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3

合集下载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篇一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赏析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子和呈示部,能区分长笛、双簧管、小提琴的音色,能哼唱主部主题。

2、了解梁祝的故事情节。

3、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4、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通过聆听,记住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一、师唱《化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今天我们欣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新课教学:(一)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协奏曲的概念以及熟悉美丽传说。

1、出示题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作者简介。

3、简单介绍梁祝二人的性格特点。

4、看视频,真切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的爱情。

(二)欣赏乐曲。

(出示课件)1、展示整个乐曲的结构:引子(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呈示部(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十八相送)——展开部(封建势力、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再现部(仙境、化蝶、传颂)2、引子片段欣赏(1)欣赏引子1音乐感受长笛用纯净甜美的音色吹奏出明亮跳跃的华彩旋律,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2)欣赏引子2音乐了解双簧管以宽广、厚重、圆润的音色,奏出优美的背景过门音调,取自越剧的过场音乐。

(3)再次欣赏引子部,加深感受。

3、呈示部片段赏析(1)小提琴奏出一段优美的爱情主题后,大提琴的低音与之形成对答,抒发了梁祝相爱的甜美。

这段音乐可谓全曲的中心。

4、随乐而动随音乐做古典神韵组合:提沉。

5、欣赏副部主题音乐。

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调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跃,独奏与乐队交替,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敬业的小编征途帮大家找到的7篇初中音乐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音乐教案篇一一、设计理念:本课时在所选材料上选取了《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歌曲《保卫黄河》。

通过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去理解歌词,感受跌宕起伏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

结合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激起更多的情感投入。

领悟到更多的精神力量。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通过学唱《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气魄及中华民族奋进的的伟大精神。

3、通过欣赏《长江之歌》及音乐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音乐知识:乐句、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

4、能够体会与分析乐(歌)曲的情绪表达。

二、学习重点、难点:a)重点: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之一轮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b)难点:正确的感受和体会乐曲,掌握乐句、乐段。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四、教学时间:1课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分为2课时)五、教学过程:1、课前音乐,营造轻松、和谐的学生学习环境。

播放《江河万古流》的伴奏音乐。

2、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演唱情绪演唱上节课所学歌曲《江河万古流》3、新课学习:(1)导入新课:“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默默地生活在这片苍凉贫瘠的土地上,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在贫苦中过着充实的生活。

他们唱着发自肺腑的歌谣,简单却真实,正如这辽阔的黄土地一样!”“听!黄河的船夫们唱起了悠扬的歌声。

”(2)学生通过歌词及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欣赏《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朴素、短小、精悍并具有鲜明形象的民歌。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倾听音乐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在对比、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过程中,学生能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音乐。

3.知识与技能(1)哼唱爱情主题旋律。

(2)了解协奏曲、奏鸣曲式的基本概念,以及作曲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音乐。

难点:感受不同的音乐感受,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等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4、导入随老师钢琴伴奏朗诵歌曲《化蝶》歌词,并提问:同学们知道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吗?师:《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和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祝”的凄美爱情所感染,人们更是用各种各样不同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

比如说:全国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有关的戏曲种类多达 43 种,如京剧、吕剧、越剧、豫剧、昆曲、沪剧、河北梆子等;曲艺种类多达 23 种,如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山东琴书等。

5、老师提问:描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表现形式有哪些?今天,就请同学们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6、老师提问:只有小提琴演奏的演奏形式叫什么?由小提琴作为独奏乐队协同乐队共同演奏大型乐曲的演奏形式又叫什么呢?7、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1)引子聆听音乐,并思考:在这段音乐中,哪种乐器模仿了哪种动物的叫声?这段旋律为大家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2)呈示部完整聆听呈示部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音乐情绪?它的速度、力度、音区有什么特点?主奏乐器是什么?聆听爱情主题,边听边思考:这段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是如何运用音乐来刻画“爱情”的?随音乐哼唱爱情主题旋律。

《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秀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秀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秀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秀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秀教案1教学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目标与简析1、通过欣赏此曲,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2、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录音机、多媒体、小提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设问:大家听说过哪些传说?有没有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2、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1、作品介绍介绍作品、作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为下面的欣赏做铺垫。

讲授:协奏曲的特点。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分段欣赏)A、介绍作品的曲式结构。

B、按照板书曲式结构图,分段欣赏爱情主题、梁祝共读共玩、英台抗婚以及化蝶的主旋律。

并回答:每一个片段所表达的情感?c、教师演奏爱情主题D、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所表达的音乐思想。

