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方病培训课件
![地方病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e6b5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6.png)
性。
实验室检测技术操作指南
了解地方病实验室检测的基本流程和 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试剂。
掌握实验室安全规范和防护措施,确 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学习如何正确操作实验室设备,确保 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习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提供科学的检测依据。
应急处置流程梳理和演练
掌握地方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了解应急处置 的基本流程。
发展的影响。
地方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02
详细阐述了地方病的地理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等流行病
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03
系统介绍了针对各类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策略,包括疫
苗接种、药物治疗、环境改善等多方面措施。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
1 2 3
知识收获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地方病有了更全面 、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 能。
04
学习如何对现场调查结 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形 成科学的调查报告。
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规范
01
02
03
04
掌握地方病样本采集的基本原 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方
法和工具。
学习如何正确保存样本,确保 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了解样本运输的规范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包装材
料。
掌握样本交接的程序和注意事 项,确保样本的安全和可追溯
加强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 场所的健康教育工作,将地方病
防治知识纳入日常教育内容。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加大投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消除地方病发生和流行的条 件。
加强水源保护,确保居民饮水 安全,减少因饮水不洁引起的 地方病。
实验室检测技术操作指南
了解地方病实验室检测的基本流程和 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试剂。
掌握实验室安全规范和防护措施,确 保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学习如何正确操作实验室设备,确保 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习如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提供科学的检测依据。
应急处置流程梳理和演练
掌握地方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了解应急处置 的基本流程。
发展的影响。
地方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02
详细阐述了地方病的地理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等流行病
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03
系统介绍了针对各类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策略,包括疫
苗接种、药物治疗、环境改善等多方面措施。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
1 2 3
知识收获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培训,对地方病有了更全面 、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 能。
04
学习如何对现场调查结 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形 成科学的调查报告。
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规范
01
02
03
04
掌握地方病样本采集的基本原 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方
法和工具。
学习如何正确保存样本,确保 样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了解样本运输的规范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包装材
料。
掌握样本交接的程序和注意事 项,确保样本的安全和可追溯
加强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 场所的健康教育工作,将地方病
防治知识纳入日常教育内容。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加大投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消除地方病发生和流行的条 件。
加强水源保护,确保居民饮水 安全,减少因饮水不洁引起的 地方病。
《预防医学》第8章地方病 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8章地方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ca42e619e8b8f67c1cb95f.png)
医学
15
19:46
(三) 我国地方病的流行状况及防治策略
1、我国地方病的流行状况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的存 在地方病的流行,主要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及克山病等,重病区主要 集中在西部偏远、贫困地区 。 2、地方病的防治策略 ⑴改革地方病管理体制,健全专业队伍
医学 20
19:46
四、临床表现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患者一般表现除颈下部肿大外,无其他明 显症状。一般增长缓慢,中晚期严重肿大者, 可压迫气管、食管及周围神经,出现呼吸、吞 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症状。体检早期甲状腺轻 度肿大,可随吞咽活动,质软、常伴有大小不 等的结节,晚期质地变硬。如甲状腺肿发生囊 性变或囊内出血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19:46
第八章 地方病预防与控制
医学
1
19:46
☉定义
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发生或流行的 疾病,或是在某些地区相对稳定无需外 地输入传染源就经常发生的疾病 地方病在我国病种多,覆盖面广,受 威胁的人口数量大
医学 2
19:46
特 点
1
即地域的特异性。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的 地方性 致病因素决定了地方病的种类。病区才 有发病,非病区不发病 当地居住的人均可患病,且患病率及严重程 度一般随年龄增大而递增。因为年龄越大, 在病区接触的时间越长,接触致病因子越多
19:46
二、病因、发病机制
地质因素 水质因素 膳食因素 致甲肿物质
1、碘摄入量减少 2、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能力 甲状腺素激素合成减少 甲状腺肿大 克汀病
医学 19
高碘
19:46
三、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一)地区分布
世界性分布,我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市、 自治区、都有该病流行,一般流行规律是:山 区>丘陵>平原>沿海,农村高于城市。 (二)人群分布 发生在任何年龄,地甲肿多发生在儿童、 青少年及育龄妇女,女性的最高患病率多在 12~18岁,男性在9~15岁。一般女性患病率明 显高于男性,而地克病的男女患病率无显著差 别,多发生在地甲肿严重流行地区,有家族多 发倾向。
第八章-地方病防治ppt课件
![第八章-地方病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4f0d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8.png)
身材矮小 婴幼儿发育落后 克汀病面容 性发育落后
.
