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水月
“水月之喻”与“物不迁论”——谈苏轼《赤壁赋》的禅佛思想
“
一
~ 一 水月之喻 ~ 与一 物 不迁论 ~ 广 》: ~ 的文 章 , 如 宋代 谢枋 得 在 《 文章 轨 范》 “ 谁 谓河 广 , 一 苇杭 之 。 ” 随 着 达
中, 就 曾 明确 指 出“ 此赋学《 庄》 《 骚》
文法 ” 。
苇” 这个 语 典 出于 《 诗经・ 河
变者而观之 , 则 物 与 我 皆无 尽 也 ’ , 说 的正 是 ‘ 万 物
43
丈 学 【
_ l l _露 _ 一 0 一
师, 有‘ 四不 迁 ’ 之说 : ‘ 日月 历 天 而 不 周 , 江 河 兢 注 而不流 , 野 马飘鼓 而 不 动 , 山岳 偃仆 而 常 静 。 ’ 此 四 句 只是 一 义 , 只是 动 中有静 之 意 , 如 适 间 所 说 东 坡
会 觉得 , 这 是 一 篇 道 教 色 彩 十 分 浓 郁
“ 飞 仙 ” 等 ; 然 而 , 这 贾峰 篇课 文中 佛 家 江 苏 . 省 . 无 镭 , 市 . 第 . . 一 中 学 .,. - 一
的语 典 也 不 少 , 如“ 一苇” “ 无尽” “ 无尽藏” 等 词语 。下 面 笔者 逐 一 加
学 陈洪 教 授 也 指 出 : “ 通 常 的 看 法 认 为 这 是 老 庄 哲
摩 泛 海东 来 , 便也 留下 了“ 一 苇 渡
江” 的传 说 。 “ 达 摩 于 梁 武 帝 普 通 元 年, 自西 土 泛 海 至 金 陵 , 与武 帝 语 , 师知几 不契 , 遂去梁 , 折芦 渡江 , 止 嵩 山 少林 寺 , 终 日面 壁 而 坐 。 ” [ 2 因 此, 这里的“ 一苇” , 视 作佛 家 语 也 不
道 的语 典 , 儒、 道 对 其 影 响 主要 集 中 于文 学 技 术 层 面, 是一 种创 作手 法 的表 现 ; 而真 正促 成苏 轼 由
于三家思想中明心见志——透过水月意象析《赤壁赋》的儒释道思想
文化艺术 |于三家思想中明心见志——透过水月意象析《赤壁赋》的儒释道思想□刘晓雪/文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他的身上同时有着儒家的坚毅,道家的洒脱和佛家的圆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在他的生命里实现了平衡。
这一点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山水游记。
全文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诗中紧紧围绕“水”“月”意象,将记叙、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苏轼笔下的“水”“月”浸透了他独特、丰富、复杂、幽深的人生感悟和喟叹,更是他“儒风”“道骨”“佛心”的外化表达。
苏轼将儒释道的思想融入自然的“水”“月”之中,透过景、情、理交融洞悉万物,明彻本心,复归旷达超然。
本文试从“水”“月”对主客的启示以及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入手,谈谈笔者的理解,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做一点探讨。
1 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儒家思想提倡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核心为“入世”,有入世思想的文人“达”兼则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入世为官济天下,得志则悦于以天下为己任,建功立业,有为于天下。
若怀才不遇则恬退归隐,独善其身。
苏轼《赤壁赋》中儒家处世态度的体现,在于他无论穷达,皆能存独善之心而又行兼济之志。
“击空明兮溯流光”,苏轼以歌寄情,寄希望于空明的“水”“月”以滤洗心灵,摆脱俗世烦忧和成败得失。
此刻,“明月波光”的澄澈净化抚慰了他的心灵。
然而,无奈于理智的思考又让他回到现实,“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自屈原的《离骚》开始,就用“香草美人”托喻“君王”。
苏轼用“美人”一词实际上隐喻自己对宋神宗还抱有幻想,尽管此时他被贬黄州,但仍然能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心系朝廷,心怀忠君,抒报国之志。
这种身处逆境却不怨天尤人,仍以君民为本的“积极用世”之道,其立足点正体现了儒者仁者的博大忠厚之胸襟[1]。
然而,现实却是“欲为贤臣而不能,忠君用世而不得”。
沉浸在“水月之乐”的苏轼,并没有完全释怀,不禁悲意复起,通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侧面道尽了政治失意所带来的苦闷愁绪。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译文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译文苏轼《赤壁赋》全文原文及译文《赤壁赋》是苏轼所创作的一篇赋,此赋是记叙有关于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同时是反映了关于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苏轼《赤壁赋》原文及译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赤壁赋原文苏轼〔宋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赤壁赋》中的水月之喻
《赤壁赋》中的水月之喻作者:廖建秀来源:《读写月报(高中版)》2021年第10期黄州时期的苏轼写下了四篇精美的作品——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两篇赋:前后《赤壁赋》;一篇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四篇名作中三篇写的都是赤壁,赤壁成就了苏轼,苏轼也成就了赤壁。
