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原文、译文及注释

《开天辟地》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开天辟地
三国-徐整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对照翻译: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额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人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有九万里。
《开天辟地》课文内容

《开天辟地》课文内容
导读: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大神,昏睡了一万八千年。
一天,大神醒来,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
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精疲力竭。
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光,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
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开天辟地》课件

。
口中呼出的气 发出的声音 左眼 右眼 隆起的肌肉 流淌的血液 筋脉 皮肤 流出的汗水
风和云 轰隆的雷霆 光芒万丈的太阳 皎洁明媚的月亮 三山五岳 奔腾的江河 纵横交错的大道 万顷良田 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就这样,盘 古以他的神力和 身躯,开辟了天 地,化生出世间 万物。
《天帝造物》 《女娲造人》 《女娲补天》 《嫦娥奔月》 《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大禹治水》 ……
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 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 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 极长了。 1、“这样”指的是什么? 2、“一万八千年”说明什么? 3、你从中体会到盘古是一个 怎样的大神?
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 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筋 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 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
1、什么叫“筋疲会到 什么?
朗读课文 第7自然 段, 同桌讨论:
1、盘古的身躯都变成 了什么?用“( )” 括起来。 2、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 ,发出的声音
变成了 ,左眼变成了 , 右眼变成了 ,隆起的肌肉变成 了 ,流淌的血液变成了 , 筋脉变成了 ,皮肤变成 了 ,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
经典神话
混沌 皎洁
板斧 甘霖
凿子
崩裂 合拢 雷霆
血液 筋脉
精疲力竭 三山五岳
冉冉上升
纵横交错
万顷良田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 一把凿子,他随手拿 来, 左手持 凿,右手握 斧,对 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 你体会 猛 劈 猛 凿,只见巨石崩裂, 到什么? “大鸡蛋”破碎了。
画出盘 古开天 辟地的 动词。
开天辟地的故事简要概括

开天辟地的故事简要概括
在远古时代,宇宙初初始于一片混沌的状态。
混沌中蕴含着无尽的能量,但却没有秩序和形态。
于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开始了。
1. 天地分离:在混沌中,太阳、月亮、星辰等天体开始形成。
天地分离,天与地分开,形成了一个宽广而稳定的宇宙空间。
2. 天地结构的建立:天地分离后,天空与大地开始形成。
天空高远、苍穹碧蓝,大地浑厚广袤、生机勃勃。
这两者相互交错、相互依存,构成了宇宙的基本结构。
3. 山川河流的形成:大地上出现了各种地形,山川河流开始形成。
高山峻岭、蜿蜒曲折的河流,装点了大地的美丽与壮丽。
4. 动植物的诞生:大地上开始出现各种生物,动物和植物开始繁衍生息。
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为大地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与多样性。
5. 人类的出现:在这个庞大而美丽的宇宙中,人类作为智慧的代表出现了。
人类开始探索、繁衍、生活,逐渐认识了这个世界,建立了文明与社会。
6. 开天辟地的意义:开天辟地的故事,是宇宙诞生与发展的缩影,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
它象征着无尽的可能性和创造力,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开拓未知领域。
总结:开天辟地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宇宙起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壮丽史诗。
它展示了宇宙的诞生与演变过程,以及人类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个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知识、创造美好的生活,为未来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开天辟地的解释

开天辟地的解释
一、词语解释
“开天辟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
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二、出处
2. 这一神话传说描述了盘古在一片混沌中醒来,用他的力量将天地分开的伟大壮举,从此这个故事成为了“开天辟地”这一成语的来源。
三、用法示例
1. 作谓语、定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这里“开天辟地”作定语,修饰“大事变”)
他以开天辟地的勇气进行了这项改革。
(这里“开天辟地”作定语,修饰“勇气”)
2. 比喻用法
这项新技术的出现,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犹如开天辟地一般,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这里“开天辟地”表示新技术的开创性意义,是一种比喻用法)
四、近义词
1. 史无前例
强调从来没有过先例。
例如:这次太空探索取得的成果是史无前例的。
与“开天辟地”都有空前的意思,但“开天辟地”更具神话色彩和宏大的意象。
2. 破天荒
表示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例如:他破天荒地考了全班第一名。
“破天荒”侧重于突然出现从未有过的情况,而“开天辟地”的意义更深远、宏大。
五、反义词
1. 司空见惯
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例如:这种小错误在他的工作中是司空见惯的。
与“开天辟地”所表达的空前性完全相反。
2. 屡见不鲜
意思是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例如:这类抄袭事件在学术界屡见不鲜。
与“开天辟地”的独特性、开创性形成鲜明对比。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开天辟地》原文及教案

