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额信贷的历史、理论、理念和实践

合集下载

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

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

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第一部分小额信贷的概念和特点 (2)第二部分精准扶贫的定义与目标 (4)第三部分小额信贷在扶贫中的应用模式 (5)第四部分案例分析:小额信贷在贫困地区的实践效果 (8)第五部分小额信贷对贫困户生计提升的影响 (10)第六部分如何有效防范小额信贷的风险 (13)第七部分小额信贷在乡村振兴中的持续发展路径 (15)第八部分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如何更好地利用小额信贷实现精准扶贫。

(18)第一部分小额信贷的概念和特点小额信贷是一种提供给低收入和贫困人群的微型金融工具,它以“小额、分散”为特点,通过提供小额度、无担保的贷款,帮助那些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人开展创业活动或者改善生活状况。

其主要特点包括:1.贷款额度小:通常情况下,小额信贷的贷款额度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之间,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大额贷款相比,其贷款额度较小。

2.无需担保:传统的贷款方式往往需要借款人提供房产或者其他形式的担保,而小额信贷则不需要,这大大降低了借款人的门槛。

3.利率较低:由于小额信贷面向的是低收入和贫困群体,因此在利率方面一般会比较低,使得这些借款人能够承受得起。

4.放款速度快:小额信贷的审批流程相对简单,办理时间短,能够快速满足借款人的资金需求。

5.社会公益性:小额信贷的目标是扶贫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

6.可持续性:小额信贷机构通过收取合理的利息和复利等方式,实现资金的自我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7.灵活性:小额信贷的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降低了还款压力。

8.风险可控:小额信贷机构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贷款风险,例如联合担保、社区担保等。

9.增加就业机会:小额信贷有助于贫困人口通过创业等活动增加就业机会。

10.提高生活水平:通过获取小额信贷,低收入人群可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部分精准扶贫的定义与目标精准扶贫是一种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扶贫方式,其目标是通过提供适当的教育、培训、金融支持等手段,帮助贫困人口提高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小额信贷文献综述

小额信贷文献综述

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文献评述前言:小额信贷在国际上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最初的目的是消除贫困和发展农业生产。

它致力于为低收入人群和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解决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存在的贫困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

事实上,各国政府都十分关心农民贷款,特别是扶贫贷款的问题.尤努斯①认为,小额信贷的合理逐利与可持续发展之间不能没有平衡.有些小额信贷机构因为亏损严重或是因为项目是短期的,而退出这一领域,使得一些已经脱贫的农户又出现了“返贫”现象.因而为了能持续的服务贫困群体,并扩大其服务的范围、规模和深度,要求小额信贷机构必须是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机构。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比较,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目前关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情况,也更加便于提出对目前存在问题的见解.关键词:小额信贷可持续商业化市场化正文一﹑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一)小额信贷概念小额信用贷款(Microfinance)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工商个体户、小作坊、小业主。

贷款的金额一般为1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小额信用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

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

由于这种贷款方式风险较大,一般要对借款方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以降低风险.(二)小额信贷可持续涵义国际上主流的观点认为,狭义的小额信贷可持续的概念是指机构本身提供的信贷服务所产生的收入能够覆盖其运营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以保证其收入大于支出,即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可持续。

广义的小额信贷可持续的概念包括财务可持续与组织可持续两个方面二﹑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一)法律制度农村小额信贷行为缺少立法规范和法律的监督,加之已颁布的法律之间还有不少冲突,这些冲突制约着小额信贷的进一步发展。

1小额信贷的历史、理论、理念和实践

1小额信贷的历史、理论、理念和实践

中国,一般认为是10万元以下。
服务对象:正规金融所没有覆盖到的客户群体 担保方式:一般没有正规的抵质押品
信贷的几个相关概念
信用(credit)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多产生于融资行为 和商品交易的赊购或预付之中,如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JR/T0030.12006) 信用贷款(fiduciary loan) 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担保贷款(Secured loan) 指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保证贷款(Guaranteed loan) 按《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 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贷款(Mortgage loan) 按《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 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Pledge loan) 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 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贷款通则) 授信(credit granting ) 组织[机构]提供信用工具的经济活动或行为。 泛指各类贷款、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 等表内外授信和融资业务 (《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
邮储的小额信贷,虽然有服务三农的政治意义,但仍是商业型小额信贷。
二、国内外的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的历史-国外 自有了信贷,就有了小额信贷,但难以考证。 上世纪70年代,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开始了小额信贷的尝试,并从 此开始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从其试点开始最终发展成现在的孟加拉乡村银 行;尤努斯博士被誉为小额信贷之父(2006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掀起了小额信贷的高潮。由捐赠者支持、目标定位为扶 贫的信贷模式不断受到批评,强调逐步实现扩展服务规模,并把注意力转向财 务上的自立和持续发展以及减少对捐助者的依赖;分为制度主义和福利主义两 大阵营。这一阶段,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开创了国有银行成功开办小额 信贷的典范。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摘要:小额信贷是指银行机构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的小额贷款服务,它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并从政策、制度、技术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村、发展研究、问题与对策一、引言小额信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起源于南亚孟加拉国,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贫困家庭等群体金融服务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村是人口最集中、资源最贫乏的地区,农民的创业创新能力也一直被世人所忽视,小额信贷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显得比城市更加迫切和重要。

本文从小额信贷发展的意义、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其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小额信贷的意义小额信贷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激发农村经济活力,缓解农民财务压力和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直接满足农民或农村中小微企业的购买资产、支付税费、其他开支、在种植、养殖等方面所需要的货币。

而一个有力有效的小额信贷产品体系可以在农村建立一个金融生态链,突破农民银行客户的规模限制,实现新旧业务的融合,刺激新业务的开辟,并为农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

三、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80年代早期:农村合作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主要面向农村家庭和小规模农村企业。

2. 20世纪80年代晚期:政府对农村小额信贷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扶持,在小额信贷试点项目中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3. 20世纪90年代:政策多次优化,支持小额信贷机构渐进式、有计划地扩大覆盖范围。