小结:这首乐曲通过独奏小提琴与乐团的配合演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说故事。

并将中国戏曲的元素融入了西洋音乐中,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梁祝》赞颂了人类真挚的情感,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无情。

三、看谱学唱《梁祝》主题1、教师给学生发放《梁祝》爱情主题简谱。

2、学生根据教师弹奏,进行视唱、模唱。

3、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秀教案2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示范教案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示范教案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感受乐曲情感;2.了解协奏曲及奏鸣曲式。

3.学会哼唱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1.了解奏鸣曲式结构;2.了解乐曲各部分主题,体会音乐情绪及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是哪几个吗?学生回答:《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1. 介绍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

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

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本课教学内容1、运用绚丽多彩、抒情动人、神奇的中国民间越剧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简单导入课堂,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2、涉及两个名词解释⑴曲式⑵协奏曲;涉及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认识,学好必要有关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贯穿音乐欣赏中,让学生由难到易掌握音乐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三个部分,降低学生欣赏音乐难度,在轻松愉悦中体验音乐。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1、地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多方面艺术技巧的探索过程,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在国内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外国音乐家称之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曾改编为高胡协奏曲、清唱剧、舞剧,外国舞蹈家将它改编为美丽动人的冰上舞蹈。

《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国际乐坛的“彩蝶”。

(三)、教材重点、难点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唱音乐片断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大纲音乐教学大纲要求的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要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欣赏中外优秀具代表性作品,开阔学生音乐视野,选择重视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弘扬祖国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掌握什么是曲式和协奏曲2、掌握奏鸣曲结构特点(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风格交响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教法教会学生以下学法:1、创设良好问题情景,让学生获得知识。

人音版八年级下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下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下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民间爱情故事的音乐魅力。

2.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掌握小提琴协奏曲的基本特点。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2.教学难点: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2.播放故事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故事有更直观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乐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分析乐曲的组成部分。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乐曲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演奏。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演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了解其他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这一民间爱情故事的音乐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2.播放故事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故事有更直观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乐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分析乐曲的组成部分。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乐曲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演奏。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演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总结:音乐转入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了由主部爱情主题变化而来的似断似续的音乐,它表现了祝英台羞怯、有口难言的内心感情。接着,由小提琴、大提琴奏出缠绵而深情的对答旋律,它将梁祝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难舍难分的情景惟妙惟肖、细腻亲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诗情画意,引人遐想。
(3) 分段欣赏----展开部 学生边听边思考“抗婚”: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严峻的铜 管乐器代表什么?
总结: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 接着,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分段欣赏----再现部学生聆听并思考:音乐有了什么变化?这是什么乐器奏出了爱情主题?这段音乐在你脑海里呈现了什么画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总结:音乐又重新出现安详、宁静的气氛,长笛再次奏出引子部分的乐句。这时,小提琴抒情而缓慢地再次奏出爱情主题,更增添了朦胧的仙境色彩。这里,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 表现手法,展示了人民的善良理想,明媚的春天又来到了人间,一对彩蝶相依为伴,在万花丛中翩翩起舞,他们时而翻飞、时而憩息,十分逍遥自在。这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身,他们生前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比翼双飞。 最后,全乐队齐奏爱情主题,它又似汪汪洪流倾泻而出,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梁祝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教学重点
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大小二度、六度、变化音的音程的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 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主题音乐视频,并提问:这段音乐选自哪部音乐作品? 回答:选自《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2)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及故事情节 (3) 简述协奏曲的概念 协奏曲概念: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充分发挥某种独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具有鲜明个性的音乐作品.意大利原文是“竞奏”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

2.掌握音乐戏曲唱腔之一的昆曲,了解昆曲的唱腔技巧和表演艺术。

3.欣赏昆曲《梁祝》,了解唐诗水平美的表现手法。

4.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我们采用昆曲《梁祝》作为主要音乐教学内容。

在交替教学的同时,通过昆曲《梁祝》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宋代古典文学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问题启发和情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发挥思维的作用。

2.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影音、图像和文字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传感器感知来了解昆曲《梁祝》。

3.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询问,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想法和感受写在教学记录上,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一、启动新知识1.问:有没有听说过《梁祝》这个故事?2.教师简单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引入课程。

