确定M和N的坐标,根据以P,M,N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①NP=NM;②MP=MN;③PN=PM;前两种直接根据线段的长得出点P的坐标,第三种根据两点的距离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解:(1)把,代入反比例函数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且,把,代入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当时,,当时,,,,,,,①当时,如图1,,,;②当时,如图2,由勾股定理得:,,或,;③当时,如图3,是轴上一动点,设,,,,,综上,点的坐标是或,或,或.【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注意等腰三角形在没确定腰和底边时要分情况讨论,注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5.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的值;(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的取值范围;(3)求的面积.【答案】(1),2;(2)或;(3)8【解析】(1)把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的值,然后把代入即可求得的值;(2)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即可直接求解;(3)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设直线与轴相交于点,然后根据即可求解.【详解】解:(1)在的图象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又∵在的图象上,;(2)由图象可知:当或时,;(3),在函数的图象上,,解得:,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设直线与轴相交于点,则的坐标是.∴.【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综合,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如图,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其中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1)求k的值;(2)若将一次函数y=x+2的图象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所得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求此时线段AB的长.【答案】(1)k=3;(2)4.【解析】(1)将x=1代入y=x+1=3,故其中交点的坐标为(1,3),将(1,3)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即可求解;(2)一次函数y=x+2的图象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y=x﹣2,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联立,解方程组求得A.B的坐标,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1)将x=1代入y=x+2=3,∴交点的坐标为(1,3),将(1,3)代入y=,解得:k=1×3=3;(2)将一次函数y=x+2的图象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y=x﹣2,由,解得:或,∴A(﹣1,﹣3),B(3,1),∴AB==4.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交点为.(1)求m的值;(2)若,求k的值.【答案】(1)4;(2)或【解析】(1)将P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计算即可求得m;(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一次函数过一、二、三象限时,画出图象,将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相似,过过P作轴交x轴于点H,证明,即可求出k和b的值;当一次函数过一、三、四象限时,画出图象,将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相似,过点P作PQ⊥y轴于点Q,证明即可求出k和b的值.【详解】解:(1)∵P为反比例函数上一点,∴代入得,∴.(2)令,即,∴,,令,∴,∵.由图象得,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①B在y轴正半轴时,,∵,过P作轴交x轴于点H,又,,∴∴,,即,∴,∴,∴.②B在y轴负半轴时,,过P作轴,∵,∴,∴,∴,,∵,∴,代入∴,综上,或.【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和相似三角形,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将题目中线段的倍数关系转化为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解题关键.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相交于点,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过点作轴于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的面积.【答案】(1);(2)6【解析】(1)因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于点,将代入到一次函数解析式中,可以求得点坐标,从而求得,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因为轴,所以,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可以求得它与轴交点A的坐标,由,,三点坐标,可以求得和的长度,并且轴,所以,即可求解.【详解】解:(1)∵点是直线与反比例函数交点,∴点坐标满足一次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轴,∴,轴,∴,令,则,∴,∴,∴,∴的面积为6【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同时要注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利用坐标表示水平线段和竖直线段.9.如图,Rt△ABC中,∠ACB=90°,顶点A,B都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直线AC⊥x轴,垂足为D,连结OA,OC,并延长OC交AB于点E,当AB=2OA时,点E恰为AB的中点,若∠AOD=45°,OA=2.(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EOD的度数.【答案】(1)y;(2)15°.(1)根据题意求得A(2,2),然后代入y(x>0),求得k的值,即可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AB=2OA时,点E恰为AB的中点,得出OA=AE=BE,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得出CE=AE=B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越久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AOE=2∠EOD,从而求得∠EOD =15°.【解析】(1)∵直线AC⊥x轴,垂足为D,∠AOD=45°,∴△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2,∴OD=AD=2,∴A(2,2),∵顶点A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k=2×2=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AB=2OA,点E恰为AB的中点,∴OA=AE,∵Rt△ABC中,∠ACB=90°,∴CE=AE=BE,∴∠AOE=∠AEO,∠ECB=∠EBC,∵∠AEO=∠ECB+∠EBC=2∠EBC,∵BC∥x轴,∴∠EOD=∠ECB,∴∠AOE=2∠EOD,∵∠AOE=45°,∴∠EOD=15°.