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合集下载

储量分类的意义

储量分类的意义

新分类标准对矿产资源/储量采用(EFG)三维编码表示。

编码第一位数表示查明资源的经济意义:1: 经济的,2M: 边际经济的,2S: 次边际经济的,3: 内蕴经济的;第二位数表示查明资源的可行性评价阶段:1: 可行性研究,2: 预可行性研究,3: 概略研究;第三位表示查明资源的地质可靠程度:1: 探明的,2: 控制的,3: 推断的,4: 预测的。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管理方法源自前苏联,主要依据地质勘探程度,并考虑当前工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开采利用情况,把矿产资源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尚难利用(表外)储量和A、B、C、D、E五个级别。

实际应用中,虽经多次修订,但其基本内容仍是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矿业体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改革开放,矿业投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不便于与国际并轨,影响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促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增强与国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和矿业体制改革,国家颁布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简称新标准),并于1999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即在新旧标准并行期间,将原《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储量数据发新标准进行全面套改、归类、实现新老储量的统一归口统计管理。

这是我国矿产资源分类与国际惯例并轨的重要变革。

1 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的依据和业务1.1 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的依据新标准实施后,由于新标准对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数据处理上有较大的改动,与原分类标准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在统计和管理上无法对比,因此,原有《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必须全面按照新分类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套改。

由于新的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阶段编制设计、部署工作、计算储量(资源量)、编写报告,也适用于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登记、统计、制定计划规划,制定固体矿产资源政策,编制矿产勘查规范、规定、指南,也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的评价、计算矿产资源/储量等。

储量分类标准

储量分类标准

四、新分类标准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
1、重要意义 (1)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与国外市场 经济体制国家矿产资源分类的接轨,便于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促 进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
(2)新分类适应了我国矿业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必将推动地 质勘查体制的改革,推动地勘单位更好地走向市场。 (3)实施新标准,对于提高勘探投资效益,避免勘查资金的浪 费,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新分类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影响 (1)必须改变过去片面强调地质工作程度的作法,要求地质勘 查工作必须进行可行性评价,做到一边勘查,一边评价,某一勘查 阶段一结束,就可以依据勘查程度和可行性评价结果,根据分类标 准初步划分所获矿产资源的类别。这就要求提交的地质勘查报告必 须同时包括可行性评价的内容。 (2)新的分类标准是国家作为统计矿产资源储量的标准,也为 探矿权人进行矿权转让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尺度,即便于政府对矿业 市场的管理,也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勘探投资体制运行和矿业 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可以说新的分类标准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全 新的要求。探矿权人也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是否进行进一步的勘查 、勘探网度的安排、勘探手段的选择等,业主都有决策权。所以对 探矿权人(投资者)和勘查单位,都面临着观念转变的过程。
1959年经全国储委第十二次全会批准,发布了“金属、非金属、 煤矿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这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 的我国第一个矿产储量分类分级方案。之后数年间,全国储委、冶 金、煤炭等工业部门又对规范进行了补充、修改。 1997年6月国家地质总局会同有关工业部门制定并颁发了《非金 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和《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此 两个“总则”仍按技术经济条件把资源储量分为能利用和暂不能利 用两大类(即表内、表外),根据勘探研究程度分为A、B、C、D 四级。 1992年12月,又在总结前几年工作基础上,由国家技术监督局 颁发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从1993年10月1日起执行 至今。 根据上述规范、总则的要求,各部门先后又制定了54个单矿种 地质勘探规范。上述总则、规范的制定,对解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 的矿产勘查开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概况-21页精选文档

国内外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概况-21页精选文档

0.31 94.01
377603
3.33 7.59 10.92 0.28 105.09
总 计
3966649
2.95
6.8 1
9.76
0.32 77.44
2162391 2.44 6.84
9.28
0.32 69.04
探明+控制的(Measured+ Indicated) 4号矿体推断(Inferred)的资源量 6号矿体推断(Inferred)的资源量
1308345
2.98 6.09 0.26
149025
2.12 5.65 0.25
395955
主要内容
一、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起源 二、市场经济国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三、国际储量/资源分类 四、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历史沿革 五、我国现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EFG)
(一)经济意义(E) (二)可行性评价(F) (三)地质可靠程度(G) 六、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套改
一一、、固固体体矿矿产产资资源源//储储量量分分类类的的起起源源
加拿大 Caribou矿区 的储量
证实储量(Proven)
可能储量(Probable)
矿体
矿石量吨
PbΒιβλιοθήκη ZnCuAg
矿石量吨
Pb
Zn
Cu
Ag
%
%
%
g/t
%
%
%
g/t
1 2 3 4 4E 6 Sillar矿柱 总计
306918
1.82 6.09 0.38
388317
2.1
6
0.25
488507
2.38 6.17 0.33

澳大拉西亚勘探结果,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法规

澳大拉西亚勘探结果,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法规

翻译:选择的是《澳大拉西亚勘探结果,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法规》中的部分段落。

