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课

合集下载

艺术欣赏课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价

艺术欣赏课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价

艺术欣赏课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价引言:艺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人们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在艺术欣赏课上,我们将学习如何准确地鉴赏和评价一幅艺术作品。

本教案将介绍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的基本要素,并通过实践演练深入探讨。

一、艺术作品鉴赏的基本要素艺术作品的鉴赏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理解。

以下是艺术作品鉴赏的四个基本要素:1. 艺术作品的主题艺术作品的主题是表达艺术家创作思想和情感的核心。

我们需要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意象、符号、情节等元素,来理解艺术家想要传达的信息。

2. 艺术作品的形式形式是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等形式要素,来感受和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3. 艺术作品的结构结构是艺术作品内部组成的有机整体。

通过分析作品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探索作品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

4. 艺术作品的情感与思想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我们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思考,来感受和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二、艺术作品评价的准则艺术作品评价是对作品质量和价值的判断。

以下是艺术作品评价的三个准则:1. 艺术作品的技巧与表现力艺术作品的技巧和表现力是评价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我们可以从作品的线条运用、色彩搭配、构图等方面来评价作品的技巧和表现力。

2. 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独特性和创新性是评价艺术作品价值的重要因素。

一个优秀的作品应该能够给人以新的感受和思考,展现艺术家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艺术作品的传达效果与影响力艺术作品的传达效果和影响力是评价作品的重要衡量标准。

一个优秀的作品应该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启示。

三、实践演练:《蒙娜丽莎》的鉴赏与评价在实践演练中,我们将以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例进行具体的鉴赏与评价。

1. 艺术作品鉴赏- 主题:《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位神秘、微笑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幼儿园艺术欣赏课堂活动方案 幼儿园艺术

幼儿园艺术欣赏课堂活动方案 幼儿园艺术

欣赏课堂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1. 幼儿园是儿童进行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场所,艺术欣赏课是培养儿童审美情感、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设计一套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艺术欣赏课堂活动方案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艺术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审美能力。

3.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情感。

三、活动内容1. 艺术作品欣赏a. 选择一些简单而有趣味的艺术作品,如动物、植物、风景等,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作品的主题、作者以及艺术风格等内容。

b.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艺术作品,引导幼儿发表对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2. 创作活动a. 在欣赏完一些艺术作品后,可以让幼儿们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如画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们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b. 在创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表达,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活动流程1. 开场引导a. 为了拉近幼儿和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幼儿熟悉的主题入手,如动物、植物等,引导幼儿对这些主题进行简单的讨论,唤起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兴趣。

2. 艺术作品欣赏a. 通过图片、视瓶等多种形式展示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b. 老师可以在欣赏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解释,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3. 创作活动a. 在欣赏完艺术作品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创作任务,如让幼儿模仿某一幅画,或者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自由创作。

b. 在创作活动中,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活动评估1. 艺术作品欣赏a. 通过观察幼儿在欣赏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仔细观察、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等,评估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创作活动a. 老师可以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力、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等,评估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学音乐艺术欣赏课教案

大学音乐艺术欣赏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音乐艺术欣赏课课程简介:大学音乐艺术欣赏课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领略音乐的魅力,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感。

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

2. 掌握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如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

3.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学会分析、评价音乐作品。

4. 培养音乐审美情感,提升高雅生活情趣。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

2. 音乐流派介绍: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

3. 音乐鉴赏方法: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风格、情感等。

4. 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通过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美,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安排:共计16周,每周1课时,共16课时。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概念、音乐流派特点、音乐鉴赏方法等。

2. 示范法:播放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美。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一音乐作品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音乐作品,确保播放设备正常。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讲授新课:讲解音乐基本概念,介绍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教授音乐鉴赏方法。

4. 欣赏音乐:播放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美。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音乐作品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 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音乐基本概念、音乐流派特点、音乐鉴赏方法。

2. 聆听课后拓展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参与家庭、学校音乐活动,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规划

《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规划

《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规划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规划1. 引言艺术欣赏是一门重要的思政教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质。

本文将介绍《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的规划,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等。

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等)的欣赏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加深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潜能。

