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醉翁亭记翻译赏析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翻译赏析的意思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翻译赏析的意思“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 1 环:环绕。
2 滁: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3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 皆:副词,都。
5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 壑:山谷。
7 尤:格外,特别。
8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9 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10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1 潺潺:流水声。
12 酿泉:泉的名字。
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3 回:回环,曲折环绕。
14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15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16 然:……的样子。
欧阳修《醉翁亭记》文言文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醉翁亭记》文言文译文及赏析《醉翁亭记》是由欧阳修所创作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醉翁亭记》课文详细解析 课文+解词+翻译+文言现象
《醉翁亭记》课文详细解析1.环滁皆山也。
【环滁(chú):环绕着滁州城。
环,环绕。
滁州,现在安徽省东部。
皆:副词,都。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其:代词,这里指代滁州。
诸:许多。
林壑:树林山谷。
尤:特别。
蔚然:茂盛的样子。
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深:幽深。
秀:秀丽。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山:名词作状语,沿山路。
行:走。
闻:听。
潺潺(chán):拟声词,这里用来模拟流水声。
而:连词,表顺承关系。
于:介词,在。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回:回环。
转:转弯。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于:介词。
……者……也:判断句。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作:造。
者:……的人。
之:的。
僧(s ēng):和尚。
名:取名,题名。
之:它。
自谓:自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客:宾客。
饮:喝。
于此:在这里。
辄(zhé):就。
而:连词,不译。
故:因此。
号: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意:情趣。
在乎:“乎”同“于”,在。
得:领会。
而:连词,表顺接。
寓:寄托。
】【译文】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城西南方的许多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秀丽,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邪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同宾客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解析】全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城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
《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
《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醉翁亭记》确是一篇风格清新、摇曳生姿、优美动人的抒情散文。
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赏析一《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之流。
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被贬,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古诗《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古诗《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古诗《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引言: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
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通用7篇】
《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通用7篇】译文篇一《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夏竦之流。
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
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醉翁亭记》原文赏析篇二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夫若日出林花,云归洞,变化明,山中早晚也。
野香馥郁,美木美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四时也在山中。
朝夕归,四点的景色不一样,欢乐无穷。
至于途中唱歌的失败者,行者在树上歇息,前者呼唤,后者应扶,不停往返者游。
近溪垂钓,溪深鱼肥,酿春酒,春香酒浓,山菜野。
但是,如果和过去混在一起,那就是一场盛宴。
盛宴的快乐不是丝绸或竹子。
射手中,玩家获胜,坐起喧哗者皆大欢喜。
那些脸色苍白,白发苍苍,谦让的人,防卫过当,醉了。
夕阳在山,人影散,太守归,客随。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1《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是一篇令人不禁喜爱的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乐观。
醉翁亭记_全文逐句翻译
《醉翁亭记》重点字解释、全文翻译北宋欧阳修1.环滁皆山也。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环:环绕。
皆:都。
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
远远看去,那树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其:指滁州城。
壑:山谷。
尤:特别。
之:缓和语气,无实义。
蔚然:茂盛的样子。
而:表并列。
深秀:幽深秀丽。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在山上。
于:从。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回:回环,曲折环绕。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坐落在高处。
于:在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作:建造。
之:的。
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名:命名。
自谓:用自称来命名。
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辄:就。
号:取别号。
曰:叫做。
年又最高:年纪最大。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意:情趣,意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别有用心。
乎:于,介词。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得:领会寓:寄托第一个“之”:的。
后两个“之”都代“乐趣”。
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又如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或明或暗,变化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10.霏:雾气。
开:消散归:聚拢。
冥(míng):昏暗。
晦(huì):阴暗。
初中必背古诗文及翻译之《醉翁亭记》
初中必背古诗文及翻译之《醉翁亭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面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尤其秀美,远远望过去那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地方就是琅琊山。
在山中行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奔泻而下的山泉,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随山转,有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紧靠泉边的亭子,是醉翁亭。
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
给亭子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命名的。
太守和客人到这里饮酒,稍微饮上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席间最大的,所以自己取名号叫醉翁。
醉翁的真意不在于酒,而在于山水之中。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岩谷山洞便昏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是山中早晨和傍晚的景色。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山石显露的景色,就是山里四季的景色。