4. 进入21世纪:政策扶持不断加强,银行业开始参与小额信贷业务,普惠金融政策在银行业推行,涉及农村金融的小额信贷机构明显增多。

四、小额信贷的现状1. 农村小额信贷由于业务模式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组织体系分类,比较典型的有:以贫困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村信用社;聚焦于创业型农民的农村合作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中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村商业银行等。

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

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一、小额信贷的定义及发展背景小额信贷是指金融机构为解决个体经营户、小微企业等困难群体的融资问题而推出的低额贷款产品。

近年来,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小额信贷发展,旨在缓解金融服务滞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动微型企业、个体经营户等经济小微主体发展壮大。

二、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中国作为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国家之一,小额信贷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19年,中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经超过6,600家,整体规模超过1.1万亿元。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额信贷市场发展依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推动。

三、小额信贷的地位和作用小额信贷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微小型、小型和中小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额信贷以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的特点受到广泛青睐。

对于一些创业者、农民和个体工商户等,小额信贷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能为他们取得更多的收益。

并且,小额信贷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一环。

四、普惠金融的含义普惠金融是一种公平、平等、包容、透明、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高效、低成本、多样化金融服务的理念和模式。

普惠金融不仅仅是短期的金融服务,它注重提供标准化、公平、透明、回收能力强的金融服务。

五、普惠金融的关键问题普惠金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整合服务、开发优质的金融产品、发挥金融科技优势。

普惠金融需要在政府、金融机构和社区之间建立更好的协同和合作。

同时,普惠金融服务还必须保护客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六、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的关系小额贷款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普惠金融的核心需求,小额贷款已做出了创新的尝试和实践。

小额信贷的先进技术和金融模式创新,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普惠金融将逐步通过小额信贷的手段,加大对薄弱群体的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序、可持续发展。

同时,小额信贷也可以通过普惠金融的机制,为其提供更多的用户,并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七、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的挑战和对策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面临着现实挑战。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研究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小额信贷运作模式研究

内容提要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目标。

为解决贫困问题,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在我国,“三农问题”也一直是党、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通过信贷服务支持,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实现自我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以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额信贷理论及其作用的分析,重点探讨小额信贷的运作机制,盈利模式,可持续发展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内容,同时比较分析国际上其他几种小额信贷模式的特点,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实际,借鉴孟加拉国小额信贷运作的成功经验,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目 录引言 (1)第1章小额信贷的产生与发展 (2)1.1 小额信贷的基本概念 (2)1.2 小额信贷的基本特征 (2)1.3 小额信贷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3)1.4 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 (4)第2章农村金融理论综述 (6)2.1 农业补贴论 (6)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6)2.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7)第3章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小额信贷运作与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9)3.1 小额信贷的理念 (9)3.2 小额信贷的目标群体 (10)3.3 小额信贷的运作模式 (10)3.4 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机制 (12)3.5 小额信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第4章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与国际上其他几种小额信贷比较分析·154.1 村银行模式 (15)4.2 个人贷款模式 (15)4.3 非政府组织转型模式 (16)4.4 信贷联盟模式 (17)4.5 小额信贷模式的比较分析 (18)第5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小额信贷模式,推动农村金融改革·205.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沿革 (20)5.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22)5.3 小额信贷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中的实践 (24)5.4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小额信贷发展道路 (28)5.5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30结论 (32)注释 (33)参考文献 (35)致谢 (38)中文摘要 (1)Abstract (1)引言引言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目标,在我国,“三农”问题也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和致力解决的问题。

小额贷款和小额信贷的内容_中和农信小额信贷

小额贷款和小额信贷的内容_中和农信小额信贷

小额贷款和小额信贷的内容_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小额贷款(MicroCredit)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贷款的金额一般为1000元以上,20万元以下。

小额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

小额贷款在中国:主要是服务于三农、中小企业。

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合理的将一些民间资金集中了起来,规范了民间借贷市场,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小额信贷是一种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

小额信贷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

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

小额信贷的预防政策对借款人的有关资格资质进行审查,是借款合同签订的前提,也是借贷行为必不可少的程序。

审查的重要意义在于评估贷款风险的大小,近而决定贷款交易的成功与否。

一、审查风险贷款风险的产生,往往在贷款审查阶段就开始了,综合司法实践中发生的纠纷,可以看出,在贷款审查阶段出现的风险主要出现在以下环节。

(一)审查内容遗漏银行审贷人员挂一漏万,造成信贷风险。

贷款审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求调查人员就贷款主体的资格、资质、信用、财产状况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调查。

(二)没有尽职调查在实践中,有关审贷人员,往往只重视文件的识别,而缺乏尽职的调查,这样,很难识别贷款中的欺诈,造成信贷风险。

(三)判断错误银行没有对有关内容听取专家意见,或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判断。

审贷过程中,不仅仅要查明事实,更应当就有关事实进行法律、财务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判断。

二、贷前调查的法律内容(一)关于借款人的合法成立和持续有效的存在审查借款人的合法地位。

如果是企业,应当审查借款人是否依法成立,有无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和资质,查看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应当注意相关证照是否经过年检或相关审验。

(二)关于借款人的资信考察借款人的注册资本是否与借款相适应;审查是否有明显的抽逃注册资本情况;以往的借贷和还款情况;以及借款人的产品质量、环保、纳税等有无可能影响还款的违法情况。

小贷公司发展历程

小贷公司发展历程

小贷公司发展历程小贷公司是指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小贷公司的发展历程:1. 初期阶段:小贷公司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政府推出了扩大金融服务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

许多地方政府开始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以解决农村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2. 法制化建设:2007年,中国开始出台《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明确了小贷公司的经营范围、资本金要求、监管要求等。

这使得小贷公司的发展在法制化的框架下得到了规范和引导。

3. 规模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贷公司的业务规模也不断扩大。

它们逐渐从农村和小微企业扩展到城市的个人消费和小企业融资领域。

同时,一些大型商业银行也开始设立小贷子公司,进一步推动了小贷业务的发展。

4. 风险暴露:小贷公司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风险。

一方面,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小贷公司过度扩张,贷款违约率上升。

另一方面,一些小贷公司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风控能力不足等问题。

这些风险暴露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和整顿。

5. 政策调整:2018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小贷公司的监管。

政策的调整使得小贷公司在经营和风控方面受到更严格的要求,也促使小贷行业向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

