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小儿泄泻

合集下载

陈宝义教授运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经验

陈宝义教授运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经验

病 。/J 肠 胃薄弱 , 常不 足 , 暖 不能 自调 , 食 不 bL 脾 寒 饮 知 自节 , 外感 六 淫 , 凡 内伤乳 食 , 可 导致 脾 胃功 能失 均
调而 至泄 泻 。中 医认 为 “ 泄泻者 , 夫 注下 之症 也 , 大 盖
而 下 ; 当清热 利 湿 , 拟 七 味 白术 散加 减 , 为藿 香 法 方 方 1 , 0g葛根 9g 云茯苓 1 , , 0g木香 6g六一 散 1 , , 0g黄连
泻 下急 迫 , 多 , 粘 液 , 便 前 腹 痛 , 吐 , 量 无 无 不 胃纳 少 ,
泻不 利小便 , 其 治也 ” 此 指 泄 泻来 势急 迫 , 湿 聚 非 , 水
于肠 道 , 有 分 流 水 湿 , 前 阴 分 利 , 小 便 而 实 大 唯 从 利
小 便 尚可 。查 体 : 神 正 常 , 肤 弹 性 好 , 肺 ( , 精 皮 心 一)
任在 治疗 时 , 多在七 味 白术 散 的基 础 上去 部 分健 脾 益 气 的药物 , 如人 参 、 白术 等 , 入 黄芩 、 连 等 苦 寒 清 加 黄 热燥 湿药 物 , 以达 清热利 湿 , 中止泻 之效 。古 有“ 和 泄
诊 。腹 泻 2周余 。患儿 2 前腹 泻 , 周 大便 4 5次/ , ~ d
1 辨 证论 治
1 1 疾病初 起 , 热 困脾 , 以清 热 利 湿 , 中止 泻 . 湿 治 和
疾病 初起 , 为 湿 热 困脾 , 降 失 司 , 浊 不 分 , 多 升 清 混 杂 而下 , 临床 常见 发热 、 吐 、 呕 腹胀 、 腹泻 、 便 为 黄色 大 或 黄绿 色稀水 便 或蛋 花 样 水 便 , 腥 臭 味 , 无 日泻 数 次 至数 1 , 见 口渴 、 躁 、 水 等症 状 。陈 宝 畴 , 以 大便 等 是

中西医结合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加思密达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4例在我院治疗的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观察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补液或口服补液盐以纠正水和酸碱平衡紊乱。

对照组于进食前0.5~1小时口服蒙脱石散,将本品倒入20-50ml温水中,摇匀后服用:具体剂量为:<1岁,1包/次,3次/d;1~2岁,1~2包/次,3次/d;2~3岁,2包/次,3次/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醒脾养儿颗粒,饭后30min内冲服,具体剂量为:<1岁,1袋/次,2次/d;1~2岁,2袋/次,2次/d;3~6岁,2袋/次,3次/d。

1.3 疗效标准:根据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治疗72h后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后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后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2 结果2.1 疗效比较。

表1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82%。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2.2 临床症状比较。

表2示治疗组患儿住院天数、止泻天数和食欲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x±s,天)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提示无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损害。

3 讨论轮状病毒肠炎为一种自限性疾病。

其潜伏期为1-4天,被感染患儿从症状出现前2天到症状出现后10天自行将病毒排出[5]。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心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心得体会

