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化蝶》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教案《化蝶》

初中音乐教案《化蝶》

初中音乐教案《化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蝶》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化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歌曲《化蝶》的旋律和歌词。

2. 歌曲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

2. 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

3. 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化蝶》这首歌曲,包括创作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蝴蝶形象,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教学生认识乐谱,理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对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三、歌曲解析(15分钟)1. 分析歌曲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起承转合。

2. 解析歌曲中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深层含义。

3.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四、歌曲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互相观摩和交流。

2.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独唱,锻炼学生的演唱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化蝶》这首歌曲的基本知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歌曲的欣赏和演唱,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心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掌握较快,但在理解歌曲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初中音乐化蝶教案

初中音乐化蝶教案

初中音乐化蝶教案教案标题:初中音乐化蝶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化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的演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音乐作品《化蝶》的音乐元素和表达方式。

2. 学习合唱技巧和合唱团队合作。

3. 运用创意和想象力进行音乐创作。

教学准备:1. 音乐作品《化蝶》的录音或视频。

2. 合唱指挥棒。

3. 纸笔和其他音乐创作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化蝶》,简要介绍作曲家和作品背景。

2. 播放音乐作品《化蝶》,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理解与分析:1.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音乐元素。

2.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并与个人经历和情感联系起来。

合唱演绎: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合唱演绎。

2. 指导学生学习合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呼吸和发声等。

3. 指导学生进行合唱团队合作,让每个小组进行排练并展示演绎成果。

音乐创作:1. 向学生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创意和想象力,以音乐作品《化蝶》为灵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3. 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实践,并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总结与展示:1. 学生展示合唱演绎和音乐创作成果。

2. 引导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享学习体会和感悟。

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音乐,培养音乐兴趣和才能。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演出或音乐会,拓宽音乐视野。

2.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音乐团队或合唱团,提高音乐表演能力。

3. 推荐学生继续学习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深入发展音乐才能。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唱演绎和音乐创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对音乐作品《化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合唱演绎和音乐创作中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初中化蝶音乐教案

初中化蝶音乐教案

初中化蝶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化蝶》这首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化蝶》,使学生了解音乐中的主题发展和变奏手法。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欣赏《化蝶》这首音乐作品,理解其主题发展和变奏手法。

2. 分析《化蝶》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音乐中的主题发展和变奏手法。

2. 分析《化蝶》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2. 准备《化蝶》乐谱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化蝶》这首音乐作品,包括作曲家、演奏者等相关信息。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的主题发展和变奏手法。

二、欣赏《化蝶》(15分钟)1. 播放《化蝶》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在播放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主题发展和变奏手法。

3. 播放完毕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三、分析《化蝶》(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化蝶》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

2. 分析音乐中的主题发展和变奏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力。

四、创作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化蝶》的主题发展和变奏手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2. 学生可以利用课堂提供的乐谱和相关资料进行创作。

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音乐作品。

五、展示和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验。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体验。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欣赏和分析其他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初中音乐化蝶 教案

初中音乐化蝶 教案

初中音乐化蝶教案【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化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的爱情故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让学生完整地表现歌曲,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力度和情感,了解越剧曲调。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能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难点:能够理解歌曲每段所表达不同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片段,并提问:对电影片段中哪段旋律印象最深刻?2. 学生自由发言。

3. 教师总结: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为题材所改编的电影,其中的插曲是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

今天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看看它有什么魅力。

二、感受体验(10分钟)1. 初听歌曲:教师播放《化蝶》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旋律和速度如何?2. 学生自由发言。

(歌曲旋律优美,速度中速)3. 作品创作背景简析: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

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

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以越剧曲调为素材,成功创作出了这部作品。

三、学唱歌曲(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 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学唱效果。

四、歌曲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了解歌曲的起承转合。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歌曲结构的理解。

