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狂欢之歌》教案2 花城版
2024年花城版八年级音乐下册飞逝的雄鹰教案

2024年花城版八年级音乐下册飞逝的雄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花城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飞逝的雄鹰》,主要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第四单元《飞逝的雄鹰》2. 详细内容:学习歌曲《飞逝的雄鹰》,了解其创作背景,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飞逝的雄鹰》的旋律、节奏、歌词,并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快速跳跃的旋律。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及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雄鹰翱翔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飞逝的雄鹰》。
2. 新课内容学习:a. 介绍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意图。
b. 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
c. 针对高音部分和快速跳跃的旋律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纠错,提高演唱技巧。
六、板书设计1. 《飞逝的雄鹰》2. 歌曲背景: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3. 歌曲结构:展示歌曲的段落结构。
4. 旋律、节奏、歌词:展示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
5. 知识点:标注高音部分和快速跳跃的旋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演唱歌曲《飞逝的雄鹰》,注意高音部分和快速跳跃的旋律。
2. 答案:无具体答案,以课堂表现为评价标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关于大自然的歌曲,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快速跳跃的旋律。
2.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讲解和示范。
2024年花城版音乐八下第4单元《飞逝的雄鹰》教案

2024年花城版音乐八下第4单元《飞逝的雄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飞逝的雄鹰》,主要学习第4章节《高原飞翔:飞逝的雄鹰》。
本章节详细介绍了我国高原地区的民间音乐,以藏族民歌《飞逝的雄鹰》为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高原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飞逝的雄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藏族民歌的节奏、旋律特点,学会演唱《飞逝的雄鹰》。
难点:理解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高原风光视频,让学生感受高原的壮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介绍:介绍藏族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飞逝的雄鹰》的节奏、旋律、歌词。
3. 歌曲学唱: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情感。
4. 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
5.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
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7.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飞逝的雄鹰”主题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藏族风格的音乐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飞逝的雄鹰》2. 内容:a. 藏族民歌特点b. 《飞逝的雄鹰》歌词c. 歌曲节奏、旋律分析d. 创作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首具有藏族风格的音乐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歌词、旋律,体现藏族音乐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推荐学生课后观看相关纪录片、阅读音乐书籍,提高音乐素养。
狂欢之歌桑巴教案

狂欢之歌桑巴教案教案标题:狂欢之歌桑巴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巴西桑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2.学习桑巴舞蹈的基本步伐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精神;4.通过参与桑巴舞蹈,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教学资源:1.桑巴音乐和舞蹈录像;2.音乐播放设备;3.教室空间。
教学步骤:引入:1.播放一段桑巴音乐,让学生感受桑巴的独特节奏和魅力;2.简要介绍巴西桑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解释桑巴在巴西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主体:1.教学桑巴的基本步伐:a.站立姿势:双脚并拢,身体挺直,手臂自然放松;b.基本步伐:左脚向前迈一步,右脚跟随左脚迈一步,再将左脚迈回原位,右脚跟随;c.重复基本步伐,让学生熟悉和掌握;d.引导学生加入节奏感,根据音乐的节拍进行步伐变化。
2.学习桑巴舞蹈的基本动作:a.手臂摆动:双臂自然放松,向前摆动,配合基本步伐;b.臀部摇摆:重心放在脚尖,臀部向左右方向轻微摇动;c.脚步变化:在基本步伐的基础上,加入跳跃、旋转等变化。
3.分组合作:a.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桑巴音乐;b.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桑巴基本步伐和动作,设计自己的桑巴舞蹈;c.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的桑巴舞蹈,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评价。
总结:1.回顾学习的内容,强调桑巴舞蹈的特点和重要性;2.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和探索桑巴舞蹈;3.展示巴西桑巴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
扩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桑巴舞蹈演出或举办桑巴舞蹈比赛;2.邀请专业桑巴舞蹈演员来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3.组织学生学习制作巴西传统乐器,如鼓、手鼓等,与桑巴舞蹈结合进行表演。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3.通过学生的表演和展示,评估他们对桑巴舞蹈的掌握程度。
注意事项:1.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学生在学习桑巴舞蹈时发生意外;2.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桑巴舞蹈的难度和强度;3.鼓励学生尊重巴西桑巴文化,避免对其进行歧视或误解。
花城版音乐八下第4单元《飞逝的雄鹰》优质教案