二、学习一:昆曲简介1.通过多媒体展现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昆曲特点和表演艺术。

2.利用图表化的方式展示昆曲音乐结构和基本唱腔技巧,让学生了解唱腔和演唱的技巧和要求。

三、学习二:昆曲《梁祝》的唱腔和表演1.教师简要讲解昆曲《梁祝》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唱腔并能更好地欣赏和表演。

2.教师利用CD播放唱腔,指导学生唱跟唱,然后让学生独唱。

3.教师讲解昆曲表演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讲解和展示。

四、学习三:欣赏昆曲《梁祝》1.教师播放音乐CD,组织学生一起感受音乐,通过视频展现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梁祝》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和唱腔,并指导学生听懂唐诗水平美的表现手法,比如:“鸣弦泪川短长池”等。

五、巩固知识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所传达的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相爱、分离、化蝶等主要情节。

2. 人物形象:分析梁山伯、祝英台、梁山伯的母亲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 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在故事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修辞手法的理解。

2. 教学难点: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故事所传达的爱情观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解读修辞手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3. 实践法:模仿故事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2. 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和修辞手法。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4. 分析故事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5. 总结故事所传达的爱情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6. 布置作业:模仿故事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与其他民间故事的爱情主题,探讨其独特性。

2. 艺术欣赏:组织学生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关的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原文或改编版本。

2. 参考资料: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资料。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背景和创作特点。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背景及创作特点2.音乐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背景和创作特点,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感变化。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背景及创作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了解和感受。

(二)新课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陈钢和何占豪的创作过程。

3.教师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结构和特点。

(三)音乐欣赏1.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2.学生跟随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高潮和转折点。

(四)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五)拓展延伸1.教师介绍其他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

2.学生了解并欣赏其他音乐作品。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五、课后作业1.学生收集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其他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变化,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如何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巧相结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优秀教案.docx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发布者:李美珍教学目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难点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效果及导课。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感受它的无限魅力吧二、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并让生自由讨论什么是奏鸣曲。

三、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

呈示部主部主题一一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

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

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

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

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

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

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

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副部主题一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

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

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

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善与恶、忠诚与背叛等道德观念。

3. 让学生通过欣赏故事,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欣赏。

2. 故事中的道德观念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的古代文化和习俗的理解。

2. 故事中的道德观念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本或视频资料。

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3. 教学卡片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故事梗概: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3.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4. 冲突与解决: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讨论善与恶、忠诚与背叛等道德观念。

5. 文化理解:讲解故事中的古代文化和习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7.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讨论或表演活动,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欣赏。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生能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背景。

3. 学生能运用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的中国古典民间故事,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3. 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情节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本或视频资料。

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3. 教学卡片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4. 角色扮演道具和服装。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誉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课程旨在通过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民间传说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情节及人物形象,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故事背景东晋时期,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

途中结识了梁山伯,两人结为莫逆之交。

在求学期间,梁山伯对祝英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祝英台始终未露真实身份。

2.2 情节发展祝英台回家后,托人告知梁山伯自己的真实身份,并邀请他前来提亲。

梁山伯欣然前往,却发现祝英台已被父亲许配给别人。

梁山伯悲痛欲绝,病倒身亡。

2.3 结局祝英台得知梁山伯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

她请求父亲将自己葬在梁山伯的墓旁。

在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墓前,两人在阴间重逢,终于结为夫妻。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梁山伯梁山伯是一个诚实、善良、痴情的青年。

他对祝英台的爱情忠贞不渝,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坚定地相信两人的感情。

3.2 祝英台祝英台是一个聪明、勇敢、执着的女性。

她女扮男装求学,展示了古代女性追求知识的决心。

在面对家庭压力和世俗观念时,她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爱情。

第四章:艺术特色4.1 故事情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充满了戏剧性。

它以爱情为主线,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伦理观念。

4.2 人物形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代表性。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永恒的爱情象征。

4.3 文学价值《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引言: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这个故事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感动,也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为基础,探讨如何将其应用于教育案例中,以促进学生的品格培养和情感教育。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唐代著名文学作品《长生殿》中的主人公,也是中国文化中一对著名的爱侣。

他们本是一对生活在不同社会阶层的男女青年,因为巧合结识,并渐生情愫。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导致了他们无法在一起的结局。

这个爱情故事中,承载了人们对真爱的向往和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反思。

第二部分:道德品质和人格培养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道德品质和人格培养相关的教育主题。

