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

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

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

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

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

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古典主义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3、市场自动出清凯恩斯主义:1、需求为中心2、工资、价格刚性3、市场非出清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LS——LM模型1.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联系与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IS—LM模型被称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还在于IS—LM模型在阐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方面有很多优点:一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示经济短期波动究竟来自何方,是来自投资支出变动、消费支出变动、政府支出或税收方面因素的变动,还是来自货币供给和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

如果属于前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IS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如果属于后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LM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

二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现出政府干预经济使用的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如果是财政政策,必然表现在IS曲线的移动上,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果是货币政策,必然表现在LM曲线的移动上,增加货币的扩张政策引起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减少货币的紧缩政策引起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分析-开放经济的ISLM曲线模型

宏观经济学7总需求分析-开放经济的ISLM曲线模型

7.1.3 IS曲线的位移
IS曲线整体位置移动取决于收入Y和利率R以外的因素,我们主要研究政策 变量对IS曲线位置的影响:政府支出政策、税收政策、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等。
就政策因素而言,其导致IS曲线的位移分为平移和转动两种:政府支出、非 比例税收政策、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引起IS曲线平移;税率政策导致IS曲线转动。
图7-3 LM曲线:流动性陷阱与古典区域
7.2.2 LM曲线右上倾斜的理论含义与解释
LM曲线的斜率代表均衡利率关于收入的偏导数: =
(7.8)
其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利率弹性之比。LM曲线右上倾斜,即具有正 斜率,说明货币均衡利率与收入水平正相关。
用符号可简洁地表示为: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Y↑⇒Md↑⇒Md>Ms⇒R↑ 但是,在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阶段,货币 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h=∞),LM曲线表现为水平线,斜率 为0。
1. 平移 在单一或多项政策组合意义上,G↑、 T0↓、 F↑、 τ↑、 E↑⇒IS曲线右移;反之,左移。
2. 转动 t↑/↓⇒IS曲线左/右转。
图7-2 IS曲线的位移:平移与旋转
7.2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LM曲线是表示收入与货币市场均衡利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7.2.1 LM曲线的数学表达
学习目标
熟悉ISLM模型的基本架构和特殊形式 理解ISLM模型下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能够运用ISLM模型分析宏观政策的有效性
7.1 商品市场均衡:IS曲线
IS曲线是表示商品市场均衡状态下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其反 映了利率对均衡收入(有效需求)的影响作用。
7.1.1 IS曲线的数学表达
货币市场均衡的表达式公式(5.12),就是LM曲线的方程。该式还可改写为斜截 式: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

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

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

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

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

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古典主义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3、市场自动出清凯恩斯主义:1、需求为中心2、工资、价格刚性3、市场非出清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IS LM 模型

宏观经济学IS LM 模型
1929年9、10月间,投机者的信心开始下降,股市崩盘开始于10月24日星期四的抛售狂潮,到10 月29日,股市彻底崩溃。
在19世纪20年代已出现有效需求的概念 。1820 年,英国经 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由于社会 有效需求不足,资本主义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1936年, 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货币通论》,重提有效需求不 足,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 G和净出口X-M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即:
Y= C+ I+ G+(X-M)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陷于长期萧条 状态 ——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有效需求 不足——政府干预。
这一原理是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出发点,是凯恩斯理论的核 心。也被誉为西方经济理论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 济学的核心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 求。
凯恩斯试图用三大心理规律解释有效需求不足: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最末一个
货币收入单位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在减少。
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
LM.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等于计划支出这一观点 出发得到的,一条反映利率r和收入Y相互关系的曲线。由于在 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一 条反映利率和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LM曲线表示为满 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在此线上的 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 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

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

总收入
有效需求
投资需求
交易需求 投机需求
货币需求
利率
•产品市场:要确定收入,须先决定利率,否则投资无 法确定,而利率是在货币市场确定的。
•货币市场:如不确定一个特定的收入,利率又无法确 定,而收入水平是在产品市场确定的。
整理课件
25
IS-LM模型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产品市场均衡需 要利率既定,而货币市场均衡需要收入既 定。事实上,利率和收入是同时决定,这 取决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定经济中的储蓄函数为S=S(Y),投资 函数为I=I(r)。于是,对既定的利率r,均衡的国民收入将 由 I(r) =S(Y) 所决定。由此得到的利率与均衡收入之间的 关系就是IS曲线。
整理课件
4
IS曲线的推导
IS
I r
S a (1 b )Y
r a 1 b Y
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内容。 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但货币供给变动引
起的LM曲线的变动并不一定使得LM曲线发生平行移动。 当价格水平P=1时,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相同。如名
义货币供给不变,价格水平P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LM曲线向右移动。
整理课件
23
LM曲线的移动
(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即商品市场实 现了宏观均衡。反之,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 即商品市场没有实现宏观均衡。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 的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 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 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 于储蓄规模。
整理课件
2

