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角的概念。
2. 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的形成。
2. 观察角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
二、探究1. 出示角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学生举例: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角,并描述其特征。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角的性质,如大小、形状等。
4. 学生汇报: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三、应用1. 出示题目: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角,哪些不是。
2. 学生解答: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定义和特征。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其中的角,并描述其特征。
2. 完成练习册上有关角的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概念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角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角的知识,如角的分类、角的度量等,让学生对角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概念的形成详细补充和说明:角的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角的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不容易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形成正确的角的概念,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来感知角、认识角。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范文(通用5篇)

《⾓的初步认识》的教案范⽂(通⽤5篇)《⾓的初步认识》的教案范⽂(通⽤5篇) 作为⼀名专为他⼈授业解惑的⼈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的初步认识》的教案范⽂(通⽤5篇),欢迎⼤家分享。
《⾓的初步认识》的教案1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版教材第三册38—45页。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认识、画⾓,直⾓的认识、判断直⾓,画直⾓、锐⾓和钝⾓,⽤三⾓尺拼⾓。
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和直⾓的初步认识,画直⾓、锐⾓和钝⾓,⽤三⾓尺拼⾓。
这些内容是在学⽣已经初步认识长⽅形、正⽅形、三⾓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活情景认识⾓和直⾓、锐⾓、钝⾓。
⾓和直⾓与实际⽣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
教材从学⽣熟悉的校园⽣活情景引出⾓和直⾓、锐⾓、钝⾓,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和直⾓、锐⾓、钝⾓,使学⽣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认识⾓和直⾓、锐⾓、钝⾓。
数学具有⾼度的抽象性,⼩学⽣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
教材根据⼉童学习的这⼀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学习⼏何知识。
单元学情分析: 单元学情分析: 这是学⽣第⼀次系统地学习⾓的知识,学⽣在⽣活中已有⼀些零散的关于平⾯图形“⾓”的知识和经验,但对于抽象的⾓的概念、特征、⾓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仍有⼀定的困难。
教材单元主题图呈现了⼀个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感性、直观地看到⾓在⽣活中⽆处不在,进⽽引导学⽣观察实物逐步抽象出所学⼏何图形,再通过学⽣实际操作活动,如:折⼀折、摸⼀摸、⽐⼀⽐、剪⼀剪、摆⼀摆等,加深对⾓的认识和掌握⾓的基本特征,符合学⽣由浅⼊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规律。
数学1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共17张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心
安
;
书
一
笔
清
远
,
盈
一
抹
恬
淡
,
浮
华
三
千
,
只
做
自
己
;
人
间
有
情
,
心
中
有
爱
,
携
一
米
阳
光
,
微
笑
向
暖
。
口
罗
不
是
。
•■
电
:
那
你
的
第
一
部
戏
有
没
有
胆
怯
,
像
费
里
尼
拍
第
一
部
戏
时
就
穿
戴
得
很
正
式
给
人
一
种
威
严
感
。
口
罗
没
有
我
和
他
不
同
。
我
是
从
底
层
爬
上
来
的
我
清
楚
怎
么
运
作
这
个
东
西
(
电
影
拍
摄
)
所
以
为
什
么
很
多
时
候
在
现
场
我
不
想
等
。
你
可
以
说
凡 事 都是 多 棱 镜 , 不 同 的 角 度 会 看 到 不 同 的 结 果 。 若 能 把 一 些 事 看 淡 了 , 就 会 有 个 好 心境 , 若 把 很 多 事 看 开 了 , 就 会有 个 好 心 情 。 让 聚 散 离 合 犹 如 月 缺 月 圆 那 样 寻 常 , 让 得 失 利 弊 犹 如 花 开 花 谢 那 样自 然 , 不 计 较 , 也 不 刻 意 执 着; 让 生 命 中 各 种 的 喜 怒 哀 乐 , 就 像 风 儿 一 样 , 来 了 , 不 管 是 清 风 拂 面 , 还 是 寒 风凛 冽 , 都 报 以 自 然 的 微 笑 , 坦然 的 接 受 命 运 的 馈 赠 , 把 是 非 曲 折 , 都 当 作 是 人 生 的 定 数 , 不 因 攀 比 而 困 惑 , 不为 贪 婪 而 费 神 , 无 论 欢 乐 还 是忧 伤 , 都 用 平 常 心 去 接 受 ; 无 论 得 到 还 是 失 去 , 都 用 坦 然 的 心 去 面 对 , 人 生 原 本就 是 在 得 与 失 中 轮 回 的 , 让 一切 所 有 的 经 历 , 都 化 作 脸 上 的 云 淡 风 轻 。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角,掌握做角和比角的方法。
2.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生活中角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称,并学会做角、比角。
教学难点:感受角的大小跟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教师:数学课件、活动角(教具、学具)、信封、板贴、角模型等。
学生: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活动角(学具、教具)、大立体、信封、板贴、U盘、角模型、大图形等。
学生:活动角等。
信封右上角;(确定信封管理员)一、直接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角。
(板贴:角)二、探究新知(一)认识角(用时4’)【热身环节】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说,你说,你说)生1:直角、钝角、锐角。
生2:长方体上有角。
追问:你怎么知道的?生3:角是尖尖的。
师:看来,对于角大家并不陌生。
1.独立思考。
师:我带来了几位小朋友课前画的角,请你看一看: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456。
(分四步呈现,聚焦到一个角上。
)(慢)【提问1】现在请你思考:它们都是角吗?为什么?(出示ppt思考的问题。
)(慢)2.小组交流好多同学都有想法了。
现在请你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开始。
(一号坐姿,面向老师)师:有不是角的吗?生1:3号不是。
(还有吗?)生2:5号不是。
(还有吗?)追问:还有吗?预设:生3:6号不是。
追问:谁有不同的意见?生4:是角。
追问:为什么?生5:因为它也是尖尖的,直直的边。
(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追问:其他的三个是不是也有这个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角的基本特征。
【提问2】那剩下的四个都是角咯?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生1:都是尖尖的。
(你来指一指,...都有吗?)师:谁还想来指一指?生4:这里,...(动画操作:尖尖的点配音闪烁3次)师:刚才大家都找到了角的顶点。