首先,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梁山伯对祝英台的深情和祝英台对梁山伯的执着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追求。

教育案例中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并培养对真爱的尊重和追求。

其次,梁山伯和祝英台在遇到困难时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他们为了爱情放弃了各自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并经历了重重困难。

这表明他们具备坚持不懈的品质,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案例。

第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还强调了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思考。

他们因为身份不同而面临着无法在一起的问题。

通过讨论这一点,可以引导学生反思社会的不平等待遇,并培养对正义与公平的关注。

第三部分:情感教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

首先,这个故事强调了对爱情的珍视与尊重。

无论是梁山伯还是祝英台,在故事中都表现出了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这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如何对待爱情,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其次,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中感人的情感描写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对他们在分别时的深情告别、思念和相忘的情节的描写,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是培养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良好素材。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通过欣赏课文,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意义,感悟爱情与命运的冲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梁山伯与祝英台》2.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梁祝传说、越剧、民间艺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

2.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民间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背景知识和相关艺术形式。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越剧、民间艺术等,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讲解梁祝传说、越剧、民间艺术等相关知识。

4.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欣赏越剧、民间艺术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爱情与命运的冲突,拓展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越剧、民间艺术等的欣赏和分析,评估其审美能力。

4. 思考与感悟: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口头报告,了解学生对爱情与命运冲突的思考和感悟。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原文。

2. 影像资料: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相关民间艺术图片等。

3. 参考书籍: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越剧艺术的研究书籍。

4. 网络资源:相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网络文章、论坛讨论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文讲解与分析:2课时。

2. 文化背景知识介绍:1课时。

3. 欣赏与讨论:2课时。

欣赏木管四重奏《梁山伯与祝英台》-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木管四重奏《梁山伯与祝英台》-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木管四重奏《梁山伯与祝英台》- 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背景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讲述了倾国倾城的祝英台与英俊潇洒的梁山伯之间因爱情而悲剧的故事。

这首音乐作品选自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由木管四重奏演奏。

教学目标1.能够听辨音乐中的主旋律与伴奏;2.了解木管乐器如何演奏;3.了解古代爱情故事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1.听辨主旋律;2.理解故事情节;3.了解木管四重奏乐器的演奏方式。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活动(5分钟)观看《梁祝》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并讨论其可爱之处。

第二步:介绍木管乐器(5分钟)介绍木管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式。

播放木管乐器演奏的视频,让学生听到不同的乐器声音。

第三步:聆听《梁山伯与祝英台》(20分钟)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让学生聆听主旋律与伴奏,并了解其表达的情感。

第四步:理解故事情节(10分钟)让学生回忆电影片段,了解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故事发展,强化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第五步:分析音乐(20分钟)让学生分组,分析乐曲的结构,尝试发现主旋律、节奏和音节成分。

第六步:互动猜谜(10分钟)安排学生分组,让学生互相猜测其他组对乐曲的解析,鼓励他们运用各自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教学延伸1.尝试设计木管乐器自制,让学生自己体验木管乐器的演奏感受;2.可以让学生体验配乐创作,创造一些新的和弦与旋律,表达对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悼念。

结束语本次教学是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木管四重奏展开,让学生了解与理解木管乐器的演奏方式和古代爱情故事背景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理解。

希望同学们受益匪浅!。

《梁山伯与祝英台》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引言《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也是中国戏曲的经典剧目之一。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和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这部作品。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本教案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戏曲文化以及故事背后的深刻主题。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3.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4. 学生能够欣赏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以及音乐演唱;5. 学生能够培养意识到尊重和珍惜爱情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2. 《梁祝》故事的简要介绍和背景知识;3. 中国戏曲音乐和表演的录音或视频片段;4. 学生作品展示板;5. 讨论和写作活动所需的纸和笔。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5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梁祝》的背景和基本故事情节。

2. 播放一段《梁祝》的戏曲表演片段,让学生感受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和表演形式。

步骤二:学习和讨论(3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认真阅读《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本,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引导全班一起讨论学生的观点和理解,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3.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讨论:a. 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什么?b. 故事中表达了哪些深刻的情感和价值观?c.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有哪些特点和障碍?步骤三:课堂欣赏(20分钟)1. 播放《梁祝》的音乐演唱片段,让学生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韵律和美妙。