【导语】《开天辟地》是⼀篇中国的神话传说。
课⽂主要讲的是⼀个名叫盘古的⼤神以他的神⼒和⾝躯,开辟了天地,化⽣出世间万物,歌颂了盘古⽆私的献⾝精神。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语⽂版:⼩学⼆年级上册语⽂第30课《开天辟地》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天晚上,奶奶给我讲了⼀个故事。
她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是合在⼀起的,⿊乎乎的,好像⼀个⼤鸡蛋。
在这个“⼤鸡蛋”⾥,睡着⼀个巨⼈,他就是盘古。
有⼀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睁开眼睛⼀看,周围漆⿊⼀团,什么也看不见。
盘古⼀⽣⽓,抡起拳头使劲⼀砸,抬起腿猛地⼀蹬。
只听见哗啦⼀声,“⼤鸡蛋”裂成了两半。
轻的⼀半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的⼀半缓缓下沉,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合拢,就双⼿撑着天,两脚踩着地,站在天地中间。
天每天升⾼⼀丈,盘古的⾝⼦也每天增⾼⼀丈。
不知站了多少年,等到天地变得相当稳固,再也不会合拢了,盘古才放⼼地倒在地上,停⽌了呼吸,变成了今天的⼤⼭。
奶奶最后说:“以前⼈们还说,宇宙中的万物,都是盘古变的,太阳是他的左眼变的,⽉亮是他的右眼变的,星星是他的头发和胡⼦变的……”【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标 1、辅导学⽣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2、指导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引导学⽣理解课⽂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
⼆、内容分析 这是⼀个古⽼的神话故事,讲的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
从奶奶讲的故事,可以让学⽣真切感受到这位远古英雄的神勇和伟⼤。
重点难点:朗读课⽂,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
三、学⽣分析 喜欢神话,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们的天性。
本课的设置就是想通过让孩⼦们的好奇⼼,探究这些秘密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传统⽂化的兴趣。
四、设计思路 减少繁琐的分析讲解环节,给学⽣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使其感受中国古代民间⽂学的精华,领悟古代劳动⼈民认识和探索⾃然奥秘中丰富的想像和⽆穷的智慧。
开天辟地的意思

开天辟地的解释:该成语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指开辟天地,艰苦创业,多形容创造了空前宏伟的事业;第二种意思是指以前从未有过,有史以来第一次。
开天辟地,拼音是KĀI TIĀN PÌDÌ,汉语成语。
出处:
唐·徐坚《初学记》卷一引《尚书·中候》:“天开地辟,甲子冬至,日月若悬璧,五星若编珠。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杏黄幡下干千条古怪的金霞,内藏着天下无,世上少,辟地开天无价宝。
”
用法: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例句:
清·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吾曩者虎丘所遇之佳人,即豫章人也。
乞君为我多方访之,冀得当以报我:此开天辟地第一吃紧事也。
”
近义词:鸿蒙初辟、史无前例、天地开辟。
开天辟地成语含义及造句

开天辟地成语含义及造句开天辟地,汉语成语,拼音是kāi tiān pì dì,作谓语、定语;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开天辟地的详细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开天辟地成语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
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二、开天辟地成语近义词史无前例[ shǐ wú qián lì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形容有极其伟大的意义。
筚路蓝缕[ bì lù lán lǚ ]《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也作荜路蓝缕。
亘古未有[ gèn gǔ wèi yǒu ]亘古:人人有责从古代到现在。
从古到今都不曾有过。
鸿蒙初辟[ hóng méng chū pì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
开天辟地。
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天地开辟[ tiān dì kāi pì ]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三、开天辟地成语造句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2、改革开放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
3、邓领导的“一国两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谋略。
4、这些开天辟地的英雄们,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昔日的戈壁滩变成了今日的米粮仓。
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6、到处弥漫着一片开天辟地,震古烁今的气势。
7、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8、这大概是两人关系开天辟地的时刻她却在这个时候呻吟了一下.9、想到这里他兴奋极了,仿佛这就是在看开天辟地.10、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1、缪斯们嗓音甜美,她们常常齐声歌颂宙斯的伟大、开天辟地的壮举以及英雄们的光辉业绩。
开天辟地天翻地覆的意思