6. 创新发展: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一些小贷公司开始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提高风控能力和服务效率。

同时,一些小贷公司还通过合作和创新产品的推出,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综上所述,小贷公司经历了初期阶段、法制化建设、规模扩大、风险暴露、政策调整和创新发展等阶段。

未来,小贷公司将继续在合规经营、创新发展和风控能力提升等方面努力,为广大借款人和投资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银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4500字

《银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4500字

银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目录银行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S.1国外文献综述 (1)(1)小额信贷的产生及发展 (1)(2)国外小额信贷风险研究 (2)(3)国外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2)S.2国内文献综述 (3)(1)国内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 (3)(2)我国小额信贷业务风险管控 (3)第2章小额信贷风险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4)2.1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的定义 (4)2.2小额信贷风险的类型 (4)2.3小额信贷风险的成因 (5)参考文献 (5)S.1国外文献综述(1)小额信贷的产生及发展1960年,小额信贷便开始产生,1990年该行业得到推动。

国际上针对"小额信贷"有两个对应的词进行解释,一个是Microfmance,另一个是Microcredit。

如今小额贷款具有单笔贷款规模小与纯信用发放的特点。

现代的小额信贷其最早是出现在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贫困农民予以一定的信贷方面的帮助,体现出良好的扶贫作用。

上世纪70年代末,孟加拉学者穆罕默德.尤努斯指出,农民普遍无法提供有效抵押品,单个农民贷款规模小且分散,这些原因增高了涉农贷款的业务成本,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为农民提供贷款。

于是,他在向贫困妇女借款的基础上开办了"穷人自己的银行"—格莱珉银行,数据显示,2007年,格莱珉银行为741万贫困者提供了帮助,其小额信贷业务覆盖了八万多个村庄,分支机构多达两千多家。

2006年,为了表彰尤努斯和格莱珉银行帮助社会贫困人口发展与经济进步所作出的贡献,两人全票通过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紧接着,小额信贷机构在世界各地蔓延,乡村银行广泛推广并获得巨大成功。

依据2012年的数据,2010年获得小额贷款的困难家庭为S75亿户,相比1997年的760万户,大约扩大了18倍。

同时,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小额信贷成功典例,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印尼人民银行等,这些成功范例为世界范围内小额信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国内外小额信贷的比较分析

国内外小额信贷的比较分析

国内外小额信贷的比较分析引言在国外,小额信贷已由过去的无担保小额贷款发展成为包括存款、贷款、汇兑、保险、住房金融、小额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国际小额信贷正迅速向商业化、金融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

中国开展小额信贷的时间并不长,现行政策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存款。

但从长远来看,小额信贷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外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和核心机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小额信贷业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是我国完善住房金融的一个重要途径。

1 小额信贷的概念和模式简介1.1 小额信贷的概念对于小额信贷,目前国际国内并没有统一定义。

主流观点认为小额信贷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

CGAP 对小额信贷的定义,是对贫困者提供诸如贷款、储蓄及其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他们的经营、生产、消费等方面的需要。

小额贷款最初作为扶贫的手段引入我国,随着政策的放开,其经营范围在不断扩大,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我国学者朱大鹏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组织化、制度化,以创新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按照可持续经营原则为中低收入人群或微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信贷方式[1]。

目前,小额信贷的概念与内涵是普惠制金融服务原则,即让各个阶层,特别是在信贷供求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都能普遍享受到适合的金融服务。

1.2 国际上较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目前世界上影响力比较大,发展比较成功的主要是以下四种典型的小额信贷模式:第一,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

这个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有连保小组,实行每周中心会议制度、小组基金制度、每周还款等,有效地化解了信贷风险。

孟加拉模式于1994年被引入我国进行试验,已成为我国普遍效仿的一种小额信贷模式。

第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BRI-Unit)模式。

这个是由正规金融机构开办的小额信贷业务。

BRI已经开发出适宜小额信贷的产品,且各机构可以自负盈亏。

故近三十年来,此模式一直是商业银行在小额信贷领域的先驱和典范。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模式研究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模式研究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模式研究摘要:本文是在理论和现实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国内外对小额信贷、小额贷款公司的研究综述,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紧紧围绕着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发展这个目标。

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实证分析,最终得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小额信贷、运营模式、风险控制Our business model of small loan companies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microcredit, microfinance companies.Research on small loan companies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and recommend and solve problems. Purpose of this study revolves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loan company's business goal.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small loan companies operating model, problem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ultimately draw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Microfinance Operating mode Risk Control目录1—引言1.1小额贷款公司介绍1.2国外小额贷款公司1.3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2-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模式2.1小贷公司经营特点2.2小贷公司经营范围2.3小贷公司信贷流程3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3.1.资金来源复杂3.2资金投向盲目3.3人员素质参差3.4经营风险的蔓延3.5发展前景的不明4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和意见4.1.完善法律法规4.2.优化监管制度4.3.完善征信系统4.4.强化风控机制4.5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5-结论参考文献:1、引言:小额信贷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孟加拉国,最初被认为是一种成功扶贫的手段。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缺乏资金周转,很难获取到贷款。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开始启动农村小额信贷试点项目。

在试点阶段,政府首先选择了一些发达地区,设立试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

这些机构通常是由农村合作社或信用社承担,以提供小额贷款服务为主。

政府也提供了相应的贴息政策,鼓励农村居民申请贷款。

试点项目取得了初步成功,政府决定将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为了解决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融资问题,农村小额信贷部门开始发行债券或吸收社会资金。

此举增加了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规模,有助于更多的农民获得贷款。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逐渐发展壮大。

政府也逐步完善了农村小额信贷的监管政策,加强了对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监督。

这一举措确保了农民利益的保护,防止了不良贷款的发生。

如今,农村小额信贷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

政府致力于提高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通过完善信贷产品和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推动金融创新,引入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便利性。

