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合集下载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篇一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赏析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子和呈示部,能区分长笛、双簧管、小提琴的音色,能哼唱主部主题。

2、了解梁祝的故事情节。

3、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4、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通过聆听,记住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一、师唱《化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今天我们欣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新课教学:(一)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协奏曲的概念以及熟悉美丽传说。

1、出示题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2、作者简介。

3、简单介绍梁祝二人的性格特点。

4、看视频,真切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的爱情。

(二)欣赏乐曲。

(出示课件)1、展示整个乐曲的结构:引子(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呈示部(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十八相送)——展开部(封建势力、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再现部(仙境、化蝶、传颂)2、引子片段欣赏(1)欣赏引子1音乐感受长笛用纯净甜美的音色吹奏出明亮跳跃的华彩旋律,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2)欣赏引子2音乐了解双簧管以宽广、厚重、圆润的音色,奏出优美的背景过门音调,取自越剧的过场音乐。

(3)再次欣赏引子部,加深感受。

3、呈示部片段赏析(1)小提琴奏出一段优美的爱情主题后,大提琴的低音与之形成对答,抒发了梁祝相爱的甜美。

这段音乐可谓全曲的中心。

4、随乐而动随音乐做古典神韵组合:提沉。

5、欣赏副部主题音乐。

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调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跃,独奏与乐队交替,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初中音乐教学设计优秀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敬业的小编征途帮大家找到的7篇初中音乐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音乐教案篇一一、设计理念:本课时在所选材料上选取了《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歌曲《保卫黄河》。

通过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去理解歌词,感受跌宕起伏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

结合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激起更多的情感投入。

领悟到更多的精神力量。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通过学唱《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气魄及中华民族奋进的的伟大精神。

3、通过欣赏《长江之歌》及音乐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音乐知识:乐句、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

4、能够体会与分析乐(歌)曲的情绪表达。

二、学习重点、难点:a)重点: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之一轮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b)难点:正确的感受和体会乐曲,掌握乐句、乐段。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四、教学时间:1课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分为2课时)五、教学过程:1、课前音乐,营造轻松、和谐的学生学习环境。

播放《江河万古流》的伴奏音乐。

2、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演唱情绪演唱上节课所学歌曲《江河万古流》3、新课学习:(1)导入新课:“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默默地生活在这片苍凉贫瘠的土地上,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在贫苦中过着充实的生活。

他们唱着发自肺腑的歌谣,简单却真实,正如这辽阔的黄土地一样!”“听!黄河的船夫们唱起了悠扬的歌声。

”(2)学生通过歌词及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欣赏《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朴素、短小、精悍并具有鲜明形象的民歌。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教学方法:欣赏法、教授法、探讨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掌握协奏曲定义、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以及曲作者。

3、通过对比节奏、速度、力度,以及乐器的演奏技巧。

感受音乐的表现手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梁祝》的音乐内涵,掌握《梁祝》的主体旋律。

2、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教具:多媒体、钢琴、黑板、教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动画片《梁祝》的flash动画,让学生初次感受主题音乐。

二、新课教学:1、导入新课:教师设问: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个动画短片的音乐吗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有谁了解《梁祝》这个民间故事?试着给大家讲述一下。

(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被列入世界名曲,又被称作butterfly—lovers(蝴蝶的爱情)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欣赏乐曲。

2、相关知识:(教师讲授,出示多媒体课件。

)(1)教师简介《梁祝》在世界上的影响及地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中国听众被誉为“我们的交响音乐”。

外国听众也认为乐曲是一部“非常迷人和神奇的音乐”,“最美妙的旋律”。

(2)曲作者简介:何占豪:作曲家,浙江人。

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交响乐《刘胡兰》、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

陈钢:作曲家,上海市人。

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3)知识点的讲解:协奏曲: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它是充分发挥某种独奏乐器演奏技巧和鲜明个性的音乐作品意大利原文是“竞奏”。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音乐下学期《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篇1教学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目标与简析1、通过欣赏此曲,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者。

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2、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录音机、多媒体、小提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设问:大家听说过哪些传说?有没有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2、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1、作品介绍介绍作品、作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为下面的欣赏做铺垫。

