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造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业:教育学
班级:初教13
学号:1120313014033 姓名:张必然
论创造力的培养
摘要: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
大多数对创造力的定义是从创造力的结果入手,把创造力定义为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其中,新颖性和价值性是创造力的两个重要特征,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和基础。
创造力与许多因素有关,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创造力的发展。同时,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又有以下一些特点:1、儿童的创造力更多带有幻想性的特点,而青少年的创造力更多地带有现实性,他们的创造想象和思维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努力创造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2、青少年的创造力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意见性;3、随着经验和智力的不断增长,跟儿童期相比,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逐渐转变为以发散性思维为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协同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熟,辩证思维开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大大提高;独立意识增强,思维的独创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基于以上对创造力的认识,创造力的培养不仅可以通过教学来进行,而且还可以进行专门的创造力的训练。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创造力:(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原则;(二)善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师的特征;(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正因为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学和训练来提高,我们才可以用一些方法和原则来进一步提高培养创造力的效率。在培养和训练创造力的时候,首先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1、改善教学环境,营造创造氛围。创造力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为了培养良好的创造力,我们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念,给予学生学习和犯错的机会,同时要改变原有的评定标准,鼓励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2、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求知欲的保持对创造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进行创造的内部动力,好奇心和求知欲会驱使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试图发现新问题,并尝试用新方法去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创设变化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激发创造力。3、鼓励学生的独创行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要培养他们的独创精神,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猜想去探索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的自豪感就会维持他们的兴趣,这种独创性也正是创造活动的本质。4、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易于开展,并且可以在许多领域开展,在游戏、办黑板报、制作模型等活动中都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5、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开展发散思维的机会,丰富刺激环境,通过集体讨论和一题多解的练习,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来锻炼发散式思维。6、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在我们的性格特征中,有些特质会影响到创造性,如独立、勤奋、自信、好进取、好探究等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我们就要有意去发展这些有利于创造性的个性。
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师,是创造性教育的实施者,从自身方面也要注意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特征。托兰斯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教师应该是:(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3)向学生证明他的观念是有价值的;(4)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结合起来。美国创造教育权威史密斯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特征:(1)准备好开发创造性的条件;(2)教学生把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创造过程中;(3)不仅教给0学生事实和真理,而且教给学生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知识的同时,多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可以发现善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师特征大致包含以下共性:首先要尊重差异,从自身准备好开发创造性的条件;其次,要肯定学生观念的价值,引导学生将以前的知识运用到创造活动中;再次,要给予学生很多的学习机会,注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提供;最后,要改变评价的标准和方式,将
评价的因果联系起来。要从自身发挥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发挥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性格特征,还要通过合适的方法,才能更有效、明显地提高创造力。多数研究表明,创造能力可以通过教学得以提高,特别是当这种教学直接以创造力的提高为目标,而教师和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时,提高的幅度最为明显。创造力训练的一般技巧有:(1)创设适宜的条件,激发创造需求。就是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创设变化的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创造需求。(2)发散式提问模式,发展流畅性思维。发散式提问,可以有多种回答方式,允许大量的替换性回答存在,很好地保持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为解决生活和科学活动中的难题提供更多途径,最终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培养。(3)摆脱习惯性思维,发展应变思维。人们经常无法把熟知的物品用作他用,就是“功能固着”现象,这影响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重新界定法、信息修改法和类目变动法来加以改变,这就可以促使我们探索事物、运动、联系的多种可能性,摆脱思维的僵化和单一,发展应变思维和独创思维。(4)调节认知行为,增进创造力。研究表明,梅钦鲍姆的认知行为调节方法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自我状态,从而提高其自我知觉和发散思维能力。
具体的创造力训练的方法和方案有:(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由奥斯本提出,原意是用暴风雨似的思潮以撞击问题,类似于我国的“集思广益”。其具体的作法是采用座谈会的形式组织人们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使他们相互启发,引起联想,产生尽可能多和价值尽可能大的设想和方案。(2)缺点列举法。对于某个事物存在的某个缺点产生不满,往往是创造发明的先导,只要把列举出来的缺点加以克服,那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通过缺点列举训练,可以逐步树立创新志向,甚至可以直接导致发明创造。(3)希望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是一个重要的方案设计方法,就是把对某个事物的要求——“如果是这样就好了”之类的想法列举出来,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往往会成为创造发明的强大动力。(4)图形想象训练。让被试尽可能多地写出什么东西与某个图形的形状相像。(5)联想训练见到一事物形象、语词或动作而想起其他事物形象、语词或动作就叫联想,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训练活跃的联想能力,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展。(6)展开性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训练可从多个多个方面进行,材料、功能、结构、形态、组合、方法、因果、关系等各方面均可作为“展开点”,进行具有集中性的灵活、新颖的展开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关于专门的创造力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创造力训练,能够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