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3持续改进控制制程序
a.与产品、过程有关的重大不合格原因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一般的产品、过程不合格由各责任部门组织调查、分析;质量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中出现的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员与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
b. 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时,可采用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相关图等方法。确定主要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因素,在分析原因时必须仔细分析产品规格(包括材料)以及所有相关的过程/操作(设备、工装)、质量记录,
AAAA市Aபைடு நூலகம்AA有限公司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 本 号
执行日期
页 码
1 / 5
子程序
更改记录
序号
版本号
更改内容
实施日期
备注
文件的受控状态
受控 □
非受控 □
部 门
管理者代表
AAAA市AAAA有限公司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 本 号
执行日期
页 码
2 / 5
1.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的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不断满足顾客的需要,必须切实做到持续改进。本程序对持续改进的各项活动实施规范化管理。
4.4预防措施
4.4.1 各职能部门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作业、让步、审核结果,质量纪录,
AAAA市AAAA有限公司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 本 号
执行日期
页 码
5 / 5
服务报告和顾客意见进行分析,发现和消除不合格的潜在原因,以便由此采用预防措施,并可作为优化和修改各种规范、流程、检测和加工设备、指导书的依据。
f.测量、验证和分析实施的结果。
g.使成功的措施规范化、标准化,即纳入文件的永久更改。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文件编号:1 范围通过持续改进质量、服务(包括时间安排、交付)和价格,使所有顾客都受益。
适用于本公司在质量、价格、服务、供货信誉方面的改进,持续改进不同于纠正措施,更不能代替技术革新。
2 引用(无)3 术语4 职责4.1 由总经理负责组织各部门制订持续改进计划,并监控实施情。
4.2 由各相关部门制订持续改进计划须批准后负责实施。
5 工程程序5.1 由总经理负责组织各部门针对质量、服务、价格、供货信誉方面,制订持续改进计划,优先考虑特殊特性的产品/过程,以持续改进那些已表明稳定,具有可接受的能力和性能过程,持续改进计划可能包括以下方面问题。
5.1.1 机床因故障或事故引起的机器停止运行。
5.1.2 生产线/设备因更换产品型式所需模具的安装、测试时间。
5.1.3 产品的生产周期满足不了顾客的要求。
5.1.4 零部件加工后无法装配或交付,需报废或重新加工。
5.1.5 成品或在制品占用不必要的场地和空间。
5.1.6 过程输出变差过大。
5.1.7 生产线/设备初始运转能力低于100%。
5.1.8 过程均值不在目标值上。
5.1.9 多次试验所累计的结果与试验要求不一致。
5.1.10将人力物力投入不增值且不是必须的过程,或者人未尽其力,物未尽其用。
5.1.11外/内部质量故障成本。
5.1.12没有必要的搬运和贮存。
5.1.13确定新的过程目标值满足顾客更高或将要提出的要求。
5.1.14改进测量系统在临界条件下的测量能力。
5.1.15顾客不满意,如抱怨、修理、退货、错送、履行不全、顾客的忧虑、售后质量保证等。
5.1.16降低水、空气和能源的消。
5.1.17优化生产节拍时间,解决“瓶颈”问题。
5.1.18延长产品和设备的寿命和使用周期。
5.1.19使设备/产品易于维修,及延长相应寿命与周期时间。
5.1.20节约和爱护资源(如物流环节/房屋建筑/生产场地/装备物资/环保)。
5.1.21其它。
5.2持续改进计划内容5.2.1 由总经理针对5.1所列出的内容确定本公司优先解决的项目,确定持续改进项目优先考虑所有顾客和公司在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时确定的特殊性的产品/过程改善方面,并考虑成本和价格因素。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全套
6.3文件控制程序
6.4管理评审程序
6.5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7.表单:
7.1持续改进计划表F04-09-01
7.2持续改进记录表F04-09-02
修订编号
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
修订者
制定
审核
批准
5.作业内容:
5.1发现问题:
依据质量方针和目标,通过内部质量审核、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评审及相关的日常工作、记录、图表等通过分析检讨发现问题。
5.2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决定需改进的项目和目标,拟定改进计划和执行日程。
5.3试行改进
各相关部门依据改进计划确实执行,同时须管制、记录相关试行改进的结果,作为效果评估的依据。
5.4效果评估
5.4.1各相关部门须依据改进结果的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设定的目标,据以评估确认改进成效。
5.4.2当确认改进效果符合改进目标的需求时,有关人员应将其标准化,并对相关文件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5.5相关文件依标准化需要进行修订发行之后,相关人员须据以落实执行。
6.相关文件:
6.1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xxxx汽配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P-04-09
版本号
A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制定
单位
技术部发行日期来自页次1/11.目的: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