讲授:协奏曲的特点。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分段欣赏)A、介绍作品的曲式结构。

B、按照板书曲式结构图,分段欣赏爱情主题、梁祝共读共玩、英台抗婚以及化蝶的主旋律。

并回答:每一个片段所表达的情感?c、教师演奏爱情主题D、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所表达的音乐思想。

小结:这首乐曲通过独奏小提琴与乐团的配合演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传说故事。

并将中国戏曲的元素融入了西洋音乐中,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梁祝》赞颂了人类真挚的情感,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无情。

三、看谱学唱《梁祝》主题1、教师给学生发放《梁祝》爱情主题简谱。

2、学生根据教师弹奏,进行视唱、模唱。

3、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概述这是一节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的课程,我们将学习中国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将了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的特点,同时也会学习一些有关音乐文化的知识。

这个故事中有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我们将特别分析这些作品中的音乐元素。

二、课程目标1.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2.认识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的特点。

3.学习一些有关音乐文化的知识。

4.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经典音乐作品,并了解其中的音乐元素。

三、教学内容1.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并分析故事中的音乐元素。

2.认识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而探讨音乐表现中人物形象的构建。

3.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其中的曲调、节奏、器乐形式等元素。

4.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经典音乐作品,包括“凭阑人”、“墙头马上”等,并探讨其中的音乐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理解其中的音乐元素。

2.观看音乐剧或舞台剧表演,参观音乐博物馆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从音乐元素的角度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经典音乐作品,理解其中的音乐表现手法。

五、教学流程1.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2.分析故事中的音乐元素,如曲调、节奏、器乐形式等。

3.讲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其中的曲调、节奏、器乐形式等元素。

4.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探讨音乐表现中人物形象的构建。

5.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经典音乐作品,包括“凭阑人”、“墙头马上”等,并探讨其中的音乐表现手法。

6.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演唱,让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总结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估1.课堂笔记:要求学生记录课堂重点内容,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音乐元素以及相关概念。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2.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表现手法;3.能够口头表达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过程方法1.听音乐,感知音乐所传递的情感;2.观看图片,了解情景描述,拓展学生思维;3.选择个人喜爱的方式表达音乐所传递的情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表现手法。

思想情感1.了解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文化内涵;2.学会欣赏表现爱情主题的音乐。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2.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表现手法;3.能够口头表达对音乐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表现手法。

1. 故事梗概本故事发生在唐朝,梁山伯是个书生,祝英台是个富家少女。

两人误打误撞相识,彼此相爱。

祝英台的父母不同意两人在一起,祝英台被强迫嫁给了别人。

后来,梁山伯从南海仙山回来,得知祝英台被逼成婚,十分痛苦,最终因病而亡。

而祝英台也无法忍受与梁山伯分离的痛苦,最终投水自尽。

2. 音乐表现手法这首歌曲《梁祝》采用了民族音乐的曲式形式和传统的唢呐、二胡等民族乐器,表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情感纠葛:•弦乐和合唱体现了情愫渐进,情泪纵横的梁山伯;•独具东方韵味的唢呐、二胡的乐器演奏则表达了祝英台温柔中带有坚韧的性格,以及她为爱情而痛苦的心情;•合唱演唱表现了两人的思念之情,又交织着悲凉的气氛。

3. 音乐欣赏请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听这首《梁祝》。

请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曲子的起头让你想起了什么?2.这首曲子中有哪些乐器的声音?3.这首曲子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感?4.这首曲子在哪几个地方的变化最为明显?5.你喜欢这首曲子传递给你的情感吗?为什么?4. 情感表达请让学生选择个人喜欢的形式,表达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可以是绘画、写作、朗诵等。

第一步放一遍《梁祝》音乐,让学生听一听。

人音版八年级下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下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教案

人音版八年级下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民间爱情故事的音乐魅力。

2.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掌握小提琴协奏曲的基本特点。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2.教学难点:分析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2.播放故事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故事有更直观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教师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乐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分析乐曲的组成部分。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乐曲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演奏。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演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了解其他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这一民间爱情故事的音乐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2.播放故事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故事有更直观的了解。

二、新课导入1.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乐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结构,分析乐曲的组成部分。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乐曲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演奏。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演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现乐曲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内容: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及作曲家何占豪,陈钢。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情感方向,初步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部作品及协奏曲的相关音乐知识。