人大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3-14章

人大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3-14章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LS——LM模型1.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联系与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IS—LM模型被称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还在于IS—LM模型在阐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方面有很多优点:一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示经济短期波动究竟来自何方,是来自投资支出变动、消费支出变动、政府支出或税收方面因素的变动,还是来自货币供给和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

如果属于前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IS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如果属于后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LM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

二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现出政府干预经济使用的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如果是财政政策,必然表现在IS曲线的移动上,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果是货币政策,必然表现在LM曲线的移动上,增加货币的扩张政策引起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减少货币的紧缩政策引起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
B A
AE0
45°
Y Y0 Y1
图3-2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与可 支配收入间的关系。 C=C(Y) C=a+bY a:自发性消费 b:边际消费倾向(MPC) Y: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影响自发性消费的因素:价格水平;财富状况;价格 与收入预期;利率高低;收入分配政策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C+I
AE=C+I
E2
总支出变化, 均衡Y也随之 变化。
E1
I
45°
0
Y0
Y1
Y
二、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2、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支出法统计的Y Y C I 收入法统计的Y Y C S I I0
S a (1 b)Y
APC+APS=1
MPC和MPS的关系
MPC+MPS=1
例:某家庭储蓄表
(1) 收 入 (2) 储 蓄 (3) (4) 边际储蓄倾向(MPS) 平均储蓄倾向(APS)
A

9000
110 0 150 400 760 1170 1640
B 10000 C 11000 D 12000 E 13000 F 14000 G 15000
四部门的收入决定
总支出
(C+I)
C+I+G+(X-M)
C+I+G C+I
C
45o
o
Y*
总收入
Y
第四节 乘数原理
一、乘数概述
乘数即倍数,指影响国民收入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 而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量的倍数。

常见宏观经济模型

常见宏观经济模型

常见宏观经济模型宏观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和解释整个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理论工具。

在宏观经济学中,常见的宏观经济模型包括凯恩斯总量模型、新凯恩斯总量模型、新古典总量模型等。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的宏观经济模型进行简要介绍。

一、凯恩斯总量模型凯恩斯总量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用来解释经济活动中的总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总量模型的核心观点是,总需求决定总产出,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凯恩斯总量模型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中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可能性,即总支出可能低于总收入。

凯恩斯认为,私人投资和消费的波动是导致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而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二、新凯恩斯总量模型新凯恩斯总量模型是对传统凯恩斯总量模型的一种改进和延伸。

新凯恩斯总量模型将价格粘性引入模型中,认为价格调整不及时会导致市场失灵,使得经济波动更加剧烈。

新凯恩斯总量模型主要关注货币政策的作用,认为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可以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新凯恩斯总量模型认为,由于价格粘性,经济短期内可能存在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同时发生。

通过货币政策的灵活运用,可以平衡经济增长和稳定的目标。

三、新古典总量模型新古典总量模型是对传统古典经济学的一种改进和发展。

新古典总量模型认为,市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能够自动调整,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化社会福利。

模型中的主要变量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来决定总产出和价格水平。

新古典总量模型的核心观点是,市场在充分竞争条件下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引导资源的流动。

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提供公共产品和调整市场失灵。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宏观经济模型的简要介绍。

这些模型在解释和预测宏观经济现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这些模型都是简化的描述,不能完全涵盖复杂的经济现实。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调整,以更好地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宏观经济模型解读

宏观经济模型解读

宏观经济模型解读宏观经济模型是经济学家用来研究和预测整体经济运行的工具。

它们基于一定的假设和理论框架,通过数学和统计方法来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宏观经济模型出发,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凯恩斯总量模型凯恩斯总量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最为经典的模型之一。