总体而言,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壮大的过程。

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农村小额信贷已成为农民融资的重要渠道,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于小额贷款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关于小额贷款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关于小额贷款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1.1 研究背景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小额贷款工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微小企业的发展,1999年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对所有中资商业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允许商业银行把消费信贷业务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面向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及个人积极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从2004年开始,连续7个“中央一号”要求移步推进小额贷款业务,扩大小额贷款的覆盖范围,积极发展相关小额贷款机构和组织。

根据我国关于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方向,指导各地方政府建立相关职能机构、地方现行策有其他外部环境,推动了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自2008年5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共同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小额贷款公司已经成长为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新力军。

小额贷款行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2008年底小额贷款行业的资产规模不到百亿,数目不到数百家,发展至2012年底已有6080家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规模增长至5921亿,在4年时间内,行业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6.5%。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6月末,全国已有超过7千家小额贷款公司,有超过7千亿贷款余额,其中2013年上半年就有1千多亿的新增贷款。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是积极开展金融创新的地区,于2006年开展了小额贷款业务方点工作。

在08年出台《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后,深圳市政府积极发挥经济特区的优势,发布了深圳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暂行管理办法,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发展。

几年间深圳辖区小额贷款机构实现了稳健有序发展,至2012年深圳共有59家小额贷款机构经批准正式开业经营。

其中,营业的59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82.93亿元,通过银行融入资金7.63亿元;自有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以来累计发放贷款近48万笔,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了近8亿的贷款;2012年全年较2011年新增贷款17.59亿,贷款余额80.72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87亿元,营业收入15.01亿元,净利润3.69亿元。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作者:谢小军来源:《时代金融》2021年第24期本文简要回顾了农村小额信贷改革历程,无论是尊重市场规律的商业性小额信贷,还是以政策性为主导的扶贫小额信贷,都存在着实践上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

本文认为,农村小额信贷的设计,要更多从需求端出发,尊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农村人口状况等基本条件,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小额信贷发展需关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过去以主要满足低收入贫困群体的农村小额信贷,这种无需抵押或担保,只要满足信用评定结果优秀即可获得银行低利息贷款的一种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无论是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方面,存在较为迫切的改革要求。

一、我国供给端农村小额信贷重要改革回顾(一)农业信贷补贴论下的改革从小额信贷概念于1960年提出到1980年左右,学术界主要流行“农业信贷补贴论”,该理论认为农民没有储蓄能力且农业固有的弱质性,农村信贷不具有商业可持续性。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建立非盈利的、政策性的机构对农村进行无偿的注资。

此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各行业的资金需求普遍较大,农村小额信贷资金的缺口问题相对突出。

所以央行在创立支农再贷款的同时,出台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1999),指定农村信用社承办带有补贴性的业务,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按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导致农户小额信贷利率明显低于同期其他贷款市场利率。

实践中产生许多冒名农户贷款,或被用来从事其他活动。

笔者曾现场检查统计出,户县某基层农信社2005年发放3090笔,共计1130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年收利息76万元,只占其总收入的13%,却投入了80%的人力、财力,农村信用社很难实现盈利。

国外许多基于补贴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鲜有长期成功案例,因此补贴式农村小额信贷在全国逐渐边缘化。

(二)金融深化理论背景下的改革由于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尤其是利率管制,使得资本市场产生金融抑制,适当的放松管制,能让市场机制形成均衡利率,促进经济发展。