使学生进一步体味音乐在协奏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并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领会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寓意,反映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重点:
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熟悉主要音乐主题中各音乐要素所发挥的艺术表现作用,鼓励学生对音乐主题进行联想和想象。

难点:
把握协奏曲的特点,理解并想象《梁祝》音乐中的艺术表现作用。

教学准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断课件、音像资料、黑板。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梁祝故事源流、影响和意义。

2.了解《梁祝》中的旋律、曲式和表现形式。

3.能够用专业术语描述《梁祝》中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4.增强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梁祝》中的旋律、曲式和表现形式。

2.专业术语描述《梁祝》中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增强音乐欣赏和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感。

四、教学内容1. 梁祝故事背景梁祝故事起源于唐朝,发扬于明朝。

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之爱情故事是一代又一代人文化传承的结果,是中国古代爱情文化中的佳话,也是中国古代戏曲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2. 《梁祝》中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梁祝》以语言、音乐、舞蹈互相补充,反复交叉,产生出丰富的艺术效果,既有婉转动人的爱情描写,也有豪放洒脱的戏曲表达。

其中音乐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制造氛围,表达情感和情节推进的重要工具。

在音乐方面,《梁祝》是一部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

其运用了各种音乐手段,包括:1.旋律:《梁祝》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民间音乐的韵味和内涵。

2.曲式:《梁祝》中的音乐曲式都是中国传统音乐曲式,如长调、仙曲等。

3.表现手法:音乐中运用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如音乐描写、音乐对比、音乐衔接等,为整个作品增色不少。

3. 《梁祝》中的旋律分析传统音乐的曲式和旋律是讲求和谐的,在《梁祝》这部作品中也不例外,旋律的温婉和优美恰到好处,恰当地体现了梁祝两人的情感和故事发展。

以《梁山伯和祝英台》为例,这首曲子的整首旋律都是以慢、中、快三部分构成的。

第一段慢板部分,旋律优美、简练、清晰、明朗、具有民族特点;第二段中板部分,旋律华丽,具有豪放的艺术性;第三段快板部分,旋律强烈,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味道,展现了梁祝的欢乐。

4. 《梁祝》音乐鉴赏在学习完各种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之后,让学生进行《梁祝》的音乐鉴赏。

教师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通过听音辨曲,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旋律特点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

2.掌握音乐戏曲唱腔之一的昆曲,了解昆曲的唱腔技巧和表演艺术。

3.欣赏昆曲《梁祝》,了解唐诗水平美的表现手法。

4.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我们采用昆曲《梁祝》作为主要音乐教学内容。

在交替教学的同时,通过昆曲《梁祝》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宋代古典文学名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问题启发和情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发挥思维的作用。

2.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影音、图像和文字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传感器感知来了解昆曲《梁祝》。

3.互动式教学法。

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询问,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想法和感受写在教学记录上,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一、启动新知识1.问:有没有听说过《梁祝》这个故事?2.教师简单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引入课程。

二、学习一:昆曲简介1.通过多媒体展现昆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昆曲特点和表演艺术。

2.利用图表化的方式展示昆曲音乐结构和基本唱腔技巧,让学生了解唱腔和演唱的技巧和要求。

三、学习二:昆曲《梁祝》的唱腔和表演1.教师简要讲解昆曲《梁祝》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唱腔并能更好地欣赏和表演。

2.教师利用CD播放唱腔,指导学生唱跟唱,然后让学生独唱。

3.教师讲解昆曲表演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讲解和展示。

四、学习三:欣赏昆曲《梁祝》1.教师播放音乐CD,组织学生一起感受音乐,通过视频展现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梁祝》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和唱腔,并指导学生听懂唐诗水平美的表现手法,比如:“鸣弦泪川短长池”等。

五、巩固知识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梁山伯与祝英台》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著名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了解并学习荀慧生老师创作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学习人声伴奏的录音与编辑技巧。

2. 过程与方法•讨论式教学:师生共同探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等;•听辨式教学:学生通过听荀慧生老师创作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来感受作品的情感表达;•实践性教学: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声伴奏的录音与编辑技巧,制作自己的人声伴奏版本。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学习荀慧生老师创作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

2. 教学难点•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节发展和感情表达;•掌握人声伴奏的录音与编辑技巧。

三、教学内容1. 课前预习学生预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课堂教学1.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历史背景、故事情节。

