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
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纲要: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时间:1949年9月(2)内容:①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②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③决定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2)意义:①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基本)胜利,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②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过渡时期)(2)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了解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的召开。
②政协会议职能的转变: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结束,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继续存在。
③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并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②地位: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意义: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法律依据:《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③实施: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四 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教案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专题概述]本专题第一、第二目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既包含了政治建设的起点和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大基本制度形成,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述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这种惨痛的教训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创新性探索,这表现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专题的第三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那么,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二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
一、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课程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020届高考政治总复习精品学案: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选修3)
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__________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人民地方各级任免权监督权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广大人民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____________的原则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
答案:直接或间接民主集中制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__________形式,它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
(2)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__________和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答案:(1)政权组织(2)最高形式民族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民主集中制的地位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__________,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__________。
答案:活动原则鲜明特点2.民主集中制的含义民主集中制是遵循民主基础上的________和集中指导下的________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集中民主3.民主集中制在国家权力运行中的体现(1)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来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3)从____________的关系来看,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代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9月北京) 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
专题知识串联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演进
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半殖民地化和民主革命的历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曲折发展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成立 (前提)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制度 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瑶族
壮族
回族
分布特点:
大杂居 小聚居
汉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
广西壮族自 治区1958年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这三种制度有 什么共同点?
人民当家作主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届政协
①时间:1949年9月21日 ②地点:北平 北京 ③内 容
国名、首都、国旗、国歌
人民 团体
《共同纲领》国家性质、政权性质 各民主 无党派 党派 人士
中国 各民族 共产党 海外 华侨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提示】本专题涉及两条主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实现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第一、第二课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
包含三个阶段:(1)建国初期民主政治的起步。
新中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一届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而逐步确立了国家的三大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
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一个里程碑。
本阶段的主要历史史实有三次会议和二大文件,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背景分析三大政治制度确立的必然性,并通过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对比,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2)“文革”时期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
本阶段要注意从历史的角度认识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转折和发展。
这表现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建设法治社会和实行以法治国方针。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第三课则反映实现祖国统一的奋斗历程。
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二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丰富了“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
【知识储备】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1、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2、1956年底至1966年5月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十年探索)3、1966年6月至1976年10月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革十年4、1976年10月之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知识梳理】一、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时期。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高中必背知识点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高中必背知识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高中,欢迎大家阅读。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高中必考知识点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该制度初步建立。
三、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依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四、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先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高中重要知识点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让学生简要介绍产生背景,概括出要点即可(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奠定理论依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大会。
为什么这么说?(参加阶层广泛)大会的主要议题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会议制定了什么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什么特点?(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还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民的代表共同制订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及其重要的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还有哪些内容?(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并确定了国家的首都、国旗及国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2.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下午两点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首次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接受《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检察署检察长.会议发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愿和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可放一段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片以加深以下内容的认识(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钟,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⒋新中国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关于其意义,可让学生阅读后概括,可分成"推翻"、"标志"、"进入"三点并掌握.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第一,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100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它标志着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建立.第二,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历史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新中国诞生的世界意义:这是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后,概括指出:这是因为,中国革命在占人类1/4的国家里取得了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激励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随着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于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可采用录象资料的手段让学生了解大会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制订宪法的内容、特点和性质。
专题四民主集中制
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知识整合夯基固本考点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考点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遵循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来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各级人民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举出的代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职权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各级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什么(原因),必要性,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和人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这就决定了我国国家权力的运行,不能采用资本主义国家那种权力分立制衡的制度,而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重要性,①为每个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
②能够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③有利于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怎样做(措施),必须正确认识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实现正确的集中,制定出真正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离开必要的集中,民主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目标,人民当家作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只讲集中,不讲民主,是官僚主义的集中;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必然导致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必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每个公民,既要充分行使民主权利,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增强纪律性,维护中央权威和全国法律、政令的统一考点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章 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节 政府机构
中央政府机构。在中国,国家最高的行政机关是国务院。国 务院的首领是总理,总理的人选由国家主席提名,经由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每届任期五年,连续 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中国第一届国家主席毛泽东和总理周恩来
中国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
中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00年以来,台湾政局一直变化,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
诗词欣赏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 愁
后来啊
(台湾)余光中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香港在1842年被英国割占,1997年主权回归中国, 成为特别行政区,拥有自己的行政长官,实行资本 主义制度。
香港夜景
香港迪斯尼乐园
澳门区旗和区徽
澳门,英文称macau,明朝时,葡萄牙人就开始在澳门活动甚至定 居,清朝晚期,葡萄牙人逐渐占领了澳门。1999年12月20日,澳门 回归中国。
澳门的标志是下左图的大三巴牌坊, 是教堂遗留下来的墙壁。说起澳门, 不由令人想到赌博,右上图是澳门最 有名的葡京赌场。澳门具有葡萄牙文 化的气息,左下图是澳门的历史城区, 已被立为世界文化遗产。
小团员在宣誓
中国统一大业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提出“一国两 制”的方针。
一国两制的意思是 什么呢?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中国大陆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香港、 澳门、台湾实行资 本主义制度。
香港区旗和区徽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 权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
专题四 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精品资料
史料 权……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 年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
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而 继续存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家。它在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 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 未有的变化。从 1689 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 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
立君主立宪制。
(2)据材料二,说明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特点和表现。
B.多党合作制度发展到新阶段 立意 关注热点:中共十八 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 大与民主政治发展 D.依法治国理念全面推行
5.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 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 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 ( 平民 ) 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 而上犹是继 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
审 题 突
破
命题探究
命题思想一
如何再考?