2.范围:所有与质量相关的活动。
3.权责: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各改进行动的计划与实施。
4.定义:
4.1持续改进:是指为所有的客户持续不断地改进质量,并不断地发现改进的需要。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 目的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范围适用于持续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 职责3.1质量部门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服务的持续改进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控制。
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发出相应的“问题反馈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2 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3.4 销售部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的意见。
4 程序4.1持续改进的策划和管理4.1.1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4.1.2日常改进活动对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照4.2、4.3条款执行。
4.1.3 重大的改进项目对涉及现有过程和服务的改进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a) 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b) 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c) 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4质量部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造、工艺参数优化、资源配置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改进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
改进计划的内容及管理参照《管理策划控制程序》和《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控制程序》执行。
4.2 纠正措施4.2.1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识别不合格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a) 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公司规定控制界限时;b) 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c) 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d) 内审发现不合格时;e) 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f) 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资料收集和分析
收集数据资料,并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趋势分析,比对上年计划目标,提出持续改进的初始项目及目标。
收集数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业务计划及实施情况
内审
管理评审
顾客要求等
相关部门
质量部
装备部
技术部
综合管理部
市场部
采购部
生产部
安环部
质量体系改进
对体系反馈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评审,选择和确定自己的改进项目,反馈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根据各部门上报的年度持续改进项目/目标,编制“年度持续改进项目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给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相关部门
总经理
持续改进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控制图、排列图、因果图、检查表等工具
●试验设计(DOE)
●防错
●基准确定
●PDCA循环
●8D方法等
应保证提供充足的资源,确保改进项目顺利进行。
序号
过 程 名 称
文 件 名 称
文 件 编 号
八、记录
编 号
名 称
保存期
HHQR-26-01
持续改进计划表
三年
HHQR-26-02
持续改进项目申报表
三年
HHQR-26-03
持续改进项目验收表
三年
编 制
会 签
批 准
相关部门
相关部门
APபைடு நூலகம்P小组
相关部门
责任部门
相关部门/
QC小组
相关部门
综合部
实施
改进项目分为突破性持续改进和渐进式持续改进。
突破性持续改进
根据改进项目的具体要求成立相应的多功能小组。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XXX五金电子有限公司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文件编号:1 目的通过对产品、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确保不断满足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部门的持续改进活动。
3 术语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以确保始终满足要求,对产品特性、过程参数的优化或过程的不断完善。
4 职责4.1 过程责任者(经理)负责组织开展持续改进的管理、监督、考核工作。
4.2 各部门负责持续改进项目的收集、制定改进计划上报质量总监和,并且组织实施工作。
4.3经理负责公司绩效指标方面改善工作的计划、监督和考评。
4.4负责与产品质量控制密切相关的持续改进项目计划、监督和考评。
5 程序5.1持续改进项目的来源持续改进的项目可以是公司下达,也可是本部门提出。