花城版音乐八下第4单元《飞逝雄鹰》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飞逝雄鹰》内容。
具体包括:欣赏歌曲《飞逝雄鹰》,分析歌曲旋律、节奏、和声及歌曲背景;学唱歌曲,并掌握歌曲中音乐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歌曲《飞逝雄鹰》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能力,提高音乐审美。
3.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演唱,以及歌曲旋律变化和节奏掌握。
2. 教学重点:歌曲《飞逝雄鹰》旋律、节奏、和声学习,以及歌曲背景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PPT、黑板。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雄鹰飞翔图片,让学生感受雄鹰英姿,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飞逝雄鹰》。
2. 欣赏与分析: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节奏、和声。
b. 分析歌曲背景,解歌曲创作意图。
c. 对歌曲旋律、节奏、和声进行详细讲解。
3. 学唱歌曲:a.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b. 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c. 全班合唱,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演唱歌曲,锻炼歌唱技巧。
b. 学生相互评价,提出建议,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1. 《飞逝雄鹰》2. 歌曲旋律、节奏、和声分析3. 歌曲背景及创作意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飞逝雄鹰》,并分析歌曲旋律、节奏、和声。
2. 答案:a. 旋律:歌曲旋律跌宕起伏,充满激情。
b. 节奏:歌曲节奏较为复杂,以四分音符为基础,变换多样。
c. 和声:歌曲采用大调式,和声丰富,具有表现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高音区演唱时存在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a. 邀请学生分享其他有关雄鹰歌曲,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4单元狂欢之歌教案1花城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八年级音乐下册第4单元狂欢之歌教案1花城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1教学目标1.学习中能了解桑巴音乐的风格特点,逐步学会音乐审美,准确把握歌曲节奏、音高、力度,并自信、热情地表现歌曲。
2.在聆听、欣赏、学唱中熟悉歌曲旋律,通过体验节奏,在律动中循序渐进中掌握桑巴节奏的特点。
3.乐于参与歌曲学唱,愿意尝试用歌声和律动来表现歌曲情绪,愿意继续了解和探索与桑巴音乐相关的文化。
2重点难点重点:学唱、体验、表现歌曲;难点:桑巴的节奏特点;掌握歌曲的八分休止、四分休止的节奏及音高。
3教学过程3.1 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1.节奏导入,创设情境:〉〉1)教师律动示范节奏:XXXXXXXX,请学生模仿。
(咚咚嚓咚咚咚嚓咚)2)欣赏巴西世界杯主题曲《We are one》,在音画中感受巴西风土人情,并请学生随乐自由律动。
活动2【讲授】2.教授新课,学唱歌曲1)听:初步感受桑巴节奏带来的动感活力。
提问歌曲的节奏、速度、情绪有什么特点?”(节奏动感,速度稍快,欢快热烈)教师古筝演奏歌曲,请学生感受风格有的不同。
2)唱:A.教师律动范唱;(半拍休止-捻指;一拍休止—拍掌)B.学生律动视唱旋律;用la跟琴视唱旋律(出示4/4拍弱起挥拍图示,引导注意歌曲的弱起小结起拍、放慢速度);C.唱歌词,引导注意节奏的准确:八分、四分休止符在歌中的唱法,D.随琴唱:提醒学生用断唱法轻声歌唱,调动情绪的表达。
活动3【活动】3.学习节奏,体验感受出示桑巴基本节奏谱: 4/4XXXXXXXX1)认节奏:“什么节拍?”(4/4拍,每拍平均两个半拍)2)读节奏:咚咚嚓咚咚咚嚓咚3)拍节奏:拍手:0X00X0拍腿:XX0XXX0X4)演节奏:用打击乐器演奏桑巴节奏组合,为歌曲伴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沙锤:XXXX|XXXX﹥﹥﹥﹥铃鼓:XXXXXXXX|XXXXXXXX﹥﹥﹥﹥康加鼓:XXXXXX|XXXXXX大鼓:X0X0|X0X0活动4【活动】4.拓展1)舞:A. 教师展示一小段桑巴舞,教学生学习基本的桑巴动作;B.学生用上花球花环小道具,模拟桑巴舞游行,载歌载舞来演唱歌曲,体会狂欢节的快乐。
2024年花城版音乐八下第4单元《飞逝的雄鹰》教案