2.学习荀慧生老师创作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师可播放该版本的音频,让学生听辨和体验。

3.进行讨论,探讨作品中的感情表达和情节发展。

4.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声伴奏的录音与编辑技巧,制作自己的人声伴奏版本。

教师可提供相关的软件和乐器等工具,并对学生的录音与编辑进行指导和点评。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包括听讲、发言、讨论、实践操作等;•作业完成情况及质量。

2. 评价标准•能够正确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发展和感情表达;•能够学习和掌握人声伴奏的录音与编辑技巧;•完成制作人声伴奏版本的任务,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资源•电子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文本;•荀慧生老师创作的人声伴奏版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录音和编辑相关的音乐软件和乐器等工具。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课题:《梁山伯与祝英台》
学科:音乐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情节,能够简单的叙述故事的梗概。

2. 学会唱这首经典民歌,能够用正确发声和正确的节奏进行演唱。

3. 能够体验这首歌曲中的激情,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内涵。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如“你听过梁祝这个故事吗?”,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的学习。

第二步:听歌
首先,让学生先听这首歌,让他们初步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节奏,同时学生可以观察歌曲中的歌词和意义。

第三步:学歌
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学歌曲应该从正确发声的方法开始,先划分好歌曲的节拍和节奏,在学会发音的基础上逐渐学习歌曲的整典和旋律。

第四步:抒情表达
通过发声和演唱,帮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并鼓励学生尝试着自己去表达。

第五步:唱歌比赛
在教学结束前,对学生进行一次歌曲比赛,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经验和组织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六步:总结
针对本次教学的反馈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体会这首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并进一步掌握其节奏和技巧,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和能力。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针对中级学生的音乐教学,注重了学生特定的爱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内涵。

同时,学生还通
过选手们的表演,展现了其中的技巧和技能。

综合以上,此次教学获得了学生的积极反响,促进了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目标。

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简谱) 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简谱) 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了解音乐如何“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感知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情感的体验,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比、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旋律、音色、速度、节奏和力度)感受、分析、理解作品,养成良好的音乐听赏习惯,能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和变化,能总结出音乐要素的作用并加以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小组实践探究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梁祝》故事梗概,哼唱并记忆爱情主题旋律,知道曲作者、创作背景及协奏曲、奏鸣曲式的基本概念。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作品,通过聆听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作用,了解协奏曲、奏鸣曲式的基本概念。

难点: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能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和变化,鼓励学生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创编音乐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配乐诵读《化蝶》歌词。

问:里面提到两位人物,他们是谁?(梁祝)谁知道他们的故事?师补充:《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故事主人公祝英台女扮男装去万松书院求学,途遇梁山伯,一见如故,在草桥亭义结拜金兰。

二人到杭州拜师,同窗共读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着山伯,但山伯不知她是女子。

祝父思女,英台只得回乡。

临行前对山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与情感。

山伯家贫,待去祝家求婚时,祝父已将英台许给太守之子马文才。

英台至死不从,山伯气急病亡。

马家来娶亲,英台浑身缟素,经山伯墓前,坟墓爆裂,她跃入坟中,墓复合拢,梁祝化为蝴蝶,翩跹飞舞。

这个故事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设计意图:用梁祝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二、新课教学1、小提琴协奏曲的概念:由小提琴作为独奏乐器协同乐队共同演奏的大型乐曲。

2、小提琴的音色、地位。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梁山伯与祝英台》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梁山伯与祝英台》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梁山伯与祝英台》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次初中音乐课程《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是“民间传说与音乐交响”。

这一主题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经典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背景和情节,同时通过音乐作品的形式,感受和体验小提琴协奏曲的魅力,理解音乐与文学的相互关系。

二、学习目标1. 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传说故事及文化背景。

2. 认识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特点及表现手法。

3. 掌握音乐作品中的主要旋律和节奏,能够哼唱部分乐段。

4. 学会通过音乐体验情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5.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评价任务1. 学生能准确叙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及文化内涵。

2. 学生能分辨出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主要旋律和节奏,并尝试进行哼唱。

3. 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可通过课堂讨论及口头表达进行评价。

4.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及尊重程度,可结合课后作业及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欣赏音乐: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3. 介绍作品:讲解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及表现手法。