3. 课程内容3.1 艺术基础知识- 介绍不同艺术形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音乐的旋律、节奏,绘画的色彩、构图等。

- 探讨艺术作品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演变,加深对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的理解。

3.2 艺术作品欣赏- 选取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包括音乐、绘画、戏剧、电影等。

-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

3.3 艺术创作实践- 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作实践,如音乐表演、绘画创作、剧本编写等。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通过艺术创作体验到艺术的乐趣和成就感。

4. 教学方法- 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既能理解艺术的基本原理,又能亲身参与实践。

- 创造积极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观点。

- 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展示、讨论、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5. 评估方式- 设计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艺术创作作品等。

- 通过评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6. 总结《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系统的课程规划、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些目标。

希望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的人生增添美好的色彩。

幼儿园小班艺术欣赏教案

幼儿园小班艺术欣赏教案

幼儿园小班艺术欣赏教案艺术欣赏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儿童适宜进行的艺术欣赏课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而在小班级别的幼儿园,艺术欣赏更是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以下是一份小班幼儿园的艺术欣赏教案,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情趣。

2、让幼儿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3、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绘画欣赏1)、让幼儿观看不同风格、不同画家的绘画作品。

2)、指导幼儿观察作品、理解其中的意义。

3)、让幼儿模仿和创作自己的作品。

2、音乐欣赏1)、通过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形式,让幼儿体验音乐的美。

2)、教授简单的音乐知识和乐理知识。

3)、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歌曲、音乐小品。

3、手工制作1)、让幼儿用手制作不同材料的手工艺品,如纸制品、布艺品、木制品等。

2)、通过制作手工艺品,让幼儿了解不同工艺品的形式和特点。

3)、鼓励幼儿进行创新和想象,制作自己的手工艺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如何引导幼儿理解和领悟艺术作品中的意义和形式。

2、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让他们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

三、教具和材料1、不同风格、不同画家的绘画作品。

2、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和乐器。

3、纸张、布料、木头、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绘画欣赏(1)学习目标:认识不同风格、不同画家的绘画作品。

(2)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看画图、挖掘画面内容,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意义和形式。

(3)教学方法:教师逐步地解释和分析画面内容,让幼儿自行发掘其中的意义,引导幼儿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4)教学过程:①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并简单介绍画家。

② 教师引导幼儿认真看图,让其从整体和细节方面感受和理解画面内容,抓住其中的关键点。

③ 教师给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这幅画是什么主题?这位画家使用了哪些元素来表现主题?”④ 鼓励幼儿进行创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拍出一幅自己的画作。

大学艺术欣赏课教案

大学艺术欣赏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艺术欣赏》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艺术欣赏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欣赏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和审美鉴赏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培养艺术鉴赏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艺术欣赏概述2. 艺术欣赏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 不同艺术门类的欣赏技巧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艺术欣赏的意义和作用。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曾经欣赏过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艺术欣赏的兴趣。

2. 艺术欣赏概述(1)介绍艺术欣赏的基本概念,包括艺术欣赏的定义、范围和意义。

(2)分析艺术欣赏在个人成长、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艺术欣赏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讲解艺术欣赏的基本原则,如客观性、全面性、差异性等。

(2)介绍艺术欣赏的方法,如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法等。

第二课时1. 不同艺术门类的欣赏技巧(1)绘画欣赏:介绍绘画的基本要素,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举例分析著名绘画作品。

(2)音乐欣赏:讲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并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3)舞蹈欣赏:介绍舞蹈的基本要素,如动作、节奏、表情等,并展示舞蹈表演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舞蹈的美。

(4)戏剧欣赏:讲解戏剧的基本要素,如角色、情节、舞台布景等,并分析著名戏剧作品。

2.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就不同艺术门类的欣赏技巧进行讨论。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互相交流。

3. 总结与作业布置(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艺术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种艺术门类,欣赏相关作品,并撰写一篇艺术欣赏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 作品欣赏能力: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不同艺术门类的欣赏能力。

艺术欣赏教案

艺术欣赏教案

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欣赏的基本知识,掌握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其欣赏艺术作品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重点1.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2.创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欣赏艺术作品。