小额信贷在的发展

小额信贷在的发展

一、引言:小额信贷的两个直接目标与机构可持续发展国际主流观点认为,各种模式的小额信贷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第一,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即小额信贷项目一定规模地展开和服务于目标群体层的含义;第二,保证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性的含义.这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方面,构成了小额信贷的完整要素.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小额信贷应该有两个直接目标:一是扶贫目标,即为穷人或中低收入客户持续提供使他们能获益的信贷服务;二是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即实现服务机构自身的自负盈亏和持续发展.两个目标中,前者体现小额信贷的根本宗旨,而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和保障.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两个目标有相互冲突的可能性,二者既统一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正是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上始终未能取得长足进展的根本原因.本文将结合中外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狭义的小额信贷可持续的概念是指机构本身提供的信贷服务所产生的收入能够覆盖其运营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以保证其收入大于支出,即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可持续.广义的小额信贷可持续的概念包括财务可持续与组织可持续两个方面.财务可持续是指小额信贷机构不需要外部提供特别资助的条件下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其又可分为操作可持续和经济可持续两个层面.操作可持续是指小额信贷机构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能够覆盖机构非资金成本和直接资金成本的能力.经济可持续,就是指小额信贷机构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能够支付贷款的全部资金成本和非资金成本.达到了这个层面,小额信贷机构便不需要提供任何补贴,而且对小额信贷机构的投资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回报.对于小额信贷来说,只有做到操作上的可持续,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组织可持续指机构在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和使用方面可以独立运作,而不需要外界的支持,它以财务可持续为基本前提.因此财务可持续将是本文分析和论述的重点.三、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发展中的遭遇一国际上小额信贷典型模式的发展现状在国际上,从小额信贷的不同发展模式看,主要可分为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两大类型.前者注意项目对改善贫困人口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后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以印尼的人民银行为代表.由尤纳斯Yunus教授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即GB模式,被誉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扶贫项目和扶贫方法之一,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推崇.尽管GB模式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制度设计使其在缓解贫困的实践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实际上它未能实现扶贫与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孟加拉由于人口的高出生率和土地分配的高度不均,贫困发生率极高,贫困的界定也较为容易.GB完全是起始于最贫困乡村人口的金融服务,它通过有效穷人自治系统和有效技术指导系统达到了扶贫目标,成为小额信贷作为扶贫手段的典范.然而,GB的持续发展目标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没有捐赠和补贴,1985~1996年GB的财务报表将是巨额亏损.这种情况促使GB逐步提高了非贫困贷款的比率,2000年该比例达到40%.而这种淡化扶贫目标的倾向在另一种典型模式——BRI模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的小额信贷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仅次于乡村银行,而且日益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特别是受到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的重视和支持.BRI通过利率市场化和成功的经营管理达到了持续赢利的目标,成功解决了机构的持续发展问题.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在BRI 的信贷服务中,只有约7%的贷款农户处于贫困线以下,贫困贷款额占信贷总额不足5%.事实上,BRI的多数贷款被农村有影响、有实力的农户获得,而没有落到真正贫困的小农手中,其可持续目标的实现以牺牲扶贫目标为代价,小额信贷的两个直接目标的冲突在此体现得十分深刻.二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小额信贷一直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而且主要在农村开展,城市小额信贷是近些年来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在运作方法上,以效仿GB模式为主,根据其资金来源和组织机构,当前,我国的小额信贷项目可分为三大类型:外援项目、政府项目、信用社项目.就三类形式的项目情况汇总如下表:表1 中国小额信贷项目情况汇总资料来源:根据2002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及相关资料整理.我国现在有几百个从事小额信贷的机构,此外,还有30多个相关的国际组织活跃在中国的100多个地区.但是许多业界人士指出,与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小额信贷依然举步维艰.注:参见:王川,小额信贷问题依旧,银行家,2005年第3期,第66页中国小额信贷是以扶贫为目标,这种单一的扶贫目标使中国政府推动的小额信贷失去追求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动力,加大了小额信贷的操作成本,浪费了扶贫资源,降低了小额信贷的偿还率,增加了金融风险,最终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我国一些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由于国内对利率等诸多因素的控制,也未能实现其自身的持续性.例如,中国扶贫基金会1996年在国内施行的SSCOP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先后在10个县进行试验,目前机构累计亏损134万元,占项目本金的4.2%.注:参见:何道峰,理想的冲突,中国小额信贷十年,第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考虑项目的经营风险,该项目与可持续发展相距甚远.另一方面,尽管有人提出了小额信贷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然而盲目提高利率以提高机构利息收入或者偏离服务贫困的方向不符合政府扶贫目标,不能解决小额信贷其他深层次的问题.四、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一基本动因分析由于小额信贷的两个理想目标之间存在的冲突,国内对小额信贷扶贫功能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一项有效的制度创新往往源自于制度设计者明确的理想目标,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目标往往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学者们在进行小额信贷的理论或实践探索时,一方面希望通过小额信贷来解决扶贫助困这个世界性课题,力求为真正的穷人提供及时、完备的金融服务,甚至不计成本地提供金融服务以外的技能培训等所谓“能力扶贫”的服务;另一方面,又试图依靠市场手段,通过提高利率等手段提高机构收入以实现机构的持续发展和赢利问题.而按照完全市场化贷款利率的思路,机构运行成本和穷人经营风险导致的坏账损失完全通过贷款的利息收入来补偿.这一思路中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穷人中经营成功者或守信用者必须承担经营失败者或不守信用者的损失.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扶贫的效果,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高成本和高风险必将使我国小额信贷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出现困难.这一点我们将通过利率分析的途径来进行深入研究.二从利率分析到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直接原因1.引入分析工具.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一些小额信贷具体案例之前,我们先引入美国着名小额信贷研究者乔纳森莫多克Jonathan Morduch的操作可持续性利率和经济可持续性利率的指标.如前所述,操作可持续性是指没有外来补贴完全按市场利率取得贷款资金而周转和生存,小额信贷机构能够达到收支相抵.下面以一年期贷款为例,求出实现操作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盈亏平衡利率即操作允许利率和经济允许利率.1操作允许利率.放贷1年的预期收入为:1+r1-aL这里r表示对借款者所收的利率,a是坏账率,L是一年贷款业务量的平均规模.如果小额信贷机构在运作上是可持续,预期收入应该大于信贷预期总支出L+C,这里C是利率成本和操作成本之和.即:1+r1-aL>L+C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下一步就是计算最低允许利率.重新调整以上关系得出一个盈亏两平利率r0,即操作允许利率:由1+r01-aL=L+C 得r0=C/L+a1-a如果小额信贷机构存在贷款以外的其他投资收益I,则只要将式梢作调整为1+r01-aL+I=L+C 得r0=C/L+a-I/L1-a用c=C/L表示当年每元贷款的总成本,i=I/L表示每元贷款的净投资收入.上式运作允许利率公式可表示为:r0=c+a-i/1-a2经济允许利率.为了计算经济允许利率re,假定1年隐蔽性补贴为S,s=S/L表示每元贷款所隐含的隐蔽性补贴.对只提供贷款服务的小额信贷机构来说,由1+r01-aL=L+C+S得:经济允许利率为:re=c+s+a-i/1-a以上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小额信贷机构达到操作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利率的计算方法.3可持续性比率OSR和ESR.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出的盈亏两平利率,把它与实际利率比较,就可得到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比率.一是操作可持续比率OSR,它是为实现操作的可持续性必须提高的利率的指数,即:OSR=r0/rOSR>1表示没有达到操作可持续,此时只要将利率r提高r0/r-1×100%可达到操作可持续.二是经济可持续比率ESR,它是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必须提高的利率指数,即:ESR=re/rESR>1表示没有达到经济可持续,此时只要将利率r提高re/r-1×100%即可达到经济可持续.这两个比率不仅为利率政策提供了可比的指标,而且计算简便,清楚地概括了财政信息.2.利率问题的实证分析与推论.