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推荐下载】
一个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个案
一个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个案背景材料:欣欣是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
来园那几天总有几位小朋友和家长向我告状说欣欣打了人。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他做了观察与教育,从对他攻击性行为的纠正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一﹑情况摘述观察1:音乐声起,小朋友都认认真真跟老师做早操,爱表现的琪琪挤身走到了我的前面。
这一切被爱学样的欣欣看见了,他也挤身过来,可他胖胖的身体连续撞倒了两个人,欣欣转过身来朝俩人笑笑。
他好象发觉了他的秘密武器-他的身体,于是又故意连续撞倒了好几个人。
我马上把其叫到身边,要他向小朋友道歉好说歹说他就是不愿道歉。
观察2:分区活动时,欣欣在图书角安静地看书,一分钟于是就东张西望地寻找下一本。
他看到袁家琛手里拿着一本画有猴子的书,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想抢过来,可袁家琛也力气挺大的抢不过来,欣欣就不假思索拎起拳头就往袁家琛手臂打了一拳把书抢了过来。
观察3:自选活动时,一大堆小朋友拥着恬恬想一睹她心爱的玩具,胖乎乎的欣欣也不例外,他好不容易挤到面前,可恬恬一看是欣欣忙把玩具藏在身后,又急又气的欣欣随之提起强有力的拳头往她打去。
二﹑成因分析1、欣欣由外婆一手带大,外婆非常宠他任其吃零食,使他长的过于肥胖,力气呀挺大的。
从小他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很少,与同龄幼儿的相处机会几乎是没有,以至于不仅语言能力与同龄幼儿弱而且不善于与人交往。
在家附近,大年龄的孩子比较多而且经常打闹,是非辨别能力差的欣欣看在眼里。
学在心里,但宠他的外婆不加以正确引导,任其发展。
有时欣欣与别的孩子打闹时,外婆会象对待一件平常事一样一笑了之,有时则会在家严惩一番。
2、,欣欣通过自己对他人的身体攻击,看见了自己的行为在受到的后果,达到了某些理想的结果,使得欣欣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加以认可。
3、欣欣的父母工作很忙,在与孩子较少的接触环节中,由于欣欣一些不良行为表现,使得受工作压抑的父母对其进行了不恰当的惩罚,如用小木棍打他的手掌心、用针吓唬孩子或打他身体的某些部位等。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摘要:李辉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父母管教方式的简单粗暴,自幼缺乏父爱和母爱的关怀而产生烦躁、易怒等现象,特别是近来父亲对其态度以及母亲对他的态度,使其觉得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他,自己是多余的,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
并在老师请家长后与家长出现激烈的冲突,对任何人的强烈的攻击性。
通过两个月的时间的治疗使求助者的心理状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以及身边的亲人。
一、个案背景: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为一些小矛盾冲突或受到挫折时,就作出侵犯他人利益的反应,例如毁坏别人的东西,打、踢、骂别人,对成人蛮横无理等。
在小学阶段,攻击性行为是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
也是众多教师头疼的问题。
本文针对一名具有明显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的心理辅导,详细讲述了对于攻击性行为儿童的心理干预方法。
1、个人情况:李辉,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该生主要表现为对于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敌对心理和敌对情绪。
在学校和家庭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
2、家庭情况:父母均为本市人,父母在其三岁时离异,李辉判由其母亲抚养,由父亲支付部分生活费用和扶养费用。
李辉的母亲在生育李辉以后,身体一直不好,基本不出去工作,靠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和李辉的姥姥、姥爷的接济生活。
在李辉5岁的时候,由于其母亲无力承担李辉进幼儿园的费用,而将其送回父亲的身边。
回到父亲身边之后,李辉的一切生活费用由其父亲承担。
李辉的父亲收入不稳定,经常因为为李辉花钱的问题和其继母产生矛盾。
李辉回到父亲的身边之后,与父亲的矛盾日益激烈。
李辉的父亲已经再婚,并育有一子,已经9岁。
父亲比较偏疼幼子。
李辉的爷爷奶奶对这个孙子很是怜惜,对其百般溺爱,百依百顺。
3、在学校的表现:上五年级以后,李辉有了一些改变。
在小学的大部分教师的评价中,李辉在课堂上的纪律很不理想,而且有过多次打架斗殴的纪录,学习成绩处于中等。
上五年级之后,李辉上课不再捣乱,而是认真听讲,下课也不再打闹了。
幼儿园案例分析:一个具有攻击性行为孩子的案例
案例:我班有个特别的男孩子,是西班牙的华人,他思维活跃,坐在那里手舞足蹈,跑起来不管不顾的,平时爱管闲事,但就是管不住自己。
一开始,看到他活泼可爱的样子,只想逗他玩,听他发出好听的笑声。
可是,当一个又一个小朋友来告状被郑瑛打时,这才引起我进一步地去了解他,并对他进行全面地观察。
实录:实录一:玩完玩具后,小朋友都拿着小椅子坐下来了,他就和旁边的小朋友开始打闹,一会用小拳头打他的手,一会打他的头,最严重的时候还会一拳头打别人的肚子上。
被打的小朋友只能委屈得跑来告状,而他已跑回自己的座位坐好了。
我赶紧走过去对他说:“你有没有大小朋友呀?”可他响亮地回答:“那个小朋友不乖,他没有坐好。
”实录二:上课了,大家都坐好听老师讲故事,只有他还在看窗外,我叫他,他好象没听见,我说:“你不过来,你的小椅子生气了”。
听我这么一说,他马上就跑回自己的座位坐好了,还边跑边说:“我来啦!我来啦!”。
跑的时候,被他撞到的小朋友,都委屈得快哭了。
因为他的力气实在太大了。
行为分析:究竟什么原因让他有这么多伤害同伴的表现?针对他的表现我与他妈妈进行了当面地交谈,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孩子从小都在国外长大,家庭教育放松,孩子出现问题,只有暴力解决。
他平时在家里经常会不受自己控制的到处乱跑乱撞;发脾气时会嘟起脸,眼睛斜视着你;不乖时,家里人会打他的动作出现。
在了解中已经能清楚地看到家长给孩子的一个榜样作用,孩子的一举一动多数是从成人那里模仿来的。
他还不具备是非的判断能力,所以,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他都有兴趣模仿,并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表现出来。
有时,家长不一定看得到孩子的不好举动,就算看到了,忙于自己的工作,也不去制止,这就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
孩子把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这些举动带到幼儿园,就对其他的孩子形成了攻击性。