勘探结果的公布(Reporting of Exploration Results):16、勘查结果Exploration Results(第6页)矿产资源的公布(Reporting of Mineral Resources)的相关内容:19、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第7页)20、推断的矿产资源Inferred Mineral Resource(第7页)21、控制的矿产资源Indicated Mineral Resource(第8页)22、探明的矿产资源Measured Mineral Resource(第8页)矿石储量的公布(Reporting of Ore Reserves) 的相关内容:28、矿石储量Ore Reserve(第10页)29、预可采矿石储量Probable Ore Reserve(第10页)30、可采矿石储量Proved Ore Reserve(第10页)16.Exploration Results include data and information generated by exploration programmes that may be of use to investors. The Exploration Results may or may not be part of a formal decla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r Ore Reserves.16、勘查结果勘查项目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投资者可以用这些资料。

这些勘查结果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矿产资源或矿石储量正式宣布的一部分。

19.A ‘Mineral Resource’ is a concentration or occurrence of material of intrinsic economic interest in or on the Earth’s crust in such form, quality and quantity that there are reasonable prospects for eventual economic extraction. The location, quantity, grad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inuity of a Mineral Resource are known, estimated or interpreted from specific geological evidence and knowledge. Mineral Resources are sub-divided, in order of increasing geological confidence, into Inferred, Indicated and Measured categories.19、“矿产资源”是指赋存于地壳上或地壳内的具有内蕴经济意义的矿点或矿产富集物,其赋存状态、质量和数量对于最终经济可采来说具有合理前景。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规范(JORC标准)中文版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规范(JORC标准)中文版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规范大洋洲资源2009-10-26 01:01:37 阅读187 评论0字号:大中小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作者:刘延东发布时间:2006.11.20 前言1.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规范(以下简称JORC规范或本规范)对于在澳大利亚向公众报告勘查结果、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规定了最低标准、建议和指南。

本规范是由澳大利亚矿冶协会、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协会和澳大利亚矿产委员会组成的联合矿石委员会起草的。

该联合矿石委员会建于1971年,在1989年首次发布JORC规范。

此前曾发表一系列的报告,对于矿石储量的公开报告和分类提供建议。

2. 在本版JORC规范中,过去与规范分离专门列出的指南部分(指澳大利亚固体矿产查明资源和矿石储量规范指南——译者注),此次写在规范的相应段落后,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和为读者提供指导。

指南部分在排版时是缩进去排的,字体为斜体。

指南部分并不是规范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对规范进行解释时,应该看成是有说服力的。

另外,附件1“JORC规范和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以及表1“评价和报告标准核对清单”也以同样的字体和字号排版,目的是强调这两个部分也属于指南部分,而且后者所列的不是评价和报告的强制性准则。

另外在本规范中,在第二段以后,当第一次或者特别着重地提到规范中定义的术语,将标一上角标‘D10’,相应的定义以黑体字给出。

比如称职人员D10表示该术语的定义在第10条。

3. 本规范已经为澳大利亚矿冶协会和澳大利亚地质学家协会所采纳,因此对这些机构的成员有约束作用。

本规范得到澳大利亚矿产协会和澳大利亚证券协会支持,作为“最佳实践”。

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和新西兰股票交易所将本规范编入上市条例。

见附件1。

4. 指导JORC规范运作和使用的主要原则是透明、具体和称职。

“透明性”要求应该向公开报告的读者提供充足的信息,信息所表现的内容应该是清楚的和明确的,以使读者理解报告并且不被误导。

储量分类标准

储量分类标准
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讲 稿
1999-06-08发布 1999-12-01实施 主讲人:王 鹰(评估师)
一、历史的沿革
所谓固体矿产资源,是指“在地壳内或地表由地质作用形成具有 经济意义的固体自然富集物,根据产出形式、数量和质量可以预期 最终开采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 人类对这种资源的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起初都是自发的、凭 经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化程度的不断 提高,对矿产资源进行分类已成为必要。最早的分类始于1902年英 国采矿工程学会,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采矿工程计划问题。1927年 以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演化成两大不同的体系:一是以苏联为代 表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分类体系;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 济国家分类体系。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一般并行两套资源和储量分类 方案,一套是由政府地矿工作机构制造并执行的;第二套一般是由 其矿业行会组织制定的。两套方案各有其侧重点和管理上的目的。 (一、二套方案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和澳大利亚)。
分类中除预测的资源量,因其属于潜在矿产资源,经济意义尚不 确定外,其它各种类型都通过了可行性研究的不同阶段,明确了它 的经济意义。其中作了概略研究的,由于研究程度低,统称为内蕴 经济的,属于这类的是尚未准备开发的资源量。准备开发利用的都 作了预可研或可研,从中分出了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或次边际经济 的多种类型,较原分类(A、B、C、D)明显地增强了经济观念。 分类中要求的可研数据,要求是当时的市场价格,评价的结论只适 用于当时,所以分类还强调了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变 化,分类的经济属性也可能发生变化,而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所 以它又是动态的。 4、分类吸取联合国框架的长处,采用编码制,三大类、十六小 类界定清楚(见分类编码表P20) 用三维形式,采用编码制是联合国分类框架的重要特色。用E、 F、G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和地质轴(E、F、G,分别为三轴 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编码利用这三个轴的关系,用三位数表 示。其中第一位数表示研究对象的经济意义,第二位数表示可行性 评价阶段,第三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每一位数用不同的数码表 示不同的程度,如下所示: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概念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概念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概念矿产资源:是指赋存于地壳上或地壳内的具有内蕴经济意义的矿点或矿产富集物,其赋存状态、质量和数量对于最终经济可采来说具有合理前景。