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下面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注册成立的地方性非政府组织SSCOP小额信贷项目中开展时间最长的阆中项目的资料为例,利用前面的可持续量化指标来衡量这一小额信贷项目的可持续性.SSCOP项目采用7%的贷款年利率,事实上已经高于许多政府机构或者金融机构推行的小额信贷项目,然而其可持续性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表二阆中小额信贷项目可持续性指标表注:本表前6列数据主要根据小额信贷十年43、45页以及相关资料援引或推算.后4列指标根据前面文中引入的指标计算公式计算而得.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小额信贷机构一般不存在贷款以外的其它投资收益,因此净投资收入项i取0.首先指出,由于隐蔽性补贴项取为0,上表中操作可持续指标和经济可持续指标相等.在该项目案例的指标计算结果中,小额信贷机构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采用的贷款利率高出实际采用的利率很多,也显着高于国内普通商业贷款利率.显然,现实中小额信贷机构采用7%利率带来的利息收入远远无法覆盖成本.造成这一结果的直观原因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本项目扶贫的性质,采取的利率偏低,无法覆盖风险;另外一方面,由于小额信贷项目制度不完善、贷款规模太小、信贷风险难以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的约束等原因,导致其总成本运营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过高.基于前一方面的原因,“利率市场化”的观点很早就被引入到我国小额信贷的理论研究中.甚至有学者指出,可以考虑在发放小额信贷中,采用远远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利率,从而使小额信贷产品的价格即小额贷款利率能够充分反映小额信贷市场的供求关系.简单的讲,小额信贷产品是稀缺产品,而且风险很大,因此需要给予更高的市场价格.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讲,这种观点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但是,笔者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论调.小额信贷之所以从产生到发展都一直深受全社会的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在解决“扶贫”这一世界性难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我国环境而言,扶贫的本意是解决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它的本质有关社会公平.缓解贫困对于全社会的意义不容质疑,这一点在这里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当我们深刻认识到“扶贫”作为一种公益事业的巨大的外部经济性.那么,试图用完全市场的方法解决小额信贷的问题,也就是由扶贫主体或者客体来承担具有重大外部收益的事业的所有成本,是有违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必然产生“市场失灵”的现象,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它的后果是导致小额信贷产品供给不足,同时恶化小额信贷机构的生存状况.因此,小额信贷外部经济的成本分担问题是目前小额信贷扶贫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症结之一.另外一方面,小额信贷的总成本过高.从案例中数据来看,成本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构运作的成本C比较高,二是坏账率a非常高.我们先假设一种理想的状态:如果机构的运作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坏账率能够尽量接近于最低的水平,那么,事实上可持续性比率会大大降低,利率也可以控制在客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例如,在表格中最后一行2003年中,我们不妨假设坏账率a=0,然后根据公式计算的操作允许利率r0和操作可持续比率OSR结果分别为8%和1.09.由于OSR和ESR接近于1,这个结果实际上已经非常接近我们所要达到的可持续目标.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存在,但是,分析高成本和高坏账率的产生根源,从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与风险,对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小额信贷项目的高成本与高风险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二是贷款规模太小,三是农村信用环境的缺乏和农业本身的风险性.以上几个方面共同导致了成本的提高和坏账比例的增加.在管理上,中国特殊的体制问题导致许多小额信贷机构依赖于政府,缺乏职能上的独立性,管理人员不能专职化和专业化,表现出明显的机构缺位.以此为前提,小额信贷项目在寻求独立化的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传统管理制度发生冲突.前面介绍的阆中项目中,每年都有大量的SSCOP的资金被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抽逃.另一个方面,我国小额信贷内部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于少数个人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离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的组织系统还有很大的距离.由于小额信贷机构实力弱小和缺乏良好的盈利性,导致很难吸引高素质、高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而多数小额信贷机构缺乏完善的权、责、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不能从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与风险.贷款规模上,由于受到资金缺乏和人员管理能力的限制,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规模普遍都很小,从几百户到几千户,难以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加了操作成本.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是由其服务对象所决定的.小额信贷的扶贫对象,一般都缺少有效资产作为抵押品.比较常用的做法是直接发放信用贷款或者采取农户联保.如此以来,贷款能否收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承贷农户的现金流状况以及个人信用.另外,由于小额信贷在扶贫中大多数用于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其他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自然灾害也使小额信贷的回收存在较大风险.因此,成本与风险控制难题是小额信贷扶贫可持续发展困境的症结之二.以上分析的两个症结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额信贷的两大目标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冲突的特性.五、解决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路解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要在扶贫目标和机构可持续目标两方面寻求一种平衡.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政府行为范围和市场行为范围的一次重新界定.结合前面分析得出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困境的两大原因,本文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小额信贷外部经济的成本分担问题,小额信贷正的外部性决定了纯市场经济的、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由全社会来承担部分小额信贷的成本是必然的选择.解决方案无外乎津贴、企业合并以及明确产权几种方法.结合小额信贷自身的特点,现实的做法就是采取政府财政补贴的方法,一方面降低小额信贷机构的成本,另一方面是让贫困者得到比较优质低廉的小额贷款.这种补贴以不强行规定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利率为前提.笔者在此推荐一个三阶段的思路:第一步,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社会募捐为资金来源,组建针对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的专项担保基金,该基金将投资收益用于补贴小额信贷机构的一定比例的信贷风险损失,并将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资格审核和补贴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第二步,以财政贴息为前提,保持贷款利率可浮动性,逐步使小额信贷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第三步,在赢利模式成熟的基础上逐渐使小额信贷机构从只贷不存的状态向可吸收存款的正规金融机构的方向发展,通过立法将小额信贷纳入正规金融系统和社会信用体系,从而最终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一思路能否达到目的的两个关键点是:财政贴息的份额必须适度,要兼顾补贴贫困群体和对信贷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正面激励两个目标;对扶贫项目的界定与资格审查必须规范、有操作性,防止小额信贷的客体偏离扶贫目标.综合来讲,采取以政策性扶持为基础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解决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一条现实途径.对于小额信贷的成本与风险控制难题,主要通过以制度创新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培育社会信用三个方面来解决.具体来讲:1在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的管理中,以激发员工及管理人员的潜能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关键点,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奖惩机制,使工作人员的收入和职务晋升以机构业绩挂钩.其次考虑以灵活的运作管理方式来提高运作效率和加强扶贫效果.例如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和用途制定灵活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并实行多样化的担保方式.除了大部分机构采取的小组联保以外,还可采取适量的个人信用担保、保证金担保、信用社区担保等符合实际的担保方式.2要求基层信贷员借助地方村委会或居委会作充分的借款者资信状况调查,用公议授信的方法评定个人信用等级,核定相应等级的贷款限额.加强小额贷款项目的论证和管理以尽量减少贷款损失,并建立有效的坏账补偿机制.尽快建立农业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针对小额贷款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分散的小额贷款进行严格管理,消除因小额贷款因管理力量不足带来的隐患.3创建信用社区或“信用村”,用集体理性来约束个体行为和化解个体违约风险,并使群体在这种集体约束行为中获得优先贷款和利率优惠等权利,为小额信贷的发展创造社会信用环境.以上两个方面互为前提、相互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一些困扰在我国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然而,这些思路的可行性有待于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更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小额信贷典型发言稿范文