反思:1、从育儿经验的角度,让家长知道孩子这种表现的危害性,尤其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会造成家长之间不必要的误会。
老师的建议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并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教育要求。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引言: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采取言语或行动对他人进行攻击,包括推搡、咬人、打人等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控制攻击性行为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个案分析,进一步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有效策略。
个案背景:个案为女孩小红,4岁,幼儿园大班学生。
小红攻击性行为严重,经常推搡、打人,并存在咬人的行为。
家长希望通过心理辅导解决这一问题。
个案分析:1.家庭环境分析:小红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双方忙于工作,缺乏陪伴和关爱。
据了解,小红的父母很少与她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她的情感需求缺乏重视。
这种家庭环境缺乏稳定性和爱的渗透,可能对小红的攻击性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2.幼儿园环境分析:小红所在的幼儿园环境相对混乱,师生比例较大,老师在管理幼儿时较为严厉,课堂活动设置不够丰富多样。
同时,对于小红的攻击性行为,老师通常使用惩罚性的方法,忽视了对其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和引导,可能导致了小红攻击性行为的加剧。
3.个案分析:小红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源于其内心的不满和焦虑。
在幼儿园这种相对陌生的环境里,小红感到无所适从,无法通过成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攻击性行为成为她发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
同时,小红也可能学习到了攻击的行为模式,她可能发现通过攻击可以获得她所需的关注和回应。
心理辅导策略:1.建立信任关系:心理辅导的首要任务是与幼儿建立信任关系,让她感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与小红进行日常交流,询问她的感受和需求,耐心倾听她的故事和烦恼,以此增强她对你的信任感。
2.增强情绪表达能力:针对小红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帮助她学习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如语言表达、绘画和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她主动分享自己的心情和需求,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3.理解她的需要并提供支持:关注小红在幼儿园中的需要和焦虑,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例如,安排友善的伙伴,鼓励她与其他幼儿进行友好互动,增强她的归属感。
攻击性倾向儿童早期干预范例
攻击性倾向儿童早期干预范例男孩君君今年5岁。
不论谁刚刚接触君君,都会忍不住喜欢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一旦熟识后,就会感受到他的任性和急躁。
经过两个星期的观察,我发现君君在要求未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破坏物品(以摔东西、踢桌椅为主)等形式的攻击性行为,而且主要发生在家中,一般每天一到两次,每次以其需要得到满足为止。
为什么君君会在家中表现出如此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呢?追本溯源才能有的放矢,我们不妨从内因(幼儿自身原因)和外因(家庭环境)两个纬度挖掘根源。
首先是幼儿自身的原因。
君君属于难养型气质——精力过剩,活动量大,情绪强度高。
其次是家庭原因。
君君父母的性格都比较急躁,家长的行为表现使幼儿在潜秽默化中形成了攻击性行为模式。
三代同堂的短杂家庭结构、不同年龄阶段和性格特旺的教养人,都对君君的社会化发展造成了不稳定和不均衡的影响。
最后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一致。
妈妈的严厉粗暴、外婆的连哄带骗导致了君君情绪的不稳定、价值判断能力的模糊和认知方面的片面狭隘。
另外,家长与幼儿之间缺乏充分的情感交流。
家长很少倾听幼儿的想法,主动与其交流沟通,这样导致幼儿的心理感受和压力无处表达和发泄,只能通过攻击这种扭曲的方式来获得关注。
通过持续两个星期的观察、交谈及家长的调查,针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笔者以强化法、惩罚法为主,辅以贝克认知疗法和迈克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法对其攻击性行为进行综合矫正。
矫治前,笔者将矫治计划和方案告诉家长,使家长明确并积极参与到矫治过程中来。
由于君君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我们决定先从其摔东西的行为入手,再扩展到对踢桌椅等行为的矫正。
3个月为整个矫正周期,每个月为一个阶段。
具体矫正方案如下。
第一阶段:间歇强化法和惩罚法矫正前,笔者先了解和确定对孩子有效的间歇强化物,并按刺激量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列,比如君君喜欢看奥特曼动画片,喜欢画画,喜欢帮妈妈做菜,尤其是炸馒头片,最喜欢的是打乒乓球。
幼儿园学前教育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重点资料).doc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本文幼儿园案例分析与反思《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内容如下。
研究对象描述:李苛,2006年12月生,是个特别淘气的男孩子,经常有意无意的打伤和撞伤同伴,在班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就连我们班从未谋面的家长都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的名字以最高频率通过自己孩子的嘴巴出现在家长们的面前。
李苛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情绪变化的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
另外,他的动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有意无意推倒小朋友,有时还会冷不丁的突然撞到老师的身上,要你抱他,他会显得特别高兴和兴奋。
