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三单元 自然美景群文阅读材料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自然美景)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自然美景)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自然美景)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于时冰皮始. 解 / 始. 一反焉 B.山峦为. 晴雪所洗 / 中峨冠者为. 东坡 C.麦田浅鬣寸许. / 高可二黍许. D.而. 城居者未之知也 / 泉而. 茗者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自然美景)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如 倩 女 之 靧 面 而 髻 鬟 之 始 掠 也。 __山__峦__为__晴__雪__所__洗___/ _娟__然__如__拭__/_鲜__妍__明__媚___/_如__倩__女___ __之__靧__面__而__髻__鬟__之__始__掠__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始知郊田之外为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表__现__出__作__者__热__爱__大__自__然__,__向__往__大__自__然__的__心__情__,__同___ _时__也__批__判__了__世__人__没__有__发__现__美__的__眼__光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自然美景)
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 游。乘骑至华阴庙。过华封里,即尧时三祝处。 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拍而生 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殿廷古碑甚多,内有陈希 夷书“福”、“寿”字。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自然美景)
华山之脚有玉泉院,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蜕处。有 石洞如斗室,塑先生卧像于石床。其地水净沙明 草多绛色泉流甚急修竹绕之。洞外一方亭,额曰 “无忧亭”。旁有古树三栋,纹如裂炭,叶似槐 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③即呼曰“无忧树”。
太华④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归 途见林柿正黄,就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弗听,嚼 之涩甚,急吐去,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土人大 笑。盖柿须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涩,余不知也。
(选自《浮生六记》,有删改) 【注释】①琢堂:姓石,沈复儿时好友。②幕游: 指沈复离乡做了石琢堂的无官职的辅助人员。③土 人:本地人。④太华:指华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惜未及. 含葩
/
及鲁肃过寻阳 .
B.始. 能言 / 寒暑易节,始. 一反焉
C.内有陈希夷书. “福”“寿”字 / 与朱元思书.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 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⑥,更千百 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固⑧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 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 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 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予未信之。
【注释】① 垠:yín,边;界限。②睥睨:女墙, 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③俪:lì,栋梁。④箭:箭 竹,竹子的一种。⑤数:cù,密,与“疏”相对。 ⑥夷狄: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⑦售其伎: 施展它的技能。⑧固:同“故”。
(一)满井游记(节选) 袁宏道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①,至满井②。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③。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 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④而髻鬟之 始掠也。
八上第三单元自然山水类文言阅读
第三单元——自然山水类文言阅读考点解读课文基点自然山水类文言文是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的文言文篇章,以《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和《与朱元思书》为例,这些文章都具有自然山水类文言文的典型特点。
1. 写景细腻入微,意境深远:这些文章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神韵。
例如,《三峡》描绘了长江三峡的雄伟壮观,以及四季不同的美景;《答谢中书书》则描绘了山川之美、山水相映之妙;《记承天寺夜游》则描写了月夜之美和作者的心情;《与朱元思书》则描绘了富春江的美丽风光。
这些文章都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和意境的深远。
2. 语言优美精炼,形象生动:这些文章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
例如,《三峡》中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形象地描绘了三峡的高峻;《答谢中书书》中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的高耸和水的清澈;《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月夜的美景;《与朱元思书》中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用精炼的语言描绘了天气的明朗和山水的清丽。
3. 情感丰富深刻,情景交融:这些文章不仅仅是写景,还常常表达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情感。
例如,《三峡》中作者描写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答谢中书书》中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与人分享自然之美的愉悦;《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抒发了夜晚赏月之乐,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朱元思书》中作者描绘了富春江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些文章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情景交融,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4. 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这些文章在结构上都非常严谨,脉络清晰。
例如,《三峡》按照季节顺序描绘了三峡四季不同的美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答谢中书书》则以作者所见所感为线索,贯穿始终;《记承天寺夜游》则以夜晚赏月为线索,贯穿始终;《与朱元思书》则以作者乘船游览富春江为线索,贯穿始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分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作者林徽因,通过对北京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以荷塘月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讲述了作者与地坛公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群文阅读,理解并分析三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对比阅读三篇文章,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分析文章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三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引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