2024年花城版音乐八下第4单元《飞逝的雄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飞逝的雄鹰》,主要内容包括:欣赏与分析《飞逝的雄鹰》这首歌曲,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及歌词;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飞逝的雄鹰》的旋律、节奏、和声及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歌曲《飞逝的雄鹰》的旋律、节奏、和声及歌词的学习。
2.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和合唱中的声部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雄鹰翱翔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飞逝的雄鹰》。
2.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氛围。
3. 歌曲分析:(1)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
(2)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4. 歌词学习:引导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的情感。
5. 学唱歌曲:(1)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2)分声部学唱,注意声部的协调与统一。
(3)针对高音区演唱技巧进行指导。
6.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飞逝的雄鹰》2. 歌曲分析:旋律:优美、激昂节奏:紧凑、有力和声:丰富、和谐3. 歌词重点:雄鹰、翱翔、自由、梦想4. 演唱技巧:高音区、声部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记《飞逝的雄鹰》的歌词和旋律。
(2)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 答案:(1)歌词和旋律请参照课本。
(2)音乐特点:旋律优美激昂,节奏紧凑有力,和声丰富和谐,表现了雄鹰翱翔的壮观场景。
2020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粤教花城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16页 0018页 0020页 0022页 0024页 0026页 0028页 0064页 0066页 0085页
第1单元 神州古韵 编钟奏的古代乐曲《楚商》片段 为《诗经》谱写的歌曲《关雎》 古琴曲《流水》片段 吹竖笛(之三)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女生小合唱《放风筝》 《赶牲灵》 ★《王大娘钉缸》 《包楞调》 第3单元 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 悲怆 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 悲剧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印第安民歌 《飞逝的雄鹰》 芦笛曲 《蝴蝶》 《玛利安》 歌曲 《狂欢之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
2020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粤教 花城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第4单元狂欢之歌生命之歌课件

哈巴奏
2 ××× ××
4
切分节奏
你知道关于巴西的那些呢?
巴西国球——足球 咖啡——巴西被誉为咖啡王国
巴西国舞——桑巴
巴西——热情的桑巴
自16世纪初,欧洲及 非洲文化大量涌进,它们 逐渐与当地印第安文化相 互渗透、融会,形成了新 的混合性巴西文化,产生 了桑巴音乐。桑巴舞被称 为巴西的“国舞”,以热 情、奔放、狂野为特点, 受到巴西人民的爱好。
2/2拍子
大家对这首歌曲有多少 了解?请同学来说一说。
在听歌曲,仔细感悟其中 的深刻情感。
跟着老师学唱这首歌曲。 把握歌曲的节奏。
桑巴节奏
拍腿 拍手 口唱
>
>
0 ×0 0 ×0
×× 0 × ×× 0 ×
咚咚 嚓咚 咚咚 嚓咚
>
拍腿 0 ×
>
0×
拍手 × 0 × 0
口唱 咚 嚓 咚 嚓
总结
• 拉丁美洲音乐以( 印第安)人音乐为基础, 通过发展,融入了( 白人 )音乐和 ( 黑人)音乐,形成拉丁美洲独具特色 的音乐风格。并且拉丁美洲以( 歌舞) 的表现情势突出了(热情奔放)的音乐风 格。
歌曲 生命之歌
生命的产生。我们的生命是母亲 赋予的,母爱是伟大的。在我们产生 之前,母亲已哼着摇篮曲,期待着新 生命的产生。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回到 婴儿时期,再次感受母亲在我们耳边 的细语哼唱。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歌 《生命之歌》。
初听歌曲,同学们从中能感 受到怎样的情感?
热烈、奔放
《生命之歌》这首歌曲是几 拍子的啊?
狂欢之歌
拍手
①
拍腿
>
×0
>
×
0× ×× 0×
0
××
拍手
2024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欣赏课《饮酒歌》教案设计