早晨前往,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致不同,因而乐趣也无穷无尽。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古诗《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古诗《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诗《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古诗《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引言: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九上语文古诗词醉翁亭记翻译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翻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得很少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烟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人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这是滁州人出游。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赏析的意思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赏析的意思“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古诗作品《醉翁亭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1 环:环绕。
2 滁: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3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 皆:副词,都。
5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 壑:山谷。
7 尤:格外,特别。
8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9 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10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1 潺潺:流水声。
12 酿泉:泉的名字。
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3 回:回环,曲折环绕。
14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15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16 然:……的样子。
17 临:靠近。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醉翁亭记》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醉翁亭记》词语解释 1.环:环绕。
2.皆:副词,都。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5.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醉翁亭记古诗原文
醉翁亭记古诗原文
关于醉翁亭记的诗句
《醉翁亭记》的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翻译古诗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
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
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方的
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
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
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醉翁亭记》古诗解析
《醉翁亭记》古诗解析醉翁亭记是元代文学家和文秘郑应龙创作的一篇散文诗。
本文通过叙述主人公在醉翁亭上的一次宴会经历,展示了醉翁愉快而随意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下面将对《醉翁亭记》进行详细的古诗解析。
首先,整篇文章运用了较为自由流畅的词句和描写手法,真实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情和情感变化。
例如在文章的开头,郑应龙以“醉翁亭,岁晚风度,台山皇陵之首”作为开篇,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又通过节气的描述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风景联想。
接下来,郑应龙逐渐将读者引入到故事中,以朴素的语言叙述主人公与朋友在醉翁亭上的宴会经历,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其次,整篇文章适度地运用了感慨和悲怀的情感色彩,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在文章的结尾,郑应龙通过对宴会结束后的亭子景观的描写,以及对主人公一晚间宴会的回顾,既表现了主人公饱足而愉快的心情,又抒发了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其中“明月空照山,依旧树丛间”一句,含蓄地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并通过“依旧”一词凸显了岁月无情的变化。
此外,在《醉翁亭记》中,郑应龙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和比喻手法,丰富了作品的意境和表达效果。
例如,“既酒倾延,离此操觚,往者俭约,此夜腾烟”一句,通过以酒作为象征和倾倒更进一步代表人们宴会的豪放不羁。
又如“我生无酒,与子偕来,世间多物,好饮不尽”一句,通过使用“酒”作为喻体,道出了人生的无限乐趣和珍贵之处。
总的来说,《醉翁亭记》是一篇极具艺术价值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它不仅给读者带来了欣赏的快乐,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对这篇诗词的解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独特魅力。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古诗文网
醉翁亭记
——古诗文网
醉翁亭记,又称《盛宣怀游图》,李翰笔下的一首抒情小诗,记录了李翰的老朋友吴融在游太湖的一次情怀。
这首诗被称为“醉翁体”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其优美动人的意境而广为流传。
一、原文
醉翁亭记
——李翰
亭台如盖,因风偃柳;斜月嫦娥,明月当空。
云茫茫兮渺渺,楼台曲折傍水潺。
吴融此夕何夕,望乡思归惆怅恨。
几时傍江荡,断发泛泪愁;梦回洞庭海,叹生涯多舸舟。
二、翻译
醉翁亭记
——李翰
亭台似一蓬,浮云中柳欲斜;新月娥娥,清光照人来。
云蒙蒙兮迷悠悠,楼台岐峻就江潺。
吴融此夜伤心处,望乡思归心欲死。
偶尔靠江漫游,百思萦绕满眼洒;梦回洞庭湖,叹说这人生载舟载舆。
古诗文经典赏析之醉翁亭记
山水相映之美 朝暮变化之美 四季变幻之美 动静对比之美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欧阳修 曾巩 王安石
CONTENTS
背
认
课
拓
景
字
文
展
知
识
赏
学
识
词
析
习
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 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 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醉翁亭记》就 写在这个时期。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 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 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 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正当四十岁的盛 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 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 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 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由山而峰,由峰而泉, 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 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句 句相衔不着痕迹,给人完 整的“山水之乐”印象。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 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 岩穴瞑”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 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话 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 一季一幅画面。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 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 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 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但太守之乐与众不 同,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作者并没有袒露胸 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者,太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 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 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 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 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 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 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 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醉翁亭记翻译赏析《醉翁亭记》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欧阳修。
其古诗全文如下:【前言】《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
《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 ,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 、“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醉翁亭记》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1 环:环绕。
2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3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 皆:副词,都。