2. 阅读与分析:《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章分组阅读,要求学生找出每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对比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发现三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总结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文学鉴赏:分析文章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之美。
5. 分享与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进行分享和展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群文阅读的收获,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三篇文章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对比讨论中是否能发现作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3. 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选择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培优第3单元 单元主题阅读(三) 山水怡情
语文
(二)白云亭 [宋]陆 游 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遂登双柏堂、 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 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 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 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
返回
语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为.溪在州右(认为) B.此溪若.在山野(如果) C.以裨形.胜(外形) D.遂.命之曰“右溪”(于是) 【解析】因为
返回
语文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水 抵 两 岸/悉 皆 怪 石 /欹 嵌 盘 屈/不 可 名 状 3.“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 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用意有二:①再次突出右溪景色的优美;②与“而置州以 来,无人赏爱”形成鲜明对比,为表达作者的怅然之情作铺 垫。
返回
语文
【参考译文】道州城往西一百多步,有条小溪。它向南流动 几十步,跟营溪汇合。溪水浸到的两岸,全是奇形怪状的石 头,(有的)倾斜,(有的)凹陷,(有的)盘绕,(有的)弯曲(极不 规则),真是无法述说,无法形容。清澈的溪流,撞击着石 头,回转后从上面冲下来,激荡倾注。美好的树木,奇异的 竹子,下垂的绿阴,互相遮蔽着。
觉
返回
语文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堂 下 旧 有 莱 公 所 植 柏 / 今 已 槁 死/ 然 南 山 重 复 /秀 丽 可 爱 3.作者说“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文中具体写白云亭 “幽奇”特点的文字有哪些? 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栏外双瀑泻石涧间,跳珠 溅玉,冷入人骨。
返回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群文阅读专题(三) (2)
【点拨】句意为: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 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故断 句为: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答案】C
2.修建沧浪亭之前,作者经历了一系列过程。下列不符 合文意的一项是( )
【点拨】“纵广合五六十寻”表示面积有五六十寻,故 “寻找了五六十里路”不符合文意。
二、[2019•贵阳改编]古代诗文阅读。
(一)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5页第二题第1-4题。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C.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D.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
示例:“天寒梦泽深”的“寒”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 还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感怀身世的落寞心境。如改 为“黑”,则只是从视觉上写眼前之景,表达效果不如 “寒”。
三、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6页第三题第7-11题。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 (1)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
划分节奏的技巧:1.主谓之间要停顿。2.谓宾之间要停 顿。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4.“古二今 一”之间要停顿。
10.阅读古诗文要注重品味语言。【甲】诗中的两个“羞” 字各具情趣,【丙】文中的“笑韩退之”也意蕴深远。 请结合相关内容,分别进行赏析。
赏析字词的方法: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字 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太阳。
·
(二)
诗歌借古伤今,抒发诗人空有抱负、
请同学们怀看才《不点遇拨、训志练不》得第伸46的页悲第伤(之二情)。的第5、6题。
最新人教版(部编)八上语文第3单元组文阅读课件2
·小结·
《水经注》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其重 点是“水”以及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它与其它山水 游记的重要区别。通过几篇从不同角度写山水文章的学习, 学习作者描写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的方法。
山川壮丽欣重睹 《三峡》+图书《水经注》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Leabharlann 第3课时 组文阅读课·导入·
峡谷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地球母亲深深的皱纹。 这4篇文章与《三峡》都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 带领着我们走进峡谷,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水经注》节选
壹
贰
叁
肆
《孟门山》 《拒马河》 《黄牛滩》 《西陵峡》
·活动一:梳理文意·
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查准字音、字意,能 将课文通读,并能说出课文大意,关注重点实词 虚词,同桌互相交流,相互矫正。
·活动二:整体感知·
1.四篇文章都写了峡谷之美,通读文章后, 找找它们在写作内容上的异同。
·活动二:整体感知·
2.孟门山、拒马河、黄牛滩、西陵峡写法上 又有什么异同?
·活动三:品情感·
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 山川美景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6.文章结尾提到的“康乐”指谁?作者提及他有什么深意? 指谢灵运。①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②流露出作者对世人对秀美山水无动 于衷的惋惜之情;③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同时流露出与谢公比肩的得意之 情。(意对即可)
比较阅读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五色交.辉.
交辉: 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
四时: 四季
(3)负.土而出
负: 冲破
(4)若.牛马之饮于溪
若: 好像
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得西山后八日 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又得钴鉧潭
9.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鱼梁的上面有个小山丘,生长着竹子树木。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晓雾将歇.