该模型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理论为基础,试图解释经济波动和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该模型的核心概念是有效需求,即总消费、总投资和政府支出的总和。

通过调整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经济的总产出和就业水平。

在凯恩斯总量模型中,消费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消费取决于收入水平和消费者的倾向性。

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越多,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政府支出和投资也对经济产生影响。

政府支出的增加可以通过增加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而投资的增加则可以增加生产力和产出。

然而,凯恩斯总量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没有考虑价格水平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也没有考虑供给方面的因素。

此外,该模型假设市场是不完全的,即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需要政府干预来调节经济。

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对传统凯恩斯总量模型的延伸和改进。

该模型将价格和工资的刚性引入到经济分析中,认为市场并非完全自由调节的,存在一定的摩擦和不完全信息。

因此,价格和工资的调整是缓慢的,导致经济在短期内可能存在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同时存在的现象。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强调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通货膨胀水平。

此外,该模型还考虑了预期形成的影响。

预期对经济决策和市场行为有重要影响,可以通过预期管理来稳定经济。

然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该模型过于复杂,难以应用于实际政策制定。

此外,该模型对于经济周期的解释能力有限,无法完全捕捉到经济波动的本质。

三、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模型。

该模型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学1-7章

宏观经济学1-7章

宏观经济学1-7章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1.最早给宏观经济学下定义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B、马歇尔C、夏皮罗D、萨缪尔森2.宏观经济学中讲到的商品总产量是()。

A、恩格尔系数B、基尼系数C、戴尔指数D、GDP3.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说法错误的是()。

A、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B、采用个体分析的方法C、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各种总量关系D、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变化规律4.CPI其实就是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的价格。

(√)1.2合成谬误和市场非出清1.下列关于合成谬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谬误中,每个人个体其实都是非理性的B、合成谬误中,总体等同于个体的叠加C、合成谬误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D、合成谬误是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2.现实生活中,银行挤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经济崩溃B、货币大量贬值C、社会谣言传言D、银行经营不善3.银行挤兑过程中,每个人其实是采取了一种理性的举动。

(√)4.微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总能找到供应和需求的平衡点,从而导致市场出清。

(√)1.3市场失灵和国家干预1.宏观经济学的发端是凯恩斯的著作()。

A、《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C、《货币改革论》D、《论概率》2.属于宏观经济学观点的是()。

A、需求和供给能达到均衡而促使市场出清B、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干预C、市场组织应当是自由放任的D、市场应当完全依靠“看不见的手”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严格对立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4.从个体理性的角度来说,经济危机中大量牛奶滞销的最佳处理方式是尽快倒掉。

(√)1.4经济危机与反危机1.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增加的速率会()。

A、增加B、降低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2.不属于凯恩斯支出的经济危机产生的三大规律的是()。

A、产量边际成本递减规律B、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C、投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3.根据凯恩斯的理论,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会()。

宏观经济学的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的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的三大模型宏观部分:SNA模型,凯恩斯国民收入,IS-LM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经济周期模型,索洛模型,菲利普斯曲线模型,IS越平坦说明利率的轻微变动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巨大增加而投资是影响收入的关键而利率是影响投资的原因利率与投资成反比利率小投资就会增加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投资利率系数当投资利率系数大时率的极小变动带来投资的巨大变动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巨大增加也就使IS曲线越平坦LM越陡峭说明利率巨大变动只会带来收入的轻微增加这与货币需求有关因为货币供给是固定的货币需求分为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有关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有关两者相加为货币供给因为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有关且是反方向变动两者比值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当这个系数h很小时利率不论变化多大都很轻微的影响消费货币需求和消费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正相关也就是利率变化对消费货币需求影响很小进而对收入影响很小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I--投资,S--储蓄均衡产出投资储蓄恒等I=S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0 IS-LM-BP模型:在资本完全流动下,固定汇率时,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移动,经济中就会出现大量的国际收支赤字,因而有货币贬值的压力。