2024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欣赏课《饮酒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音版音乐八年级教材第四单元《意大利音乐之旅》中的第二课时《饮酒歌》。
本节课将重点欣赏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经典作品《饮酒歌》,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及表现形式,让学生感受意大利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威尔第及其代表作品《饮酒歌》的背景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意大利歌剧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 通过学习《饮酒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饮酒歌》的旋律、节奏、和声及表现形式。
难点:理解并感受意大利歌剧音乐的风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意大利歌剧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意大利歌剧音乐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谈论对意大利音乐的印象。
2. 新课内容展示:(1)介绍作曲家威尔第及其代表作品《饮酒歌》的背景知识。
(2)播放《饮酒歌》选段,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3)分析《饮酒歌》的音乐特点,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的运用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用音乐理论知识分析《饮酒歌》。
(2)邀请学生上台示范,演唱《饮酒歌》选段,感受歌曲的表现力。
4. 例题讲解:(1)分析《饮酒歌》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特点。
(2)讲解如何运用音乐理论知识进行歌曲分析。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自主分析《饮酒歌》的其他选段,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饮酒歌》2. 内容:(1)作曲家:威尔第(2)音乐特点:旋律、节奏、和声(3)意大利歌剧音乐风格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威尔第的其他代表作品,深入了解意大利歌剧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中学音乐教案:狂欢鼓舞,唤醒音乐民主

中学音乐教案:狂欢鼓舞,唤醒音乐民主在当下这个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音乐教育也成为了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中学音乐教育,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死板、机械、单一”,缺乏音乐的生命力和创造性,而这恰恰与音乐最基本的特性——音乐即活力、即生命的本质相悖。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让学生与音乐更加亲近、认识和生动,打破现有的束缚和模式,精心设计了一节名为“狂欢鼓舞”的音乐教案,致力于唤醒音乐民主,让学生与音乐的相视相逢变得更加有趣、有意义。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音乐的创造性和生命力:培养学生开导音乐的特质,理解音乐的创造过程,能够主动探究和创作音乐。
2、唤醒学生的音乐民主:培养学生关于音乐主题和音乐细节的意识和表现能力,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创造,让音乐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面貌。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通过课堂实践,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和表现技巧的把握能力,让学生在表演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狂欢鼓舞”为主题进行的。
教学内容依照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展开:1、音乐鉴赏:选取具有强烈节奏感、易于上手的音乐,如《光辉岁月》等知名歌曲进行欣赏。
让学生感受音乐中不同的元素和构成,如旋律、节奏、乐器调性等,从而追溯和探究音乐的构成和演变。
2、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利用自身的音乐创作潜力,探索音乐创造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其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鼓励当场有想法的学生,实时创作一些短小的乐曲和旋律。
3、音乐表演:结合学生之间的不同合作方式,适当地分组,组织和排练音乐表演的环节。
这里不仅仅是音乐的演出,还可以体现出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合作、交流完善各自创作的能力。
在表演之后,让学生对彼此的表演进行点评,以提高表演质量和学习效果。
4、音乐剪辑:将前面的音乐表演片段进行剪辑,形成一部《狂欢鼓舞》音乐短片。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狂欢之歌》教案2 花城版