4 3 例小 儿腹泻病例进行 中医辨证施 治 ,采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思路 , 收到较好 的疗 效 , 现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用藿香正气散方加减治之 。结 合腹部按摩 , 按揉神阕 、 气海 、 关
元等穴 3 a r i n 5 a r i n , 并点按两侧 阴陵泉 l a r i n 。 具体方药 : 藿香 、
泻, 用 白头翁汤或葛根岑连汤加减治之。结合腹部按摩 , 按顺时针 按揉脐部 3 ai r n 一 5 mi n加点揉两侧足三里 、 阴陵泉各 1 ai r n 。具体
方药 : 白 头翁、 黄连、 黄芩、 葛根 、 茯苓、 白术、 山药 、 扁豆 。 恶心者加
竹茹 、 半夏 , 厌食 者加三仙 , 口渴者加 生地 、 花粉 , 腹痛 、 里 急后
苏 叶、 白芷 、 白茯苓 、 白术 、 陈皮 、 厚朴 、 炙甘草、 生姜 、 大枣 。 腹痛
1 . 1 一 般资料 选择 2 0 1 1 年 7月一 2 O 1 2年 8月在我 院
中医门诊 及儿科病房就诊的腹泻患儿 4 3 例, 男2 1 例, 女2 2 例,
病程最短 1 d , 最长 1 个月 。 伤食 型 1 3例 , 寒湿 型 1 2例 , 湿热型 8例 , 脾 胃虚弱型 1 O例 。将 4 3例 患儿 分为试验组 2 3例 , 对照 组2 0 例, 2组患儿 证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0 . 0 5 o见表 1 。
1 . 2 诊 断标 准
西 医诊 断标准参 照《 儿科 学》 第 七版 中关
重者加 白芍 、 厚朴 , 兼夹食滞者加焦山楂 、 焦神曲。 2 . 3 . 2 试验组治疗方案
2 . 4 脾 胃虚弱型
于, b J L 腹泻 的诊断标 准Ⅲ 。 中医辨证 分型参 照《 新编 中医儿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体会
芦根 1 、 5g黄芩 1 、 2 鱼腥草 2 , g 0g 地龙 9g X线 诊断为肺 下部 .
感 冒后 咳嗽与外感风邪 、 饮食寒凉有关 , 寒痰水饮 是其重
加地龙 、 僵蚕 、 衣各 9 ; 口苦加 柴胡 1 、 蝉 ⑨ g 2 黄芩 1 ; g 0 ⑩食 要 的病机 , 用基础方 随证加减 , 活应用祛 风散寒 , g 应 灵 活血化 痰, 清热润肺 , 止咳解痉等法 , 但使用温肺化饮 法必 须贯穿 于病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避免并发症发生 。 中医学认为 , 引起, 泄 ' J V6 泻 的原因 , 以感受外 邪、 内伤饮食 和脾 胃虚弱等为多见 , 主要 其 的病 变在 于脾 胃, 胃主腐 熟水 谷 , 主运 化精 微 , 因 脾 如脾 胃受
病 , 饮食入 胃, 则 水谷不化 , 精微不布 , 合污而下 , 遂成泄泻 。小
1 资料与方法
吐者加半夏、 生姜 , 腹痛甚者加 白芍 、 木香 , 高热 、 烦渴欲饮者加
石膏 、 寒水石 。饮料方”绿茶 3 、 “ : 白糖 2 食盐 0 ~ 生姜 g 0、 g . 1、 5 g
1 , 片 煎成 2 0m 0 L以作饮料。 口渴 即饮用。
1 疗 效判 定标 准 . 3
本组 4 例 中, 5 显效 4 例 , 9 .1 有效 3 , 66 %; 1 占 11%; 例 占 . %, 2 7 %. 7
3 典型病案
次; 轻度脱水 1 例 , 5 中度脱水 9 , 例 重度脱水 3 , 例 均伴有不 同 程度的酸 中毒 。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数 < 0 d 3 例 ,1 × 1 ×l礼 2 >0 1札 l 例 ; 0 3 大便常规 白细胞(~ + )脂肪球(~+ ) O ++ , 0 ++ 。