其中《前赤壁赋》是赋体散文的名篇,在赋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赤壁赋》①的成就除去文字的精巧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关于“水月之喻”的见解,“只用寥寥数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渺小的感觉道出,同时把人在这个红尘中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予表明”②。
“水月之喻”是理解苏轼由经历“乌台诗案”后彷徨迷茫的精神压抑,对宇宙、人生的苍茫之感,转而豁然开朗的枢纽所在。
“水月之喻”也表现了苏轼将儒释道三家熔铸为一体的思想,是理解苏轼黄州时期思想变化的理据。
《赤壁赋》中对“水月”的描写贯穿全文,共有五次写到“水与月”,三次明写,两次暗写。
三次明写分别是:“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这三次对“水月”的描写所达到的效果全然不同,要理解《赤壁赋》中的水月之喻,必然要对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水与月”的描写进行细细品悟。
两次暗写“水与月”是“击空明兮溯流光”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这两次“水与月”的隐现是本文三个不同层次的水与月合为一体的关键。
笔者从《赤壁赋》五次描写“水与月”入手,从景、情、理三个层次分析水月意象在《赤壁赋》中的作用及“水月之喻”的形成过程。
一、水月之形——自然之美“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这是“水与月”在全文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月”和“水”分别出现,做了丰富铺垫后的交汇。
首句中的“七月既望”,虽无月字却将圆月隐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既望之日的月亮定是圆泽丰盈。
《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
《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导语:《赤壁赋》咏古物感叹人生,写了诗人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赤壁赋》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赤壁赋原文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
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
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
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
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
苏轼《赤壁赋》原文及其注释
《前赤壁赋》苏轼壬戌..(x ū 宋神宗元丰五年)之秋,七月既望..(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子..(苏轼自称)与客泛.(漂浮)舟,游于.(介词,在)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zh ǔ,致意,引申为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歌窈窕..(y ǎo ti ǎo)之章。
少焉(不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星宿名,今,西班牙著名斗牛游戏)之间。
白露..(白茫茫的水气,今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横.(充满、弥漫)江,水光接天。
纵.(任凭)一苇..(一片苇叶,比喻小船)之.(动词,往,到…去)所如..(所去的地方),凌.(越过)万顷..(指广阔无边的见面)之.(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
浩浩乎如冯虚 (p íng 冯,同“凭” ;冯虚,凭空,凌空。
)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遗世..(遗弃尘世)独立,羽化..(道教称飞升成仙为“羽化”)而登仙 。
译文: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泛舟,在赤壁之下浏览。
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不起。
(我)端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中“窈窕”一章。
不一会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xi ù)和牛宿之间徘徊。
白茫茫的水雾弥漫江面,波光与天空相接。
听任苇叶般小船 飘向其所去的地方,越过茫茫万顷的长江。
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而飞)却不知它将留的地方;多么飘逸呀,好像离开尘世而独存,羽化飞升,登上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敲打)舷.(xi án )而.(连词,表修饰)歌之。