中央银行必须进行干预,售出外币,并收进本国货币。

本国货币供给因而减少了。

结果是,LM曲线移回左上方。

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经济恢复初始均衡为止。

当货币政策基本上不可行时,与此相反的是财政扩张却极为有效。

在不改变货币供给的情况下,财政扩张使IS曲线移向右上方,导致利率和产出水平的增加。

利率提高会引起资本流入,将使汇率升值。

为了维持汇率不变,中央银行不得不扩大货币供给,于是收入会进一步增加。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到足以使利率恢复到其原先的水平,均衡也重新恢复了。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9章)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9章)
中级宏观经济学
常州大学
季小立
本次教学内容——第九章 有效需求
一、有效需求的概念 二、有效需求的决定 三、有效需求的变动 四、有效需求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
第一节 有效需求的概念
总需求形成的前两个环节:意愿购买和有效需求。 研究的重点是:有效需求的决定和有效需求的变动。
第一节 有效需求的概念
意愿购买:使购买者利益最大化的购买称为意愿购买。 ➢ 购买意愿: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他是否
分析我国的情况,至少在1992-2008年期间,只有4年出现储蓄 缺口,看来基本上已经过了储蓄两缺口的难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大家,下节课再见。
例题2
第三节 有效需求的变动
1、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和有效需求 (1)漏出的含义(书P134) (2)注入的含义(书P134) (3)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和有效需求 (4)漏出和注入内涵的扩大
一、漏出和注入的数量关系
注入大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增加 注入小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减少 注入等于漏出等价于有效需求不变
➢ 1820 年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政治经济学原理》,提出由于社会有效 需求不足,资本主义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
➢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货币通论》,重提有效需求不足,并建立起 比较完整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有效需求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从而处于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 求,它包括消费需求(消费支出)和投资需求(投资支出),并决定社会就业量和国民 收入的大小。
第一节 有效需求的概念
相关因素:有效需求并不一定能保证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影响有效需求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心理因素和货币供应。

宏观经济学模型总结

宏观经济学模型总结

宏观经济学模型总结宏观经济学模型是用来描述和分析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的工具,通过对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在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模型有凯恩斯主义模型、新古典主义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等。

以下是对这些模型的详细总结:1.凯恩斯主义模型: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基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思想和理论建立的。

该模型认为,总需求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起着关键作用。

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有效需求”,即总支出等于总产出。

该模型着重分析储蓄、投资、消费、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稳定和最大化就业。

2.新古典主义模型:新古典主义模型是基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建立的。

该模型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新古典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供求关系,即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决定价格。

该模型着重分析劳动力供给、资本投资、产出和价格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古典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减少政府干预、降低税收和扩大市场开放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福利。

3.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对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改进和扩展。

该模型认为,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存在摩擦和不完全信息,因此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和资源有效配置。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

该模型着重分析工资和价格粘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短期经济波动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整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稳定和最大化就业。

总的来说,凯恩斯主义模型注重总需求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新古典主义模型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则将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考虑进去。

这些模型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目标下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宏观经济学 (1)

宏观经济学 (1)

宏观经济学1. 1、三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时候,政府可以采用()的办法维持经济发展。

[单选题] *提高准备金率财政赤字(正确答案)提高银行利率财政盈余2. 凯恩斯的反危机政策不包括()。

[单选题] *A、发放钞票B、深矿埋金C、抑制消费(正确答案)D、挖沟填沟3. 消费函数C=a+bY中的Y指的是()。

[单选题] *A、支出B、投资C、消费D、收入(正确答案)4.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使利率水平(),从而抑制了部分社会投资的现象。

[单选题] *A、上升(正确答案)B、基本保持稳定C、下降D、大幅度波动5. IS-LM模型中,代表货币供给的是()。

[单选题] *A、 IB、 SC、 M(正确答案)D、 L6. 通常构建有效需求决定模型的时候,最简单的起点是两部门经济,即宏观经济只有()组成。

[单选题] *A、市场和企业B、居民和企业(正确答案)C、市场和政府D、居民和政府7. 费里德曼针对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中国和日本提出的解决方式是()。

[单选题] *A、大幅度提高利率B、人为制造通货膨胀(正确答案)C、人为制造通货紧缩D、大幅度提高政府投资8. 中国经济增长率每降低一个点,可能增加的失业人口数量为()。

[单选题] *A、 1400万-1600万B、 1200万-1400万C、 1000万-1200万D、 800万-1000万(正确答案)9. 不同于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提出的货币需求理论增加了()。