他的攻击性行为与恶意攻击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的攻击性行为常常伴有较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一行为称之为情绪攻击性行为。
因此,我将李苛作为个案,进行观察、引导和疏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减少直至杜绝情绪攻击性行为对其他孩子的伤害。
典型事例描述:幼儿园的第一天,李苛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别的孩子在因为父母的离开而哭闹时,他尤其活跃,一会跑到玩具角玩玩玩具,一会左冲右撞、跑来跑去,他特别的高兴和兴奋。
正当老师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他那高兴劲而表扬他时,情况不妙了,李苛手舞足蹈的高兴忘了形,将坐在旁边的小朋友撞翻在地,被撞翻在地的幼儿号啕大哭,老师拉着叫他给小朋友道歉,他挣脱了老师的手,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6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李苛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
此后,李苛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破坏,对于老师的制止,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家庭情况简述:李苛的父母亲文化素质较好,平时由于工作繁忙,从小就一直由奶奶带大,自然事事都由着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常出现不答应其无理要求就打奶奶的现象。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个案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概述: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有着负面影响。
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幼儿管理并改变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
本个案将重点分析一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个案背景:Jenny,女,5岁,就读于一所幼儿园。
Jenny在幼儿园中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包括打人、踢人、咬人和推人等。
据家长反映,Jenny在家中也有类似的攻击行为,对弟弟经常施以暴力。
Jenny的家庭环境温馨和睦,父母对她关心有加。
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 物质不满的原因:Jenny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感到不满和不满足,无法有效地表达情绪,进而通过攻击来释放内心的不安。
2. 学习环境的不适应:Jenny可能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环境中遇到了困难,感到压力和挫折,从而通过攻击行为来寻求帮助或引起关注。
3. 自我认同的困惑:Jenny可能存在自我认同上的问题,对于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存在疑虑,通过攻击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力量。
心理辅导的方法:1.观察和记录:辅导师需要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触发因素和表现形式等。
2.情绪管理:通过教授幼儿情绪管理技巧和策略,帮助其学会自我控制和表达情绪的方法,例如深呼吸、正面讲话和寻求帮助等。
3. 行为替代:辅导师可以引导Jenny找到其他替代性行为,以取代攻击行为。
例如鼓励她用言语表达不满,或者寻找其他方式来排解压力和消耗能量,如画画或参加体育活动等。
4. 合作解决问题: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教导Jenny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以解决冲突和问题。
这有助于提高她的社交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家庭支持:辅导师需要与Jenny的家长进行密切合作,并提供家庭辅导和交流技巧,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Jenny的攻击性行为。
家庭应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心理辅导实施过程:1. 与Jenny建立关系:辅导师与Jenny建立信任关系,与她进行亲密交流,并了解她的感受和想法。
(学前教育)幼儿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一、案例描述镜头一:晨间活动,小朋友们都在玩玩具。
由于扬扬小朋友看见壮壮小朋友那儿有自己最想要的小汽车,他直截了当大步上前,甚至想都没想直截了当推开壮壮,去抢他的小汽车。
壮壮不欢乐了觉得特别委屈便说"这是我分到的小汽车,你如何能够抢呢"扬扬一听一下子就生气了,因此直截了当把壮壮推到在地上,同时用脚去踹他。
老师看见了,抓紧去阻止,拉开正在打人的扬扬,扬扬更生气了甚至对老师动手动脚。
镜头二:在课间上厕所洗手的时候,扬扬和波妞差不多时间的来到同个水龙头,然而旁边的水龙头都有小朋友,波妞正想翻开水龙头,扬扬就生气的说"我要在那个地点洗手",他们最后发生了争吵,波妞不肯离去,扬扬直截了当上手去抓波妞的脸,抓出了好几道流血的疤,还一边抓一边说“我要把你的脸抓的稀巴烂,你那个笨蛋〞。
离园时,老师将情况的原委认确实向扬扬父母交待,然而扬扬的父母坚持认为是自己的亲小孩受到了损害,别人欺负他时就应该如此做,几乎没有什么内疚之情。
教师最后也特别为难的不讲话,只能笑笑镜头三:今天午睡期间,扬扬一直不睡老师如何管都不听,老师有点不耐烦了,拽起扬扬让他站起来。
扬扬生气极了直截了当拳脚相对,要嘴去咬老师,用手去抓老师的衣服。
老师生气极了,用力将他拽起把他往午睡房外拉,关上午睡房的门,让他一个人在别处面壁思过。
愤慨的扬扬在门外一直大喊“你们这群笨蛋,我要打死你们〞,一直用拳头和脚捶打午睡房的门,过大的叫喊声把许多正在午睡的小朋友惊醒,最后老师确实怒火燃烧了,确实爆发了。
直截了当“哐当〞一声将他午睡房的东西扔扔出去,还说“你别睡了,以后别来幼儿园了。
〞二、案例点评〔一〕案例的分析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导致人和动物身躯或情感受损害的行为,或者是导致财物损坏或消灭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他人不同意同意的出于成心或工具性目的的损害行为,这种有意损害包括直截了当的身躯接触(打人)、语言损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的损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的行为我们都应该及时地面对。