狂欢之歌1、通过作品的赏识和节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拉丁美洲地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能力。
2学情分析拉丁美洲音乐这个内容是初中生最好接受的课,也是较难接受的课,因为这与当前学生所喜欢的流行音乐有很多相同之处,通过认识和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各种音乐节奏,学会歌唱《狂欢之歌》,是学生理解一个地域的音乐元素,喜欢拉丁美洲音乐。
3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拉丁美洲音乐各种基本节奏的。
难点:区分拉丁美洲音乐各种不同节奏的风格。
4教学过程4.1 第二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拉丁美洲音乐——音乐节奏旧课复习:引导提示旧课教学内容,歌唱印第安歌曲《蝴蝶》,并回顾歌曲节奏的击打,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活动2【活动】节奏一1.伦巴①引入:通过教师对两组节奏型的演示,引导学生听辨出节奏性的不同之处,并以有趣的连线游戏解答节奏型的特点,同时引出伦巴节奏。
②学习击打伦巴基本节奏:4/4拍 0 × 0 0 × 04/4拍×× 0 ××× 0 ×活动3【活动】节奏二哈巴涅拉(探戈)①介绍哈巴涅拉节奏特点为轻松,富有舞动性,即兴性强。
②学习击打哈巴涅拉基本节奏2/4拍×.×××2/4拍×××××③欣赏哈巴涅拉舞曲,感受哈巴涅拉风格。
活动4【活动】节奏三桑巴①引入:以巴西为线索,提问同学们知道关于巴西的事物?(例:巴西国球——足球、巴西被誉为咖啡王国、巴西国舞——桑巴舞),引出桑巴节奏。
②学习击打桑巴基本节奏4/4拍 0 × 0 0 × 04/4拍×× 0 ××× 0 ×③学习歌曲《狂欢之歌》,并将基本节奏的击打融入歌曲中。
④学生上台舞蹈,配合全班歌唱,展现学生技能带动班级课堂气氛。
《狂欢之歌》

观看视频:巴西狂欢节
每年二月中旬 或下旬,举行三天, 被誉为“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
作业布置: 课后搜集关于伦巴和哈巴涅拉舞曲的资料。
桑巴节奏
拍腿 拍手 口唱
>
0 ×0 咚 嚓咚 ×× 0 × 咚咚 嚓咚
>
0 ×0 咚 嚓咚 ×× 0 × 咚咚 嚓咚
拍腿 拍手 口唱
>
0×
咚嚓
×0 嚓咚
>
0×
咚嚓
×0 嚓咚
巴西音乐风格
巴西音乐是南美惟一的葡语系国、也是南美 最大的国家,由于地大物博,在16世纪萄葡牙引 进大量的黑奴,因比音乐受非洲及葡萄牙的影响 最大,世人所熟知,一年一度的巴西的嘉年华会, 结合葡萄牙及非洲祭典的音乐舞蹈,热情、穿着 劲爆火辣,边走边跳,动感十足的桑巴舞,为巴 西音乐最大特色。
0xxxxx0xxxxx0xxxxxxxxxxx0xxx八分休止符号四分休止符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附点音符重音符号八分休止符号狂欢之歌是一首巴西民间歌曲节奏欢快旋律明朗极富动感
拉 丁 美 洲 音 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巴西
你知道关于巴西的哪些?
巴西国球
足球
巴西被誉为“ 咖啡 ”王国
巴西国舞
桑巴舞
拉丁美洲音乐—— 热情的桑巴
2、X﹒X XX XX XX ︳XX 0 0X XX ︳
附点音符
重音符号
八分休止符号
弱起小节
歌曲特点
《狂欢之歌》是一首巴西民间歌曲,节奏欢 快、旋律明朗、极富动感。歌曲为C大调,四 四拍,四乐句加衬词的一段体结构。歌词中的 “玛玛帕奎塔”即桑巴。
桑巴简介
巴西桑巴舞蹈分为两大类: 1.表演性桑巴: 女舞者扭胯动作结合大幅度的造型舞姿及各种步法的变化, 同时根据舞蹈的人数创造各种队形,男舞者手执各种打击 乐器边击边跳。巴西每年2月末举行狂欢节,桑巴是节日的 主要活动内容。每逢节日,大城市派出桑巴舞的表演队伍, 参加全国性的桑巴比赛。 2.群众性桑巴: 舞蹈动作由舞蹈者随着节奏即兴创作。女舞者主要是小而 灵巧的扭胯动作,男舞者除胯部动作外,常以脚下各种灵 巧的动作变化来显示自己的舞技。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4单元生命之歌教案花城版157