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1,2).(1)求的值;(2)过点作轴的平行线l,直线与直线l交于点B,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与轴交于点D.①当点C是线段BD的中点时,求的值;②当时,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答案】(1)m=2;(2)①b=-3, ②b>3.【解析】(1)把A点坐标代入中即可得出m的值;(2)①求出C点坐标为(2,1)代入直线即可得出b的值;②根据图象可得结论.【详解】(1)把A(1,2)代入函数中,∴.∴.(2)①过点C作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E,交轴于点F.当点C是线段BD的中点时,.∴点C的纵坐标为1,把代入函数中,得.∴点C的坐标为(2,1).把C(2,1)代入函数中,得.②由图象可知,当时,。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专题训练-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专题训练-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10cy c x=≠和一次函数()20y kx b k =+≠的图象相交于点()2,3A -和()3,B a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将一次函数2y 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3y ,当213y y y >>时,求x 的取值范围. 2.如图,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经过正方形OABC 的顶点B ,一次函数1y x =+经过BC 的中点D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将AB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点D 的对应点为E ,判断E 点是否落在双曲线上. 3.如图,反比例函数()0ky k x=< 的图象与矩形ABCO 的边相交于D 、E 两点()51E -,,且23AD BD =∶∶,一次函数经过D 、E 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BDE △的面积.4.对于实数,a b ,我们可以用{}min ,a b 表示,a b 两数中较小的数,例如{}min 3,11-=- {}min 2,22=,类x x⎩⎭(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请直接写出不等式2kx x ->的解集;(3)点P 为反比例函数ky x=图像的任意一点,若3POC AOC S S =△△,求点P 的坐标. 7.如图,一次函数y mx n =+()0m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0k ≠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点(),3A a 和点()6,B b .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C ,AOC 的面积为3(1)分别求出一次函数y mx n =+()0m ≠与反比例函数ky x=()0k ≠的表达式; (2)结合图象直接写出kmx n x>+的解集; (3)在x 轴正半轴上取点P ,使PA PB -取得最大值时,求出点P 的坐标.8.如图,直线y =2x +6与反比例函数=ky x(k >0)的图象交于点A (1,m ),与x 轴交于点B ,平行于x 轴的直线y =n (0<n <6)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M ,交AB 于点N ,连接BM .x,求AOB 的面积;根据图象,请直接写出满足不等式1y kx b =+C ,点A 的坐标为(2)若点E 是点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求ABE 的面积. 11.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交于点()1,3A 和点()3,B n ,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n 的值;(2)将OCD 沿直线AB 翻折,点O 落在第一象限内的点E 处,EC 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F . △请求出点F 的坐标;△将线段BF 绕点B 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求线段OF 的最大值. 12.如图,正比例函数(0)y kx k =≠与反比例函数my (m 0)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A 的横坐标为4-,B 的纵坐标为6-.(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mkx x<的解集. (3)将直线AB 向上平移n 个单位,交双曲线于C 、D 两点,交坐标轴于点E 、F ,连接OD 、BD ,若OBD 的面积为20,求直线CD 的表达式.13.某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新药,经多年动物实验,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 (微克/毫升)与服药时间x 小时之间函数关系如图所示.②的面积是OCD.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轴交于点,若ACD的面积为16.如图,菱形ABCD 的边AB 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1,0,点()44D ,在反比例函数()0k y x x=>的图象上,直线23y x b =+经过点C ,与y 轴交于点E ,与x 轴交于点M ,连接AC 、AE .(1)求k 、b 的值; (2)求ACE △的面积;(3)在x 轴上取点P ,求出使PC PE -取得最大值时点P 的坐标. 17.已知反比例函数1k y x=图象经过点(3,2)A ,直线:(0)l y kx b k =+<,经过点(2,0)C -,经过点A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直线l 相交于B .(1)求1k 的值;(2)若ABC 的面积等于15,求直线l 的解析式;(3)点G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Q 在x 轴上,问是否存在点G 和点Q ,使以G .Q 及(2)中的C .B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8.(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反比例函数()0ky x x=<的图象过点()4,2C -,点D 的纵坐标为4,直线CD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Rt AOB直角边上的一个动点,当16PCD AOBS S=时,求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x轴的对称点为,N 使得以点,,M 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图,已知直线y=x参考答案:3.(1)5y x =- 1722y x =+(2)944.(1)B (2)直线1x = 5.(1)1y x =- 2y x= (2)(1,0)C 12x <≤6.(1)3y x= (2)10x -<<或3>x (3)()1,3或()1,3--7.(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6y x =-,一次函数表达式为122y x =-+.(2)2x <-或06x << (3)()10,0P 8.(1)8y x= (2)39.(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22y x=-(2)32AOBS=(3)20x -<<或1x >10.(1)一次函数解析式1y x 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12y x= (2)32ABE S =△11.(1)3y x= 1n =(2)△F 点坐标为3(4,)4;△线段OF 的最大值为17104+12.(1)24y x=-(2)40x -<<或>4x。