37
典型症状之一: 侏儒
身材矮小
2007年开展的“西部碘缺乏病高危地区调查 ”结果显示,新疆、宁夏、云南、甘肃等省( 区)有地克病新发。
• 迪力木拉提萨吾提, 男,
• 新疆拜城县米吉克 乡11村4组,
• 1997年4月生,重 度神经型克汀病。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①促进生长发育; ②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 ③调节水和无机盐代谢; ④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
17
5. 碘的需要量
碘的最低生理需要量是每人75μg/d ,成 人每人每天需碘量为100-150μg/d ,WHO 推荐为140μg/d 。
.
18
二、碘缺乏病
1. 定义: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是由于碘摄入不足所导致机体以智力发 展障碍为主要伤害的一系列障碍,主要包括地 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
甲状腺储存的碘在 停止碘供应后,只
够维持2~3月
.
15
3.碘的代谢
80%-90% 10%-20% 5%
人体碘主要来自食物、水和空气; 食物进入肠道1~3 h完成碘的吸收; 碘的排泄:80%~85%以上由尿排出,10%
由粪便,5%经汗液、呼吸、毛发脱落、乳 汁等排出。
.
16
4. 碘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第八章 地方病防治
.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地方病概述 第二节 碘缺乏病 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 第四节 地方性砷中毒
.
2
一、地方病的定义
地方病:是指在特定区域 内发生的地球化学性疾病和 自然生物源性地方病的总称。
地方病流行病学ppt
![地方病流行病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bc2c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1.png)
地方病流行病学
目录
• 引言 • 地方病的定义与分类 • 地方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 • 地方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实例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地方病流行病学概述
地方病流行病学是研究地方病流行规律、影响因素及控制策 略的科学。
它旨在揭示地方病的分布、传播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 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地方病流行病学研究需要综合分析多种因素,包 括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作用。
地方病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 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 传播。
03
地方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方法与步骤
1 2
抽样调查
根据地区、人群、时间等因素进行分层抽样, 确定调查样本。
研究方法与过程
收集病例资料
通过医院、疾控中心等机构收集某地区某种地方 病的病例资料。
样本检测
采集病例和健康人群的生物样本,进行遗传、生 化等检测,以鉴别病例和健康人群的差异。
调查问卷
针对该地区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基本 情况、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信息。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 疾病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传播途径。
应加强地方病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 交叉融合,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为地方病防控工作提供更加全面、 系统的支持。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应加强地方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进一步 扩大研究范围,增加样本量,提高数据质量 。
应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开展多学科交叉融 合研究,为地方病防控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系统 的支持。
研究结果与讨论
结果
研究发现该地区的主要地方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征, 且发病与环境、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目录
• 引言 • 地方病的定义与分类 • 地方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地方病的预防与控制 • 地方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实例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地方病流行病学概述
地方病流行病学是研究地方病流行规律、影响因素及控制策 略的科学。
它旨在揭示地方病的分布、传播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 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地方病流行病学研究需要综合分析多种因素,包 括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作用。
地方病流行病学研究可以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 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 传播。
03
地方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方法与步骤
1 2
抽样调查
根据地区、人群、时间等因素进行分层抽样, 确定调查样本。
研究方法与过程
收集病例资料
通过医院、疾控中心等机构收集某地区某种地方 病的病例资料。
样本检测
采集病例和健康人群的生物样本,进行遗传、生 化等检测,以鉴别病例和健康人群的差异。
调查问卷
针对该地区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基本 情况、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信息。
数据分析