3. 教师讲解歌曲的力度变化,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音乐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旋律,进行身体动作的创作,表现蝴蝶飞舞的场景。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优质课教学设计《化蝶》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优质课教学设计《化蝶》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优质课教学设计《化蝶》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蝶》的背景、作者及创作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化蝶》,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化蝶》,理解歌曲背景及创作风格。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化蝶》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引导学生谈论听完歌曲后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曲背景介绍(1)介绍《化蝶》的创作背景,如作者、创作年代等。

(2)讲解歌曲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3.歌曲分析(1)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音准等特点。

(2)讲解歌曲的结构,如前奏、主歌、副歌等。

4.歌曲学唱(1)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节奏、音准、发音等。

(2)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倾听、纠正错误。

(3)全体学生合唱,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

5.歌曲欣赏(1)欣赏优秀歌手演唱的《化蝶》,让学生感受歌唱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论欣赏过程中的感受,分享心得。

6.活动与拓展(1)举行“化蝶”主题歌唱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

(2)让学生自主创作以“化蝶”为主题的诗歌、绘画等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布置1.抄写《化蝶》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

2.自学《化蝶》钢琴伴奏,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化蝶》这首歌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歌唱水平及创造力。

通过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唱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教学重点上,除了学会演唱《化蝶》和理解歌曲背景及创作风格,我还加入了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演唱技巧的掌握。

初中化蝶音乐课程设计

初中化蝶音乐课程设计

初中化蝶音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蝶》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节奏和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2. 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阶、音符、拍子等,并将其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3. 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认识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歌唱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音色等。

2.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与他人共同完成合唱表演。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学会查阅音乐资料、分析音乐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价值观,体现在音乐合作中。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课程针对初中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音乐课程性质,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技能和审美情趣。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引导学生认识《化蝶》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特点。

b. 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包括音阶、音符、拍子等。

c. 分析《化蝶》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简介。

d. 传授歌唱技巧,如呼吸控制、音准、音色等。

e.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合唱表演实践。

f. 拓展音乐视野,了解其他类似音乐作品。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1课时:导入《化蝶》歌曲,学习歌曲旋律、节奏和歌词。

b. 第2课时:讲解音乐基础知识,进行音阶、音符、拍子练习。

c. 第3课时:介绍《化蝶》歌曲创作背景和作曲家。

d. 第4课时:教授歌唱技巧,进行个人演唱练习。

e. 第5课时:分组进行合唱表演,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f. 第6课时:拓展音乐视野,分享其他类似音乐作品。

3. 教材章节及内容:a. 教材第3章:《化蝶》歌曲学习。

b. 教材第4章:音乐基础知识。

c. 教材第5章:歌唱技巧与合唱表演。

化蝶 初中音乐教案

化蝶 初中音乐教案

化蝶初中音乐教案课程类型:音乐欣赏课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化蝶》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化蝶》的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感受爱情的美好与悲伤。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学会《化蝶》的歌词。

2. 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感受爱情的美好与悲伤。

2. 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化蝶》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

2.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化蝶》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歌词(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化蝶》的歌词,注意歌词的韵律和节奏。

2. 学生跟唱歌曲,体会歌词的意境。

三、深入欣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旋律变化,感受音乐的美妙。

2. 学生讨论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如音高、音长、节奏等。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只蝴蝶,感受蝴蝶的自由与美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爱情的美好与悲伤。

五、音乐创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创作歌曲、舞蹈或绘画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交流。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音乐欣赏方面的提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化蝶》歌曲的欣赏能力。

2. 学生对歌曲背后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音乐创作中的表现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化蝶》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了音乐的美妙旋律,了解了歌曲背后的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

但在音乐创作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

八上音乐化蝶教案

八上音乐化蝶教案

八上音乐化蝶教案教案标题:八上音乐化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并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2. 通过音乐展示蝴蝶的形态和运动特点。

3. 创作并演奏一段以蝴蝶为主题的乐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会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 理解蝴蝶的形态和运动特点,并通过音乐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关于蝴蝶形态和运动特点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乐器或声音模拟器。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音乐的看法,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2. 以“化蝶”为话题,介绍蝴蝶的形态和运动特点,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