5.2持续改进的内容包括质量、价格、服务和供货信誉,这些项目包括以下4个方面:1)影响公司未来发展趋势的产品技术质量水平;2)对公司的经营活动造成障碍、影响效率、阻碍公司有效发展、对内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是短期内不能解决,需要组织人、财、物或部门协同解决的。
3)需持续提高水平的公司级财务、销售、质量等关键目标;4)管理体系过程的各项绩效指标,尤其是产品实现过程(COP和SP过程)的绩效指标。
具体可参看以下内容:a. 计划外的停机时间;b. 设备安置、模具更换和机器的调整时间;c. 过长的生产周期;d. 报废、返工和修理;e 非增值使用场地空间;f. 过大的变差;g. 低于100%的初次运转能力;h. 过程平均值不集中于目标值(双侧规范);j. 资源的浪费;k. 内、外部损失成本过高;l. 提高产品质量方面;m. 过多的搬运和贮存;n. 为优化客户的过程而提出的新的目标值;o. 测量系统能力接近最低限;p. 客户的不满意,例如:抱怨、修理、退货、错运、履约不全、售后服务等。
5.3 持续改进可能应用的技术工序能力指数(Cp;Cpk);控制图(计量型;计数型);试验设计(DOE);设备总效率;质量成本;每百万零件分析(PPM);解决问题技术;动作/人机工程分析;防错(零缺陷)。
ISO9001质量体系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ISO9001质量体系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0目的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通过收集、分析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有关数据信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运行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制定持续改进项目和措施,不断满足顾客要求。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所有过程活动。
如:生产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服务质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
3.0术语及定义3.1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指在已满足规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以减少质量变差,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为主要目标的活动。
3.2 数据分析: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
4.0职责4.1 总经理在公司范围内营造持续改进的氛围,对重大改进项目进行决策并提供资源。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主持公司的各项改进活动的策划、实施和评价工作。
4.3 技术部负责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确定各阶段统计技术的选用。
4.4行政经营部负责本厂的经营业绩的分析。
4.4质量部是公司持续改进活动的责任归口管理部门,编制持续改进工作计划,对持续改进计划的实施情况予以监督。
4.4 其它部门、基层班组负责相关改进项目的建议、实施。
5.0工作程序5.1 工作流程5.2 持续改进建议的提出5.2.1 各部门根据工作情况提出需改进的项目,可按照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A、过多的搬运和储存;B、非质量因素的额外成本;C、设备停机率是否偏高。
D、设备精度及生产能力需要提高时;E、作业周期时间过长;F、人力资源、材料的浪费。
G、工序/产品质量不合格或指标未达到预定目标;H、检测手段不能满足工艺技术及检测技术的要求;I、顾客提出新的质量指标;J、顾客提出新的质量体系要求;K、工艺方法不能提升产品质量;L、现有工艺方法影响生产效率;M、顾客提出新的设计要求。
N、控制和降低产品特性和制造过程参数的变化;O、库存的不断优化;P、采购成本的不断优化。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项次
修订日期
版本
页次
修订内容
备注
受文单位
发行管制章
部门
总经办
制造中心
研发部
销售部
财务部
份数
备注:
核准:审核:制订:
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潜在的和实际的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和再发生,从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改进。
2.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活动、产品实现过程中存在和潜在的不合格因素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附件一:改进措施控制流程图
品质部
《客户投诉异常分析报告》
内/外部审核
内审小组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管代
《不符合项报告》
管理评审
评审小组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管代
《管理评审改进措施跟踪表》
质量目标达成率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品质部
《质量目标月报》
其它信息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责任部门
责任
部门
《纠正预防措施表》
4.5.2不合格原因的分析、评审:
4.5.2.1各职责部门对收集到的以上异常信息及潜在不合格事实进行分析、评审,找出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必要时,会同管理者代表和有关部门进行。根据评审的结果,各职责部门对信息做出进一步的处理意见,将不合格的有关信息填写相关表单,传递到责任部门。
4.5.2.2纠正措施所采用的表单如上表所述,预防措施采用《持续改善项目表》填写。
4.2.3持续改进的步骤:
a.分析、评价现状,识别改进区域,分析改进原因;
b.评价现有过程的效率,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确定改进目标;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3.职责:
3.1.品质管理部
3.1.1. 负责公司体系的持续改进和纠正预防措施的控制。
3.1.2. 对重大或持续出现的现有问题或潜在问题提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与相关部门合作