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2018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形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过点A作AH⊥y轴,垂足为H,OH=3,tan∠AOH=,点B的坐标为(m,﹣2).(1)求△AHO的周长;(2)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点B的坐标是(m,﹣4),连接AO,AO=5,sin∠AOC=.(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OB,求△AOB的面积.3.如图,直线y=x+2与双曲线相交于点A(m,3),与x轴交于点C.(1)求双曲线解析式;(2)点P在x轴上,如果△ACP的面积为3,求点P的坐标.4.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P(﹣,0),且与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1)和点B.(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回答: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5.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1,﹣k+4).(1)试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6.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kx+b的图象交于两点A(﹣2,1)、B(a,﹣2).(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一次函数y2=kx+b的图象交y轴于点C,求△AOC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3)求使y1>y2时x的取值范围.7.已知: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mx+b的图象交于A(1,3),B(n,﹣1)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回答: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8.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三角形AOB的面积.9.如图,已知点A(﹣4,2)、B( n,﹣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点B的坐标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10.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已知OA=,tan∠AOC=,点B的坐标为(,m).(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1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求:(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12.已知: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一、三象限内的A、B两点,与x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OC=1,BC=5,.(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BO,AO,求△AOB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13.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坐标轴交于M、N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14.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2,3),B(﹣3,n)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3)连接OA、OB,求S△ABO.1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A(﹣2,m)和点B(4,﹣2),与x轴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6.如图,一次函数y=mx+n(m≠0)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相交于A(﹣1,2),B(2,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求△ABD的面积.17.如图,一次函数y1=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两点.已知:OA=,tanAOC=,点B的坐标为(,m)(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点D的坐标;(2)点M在射线CA上,且MA=2AC,求△MOB的面积.18.已知直线y=k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交于一象限内的P(,n),Q(4,m)两点,且tan∠BOP=:(1)求反比例函数和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求△OPQ的面积.1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y轴交于点C、D两点,点B的横坐标为1,OC=OD,点P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且到x轴、y轴距离相等.(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PB的面积.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B、A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连接CO,过C作CD⊥x轴于D,已知tan∠ABO=,OB=4,OD=2.(1)求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在x轴上有一点E,使△CDE与△COB的面积相等,求点E的坐标.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一点,AB⊥x轴于B点,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交y轴于D(0,﹣2),交x轴于C点,并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E两点,连接OA,若△AOD的面积为4,且点C为OB中点.(1)分别求双曲线及直线AE的解析式;(2)若点Q在双曲线上,且S△QAB=4S△BAC,求点Q的坐标.2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分别x轴,y轴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交于C、E 两点,点C在第二象限,过点C作CD⊥x轴于点D,OD=1,OE=,cos∠AOE=(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OCE的面积.23.如图,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2,m).(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过点A作AC⊥x轴,垂足为点C,设点D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且△DBC的面积等于6,请求出点D的坐标;(3)请直接写出不等式x+2<成立的x取值范围.24.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k2x+b的图象交于A、B两点,A(2,n),B(﹣1,﹣4).(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y1>y2的解集.25.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A(﹣2,m),过点A作AB⊥x轴于点B,且△AOB的面积为2.