歇: 消散
(2)夕日欲颓.
颓: 坠落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晨曦还没有普及到整个城市,天空也不曾空旷的等着它。
太阳缓缓地爬上了深灰色的云层,像是一件大毯子一样覆盖着整片天空,让它更加显得朦胧柔和。
湖面上还残留了一片淡淡的薄薄的雾气,仿佛被一件纱布笼罩起来,犹如梦境一般让人神魂颠倒。
湖边,野鸭子们游着,偶尔抬起头来,叽叽喳喳地唱着一首俏皮可爱的歌曲。
距离湖泊不远的地方,一片桃林散发出淡淡的芬芳,桃树上悬挂着一颗颗甜美的桃子,让周围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甜味。
桃树下也充满了活力,小螳螂们在追逐着小蝴蝶,而鸟儿们则在唱着一首节奏轻快的歌曲。
穿过桃树,可以看到一片稻田,稻草已然发芽,在浓浓的阳光下折腾着,汗水湿润着它们,非常漂亮。
一些小朋友正在稻田里面玩耍,在高高低低的稻草上面穿梭着,展示出一种活泼可爱的样子。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座拱桥,桥正中央伫立着一棵枝叶繁多的树,让人有种神秘的感觉。
站在拱桥上,可以看到桥头的小山包围着一片水田,碧绿的水波慢慢涌动,让人心旷神怡。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片火焰,回味着烤熟的热恋味道,在召唤着人们的味蕾。
一些农民正在烧制烤火,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让人感受到温暖。
穿过这片美丽的田园,也会有一些险峻的山路,山路上山麓的树木和花草拥抱在一起,仿佛给人带来了一不尽的自然美景。
穿越这片
山谷,会发现小小的村落,每个家庭都有着一颗芳心,给人一种安逸温馨的感受。
途径这片天地间的各种景观,沉浸在大自然的色彩里,胸中涌动着沁人心脾的滋味。
她以自己的芳香和美丽印证了大自然的浩瀚与绚烂,让我们满怀感激地谢幕了这段唯美的旅程。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窗外的阳光洒满大地,晶莹剔透,有如一片金色的薄纱,厚实而细密。
阳光照在空气中,犹如一条长长的虹桥,直接连接到天边的彩虹的尽头。
空中的风景如画,风儿轻轻地吟唱,像一首抒情的歌曲,把美丽的旋律慢慢地哼唱出来。
在弥漫着阳光的空中,五彩缤纷的云朵悠然自得地在天空中飘游,它们飞上飞下,景色因此而变得更加美丽。
高耸入云的山峦,像一座座仙境一般,万紫千红,令人惊叹不已。
在山腰处,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悬崖之间汇流而下,如蓝色的绸带垂落在山谷之间,把这里变成了一片宜人的绿色。
接着望向脚下,我看到一片平坦的草地,金黄的小草在微风中招招摆动,像一首简单的歌曲,同时,这里也是各种野生动物的乐园,一群群小鸟活泼地在草丛中飞翔,各种花草开放着,犹如一片五光十色的梦幻空间。
太阳下落,将这片景致染上了暮色,更添一种梦幻般的气氛,令人流连忘返。
可以说,这是一幅醉人的景色,它装点着大地,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微妙的心情,一种自由而柔软的情怀,一种恬静与宁静的心灵。
这是一片美丽的景致,即使是最普通的景色,也能使我们为之惊叹,充满心灵慰藉。
它不经意间让我们把思绪投入其中,以一种朴实而又温暖的身份,去静静感受这片景色,深深体会它所体现出来的一切,犹如一首歌,唱着令人难以忘怀的旋律,把我们深深吸引。
在这片景象中,我感受着一种真切的愉悦,它令人心旷神怡,使每一口气都变得更加清新,每一个心灵都变得更加澄净。
学习描写景物,不仅是学习技巧,更要学习如何用心去感受景物,体会它的美,感受它的温暖,用最完美的话语和最准确的画笔去描绘它的风采。
我们知道,所谓景色,其实不仅仅是一种看得见的形象,更是一种如诗句般的感受,体会到景色的美好,更是一件心灵上的享受,令人难以忘怀。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然界的美景,在自然中寻找美丽,开阔眼界,将它定格在心中,从而感受美丽的力量,激发内心深处那份温暖的情怀,去追求一份真切的快乐和宁静之境,从而使生活变得精彩,给自己一份回报和幸福。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春节刚过,让我们踏上探索大自然,学习描写景物之旅!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小镇东海之滨,这里充满了生机。
一轮金色的太阳洒在东海之滨,那里的景色真的太美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卷,碧绿的海面上,拍打着清晰的白色歌谣,一只白色的鸥鸟飞过去,一会儿翩翩起舞,一会儿又飞走,留下了一丝情调。
海面上细碎的浪花袅袅而上,像一把把细柳棉般的把这清新的空气吹拂开来,宛如仙界般的梦境,令人心旷神怡。
走在边上,我们迎来了蓝色的天空,衬托着一片宁静的海岸,蔚为壮观。
空中游走着白色的海鸥,在大海的面前欢快地唱着,它们歌声伴随着清风,拂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大海与天空界定出了一种独特而又瑰丽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接着,我们来到了沙滩上,在这片宁静的沙滩上,我们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海贝,以及陆地上的花卉,将其展现的异常绚丽多彩。
斑斓的鲜花,竞相绽放,五色如霞,芬芳四溢,令人神往。
而海贝,也居高临下,洒落在海滩上,眨着它们大大小小不同色彩的眼睛,仿佛小小的妖精正在此待客,在这梦幻般的热带海滩里,美不胜收。
可爱的小海滩,也吸引着许多的游客,他们徜徉在海滩上嬉戏玩耍,把它点缀得一片灿烂夺目。
大家一起欢快地跳着舞,唱着歌,回荡着山水间的欢笑声,那一刻的快乐溢于言表!
美丽的东海之滨令人流连忘返,小镇上的每一处情景都十分美丽动人,令我难忘记忆。
在这趟学习描写景物之旅中,我体会到大自然
的魅力和美丽,也让我走进了一个美妙的梦境。
语文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美景依然”拓展阅读:《明论》
明论(宋)苏洵天下有大知,有小知。
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
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
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
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常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
时也者,无乱而不治者也。
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无用此区区小明也。
故天下视日月之光,俨然其若君父之威。
故自有天地而有日月,以至于今而未尝可以一日无焉。
天下尝有言曰:叛父母,亵神明,则雷霆下击之。
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
使雷霆日轰轰绕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矣。
圣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
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
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
及之而精,人将曰是惟无及,及则精矣。
不然,吾恐奸雄之窃笑也。
齐威王即位,大乱三载,威王一奋而诸侯震惧二十年。
是何修何营邪?夫齐国之贤者,非独一即墨大夫,明矣。
乱齐国者,非独一阿大夫,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亦明矣。
一即墨大夫易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易知也,従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约而成功博也。