确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3.1.3. 负责根据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对所确定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3.2 各职能部门
3.2.1. 负责各部门分管职责范围内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与实施。
3.2.2. 对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与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3.3 管理者代表
3.3.1. 负责监督和评价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3.2. 向总经理报告体系纠正、预防措施实施业绩以及改进的需求。
3.3.3. 在公司内部提高持续改进的意识。
4.定义:
4.1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
4.2预防措施:为消除不期望情况出现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确保不期望情况不发生。
6.0相关文件
《采购作业控制程序》
《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7.0相关记录
《改进计划》
《纠正和预防措施通知单》
文件分发部门
文件变更记录。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 目的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环境/HSF过程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范围适用于改进、纠正的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 定义无4 权责管理代表:提出绩效管理与持续改进状况报告,审核绩效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评估绩效管理与持续改进效果。
各部门:分析绩效管理与持续改进之现状并提出绩效管理与持续改进之合理化建议,持续改进项目评估及选择, 提出改进措施, 汇总及改进结果分析。
业务模块: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5 作业内容5.1 绩效管理与持续改进之总则及理念5.1.1 各部门依本公司之整体质量、环境、HSF目标要求制定质量、环境、HSF目标, 需订定相对应的指标, 并在每次计划执行期间、计划结束时进行对未达标之项目检讨,分析与改善。
5.1.2 全面遵循绩效管理与持续改进之原则,在各项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成本、交期、服务有关的日常活动中开展绩效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
5.1.3 方针应体现持续改进的精神,并按程序运行和实施。
5.1.4 由品质部组织,向全厂员工贯彻持续改善的理念,对新员工入厂时由人力资源部项目部针对顾客提出产品概念,对照同类产品的结构,结合生产实际中曾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利用持续改进技术进行产品改良,并对产品持续改进项目追踪和验证。
5.3.2质量、环境、HSF改进5.3.2.1质量/ 环境/HSF 过程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持续改进,通过内部稽核方式来进行, 并通过质量、环境、HSF目标的改进来体现。
5.3.2.2供应商质量状况,按照《供应商控制程序》进行,由项目部、采购部、品质部评估, 要求供应商在技术、质量、交期、价格方面持续改进。
5.3.2.3制程及成品不良率、报废率的改进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由品质部组织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改善的主题。
5.3.3 交期及服务的改进按照《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执行,业务就交期及服务之内容应保持与顾客之定期联系, 充分了解顾客满意度和顾客意见,对顾客服务工作进行改进,同时评估本厂产品之交付能力并实施改进。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适用范围1.1旨在建立健全公司的持续改进机制,加强对过程效率、有效性和监控措施的重点控制,以不断提高公司业绩,满足所有受益者的期望和要求。
2.术语和定义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区别于纠正、预防措施和改革创新。
它是指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即在已满足规定要求的基础上,循环不断地改进质量、环境、安全、成本、价格、服务、供货、体系、信誉、制造过程、组织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企业和所有顾客及相关方都受益。
3.规范性引用文件/4.流程4.1持续改进管理流程说明活动1:识别持续改进机会➢持续改进计划的识别分为年度持续改进需求的提出与临时持续改进需求的提出:●年度持续改进需求的提出:每年公司经营计划发布或管理评审实施后十个工作日内,总务部发布持续改进需求通知,收集公司各部门持续改进需求,各部门持续改进需求以《持续改进审报审批单》的方式提出;●临时持续改进需求的提出: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识别出的持续改进项目也需通过《持续改进审报审批单》的方式提交至总务部;➢持续改进的机会●各部门、车间应依据下列内容,结合本部门、车间的工作实际,寻求持续改进机会:●减少不增值的活动(如返工、返修、让步接收和报废);●简化工艺流程、优化加工、测量/试验方法;●减少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准备(设备调试、工装、模具更换)时间;●延长产品和工装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周期;●进行改进,使工装设备易于维护;●降低水、电、气、油等能源消耗;●优化生产节律,降低工时损耗,实现准时化生产;●优化物流途径和场地、空间的增值利用;●减少人力、物料等的资源浪费;●减少不良成本;●有效控制公司经营目标和/过程均值偏离目标值;●维护和优化厂区、工作场所的环境;●保持临界测量系统能力;●减少库存积压;●改进贮运交付管理;●管理体系改进;●降低环境污染或员工健康安全的风险;●顾客的改进信息。