开天辟地天翻地覆的意思
“开天辟地”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事情的发生、变化或开创性的成就。
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世界。
因此,“开天辟地”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重大的变革或开创性的成就,代表着一种新的开始、新的纪元或者新的世界。
“天翻地覆”是“开天辟地”的近义词,表示事情的变化和重大的改变。
这个词语的使用通常表示一个事物的巨大变化,例如一场革命、一场战争、一个社会制度的颠覆等。
“开天辟地”这个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渴求和对于变革的推动作用。
它可以用来讴歌英雄、纪念历史,也可以用来激励人们不断追求创新、不断开拓未来。
开天辟地成语故事

开天辟地成语故事开天辟地成语故事盘古是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他殚精竭虑,以自己的生命孕育出了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其功业为后人所景仰。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开天辟地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开天辟地成语故事篇1在远古时代,天和地没有分开,宇宙是一个混浊的气团,样子象个鸡蛋,盘古就在这个“鸡蛋”中孕育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四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到。
他感到十分窒息,便顺手摸到一把斧头,用力一砍,鸡蛋似的宇宙立刻破裂了。
轻的上升变成了天,重的凝固起来变成为地,从此便有了天地之分。
自此以后,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天长高一丈。
光阴荏苒,匆匆又过了一万八千年。
这时,天升得很高很高,地变得很深很深,盘古也长得很高很高。
“天地开辟,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于是,盘古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
后来人们把“天地开辟”说成“开天辟地”,用来说明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
又把这个故事概括为“盘古开天地”,用来表示人类社会的开端。
开天辟地成语故事篇2【出处】《艺文类聚》卷一。
在上古期间,宇宙处于混沌之中。
就在这片混沌之中,孕育了人类最早的祖先——盘古。
盘古刚出生时,世界上没有光明。
盘古可忍受不了这些,他用一只斧头向这个混沌劈去。
只听得轰隆一声,那个混沌的东西分成了两半。
其中较轻的阳气上升,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蓝天;而那些较重的阴气下沉,变成了广阔辽远的大地。
因此,天和地就形成了。
盘古出世后,他头顶蓝天,脚踏大地,立于天地之间。
后来人们就用顶天立地来形容一个人的伟大。
随着盘古一天一天地长大,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也就一天一天地增加。
这样又有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和地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盘古这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他让天和地之间由一团混沌,变成了上有天,下有地的空间,他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巨人。
盘古造出了天和地,他就是天和地的主宰。
在天上,一切天气的变化都与他有关:他叹气,天地之间就狂风大作;他发怒,天空就会阴云密布;他发出鼾声,空中就会雷声隆隆;他哭泣,天空就会大雨瓢泼:而当他高兴的时候,天空就会万里无云……在地上,自然的一切都是他死后的遗迹。
开天辟地-开天辟地什么意思-开天辟地的解释

开天辟地|开天辟地什么意思|开天辟地的解释典故出处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近义词史无前例反义词司空见惯英文翻译since the dawn of history成语资料成语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
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成语举例:感谢那些开天辟地,披荆斩莽的英雄们!只有你们才配承受这最高的幸福,最大的快乐。
(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成语结构:联合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辟,不能读作“pǐ”。
成语辨形:辟,不能写作“劈”。
成语谜面:工人筑路;盘古的斧头歇后语:盘古王耍板斧成语故事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是一片混沌。
它无边无沿,没有上下左右,也不分东南西北,样子好像一个浑圆的鸡蛋。
这浑圆的东西当中,孕育一个人类的祖先——盘古。
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在这浑圆的东西中孕育成熟了。
他发现眼前漆黑一团,非常生气,就用自己制造的斧子劈开了这混混沌沌的圆东西。
随着一声巨响,圆东西里的混沌,轻而清的阳气上升,变成了高高的蓝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变成了广阔的大地。
从此,宇宙间就有了天地之分。
盘古出世后,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挺立在天地之间。
以后,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
这样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深得不能再深,盘古自己也变成了九万里长的顶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样撑着天和地,使它们不再变成过去的混沌状态。
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
因为天地是他开辟出来的,所以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天地也跟着发生不同的变化。
他高兴的时候,天空晴朗;他发怒的时候,天空阴沉;他哭泣的时候,天空下雨,落到地上汇成江河湖海;他叹气的时候,大地上刮起狂风,他眨眨眼睛,天空出现闪电;他发出鼾(han)声,空中响起隆隆的雷鸣声。
《开天辟地》PPT课件 (共17张PPT)

