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八年级生物下册《7.2.5 生物的变异》教案 新人教版
7.2.5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

4.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生物变异的研究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生活中的生物变异现象,分析其类型、原因及可能的应用,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短文,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引入遗传疾病、生物进化等实例,让学生了解生物变异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利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例:展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变异类型。
3.实践活动设计,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认识到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人类疾病等方面的意义。
3.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
7.2.5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生物(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变异的概念,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特点及区别。
2.了解生物变异的类型,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并能够举例说明。
3.学会运用生物变异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遗传疾病、生物进化等。
4.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生物变异现象,如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8.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例: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2.5《生物的变异》教案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的《生物的变异》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后,对基因决定生物性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知识的延伸。
并为下一节《生物的进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答案,并能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之情。
基于对教材啊分析和《课标》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明遗传变异的在实践中的运用。
难点:探究花生两个品种的变异实验。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探索精神。
(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对生物的生殖发育,生物的性状以及决定性状的因素有所了解。
但对生物变异方面还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去发现变异的存在,并进一步探究变异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里特征,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变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了解遗传变异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变异的存在及变异的普遍性。
2.以花生果实大小变异为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究答案、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生物的变异及原因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奇妙力量,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通过探究性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我选择下面的教法学法。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花生课时安排: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观察材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观察实例、分析原因、弄清本质→自主学习、课外拓展、增长见识四个方面来展开新课。
校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这样的甜菜含糖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达标检测
导学:1、同一品种的菊花,有粉红色的花,有白色的花,有黄色的花非常漂亮,这是生物的()A、遗传B、变异C、进化D、适应
2、玉米的品种很多,有黄色的,有黑色的,有花色的,有白色的,性状差异较大。这里的性状是指()A、玉米粒的大小B、玉米粒的形状
生物的变异
课题名称
生物的变异
三维目标
1.学习目标: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能力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重点目标
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及分析数据的能力。
难点目标
以及运用所学知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导入示标
A、可遗传B、不可遗传C、既可能遗传,也可能不遗传D、不知道
6、有两个品种的水稻,一种高产不抗虫害,一种低产不抗虫害,为了得到高产抗中害的品种,可采取的方法是(多项选择)()
A、杂交B、辐射C、用卫星带太空D、转基因
7、太空椒个大,普通椒个小,性状态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
A、由于是环境造成的,所以是不可遗传的
提问:你喜欢吃什么玉米?菊花中,你的最爱是什么?
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我们今天要学的——生物的变异。
目标三导
学做思一: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各题
导学:
1、不同种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2、生物性状的变异是。
2024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教学难点:
(1)变异的类型和区分:学生容易混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以及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学生对基因重组的理解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其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测试:进行一些随堂测试,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2.作业评价:
-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情况。
-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的评价结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讲解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以及基因重组的意义。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具体的生物变异案例,让学生理解变异的现象和机制。
-讨论法:鼓励学生就变异的意义和生物进化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法:设计相关的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变异现象,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活动设计: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科学家和观察者,模拟探索变异现象的过程。
-实验活动:安排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植物的变异现象,并记录数据。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研究,分析生物变异的实际例子,并展示研究成果。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在线工具和资源,自主探究变异现象的更多信息。
3.教学媒体和资源:
答案: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环境引起的不遗传变异。
解析:这个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变异现象的应用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需要分析变异的原因和类型,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人教版生物八下7.2.5《生物的变异》教案设计

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教材分析
生物变异是生物遗传的延续,亲子间遗传物质的传递决定了生物的遗传,而遗传物质的变化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并传递给后代。
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变异问题的认识更深刻,为以后的进化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举例说出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4、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科学探究生物变异的原因。
●教学难点:
1.深刻认识生物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教学方法:采用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观察,比较法,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作出假
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教学用具:大白沙花生种子,小粒红花生种子,变异现象有关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生物性状的变异决定于遗传物质;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三、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725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举例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
难点:
1.举例说出引起变异的原因
2.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图片、花生、尺子、适当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1.概念:
2.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