(1)求k和m的值;(2)若一次函数y=ax+1的图象经过点A,并且与x轴的交点为点C,试求出△ABC的面积.2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交于C、E两点,点C在第二象限,过点C作CD⊥x轴于点D,OA=OB=2,OD=1.(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OCE的面积.27.如图,已知直线y=mx+b(m≠0)与双曲线y=(k≠0)交于A(﹣3,﹣1)与B(n,6)两点,连接OA、OB.(1)求直线与双曲线的表达式;(2)求△AOB的面积.28.如图,直线y=﹣2和双曲线y=相交于A(b,1),点P在直线y=x﹣2上,且P点的纵坐标为﹣1,过P作PQ∥y轴交双曲线于点Q.(1)求Q点的坐标;(2)求△APQ的面积.29.如图,在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4,﹣2),B(m,4),与y轴相交于点C.(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AOB的面积.30.已知直线y=kx+b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交于一象限内的P(,n),Q (4,m)两点,且tan∠BOP=.(1)求双曲线和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求△OPQ的面积;(3)当kx+b>时,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2018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0小题)1.(2016•重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形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过点A作AH⊥y轴,垂足为H,OH=3,tan∠AOH=,点B的坐标为(m,﹣2).(1)求△AHO的周长;(2)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分析】(1)根据正切函数,可得AH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O的长,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可得答案;(2)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解答】解:(1)由OH=3,tan∠AOH=,得AH=4.即A(﹣4,3).由勾股定理,得AO==5,△AHO的周长=AO+AH+OH=3+4+5=12;(2)将A点坐标代入y=(k≠0),得k=﹣4×3=﹣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当y=﹣2时,﹣2=,解得x=6,即B(6,﹣2).将A、B点坐标代入y=a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待定系数法是解题关键.2.(2016•重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点B的坐标是(m,﹣4),连接AO,AO=5,sin∠AOC=.(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OB,求△AOB的面积.【分析】(1)过点A作AE⊥x轴于点E,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线段AE、OE的长度,即求出点A的坐标,再由点A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2)由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可求出点B的坐标,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ax+b,由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令该解析式中y=0即可求出点C的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过点A作AE⊥x轴于点E,如图所示.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AE⊥x轴,∴∠AEO=90°.在Rt△AEO中,AO=5,sin∠AOC=,∠AEO=90°,∴AE=AO•sin∠AOC=3,OE==4,∴点A的坐标为(﹣4,3).∵点A(﹣4,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3=,解得:k=﹣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点B(m,﹣4)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4=﹣,解得:m=3,∴点B的坐标为(3,﹣4).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ax+b,将点A(﹣4,3)、点B(3,﹣4)代入y=ax+b中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令一次函数y=﹣x﹣1中y=0,则0=﹣x﹣1,解得:x=﹣1,即点C的坐标为(﹣1,0).S△AOB=OC•(y A﹣y B)=×1×[3﹣(﹣4)]=.【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1)求出点A的坐标;(2)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是关键.3.(2016•南充)如图,直线y=x+2与双曲线相交于点A(m,3),与x轴交于点C.(1)求双曲线解析式;(2)点P在x轴上,如果△ACP的面积为3,求点P的坐标.【分析】(1)把A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m的值,确定出A坐标,即可确定出双曲线解析式;(2)设P(x,0),表示出PC的长,高为A纵坐标,根据三角形ACP面积求出x的值,确定出P坐标即可.【解答】解:(1)把A(m,3)代入直线解析式得:3=m+2,即m=2,∴A(2,3),把A坐标代入y=,得k=6,则双曲线解析式为y=;(2)对于直线y=x+2,令y=0,得到x=﹣4,即C(﹣4,0),设P(x,0),可得PC=|x+4|,∵△ACP面积为3,∴|x+4|•3=3,即|x+4|=2,解得:x=﹣2或x=﹣6,则P坐标为(﹣2,0)或(﹣6,0).【点评】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4.(2014•资阳)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P(﹣,0),且与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1)和点B.(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回答:当x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2)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得函数图象的交点,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位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下方,可得答案.【解答】解:(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点P(﹣,0)和A(﹣2,1),∴,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3,反比例函数y=(m≠0)的图象过点A(﹣2,1),∴,解得m=﹣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解得,或,∴B(,﹣4)由图象可知,当﹣2<x<0或x>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是求函数解析式的关键.5.(2010•成都)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1,﹣k+4).(1)试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分析】(1)把A(1,﹣k+4)代入解析式y=,即可求出k的值;把求出的A点坐标代入一次函数y=x+b的解析式,即可求出b的值;从而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将两个函数的解析式组成方程组,其解即为另一点的坐标.