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单元群文阅读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阳明先被贬龙场,后困居江西,经受种种苦难的磨砺,始终坚持 潜心苦思,终成就了阳明之学。 B.王阳明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 但自我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
C.王阳明为戴铣等人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专权跋扈的刘瑾抗争, 表现了他坚持正义、无所畏惧的道德勇气。
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于十一月二十五 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 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岁。
(摘编自吴光《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相关链接: “先生(王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 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 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 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 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 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 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淳厚。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阳明 正奉命到福建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 精心调度与策划下,竟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 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 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
答案
解析 根据第一段“这样的口号和精神既非荀子的发明,也不是荀子的 本意”可以发现 A 项错误。根据第四段最后部分可以发现 B 中“不用服从君 主的统治”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根据第三段从段首“理解‘从道不从君’, 关键在一‘道’字”可知“道”包涵“春秋以来”“先秦诸子”“荀子”的 不同见解,从结尾处可以发现与孔孟之道一样的只是荀子的“道”。C 中对 于“道”的理解太狭隘了。
“从道不从君”是对以君主政治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认同与道德恪守。先 王之道构建了社会政治秩序,确立了基本的道德伦理原则,明确了个人在宗 法人伦关系网络中的名分与地位。“从道不从君”的提出,意味着超越了对 具体的君主个人的忠诚,将作为整个君主制秩序与文化象征的君道而不是君 主个人奉为终极权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理解“从道不从君”,关键在一“道”字。春秋以来,道在道路、道理 含义基础上升华为一个颇具哲学意义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甚至被称为中 国思想传统中最崇高的概念。然而,先秦诸子的“道”具有主观性的终极价 值,含摄的乃是最高的政治秩序以及行为与道德的最高原则。这仅限于政术 或治道层面,而没有达到政理或政道的境界。对先秦诸子来说,“他们全部 思考的是对曾经称为‘天’的权威的道德和政治秩序之瓦解的回应;而且, 对于他们所有人来说关键问题并不是西方哲学的所谓‘真理是什么’,而是 ‘道在哪里’的问题,这是规范国家与指导个人生活的道”。有人将道与真 理等量齐观,但我们知道,首先,“道”是主观建构之“路”,其本质是“人
的忠诚”。A、C 可以从第三段找到根据。D 可以从第二段和第四段找到根
据。
答案
解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限时 15 分钟)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光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 “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 之,必失之”之意。
C.阳明之学虽为王阳明首创,却是吸纳前人思想精髓所得,他曾学朱 熹、佛老,历经艰难,方悟得良知之教。
D.本文史论结合,选取王阳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明朝这位著 名哲学家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
答案 A
解析 “不愿走入仕途”有误,从文中“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 出身”来看,王阳明并未排斥仕途。
单元群文阅读•圣贤之道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限时 15 分钟) 从道不从君 马作武
“从道不从君”这句千古以来曾激励过无数文人士子抱持独立个性与品 格的口号,出自《荀子·臣道》。作为口号,这句话挑战君主政治,倡导体制 外独立人格。其精神,是对充溢着民本主义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条的承传 和发挥。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口号和精神既非荀子的发明,也不是荀子 的本意。
解析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荀子的“道”是“圣王之道”,可以表现为君主政治前提下的最高 道德原则,也可以表现为具体的安邦治国之道术。 B.荀子强调民众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安政惠民,但又要求民众要绝对 服从君主的统治,这是学习了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后提出来的。
C.先秦诸子的“道”是规范国家与指导个人生活的道,但仅限于政术
D.王阳明临终时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寥寥八字,可 视为对王阳明人生与学问的概括。
答案 B 解析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说的是圣人之道就在自性中,并非遥不 可及。
答案
解析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阳明年少时便立下圣贤之志,不愿走入仕途,成年后却历经三次 科举而投身官场,奔走四方,颇立功业。 B.人生的艰难险恶,促使王阳明思想的升华;而思想的升华,更使他 气定神闲地面对政治斗争中的复杂险恶。
嘉靖六年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进剿“乱 贼”。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思恩、田州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 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 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