4. 分析旋律:选取作品中的部分乐段,分析其旋律、节奏及和声特点。

5. 课堂互动: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音乐与文学的相互关系。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及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收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如戏曲、绘画等),并尝试用文字或图画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下次课时,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梁山伯与祝英台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梁山伯与祝英台
2.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学习《梁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
3.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创作以《梁祝》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创作。
4.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分组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C.实物展示:展示《梁祝》的乐器实物,如小提琴、古筝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D.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E.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音乐学习网站和在线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展知识面。
F.评价反馈:利用在线评价系统和反馈表,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梁祝》的音乐特点、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梁祝》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梁祝》的音乐特点、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和演奏技巧。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D.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简谱) 梁山伯与祝英台【全国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简谱) 梁山伯与祝英台【全国一等奖】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年级:八年级备课教师:姚天星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聆听音乐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了解协奏曲的基本概念以及曲作者。

3、通过分段欣赏,让学生能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音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分段欣赏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分析理解音乐。

难点:能够独立感受、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上课之前呢,老师出一个谜语给大家猜。

生:(好)出示PPT桃李花园里偷香最注意衣服都华丽游客极羡慕生:(蝴蝶)师:真厉害,这个谜语对于大家来说是不是很简单呢?对了,今天我们欣赏的歌曲就和蝴蝶有关,这是一个流传千年凄美的爱情故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故事的简介。

2、学生观看故事简介(也可由学生朗读)3、出示课题师:我们这节课所要欣赏的就是与这个故事有关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播放小提琴独奏《梁祝》),学生聆听。

4、创作背景简析(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乐的民族化,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成功的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名叫《蝴蝶的爱情》。

(2)作者简介(观看PPT)(3)简单了解什么是协奏曲(4)简单了解小提琴5、分段欣赏(1)引子——乐曲一开始,长笛以其纯净甜美的音色吹奏出明亮跳跃的华彩旋律,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接着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

(2)呈示部——“相爱”爱情主题(小提琴独奏)——草桥结拜(小提琴与大提琴对答)——副部“共读共玩”——惋惜的慢板(小提琴独奏)——长亭惜别(小提琴与大提琴再次对答)(3)展开部——“抗婚”惶惶不安的不祥征兆——严厉凶暴的铜管及低音主题(“封建势力”)——由副部变化而来的“抗婚音调”——楼台会(小提琴与大提琴最后一次对答)——哭灵泣诉(4)再现部——“化蝶”(引子长笛华彩及呈示部爱情主题重现)6、欣赏《化蝶》歌唱版7、拓展训练(音乐诗朗诵)播放背景音乐(钢琴版梁祝)学生分组或者独立朗诵,教师点评。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课教学设计观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教学目的:1、观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观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感情抒发相结合,感情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肯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感情的体验。

教具:音响、录音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式〕“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观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观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

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 〔(蝴蝶的爱情)〕。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商量。

〕这一民间传闻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

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

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

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

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觉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

石碑反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

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

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至深的故事。

三、乐曲的结构采纳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下面依结构图观赏作品。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漂亮的““爱情主题〞的根本音调。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1教学目标(一)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受梁祝的真挚爱情及对封建势力强烈的反抗精神。

(二)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相送》。

了解两部作品的关系,学习用音乐要素分析音,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三)了解协奏曲、奏鸣曲式等音乐知识。

2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这首曲子有一定的了解,但仅限于主题,因此爱情主题可以让他们直接演唱,引起兴趣,其他音乐知识要在欣赏时重点讲解。

3重点难点能够感受、体验《梁祝》的音乐情绪,并能体会音乐中的结构和音乐中表现的要素。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猜一猜国人称它是“我们自己的交响乐”,被西方称作“《蝴蝶的爱情》”,知道这是哪部作品?活动2【讲授】新课学唱主题活动3【讲授】作品介绍:作品于1959年写成并首演。

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

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了解协奏曲的概念,听辨乐曲中出现的乐器音色,说说梁祝的故事,乐曲旋律来自哪个戏曲曲调。

(越剧选段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这部交响作品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与成功的尝试,在国内外演出均受到热烈欢迎,我国群众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

”《梁祝》以中华民族音乐的鲜明风格与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活动4【活动】分段欣赏作品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