生命之歌1教学目标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地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通过听、看以及学生自己的参与,掌握拉丁美洲音乐中四个代表性的节奏型-伦巴、哈巴涅拉、探戈、桑巴。
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同时,让学生明白:音乐艺术的交流中,相互吸收融合是发展音乐的一种重要途径。
2学情分析在拉美音乐中,掌握其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型。
(哈巴涅拉和桑巴)3重点难点学会辨别节奏型;深刻体会拉美音乐丰富的色彩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拉美之风1、导入:请说出拉美的地理位置。
(课件显示地图)具体解说拉美的范围以及所创造的三大古文化。
(玛雅、阿兹台克、印加)2、课件播出介绍拉美的短片。
(风俗、语言、宗教信仰等)3、归纳拉美的三大音乐文化:印第安人的音乐;以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以土生白人、混血人音乐为代表的拉美民间音乐。
三种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崭新的充满生气的具有拉丁美洲特色的音乐文化。
4、介绍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播出拉美音乐的简介)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
5、欣赏器乐曲《鹰》极富个性的芦笛音色成功地塑造了神鹰的形象,是印第安人音乐的代表。
(播映片段)6、播放桑巴舞片段,了解桑巴的节奏、音乐特点,作为巴西的代表性舞蹈,切分音丰富。
7、欣赏《生命之歌》(la copa de la vida 西班牙语) 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歌。
子夜的桑巴盛宴,强劲的节奏、奔放的旋律、火辣的情感,带你进入动感的世界。
(学生参与,学习拍打桑巴节奏,加深对节奏类型的认识,同时感受节奏鲜明的音乐特点。
)8、欣赏《鸽子》这首世界广为流传的歌曲出于伊拉迪埃之手,采用哈巴涅拉节奏写成。
弱起的节拍和切分音、附点音符的运用,给人一种摇曳的感觉。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4单元《生命之歌》教案 花城版

生命之歌1教学目标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地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通过听、看以及学生自己的参与,掌握拉丁美洲音乐中四个代表性的节奏型-伦巴、哈巴涅拉、探戈、桑巴。
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同时,让学生明白:音乐艺术的交流中,相互吸收融合是发展音乐的一种重要途径。
2学情分析在拉美音乐中,掌握其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型。
(哈巴涅拉和桑巴)3重点难点学会辨别节奏型;深刻体会拉美音乐丰富的色彩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拉美之风1、导入:请说出拉美的地理位置。
(课件显示地图)具体解说拉美的范围以及所创造的三大古文化。
(玛雅、阿兹台克、印加)2、课件播出介绍拉美的短片。
(风俗、语言、宗教信仰等)3、归纳拉美的三大音乐文化:印第安人的音乐;以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以土生白人、混血人音乐为代表的拉美民间音乐。
三种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崭新的充满生气的具有拉丁美洲特色的音乐文化。
4、介绍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播出拉美音乐的简介)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
5、欣赏器乐曲《鹰》极富个性的芦笛音色成功地塑造了神鹰的形象,是印第安人音乐的代表。
(播映片段)6、播放桑巴舞片段,了解桑巴的节奏、音乐特点,作为巴西的代表性舞蹈,切分音丰富。
7、欣赏《生命之歌》(la copa de la vida 西班牙语) 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歌。
子夜的桑巴盛宴,强劲的节奏、奔放的旋律、火辣的情感,带你进入动感的世界。
(学生参与,学习拍打桑巴节奏,加深对节奏类型的认识,同时感受节奏鲜明的音乐特点。
)8、欣赏《鸽子》这首世界广为流传的歌曲出于伊拉迪埃之手,采用哈巴涅拉节奏写成。
弱起的节拍和切分音、附点音符的运用,给人一种摇曳的感觉。
最新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剧世界》教案.doc