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

小儿腹泻(中西医结合)
• 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 • 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
概述
范围 中医“泄泻”
西医病因
1.感染因素: • (1)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
寄生虫引起。 • (2) 肠道外感染:可由于发热、感染原释放
的毒素、抗生素治疗、滥用抗生素也可引起 肠道菌群紊乱、直肠局部激惹(膀胱感染)作 用而并发腹泻。有时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可 同时感染肠道。
小儿腹泻
第一临床医学院 儿科教研室
教学要求
• 掌握:小儿腹泻的诊断要点,中医辨证治 疗,西医治疗原则;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和液体疗法。
• 熟悉:小儿腹泻临床表现、西医病因病理 及中医病因病机。
• 了解:小儿腹泻鉴别诊断,预后转归及预 防调护。
概述
定义
•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 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 消化道综合征。
b某些婴儿和儿童的双眼平时就有点凹陷。向母亲询问儿童的双眼与平常相比是正常的还是凹 陷的,有助于正确回答此问题。
c皮肤弹性对腹泻伴有消瘦或重度营养不良的婴儿或儿童或肥胖儿童意义不大。
图为11个月男婴,因水样便、
呕吐、发热3天造成脱水和
体重下降,患儿精神萎靡,
表情淡漠,眼窝凹陷,口唇
图1
粘膜干燥(图1),皮肤弹 性差(图2和图3)。
酶及血清胰蛋白酶原以判断蛋白质的消化吸 收能力,测定十二指肠液的脂酶、胆盐浓度 以了解脂肪的消化吸收状况。
实验室与其他检查
四、小肠粘膜活检 了解慢性腹泻病理生理变化的最可靠方法
诊断
• 1.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流行病学资料)。 • 2.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较该儿平时明显增多。粪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

肠道 吸收功能障碍 , 、 钠 水吸收减少从 而引起 渗透性腹泻 【 5 l 。 临床 主要采用补液 、 抗炎 、 病毒 等对症治疗 。 抗 中医对本病早有认 识 , 将其归于“ 泄泻 ” 范畴。 由于小 儿 脏腑 娇嫩 , 为稚阴稚 阳之体 , 形体未 充 , 易感外 邪或饮食 内
伤, 损伤脾 胃。正如陈复正在 《 幼幼集成 》 中提到 :泄泻之 “ 本 , 不 由 于脾 胃” 临 床研 究 认 为脾 虚 是 小 儿 泄泻 的 无 。 关 键 [ 。脾 为湿 困, 6 1 中气下陷 , 阳不 升 , 清 清浊不分 , 并走 于下则为泄泻 , 泄泻之本无不 由脾虚运化 失调所致 。 ,L A J 止 泻散 以, J 腹泻脾 虚立论 , ' L D 以健脾助 胃、 化湿止泄为主 。方 中党参 、 白术 、 茯苓益气健脾 为君 , 山药 、 薏苡仁 、 扁豆健脾 除湿为臣 , 并可增强君药健脾之功。 由于脾 胃为中焦气机升
平均f.±27天。两组性别 、 54 . ) 年龄 、 病程等方面 比较无统计
学 意 义 f> . ) 有 可 比性 。 P 00 , 5具
1 治疗 方法 . 2
两组 均采用 西医常规 治疗 :口服思 密达
标, 腹泻多夹食滞 , 内金及焦三仙消食护 胃, 鸡 甘草为使 , 调
和诸 药。全方 以健脾益气助 胃为主 , 又有消导利湿 , 行气除 湿, 酸收止泻之效 , 共达健脾理气固涩之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 药治疗 , 其临床有效率 为 9 . %, 07 0 优于对照组 7 .7 f< . 9 % P0 0 o) s。因此 , 中西医结合 治疗本病疗效确切 , 值得临床推广使
用。
(g1 ,l 1 / 1 3/ 袋)< 岁 袋 日; —2岁 12袋 /E ;2岁 2—3袋 - l>

中药治疗小儿腹泻

中药治疗小儿腹泻

中药治疗小儿腹泻【摘要】中药治疗小儿腹泻42例,其中痊愈20例,显效和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疗效满意【关键词】小儿腹泻;中药发生秋冬寒冷季节的婴儿流行性腹泻称之为秋季腹泻,20世纪70年代国外发现为轮状病毒,目前为秋季腹泻的主要病源,这种病证在治疗上虽然说算不上是疑难病症,但也是久治不愈,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小儿生长和发育。

针对小儿腹泻发生的特点,依照中医辩证论治的方法,筛选一些药物制成冲剂,临床试用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临床表现1.1婴儿流行性腹泻在东北地区发病高峰在10-12月份。