歌曰:“桂棹..(zh ào 船桨)兮兰桨,击空明..(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兮溯. (s ù 逆水而上)流光..(在水波中流动的月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心中的情思),望美人..(内心所思慕的人,多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兮天一方。
《赤壁赋》中的水月情结
展
;百 端俗虑
一
,
齐抛撇 。 于是引发 了“ 浩浩乎如冯虚御
风 , 而 不 知其所 止 ;飘 飘 乎 如遗 世 独立 , 羽 化 而 登 仙 ” 的
极 度 自由之 感 。 这 是 散 文 自《庄 子 》以 后 久 违 了 的精神
逍遥 游 的再现 。 每读 至 此 , 总 让 人 心 旷神怡 , 浮想联翩
时缺损 ,但它缺 了之后 又恢复圆 ,这
样周而复始 ,终究无所增减 ,因此可
以说“ 莫消长也 ” 。
列举m
k-
,
、 月亮说
明去 留 、增减 的辩证 关 系 , 作者再归
纳到一
般
的认识 原
理
“
:
盖将
自其 变
者 而 观 之 则 , 天 地 曾不 能 以 一 瞬 ;自其 不 变 者 而 观 之 , 则物 与我 皆无 尽 也 。 ” 就 是说 ,变 与不 变 ,无 论 宇宙还 是 人 生 , 都是 相 对 的 。 如 果从 变 的角度来 看 , 岂但 人 生 百
也许是 如练 的月 华擦拭 了 内心 的孤寂 。 也 许是澄
碧的江水折射 了现 实的“ 郁愤 ” ,在学 士 的歌声里 我们
听到 了“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 一 方 ” 的感叹 , 它让 我
们 已 经 分 明感 受 到那 因来 自现 实 的不 公 平 的待遇 而 产
生 的 不 平 感 , 受 到 一 个 奉 行 儒 家 思 想 想 “ 济 苍 生 ” 而 不
海 之 一 粟 ” 的 须 臾 人 生 ;由想 要 摆 脱 现 实 处 境 , 渴 望 能
“ 挟 飞 仙 以 邀 游 , 抱 明 月 而 长 终 ” 却 , “ 知 不 可 乎 骤 得 ” 而
《赤壁赋》中的水月情结
《赤壁赋》中的水月情结作者:潘瑞利来源:《中学文科·教研版》2008年第10期苏轼在《前赤壁赋》的开头,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精神境界。
面对赤壁的山水风月、主客的扁舟渔唱等可入诗境的各种物象,他着重描写了水、月两种优美的意象。
水是七月长江之水,月乃八月中秋之月。
其时之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其时之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水状茫茫无际而雍容舒展,月色浓华可人而与水相照。
水若无际,月若无际。
不辨何处是水,何处是月,只觉得置身于一片无挂无碍的“空明”之中。
万千毛孔,俱为舒展;百端俗虑,一齐抛撇。
于是引发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
这是散文自《庄子》以后久违了的精神逍遥游的再现。
每读至此,总让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也许是如练的月华擦拭了内心的孤寂,也许是澄碧的江水折射了现实的“郁愤”,在学士的歌声里我们听到了“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感叹,它让我们已经分明感受到那因来自现实的不公平的待遇而产生的不平,感受到一个奉行儒家思想想“济苍生”而不得的心灵的感伤。
“客人”也吹起了忧伤的洞箫,作者听见了“如怨如慕,如诉如泣”洞箫声,感受到幽壑中的潜蛟、孤舟中的嫠妇那深深的哀伤,这是时空之外的哀伤。
所以,作者就和“客”展开了一场伟大的人生价值大讨论。
“客”面对眼前的江山胜景,跨越遥远的时间,由曾经在此“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今灰飞烟灭的曹操,想到“渔樵江渚之上”、“鱼虾而友麋鹿”的自己;由无穷的江水,永恒的明月想到“寄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的须臾人生;由想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而产生的旷世的寂寞与悲凉。
其实“客”是作者另一个心态的载体,客人的悲也就是苏轼内心的悲。
这种感情由远古而来,这种悲缘自现实中的诸多的不如意,源自于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状况的不满意,一旦这种不如意经由亘古的江水、永恒的明月的洗练,便触发出人内心关于水月的情结,从而有了“宇宙的永恒,人生的短暂”的无限感慨。
赤壁赋中对水与月关系的理解
赤壁赋中对水与月关系的理解
《赤壁赋》是中国古代诗人杜牧的著名诗作,主要写兴赤壁之役,熔炼出极致的壮志凌云及抗争精神;同时也表达了杜牧对水与月的情感,其中最著名的阐述就是诗中朦胧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在《赤壁赋》中,杜牧将水与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们融入兴赤壁之役的叙述之中。
他令读者想起大江水流,感受到浩瀚的江河之水,以及月亮充满神秘感地洒落在大江之上的光芒。
从叙述中可以看出,当杜牧提起水与月时,他的言语之间溢满了一种犹如流水般的柔美;他将水与月作为比喻,来描述古代风流人物的伟大和壮丽,突出了其无穷的力量与气魄。
此外,杜牧的诗歌中还暗含了个人的情感;他将大水比喻为他的梦想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月亮象征着他个人繁华而美好的回忆。
此外,杜牧在描写水与月时,还体现出中国古代特有的哲学思想。
他将那江河的行之无穷视为一种不朽之道,反映着中国古代对于永恒与恒久不变的信念;而月亮作为秋夜最亮的星,被用来比喻智慧之光,代表着中国古代人对思想的尊崇,以及追求智慧的理想。
在《赤壁赋》中,杜牧很好地结合了水与月,它们象征着人们勇于追求梦想的精神,也象征着中国古代文明的传统故事与文化内涵;它们代表着人们对于不朽的渴望,也代表着对于智慧的追求,营造出一种令人着迷的美丽与神奇氛围。