探究(10分钟):1. 播放一段具有蝴蝶形象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语或绘画表达他们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示范与讲解(15分钟):1. 教师演示如何通过简单乐器或声音模拟器表现蝴蝶的形态和运动特点。

2. 与学生分享一段由教师演奏或示范的以蝴蝶为主题的乐曲。

合作与实践(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创作一段以蝴蝶为主题的乐曲。

2.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3.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演奏他们创作的乐曲。

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乐曲,通过欣赏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指导。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通过了解更多蝴蝶相关的音乐作品,拓宽他们对音乐和创作的理解。

2.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乐团进行音乐鉴赏会或现场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美妙。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辅导:1. 对于乐器演奏较为熟练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在小组创作中使用乐器进行实际演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音乐《化蝶》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聆听音乐,老师通过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
在对比、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音乐山伯与祝英台》的过程中,学生能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
理解。

3、知识与技能
(1)熟练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化蝶》
(2)了解曲作者以及一些节奏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化蝶》
难点:把握歌曲中速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老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在听的过程中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大家听完这个故事告诉老师这段音乐叫什么好不好?(播放视频梁祝)
生认真观看并聆听老师的故事。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
生:生回答《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同学们特别棒,《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和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祝”的凄美爱情所感染,人们更是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

比如说:越剧。

(出示课件图片)看,图片上的两位演员正在用越剧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种表演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越剧起源于哪里吗?
师:越剧起源于浙江,以前是古越国的所在地,所以被称为“越剧”。

师:除了越剧你们还了解我们国家其他哪些戏曲剧种呢?
生:京剧(北京)被称为“国粹” 豫剧(河南)黄梅戏(安徽)评剧(河北)
师:同学们了解了很多新知识,在1959 啊,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的何占豪、陈钢,就根据越剧唱腔素材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化蝶》就是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相爱”主题的曲调填词而成。

2、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遍歌曲,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2、每段
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用两个字概括)
初听歌曲,生欣赏完小组讨论回答。

师总结:歌曲是由三个相同的乐段组成的,每个乐段有4 个乐句组成。

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乐
段的三次反复。

第一段概括为:相爱。

第二段:惜别。

第三段:化蝶。

师:在深入了解完歌曲之后我们再次来欣赏一下整首歌曲,这一次请大家带着这样两个问题
进行聆听。

1、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2、歌曲的节拍、速度是什么?
生聆听歌曲并回答。

老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师:节拍速度我们掌握了,下面老师用a 来哼唱一下整首歌曲旋律,大家可以跟随老师一起
试一
师:下面我们试着把歌词填入到旋律当中,老师首先来范唱一遍。

下面请大家演唱一下第一段,老师提醒一下大家演唱的姿势是怎样的?我们的口腔要张开。

师点评:有没有哪位细心的同学发现歌曲中有两个音跨度特别大,唱起来有些难度啊?
生讨论回答
师:相差5 度以及5 度以上的音的行进就可以称为大跳音程,歌曲中已经是8 度大跳了,所
以大家在演唱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以及上颚的抬起,我们再来试一次这一句。

师:同样的旋律我们把第二段和第三段演唱一遍。

下面请大家完整的把整首歌曲演唱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分成两组来比赛,看看哪一组同学演唱的更好呢?
师:同学们演唱的还不错,但老师总觉得还少点什么?这是一首关于翩翩起舞的蝴蝶的美丽
歌曲,老师觉得伴随着歌曲加上一些舞蹈会更加优美,今天老师也给这首歌曲编配了几个动作
师舞蹈展示
师: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唱起来舞起来吧,大家可以自己再想些其他动作,边唱边
表演。

师:有的同学做的很好,课下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为歌曲编配一下好看的舞蹈。

下面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再来有感情的演唱一遍整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要表达的情感。

3、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化蝶》,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中国的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感受一下器乐演奏跟歌曲演唱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效果?
4、课后评价和反思
这堂课同学们学唱了歌曲《化蝶》,课下请大家搜集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其他演奏形式,下节课
拿到课堂中我们一起来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