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 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嘉靖七 年十月初十日,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 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词悲切。
道”;而“真理”是客观发现之“真”,具有绝对性和先验性。其次,“道” 可以是多元的,可以变化的;而“真理”是唯一的,永恒的。最后,“道” 追问“可”与“不可”;“真理”追问“是”与“不是”。荀子之“道”与 真理无关,归根结底是超验性的“圣王之道”,就本质而言,在上者乃是君 主政治前提下的最高道德原则,在下者则流为具体的安邦治国之道术。在荀 子心中,“道”的这种本质属性十分明确。他说:“道也者,治之经理 也。”“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道也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 是也。”可见,荀子的“道”与孔孟之道一样,属于形下意义的治道,是借 助先王的名义而抽象出来的君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它不是科学与理性的结晶, 而是统治术以及经验的提炼。
答案
解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限时 15 分钟) 人是文化的沉淀
①人到中年,越来越感觉到李泽厚先生“人是文化的沉淀”这句话实乃 至理名言。
②以我自己为例,青少年时期历经的家庭惨变,以及异常艰难的成长历 程,使我对家乡充满了恐惧与离弃感,成年以后最大的愿望之一竟是远离家 乡。我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自己的文化归属问题,只知道自己显然不是海派文 化与岭南文化的产物——尽管我是在上海接受研究生教育,并在岭南生活了 整整十一年,两地均有恩泽于我。
与“不是”。 答案 A
答案
解析 根据第三段,“含摄的乃是最高的政治秩序以及行为与道德的最 高原则”的只是先秦诸子的“道”,“与真理无关”的是荀子之道。
解析
2.下列关于“从道不从君”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荀子提出“从道不从君”是想挑战君主政治,倡导体制外独立人格, 也是想承传和发挥充溢着民本主义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条。 B.“从道不从君”意味着不用服从君主的统治,将作为整个君主制秩 序与文化象征的君道奉为权威就够了。 C.“从道不从君”,关键在“道”字。这个“道”与孔孟之道一样, 只是形下意义的“礼义辞让忠信”。 D.“从道不从君”是对以君主政治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认同与道德恪守, 本质上并没有否定君主政治。 答案 D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 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的磨砺,使王 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 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正如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 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 传一点滴骨血也”。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 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或治道层面,没有达到政理或政道的境界。
D.先王之道构建了社会政治秩序,确立了基本的道德伦理原则,这与
荀子所提出的“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在本质上是一
致的。
答案 B 解析 “要求民众要绝对服从君主的统治”错,原文第二段是“以君主
对民众的绝对统治为前提和基础的”,第四段是“超越了对具体的君主个人
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 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 登第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
弘治十二年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 明武宗正德元年,阳明三十五岁。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 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刘瑾等“八虎”。 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 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 贵州龙场驿丞。
答案
解析
3.王阳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请结合文本分类概括。 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案 ①学术方面:创建阳明学说,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②
为政方面:治政有方,推行德政与教化;③军事方面:平叛得力,创下了以 少胜多的奇迹。
解析 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先
找出相应区间,然后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本题可从王阳明学术方面、 为政方面、军事才能方面即立言立德立功三方面加以概括。
生活在战国末期的荀子,一方面接过了孟子“暴君放伐论”的旗帜,明 确宣称:“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但另一方面又严 格界定了君与民的主从身份及地位。称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可见,荀子秉承的民本主义主张安政 惠民,是以君主对民众的绝对统治为前提和基础的。民众不过是水,而君主 则是凌驾其上的舟。水是工具或手段,而舟才是主体,才是目的。荀子说: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 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 不可得也。”这最后一句,才是点题:所谓重民爱民,无非是“求其为己用, 为己死”。这与西周以来作为统治智慧结晶的敬德保民思想一脉相承。
1.下列关于对“道”和“真理”关系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是有哲学意义且内涵丰富的,含摄的是最高的政治秩序以及行为
与道德的最高原则,与真理无关。 B.道是主观建构的,本质是“人道”;真理是客观发现的,是绝对的,
先验的。 C.道是多元的,可变化的;真理是唯一的,永恒的。 D.道和真理的目标不一样,前者是“可”与“不可”,后者追问“是”
在贬谪龙场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但他并未 被种种天灾人祸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 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的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彻 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 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 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 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 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