小额信贷典型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小额信贷这一重要议题。

在此,我想结合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分享一些个人的见解和思考。

首先,我想简要介绍一下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是指针对农村、城市低收入群体以及微小企业主提供的低门槛、小额度、简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在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已经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我对小额信贷的几点看法:一、小额信贷在服务民生、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小额信贷在支持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低收入群体、微小企业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小额信贷,许多创业者和家庭得以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来源,为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小额信贷有助于拓宽金融服务领域,提升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

在我国,传统金融服务往往偏向于大中型企业,而小额信贷则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让更多人享受到金融发展的成果。

三、小额信贷在风险防控方面面临挑战。

由于小额信贷的客户群体普遍信用记录较差,贷款额度较小,风险防控难度较大。

因此,加强风险防控,确保小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一、完善小额信贷政策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小额信贷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人的信贷投入。

二、加强小额信贷风险防控。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确保小额信贷业务稳健运行。

三、创新小额信贷产品和服务。

金融机构应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更多符合不同客户群体需求的小额信贷产品,提高服务质量。

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提高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意识,降低小额信贷风险。

总之,小额信贷在服务民生、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2小额信贷的定义与特点

12小额信贷的定义与特点

小额信贷的定义与特点(一)定义小额信贷这一术语是由“Microcredit”翻译而来的。

小额信贷在国际上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的目的是消除贫困和发展农业生产。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尤努斯教授从侧重扶贫职能的角度指出“小额信贷是帮助穷人尤其是贫困妇女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1995年成立的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这一专属于世界银行的小额信贷工作部门,将小额信贷定义为“为低收入家庭提供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储蓄、保险和汇款服务。

”这是小额信贷比较官方的一个定义,从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小额信贷作了界定,把小额信贷定义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手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小额信贷开始在中国农村进行试点,最初以国内扶贫资金为支持进行运作。

随着小额信贷实践在中国的发展,其不仅指以贫苦人群为服务目标的福利主义小额信贷,还包括为微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

中国人民银行小额信贷课题组在2006年将小额信贷定义为:为贫困和低收入者以及微型企业提供额度较小的信贷服务。

小额信贷已由最初的有效扶贫手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商业性质的信贷服务。

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把小额信贷定义为向低收入群体和个体经营者、微小企业提供的一种额度较小的信贷服务,更加注重小额信贷的商业性质。

- 1 -提起小额信贷,自然会联想到现在正蓬勃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与P2P 网贷平台。

根据《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是指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会组织投资成立,禁止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以盈利为目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银监发[2008]23号)。

《关于小额贷款试点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小额贷款公司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小额贷款公司还要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执行金融企业财务准则和会计制度,依法接受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金融论文: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的小额信贷金融创新——以浙江网商银行小额贷款为例

金融论文: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的小额信贷金融创新——以浙江网商银行小额贷款为例

金融论文: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的小额信贷金融创新——以浙江网商银行小额贷款为例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让金融服务变得智能化、简单化,省去了人力成本。

而一系列针对风险识别、分析和控制方面的数据模型,可以大大降低风控的成本,并保持较低水平的不良贷款率,从而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优惠的金融服务。

简而言之,数字技术与金融的结合解决了传统小额信贷机构“普”与“惠”不能兼得的问题。

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不受传统金融机构“待见”的弱势群体,包括广大农民、城镇低收入者以及小微企业等,他们相关信息缺失、画像模糊,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优惠的金融服务,这类客户一般被称之为“瘦”客户。

2013 年11 月12 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去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帮助“瘦”客户们摆脱融资困境。

而小额贷款是普惠金融的前身,小额信贷的初衷是为了给各阶层人群提供平等金融服务,但在现实中,传统小额信贷放贷成本高且风险大,出现了“惠而难普、普而不惠”的现象,并不能满足我国大量“瘦”客户的融资需求。

而近来年,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一些数字技术也被运用到普惠金融中来。

2017 年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概念,他们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泛指一切通过使用数字金融服务以促进普惠金融的行为。

它包括运用新型数字手段,为金融服务匮乏的群体提供正规的金融服务,并且所提供的服务是符合客户需求的,成本是客户可以负担的。

与此同时,服务提供商的经营也是可持续性的。

在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传统小额信贷机构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将其业务进行数字化的创新。