[单选题] *A、预防性货币需求B、投机性货币需求(正确答案)C、交易性货币需求D、支付性货币需求10. 如果政府忽略了政策时滞的影响,在正确的时间点之后才出台相应的扩张政策,会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是()。

[单选题] *A、经济增长低于正常可控范围B、经济缓慢下滑C、经济增长率超出正常可控范围(正确答案)D、经济迅速下滑11. 根据索洛模型,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一般不取决于()。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1-4章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参考答案1-4章

第一章总产出二、分析与思考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来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失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

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本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

因为它是用来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一般中间产品在当期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

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旧。

7,不是。

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最终产品上。

8,不是。

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大,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

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

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有样本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1,解:Y = C + I + G + NXGN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NP= GNP-折旧NNP=16000-500=15500NI= NNP-间接税NI=15500-2000=13500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政府转移支付PI=13500+500=14000DPI=PI-个人所得税DPI=14000-(3000-2000)=13000第二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二、分析与思考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有效需求的变动
C,I
E2 C+I+△C
C+I
E1
C
△C
E0
45°
O
Y0
Y1
Y2 Y
△Y
2020/5/19
25
有效需求的变动
C,I
E2 C+I+△I
C+I
E1
C
△I
E0
45°
O
Y0
Y1
Y2 Y
△Y
2020/5/19
26
有效需求的变动
S,I
S
I1 △I
I0
O
I’ S’
I
Y0
Y1
Y
△Y
2020/5/19
14
三部门经济
家庭
消费支出 要素收入
企业
政府
2020/5/19
15
三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
总需求: Y=C+I+G
总需求包含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
总供给:Y=C+S+T
总供给包含消费、储蓄和税收(指净税收)。 T为总税收扣除政府转移支付后的净税收
均衡条件:C+I+G=Y=C+S+T I+G=S+T I=S+(T-G)
投资品,则参与生产投资品的各种生产要素获得100美元的收入,即 国民收入增加100美元。 但是投资增加对经济的影响并没有就此终结。当家庭部门收入增加了 100美元之后,会把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储蓄,而同时增加消费。假定 该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家庭部门在增加的100美元收入中会 有80美元用于购买消费品。结果,经济中消费品的需求增加80美元。 消费需求增加导致消费品生产增加80美元。这80美元又以消费品生产 过程中的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等形式流入到生产要素所有者手中, 从而国民收入又增加了80美元。
例3:假设消费函数仍为C=1000+0.8Y,投资规模I由600亿 元扩大至650亿元,求总产出水平Y。
Y=(900+650)/(1-0.8)=8250(亿元)
2020/5/19
10
消费与投资决定的收入
C,I
1700 1600 1000
O
C’+I’ C+I C
45° 5000
8000 8500 Y
自愿失业: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出于种种原因自愿 放弃工作而形成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就业状态暂时中断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有劳动能力且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
平或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由于经济衰退和萧条而造成的,因 而也称周期性失业。
2020/5/19
6
有效需求决定就业水平
27
消费乘数与投资乘数
两部门模型
消费乘数KC 投资乘数KI
2020/5/19
28
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是一面双刃的剑,投资乘数定理 不仅说明投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成倍增加, 而且也说明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将会 成倍下降。
乘数效应发生作用的必要前提:
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存在着闲置的资源。
