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上学期思品第三单元测试题(教科版九年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教科版思品第三单元测试题
(45分钟,共100分)
一、请你选择(每小题3分,共45分)
1.胡锦涛总书记于2008年2月5日至6日深入到灾情严重的山区农村和担负抗灾救灾重任的基层单位,实地了解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落实情况,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给大家带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深切关怀和新春祝福。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
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②表达了对遭受冰雪灾害袭击的人群的关怀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④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A.①④
B. 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在我国的广大内陆的深山区、荒漠地区、边疆地区以及一部分农村和城镇,贫困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到 2003 年底,我国农村仍有近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市居民有2000多万人。
他们()
A.具有勤俭节约的美德
B.不需要给与特殊的援助
C.是我们的同龄人
D. 是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主体。
3.下边漫画中此番景象的出现( )
A.得益于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关心和帮助
B.
C.
D.
4.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表明()
A.平等和正义是自然形成,生而得到的
B.平等和正义是经过艰苦奋斗得来的
C.政府要创造好的社会环境,个人被动接受
D.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
5.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保障,使他们能够公平地参与社会的竞争与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社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B.维护平等是很难实现的
C.平等是针对弱势群体而言的,与我们无关
D.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杜绝不平等现象。
6.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关注弱势群体的是()
①2007年国家召开经济工作会议②2008年两会召开③我国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2008年贵州冰雪重灾区村民得到社会各界援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以______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
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政治保证。
()
①解放中国人民②实现民族独立③人民平等和幸福④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8.南开大学毕业任志强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家乡搞起了奶牛养殖业。
短短几年,他的奶牛已经增加到了54头,每月牛奶产量达8000公斤,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其创业经历在达拉特旗引起了强烈反响,经当地团组织推荐,任志强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鄂尔多斯市十大杰出青年。
这位大学生是靠_____先富起来的()
A.出售技术、诈骗致富
B.轻松劳动、偷税漏税
C.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D.诚实劳动、不法经营
9.对待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是()
A.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B.因为他们与自己无关,可以任其发展
C.我们自己就是弱势群体,根本无法帮助别人
D.帮助他们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10.“春蕾计划”是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
截至2006年,该计划已影响到全国各地,募集资金6亿多元,共救助150多万人次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这表明( )
A.救助失学女童比救助失学男童更重要
B.民间组织在救助失学儿童和扶助贫困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政府加强改进措施,促进教育的平等
D.救助失学儿童,主要还是依靠政府
11.2007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006年底,河南省已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法律援助中心签署《省际间农民工法律援助协作备忘录》。
备忘录以法律文本的形式首开我国农民工法律援助省际间大协作先河。
河南省此举( )
A.能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B.
C.说明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少
D.是为农民工提供司法保障
12.(07山西太原)2006年,太原市免除了19.4万名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学生的学杂费,为4.1万名贫困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为9000余名寄宿学生提供了生活补助;通过设立专门学校、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保证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以上举措()
A.说明我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已得到根本改善
B.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理念,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C.体现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强制性
D.说明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13.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三道保障线,加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构成我国现有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下列对这些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①②③
④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4.2003年9月1日,我国第一部关于法律援助的全国性法规《法律援助条例》正式实施,法律援助的主要目的是( )
①让更多的弱势群体了解法律②确保弱者也能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③为经济困
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④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我们能够而且应该为弱势群体做的是( )
①学会尊重②学会关心③学会宽容④学会帮助⑤学会理解⑥学会致富
A.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二、分析与说明题(共43分)
16.阅读下段文字,观察下面照片,结合本单元内容回答。
以下提供的这些照片不是社会的主流,不是生活的本质。
但照片能够还原生活,看看吧,我们这个时代,还有这样一些地方,还有这样一些人!