当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直线在双曲线的下方,直接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1,﹣k+4),∴,即﹣k+4=k,∴k=2,∴A(1,2),∵一次函数y=x+b的图象经过点A(1,2),∴2=1+b,∴b=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2)由,消去y,得x2+x﹣2=0.即(x+2)(x﹣1)=0,∴x=﹣2或x=1.∴y=﹣1或y=2.∴或.∵点B在第三象限,∴点B的坐标为(﹣2,﹣1),由图象可知,当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是x<﹣2或0<x<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的几何意义.6.(2010•泸州)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kx+b的图象交于两点A(﹣2,1)、B(a,﹣2).(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一次函数y2=kx+b的图象交y轴于点C,求△AOC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3)求使y1>y2时x的取值范围.【分析】(1)先根据点A的坐标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再求出B的坐标是(1,﹣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中,令x=0,得出对应的y2的值,即得出直线y2=﹣x﹣1与y轴交点C的坐标,从而求出△AOC的面积;(3)当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直线在双曲线的下方,直接根据图象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x的取值范围﹣2<x<0或x>1.【解答】解:(1)∵函数y1=的图象过点A(﹣2,1),即1=;∴m=﹣2,即y1=﹣,又∵点B(a,﹣2)在y1=﹣上,∴a=1,∴B(1,﹣2).又∵一次函数y2=kx+b过A、B两点,即.解之得.∴y2=﹣x﹣1.(2)∵x=0,∴y2=﹣x﹣1=﹣1,即y2=﹣x﹣1与y轴交点C(0,﹣1).设点A的横坐标为x A,∴△AOC的面积S△OAC==×1×2=1.(3)要使y1>y2,即函数y1的图象总在函数y2的图象上方.∴﹣2<x<0,或x>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7.(2008•甘南州)已知: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mx+b的图象交于A(1,3),B(n,﹣1)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回答: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分析】(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mx+b的图象交于A(1,3),B(n,﹣1)两点,把A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k,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将B(n,﹣1)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得B点坐标,然后再把A、B点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分别在第一、三象限求出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时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A(1,3)在y=的图象上,∴k=3,∴y=.又∵B(n,﹣1)在y=的图象上,∴n=﹣3,即B(﹣3,﹣1)∴解得:m=1,b=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从图象上可知,当x<﹣3或0<x<1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点评】本类题目的解决需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灵活利用方程组求出所需字母的值,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另外要学会利用图象,确定x的取值范围.8.(2008•南充)如图,已知A(﹣4,n),B(2,﹣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三角形AOB的面积.【分析】(1)把A(﹣4,n),B(2,﹣4)分别代入一次函数y=kx+b和反比例函数y=,运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其解析式;(2)把三角形AOB的面积看成是三角形AOC和三角形OCB的面积之和进行计算.【解答】解:(1)∵B(2,﹣4)在y=上,∴m=﹣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点A(﹣4,n)在y=﹣上,∴n=2.∴A(﹣4,2).∵y=kx+b经过A(﹣4,2),B(2,﹣4),∴.解之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C是直线AB与x轴的交点,∴当y=0时,x=﹣2.∴点C(﹣2,0).∴OC=2.∴S△AOB=S△ACO+S△BCO=×2×2+×2×4=6.【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求出函数解析式;要能够熟练借助直线和y轴的交点运用分割法求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9.(2007•资阳)如图,已知点A(﹣4,2)、B( n,﹣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1)求点B的坐标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A和B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故把两点坐标代入到反比例解析式中,列出关于m与n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m与n的值,确定出A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把确定出的A坐标及B的坐标代入到一次函数解析式中,得到关于k与b的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k与b的值,确定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令一次函数解析式中x为0,求出此时y的值,即可得到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C的坐标,得到OC的长,三角形AOB的面积分为三角形AOC及三角形BOC面积之和,且这两三角形底都为OC,高分别为A和B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3)根据图象和交点坐标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m=﹣8,∴n=2,则y=kx+b过A(﹣4,2),B(n,﹣4)两点,∴解得k=﹣1,b=﹣2.故B(2,﹣4),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由(1)得一次函数y=﹣x﹣2,令x=0,解得y=﹣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为C(0,﹣2),∴OC=2,∴S△AOB=S△AOC+S△BOC=OC•|y点A横坐标|+OC•|y点B横坐标|=×2×4+×2×2=6.S△AOB=6;(3)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的取值范围:﹣4<x<0或x>2.【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两函数交点坐标的意义,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的求法,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一问利用的方法为待定系数法,即根据题意把两交点坐标分别代入两函数解析式中,得到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确定出函数解析式中的字母常数,从而确定出函数解析式,第二问要求学生借助图形,找出点坐标与三角形边长及边上高的关系,进而把所求三角形分为两三角形来求面积.10.