隐含社会热点
解 析
1.2012 年中共十八大公布的各省党 代表名单中, 来自基层的老先进、 新典型、工人、农民、村官等人 员占 38%的比例。这最能集中反 映出 ( C ) A.政治协商会议职能健全
准确把握题干材料论述的 核心是解题关键, 大比例的 党代表来自基层群体, 主要 体现的是基层民主建设的 成就,故选 C。
三大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三大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是(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意义:(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最高的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制度是充分反映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精神﹐最能代表和反映当前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种政治制度。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今后,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这一制度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政协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各项建设事业和人民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并实行民主监督。
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进和支持政府的工作,实现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体制改革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的动力来自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既来自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又受到全球化等外部力量的作用影响。
因此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同时面临“两个适应”,既要适应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又要适应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环境: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是国家整体性深度改革的一部分,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到“攻坚”阶段的迫切要求。
如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很大成效,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渐完善、成熟。
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政治文明”目标的提出,表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也要上一个新台阶。
【导与练】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四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3)完善: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 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受 到各民主党派的拥护,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 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党和 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 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 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 见,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 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 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正建设。
解析:D 《共同纲领》确曾作为临时宪法而 存在,但 1954 年宪法通过后,其地位自然被 取代,而过渡时期是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
2.1949 年 10 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 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 声。“时间开始了”是指(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D.进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
1.特点 (1)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 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 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 服从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 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 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一 新中国初期的 政治建设
课前预习Hale Waihona Puke 栏 目 导 航课堂探究
随堂训练
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通史坐标: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第四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
第四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2.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3.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有利于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党的决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统一起来,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前进。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5.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
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识记·探究层级](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2)党的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3)坚持和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的意义:有利于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有利于把党的决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统一起来,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前进。
[理解·应用层级]准确把握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1.二者的关系(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路线、方针和政策,然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从而实现对国家的领导。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它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建立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并监督这些机关的工作。
(3)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的内容(1)新中国的成立标记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
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起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记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
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
(6)《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二、现代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成果“一法三制”,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特点(1)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原则(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代表性。
②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实行一院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④实行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政党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而为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公认的。
中共和民主党派彼此在法律上是同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②政党关系:政治上是亲密合作关系,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
③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④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新
(2)目的:
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3.民族区域制度:
(1)建立的原因: (2)目的: (3)法律依据:
①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 1954年宪法正式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 本政治制度。
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联系,也是中国的国情和
特点所决定的。此制度是指(
)
A.多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⒉这一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战胜敌
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
③思想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过程
①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②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
1、历史条件 ①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政府已被推翻
③思想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2、过程
①筹划——新政协会议的召开
②成立——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
塔吉克族 珞巴族
怒族
基诺族
分布特点: 大杂居 小聚居
汉族
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我国的政党制度): 3.民族区域制度:
(1)建立的原因: ①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 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 局面。(客观依据)
新中国的政治体系
新中国的政治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中国的政治体系是指中国领导层和政府机构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中国的政治体系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
本文将围绕新中国的政治体系展开详细介绍。
新中国的政治体系主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等组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领导核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亿万人民共同建设和发展国家。
中国共产党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不断调整政策和战略,引领国家不断向前发展。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和各界人士可以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探讨国家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增进各方之间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国家发展和稳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重要制度,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现人民权力的最高体现和最高运用。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和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保持民主、集中、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状态,确保党员和干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
新中国的政治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和人民利益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的政治体系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基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重要模式,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新中国的政治体系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人民意志的政治体系,它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制度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多党合作制 度的确立,故A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 线,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宪法起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 知,这一举措体现了民主协商,故C项正确;1997年,党的十五 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治国方略, 故D项错误。 【答案】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史料二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协 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史料三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 政策
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阐述我国“新型人民民 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特征是什么?