活动2:改进项目评审与立项➢总务部接到各部门传递的《持续改进审报审批单》后,应在五个工作日内组织相关部门对持续改进项目实施评审,并将结果记录在《持续改进审报审批单》,若评审结果被认定为可实施时,提交总经理批准后立项;➢立项后的项目由总务部登记在《持续改进项目登记表》中,以便跟踪与追溯;活动3:成立持续改进小组➢总经理负责为持续改进小组提供所必须的资源,并授权持续改进小组组长,由持续改进小组组长确定改进小组成员并赋予相应工作职责,记录在《持续改进实施计划》中;活动4:制订持续持续改进实施计划➢持续改进小组组长组织各成员就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法、程序等进行讨论,并形成详细计划记录在《持续改进实施计划》,提交总经理批准;➢批准后的持续改进实施计划由持续改进小组组长发布至各小组成员;活动5:持续改进项目实施➢项目组长组织各项目小组成员按照《持续改进实施计划》实施改进,并保留改进过程中所有实施资料,当发现持续改进项目实施预期结果不能达到既定要求时应及时反馈至持续组长与总务部,必要时报告总经理;活动6:持续改进项目监控➢总务部不定期监控各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进度与目标,对不能按期完成的持续改进项目应及时报告总经理,确定处置对策;6.文件保存的要求7.记录保存的要求。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目的为持续改进活动提供准则,使持续改进活动有序的进行,进而达到更高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实现对持续改进活动的控制。
3.定义无4.职责4.1相关部门负责识别持续改进的实际,并提出持续改进的对策。
4.2管理者代表负责改进措施的管理和监督;组织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5.工作要求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5.1创造良好的持续改进环境a.领导坚持并承诺持续改进。
b.倡导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活动。
c.鼓励持续改进和创新。
d.为员工提供培训,使其掌握持续改进的思想方法。
5.2对持续改进进行策划5.2.1通过制定并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统计技术的应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组织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识别持续改进的机会,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5.2.2改进可以是日常的改进活动(如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也可以是重大的改进项目(如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其策划与管理都执行本程序。
5.3确定持续改进的原则a.质量目标的调整和优化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b.客户提高要求的期望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c.生产工艺的优化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d.产品的技术革新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e.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f.过程的改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应确定为改进项目。
5.4持续改进活动的实施a.利用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某一阶段的达成情况的分析和统计,决定在此方面持续改进的时机。
b.利用内、外审核结果,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的现状以及管理评审所做出评审结论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
c.利用上述种种手段,检验和监视质量管理体系,达到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目的。
6.参考文件6.1管理评审程序6.2内部审核程序6.3过程监测及数据分析控制程序6.4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7.使用表单无。
持续改善控制程序(IATF16949)
修改记录1.目的:为规范持续改进流程,营造持续改进气氛,启发全体员工的想象力,集结个人的智慧与经验,以达到不断提高产品品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2.范围:适用于产品、过程和服务等,已符合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满意度而设立的改进项目。
3.术语:3.1持续改进:在现有过程合格并稳定或产品特性可预测并符合顾客要求情况下实施的改进活动。
3.2渐进改进:对现有日常过程中的改进活动。
3.3突破性改进:通过数据分析和利用为达成改进目标对现有过程进行改进或实施新过程。
3.4 项目改进:渐进改进和突破性改进的统称。
4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指导各部门的持续改进活动及协调工作。
4.2各部门负责根据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制定持续改进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4.3质量部负责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的运行、监督以及改进效果的跟踪和评审工作。
5 流程图6 内容6.1提案:6.1.1 提案人或部门,应填写正规的《合理化改善提案表》,必要时另加书面或图表说明。
6.1.2 提案的范围为针对公司安全、生产、效率、质量、现场等所有经营范围内、具有建设性及具体可行性改善方法:6.1.2.1管理方法方面的改进事项。
6.1.2.2制造技术、操作方法、作业程序及机器设备的改进等方面的事项。
6.1.2.3产品质量提高方面的事项。
6.1.2.4设备的重新设计或修改方面的事项。
6.1.2.5新产品开发以及制成品及包装的外观方面的改进事项。
6.1.2.6原材料、能源的节省,废料的利用及其他降低成本方面的事项。
6.1.2.7工厂安全的治理整顿以及机器工具的保养方面的改进事项。