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 疾病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传播途径。
应加强地方病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 交叉融合,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为地方病防控工作提供更加全面、 系统的支持。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应加强地方病流行病学的研究,进一步 扩大研究范围,增加样本量,提高数据质量 。
应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开展多学科交叉融 合研究,为地方病防控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系统 的支持。
研究结果与讨论
结果
研究发现该地区的主要地方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布特征, 且发病与环境、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地方病(1)
![地方病(1)](https://img.taocdn.com/s3/m/9376465cb9d528ea80c77910.png)
砷中毒等。
• 2.自然疫源性地方病:也称生物源性地方病。病原体是微
生物和寄生虫,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 3.病因未明的地方病:如大骨节病、克山病的致病因素至
今尚未有确切的定论。
编辑ppt
4
地方病的特征
• 1.地方性特征 即地域的特异性。 • 2.当地居住人群患病率高。 • 3.迁入病区的健康人群同样有可能发病,而且患
编辑ppt
2
地方病的判断依据
• (1) 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 (2)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
低,甚至不发病。
• (3) 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
一致。
• (4) 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
愈。
• (5) 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 ⑷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群防群治 • ⑸建立健全地方病防制法制体系
编辑ppt
7
一、碘缺乏疾病
• 碘缺乏疾病(iodine deficienecy disorders,IDD)是指机
体在不同的发育时期,由于碘的摄取不足而导致的一组 疾病。危害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肿)、地方性克 汀病(地克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特点亚克汀病、胎 儿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 先天性聋哑等等。地甲肿是IDD最明显的表现形式,而 克汀病是IDD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在缺碘地区,由于个 体缺碘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 而且根据缺碘发生在不同时期,其相应的临床表现也不 同。智力损害是碘缺乏病的隐匿性危害,在我国北方 IDD地区曾流传“一代傻、二代甲、三代四代断根芽” 的民谣,在我国被列为重点地方病之一。
• 2.自然疫源性地方病:也称生物源性地方病。病原体是微
生物和寄生虫,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 3.病因未明的地方病:如大骨节病、克山病的致病因素至
今尚未有确切的定论。
编辑ppt
4
地方病的特征
• 1.地方性特征 即地域的特异性。 • 2.当地居住人群患病率高。 • 3.迁入病区的健康人群同样有可能发病,而且患
编辑ppt
2
地方病的判断依据
• (1) 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 (2) 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
低,甚至不发病。
• (3) 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
一致。
• (4) 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
愈。
• (5) 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 ⑷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群防群治 • ⑸建立健全地方病防制法制体系
编辑ppt
7
一、碘缺乏疾病
• 碘缺乏疾病(iodine deficienecy disorders,IDD)是指机
体在不同的发育时期,由于碘的摄取不足而导致的一组 疾病。危害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肿)、地方性克 汀病(地克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特点亚克汀病、胎 儿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 先天性聋哑等等。地甲肿是IDD最明显的表现形式,而 克汀病是IDD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在缺碘地区,由于个 体缺碘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 而且根据缺碘发生在不同时期,其相应的临床表现也不 同。智力损害是碘缺乏病的隐匿性危害,在我国北方 IDD地区曾流传“一代傻、二代甲、三代四代断根芽” 的民谣,在我国被列为重点地方病之一。
地方病 ppt课件-PPT课件
![地方病 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a6004d783e0912a2162abd.png)
12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除冰岛外,IDD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 程度的流行。主要分布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两侧 国家,北美洲五大湖盆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喜马拉雅山地区,大洋洲 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带。最主要的国家有孟加拉、 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俄罗斯,这8个国家占全世界缺碘人口的 54%。一般来说,碘缺乏的表现为山区重于丘陵、 丘陵重于平原、内陆重于沿海。
10