• 答案 (1)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根本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人民当 家作主。
[研史料 得史论]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史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 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 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民主”和“民主集中”原则,具 有人民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4)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 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实战高考 1.2014·江苏单科1953 年 6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 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 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 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找一找并说出:政协职能的巨变、当前的主要职能?
由代行人大职权变为统一战线组织,由立法机构变为政治协商机构, 当前职能主要表现为参政议政,行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权力。
主题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大杂聚、小聚居的分布。 2.范围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3.方式是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4.目的:保障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共同建设社会 主义。
5.地位: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 6.依据:《共同纲领》、1954 年宪法规定。
基准考点二 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主题一 近现代中国的三部宪法
背景
《中华民国临时 《共同纲领》 1954 年宪法
约法》
1912 年中华民国成 1949 年开始 1954 年第一届
的总任务。
①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国名。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等文件,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①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的 成立
成立 意义
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
共同
映出
(C)
A.政治协商会议职能健全
准确把握题干材料论述的 核心是解题关键,大比例的 党代表来自基层群体,主要 体现的是基层民主建设的 成就,故选 C。
B.多党合作制度发展到新阶段 立意
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 D.依法治国理念全面推行
关注热点:中共十八 大与民主政治发展
练出高分 5.国家政治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 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 秦皇 是尽 先灭 从统六 在治国 下阶以 者 层开 (在平 一 西民 统 周)之 由起局 世…… 袭…贵… 此 族下 已 组虽开 成无后 ,世 到世 禄 西布 之 汉衣 臣 建将 立 ,相 而 时之 上 皇例 帝犹和… 是继 … 大体臣之大主 多(出最身高布统衣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 变自化多:亡 从命 分… 封… 制天 到之 郡县变制局;,中至央是集始 权定 制。 度— 逐— 步建赵立翼。《廿二史札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天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光特荣点革 :命 采使 用和英平国渐成进为的世方界式上;第议一 会个 高摆 于脱 王权了。专表制现统:治建的国 家 立。 君它 主在 立这 宪样 制。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 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 未有的变化。从 1689 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 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的 成立
奠基:七届 二中全会
筹备:中国 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
①指出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
②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 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③确定了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 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 社会主义 社会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特别强调 (1)《共同纲领》具有过渡性、革命性,体现了从 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特点。 (2)1954 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具有人 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特点。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二字不 可少。 (4)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议政党,而不是反对党、在野党, 与中共在政治目标、根本利益上有一致性。
2.建国初期三大新型民主政治制度
标志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召开
人民代表
大会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大会制度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
内容
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宪法体现
了 人民民主 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 商制度
初步确立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为了
考点一 新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主题一 图示建国初新型民主政治的建设
主题三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 年,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 建立 会议,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 转变 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 在,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民族
政策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195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 民族
区域
区域自治 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自治
①到 1958 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制度 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②1965 年, 西藏 自治区成立
①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②保证了祖
立,以宪法形式巩
筹建新中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
固革命成果,限制
政权
会召开
袁世凯专制独裁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 (2)规定了国民的基本 内容 人权; (3)确立三权分立的政 治体制; (4)实行责任内阁制
规定了新中 国的性质、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针和政策;代
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行全国人大
最高权力机关 职能(1949~ 1954 年)
史料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
权……
——1949 年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而
继续存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
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
( B)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审 题 突 破
命题探究
如何再考?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解析
1.2012 年中共十八大公布的各省党
代表名单中,来自基层的老先进、
新典型、工人、农民、村官等人
员占 38%的比例。这最能集中反
意义 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③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轻巧识记 中国五大民族自治区成立顺序 (1)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于1955年10月;(3)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3月;(4)宁夏 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5)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 月。故五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顺序可以用字头记忆法简记为 “内、新、广、宁、西”。
》为施政纲领。
纲领
②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成立。 ①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立的 人民民主政权 ,是中国历
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
牢固的基石。
特点强调 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 仍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三大改造结束后,公有制经济在 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才真正建立。
1956 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
发展 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曲折
1966~1976 年,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1982 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
完善 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 确立了新中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
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 国的架构,具 会主义两大原则; 意义
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 有临时宪法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
度的进步意义
的性质
义类型的宪法
真题研析
考过什么?
例 1 (2012·广东高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
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
练出高分
材料三 观察下面三幅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3)说明材料三每一幅图反映的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 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答案
图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 图二:资产
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图三:人民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正式确立 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 政协继续存在和发展,并发挥作用 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
新阶段 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 背景 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①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