2. 讲解戏曲表演的一些基本元素,如脸谱、舞台布景、各种表演动作等。

步骤四:写作和展示(30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故事中的某个场景或人物展开讨论,并写一篇简短的文章表达他们对该场景或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在展示板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评价。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总结出他们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理解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3、学唱歌曲《化蝶》。

4、补充欣赏歌曲《梦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人民的反抗精神,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赞颂。

2、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教材简析
1、越剧《十八相送》选段是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时的一段内容,此段内容是以喜剧情趣的笔调、用对唱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的热情、真挚。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3、歌曲《化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

歌词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故事。

教学重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的欣赏及讨论。

教学思路
本课以越剧《十八相送》为“源”,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爱情故事的讲述为线索,在重点片段的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想象、表现方式,认识音乐在表现人物和情感中的作用。

并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对梁祝的全新的演绎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恋蝶——欣赏越剧《十八相送》感受越剧韵味,了解越剧。

1、提问导入特点,并为欣赏下一作品做好铺垫。

(1)越剧是浙江地方戏剧剧种之一,你能说出一些著名的越剧代表作品吗?
(2)导出越剧《梁祝》并请学生说说梁祝故事。

(3)教师小结。

(4)欣赏越剧《十八相送》。

(5)简单介绍越剧特点(唱腔、语言)。

第二环节:颂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断。

1、导入:介绍作品地相关知识。

(1)教师:这个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可以用越剧的形式来表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其他形式来表现呢?我们中国就有两位作曲家何占豪和陈刚,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运用西洋手法,成功地创作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2)介绍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出示图片)。

2、欣赏“爱情主题”
(1)请学生聆听爱情主题音乐根据提问,让学生思考:①这段主旋律由哪样乐器演奏?②这段主旋律有什么特点?自主参与讨论分析作品。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总结:
旋律优美动听、委婉曲折,带有越剧韵味。

节奏舒缓,情绪明朗。

表现出爱情的美好。

3、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一种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

在音乐进行中,独奏乐器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独奏时乐队处于伴奏地位。

全奏时,独奏乐器休止,完全由乐队演奏。

4、欣赏“共读共玩、长亭送别”通过对比欣赏
(1)教师:在梁祝同窗期间,两人经常一起嬉戏游玩。

音乐是如何表现这一情景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2)学生聆听音乐对表现音乐的作用。

思考:音乐的速度、节奏、情绪是怎样的?
(3)教师:三年的同窗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梁祝二人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离别。

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设计这段音乐。

(4)试着为“长亭送别”设计音乐速度、节奏、情绪。

5、欣赏“抗婚”
(1)聆听封建势力主题
思考:封建势力的形象是以哪组乐器来表现的?(弦乐、木管乐、铜管乐、打击乐)。

(2)教师小结:
作曲家用铜管乐形象的表现出凶暴残忍、不可抵抗的封建势力。

6、欣赏“楼台相会”
(1)说一说:
作曲家是怎么表现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的情景?
(2)聆听“楼台相会”。

(课件展示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奏。


(3)教师小结:音乐由小提琴和大提琴来演奏,运用“对话”的形式,贴切地描述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情景。

7、欣赏“哭灵”“投坟”
(1)聆听“哭灵”。

思考:音乐加入了什么特色乐器?其节奏有什么特点?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小结:
音乐采用戏曲当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加上急促不安的鼓声,形象地渲染了英台呼天喊地、悲痛欲绝的情绪。

最后,在锣鼓齐鸣中,祝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高潮。

8、“化蝶”
(1)音乐主题再现。

(2)欣赏“化蝶”。

(3)简单介绍作品结构。

第三环节:化蝶——学唱歌曲《化蝶》片断。

1、教师导入:
梁祝这个作品感动过千千万万的人,有一位作曲家阎肃就为这首作品填了词。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写的作品。

(1)聆听歌曲《化蝶》,感受其情绪。

(2)轻声哼唱旋律。

(3)念一念歌词。

(4)填词演唱。

第四环节:梦蝶——欣赏通俗歌曲《梦蝶》。

1、欣赏MTV《梦蝶》。

思考:我们现代人演绎的梁祝《梦蝶》其音乐有什么特点?
第五环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越剧《十八相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通俗歌曲《梦蝶》的欣赏,亲身体会到了同一主题、不同演绎方式来表达的梁祝爱情故事。

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再去寻找相关内容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些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