IDD是世界性地方病。1990年统计,它存在 于118个国家,15.72亿人口受碘缺乏的威胁, 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6.55亿,地方性克汀病 病人1120万,43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 育障碍,因严重缺碘而造成死产或流产的胎 儿有3万。2000年WHO统计,受IDD威胁的 国家上升至130个,受威胁的人口达22亿。
4
物理性地方病:地区性物理因素所致的地方 病,如高山病。 我国地方病有70余种,列为国家重点防治 的有7种,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 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 布鲁菌病和鼠疫。
原因不明的地方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5
化学性地方病的预防原则是: 1. 对环境中缺乏某种元素所引起的,应予补 充; 2. 对环境中某种元素过多所引起的,应限制 其进入机体。 生物性地方病的预防措施: 包括杀灭宿主和媒介昆虫、消毒以及预防接 种等。
13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人群分布
IDD可波及全人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儿童和 特殊生理阶段的妇女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婴幼儿、 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育龄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是 IDD 的高危人群。女性最高患病率在12~18岁之间,男 性在 9 ~ 15 岁之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至 成年后患病率逐渐下降,女性仍处于较高水平。从 男女性别来看,多是女性高于男性,但愈是重病区 男女患病率愈接近。
《地方病培训》PPT课件
![《地方病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3028dfde80d4d8d05a4f38.png)
整理课件ppt
5
整理课件ppt
6
B、甲状腺明显肿大,当超过受检查拇指 末节、并除外甲亢、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 疾病,可诊断为甲状腺肿。
C、在上述地区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 8—10岁学生甲状腺大率大于5%可确定地 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并构群体公共卫生问 题。
整理课件ppt
7
(3)地甲肿分型:
A、弥漫型:甲状腺均匀弥漫肿大,B超检 查不出结节,触诊摸不到结节;
B、结节型:在甲状腺上可查到一个或几 个结节;
C、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可查 到一个或几个结节。
整理课件ppt
8
(4)地甲肿分度:
0度: 头颈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
见,不易摸(即看不见,摸不着)。
整理课件ppt
9
Ⅰ度: 颈部处于正常位置时,可触及肿大的
甲状腺,但用肉眼看不见。当患者作各咽 动作时肿块可在颈部上下移动,即使在甲 状腺不发生肿大的情况,出现甲状腺结节。
2、大骨节病
整理课件ppt
18
概念
大骨节病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 变的地方性变形骨关节病。常多发生对称 性,对称性侵犯软骨,导致骨内或成骨障 碍,管状骨变短,继发变形性关节病,主 要发生于儿童和少年,临床表现为关节疼 痛,肿粗变形,肌肉萎缩,运动障碍。
整理课件ppt
19
整理课件ppt
20
整理课件ppt
整理课件ppt
3
1、碘缺乏病
(1)概念: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
机体摄入碘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最主 要是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 下,体格发育迟滞或永久性障碍,也可能 导致孕妇流产、先天畸形,主要是甲状腺 肿和克汀病。
整理课件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二)临床表现 大多数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起病缓慢, 早期仅见甲状腺轻度肿大,多为弥漫性,一 般无明显症状。当甲状腺肿大到一定程度时, 压迫气管和食道可引起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 肿大的甲状腺压迫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 哑、痉挛性பைடு நூலகம்嗽等刺激性症状。
22
(三)诊断标准 ▲
我国现行地甲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1.生活于碘缺乏区(水碘低于10μg/L,尿 碘 低 于 100 μg / L ) ; 高 碘 地 区 ( 水 碘 高 于 300μg/L,尿碘高于800 μg/L);或存在致 甲状腺肿大物质之地区。
地区分布 :除冰岛外,IDD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 程度的流行。主要分布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两侧 国家,北美洲五大湖盆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喜马拉雅山地区,大洋洲 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带。最主要的国家有孟加拉、 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俄罗斯,这8个国家占全世界缺碘人口的 54%。一般来说,碘缺乏的表现为山区重于丘陵、 丘陵重于平原、内陆重于沿海。
14
碘缺乏病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
1.营养因素 IDD的发生与不合理的膳食有密切关 系,如低蛋白、低热量的膳食可影响肠道对碘的吸 收,以及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转化。有人发现,某 些病区居民膳食中维生素A、C、B12不足可促使甲 状腺肿发生,这可能是因为维生素是氧化还原酶的 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不足影响了甲状腺激素合成 过程中一系列氧化还原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讲 IDD是以碘缺乏为主的多种营养素缺乏症。
17
碘缺乏的病因
4. 环境污染物 重金属:铅、汞、铬、锰等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 PCB 硝酸盐
18
临床表现
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简称 地甲病,其主要症状是甲状腺肿大。