(板贴:一个顶点)还有吗?生5: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关于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角。
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2、学生分析: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
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依据课程标准及三维目标要求,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②过程与方法在“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指一指”、“做一做”等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让学生在认识角的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b、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景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c、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在头脑中抽象出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

3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笔记本单元教学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
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
因此,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由于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并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各类角;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也认识了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此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虽然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二年级的学生感性经验还很缺乏,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1.注意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角的知识是抽象的,但将角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变得直观活泼。
要利用教科书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图,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升他们对角的认识。
2.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
画角、折角、做活动角、比角等操作活动虽然比较简单,但教师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
第7单元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新征程》(苏教版)

第7单元第1课时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新征程》(苏教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引导,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区分锐角、直角、钝角,并学会用角度表示角的大小。
3. 角的基本性质: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能识别各种类型的角。
2. 培养学生用角度衡量角的大小的能力。
3. 通过对角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角的分类和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角的模型,包括锐角、直角、钝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角,如门窗角、书桌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角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并描述角的特点。
4. 角的大小:用量角器测量不同类型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 角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学会用角度表示角的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并说明理由。
(1)一把直尺,两个端点之间的夹角是90度,这是一个______角。
(2)一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大于90度,这是一个______角。
(3)一把三角板的其中一个角小于90度,这是一个______角。
2. 答案:(1)直角;因为直尺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夹角是90度。
(2)钝角;因为多边形的一个内角大于90度。
《角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角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重点: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难点: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红领巾、三角板、纸、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叫了起来:快来看啊,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学生:观察剪好的五角星。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哪里还有角?2、什么是角?二、学习新知师:在图中你发现那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学生:同为交流观察到的角,再到前台指给全班同学看。
师:你能说说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学生通过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角的感受。
演示角从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来的过程。
结合刚抽出来的图形讲述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学生:学生给角的各部分命名。
教师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一个角吗?学生:学生独立做角,可能会根据情景图的提示剪一剪、摆一摆,也可能用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三、认识直角出示情景图师: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学生:到情景图上找角。
出示:显示在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
学生:观察并再一次认识角。
师: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学生可能发现:1、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图中的角形状一样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
你看,直角符号像什么?你还在哪见过直角?学生:在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
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找,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
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顶点
边
边
两条边都是直的,都是从顶点出发的。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 边 )组成的。
二、学习新课
看角的变化
小组讨论:角的两边叉开越大,角怎样变化?