《幼儿攻击性行为》教案
儿,如果能用适宜的方法来应对将会有效的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成因;
知识目标 了解攻击性行为的指导原则。
掌握观察和记录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步骤;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观察记录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愿意观察并分析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情感目标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具备对实际问题的处理应对能力素质。
教学重点:理解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成因。 教学难点:能掌握观察和记录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步骤。
教师准备:教学 PPT、教案、案例、视频、微课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准备任务
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主线为“学习—思考—模拟—反馈”,通过学习了解基本 知识理论,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将所学、所感融入实践中,通过 实践检验所思所想,从而巩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利于理论与实践 的相互融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发布任务:预习模 1. 预习模块七任务二“运用 块七任务二“运用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应对幼儿 幼 儿 行 为 观 察 记 攻击性行为”。 录应对幼儿攻击
性行为”的内容。 2.梳理应对攻击性行为的应
对流程以及要点。
1.培 养学 生课 前预习的良好 学习习惯。 2.培 养学 生独 立梳理重点内 容的能力。
教学反思
行为观察对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有重要作用。本次教学重在让 学生理解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分析案例,达到使学生理解理论知 识,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逐步深入思考的目的。
教学工作的完
善。
引 导 学 生 绘 制 思 绘制“应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梳 理 知 识 要
维导图,对应对幼 思维导图。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幼儿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面对学生攻击性行为。
本文将深入分析学生攻击性行为,并提出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的具体方法。
一、案例分析: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小明展现出了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每当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小明总是先动手打人。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活动,也给老师带来了很大困扰。
小明的家长也因此频繁地被老师召集到学校,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孩子改正这种不良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1. 情绪管理不当:小明可能没有健全的情绪管理能力,遇到挫折或愤怒时无法正确表达和释放情绪,只能通过攻击行为来获得发泄。
2. 缺乏社交技能:小明可能不具备良好的社交技能,导致在与同学交往中产生摩擦,进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 家庭环境影响: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家庭环境有关,可能存在家庭纷争、家庭暴力等负面因素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学前教师如何应对攻击性行为1. 深入了解孩子:学前教师首先应当深入了解小明的家庭背景、情感状态、日常生活等,找到攻击性行为的根源,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方案。
2. 建立正面关系:学前教师应当与小明建立起积极的、信任的关系,让他感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增强他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3. 引导情绪表达: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艺术创作等方式,引导小明主动表达内心的情感,教会他正确处理情绪,使其学会用言语来替代暴力行为。
4. 整合资源进行干预:学前教师可以整合学校的心理老师、家长以及社会资源,共同帮助小明改善攻击性行为,例如进行心理辅导、家庭关系疏导等。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在面对学生攻击性行为时,我深切理解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攻击性行为的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心,并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取得成效。
我认为学前教师在应对攻击性行为时,应当既重视干预措施的及时性,又注重长期性,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教育过程中,遇到学生攻击性行为是难免的,但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行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向良好的发展道路。
幼儿园教师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师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1. 引言学生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挑战之一。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打人、踢人、咬人、推人等。