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撷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既不是对故事情节的直接描述,也不是对越剧唱腔简单的模仿,而是根据音乐擅长抒情的特点,运用协奏曲的形式特点,对原剧内容和曲调进行提炼,并加以发展和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3、学唱歌曲《化蝶》。

4、补充欣赏歌曲《梦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人民的反抗精神,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赞颂。

2、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教材简析
1、越剧《十八相送》选段是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时的一段内容,此段内容是以喜剧情趣的笔调、用对唱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的热情、真挚。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3、歌曲《化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

歌词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故事。

教学重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的欣赏及讨论。

教学思路
本课以越剧《十八相送》为“源”,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爱情故事的讲述为线索,在重点片段的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想象、表现方式,认识音乐在表现人物和情感中的作用。

并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对梁祝的全新的演绎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恋蝶——欣赏越剧《十八相送》感受越剧韵味,了解越剧。

1、提问导入特点,并为欣赏下一作品做好铺垫。

(1)越剧是浙江地方戏剧剧种之一,你能说出一些著名的越剧代表作品吗?
(2)导出越剧《梁祝》并请学生说说梁祝故事。

(3)教师小结。

(4)欣赏越剧《十八相送》。

(5)简单介绍越剧特点(唱腔、语言)。

第二环节:颂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断。

1、导入:介绍作品地相关知识。

(1)教师:这个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可以用越剧的形式来表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其他形式来表现呢?我们中国就有两位作曲家何占豪和陈刚,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运用西洋手法,成功地创作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2)介绍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出示图片)。

2、欣赏“爱情主题”
(1)请学生聆听爱情主题音乐根据提问,让学生思考:①这段主旋律由哪样乐器演奏?②这段主旋律有什么特点?自主参与讨论分析作品。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总结:
旋律优美动听、委婉曲折,带有越剧韵味。

节奏舒缓,情绪明朗。

表现出爱情的美好。

3、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一种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

在音乐进行中,独奏乐器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独奏时乐队处于伴奏地位。

全奏时,独奏乐器休止,完全由乐队演奏。

4、欣赏“共读共玩、长亭送别”通过对比欣赏
(1)教师:在梁祝同窗期间,两人经常一起嬉戏游玩。

音乐是如何表现这一情景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2)学生聆听音乐对表现音乐的作用。

思考:音乐的速度、节奏、情绪是怎样的?
(3)教师:三年的同窗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梁祝二人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离别。

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设计这段音乐。

(4)试着为“长亭送别”设计音乐速度、节奏、情绪。

5、欣赏“抗婚”
(1)聆听封建势力主题
思考:封建势力的形象是以哪组乐器来表现的?(弦乐、木管乐、铜管乐、打击乐)。

(2)教师小结:
作曲家用铜管乐形象的表现出凶暴残忍、不可抵抗的封建势力。

6、欣赏“楼台相会”
(1)说一说:
作曲家是怎么表现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的情景?
(2)聆听“楼台相会”。

(课件展示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奏。


(3)教师小结:音乐由小提琴和大提琴来演奏,运用“对话”的形式,贴切地描述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情景。

7、欣赏“哭灵”“投坟”
(1)聆听“哭灵”。

思考:音乐加入了什么特色乐器?其节奏有什么特点?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小结:
音乐采用戏曲当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加上急促不安的鼓声,形象地渲染了英台呼天喊地、悲痛欲绝的情绪。

最后,在锣鼓齐鸣中,祝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高潮。

8、“化蝶”
(1)音乐主题再现。

(2)欣赏“化蝶”。

(3)简单介绍作品结构。

第三环节:化蝶——学唱歌曲《化蝶》片断。

1、教师导入:
梁祝这个作品感动过千千万万的人,有一位作曲家阎肃就为这首作品填了词。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写的作品。

(1)聆听歌曲《化蝶》,感受其情绪。

(2)轻声哼唱旋律。

(3)念一念歌词。

(4)填词演唱。

第四环节:梦蝶——欣赏通俗歌曲《梦蝶》。

1、欣赏MTV《梦蝶》。

思考:我们现代人演绎的梁祝《梦蝶》其音乐有什么特点?
第五环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越剧《十八相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通俗歌曲《梦蝶》的欣赏,亲身体会到了同一主题、不同演绎方式来表达的梁祝爱情故事。

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再去寻找相关内容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些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