通过运用金融科技系统中的多重技术,例如生物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收集大量“瘦客户”的信息,把其稀薄信息转变成硬信息,成功识别出“瘦”客户的身份信息,顺利解决其信用状况不明确的问题,大大减少了识别和控制信用风险的成本,克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瓶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5月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 意见》(银监发〔2008〕2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 构的融入资金。 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在此标准内,可以参 考所在地经济状况和人均GDP水平,制定最高贷款额度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 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 小额贷款公司可按照《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范 改造为村镇银行。
Seite 13
小额信贷的历史-国内
第一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早期阶段。 1989年在甘肃陇西和青海、宁夏等地开展的人口基金项目就采取 了小额信贷的方式。这种项目式的小额信贷最终都因项目的终结而不 了了之。 第二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扩展阶段。 模仿孟加拉乡村银行(也称GB模式)开始于1994年,中国社会科 学院的农村发展所在河北易县进行了扶贫合作社实验,后来在河南也 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和推广。此后,中国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扶贫 基金会也相继进行了GB模式的小额信贷。 第三个阶段(2000年-2005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各类项目 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 自2000年开始,在政府的号召下,各地的农村信用社开始大力发展 小组联保和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经过推广,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发展 迅速,已经基本覆盖了中国所有行政区。在城市的小额信贷也进入了 快速发展的阶段。
Seite 17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9年7月23日,《中国银监会关于做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72号) 发起人在规划内的全国百强县或大中城市市辖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的,原则上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1:1挂钩,或与中西部 地区实行1:2挂钩,主发起人在这些地区没有分支机构的可以设立 分支机构;在东部地区(全国百强县、国定贫困县和大中城市市辖 区除外)规划地点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原则上与国定贫困县实行 2:1挂钩,或与中西部地区实行1:1挂钩,主发起人在这些地区没 有分支机构的可以设立分支机构; 三年的具体计划是,2009-2011年,全国35个省(区、市,西藏除 外)、计划单列市共计划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 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
Seite 11
二、国内外的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的历史-国外 自有了信贷,就有了小额信贷,但难以考证。 现代的小额信贷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一些发展类项目开始推广补 贴性的小额信贷,但鲜有成功。 上世纪70年代,孟加拉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开始了小额信贷的尝 试,并从此开始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从其试点开始最终发展成现 在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尤努斯博士被誉为小额信贷之父(2006年获诺 贝尔和平奖)。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一些机构开始实施小额信贷项目,主要是各 类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创造了100多种不同的信贷模式。
Seite 9
商业型小额信贷
是产业,具有盈利性、商业性,具有内部产业链条的分工。在迅速地成长。 ——不是一种慈善事业 ——不是一种短期财务援助 ——不是一项社会计划(尽管对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 需要系统的方法—— 否则风险和机会成本都相当高昂 对结果要耐心,执行工作时要勤勉
Seite 16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9年6月9日,《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小额贷款公司改制 设立村镇 银行暂行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9〕48号 ) 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 行,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债权债务处置、改制工作作出决议; 按《指导意见》新设后持续经营3年以上;清产核资后无亏损挂账, 资产风险分类准确,且不良贷款率低于2%;已足额计提呆账准备, 其中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30%以上; 资产应以贷款为主,最近四个季度末贷款余额占总资产余额的比例 原则上均不低于75%,且贷款全部投放所在县城; 最近四个季度末涉及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不低于60%; 单一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单一集团客户贷款余额 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 抵债资产余额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0%。
Seite 4
信贷的几个相关概念
贷款人和借款人 贷款人( lender ),系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 金融机构。 借款人( borrower ),系指从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 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贷款通则) 贷款和借款
借款人取得的一笔货币资金,是叫借款、还是贷款?
Seite 6
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贷的分类
扶贫性(福利主义-强调扶贫效果) 理论基础:强调政府作用的传统发展经济学 实施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财政部门、非政府组织(NGO) 资金来源:财政补贴、慈善基金、捐款 利率水平:低于基准利率 商业性(制度主义-强调机构可持续性) 理论基础:强调市场力量的新古典发展经济学 实施机构:民营小额信贷机构、商业银行 资金来源:市场化筹集(存款、批发商业资金、证券市场) 利率水平:高于基准利率
对商业银行来说 是一项特殊的业务 需要管理层和股东全面认可并关注 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但需要谨慎行事
邮储的小额信贷,虽然有服务三农的政治意义,但仍是商业型小额信贷。
Seite 10
小额信贷的信贷模式
小额信贷是一种新的信贷模式,这一模式是由理念、技术、 组织机构、客户、产品等组成的。 理念:财富创造理念、现金流理念 技术:调查技术、整借零还、团体贷款 组织机构:特殊和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 客户:中低收入的家庭,微小企业 产品:额度都比较低
Seite 7
两类小额信贷的不同定义
小额信贷是一种组织化、制度化,以创新方式解决信息不 对称问题,按照可持续经营原则为中低收入人群或微小企 业提供信贷服务的信贷方式。(商业性小额信贷)
小额信贷是向农、林、牧、渔、各种微型的非农经济体以 及小商小贩等发放的短期无抵押的小额贷款。而且贷款的 发放往往还伴随着一系列的综合技术服务,旨在通过金融 服务让贫困人口获得生存与自我发展的机会。 (扶贫性小 额信贷)
Seite 12
小额信贷的历史-国外
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掀起了小额信贷的高潮。由捐赠者支持、目标 定位为扶贫的信贷模式不断受到批评,强调逐步实现扩展服务规模, 并把注意力转向财务上的自立和持续发展以及减少对捐助者的依赖; 分为制度主义和福利主义两大阵营。这一阶段,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 (BRI)开创了国有银行成功开办小额信贷的典范。 1995年6月,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成立,推动了世界小 额信贷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推动了小额信贷走向国际化、规范化。 原来一些在“扶贫协商小组”工作过的专家,还组建了咨询公司参与 小额信贷事业(如IPC公司)。 1997年世界小额信贷会议第一次在华盛顿召开,此后小额信贷领域的 领军人物每年都举行峰会。2005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小额信贷年”。
Seite 15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7年1月《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
2008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 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
四类机构的贷款利率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0.9倍。四类机构应建立健全 利率定价机制,按照贷款定价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并且符合司法部门的相关要 求。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邮储项目培训资料
小额信贷的历史、理论、理念 和实践
PSBC-GTZ小额贷款 与零售银行项目组
Seite 1
提纲
一、小额信贷的基本介绍 二、国内外的小额信贷 三、信贷的有关理论——信息经济学 四、小额信贷的核心技术和特征 五、我行小额贷款业务理念 六、我行小额贷款情况
Seite 2
一、小额信贷的基本介绍
Seite 3
信贷的几个相关概念
信用(credit)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多产生于融资行为 和商品交易的赊购或预付之中,如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JR/T0030.12006) 信用贷款(fiduciary loan) 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担保贷款(Secured loan) 指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保证贷款(Guaranteed loan) 按《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 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贷款(Mortgage loan) 按《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 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Pledge loan) 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 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贷款通则) 授信(credit granting ) 组织[机构]提供信用工具的经济活动或行为。 泛指各类贷款、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 等表内外授信和融资业务 (《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 Credit:信用、信贷 、贷款、授信、贷记 Loan:贷款
Seite 8
扶贫型小额信贷的问题
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补贴型的低利率对于有效地为贫困人口提供金
融服务是有害的。
把贷款这一稀缺资源转向经济条件较好的、有权力或关系的借款人。 加剧贷款分配的不公平。 助长寻租行为。 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竞争秩序,妨碍了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借款人将政府的软贷款视为一种补贴,偿还率低。恶化了信用环境。 经办机构成功与否更多的是以贷款数量,而不是财务效率作为衡量标 准,缺乏监督贷款有效性的动力。 经办机构不能覆盖自己的运作成本,只能依赖持续的补贴生存,一旦 补贴停止,它们的经营也就停止了。经营不可持续,并且也只能帮助 少数的客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