1.2年龄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12-24个月左右,发病率最高。

1.3腹泻情况大便次数较多,每日起过10次,少的3-4次,多为水样便,颜色呈淡黄色,绿或灰白色。

1.4发热情况多数在腹泻前出现发热,也有腹泻、发热同时出现的情况。

1.5呼吸症状有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口干、声音嘶哑等。

1.6其他呕吐一般出现较早,较重的口渴是秋季腹泻突出症状,严重的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

2治疗方法2.1饮食疗法适当控制饮食。

2.2药物疗法助消化剂,收敛剂‘中药疗法。

主要介绍中药疗法治疗小儿腹泻,处方:泽泻、茯苓、猪苓、官桂、焦三仙、内金、莱菔子。

制法:①将茯苓、神曲粉碎过120目筛。

②泽泻、猪苓、官桂、山楂、麦芽等中药检出筛选煎煮。

每次半小时,共煎两次,用压榨机把有效成分提出,合并提取液。

③将上述浓缩液浓缩成浸膏样。

④将药物和白糖加入制粒,如干可加入70%的酒精烘干。

⑤包装:每袋5g。

3结果3.1疗效标准治愈:排便正常,排便间隔1-2天,停止治疗1个月内无复发。

显效:排便音隔短,治愈后1个月内有复发现象。

有效:症状减轻,大便次数明显减少。

3.2治疗效果42例患者,痊愈20例,占47.6%;显效14例,占33.3%;有效6例,占14.3%;无效2例,占4.8%。

总有效率95.2%。

3.3典型病例3.3.1田某某,男,12个月,腹泻8天,大便成水样,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8天后服用本药每日3次,每次2.5g冲服,服药2天后病情明显好转,服药1周基本治愈,继续巩固治疗后痊愈。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慢性泄泻48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慢性泄泻48例临床观察
及 3 ~ 5 女 性 较 为 多 见 , 因 肺 胃积 热 、 毒 蕴 积 肌 肤 所 5 0岁 多 热 致 。笔 者 自 2 0 年 6月  ̄ 20 05 0 8年 6月 采 用 清 胃半 夏 泻 心 汤
寻常性痤疮 是一 种 毛囊 、 脂腺 的慢性 炎 症 , 发 于颜 皮 好 面 、 背部 , 胸 一般 可无 自觉 症状 , 较重者 可有程 度不 同的痒痛 感觉 , 可形 成黑头 、 白头粉刺 , 色丘疹 , 节 , 肿 , 红 结 囊 瘢痕 等损 害, 以青春期的男女 及 中年女性 较为多见 。青春期 痤疮 大多 与性腺 成熟 , 雌雄性 激素分 泌旺盛 , 刺激 皮脂腺 , 使皮脂 分泌
脾 , 胃虚弱多见 , 脾 迁延 日久 , 复发作 , 反 治疗效果 较差 。笔者 从 20 0 4年以来 , 运用 中西 医结合 治疗小儿 急慢性 泄泻 4 8例 ,
取得 了较 好 的 效果 , 报 道 如 下 。 现 1 临 床 资 料
4 典型病例 张某 , , 个 月 , 女 7 患儿因 1 个月前进食过量 出现泄泻 , 先泻
3 2 治疗 结 果 .
见 表 l 。
表 1 2组 临 床 疗 效 比 较
中图分类号 : B
文献 标 识 码 : 7 . R22 4
文章 编 号 :0 7 3 9 2 1 )7 。 2 ~ O 10 —2 4 ( 0 0 O 一 0 9 2
治 疗组 4 8
4 8 对 照 组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率( )
和对 照 组 。治 疗 组 4 8例 , 2 男 3例 , 2 女 5例 ; 龄 3个 月 ~ 7 年 岁 , 均 年 龄 3岁零 2 月 ; 程 最 短 2d 最 长 6 月 。对 照 平 个 病 , 个 组 4 8例 , 2 男 2例 , 2 例 ; 龄 4个 月 ~ 7 , 均 年 龄 3岁 女 6 年 岁 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