(2005•四川)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已知OA=,tan∠AOC=,点B的坐标为(,m).(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分析】(1)根据tan∠AOC=,且OA=,结合勾股定理可以求得点A的坐标,进一步代入y=中,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到点B的坐标,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三角形AOB的面积可利用,求和的方法即等于S△AOC+S△COB来求.【解答】解:(1)过点A作AH⊥x于点H.在RT△AHO中,tan∠AOH==,所以OH=2AH.又AH2+HO2=OA2,且OA=,所以AH=1,OH=2,即点A(﹣2,1).代入y=得k=﹣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又因为点B的坐标为(,m),代入解得m=﹣4.∴B(,﹣4).把A(﹣2,1)B(,﹣4)代入y=ax+b,得,∴a=﹣2,b=﹣3.∴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3.(2)在y=﹣2x﹣3中,当y=0时,x=﹣.即C(,0).∴S△AOB=S△AOC+S△COB=(1+4)×=.【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待定系数法、和函数的基本知识,难易程度适中.11.(2016•乐至县一模)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求:(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AOB的面积;(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分析】(1)把点A(﹣2,4),B(4,﹣2)代入一次函数y=kx+b即可求出k及b的值;(2)先求出C点的坐标,根据S△AOB=S△AOC+S△BOC即可求解;(3)由图象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由题意A(﹣2,4),B(4,﹣2),∵一次函数过A、B两点,∴,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设直线AB与y轴交于C,则C(0,2),∵S△AOC=×OC×|A x|,S△BOC=×OC×|B x|∴S△AOB=S△AOC+S△BOC=•OC•|A x|+•OC•|B x|==6;(3)由图象可知: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是x<﹣2或0<x<4.【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解析式.12.(2016•重庆校级模拟)已知: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一、三象限内的A、B两点,与x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OC=1,BC=5,.(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BO,AO,求△AOB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1)先根据解直角三角形求得点D和点B的坐标,再利用C、D两点的坐标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点B的坐标求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先根据解方程组求得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A的坐标,再将x轴作为分割线,求得△AOB的面积;(3)根据函数图象进行观察,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下方时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即可.【解答】解:(1)∵∴直角三角形OCD中,=,即CD=OD又∵OC=1∴12+OD2=(OD)2解得OD=,即D(0,﹣)将C(1,0)和D(0,﹣)代入一次函数y=ax+b,可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过B作BE⊥x轴,垂足为E∵直角三角形BCE中,BC=5,∴BE=3,CE==4∴OE=4﹣1=3,即B(﹣3,﹣3)将B(﹣3,﹣3)代入反比例函数,可得k=9∴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解方程组,可得,∴A(4,)∴S△AOB=S△AOC+S△COB=×1×+×1×3=+=;(3)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x<﹣3或0<x<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需要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以及根据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有关不等式解集的方法.解答此类试题的依据是:①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②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其所对应的函数图象上满足条件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13.(2016•重庆校级一模)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坐标轴交于M、N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y1>y2时x的取值范围.【分析】(1)先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两个交点坐标,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2)将两条坐标轴作为△AOB的分割线,求得△AOB的面积;(3)根据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坐标,写出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时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即可.【解答】解:(1)设点A坐标为(﹣2,m),点B坐标为(n,﹣2)∵一次函数y1=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B两点∴将A(﹣2,m)B(n,﹣2)代入反比例函数y2=﹣可得,m=4,n=4∴将A(﹣2,4)、B(4,﹣2)代入一次函数y1=kx+b,可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x+2;(2)在一次函数y1=﹣x+2中,当x=0时,y=2,即N(0,2);当y=0时,x=2,即M(2,0)∴S△AOB=S△AON+S△MON+S△MOB=×2×2+×2×2+×2×2=2+2+2=6;(3)根据图象可得,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为:x<﹣2或0<x<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根据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和有关不等式解集的方法.解答此类试题的依据是:①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两个函数解析式;②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其所对应的函数图象上满足条件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集合.14.(2016•重庆校级模拟)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2,3),B(﹣3,n)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3)连接OA、OB,求S△ABO.