6.1.2.8其他有利于本公司的各种改革事项。
6.1.3 改善问题点在通过评估后即成为提案,改善小组编写唯一的改善提案编号。
6.2评估:6.2.1 改善小组负责主导提案的评估,其它相关部门协助改善小组的评估工作,对于改善小组接收的评估项目,协助部门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工作并由部门领导签字确认后,在限定时间内反馈给改善小组。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 目的为确保采取及时的、有效的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根源,从而保证预防为主,维持及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度,实现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购入、制造过程质量、客户投诉或退货、体系改进等所有相关之纠正措施与改进。
3.职责3.1所有部门都有责任就质量异常提出纠正与改进措施的要求;3.2质量部负责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来料异常单》、《制程异常单》,并跟踪验证;3.3在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时,由行政人事部向发生不合格项所属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负责跟踪验证;3.4在管理评审中出现不符合项或需改进项时,由行政人事部向发现需改进的部门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3.5纠正措施涉及部门的负责人均须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折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3.6管理者代表负责在纠正措施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协调。
3.7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跨部门或重大异常发生的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的方案及最终的结果确认,质量部负责日常管理。
3.8各部门负责组织对本部门或跨部门质量体系运行的问题、产品质量改进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要求,对于本部门需改进项组织实施改进并将实施结果报质量部汇总,跨部门建议提交质量部汇总报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实施改进。
4 工作要求4.1持续改进的策划为保证持续改进的实施,提供的良好环境有:a)领导坚持并承诺持续改进;b)倡导全员参与体系实施与持续改进;c)鼓励持续改进和创新工作;d)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必要的资源,保证改进和创新工作。
公司确定并选择改进机会,采取必要措施,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应对未来的需求和期望,赢得顾客的信任并为顾客创造价值,助力公司持续成功;b)纠正、预防或减少不利影响;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运行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采取纠正和必要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消除、减少、防止问题的发生或不利影响。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1.管理代表决定持续改善目标。
2.管理代表决定提案改善目标。
3.目标并尽可能以量化形式设定。
《会议纪要》
项目小组
项目组长、项目负责部门,组织小组全体成员讨论改善活动内容及分配组员具体工作,拟定活动计划。
《改善活动计划》
项目小组
项目小组运用FMEA、QC七大手法(柏拉图、直方图、控制图、鱼骨图、相关图、运行图、检查图),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查找各种原因。优先改善直接、主要原因。
5.2.2持续改进小组每一个组成员最多不超过七人,最好为不同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多功能小组。
5.3提案办理
5.3.1各部门收集本单位“提案改善建议单(必要时另加书面或图表说明)”。
5.3.2品管部负责收集各单位提案改善建议。
5.3.3品管部每月根据提案改善内容归类整理,并提交会议讨论。
5.4相关表单:
1.4发挥员工潜能,达成公司目标,提高公司竞争力。
2.范围:
公司经营活动的所有过程。
3.参考文件:
3.1数据分析与统计技术控制程序
3.2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定义:
4.1持续改进小组:针对公司内部有关质量、成本、交期、服务、效率有关方面赋予特定职责的一组人。
4.2提案:就作业改善、制造方法、产品设计、工作流程、作业安全、预防方案、降低成本等方面提出的改善建议。
文件制修订记录
NO
制/修订日期
修订编号
制/修订内容
版本
页次
1
2015-08-01
全新制订
01
制订
会审
核准
仓库
总经理
生产
人力资源
1.目的:
1.1降低产品不良率及客户投诉率,确保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以赢得顾客信任。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2.相关部门应学习全面质量和环境管理知识,熟练运用“两图一表”(排列图、因果图和调查
表)及同专业关系密切的数理统计工具和其它现代化管理方法,以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
5.1.5确定改进方案
通过对改进项目的现状分析和原因分析,品质部、行政部确定改进目标,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如技术改造方案),包括改进方法、所需资源、措施手段、计划完成期限、责任部门/者等。
5.1.6持续改进实施
责任部门按要求实施相应的改进方案,实施过程中如有需进一步协调解决问题,品质部、行政部应及时上报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以确保改进方案按计划计划顺利实施。
5.1.7持续改进活动的跟踪和验证
品质部、行政部负责于计划完成期限内及时跟踪相关方案的实施情况及验证有效性,在适当的考核期内验证持续改进活动的有效性,对未能达到改进目标的,应重新策划改进方案并予以实施。