2.如何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2.互动法:通过问答、讨论、讲评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3.实践法:通过实地观摩、参加各种艺术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和艺术创作热情。

五、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此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通过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向学生介绍欣赏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讲解艺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欣赏活动,让学生逐渐掌握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4.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如美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等。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如绘画、写作、表演等,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

5.教师对学生的欣赏作品进行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热情。

6.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问答、讲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测试和提问,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和创作活动,收集学生的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和点评,以便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3.教师可以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艺术欣赏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学习艺术史、审美理论和不同艺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本课程将涵盖视觉艺术、音乐、戏剧和电影等多个艺术领域,以帮助学生发展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2. 教学目标2.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2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3 培养学生在审美价值观上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2.4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学内容3.1 艺术史- 介绍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艺术发展历程,包括古代艺术、文艺复兴、现代艺术等。

- 分析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风格和主题,深入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运动。

3.2 视觉艺术- 讲解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构图、色彩、光影等要素,探讨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

3.3 音乐- 探索不同音乐流派和作曲家的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 学习乐理基础知识,培养对音乐表演和创作的欣赏力。

3.4 戏剧- 分析经典戏剧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 学习表演技巧,提高学生在戏剧表演中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5 电影- 解析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如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等。

- 培养学生对电影语言和技术的理解,探讨影片中的主题和意义。

4. 教学方法4.1 讲授与示范:老师通过讲述艺术知识和展示经典作品来引导学生对艺术形式的理解。

4.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艺术手法。

4.3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观画廊、音乐会、剧场等实际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体验。

4.4 讨论与合作: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创作,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评价与考核5.1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演,展示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幼儿园大班艺术欣赏课教案 幼儿园艺术欣赏

幼儿园大班艺术欣赏课教案 幼儿园艺术欣赏

幼儿园大班艺术欣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绘画、音乐、舞蹈等不同艺术形式,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引导幼儿感受和欣赏不同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绘画艺术欣赏通过观看和分析著名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比如《蒙娜丽莎》、《夜巡》等。

2. 音乐艺术欣赏播放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小夜曲》等,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3. 舞蹈艺术欣赏观看一些优秀的舞蹈表演,包括古典舞、现代舞等,让幼儿了解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和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通过欣赏不同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感悟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 绘画艺术欣赏通过PPT展示著名绘画作品,向幼儿介绍绘画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幼儿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 音乐艺术欣赏播放精选的音乐作品,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和意境。

让幼儿自由表达对音乐的感悟和情感。

4. 舞蹈艺术欣赏观看优秀的舞蹈表演,让幼儿感受舞蹈的美妙和魅力,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舞蹈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想和体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艺术欣赏,培养其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五、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艺术欣赏课程,幼儿对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艺术作品的深度分析和引导,让幼儿能够更加深入地感悟和理解艺术的魅力。

六、教学延伸学校可组织幼儿去美术馆、音乐厅、舞蹈演出等场所,进行实地艺术欣赏活动,加深幼儿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

大学艺术欣赏公开课教案

大学艺术欣赏公开课教案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4. 提高学生表达和交流艺术观点的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工具:PPT课件、投影仪、白板、画笔、美术作品图片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一首轻松的音乐或一段优美的舞蹈作为开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欣赏艺术吗?为什么?二、艺术欣赏概述1. 介绍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2. 讲解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感受、分析、评价等。

三、艺术欣赏的途径1. 介绍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览等途径。

2. 介绍通过书籍、网络、影视等途径欣赏艺术。

四、艺术作品鉴赏1. 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2. 分析作品的题材、风格、技巧、表现手法等。

第二课时一、艺术作品鉴赏(续)1. 继续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书法、摄影、戏剧等。

2. 分析作品的内涵、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进行讨论。

2. 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三、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艺术欣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艺术,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音乐或舞蹈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艺术氛围。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艺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二、艺术欣赏概述1. 讲解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欣赏艺术,提高鉴赏能力。

三、艺术欣赏的途径1. 介绍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展览等途径。

2. 讲解如何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欣赏艺术。

四、艺术作品鉴赏1. 展示绘画作品,分析作品的题材、风格、技巧等。

五、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进行鉴赏。

2. 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六、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艺术欣赏的重要性。