天下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举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
历数之至于九,而不知其一,不如举一之不可测也,而况乎不至于九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下有大知,有小知知:通智,智慧B.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被:覆盖C.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约:节约D.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毁:诽谤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俨然其若君父之威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C.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不知东方之既白D.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作者将治国者分为圣人贤人愚人三个层次,目的是为下文议论张本。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群文阅读专题(三) (5)
小山:细细读来,我也有了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结合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三篇文言文,完成练习。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3、44页第1-5题。 1. 下列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 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4. 柳宗元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 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 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柳宗元被贬官柳州时,并不消沉,积极解决男 女质钱陋习问题,可见他一心为民,造福一方百姓; “以柳易播”中,他舍己为友,重视友情,看重孝道。
(鱼)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 快迅疾,好像在和游人相互取乐。
5. 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姜:我发现《小石潭记》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 本题括号把分析内容和写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
结合的手法。如:“水尤清冽”是正面写潭水的清澈,而 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
(2)则没为奴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八年级语文群文阅读《看见山水》教学设计(附选文)
附:选文三峡【作者】郦道元【朝代】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朝代】南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朝代】南北朝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 山川美景 短文二篇 记承天寺夜游(1)
书法、绘画才能,帮助陷入困境之人还债 的小故事,体现了他关心百姓疾
苦的“民本”思想。(4分)
【乙文参考译文】 苏东坡当钱塘太守时,有个老百姓告扇子店老板欠他两万银两,抓住了店老板, 店老板分辩说:“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寒冷,有扇子卖不掉,不是不肯偿还债 务。”东坡命令他拿二十把扇子来,用判案所用的毛笔在扇子上随意写行书、草 书,并画枯木、竹石等,(再)把扇子给他。店老板才出门,就有人出一千两银 子买一把扇子,(店老板)拿的扇子立刻卖完了。于是全都还了他所欠的钱。
4.填空。 (1)《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描写光影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 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 (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浓缩了作者微妙复杂情感的句子是: 但少闲人如 吾两人者耳 。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欧阳修的《卖油翁》、苏轼的《记承天 寺夜游》、杜甫的《望岳》等。 B.“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 苏辙。 C.古人根据月亮的变化来记月,月初为朔,月末为晦。 D.《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是以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解析】A.杜甫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选自《东坡逸事》) 【注释】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欣.然起行
欣: 高兴
(2)遂.悉偿所负 遂: 于是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Hale Waihona Puke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2)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6.“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得很有人情味,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作者把无情感的月亮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衬托了作者欣喜的心情。在作者的 笔下,那柔美的月色是那样善解人意,当作者孤寂无聊的时候,它悄悄地溜进屋 来慰藉作者。(言之有理即可)
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 山川美景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1)
9.文章结尾提到的“康乐”指谢灵运,作者提及他有什么深意? ①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倾慕;②流露出作者对世人对秀美山水无动于衷的惋 惜;③作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同时流露出与谢公比肩的得意之情。(意 近即可)
第三单元 山川美景
11 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夕日欲颓.( tuí ) 沉鳞.( lín ) 晓雾将歇.( xiē ) 能与.其奇者( yù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答谢中书书. 书: 信 (2)五色交.辉 交: 交相 (3)四时俱.备 俱: 都 (4)夕日欲.颓 欲: 将要 (5)沉鳞竞.跃 竞: 争着