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 crctinism)简称 地克病,是严重缺碘性地甲病区出现的一种地方 病,患者出生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体格 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动障碍以及伴有不同程 度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肿,可概括为呆、 小、聋、哑、瘫,故国内有人称之为地方性呆小 病。
19
二、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是一 种由于地区性环境存在特异性致甲状腺肿 因素,主要是缺碘,还有碘过多或存在其 他致甲状腺肿物质等而引起的地方病,是 IDD最常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主 要体征是甲状腺肿大。
20
(一)发病机制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甲状腺素,又称四碘甲腺原氨 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两种,它们都是酪 氨酸碘化物。当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反馈地促使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 刺激甲状腺组织增生肿大。早期腺体呈弥漫性肿大, 是甲状腺在缺碘情况下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及时补碘 可恢复正常。中期由于酪氨酸结合的碘不足,产生的 甲状腺蛋白不能经水解分泌出去,致使部分滤泡腔内 积贮大量胶质。晚期滤泡高度肿大,充盈胶质,出现 退行性变,并因供血不足,细胞发生坏死,局部出现 纤维化结节或钙化。
10
IDD是世界性地方病。1990年统计,它存在 于118个国家,15.72亿人口受碘缺乏的威胁, 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6.55亿,地方性克汀病 病人1120万,43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 育障碍,因严重缺碘而造成死产或流产的胎 儿有3万。2000年WHO统计,受IDD威胁的 国家上升至130个,受威胁的人口达22亿。
11
我国是世界上IDD的重病区之一,全国31个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上海外都有不同 程度的流行。2019年卫生部统计,我国有 7.27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地方性甲状 腺肿病人799万,地方性克汀病病人18.7万, 人群平均智商低10~15个百分点,弱智者 比例在病区儿童中达5%~20%。
12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2.甲状腺肿大超过受检者拇指末节;排除甲 亢、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它甲状腺疾病。
3.在上述地区内,采用PPS抽样(比率抽样) 方法,8-10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大于5%
23
15
碘缺乏的病因
2. 致甲状腺肿的化学物质 : 致甲状腺肿的化学物质:食物中所含的硫 氰酸盐、硫葡萄糖苷、生物类黄酮含量过 高和水源有机污染(酚类:间苯二酚)严重等 也有致甲状腺肿作用;无机元素:钙、氟、 锂等。
16
碘缺乏的病因
3.致甲状腺肿的药物: 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硫脲类药物等 其它药物:钴盐(治疗肾炎、贫血)
13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人群分布 IDD可波及全人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儿童和 特殊生理阶段的妇女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婴幼儿、 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育龄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是IDD 的高危人群。女性最高患病率在12~18岁之间,男 性在9~15岁之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至 成年后患病率逐渐下降,女性仍处于较高水平。从 男女性别来看,多是女性高于男性,但愈是重病区 男女患病率愈接近。
8
碘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分布广泛,但不均匀 深山区低于半山区;半山区低于平原,平 原低于沿海 生物体内碘量高于无机物,海洋生物高于 陆地生物,动物体内高于植物 鱼、肉、蛋、奶高于粮食、蔬菜、水果。 海产品高于陆地食物
9
碘的生理需要量
碘的日供给量在150~500μg 长期摄入碘的含量低于100 μg或高于1000 μg ,都可能造成危害。
地方病 ppt课件
• •
化学性地方病的预防原则是: 1. 对环境中缺乏某种元素所引起的,应予补
充; 2. 对环境中某种元素过多所引起的,应限制
其进入机体。 生物性地方病的预防措施:
包括杀灭宿主和媒介昆虫、消毒以及预防接 种等。
6
第二节 碘缺乏病
7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是由于人类生存环境中缺少人体必 需的微量元素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 病,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 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 1983年在第四届亚洲营养学年会上Hetzel教 授提出用碘缺乏病来代替甲状腺肿及克汀病 这一术语。
(二)临床表现 大多数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起病缓慢, 早期仅见甲状腺轻度肿大,多为弥漫性,一 般无明显症状。当甲状腺肿大到一定程度时, 压迫气管和食道可引起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 肿大的甲状腺压迫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 哑、痉挛性பைடு நூலகம்嗽等刺激性症状。
22
(三)诊断标准 ▲
我国现行地甲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1.生活于碘缺乏区(水碘低于10μg/L,尿 碘 低 于 100 μg / L ) ; 高 碘 地 区 ( 水 碘 高 于 300μg/L,尿碘高于800 μg/L);或存在致 甲状腺肿大物质之地区。
地区分布 :除冰岛外,IDD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 程度的流行。主要分布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两侧 国家,北美洲五大湖盆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喜马拉雅山地区,大洋洲 巴布亚新几内亚一带。最主要的国家有孟加拉、 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俄罗斯,这8个国家占全世界缺碘人口的 54%。一般来说,碘缺乏的表现为山区重于丘陵、 丘陵重于平原、内陆重于沿海。