小学生音乐艺术欣赏课程

小学生音乐艺术欣赏课程

小学生音乐艺术欣赏课程音乐艺术在小学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天赋,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审美和创造力。

小学生音乐艺术欣赏课程的设计,旨在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和喜爱音乐,让他们通过欣赏、表演和创作活动,全面发展自己的音乐素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音乐艺术欣赏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内容小学生音乐艺术欣赏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不同音乐形式和风格,从古典音乐到流行音乐,从传统音乐到世界音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课程内容:1. 古典音乐欣赏:介绍著名古典作曲家和他们的作品,如贝多芬、莫扎特和巴赫等。

通过听取和分析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2. 传统音乐欣赏:介绍中国传统音乐,如古琴、二胡和京剧等。

通过观赏演出和学习传统乐器的演奏方法,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了解和兴趣。

3. 流行音乐欣赏:介绍当代流行音乐,如流行歌曲和摇滚乐队。

通过听取和分析热门歌曲,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

4. 世界音乐欣赏: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如非洲鼓乐和拉丁舞曲。

通过学习不同文化的音乐形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5. 音乐剧和歌剧欣赏:介绍著名音乐剧和歌剧作品,如《狮子王》和《卡门》等。

通过观看演出和学习剧情,培养学生对音乐戏剧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方法小学生音乐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1. 听力欣赏:通过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式提问,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乐器等方面进行分析。

2. 观看演出:组织学生观看音乐会、演唱会或舞台剧演出,让他们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在演出后与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分享他们的感受和观点。

3.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活动,如创作简单的旋律、歌曲歌词或乐曲编排。

通过创作,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构成要素。

大二选修课艺术欣赏教案

大二选修课艺术欣赏教案

大二选修课艺术欣赏教案教案:大二选修课艺术欣赏教学目标:1. 了解艺术欣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艺术欣赏的概念和意义2. 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绘画艺术欣赏4. 音乐艺术欣赏5. 戏剧艺术欣赏6. 文学艺术欣赏7. 影视艺术欣赏8. 艺术欣赏与社会发展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艺术欣赏的概念,并与日常生活中的欣赏行为进行对比,思考艺术欣赏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二、艺术欣赏的概念和意义(20分钟)1. 解释艺术欣赏的定义,并介绍其在个人情感、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意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艺术欣赏对于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培养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

三、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0分钟)1. 分析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包括感知、分析、理解、评价等步骤,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艺术作品的欣赏。

2. 教授一些艺术欣赏的技巧,如观察细节、寻找艺术表现手法、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等。

四、绘画艺术欣赏(40分钟)1. 分类介绍绘画的不同形式和流派,如油画、水彩画、国画等。

2. 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并引导学生运用艺术欣赏方法和技巧进行欣赏。

五、音乐艺术欣赏(40分钟)1.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和不同类型,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分析经典音乐作品和当代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等方式进行艺术欣赏。

六、戏剧艺术欣赏(40分钟)1. 介绍戏剧的基本特点和形式,如话剧、歌剧、舞剧等。

2. 分析经典戏剧作品的剧情、舞台呈现等要素,并引导学生运用艺术欣赏方法进行欣赏。

七、文学艺术欣赏(40分钟)1. 介绍文学的基本类型和流派,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2. 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文学批评。

八、影视艺术欣赏(40分钟)1. 分析电影和电视剧的表现手法和叙事结构,如摄影、剪辑、音乐运用等。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和艺术素养。

通过学习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艺术背后的创作理念、艺术家的意图,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丰富他们的艺术阅读体验;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艺术作品激发自我表达和情感交流。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本课程涵盖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在每个形式内以不同的主题和风格作品为教学重点。

以下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1. 绘画-认识不同绘画形式和技法,如素描、油画、水彩画等;-学习分析绘画作品的构图、线条运用和色彩表现等要素;-欣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包括写实主义、抽象主义、印象派等;-学习了解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2. 雕塑-了解雕塑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学习分析雕塑作品的形态、质感和空间感;-欣赏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包括现代雕塑、雕塑装置艺术等;-学习了解著名雕塑家及其代表作品。