(1)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 (6分)
(2)材料上说这不是主流,那么社会的主流是什么?(4分)
(3)这些照片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这是谁的责任?为什么?(8分)
17.根据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有关数据显示,中国3亿儿童中未入学率近1%,即全国尚有300万失学儿童,其中许多是西部农村的儿童。
(1)在看到以上两幅图后,你有怎样的感受?(5分)
(2)如何帮助这些失学儿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条件?(8分)
18.为了确保2007年考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广西区、市、县三级资助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统一在2007年7月23日到9月30日期间,全面开通家庭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热线电话。
请问广西区党委的这一做法说明了什么?(12分)
丧父的小刚生活在定西县一小山村,因家穷付
不起学费,当了两年旁听生,读书学习是他最
高兴的事,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真正走进课堂
甘肃漳县三岔乡一山区学校,教室的一
面墙壁已倒塌,属危房,老师、学生只
能在露天上课
三、探究与实践(12分)
19.学习了《同在阳光下》这一单元后,就如何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问题,某中学九年级(2)班准备开展以“爱心无边,共享阳光”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帮助完成下列的任务:(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4分)
(2)为了能使这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策划本次活动的形式。
(至少三种)(3分)
(3)请你选某种活动形式,写出活动步骤。
(5
答案
1.解析:本题紧贴时政,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①②正确反映了题干内容,故选D项。
答案:D
2.解析: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是我国弱势群体中的主体。
答案:D
3.解析: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仅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很难改变其困难状况。
A项正确,B项错误。
C、D两项观点错误,因为我国还没有实现全面小康,城乡教育仍然差距较大。
答案:A
4.解析:平等是生而具有但不会自然形成,需要政府领导人民奋斗得来,所以A、C、D错误。
选B。
答案:B
5.解析: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每一个人都能公平参与社会生活和活动,是维护社会的平等。
平等适用于所有社会成员。
但绝对的平等也是不可能的。
A正确。
B、C、D三项错误。
答案:A
6.解析:①②会议是全国性的整体性工作会议,不符合题意。
西部落后地区以及遭遇自然灾害者属于弱势群体。
③④符合题意,选B项。
答案:B
7.解析:④的说法错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不选。
答案:A
8.解析:材料中的大学生是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帮助他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C
9.解析: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国家、社会共同的责任。
个人能力有大小,但责任无限。
选A。
答案:A
10.解析:“春蕾计划”体现的是社会承担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责任。
B项正确。
答案:B
11.解析: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河南此举是为农民工提供司法保障。
符合法律要求。
但不能认为这就能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选D项。
答案:D
12.解析:材料中免除部分学生的学杂费,发放教科书、发放补助,都说明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受教育的群体能够正常的享受教育,体现了公平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C、D两项材料并无体现,故选B项。
答案:B
13.解析:这些制度,既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条件,更是关注了弱势群体,维护了正义与公平。
选D。
答案:D
14.解析:法律援助的目的是使弱势群体知法、用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并减轻经济负担。
④与题目无关。
选A项。
答案:A
15.解析:作为中学生,我们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帮助,学会理解。
为弱势群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⑥不符合题意及教材知识点,不选。
答案:D
16.解析:第(1)问观察照片,能认识到贫困和不能正常就学,结合本单元只是应该回答出弱势群体这一问题。
第(2)问材料中的照片反映的是贫穷,主流应该是取得的成就,实现小康生活。
第(3)问关注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问题,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注意解释“为什么”,既包括为什么要关注弱势群体,又包括为什么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答案:(1)①说明我国还存在一些弱势群体。
②这主要集中在内陆山区、荒漠地区、边疆地区、一部分农村和城镇。
(2)主流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义务教育已经得到普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3)①这些照片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弱势群体。
②关注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职责。
③弱势群体依靠自身的能力无法改变自己的状况,他们需要社会和国家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社会就不可能稳定,不可能协调发展。
只有政府尽责,社会尽责,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和正义,是弱势群体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17.解析:本题贴近西部生活,走进同龄人,感受某些儿童还处于不利的境地,呼吁政府、民间组织、自身齐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同享灿烂的阳光。
答案:(1)①材料显示出我国西部的贫穷和落后。
在总体实现小康生活的今天,地区性发展还很不平衡。
②西部失学儿童和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学生是我国的弱势群体,他们有着和全国儿童平等的地位和基本权利,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③我非常同情这些失学儿童和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同学。
我要积极参与公益性互助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去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同龄人。
(2)略提示:从政府和民间组织在关心、弱势群体的职责和发挥的作用方面分析,并
结合个18.解析:归纳材料,首先得出“重视教育事业”、“关注弱势群体”的结论,然后就这一结论的重要性和措施加以分析。
答案:(1) 广西区党委的做法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注。
(2)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党和政府促进社会平等的一次重要举措。
我国各级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力求通过教育尽可能地消除因家庭、地域、遗传、性别等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不平等地教育,使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拥有创造美好人生的能力。
(3)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人的实际行动。
19.解析:本题为主体活动题,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围绕主题班会的步骤展开回答。
答案:(1)如:关注弱势群体,珍惜美好生活;走近同龄人,帮助失学儿童等。
(2)例如,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主题知识竞赛、开展主题版报比赛活动等。
(3)实例:主题班会活动步骤:①主持人讲话;②请同学发言,发表对“爱心无边,共享阳光”的看法;③班主任总结发言;④集体表决心;⑤合唱《让世界充满爱》班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