总之,在《赤壁赋》中,杜牧将水与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贯穿
整个诗歌叙述,既展示了他对于故乡的深情之情,也体现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内涵,从而使《赤壁赋》成为一首永恒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赤壁赋中水与月的启示
赤壁赋中水与月的启示
《赤壁赋》中水与月的启示,让我们领悟到了自然界的至美至真
之处。
水有源头,无穷无尽地流淌着,象征着生命力与无限的创造力。
月则代表着秩序与周期性,每个月都会按照既定规律高悬在天幕之中。
水与月互相映照,互相烘托,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姿的自然画卷。
我们看到了水的柔韧和月的坚韧。
从水的源头开始,它总是能够
自如地穿越山峦和丘陵,弯弯曲曲,随着地形的变化变换着不同的形态,始终保持着活力。
与此同时,月则始终冷静地高悬在天上,不受
外界干扰。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水与月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水是我们生命中不
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它源源不断地润泽着大地。
而月则控制着大地上
许多生物的行为,比如海水的潮汐和动物的繁殖等。
水和月二者相伴
相生,共同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赤壁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学习水和月的品质,并且在日常
生活中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么我们就能够建立和谐的人类社会和
自然环境。
赤壁赋中水与月的启示
赤壁赋中水与月的启示标题:《赤壁赋:水与月的启示》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赤壁赋》是一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散文之作。
这篇赋以赤壁之战为背景,以水与月为象征,通过对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英雄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气概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水与月,作为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贯穿于整篇赋的表达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本文将从水与月的角度入手,解读《赤壁赋》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首先,水在《赤壁赋》中被描绘得如此生动而宏大,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赤壁之战的场面恢弘、激烈,作者通过对江水的描绘,将这场战役的激烈程度表达得淋漓尽致。
水的浩渺和湍急,成为英雄豪情的写照。
然而,在这汹涌的江水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水的柔情蜜意。
水的流动是顺势而为,圆润如意,这无疑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启示。
生活亦如江水,或波涛汹涌,或柔情万缕,而我们需要学会顺应潮流、逆水行舟。
水所具有的润物无声的品质,使其成为人们推崇的典范。
在《赤壁赋》中,水被赋予了润物无声、普渡众生的神奇力量。
作者通过对水的描写,引发读者对润物无声之美的深刻思考。
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能像水一样,默默无闻地付出,为他人带来温暖和祥和?水的清澈透明,更是对人们心灵的一种启示,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不受外界杂质的侵扰。
与水相辅相成的是月,作为另一重要的意象,为《赤壁赋》增色不少。
月光在文中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了英雄的气节和理想的光辉。
作者通过对月色的描绘,将英雄的形象烘托得更加崇高而悲壮。
月之寂寞清冷,与水的浩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使得整篇赋情感更加丰富。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也能从月光中汲取勇气和坚持,让内心在困境中保持清明如月。
赤壁之战的背景下,水与月的意象在文中产生强烈的对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正如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交织在一起,我们需要学会在逆境中保持理智,在困难中寻找机会。
水与月的启示,正是告诉我们在生活的洪流中,要如水般柔韧,如月般坚守。
总的来说,《赤壁赋》通过水与月的巧妙运用,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赤壁赋中用水与月变与不变的句子
赤壁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名篇,由东晋文学家曹植所作。
其中描写了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水战取胜的壮丽场面,展现了当时的军事策略与英雄气概。