3. 音乐-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高、节奏、音色等;-学习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学习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了解著名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4. 舞蹈-了解不同舞蹈形式,如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等;-学习分析舞蹈作品的舞姿、舞步和编排结构;-欣赏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包括古典舞剧、现代舞作品等;-了解著名舞蹈家及其代表作品。

5. 戏剧-了解戏剧的基本要素,如剧本、角色、舞台美术等;-学习分析戏剧作品的故事情节、表演方式和舞台表现;-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戏剧作品,包括话剧、音乐剧、舞台艺术等;-了解著名戏剧导演及其代表作品。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欣赏、实践等相结合。

教师将通过举例、比较、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大学老师艺术欣赏课教案

大学老师艺术欣赏课教案

课程名称:艺术欣赏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艺术教育、美术教育、通识教育等课程学时:36课程学分:2一、课程定位1. 课程性质和作用《艺术欣赏》课程旨在为所有专业的高校在校生提供一门美学与艺术通识教育课程。

与艺术类专业课程相比,本课程更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美学艺术通识知识的传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美学与艺术相关理论,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正确的“美”的观点,并具备运用美学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

2.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平行课程: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二、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理念《艺术欣赏》课程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与美学观念塑造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覆盖书法、美术、音乐、电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同时,注重前沿性和理论性,探讨美学的概念、学科特点及其表现形式,使学生既能把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又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2. 课程内容(1)艺术理论概述:介绍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等;(2)中外艺术史:探讨中外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流派、代表作品及其特点;(3)艺术欣赏方法:讲解艺术欣赏的方法、技巧和评价标准;(4)艺术实践: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参与艺术创作等活动。

三、教学安排1. 课堂教学(1)课堂讲授:教师讲解艺术理论、艺术史及艺术欣赏方法;(2)案例分析:分析中外著名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评价;(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就艺术问题进行讨论,分享个人观点。

2. 实践教学(1)参观艺术展览: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感受艺术氛围;(2)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30%2. 作业:30%3. 考试:40%五、教学资源1. 教材:《艺术欣赏》2. 教学课件:PPT、图片、视频等3. 网络资源:相关艺术网站、论坛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艺术理论概述2. 第5-8周:中外艺术史3. 第9-12周:艺术欣赏方法4. 第13-16周:艺术实践5. 第17-20周:课程总结与考核注:以上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幼儿艺术欣赏教案

幼儿艺术欣赏教案

幼儿艺术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欣赏,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美。

2.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欣赏绘画作品:介绍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作品。

2. 欣赏音乐作品:介绍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听辨和表达感受。

3. 欣赏舞蹈作品:介绍不同风格的舞蹈,让幼儿观察和模仿动作。

4. 欣赏戏剧作品:介绍简单的戏剧表演,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

5. 创作实践活动:让幼儿进行绘画、手工制作、音乐创作等艺术活动。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艺术作品,引导他们发现作品的特点和美感。

2. 引导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实践法:让幼儿参与艺术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游戏法:通过艺术游戏,让幼儿体验艺术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艺术作品: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2. 准备创作材料:画纸、画笔、音乐器材、舞蹈道具等。

3. 准备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展示板等。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欣赏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2. 评价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艺术表现和兴趣。

4. 定期进行幼儿艺术能力的测试,以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实施1. 课程安排:每周一次艺术欣赏课程,每次课程时长为30分钟。

2. 教学步骤:a. 开场活动:通过歌曲、舞蹈等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b. 欣赏环节:展示艺术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c. 讨论环节:提问和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d. 创作环节:让幼儿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e. 总结环节: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课程评价。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欣赏绘画作品《星空》a. 展示梵高的《星空》画作。

b.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

幼儿园艺术欣赏课教案美篇

幼儿园艺术欣赏课教案美篇

幼儿园艺术欣赏课教案美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激发幼儿们的喜爱艺术、创作艺术的兴趣;2、让幼儿们领略绘画、雕塑、建筑等各类艺术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培养观察能力;3、通过美术作品的观感体验,让幼儿充分感知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的较强的审美鉴赏能力;4、通过欣赏、分析等方式,使幼儿能够从生活中赏析艺术,获得审美情趣;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体验到艺术的美妙与神奇,让幼儿在艺术的世界中,体验成长、发现自我、创造生活、提高情感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育中心围绕“颜色与形状”这一主题展开,针对幼儿进行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的艺术作品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介绍主题,一句话带出美术作品——“今天我们要欣赏颜色与形状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细心观察,寻找美和感动,看看这些艺术家如何通过颜色与形状表达他们的思想与情感。