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应对这种行为的技巧和策略,以确保所有学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探讨幼儿园教师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和有效策略。
2. 案例描述在一个幼儿园的小组活动中,小明(化名)突然袭击了其他同学,包括推倒、咬人和扔物品。
这种攻击性行为不仅危及其他同学的安全,也给小明自己的教育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该案例需要幼儿园教师采取措施来处理和解决。
3. 分析与评估在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之前,幼儿园教师需要对该行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便有效地制定应对策略。
以下是对该案例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评估和分析:- 行为触发原因:了解攻击性行为的触发原因对于幼儿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在此案例中,可能的触发原因包括情绪失控、不满或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模仿等。
- 预警信号:幼儿通常会展示出行为前的一些预警信号,例如紧张、焦虑、情绪波动等。
教师应该学会识别这些信号,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 儿童发展水平:幼儿芳龄段是一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他们的识别能力、表达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这将有助于教师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动机。
4. 应对策略了解了上述分析结果后,幼儿园教师可以制定下列应对策略:- 提供安全环境:教师应确保幼儿在园内感到安全,并在发生攻击性行为时及时采取行动,以避免伤害其他同学。
这可以通过增加监控、设置规则和限制儿童之间的接触来实现。
- 提供替代行为:为了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其他适当的行为方式,以代替攻击行为。
教导幼儿用言语表达需求、分享情感或寻求帮助。
- 建立情绪调节技巧:通过教授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倾诉情感等,幼儿可以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遇到挑战或压力时更好地控制自己,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攻击性行为是儿童成长中最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时常会遇到学生因情绪失控、无法自我控制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情况。
此时,教师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应对,确保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本文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幼儿园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问题。
案例说明:一名3岁的男孩小明在幼儿园中因为被1岁半的女孩推搡而失去了耐心,开始大声吼叫并捡起地上的玩具狠狠地扔向女孩。
解决思路:1. 制止行为教师首先要及时制止小明的攻击行为,避免事态升级。
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1)发出强硬的口头警告,让小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允许的;(2)劝导、安抚、宽慰,尽量使他冷静下来。
2. 深入了解原因教师在控制住小明的情绪之后,可以借助聆听和观察两种方式,深入了解小明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情况,确定应对策略。
例如:(1)聆听:教师可以与小明进行对话,倾听他所表达的情绪和需求,帮助他了解、认知自己的情绪,并给予对应支持。
(2)观察:教师可以观察小明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帮助分析小明的需求和心理情况。
3. 应对方式教师需要针对小明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1)提供安慰:如果小明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教师可以给予安抚和安慰。
(2)规范行为:教师可以告诉小明他的攻击行为是不被允许的,给他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3)培养自我强化和情绪调节能力:通过帮助小明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和提供积极的声誉强化,以增强其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降低攻击性行为。
4. 持续关注教师不只需要在一时制止小明的攻击性行为,还需要持续关注其后续的情况,确保其情绪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得以提升。
教师可以借助家长的协助,通过定期交流、家访等方式,对小明的情况进行关注和帮助。
总结:针对幼儿园学生攻击性行为,教师应当制止行为、深入了解原因、采取相应的应对方式和持续关注。
小班打人案例教育效果(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幼儿园中小班幼儿打人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某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小班打人案例的教育活动,以下是该案例的教育效果分析。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小班有一个名叫小明的幼儿,近期频繁出现打人的行为。
小明原本性格开朗,但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他经常在幼儿园里推搡、抓咬其他小朋友,让老师和家长十分担忧。
2. 案例原因分析(1)家庭原因: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关爱和关注,从而产生了攻击性行为。
(2)同伴关系:小明在幼儿园中与同伴的交往不融洽,容易产生矛盾,进而引发打人行为。
(3)教师引导:教师对小明的行为关注不足,未能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加强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的家庭环境,指导家长改善亲子关系,增加亲子互动时间。
(2)指导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培养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