赤壁赋中运用了许多描写水与月的意象,这些意象既在叙述水战场面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又贯穿了整篇文章,强化了文学作品的意境与气韵。
在赤壁赋中,有许多关于水与月变与不变的句子,这些句子既对水与月的形态与特征进行了描绘,又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与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感悟。
赤壁赋中用水与月变与不变的句子的魅力,一是体现在其描绘水与月的形态与特征上。
赤壁赋中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通过描述夜晚的水面上微风吹拂的情形,展现了水的流动变化与细腻无声的特性,使读者仿佛感受到了水的灵动和细腻。
“浮云遮月,游子不顾”一句,则描绘了云遮月的景象,表现了月亮在云层中的变幻与不可捉摸,给人以朦胧迷离之感。
在赤壁赋中,这些句子通过对水与月的细致描绘,使读者似乎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水与月在自然界中的神奇与美丽。
赤壁赋中用水与月变与不变的句子的魅力,二是体现在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与情感上。
赤壁赋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表达了作者坚定的志向和不屈的个性;“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一句,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对境遇的无奈。
这些句子通过对水与月的变与不变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美丽,更蕴含了江山如画、人生百态的哲理与深情。
它们以水与月为媒介,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赋予了赤壁赋更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
赤壁赋中用水与月变与不变的句子,无论是在形态与特征的描绘,还是在深刻哲理与情感的抒发上,都展现了其无穷的魅力与深刻的内涵。
这些句子不仅赋予了赤壁赋绚丽的文学风采,更使其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然影响着后人,发出着永恒的光芒。
赤壁赋中对水与月变与不变的描写,融合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深切思考与感悟。
苏轼《赤壁赋》中“水月”意象解析
苏轼《赤壁赋》中“水月”意象解析--------------------------------------------------------------------------------赏读《赤壁赋》,把握文中的“水月”意象,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和哲学思想;“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这是苏轼旷达心胸的根源,是他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途径。
在《赤壁赋》中,这种“水月”的意象,有现实的,有历史的,也有哲理的。
一、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第一、二两段,作者在“清凤徐来,水波不兴”的秋江上,“举酒属客”。
“月出干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问”、“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展现的是空阔、瑰奇、壮美的景色。
萧瑟冬景中,仰望明月,俯看人影,触景生情,由乐而歌,有明月,有佳客,有美酒、有珍肴,为再游赤壁提供最好的兴致与条件。
置身如此境界,作者任一叶扁舟在茫无边际的江面上飘荡,俗虑尽除,独占风月无边,身心与自然相融,于是“饮酒乐甚”,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
接下来几句是“饮酒乐甚”时即兴而作的歌词,模拟屈原《湘君》、《思美人》中诗句的骚体形式,抒发了诗入对天各一方的“美人”不绝如缕的情思。
二、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
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
此时一只孤鹤画空而来,对孤鹤的描写,让人有一种空灵虚幻难以言喻的感觉,想象当时之景,彷佛身处其中,似乎可以感受到那震撼,不禁赞叹苏轼善于把握事物的特征与效果,竟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
篇中主客对话,实际上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
“客”在吊古伤今之余,喟叹人生短促且变动不居,从而陷入痛苦,这里把个体的人与浩渺的时空放在一起,突出了“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的巨大矛盾。
“苏子”则试图去消解这一矛盾。
赤壁赋中水与月的启示
赤壁赋中水与月的启示
《赤壁赋》是中国古典文学名篇,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之手,主要
写亰激烈的水战,以及宋朝军队对汉末军队的大胜,在诗中,他表达
了对水的尊重,作者形象地描述了它的巨大力量,这也是中国民族的
独特理念,即表达水的威严。
此外,杜甫在《赤壁赋》中还提到了“水与月”,并将它们作为
诗中的一部分,使它们的景观更加美丽,他笔下的水总是波澜起伏,
奔涌而去,犹如生命力量最强大的象征,而月亮总是对人们半明半暗,不知其意。
月亮上的游子,已没能返回故乡,又若何可以?