第一课时教唱:1.作者简介(1786—1826)乐评论家。
其代表作品《自由射手》被认为是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
2.歌剧《自由射手》简介歌剧《自由射手》作于1821年,为三幕歌剧。
歌剧脚本是依据阿佩尔和劳恩合著的小说《妖怪谭》中的一个故事写成的。
1821年6月18日首演于德国伯林皇家剧院。
3.歌曲分析此曲是歌剧《自由射手》第三幕接近全剧结束的一首男声合唱曲。
们坚毅勇敢、勤于劳作的豪爽性格,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热情乐E大调(原曲为D大调),2/4拍,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写成。
A段的旋律流畅而豪放。
它生动地描绘了猎人的飒爽英姿及森林狩猎的意境。
B段歌词带有叙事性,其旋律前半部分节奏性较强,采用了同音重复及跳进的音程,音乐很富有弹性,给人以坚毅、稳健的感受;其后半部分的节奏略显密集,又多用级进音程,音乐显得流畅而乐观。
C段则完全使用了衬词,旋律多采用分解和弦音,其节奏含有马匹奔跑的节奏特点,因而给人以猎人骑马歌唱的印象。
从这段音乐上看,它显得粗犷、豪放,充满了热烈、欢快的气氛。
《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1.作者简介张敬安(1925— )1949年毕业于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系,曾任湖北歌剧团团长。
代表作有歌剧《洪湖赤卫队》、《罗汉钱》等。
欧阳谦叔(1926— )1953年毕业于华东音乐分院专修班,曾任湖北省歌剧团创作组组长。
代表作有歌剧《洪湖赤卫队》等。
2。
歌曲分析《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唱段是歌剧《洪湖赤卫队》第四场中,韩英母女在牢房相会时的大段唱腔,是韩英的独唱部分,也可称之为这部歌剧的咏叹调。
它是整个歌剧中最能深刻揭示韩英内心世界的主要唱段,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充分表现了韩英被捕后坚贞不屈、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情操。
唱段采用类似戏曲音乐中的板腔手法,将其分为五个段落。
根据歌词的内容,运用慢板、快板、散板等不同的板式变化,在曲调上则借鉴西洋歌剧中的咏叹调、!儿死后……”的唱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欢之歌
1、通过作品的赏识和节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拉丁美洲地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拉丁美洲音乐这个内容是初中生最好接受的课,也是较难接受的课,因为这与当前学生所喜欢的流行音乐有很多相同之处,通过认识和学习拉丁美洲音乐的各种音乐节奏,学会歌唱《狂欢之歌》,是学生理解一个地域的音乐元素,喜欢拉丁美洲音乐。
3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拉丁美洲音乐各种基本节奏的。
难点:区分拉丁美洲音乐各种不同节奏的风格。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拉丁美洲音乐——音乐节奏
旧课复习:引导提示旧课教学内容,歌唱印第安歌曲《蝴蝶》,并回顾歌曲节奏的击打,为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活动2【活动】节奏一
1.伦巴
①引入:通过教师对两组节奏型的演示,引导学生听辨出节奏性的不同之处,并以有趣的连线游戏解答节奏型的特点,同时引出伦巴节奏。
②学习击打伦巴基本节奏:
4/4拍 0 × 0 0 × 0
4/4拍×× 0 ××× 0 ×
活动3【活动】节奏二
哈巴涅拉(探戈)
①介绍哈巴涅拉节奏特点为轻松,富有舞动性,即兴性强。
②学习击打哈巴涅拉基本节奏
2/4拍×.×××
2/4拍×××××
③欣赏哈巴涅拉舞曲,感受哈巴涅拉风格。
活动4【活动】节奏三
桑巴
①引入:以巴西为线索,提问同学们知道关于巴西的事物?(例:巴西国球——足球、巴西被誉为咖啡王国、巴西国舞——桑巴舞),引出桑巴节奏。
②学习击打桑巴基本节奏
4/4拍 0 × 0 0 × 0
4/4拍×× 0 ××× 0 ×
③学习歌曲《狂欢之歌》,并将基本节奏的击打融入歌曲中。
④学生上台舞蹈,配合全班歌唱,展现学生技能带动班级课堂气氛。
活动5【讲授】小结
单元总结:引导学生归类,整理学习过的内容,以填空题的方式回顾知识,巩固新内容。
拉丁美洲音乐以(印第安人)音乐为基础,通过发展,融入了(白人)音乐和(黑人)音乐,形成拉丁美洲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并且拉丁美洲以(歌舞)的表现形式突出了(热情奔放)
的音乐风格。
活动6【活动】课外拓展
以2014年一项世界级体育赛事为线索,引出足球世界杯,了解举办地巴西热内卢。
并且以2014年世界杯主题曲为内容,让学生感受巴西足球的激情和桑巴音乐热情奔放。
活动7【作业】
1、练习拍打课堂上三个拉丁美洲音乐节奏
2、熟唱歌曲《狂欢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