2. 同伴关系教育(1)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增进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
(2)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
3. 教师引导(1)关注小明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2)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打人的危害,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矛盾。
4. 案例教学(1)开展“不伤害别人”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打人的危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友爱的动画片,感受友爱氛围,培养他们的同情心。
四、教育效果分析1. 家庭教育方面通过加强与家长沟通,小明的家庭教育环境得到了改善。
家长开始关注小明的情感需求,增加了亲子互动时间,小明的攻击性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
2. 同伴关系方面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小明的同伴关系得到了改善。
他逐渐学会了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与同伴间的矛盾减少了。
3. 教师引导方面教师对小明的关注和引导得到了加强,小明的自信心逐渐增强。
小班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小班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案例:刚开学不久的一天,周孙浩小朋友站在那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抓紧跑过去,问他如何了,他边哭边指着手说:"他咬我”,只见周孙浩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浩浩哭了,也都跑来看喧闹。
这时何一沙也跑来告诉我"那个人也打我,还抢我积木”。
只见桂佳俊小朋友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抢来的积木。
分析:桂佳俊小朋友是个胖胖的小孩,专门可爱,而且比较任性。
但确实是如此一个小男孩,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归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小孩哇哇大哭。
针对这种情形,我们在事后与该家长沟通,才发觉原先该幼儿他要什么总是事事依着他,使他养成了自私,好攻击的心理。
如此的小孩我们该采取如何样的教育呢?第一,我们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小孩的性格,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关心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
其次,我们通过入园、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关心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小孩,对小孩有正确的认识。
第三,我们指导家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判自己的小孩,发觉小孩的优点,及时给予鼓舞,找出小孩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关心,使小孩全面进展。
反思:针对如此的情形,我们老师在幼儿园里应该多培养该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说在体育活动中为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勇敢、坚强、机智、果断、团结互助,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他们感爱好的体育游戏,来促进自控能力的进展,如设计游戏"木头人”,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进展自控能力.游戏中教师鼓舞幼儿要尽量把坚持不动的时刻拉大一些,关于自控较好的幼儿给予充分的确信。
通过游戏使小孩们的自我操纵能力增强。
期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小孩,给小孩以良好的榜样,让小孩在仿照父母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判自我,操纵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
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背景描述:我班的董星琦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出一些“攻击性”行为,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户外活动时。
小班幼儿做操都要求踩在一个大圆圈上,做操前,老师都会带幼儿绕圆圈做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每次他踩在圆圈上就不肯走了,也不许其他幼儿踩在他的点上,否则就会动手推开他们。
做操的过程中,他经常不做,还时常推周围的幼儿,看到别人被他推倒在地,他会笑得很高兴。
有一次,小班的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为防止掉队,我们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要求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
排队走的时候,董星琦经常会故意紧紧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不让其走;有时又不让后面的幼儿拉自己的衣服,否则会动手打人。
晨间活动时,董星琦喜欢用积木搭建手枪、大炮等玩具,只要他看中的,其他幼儿就别想拿,他也会从别的幼儿手中抢夺自己想要的积木。
当他搭好一支手枪,总是很炫耀地朝其他幼儿“砰砰”开枪,然后骄傲地说:“看,我有手枪,我是警察!”分析: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影响较大。
如果家长对幼儿采取溺爱的教养方式,那么娇宠和放纵会导致幼儿为所欲为,使他们稍有不如意就会采用“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情绪。
在同玩的几个幼儿中,董星琦总是以“大哥”自称,在与班上其他幼儿接触时,常会排斥、攻击他们,出现了相互作用的消极效应。
谁要是和他的“兄弟”打架,他就会“挺身而出”,并且警告对方以后不许再打他兄弟,否则叫他“好看”。
策略:(一)要有耐心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项长期工作,一定要有耐心,不可急于求成。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都应更多的强调充满爱和温暖的教育。