5.1.3改进要求应符合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其内容包括可以下几个方面:
1.紧密围绕方针和目标;
2.针对产品实现过程薄弱环节,技术质量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3.有关提高工作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实现科学管理,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保证安全、文明生产、清洁生产等方面。
5.1.4现状分析和原因分析
1.对获提案的改进项目,由管理者代表召集相关部门,对确认的改进要求通过收集并分析数
5.1.8新方案标准化
对取得成效的改进项目,品质部、行政部应及时做好巩固成果的标准化工作,如修订、补充相关文件和资料等,同时转入新的改进项目。
5.1.9 持续改进分析评价报告记录存档
持续改进活动的相关记录由品质部、行政部负责保存以备查看,并提供管理评审输入文件。
6、引用相关文件:
无。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规范持续改进活动实施要求,确保持续改进活动按照既定要求执行,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水平和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增强公司竞争力。
2范围适用于公司持续改进活动涉及的所有过程。
3职责3.1公司战略小组负责公司总体目标达成过程涉及的持续改进活动的监督和改进效果确认工作。
3.2质量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活动涉及的所有持续改进活动的监督和改进效果的确认工作。
3.3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持续改进活动的执行和改进效果的确认工作。
4工作程序4.1持续改进工作程序4.1.1年度目标达成评价每年12月30日前质量目标分解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公司战略小组对各自负责质量目标完成信息进行收集并完成评价。
分解责任部门完成自评并提交质量目标部门。
质量目标部门完成自评并提交公司战略小组。
公司战略小组完成自评并提交总经理批准。
4.1.2月度目标达成评价每月3日前质量目标分解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公司战略小组对各自负责质量目标完成信息进行收集并完成评价。
每月1日前分解责任部门完成自评并提交质量目标部门。
每月2日前质量目标部门完成自评并提交公司战略小组。
每月3日前公司战略小组完成自评并提交总经理批准。
4.1.3每日目标达成及问题解决每日质量目标分解责任部门对每日达成情况进行确认并对问题点进行处理。
4.1.4持续改进实施公司战略小组、质量目标责任部门、分解责任部门对年度、月度、每日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确认,发现问题时组织相关部门必须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具体使用《纠正预防8D报告》,原因分析方法可包括:QC七大手法;QC小组(头脑风暴、问题现场分析);质量功能展开;6西格玛试验;4.1.5改进效果确认公司战略小组、质量目标责任部门对质量目标未达成情况或出现的问题由相关责任部门对策后,由公司战略小组、质量目标责任部门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确认,如效果良好,问题可关闭,如改进效果不明显,需组织相关部门按4.1.4条款重新进行分析对策。
纠正预防及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1.目的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4.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跟踪验证。
3. 职责3.1 质量部: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3.2 技术部:负责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确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各部门:负责提出本部门的持续改进项目;负责实施本部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4管理者代表:确定持续改进项目并组织实施。
4. 有关术语和定义4.1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4.2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3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5. 工作程序5.1持续改进5.1.1持续改进的识别各部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情况、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设备、产品质量、服务等诸方面的分析与评估,积极寻求改进的机会,对具有持续改进机会的项目填写《持续改进计划》并及时上报管理者代表,上报时要优先考虑那些目前尚具有可接受的能力和性能、长远看会阻碍企业发展的方面。
5.1.2确定持续改进项目管理者代表对各部门的申报情况进行汇总审查后,确定持续改进项目,交有关责任部门实施。
确定持续改进项目时要做到:5.1.2.1 优先考虑顾客的要求和期望;5.1.2.2 考虑所有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的改善;5.1.2.3考虑产品特性和制造过程参数的变差的控制和减少;5.1.2.4 考虑成本、价格因素和保护、节约资源。
5.1.3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5.1.3.1承担持续改进项目的责任部门针对现状进行调查、测量,确定当前指标和主要原因。
5.1.3.2根据当前指标和顾客目前及未来期望确定目标值。
5.1.3.3责任部门根据确定的改进项目、目标值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相关部门协调一致后,编写持续改进计划,明确项目负责人、持续改进的目标措施、时间进度等,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本/版次A/0 文件页码1/2
制表批准