【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m和n,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函数图象得到答案;(3)求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2,3),∴m=2×3=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于B(﹣3,n),∴n==﹣2,∴点B的坐标(﹣3,﹣2),由题意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由图象可知,不等式kx+b>的解集为:﹣3<x<0或x>2;(3)直线y=x+1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为(﹣1,0),则OC=1,则S△ABO=S△OBC+S△ACO=×1×2+×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15.(2016•成华区模拟)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点A(﹣2,m)和点B(4,﹣2),与x轴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的面积.【分析】(1)由B点的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代入A(﹣2,m)即可求得m,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2)由直线解析式求得C点的坐标,从而求出△AOB的面积.【解答】解:(1)∵B(4,﹣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4×(﹣2)=﹣8,又∵A(﹣2,M)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2m=﹣8,∴m=4,∴A(﹣2,4),又∵AB是一次函数y=ax+b的上的点,∴解得,a=﹣1,b=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2)由直线y=﹣x+2可知C(2,0),所以△AOB的面积=×2×4+×2×2=6.【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16.(2016•重庆校级一模)如图,一次函数y=mx+n(m≠0)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相交于A(﹣1,2),B(2,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求△ABD的面积.【分析】(1)把A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得k,再把B点坐标代入可求得b,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2)可先求得D点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即可.【解答】解:(1)∵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过A(﹣1,2),∴k=﹣1×2=﹣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当x=2时,y=﹣1,即B点坐标为(2,﹣1),∵一次函数y=mx+n(m≠0)过A、B两点,∴把A、B两点坐标代入可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2)在y=﹣x+1中,当x=0时,y=1,∴C点坐标为(0,1),∵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D点坐标为(0,﹣1),∴CD=2,∴S△ABD=S△ACD+S△BCD=×2×1+×2×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交点,掌握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满足每一个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策略此专题内容多出在中档题中,主要有以下三种题型:(1)待定系数法求表达式;(2)应用题找等量关系建立函数模型;(3)两种函数的混搭.,重难点突破)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例1】一次函数y =mx +5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 =kx(k≠0)在第一象限的图像交于A(1,n)和B(4,1)两点,过点A 作y 轴的垂线,垂足为M.(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OAM 的面积S ;(3)在y 轴上求一点P ,使PA +PB 最小.【解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表达式即可;(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直接求出面积即可;(3)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N ,连接BN 交y 轴于点P ,则点P 即为所求.【答案】解:(1)将B(4,1)代入y =k x ,得1=k 4.∴k =4,∴y =4x.将B(4,1)代入y =mx +5,得1=4m +5,∴m =-1,∴y =-x +5;(2)在y =4x 中,令x =1,解得y =4,∴A(1,4),∴S =12×1×4=2;(3)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N ,则N(-1,4),连接BN 交y 轴于点P ,点P 即为所求.设直线BN 的关系式为y =kx +b ,由⎩⎪⎨⎪⎧4k +b =1,-k +b =4,解得⎩⎪⎨⎪⎧k =-35,b =175,y =-35x +175,∴P ⎝ ⎛⎭⎪⎫0,175.1.(泰安中考)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像相交于A(-1,4),B(2,n)两点,直线AB 交x轴于点D.(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过点B 作BC⊥y 轴,垂足为C ,连接AC 交x 轴于点E ,求△AED 的面积S.解:(1)将A(-1,4)代入y =m x ,得4=m-1,∴m =-4,∴y =-4x.将x =2代入y =-4x,得y =-2,∴B(2,-2).将A(-1,4),B(2,-2)代入y =kx +b ,得⎩⎪⎨⎪⎧-k +b =4,2k +b =-2,解得⎩⎪⎨⎪⎧k =-2,b =2,∴y =-2x +2;(2)∵△AED 的高为4,△ACB 的高为:4+2=6.∵ED∥BC,∴△AED ∽△ACB , ∴S △AED S △ACB =(46)2=49, ∴S △AED =49×12×2×6=83.【方法指导】先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联系,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例2】(2016邯郸二十三中模拟)山地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喜爱,各种品牌相继投入市场,某车行经营的A 型车去年销售总额为5万元,今年每辆售价比去年降低400元,若卖出的数量相同,销售总额将比去年减少20%.A ,B 两种型号车的进货和销售价格如下表:(1)今年A (2)该车行计划新进一批A 型车和新款B 型车共60辆,且B 型车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 型车数量的两倍,应如何进货才能使这批车获利最多?【解析】(1)把卖出的数量相同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2)建立获利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回答问题.【答案】(1)设今年A 型车每辆售价为x 元,则去年每辆售价为(x +400)元.由题意,得50 000x +400=50 000(1-20%)x.解得x =1 600.经检验,x =1 600是所列方程的根. 答:今年A 型车每辆售价为1 600元;(2)设车行新进A 型车m 辆,则B 型车为(60-m)辆,获利y 元. 由题意,得y =(1 600-1 100)m +(2 000-1 400)(60-m), 即y =-100m +36 000.∵B 型车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 型车数量的2倍. ∴60-m ≤2m.∴m≥20.∵-100<0,y 的值随m 的值增大而减小. ∴当m =20时,获利最大,∴60-m =60-20=40(辆).即当新进A 型车20辆,B 型车40辆时获利最大.2.