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
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可能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也会有心情浮躁的时候,但成人毕竟比幼儿有更丰富的认知能力和忍耐力,只有成人用足够的耐心和宽容的心态去帮助幼儿,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从而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于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的研究
幼儿教育的案例研究——关于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案例的研究主题与背景: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其发展状况既影响幼儿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一种不为社会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
开学后的第一学期,是小班幼儿发生打人、推人、踢人等“攻击性”行为的高发期。
在与研究对象的相处过程中,本人发现这种现象尤其突出,便决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尝试通过对小班一个幼儿具体案例的分析,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幼儿“攻击性”行为一般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侮辱他人的表现。
在幼儿园观察会发现,幼儿间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其具体表现为抢人家的玩具或其它物品、争游戏角色、打人等等。
带过小班的教师都有切身的体会,小班家长找老师告状的最多。
更何况小班幼儿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若不及时加以矫正,不仅会影响到他们道德行为的发展,而且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并造成其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交的困难,有的甚至还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因此,创设有利的教育及社会环境,是帮助“攻击性”幼儿进行矫治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并能促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个案情境描述(一)研究对象简介我班阳阳小朋友今年4岁,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很强,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的不同与变化,反应快,能自信的对自己的发现做出肯定的判断,懂得关心比他小的小朋友,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父母离异,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习惯指挥他人,比较任性,脾气暴躁,容易生气。
(二)阳阳的“攻击性”行为表现1、饭后看书今天琪琪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阳阳走过去抢琪琪的图书.因琪琪抓住图书不放,阳阳就在琪琪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晨间活动在做操时,阳阳经常不做,还时常推周围的幼儿,看到别人被他推倒在地,他会笑得很高兴。
3、玩玩具阳阳喜欢用积木搭建手枪、大炮等玩具,只要他看中的,其他幼儿就别想拿,他也会从别的幼儿手中抢夺自己想要的积木。
小班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
案例:刚开学不久的一天,周孙浩小朋友站在那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连忙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边哭边指着手说:"他咬我”,只见周孙浩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浩浩哭了,也都跑来看热闹。
这时何一沙也跑来告诉我"这个人也打我,还抢我积木”。
只见桂佳俊小朋友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抢来的积木。
分析:桂佳俊小朋友是个胖胖的孩子,很可爱,而且比较任性。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男孩,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归为己有,人家要玩,他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事后与该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该幼儿他要什么总是事事依着他,使他养成了自私,好攻击的心理。
这样的孩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呢?首先,我们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的性格,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
其次,我们通过入园、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
第三,我们指导家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帮助,使孩子全面发展。
反思: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幼儿园里应该多培养该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说在体育活动中为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互助,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来促进自控能力的发展,如设计游戏"木头人”,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发展自控能力.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要尽量把坚持不动的时间拉大一些,对于自控较好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
通过游戏使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
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纠正一位小班幼儿情绪攻击性行为的教育案例