5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 壑(hè):山谷。
7 尤:格外,特别。
8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9 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10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1 潺潺(chán):流水声。
12 酿泉:泉的名字。
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3 回:回环,曲折环绕。
14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15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16 然:⋯⋯的样子。
17 临:靠近。
18 于:在。
19 作:建造。
20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1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2 辄(zhé):就,总是。
23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4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5 曰:叫做。
26 意:这里指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7 乎:相当于“于”28 得:领会。
29 寓:寄托。
30 夫(f 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31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
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32 开:消散,散开。
33 归:聚拢。
34 暝(míng):昏暗。
35 晦:昏暗。
36 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37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 ,名词。
38 发:开放。
39 秀:植物开花结实。
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40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41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4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溪水滴落,山石显露。
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43 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44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45 休于树: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46 伛偻(yǔ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47 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48 临:来到。
49 渔:捕鱼。
50 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51 洌(i è):清澈。
52 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53 野蔌(ù):野菜。
蔌,菜蔬的总称。
54 杂然:杂乱的样子。
55 陈:摆开,陈列。
56 酣:尽情地喝酒。
57 丝:弦乐器的代称。
58 竹:管乐器的代称。
非丝非竹:不是音乐。
59 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60 弈:下棋。
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61 觥(gōng):酒杯。
62 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63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64 苍颜:容颜苍老。
65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
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66 已而:随后,不久。
67 归:返回,回家68 翳(yì):遮盖。
69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70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
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醉翁亭记》翻译: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众多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秀丽,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山路弯转,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靠近泉水旁的,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亭子的人是谁?山里一个名叫智仙的和尚。
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同宾客来到这里饮酒,喝很少的酒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 。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
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
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举行的酒宴。
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
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
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
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
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赏析】《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庆历五年春,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
“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
文章表现了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
本文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并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在描绘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时,体现儒家的传统思想,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全文共四段,条理清楚,构思极为精巧。
此文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
分五步突出醉翁亭。
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座落在群山之中。
作者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怀抱之景。
接著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醉翁亭座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
再写琅玡山“蔚然而深秀” ,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 。
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
“醉翁亭” 的名字便暗中透出。
然后写醉翁亭,“行六七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照应上文“蔚然而深秀” ,可看出醉翁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最佳位置上。
为下文的活动安排了一个优美独特的背景。
作者接着转向叙事抒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作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同时点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愚之酒也” 。
说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与情直接联系起来。
这段层与层间过渡巧妙,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乐”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
句句相衔不着痕迹,给人完整的“山水之乐”印象。
第二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话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一季一幅画面。
“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结,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这是上一段总写“山水之乐” 的具体化。
这里用对偶句描写,散句收束,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此段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
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
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
接着写太守设宴,众兵宴饮之乐。
宴席丰盛而充满野趣,众兵起坐喧哗,乐不可支。
太守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
体现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6]第四段,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之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但太守之乐与众不同,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
作者并没有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 、“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联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