14
碘缺乏病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
1.营养因素 IDD的发生与不合理的膳食有密切关 系,如低蛋白、低热量的膳食可影响肠道对碘的吸 收,以及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和转化。有人发现,某 些病区居民膳食中维生素A、C、B12不足可促使甲 状腺肿发生,这可能是因为维生素是氧化还原酶的 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不足影响了甲状腺激素合成 过程中一系列氧化还原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讲 IDD是以碘缺乏为主的多种营养素缺乏症。
17
碘缺乏的病因
4. 环境污染物 重金属:铅、汞、铬、锰等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 PCB 硝酸盐
18
临床表现
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简称 地甲病,其主要症状是甲状腺肿大。
地方性克汀病(endemic crctinism)简称 地克病,是严重缺碘性地甲病区出现的一种地方 病,患者出生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体格 矮小、听力障碍、神经运动障碍以及伴有不同程 度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肿,可概括为呆、 小、聋、哑、瘫,故国内有人称之为地方性呆小 病。
19
二、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是一 种由于地区性环境存在特异性致甲状腺肿 因素,主要是缺碘,还有碘过多或存在其 他致甲状腺肿物质等而引起的地方病,是 IDD最常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主 要体征是甲状腺肿大。
20
(一)发病机制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甲状腺素,又称四碘甲腺原氨 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两种,它们都是酪 氨酸碘化物。当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反馈地促使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 刺激甲状腺组织增生肿大。早期腺体呈弥漫性肿大, 是甲状腺在缺碘情况下的一种代偿性反应,及时补碘 可恢复正常。中期由于酪氨酸结合的碘不足,产生的 甲状腺蛋白不能经水解分泌出去,致使部分滤泡腔内 积贮大量胶质。晚期滤泡高度肿大,充盈胶质,出现 退行性变,并因供血不足,细胞发生坏死,局部出现 纤维化结节或钙化。
10
IDD是世界性地方病。1990年统计,它存在 于118个国家,15.72亿人口受碘缺乏的威胁, 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6.55亿,地方性克汀病 病人1120万,43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 育障碍,因严重缺碘而造成死产或流产的胎 儿有3万。2000年WHO统计,受IDD威胁的 国家上升至130个,受威胁的人口达22亿。
11
我国是世界上IDD的重病区之一,全国31个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除上海外都有不同 程度的流行。2019年卫生部统计,我国有 7.27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地方性甲状 腺肿病人799万,地方性克汀病病人18.7万, 人群平均智商低10~15个百分点,弱智者 比例在病区儿童中达5%~20%。
12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2.甲状腺肿大超过受检者拇指末节;排除甲 亢、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它甲状腺疾病。
3.在上述地区内,采用PPS抽样(比率抽样) 方法,8-10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大于5%
23
15
碘缺乏的病因
2. 致甲状腺肿的化学物质 : 致甲状腺肿的化学物质:食物中所含的硫 氰酸盐、硫葡萄糖苷、生物类黄酮含量过 高和水源有机污染(酚类:间苯二酚)严重等 也有致甲状腺肿作用;无机元素:钙、氟、 锂等。
16
碘缺乏的病因
3.致甲状腺肿的药物: 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硫脲类药物等 其它药物:钴盐(治疗肾炎、贫血)
13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人群分布 IDD可波及全人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儿童和 特殊生理阶段的妇女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婴幼儿、 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育龄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是IDD 的高危人群。女性最高患病率在12~18岁之间,男 性在9~15岁之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至 成年后患病率逐渐下降,女性仍处于较高水平。从 男女性别来看,多是女性高于男性,但愈是重病区 男女患病率愈接近。
8
碘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分布广泛,但不均匀 深山区低于半山区;半山区低于平原,平 原低于沿海 生物体内碘量高于无机物,海洋生物高于 陆地生物,动物体内高于植物 鱼、肉、蛋、奶高于粮食、蔬菜、水果。 海产品高于陆地食物
9
碘的生理需要量
碘的日供给量在150~500μg 长期摄入碘的含量低于100 μg或高于1000 μg ,都可能造成危害。
地方病 ppt课件
• •
化学性地方病的预防原则是: 1. 对环境中缺乏某种元素所引起的,应予补
充; 2. 对环境中某种元素过多所引起的,应限制
其进入机体。 生物性地方病的预防措施:
包括杀灭宿主和媒介昆虫、消毒以及预防接 种等。
6
第二节 碘缺乏病
7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IDD):是由于人类生存环境中缺少人体必 需的微量元素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 病,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 病、智力障碍、生殖功能障碍等。 1983年在第四届亚洲营养学年会上Hetzel教 授提出用碘缺乏病来代替甲状腺肿及克汀病 这一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