研究对象描述:李苛,2006年12月生,是个特别淘气的男孩子,经常有意无意的打伤和撞伤同伴,在班上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就连我们
班从未谋面的家长都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的名字以最高频率通过自己孩子的嘴巴出现在家长们的面前。
李苛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情绪变化的比较快,高兴了会大喊大叫,不如意了,就乱扔玩具,自控能力较差,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强烈的占有欲,经常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而起争执,甚至攻击别的小朋友。
另外,他的动作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经常有意无意推倒小朋友,有时还会冷不丁的突然撞到老师的身上,要你抱他,他会显得特别高兴和兴奋。
他的攻击性行为与恶意攻击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有本质上的不同,他的攻击性行为常常伴有较强烈的情绪变化,这一行为称之为情绪攻击性行为。
因此,我将李苛作为个案,进行观察、引导和疏通,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减少直至杜绝情绪攻击性行为对其他孩子的伤害。
典型事例描述:
幼儿园的第一天,李苛就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来,别的孩子在因为
父母的离开而哭闹时,他尤其活跃,一会跑到玩具角玩玩玩具,一会左冲右撞、跑来跑去,他特别的高兴和兴奋。
正当老师为他的出色表现和他那高兴劲而表扬他时,情况不妙了,李苛手舞足蹈的高兴忘了形,将坐在旁边的小朋友撞翻在地,被撞翻在地的幼儿号啕大哭,老师拉着叫他给小朋友道歉,他挣脱了老师的手,跑到一边玩玩具去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才短短的半天工夫,前后就有6名孩子告他的状,都是反映李苛打到他了或是推到他了。
此后,李苛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搞
破坏,对于老师的制止,他一点反应也没有。
家庭情况简述:李苛的父母亲文化素质较好,平时由于工作繁忙,
从小就一直由奶奶带大,自然事事都由着他,想干什幺就干什幺,甚至还常出现不答应其无理要求就打奶奶的现象。
在与其父母交流中,他们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格外调皮,不听话,而他们对孩子缺少较为正确的教育方法,不知用什幺办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师对其孩子严格教育。
系统干预步骤:
一、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理解孩子的攻击行为
刚来园没有几天,班上有很多的孩子告他的状,说李苛打他了,为
了避免伤害事故的再次发生,我往往采用的是否定、批评等消极行为和教育方法,还告诫其他孩子离他远一点。
结果适的其反,李苛的行为非但没有得到纠正,反而变本加厉,更多的小朋友和家长到我这儿告他的状,于是,我在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恰当,如何让李苛尽快纠正这一行为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相信孩子》一书中的话给了我启发:要善于透过幼儿淘气、不听话的现象发现美好的品质得到蓬勃发展,那幺恶习就会受到排挤。
李苛的恶作剧、推撞别人目的是想引起老师和小朋友的注意,让大家都来关注他的情绪反应。
如果老师总想着孩子的缺点,那关注点肯定在孩子的错误上,这样孩子就越来越没有信心,产生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jy135幼儿教育)学会欣赏、理解、宽容有问题的幼儿。
经过分析,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以及情绪的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行为。
因此,我改变了对李苛的态度,试着走进他,去理解他,当推人现象再一次发生时,我并没有指责他,而是帮他说话,帮助他去向别的小朋友道歉“李苛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他好吗,
其实他是喜欢你,才碰了你。
”李苛的表现也因为老师态度的改变而改变,他第一次真诚的向别人到了歉,不象过去一样若无其事了,还学老师的样
子,帮助别人摸一摸撞疼的地方。
这一细微的变化再一次证明了要真正的理解孩子的重要性。
二、引导孩子表露自己的情绪、帮助孩子宣泄过激情绪。
教师要理解他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同时
宽容孩子,尊重他的个性,允许他暂时犯一些错误,然后耐心倾听他的心声。
因此,我坚持天天与他交谈,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当他特别高兴的时候,将其拉到身边,抱抱亲亲他,请他谈谈今天有什幺开心的事,和他共同分享快乐的事情。
当他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安抚他、帮助疏导他的异常情绪,使他愿意与老师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高兴事情和不高兴的事情。
老师与孩子平等、细致的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孩子的关爱使他的情绪有了合理的排解途径,从而一点点淡化他的情绪攻击性行为。
三、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发现肯定闪光之处
我用转移他的注意力来制止不良行为,然后通过故事教育法帮助他
找出哪里对了,哪里错了,使其明白推别人是不受别人的喜欢的,培养他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意识,传授交往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发现进步及时表扬。
有一次午饭后,小朋友将椅子摆放的很整齐,璇璇放椅子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乐乐,乐乐大哭起来,一旁的李苛看见了,他说了一句话“跟她道歉”
,看来,他已将老师的话随机运用在生活当中了,这句话使我找到了借机鼓励他的机会,我趁此机会表扬他:“你们看,李苛知道撞到别人会很疼的,以后我们大家都要小心一点,不要撞到别人身上。
”老师的话和小朋
友的掌声使他更加明确了怎样做大家才喜欢。
李苛很喜欢帮老师做事情,我利用他的这一特点,经常性的让他做
一些小事情,比如为小朋友分勺子、分午点呀等等,他在这些为大家服务的事情中情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小朋友开始将他试为能干的大哥哥了,开始接纳和喜欢他了。
正面教育的方法使李苛愉悦的接纳了老师的意见,不知不觉明白了
道理,有意识的减少了情绪攻击性行为,帮助树立了自信,维护了他在小朋友面前的良好形象。
使他喜欢上了集体,也使大家喜欢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