从《赤壁赋》中水与月的启示来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常常
被象征为生命力量最强大的象征之一,代表了军事胜利,也是大自然
力量的反映,强尼大能。
月亮则象征着愁绪,思念,对故乡的思念和
游子的孤独旅行,也暗示着生命的沧桑变迁。
同时,常常将水象征为
一切变化的象征,人们应该超越无情的自然力量,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理想,终获得事业的成功。
赤壁赋中描写水月的句子
赤壁赋中描写水月的句子
1. 水月皎洁,犹如明镜。
2. 月光洒在江面上,如银河倒挂。
3. 水波粼粼,月影摇曳。
4. 月色如水,柔和而清冷。
5. 月色如丝,轻柔而迷离。
6. 月光洒在水面上,如梦幻般的银河。
7. 月色映照在江面上,宛如一幅水墨画。
8. 水天一色,月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9. 月影投射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犹如银白的鳞片在舞动。
10. 月光洒满整个江面,犹如银河倒挂。
11. 水波粼粼,月光照耀下,宛如一幅水墨画。
12. 月色如丝,柔和而安详。
13. 月色如水,洒在江面上,犹如天堂的倒影。
14. 水波荡漾,月光如练,交相辉映。
15. 月色洒满江面,宛如银河落入人间。
这些描写水月的句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赤壁赋中水月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请注意,由于赤壁赋中的水月描写较为抽象,因此这些句子中的描写并非直接出自原文,而是根据赤壁赋的意境和氛围进行的补充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微课教学设计;王萍;鹿邑县高中;赤壁赋;苏轼;教学目标;赏析水月意象,体悟作者的心境;教学重难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赏析意象,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在他的千古绝唱《;二、展示教学目标;赏析水月意象,体悟作者的心境;三、品析鉴赏;课文中写了怎样的“水月”景象?;现实中的“水月”;历史中的“水月”;
《赤壁赋》
微课教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教学目标
赏析水月意象,体悟作者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赏析意象,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法:引导法指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在他的千古绝唱《赤壁赋》中是怎样用景语表情达意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苏轼的《赤壁赋》,通过赏析水月意象,体悟作者的心境。
二、展示教学目标
赏析水月意象,体悟作者的心境。
三、品析鉴赏
课文中写了怎样的“水月”景象?
现实中的“水月”
历史中的“水月”
哲理中的“水月”
按照这三种,分组讨论。
1、现实水月——水月之景
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者心情如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色澄澈而空明,苍茫而朦胧,如人间仙境。
情:“乐”。
豪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2、历史水月——水月之情
第三段是怎样将景、情、理结合在一起的?
景:悲凉苍茫
情:悲观失望
理:人生苦短
自身与历史人物的对比。
人生须臾与宇宙无穷的对比。
愿望与现实的对比。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是抒情。
写景抒情是哲理的基础, 哲理是写景抒情的升华,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
3、哲理水月——水月之理
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有时永恒的。
(2)物个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
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归纳总结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
把握住上列句子,也就把握住了全赋之骨。
现实中的水月—宁静、柔和之美—畅游赤壁(实)
历史中的水月—沧桑、悲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乐观、旷达之感—体悟人生(虚)
水月意象的人生启示
苏轼不仅能辩证地看待水月变化,同样也能辩证地看待人生的挫折和磨难,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说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
同样的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时,不妨学习苏轼以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待这些困难,相信上帝在关闭一扇门时会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
五、布置作业
对比阅读《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赏析文中意象。
附:板书设计
现实中的水月——景(实)
历史中的水月——情(虚)
哲理中的水月——理(虚)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
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