二、学习新课
看角的变化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 大 ),角就越( 大 )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 小 ),角就越( 小 )。
二、学习新课
探究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对折两次、三次、四次可 以折成大小不同的角。
二、学习新课
探究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举手发言:第一个角 大于 第二个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新课
你知道使用什么工具画角吗? 使用直尺或三角尺画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
四、课堂小结
1.认识角 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
四、课堂小结
3.画角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 就画成了一个角。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巩固反馈
1.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数学课本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
书桌
文具盒
信号指示牌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
三、巩固反馈
2.按照例2的方法,自己画出一个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4个
有( 20 )个角。
三、自主练习
4.拓展练习
(1)剪一剪 动手试一试,把长方形纸片剪一次,能得到几个角? 温馨提示: ★只能剪一次 ★使用剪刀时请注意安全
(2)摆一摆 动手将你手中的长方形多剪几次,然后打乱纸片的顺 序,重新拼图,一定会有别样的收获。
四、回顾反思
问题:图上的角都藏在哪里?赶紧把它们找出来吧! 比一比看谁找的多,找得快!
二、你说我讲
1.情景找角
找找吧!
相信你一定是火眼金睛!
交流汇报:同学们,一定要找仔细呀!
二、你说我讲
2.实物指角
动手操作:指一指它们的角分别在哪里?
二、你说我讲
3.动手折角
活动要求: (1)课前准备纸,形状不限。 (2)每人折出2-3个角。 (3)保证纸面平整。 (4)在小组内展示。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
(边)
(顶点) (边)
要求:请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三、自主练习
2.对比练习
(√ )
( ×)
(√ )
( ×)
( √)
要求: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说为什么?
三、自主练习
3.综合练习
1个
有( 3 )个角,
1个
有( 4 )个角,
4个
有( 12 )个角。
二、你说我讲
4.实物感知角
探究:摸一摸,说一说。
二、你说我讲
4.实物感知角
边
顶点
边
探究: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
结论:尖尖的点叫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二、你说我讲
4.实物感知角
边 顶点 边
巩固: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一下它们吧!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教材P39,课堂作业本第27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能正确辨认角。
(2)经历做一做、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过程,会用尺子画角,能正确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在操作、合作、交流等过程中,提高观察、综合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
教学重点认识角及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小棒、三角尺、活动角、板贴、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环节目标学习材料与任务学生活动与学情预设教师跟进反思与改进(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角,激趣引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之星送给这节课发言最积极、听课最认真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生:五角星。
生:有。
师:赵老师相信大家,我们一起来做到,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因为它有5个角。
)1师:你们可真会思考,谁能来指一指它们的角都在哪里?学生指角。
师:是啊,这就是五角星的角。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角。
(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观察发现,寻找特征。
1.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我们班的同学就是很喜欢思考,老师想考验大家,看看我们美丽的校园中,藏着哪些角?看谁的最有眼力,看到了举手坐端正让老师看到哦。
学生指角。
(课件根据学生指的过程,放大并用色线标出实物中的角。
)师:看来大家都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有这么多的角。
把找角和指角环节结合,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学会正确指角方法,渗透角的两边是射线。
2.指角。
引导正确指角方法。
师:瞧,那位老师手里的三角板变到我手里来啦,谁想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学生指角。
预设:指一个点。
生:不是,这个是点。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有关?
(1)学生按口令操作
(2)指名回答: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集体订正
(4)教师重点引导: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因为边长是射线,可以无
限延长。
11.教师:我们做了这么多角,咱们怎样才能在本子上画出一个角呢?请同学
(1)学生自由分类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同时说出分类理由(有角的一类,没角的一类)
(4)集体订正
(5)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你们分类的理由很充分,值得赞扬!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和长方形中连接两条相邻边的部分叫什
么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课间活动,因为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既让我们心情愉快,又健
要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学习方法。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
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
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
两条边,最后在两条边之间画出一条弧线,这就是一个角)
(3)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空手指角。
5.谁能上来指一指扇子上的角?钟面上的呢?
(1)指名课件前指角
(2)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先找角,然后指角
的这样一个设计。学生对于角的指法,很多存在错误,教师这部分直接采用讲
授的方法,放学生通过模仿教师,学会了正确的指角方法,做到了教师是课堂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

2020年最新3 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教学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
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
因此,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由于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并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各类角;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也认识了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此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
虽然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二年级的学生感性经验还很缺乏,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1.注意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角的知识是抽象的,但将角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变得直观活泼。
要利用教科书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图,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升他们对角的认识。
2.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
画角、折角、做活动角、比角等操作活动虽然比较简单,但教师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