”2. 观察环节教师将录像资料与图片展示,让幼儿们轮流看录像与图片,认真观察、品味艺术。

在观察完一个主题的作品之后,教师会引导幼儿们对作品进行简短的表现和评论,如“多彩的颜色让我感到很温暖”,“漂亮的形状让我感到很喜欢”,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3. 分享环节教师会安排幼儿自己的作品进行分享,鼓励幼儿简单地解释他们的作品,这样既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我,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 总结环节教师询问幼儿们今天学到了什么,是否有什么收获?这样可以对幼儿产生的感受进行总结,并引导幼儿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点。

四、教学评估:1、综合评估:幼儿们观看艺术作品的表现态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个人创作上的表现力。

2、以班级为小组进行评估,鼓励他们分享个人的作品、意见和想法。

五、教学要点与难点:1、要点:让幼儿在欣赏各类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力、感受力和审美能力;动手亲自体验和感受美术的乐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难点:以处在学龄前的幼儿为目标,引导他们在欣赏与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潜能,锻炼自我表达能力,提高其思维与美感的定位。

艺术鉴赏课的心得

艺术鉴赏课的心得
艺术鉴赏课的心得
在艺术鉴赏课上,我学到了许多关于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拓展了我的艺术鉴赏课上的心得体会。
一、课程内容
在艺术鉴赏课上,我们学习了不同艺术形式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和特点,涵盖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老师介绍了许多著名艺术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对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展览参观
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有机会参观艺术展览,亲身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在参观过程中,老师对作品的解读和引导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这种亲身体验对于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鉴赏技巧
在课程中,老师还传授了许多艺术鉴赏的技巧,如如何观察细节、如何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如何分析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等。这些技巧的学习使我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
四、作品分析
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进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论。通过对一些经典作品的深度分析,我们了解了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艺术追求,培养了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影响与收获
艺术鉴赏课的学习使我在审美上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更广阔的视野,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和欣赏艺术作品。这种审美能力的提升不仅使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热爱,也让我更有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情感体验。
六、课程启发
艺术鉴赏课的学习不仅仅是对于艺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审美情感和个性发展的启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保持对艺术的热爱,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艺术的美好。
七、结语
通过艺术鉴赏课的学习,我对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这份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会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也会让我在以后的道路上收获更多的美好和感动。愿我们都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无尽的乐趣和启发。

大学音乐艺术欣赏课教案

大学音乐艺术欣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不同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2. 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与特点3. 音乐作品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经典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你们对音乐有多少了解?二、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1. 介绍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简述音乐艺术的历史发展,从古代音乐到现代音乐。

三、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与特点1. 介绍西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音乐风格。

2. 分析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如西方古典音乐的严谨、民族音乐的优美、流行音乐的时尚等。

四、音乐作品分析1. 以一部经典音乐作品为例,进行详细分析。

2. 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演奏技巧等方面欣赏作品。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音乐欣赏实践1.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音乐作品的内涵。

三、课堂讨论1. 针对某一音乐风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其特点。

2. 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总结。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音乐欣赏实践中的表现,如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讨论等方面的能力。

3. 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以及对音乐创作的兴趣。

培养艺术鉴赏力——小学艺术欣赏课教学方案

培养艺术鉴赏力——小学艺术欣赏课教学方案

培养艺术鉴赏力——小学艺术欣赏课教学方案一、绪论艺术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培养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缺乏对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欣赏能力。

因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我们需要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小学艺术欣赏课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