【乙文参考译文】 极乐寺距离桥大约三里路,路上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绿荫)就像 张开的车盖。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 鳞,松树大的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作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人在这里游玩。我的二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有 点像钱塘苏堤。”黄思立也这样认为。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已经梦到很 多次,什么时候能弃官退隐,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这一段山水 心愿啊?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A.古代有以地名称人和以官职称人的现象,如《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是以 地名称人。 B.《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 时思想家。 C.记、表、书、志是古代常见的四种文体。其中,“书”即信函,如陶弘景的《答 谢中书书》。 D.《答谢中书书》一文中的“康乐”指的是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 【解析】A.“谢中书”是以官职称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美景群文阅读材料海湾中学初二语文备课组河西走廊的月亮黄文山1就这样升起来了,这千里河西走廊的月亮,这西北戈壁滩的月亮。
2 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
全车的人都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赞叹。
司机把车停住了,于是大家纷纷跳下来,站在戈壁滩粗砺的石块上,看着月亮冉冉上升。
3这一切都来得那样突然,似乎落日刚刚还衔在遥远的祁连山巅,接着,便是一阵短暂的黑暗。
戈壁滩之夜不是缓缓来临的,而是猛然间,当一小片残阳被飞快地拽下,天地万物便深深地坠落于黑暗之中。
车灯打开了,孤独而微弱的光柱不断被夜色大口大口地吞噬,吞得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发慌。
就在这时候,月亮升起来了。
4我从没见过这样圆、这样大、这样柔洁又跟人这样贴近的月亮。
她仿佛近在咫尺,那份难以描摹的丰盈和难以形容的优雅简直就是美丽的极致。
大家都动情地抬头注视着,连司机在内,一时都忘了自己的行旅。
5圆月,一下把戈壁滩照得透亮,四周无遮无拦,没有一丝浮云,也没有一棵杂树,有的只是空旷。
6这空旷,延展着时间和空间。
从昨天到今天,几千年的故事,便是被这一片柔柔的月光照着,在卷轶浩瀚的史册里发出亮丽的光彩。
7在这空旷里,曾驰过霍去病的铁骑,将士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翻动着银色的波涛。
那场与匈奴间的战事,使得这位年轻将军名垂千古。
就在这戈壁滩的美丽月夜,他将汉武帝御赐的美酒,倾于泉中与三军将士共饮,从而写尽了一个大将的豪情与风流。
酒泉也因此得名。
当霍去病高高擎起酒杯,那杯中一半是清泉,一半便是皎洁的月光。
8在这空旷里,曾走过左宗棠西征的大军。
月光洒在连亘百里的营帐上,洒在路边湖湘子弟新栽的杨柳枝上,也洒在这位64岁的爱国老将不平静的心田里。
在清廷“海防”和“塞防”之争中,他坚持收复新疆,保卫祖国统一的主张,最终获得胜利。
如今,他要将朝策付诸军事行动。
千里河西走廊,正是他这首煌煌战争之歌的长长的前奏曲,使他得以利用行军的间隙,梳理一番纷繁的头绪。
9自然,这空旷里也奔过张骞凄惶的羸马,也碾过林则徐悲愤的囚车;自然,这空旷里还回荡过班超投笔从戎的誓言,还踯躅过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还有那绵延不绝的东来西往的商旅驼队,将一条一千多千米的戈壁长廊,踏出了一首首慷慨悲壮的阳关曲。
10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
11战争的狼烟与和平的驼队,苦难的历程与热诚的求索……都在这里频繁地发生和发展。
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
从此,多少男儿的豪情,多少男儿的热血,多少男儿的希望,都与这空旷的土地联系在一起。
12于是,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样美丽的月亮,偏偏垂青这块荒凉之地,即使是南方的湿润、富庶和繁华,也无法使她动心。
13 此刻,月亮充满柔情地注视着这又干又冷的戈壁滩,用她光洁的玉臂抚摸着荒芜,抚摸着粗砺,抚摸着苍凉,也抚摸着我们这群不期而遇的旅人的心情。
于是我们继续西行。
赏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绵亘千古、普天共照的一轮明月,不论阴晴圆缺,永远都是文学家们笔下描写、赞美的对象。
黄文山的《河西走廊的月亮》就是这么一篇声情并茂、文质俱佳的咏月美文。
这篇散文构思匠心独运:月亮触动思绪,引发回忆;月亮穿越时空,演绎回忆;月亮烛照历史,抒发感情,提升意蕴。
这种西北戈壁滩月亮摄人魂魄的美,是你预料之外的突然乍现,甚至又让你无法逃避。
戈壁滩的月洗净了心境的浮躁,感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经历了一次人格的锻炼,美哉,河西走廊的月亮!苦夏冯骥才1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
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溜溜地抚动。
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从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
2四季是来自于宇宙的最大的拍节。
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
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
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
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都依从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
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么?3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
这是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
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
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
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
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边上;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
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
再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
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
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4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