(2017鄂州中考)小东家与学校之间是一条笔直的公路,早饭后,小东步行前往学校,途中发现忘带画板,停下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画板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东沿原路返回,两人相遇后,小东立即赶往学校,妈妈沿原路返回16 min 到家,再过5 min 小东到达学校.小东始终以100 m /min 的速度步行,小东和妈妈的距离y (单位:m )与小东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 (单位:min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四种说法:(1)打电话时,小东和妈妈距离是1 400 m ;(2)小东与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速度是50 m /min ; (3)小东打完电话后,经过27 min 到达学校; (4)小东家离学校的距离为2 900 m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D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丽水中考)2016年3月27日“丽水半程马拉松竞赛”在莲都举行,某运动员从起点万地广场西门出发,途经紫金大桥,沿比赛路线跑回终点万地广场西门.设该运动员离开起点的路程s(km )与跑步时间t(min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从起点到紫金大桥的平均速度是0.3 km /min ,用时35 min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图中a 的值;(2)组委会在距离起点2.1 km 处设立一个拍摄点C ,该运动员从第一次过点C 到第二次过点C 所用的时间为68 min .①求AB 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②该运动员跑完赛程用时多少分钟?解:(1)a =0.3×35=10.5;(2)①∵直线OA 经过点O(0,0),A(35,10.5), ∴直线OA 的表达式为s =0.3t(0≤t≤35), ∴当s =2.1时,0.3t =2.1,解得t =7.∵该运动员从第一次过点C 到第二次过点C 所用时间为68 min ,∴该运动员从起点到第二次过点C 所用的时间是7+68=75(min ),∴直线AB 经过(35,10.5),(75,2.1)两点, 设直线AB 的表达式为s =kt +b , 则⎩⎪⎨⎪⎧35k +b =10.5,75k +b =2.1,解得⎩⎪⎨⎪⎧k =-0.21,b =17.85, ∴s =-0.21t +17.85;②∵该运动员跑完赛程所用的时间即为直线AB 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当s =0时,-0.21t +17.85=0,解得t =85, ∴该运动员跑完赛程用时85 min .4.(2017咸宁中考)某公司开发出一款新的节能产品,该产品的成本价为6元/件,该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前通过代销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月(30天)的试销售,售价为8元/件.工作人员对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记录,并将记录情况绘制成如图图像,图中的折线ODE 表示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时间x(天)之间的函数关系,已知线段DE 表示的函数关系中,时间每增加1天,日销售量减少5件.(1)第24天的日销售量是________件,日销售利润是________元; (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3)日销售利润不低于640元的天数共有多少天?试销售期间,日销售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解:(1)330,660;(2)设线段OD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因为y =kx 的图像过点(17,340),∴17k =340,解得k =20,∴线段OD 所表示函数表达式为:y =20x.根据题意,得线段DE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 =340-5(x -22)=-5x +450.∵D 是线段OD 与线段DE 的交点,解方程组⎩⎪⎨⎪⎧y =20x ,y =-5x +450,得⎩⎪⎨⎪⎧x =18,y =360.∴D 的坐标为(18,360),∴y =⎩⎪⎨⎪⎧20x (0≤x≤18),-5x +450(18<x≤30);(3)当0≤x≤18时,由题意得(8-6)×20x≥640,解得x≥16;当18<x≤30时,由题意得(8-6)×(-5x +450)≥640,解得x≤26,∴16≤x ≤26,26-16+1=11(天),∴日销售利润不低于640元的共有11天.∵D 的坐标为(18,360),∴日最大销售量为360件,(8-6)×360=720(元),∴试销售期间,日销售最大利润为720元.【方法指导】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建立函数模型,再解决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与其他函数综合应用【例3】某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新药,经多年动物实验,首次用于临床人体实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微克/毫升)与服药时间x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4≤x≤10时,y 与x 成反比例).(1)根据图像分别求出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和下降阶段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问血液中药物浓度不低于4微克/毫升的持续时间为多少小时?【解析】(1)分别利用正比例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求法得出即可;(2)据y =4分别求出相应的x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答案】解:(1)由图像可知;当0≤x≤4时,y 与x 成正比例关系,设y =kx.由图像可知,当x =4时,y =8,∴4k =8,解得k =2.∴y=2x(0≤x≤4).当4<x≤10时,y 与x 成反比例,设y =mx.由图像可知,当x =4时,y =8,∴m =4×8=32,∴y =32x(4<x≤10).∴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阶段,y =2x(0≤x≤4);血液中药物浓度下降阶段,y =32x(4<x≤10).(2)血液中药物浓度不低于4微克/毫升,即y≥4.∴2x ≥4且32x≥4,解得2≤x≤8.∴持续时间为6 h .5.实验数据显示,一般成人喝半斤低度白酒后,1.5 h 内其血液中酒精含量y(毫克/百毫升)与时间x(h )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二次函数y =-200x 2+400x 刻画;1.5 h 后(包括1.5 h )y 与x 可近似地用反比例函数y =k x刻画(如图).(1)根据上述数学模型计算:①喝酒后几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 ②当x =5时,y =45,求k 的值;(2)按国家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百毫升时属于“酒后驾驶”,不能驾车上路.参照上述数学模型,假设某驾驶员晚上20:00在家喝完半斤低度白酒,第二天早上7:00能否驾车去上班?请说明理由.解:(1)①当x =-b2a=1时,y =200.∴喝酒后1 h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最大值,最大值为200毫克/百毫升;②把x =5,y =45代入反比例函数y =kx,得k =5×45=225;(2)把y =20代入反比例函数y =225x,得x =11.25.∴喝完酒经过11.25 h 为第二天早上7:15.∴第二天早上7:15以后才可以驾车,7:00不能驾车去上班. 【方法指导】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建立函数模型,再解决与其他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