如存在着可用于增加生产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由 于缺乏有效需求而闲置未用。
乘数效应以充分就业作为最终的极限。
2020/5/19
29
“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当一个顽童打破了一户人家的玻璃 窗后,为了修复,户主就需要花钱购买新玻璃, 还要雇工匠安装,玻璃店也有了新生意。虽然户 主蒙受了损失,但就此产生了工匠、商店、工厂 和运输方面的新需求,又使另外的一些人得到了 好处。由此总结出的“理论”为:不管发生何样 的灾祸,不论是兵祸、水灾还是疫病流行,都是 有弊亦有利的。损失能带来新的商机,会让更多 的人从中受益。
第二篇 宏观经济模型
第四章 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第五章 IS-LM模型 第六章 AD-AS模型
2020/5/19
1
第四章 有效需求决定 模型
第四章 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四个市场: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劳动市场 国际市场
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仅涉及产品市场
2020/5/19
N0=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均衡
N0 >充分就业
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就业状态
N0 <充分就业
经济衰退条件下的就业状态
2020/5/19
7
两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企业
消费(C)1000亿 商品和劳务 生产要素
收入(Y)1000亿
居民
2020/5/19
8
两部门模型
企业
消费(C)900亿 商品和劳务 生产要素
3
一、有效需求的决定
总供给价格:指该社会全体厂商销售其产 品时期望得到的最低价格总额。
总需求价格:指该社会全体居民购买消费 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总额。
有效需求: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 到均衡时的社会产出总量和需求总量。
有效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国民收入的均衡值决定于有效需求。
开支、就业、资金来源
1929年5月大选前夕,凯恩斯与汉德逊合作发表论战性小册子《劳埃 德.乔治能做到吗》,主要就政府兴办公共工程所需资金的来源及去向 问题,针对“财政部观点”进行理论论战。凯恩斯在论述中谈到政府 兴办公共工程所能引致的就业人数的增加量,并不仅仅限于该项公共 工程所增加的就业人数。
居民
总供给:Y = C + S 总需求:Y = C + I 总需求=总供给:
I=S
收入(Y)1000亿 投资(I)100亿 银行 储蓄(S)100亿
I=S(总需求=总供给) 经济增长均衡
I<S(总需求<总供给) 经济增长收缩
I>S(总需求>总供给) 经济增长扩张
2020/5/19
9
有效需求的决定
两部门模型中:
=100/(1-0.8)=500
△Y=△Y1+△Y2+△Y3+······+△Yn =△I+b△I+b2△I+······+bn-1△I =△I(1-bn)/(1-b)
△Y=△I/(1-b)=K△I
如果0<b<1,n→∞ 上式中K=1/(1-b)即为乘数,b是边际消费倾向△C/△Y。
2020/5/19
政府购买 关税
企业 出进 口口 外国
2020/5/19
18
四部门经济
总需求:Y=C+I+G+X 总供给:Y=C+S+T+M 总需求=总供给:C+I+G+X=Y=C+S+T+M 均衡条件:I=S+(T-G)+(M-X) I=S+(T-G) +(M-X) (总需求=总供给) I<S+(T-G) +(M-X) (总需求<总供给) I>S+(T-G) +(M-X) (总需求>总供给)
《蜜蜂的寓言》是出版于1720年的一本书,作者为荷兰人曼德维 尔。
“节约的悖论”:由于消费的增加(减少),相应地,储蓄 的减少(增加),会通过乘数效应,导致总产出的增加(减少), 所以,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美德,一件好事;但对于 社会来说,则是一件坏事。
2020/5/19
31
乘数效应
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有乘数效应。 总需求的任何变动,包括消费的变动、投资的
1931年凯恩斯的学生卡恩发表《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在文中首 先提出“乘数原理”。关键是引进“消费函数”概念,使乘数效应发 生作用的实际过程可以被描述出来。
凯恩斯在《通论》中把卡恩论文涉及的内容形式化为“乘数”原理, 成为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论或就业理论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支柱为 “三大基本心理法则”和货币供应量)。
32
有效需求的不足及其原因
非自愿失业的产生原因:有效需求不足(实
际的有效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的不足及其原因: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3)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2020/5/19
T 消费函数C=a+bYd=a+b(Y-T) Y=C+I+G=a+b(Y-T)+I+G 均衡收入:
2020/5/19
23
同样,生产消费的要素所有者会把这80美元收入中的0.8, 即64美元用于消费,使社会总需求增加64美元,并由此导 致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再增加64美元。
如此不断继续下去,通过增加100美元投资,社会最终增 加的国民收入为:
△Y= 100+100×0.8+100×0.8 × 0.8+ ······
16
三部门经济
均衡产出条件:C+I+G=Y=C+S+T
I+G = S+T I = S+(T-G)
I+G<S+T,总产出将趋于减少; I+G>S+T,总产出将趋于增加; I+G=S+T,总产出将趋于稳定。
2020/5/19
17
四部门经济的有效需求决定模型
家庭
转 移 支
税 收

政府
消费支出 要素收入
Y=C+I C=a+bY
例1:已知消费函数C=1000+0.8Y,投资I=600亿元,求总 产出水平Y。
Y=(1000+600)/(1-0.8)=8000(亿元)
例2:假设上述消费函数中自发性消费a由1000亿元减少至 900亿元,投资I仍为600亿元,求总产出水平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