•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开天辟地意思

开天辟地意思
开天辟地,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一事物或事件具有开创性、开创性或历史性的意义。
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
因此,“开天辟地”也可以指代创造、开启新纪元或新的历史阶段。
在现代使用中,开天辟地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事件或一个发明等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某个领域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说某项技术的发明是开天辟地的,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开天辟地的简介

开天辟地的简介
《开天辟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远古的三皇五帝时期,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以伏羲和女娲为首的古神星辰,为了建立上古神功,而兴起,经历无数的洗礼,又经历了五行的对撞,最终得以成立。
伏羲和女娲在进行上古神功的过程中,指挥星辰四方四气,在大地上开辟天下,不断重组万事万物,从未有过的强势力量,将天地神功合一,创造了一个新的宇宙体系,上古神功也得以成立。
《开天辟地》是中国传统神话中一部经典作品,以及许多历史活动中成就太古神功的传奇故事,详细记述了伏羲和女娲等神仙手段如何完成了中华民族最神秘的大事件──开辟天地、定乾坤和秩序的过程。
文言文开天辟地翻译

忽一日,盘古觉天地之黑暗,欲开天辟地,以显日月星辰,使万物得以生长。
于是,盘古以巨斧劈开混沌,一分为二,清者上升,浊者下降,遂成天地。
天地初开,地尚轻浮,犹如鸡卵。
盘古顶天立地,以身为柱,撑持天地。
经历亿万年,天地始定,而盘古亦因劳成疾,身躯渐长,头触于天,脚踩于地。
又经亿万年,天地渐成,日月星辰布于其中,山川河流、草木禽兽,亦相继而生。
此时,盘古已化为天地精华,融入自然。
天地间,有一水神,名共工,与火神祝融不合。
共工怒而触不周山,致使山崩地裂,水火泛滥,洪水滔天。
祝融亦怒,遂起兵与共工战。
两神激战,共工败,怒触天柱,天柱折,致使天地倾斜,日月星辰移位。
于是,女娲氏见天地失衡,心生怜悯,遂炼五彩石,以补天漏。
女娲采天地之精华,炼石成泥,以补天缺。
七七四十九日,五彩石炼成,女娲以神力举起,补于天际,天乃复圆。
天地复圆,日月星辰回归正位,洪水退去,草木复苏。
女娲又造人,使人类得以繁衍生息,耕种渔猎,与天地共存。
自此,天地间万物生长,草木茂盛,鸟兽繁多,人类亦日益繁衍。
天地开,万物生,阴阳调和,五行相生,世界遂成。
然而,天地之变,非人力所能控。
有时洪水泛滥,有时旱灾肆虐,有时地震山崩,有时瘟疫流行。
人类在天地之间,虽不断努力,然亦无法抗拒自然之威力。
天地开,辟出一方世界,孕育出无尽生机。
然开天辟地者,乃盘古也。
盘古无私奉献,以身为柱,撑起天地,其精神永垂不朽。
女娲炼石补天,造人育民,亦为后世传颂。
夫天地开,辟出世间万物,然世间之理,非人力所能全知。
唯顺其自然,敬天爱人,方能和谐共生,共度美好时光。
愿天地永恒,万物昌盛,人类幸福安康。
开天辟地课文内容

开天辟地课文内容篇一:盘古开天辟地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大神,昏睡了一万八千年。
一天,大神醒来,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
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精疲力竭。
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光,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筋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篇二:盘古开天辟地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
睁开眼睛一看,哎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用力一挥。
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
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划分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天辟地在史记中没有记载,首次记述为吴的神话集‘三五历记’。
大概内容[编辑]
天地浑沌如鸡子。
盘古生在其中。
万八千岁。
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
一日九变。
神于天。
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
盘古日长一丈。
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
地数极深。
盘古极长。
故天去地九万里。
后乃有三皇。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
首生盘古。
垂死化身。
气成风云。
声为雷霆。
左眼为日。
右眼为月。
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
血液为江河。
筋脉为地里。
肌肉为田土。
发为星辰。
皮肤为草木。
齿骨为金石。
精髓为珠玉。
汗流为雨泽。
身之诸虫。
因风所感。
化为黎甿。
[1]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