2.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作品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其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4. 培养学生对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的评价和鉴赏能力,出现问题时,能够主动解决。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艺术形式的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依次介绍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特点、表达方式和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学生将对艺术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 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在每一节课中,我们将选取一幅绘画作品、一首音乐作品、一个舞蹈节目和一段戏剧表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聆听,理解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意义和情感,并提供相应的问答讨论。

3. 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展示在课程的最后,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创作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学生的作品将在班级内展示,并进行互动交流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1. 集体欣赏法:通过集体欣赏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分组合作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艺术作品的意义和表现形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 创作体验法:给予学生自由创作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老师将观察记录每个学生在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时的表现,包括观察和分析的准确性、深度和独特见解等。

2. 作品评价表:学生的作品将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创意性、表现力和表达能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欣赏课程论文班级:11214D42 姓名:宗磊江南三大名楼摘要: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

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又以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最为出名,并称“中国三大名楼”。

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

这就是说,楼阁一般都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且都以木质为主要结构。

关键词:简介、风光特色、人文历史黄鹤楼●简介。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国家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

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

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龟蛇两山相夹,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

现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

楼址仍在蛇山头。

主楼高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

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表现出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眺;五层为黄鹤楼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

●风光特色。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

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

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

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人文历史。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夺回荆州之后(公元223年)。

最初建楼的目的是东吴为了防御蜀汉刘备的来犯,作为观察瞭望之用。

历史上对于黄鹤楼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一个姓辛的人家,在黄鹄矶上开了一个小酒馆,他心地善良,生意做得很好。

一次酒家热情地招待了一个身着褴褛道袍的道士,并分文不收,而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一天道士酒后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尔后两手一拍,墙上的黄鹤竟跳到桌。

旁翩翩起舞。

道士对这个姓辛的酒家说,画只黄鹤替你们招揽生意,以报酒家的款待之情。

从此以后,来此饮酒观鹤的人越来越多,一连十年酒店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酒家也因此一天天地富裕起来。

酒家为了感谢道士,用十年来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

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

后来,为了纪念道士和黄鹤改称“黄鹤楼”。

黄鹤楼在历史上就是文人墨客汇聚的场所,并留下很多不朽名篇。

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将黄鹤楼的地理、环境、传说和楼的雄姿,诉说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到此之后,想写诗赞颂黄鹤楼,因看到了崔颢的佳作,不得不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历代登楼赋诗者很多,仅唐代就有崔颢、李白、王维、孟浩然、顾况、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杜牧等等。

像李白所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气势磅礴,情景交融,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今天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1984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它最后一次被毁(清光绪十年黄鹤楼因附近民房失火殃及而被毁掉)的一百周年之际重新修建的。

她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建筑,高51米,仅次于滕王阁,明面上看为5层,实际上还有四个夹层,共为九(象征九五至尊)。

岳阳楼●简介。

风光特色。

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的一个木质结构的建筑,从清朝时期重修后,历经百余年加之几十年的战乱而没有被毁。

虽说楼的高度仅有19.72米,比滕王阁和黄鹤楼的规模小得多,但是这个屹立在洞庭湖边上的古代建筑,也可以说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不是在建国后重新修建的,并且是保留完好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

●风光特色。

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的一个木质结构的建筑,从清朝时期重修后,历经百余年加之几十年的战乱而没有被毁。

虽说楼的高度仅有19.72米,比滕王阁和黄鹤楼的规模小得多,但是这个屹立在洞庭湖边上的古代建筑,也可以说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不是在建国后重新修建的,并且是保留完好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

●人文历史。

唐代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遭贬,谪戍岳州(今岳阳市)。

次年,张说便在鲁肃的岳阳楼阅军楼旧址上重建了一座楼阁,并正式定名为岳阳楼。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大臣滕子京受排挤,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

建成后,滕子京请当时的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中外广为传诵,亘古不衰。

岳阳楼也与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一起声名远播。

故有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说到这篇《岳阳楼记》还有一段故事。

现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大厅中各镶嵌着一块用紫檀木雕刻的《岳阳楼记》。

但为什么一个楼里要放两块同样文章的碑刻呢?据说,《岳阳楼记》是清代乾隆年间大书法家张照的手笔,其书法、雕刻加之上乘的木质,堪称世间佳品。

后来当地有一位擅长书法的县官,为了显示自己,想借岳阳楼和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使自己能够名垂千史,便模仿了张照的笔迹,重抄写了一篇《岳阳楼记》,也刻在质地同样的木板上,就连字体的大小、形状也与张照的《岳阳楼记》一模一样。