三•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七、课下作业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正确的解释身边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进一步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可以更好的利用教学课件让课堂更充实,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这节课我也明白,学生讨论,动手动脑能打开智慧之门•。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7-2-5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7.2.5 生物的变异课型:新授课展示不同的菊花品种和玉米品种。
学生认真看图。
认同生物变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从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明确教学目标环节一:以教材中的探究实验为背景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探究,完成学习报告单。
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目的会更加明确。
分小组展示,倾听他人的回答,思考、总结归纳。
讨论下列问题:1. 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数量分布状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大、小花生果实的长度分别处于一定范围内;大花生果实在长度值较大的范围内的数量要明显多于小花生果实的数量。
2. 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基因不同引起的。
3. 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么样?你作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答:将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将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因为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4.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获种子一定都是大花生吗?为什么?答:不一定。
要看控制花生种子大小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
让学生参与一个比较完整的调查探究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实验过程中应如何处理数据,怎样清晰表达数据,学会从数据的背后找出生物学原理和规律。
环节二:辨析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1.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2.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通过习题进行检验,教师予以及时的评价(1)父母肤色正常,孩子患有白化病。
(2)母亲是单眼皮,通过手术变成双眼皮。
(3)将普通的青椒种子,带入太空中培育出天空椒。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5节生物的变异》教案2新人教版(1)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举例说出可遗传和不遗传的变异及原因,2.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3.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生物的变异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应该科学地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
习惯目标:阅读文本的习惯培养教学重难点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方法及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法与比较法、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师: 一、复习举例说说可遗传和不遗传的变异及原因。
举例说说生物的性状即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主要为遗传物质决定。
不遗传变异主要是环境的影响。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我国饲养家禽和家畜有悠久的历史,这与长期的驯化和选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想一想:野猪和家猪、原鸡和家鸡等之间有什么差异?现在的家禽、家畜是否与其祖先完全不一样?提示:外形、行为特征等方面。
㈠高产奶牛的选育高产奶牛的选育过程,想一想该过程让你去处理的话会是怎样的?㈡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为什么会培育出高产抗倒伏的小麦?㈢太空椒的培育观察普通甜椒和太空椒,有何区别。
为什么有这么大区别?如:花生的大小,主要是遗传物质控制,同时肥力、土壤等又影响着花生大小。
学生:讨论分组回答原理1: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原因2: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
原因3: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板书设计§2.5生物的变异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高产奶牛的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太空椒的培育教学反思参考资料。
八年级生物下册7.2.5生物的变异学案设计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习目标1。
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
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生物的变异及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自主学习]分析教材观察与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生物的性状既受的控制,又受的影响。
2。
变异的类型[小组合作]任务一: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①样品有足够多的数量,不要少于30粒;②小组测量果实的长轴的长短,以毫米计,四舍五入计整数③统计数据数值品种大花生小花生讨论:1。
计算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大花生为mm,小花生为mm,比较大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这种差异由什么决定的?。
2.为什么同一个品种花生(如大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有短,这种变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
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你作出这样推测的根据是什么?。
4.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
5.总结:通过探究花生籽粒的大小,使我们明白,生物的变异首先决定于不同,同时也受的影响。
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遗传给后代。
知识点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新品种[自主学习]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过无数的辉煌.世界上和的优良品种中,有许多都源自我国,如水稻、家猪等。
现代育种工作的杰出代表院士和他的更是享誉世界。
[小组合作]1。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高产奶牛的出现,是通过。
(2)高产抗倒伏小麦的产生是通过实现了.(3)太空椒的形成是因为实现了.2.试着总结变异的意义:①好的方面:。
②坏的方面:。
3.带字的苹果,你见过吗?如果将此苹果的种子种下,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为什么?4。
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你的猜想?想一下,这种现象可以说明什么结论?学习检测1。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2章第5节生物的变异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鼓励与激励: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会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励其他学生努力学习。同时,教师会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板书设计
①生物变异的概念: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批改:教师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细致批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批改过程中,教师会注意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以及书写规范。
点评:在批改作业的同时,教师会给出针对性的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的点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细胞结构、遗传规律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生物的变异这一节时,他们已经具备了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然而,学生在理解生物变异的内在机制和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1.知识层次:大部分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变异形式的本质和发生机制理解不深。此外,学生对生物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限。
8.教学指导手册:为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教学指导手册,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生物变异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变异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生物变异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生物变异的魅力或特点。
4.针对学生的素质与行为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到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2、探究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能力目标1、通过模拟游戏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规律;情感目标1、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模拟游戏探讨深刻的生物问题。
二、教学过程师:导入:[出示幻灯片:有显着遗传特征的自己一家子的照片]猜猜照片上的四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生:有亲戚关系。
一家人吧?师:为什么你们会认为他们是一家人呢?生:因为长得像。
男孩和爸爸像。
女孩和妈妈像。
师:对了,这就是我的一家人,向大家介绍一下:爸爸、妈妈和弟弟。
这种子女和父母之间长得像的现象在我们生物学上称为…、、生:遗传。
师:我和妈妈是一模一样吗?我和弟弟呢?师:这种不同我们在生物学上称为……生:变异。
师:[幻灯:遗传和变异的定义]这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遗传和变异。
同学们掌握的不错。