1目的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顾客满意程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改进机会的识别和改进过程的实施。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的持续改进的策划、实施。
3.2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
4作业流程
4.1持续改进
4.1.1改进机会的识别:
公司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结合日常对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按计划间隔的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数据分析、纠正及预防措施等,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寻求差距,以识别产品实现及其支持过程的改进机会。
如:
4.1.1.1产品实现及其支持过程的有效性(如满足要求的输出);
4.1.1.2外部影响(如法律法规发生变化);
4.1.1.3潜在的薄弱环节;
4.1.1.4使用更好方法的机会;
4.1.1.5对已策划的和未策划的更改的控制。
4.1.1.6持续改进的具体步骤为:
a)分析和评价现状,以识别改进区域;
b)确定改进目标;
c)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以实现这些目标;
d)评价这些解决办法并作出选择;
e)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
f)测量、验证、分析和评价实施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g)正式采纳更改。
4.1.2持续改进的方式
4.1.2.1纠正措施:对已发现的不合格,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以消除不合格,
并防止其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1.2.2预防措施:对于潜在的不合格,针对其可能产生的原因制定措施,以预防不合
格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纠正措施
4.2.1对于已发现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纠正措施应与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2采取纠正措施的信息来源:
4.2.2.1不合格品处理单;
4.2.2.2质检部检查报告;
4.2.2.3第二方、第三方认定或认证所发现的不合格项。
4.2.3纠正措施的实施步骤
4.2.3.1各有关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中,如发生与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实现
过程、产品的规定不相符合的事实(包括顾客投诉)。
版本/版次A/0 文件页码2/2
制表批准
4.2.3.2对于《不合格品处理单》、《产品检查报告》以及第二方、第三方认定或认证
所出具的不合格整改通知,质检部组织分析,确定其性质。
对于有必要采取
纠正措施的问题,向有关责任部门发出《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
4.2.3.3责任部门调查不合格产生原因并记录结果,针对存在问题,制订相应纠正措
施,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4.2.3.4责任部门将纠正措施和实施情况填写在《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并报质检部,
要求验证其效果。
4.2.3.5质检部根据已完成的《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内容,逐项进行检查或对所提
供的数据进行证实。
4.2.3.6纠正措施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的,则由责任部门重新制订措施和组织实施。
4.3预防措施
4.3.1对于潜在的不合格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预防不合格发生,
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3.2潜在不合格的识别
质检部要及时重点分析如下记录:
4.3.2.1供方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如调查表、排列图等)、市场分析、《客
户满意度调查表》等;
4.3.2.2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4.3.2.3纠正、预防措施执行记录等。
4.3.3预防措施的实施步骤
4.3.3.1各有关部门在质量体系运作过程中,如发生与质量体系规定不相符合的潜在因
素(包括顾客投诉),交质检部。
4.3.3.2质检部组织分析,确定其性质。
对于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的问题,向有关责任
部门发出《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
4.3.3.3责任部门针对存在的潜在不合格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报管理者代表批
准后实施。
4.3.3.4责任部门将预防措施和实施情况填写在《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并报质检部,
要求验证其效果。
4.3.3.5预防措施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的,则由责任部门重新制订措施和组织实施。
4.4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配置必要的资源,协助分析原因和
确定责任部门,并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4.5管理者代表负责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和验证情况提交管理评审。
5相关文件
5.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不合格品处理单
6.2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
6.3产品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