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
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
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
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
苦,原是生活中的蜜。
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下边。
然而一般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
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收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
你该怎么想?5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当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
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
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
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
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
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身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
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的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6在维瓦尔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
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
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
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确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
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
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
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7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8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
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
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
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的挥发。
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9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在一次与你相遇,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赏析:品读苦夏,让人们感知到夏虽长却苦的韵味,给人一种平常而淡然的心境。
通过作者对夏的描绘,人们感受到了他心中的微妙世界。
苦夏,既是燥热而疲累的,但也是有力的,它暗示着人生中总会有难熬的时期,只要我们保持平和之心,所有的苦与难终究都会过去,生活终究会有美好的明天。
写给秋天罗兰1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
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韵。
2 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
自从读小学的童年起,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
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
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
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萧萧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3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
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
你让我领略到寂寞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导引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
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4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从开始萌生,到稚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
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样,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
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
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失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
到了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5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
因此,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限的时候清醒。
6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
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7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赏析:“黄菊红叶,芦花飞白,这是秋色;萧萧秋雨,草间虫鸣,这是秋声。
”作者对秋景的感悟远离浮躁喧腾,作者对秋的情感沉浸在欢欣敬仰中,它是迷失后的清醒,寂寞后的明悟。
全文不言“我”对“秋”的领悟,而说“秋”对我指引。
秋“打入我”的心扉,不说我打入“秋”的世界,实际上这是作者情感的升华,是情感发展的第二步。
到了第三步,作者的情感已上升到了对生命的理解与对命运的把握。
这是秋跟我的对话,也是我跟秋的对白。
对等生命最后的胜利要给以安享,给以凯歌,这样才能有飘逸豁达,安闲宁静,才能有永恒的欢乐,才能礼赞辛酸苦辣。
周庄水韵赵丽宏1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2 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