遗传现象和遗传物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继续回顾,遗传物质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给子代的?父方和母方各占多少?生:生殖细胞。
子代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
师:遗传物质从亲代传给子代,所以亲子间有相似性,即有遗传现象产生。
那变异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第五节生物的变异]我们先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呢?生:遗传物质。
师:那我们就先来探究: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是否产生了差异?产生了什么样的差异?[幻灯:探究题目]生物的变异和其他生物问题一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要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会有许多干扰。
在科学研究方法中,有一种方法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找到事物的基本规律。
这就是给所研究的问题创设一个理想环境,排除无关条件的影响。
我们称之为:创设理想条件。
今天这个实验中,我们就得创设一个理想条件之后,才能够进行研究。
下面我介绍一下实验的过程。
[幻灯:实验原理,过程。
见后面《遗传物质模拟实验》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进行实验,小组讨论问题]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观察实验数据,各组发现了哪些规律?生:亲代的遗传物质越往后传,后面子代所得到得越少。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7.2.5生物的变异

7.2.5生物的变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述变异的概念和特点。
2.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变异的概念和原因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能悟出什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生物变异的知识。
(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异)讲授新课一、变异的概念展示幻灯片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图片中的突出特征和差别;用安康羊的例子说明变异的概念。
变异的概念: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
二、变异的特点提问:同学们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变异现象吗?展示幻灯片,变异现象无处不在。
例如不同品种的菊花;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大花生和小花生的果实种子大小不同。
变异的特点: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三、引起变异的原因展示幻灯片并提问,幻灯片中所讲的两个实例中的变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结论:引起变异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遗传物质决定;(2)外界环境影响。
展示幻灯片实例,缺钾导致西红柿生长不好,这是环境对生物性状影响的一个例子。
提问: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吗?结论: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
如:人的眼睛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人的辨色能力有正常的和色盲等。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如:断了尾巴的老鼠、温室里的韭黄等。
(1)遗传物质决定——可遗传的变异(2)外界环境影响——不遗传的变异四、生物变异的应用;展示幻灯片,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
八年级生物下册 7.2.5 生物的变异(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现象(2)能举例说出引起生物变异的两种因素(3)能举例说出遗传与变异对生物个体和种族延续的意义(4)能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1.2能力目标(1)通过对变异的现象和变异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
(2)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意义的讨论,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和实际相,并且能够有新的想法,求异的思维方式。
(3)通过小组讨论这一活动形式,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合作。
1.3德育目标(1)通过对变异现象的普遍性的分析,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通过分析变异的原因和人类活动变异的影响,学生们能够热爱自然,主动保护环境。
(3)通过对遗传与变异的意义的讨论,学生能够树立辩证的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变异的概念、特点难点:生物变异的原因,遗传和变异的意义三、课前准备1.大小品种的花生各l 000 g,随机分装,30 粒1袋。
2.多媒体课件。
3.测量用具 ( 量角器、直尺、三角饭 ) 每组两套。
4.红、蓝两种颜色的笔 ( 描点连线 )。
5.学生活动记录用表。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界普遍存在着遗传现象,每一种生物都能通过生殖细胞把性状传递给后代。
但是,我们也知道,自然界中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
子女与父母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在相貌上总会有些差异。
把同一株植物的种子种下去,后代植株也是有高有矮,有的结穗多,有的结穗少。
像这样,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就叫做变异。
同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二)新课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教师:除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变异,在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存在着变异的现象么?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想想你们知道的有关变异的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同学们说了很多变异的现象,那么我这里还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观察,给生物的变异归纳出一个定义。
7.2.5生物的变异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生物的变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
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生物变异的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变异的来源和机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使学生认识到变异在生物世界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2. 教学难点:变异在生物进化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实验探究的设计和操作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生物变异的图片、视频和实例等。
实验材料:豌豆种子、培养皿、土壤、水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生物变异的相关内容。
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展示几张生物变异的图片,如不同颜色的金鱼、不同形状的水果等。
提问学生:“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引出生物变异的话题。
【新课讲解】(25分钟)1. 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类型(5分钟)讲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强调生物体之间以及生物体亲子代之间存在的差异。
介绍变异的类型,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给出实例。
设计意图:通过概念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生物变异的原因(5分钟)分析生物变异的内因和外因,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内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外因。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生物变异的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3.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5分钟)讲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定义和特征。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两种变异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4. 实验探究:观察豌豆种子的变异现象(10分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豌豆种子的生长情况,了解生物变异的现象和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5 生物的变异
初
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
对花生果实大小
观察、讨论、交流
探究活动:测量和获取实验数据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1.中国有句谚语“一母生九子,十个样”,你从这句话中能
悟出什么?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五节生物的变
异)你还知道哪些变异现象?
3.我们前面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其实也是通过变异产生
的。
下面我们对一种性状的变异进行深入地探究。
4.组织学生进行测量,应尽量减少误差。
与学生一起分析
处理实验结果。
为什么都是花生却有大有小?大花生中
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是什么原因?小花生也一样。
得出
结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5.引导学生分析性状是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差异可
以由基因不同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同引起。
6.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变异首先决定
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有关。
由遗传物质
的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
异是不遗传变异。
7.引导学生分析高产奶牛的选择繁育、小麦的杂交育种、
甜椒的太空育种的原理。
8.出示“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图片或有关资料,使学生
认识到科技造福人类的实例。
变异现象
举例
学生思考,分
析原因
让学生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