但是刻字匠对县官的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心怀不满,而又不敢违抗,便将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居”字的一撇故意刻得很细,使其与正常的字区分开。

野心的县官把张照的《岳阳楼记》拆下来,换上自己的,然后将张照的手书放在船上试图运往别处,不料船行至洞庭湖中时,风浪大作,船翻于湖中,县官和张照手书的《岳阳楼记》碑刻均落入水中,野心县官被淹死。

在以后洞庭湖的清淤中人们打捞上来了张照的《岳阳楼记》,因其雕刻于很好的木质之上,张照的手书没有因水泡受到太大的损坏。

由于县官和张照的两块《岳阳楼记》的笔迹太相似了,都可为书法之珍品,所以真假两块《岳阳楼记》的碑刻就同时挂在岳阳楼的一层和二层了。

此外,杜甫等大文豪也曾写过有关岳阳楼的千古名句。

滕王阁●简介。

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的滕王阁,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后,历经磨难。

在建阁至今的1300多年中屡毁屡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够再现古阁的风姿,而且规模也是越建越大。

1926年滕王阁最后一次被毁于北洋军阀邓如琢手中。

1983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了第29次滕王阁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

新阁共9层,高57.5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筑,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最高的楼阁。

在阁的第六层东西两面,各挂着写有“滕王阁”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字体;阁的三个明层四周,均建有平座栏杆,以供游人远眺;在第五层的屏壁上,还镶嵌着铜制的王勃《滕王阁序》碑;在滕王阁的门柱上,还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滕王阁序》中的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风光特色。

登阁纵览,春风秋月尽收眼底,近可见仿古商业街迂回曲折,错落有致,西侧赣江、抚江浩浩汇流,远处长天万里,西山横翠,南浦飞云,长桥卧波,令人心旷神怡。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

今天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四层,高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

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人文历史。

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任洪州刺史时所建滕王阁的初期,也只是将此阁作为达官贵人们上元观灯、春日赏花、夏日纳凉、九重登高、冬日赏雪、阁中品茶、聚餐饮酒、听琴观画之场所。

滕王阁修成22年之后,即唐上元二年(675年),著名青年文学家王勃应洪州都督阎伯屿之邀,登阁赴宴,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滕王阁从此名扬四海。

唐代中丞御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阁完工后,还特邀了大文学家韩愈为此阁写下了古今佳作《新修滕王阁记》一文;大诗人白居易的《钟陵饯送》、杜牧的《怀钟陵旧游三首》、王勃的《滕王阁诗》、王安国的《滕王阁感怀》、苏辙的《题滕王阁》、朱熹的《和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辛弃疾的《贺新郎-赋滕王阁》、文天祥的《滕王阁》、虞集的《滕王阁》、汤显祖的《滕王阁逢琪叔为别》、朱彝尊的《登滕王阁》等,至今还都为人们所传诵。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呵成,写下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

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王勃作序后,唐代王绪写《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史书称之为“三王记滕阁”佳话。

文学家韩愈也撰文述“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西江第一楼”之誉。

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重修后的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

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在第一层正厅有一幅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

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

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

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所以令人叹为观止。

总结:一个时代或一代人离去,它们把自己最大的创造一建筑留在世上。

然而,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先人留下的可供使用的房子,还是历史的空间。

许多重要的驻足于历史的事件发生于此,许多建筑的细节清晰而确凿地记忆着历史的细节。

先人说过的话、脚步声、喜怒哀乐,以及呼吸的气息,全都散布在这些空间里。

别以为它们只是空空的昔时的遗物,一种特定的历史生命还在其间。

是啊,它们还是先人的创造呢,那一代代人的审美被这些建筑鲜明地强调在自己的形态上。

也许当时人们不以为然,以为那些美只是一时的崇尚,但在今天看来,却是过住不复的一种特异而迷人的历史气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