根据特有的地质证据和知识,矿产资源的赋存位置、数量、品位、地质特征和连续性已被了解、评价或解释。

“矿产资源”术语涵盖了矿化、矿渣和尾矿。

它们通过勘查和取样已经得到确认和评价。

矿产资源根据地质可靠程度的递增划分为:推断的(Inferred)控制的(Indicated) 探明的(Measured)其中控制的资源量或探明的资源量中经济可采的部分被称为矿石储量(Ore Reserves),矿石储量按照可靠程度的递增,分为:预可采矿石储量可采矿石储量一、矿产资源分类:1、推断的矿产资源(Inferred Mineral Resource):是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其矿石量、品位和矿物含量是以较低的可靠程度估算得到的。

它是根据地质现象并假设地质上或品位上是连续的,未经证实而推断出来的。

它是基于以适当的技术手段从露头、探槽、采坑、巷道、钻孔等工程获得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有限的或者质量及可靠性是不确定的。

推断的矿产资源与控制的矿产资源相比,可靠程度低。

该类别的矿产资源往往包括这样一些情况,即矿物富集体或矿产地已经被查明,已经完成了有限的测量工作和取样工作,但是所取得的数据尚不足以有把握地解释地质和/或品位的连续性。

通常有理由认为,大部分推断的矿产资源在经过持续勘查后会升级为控制的矿产资源。

然而正因为推断的矿产资源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不能确定此种升级总是会发生。

推断的矿产资源的可信程度较低,其技术经济评价的结果通常不能用于编制详细计划。

基于这个原因,推断的矿产资源与任何类别的矿石储量都没有直接的联系。

估算的可靠程度往往尚不足以容许恰当使用技术和经济参数或者尚不能对经济意义进行评价。

对这一类别的矿产资源进行技术经济研究时应当慎重。

2、控制的矿产资源(Indicated Mineral Resource)是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其矿石量、体重、形态、物理特征、品位和矿物含量是以合理的可靠程度估算得到的。

资源储量套改

资源储量套改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 储量分类及管理方法源自前苏联, 主要依据地质勘探程度, 并考虑当前工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开采利用情况, 把矿产资源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尚难利用(表外)储量和A、B、C、D、E 五个级别。

实际应用中,虽经多次修订, 但其基本内容仍是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矿业体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改革开放, 矿业投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行的矿产资源/ 储量分类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更不便于与国际并轨, 影响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促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增强与国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和矿业体制改革, 国家颁布了《固体矿产资源/ 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简称新标准), 并于1999 年12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同时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 即在新旧标准并行期间, 将原《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储量数据发新标准进行全面套改、归类、实现新老储量的统一归口统计管理。

这是我国矿产资源分类与国际惯例并轨的重要变革。

1 矿产资源/ 储量套改的依据和业务1.1 矿产资源/ 储量套改工作的依据新标准实施后, 由于新标准对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数据处理上有较大的改动,与原分类标准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在统计和管理上无法对比,因此, 原有《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必须全面按照新分类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套改。

由于新的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阶段编制设计、部署工作、计算储量(资源量)、编写报告,也适用于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登记、统计、制定计划规划,制定固体矿产资源政策, 编制矿产勘查规范、规定、指南, 也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的评价、计算矿产资源/ 储量等。

所以, 这次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的依据必须是国家颁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

中外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定义和区别

中外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定义和区别

潜在原地资源量
推测原地资源量
不可采量
不可采量
潜在可采资源量
不可采量
探明(80%) 经济可采储量


次经济可采储量
控制(50%) 经济可采储量


次经济可采储量
推测可采资源量
不可采量
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探明未开发经济可采储量
相当于国外 的证实储量
产 量
探明已开发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17
国内外可采储量分类对比
26
储量不确定性的论证对比
我国的储量计算只针对确定性进行论证,追求结果的唯 一性,认为储量是天然存在的,只能有一个值。我们的 一切做法都是为了力求算准这个唯一值。而忽略或忽视 了现有资料不完整性对算准储量的影响,而且储量报告 基本不论证不落实的因素。 国际惯例的做法,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重,认为录取的 资料不可能完整,因而强调不确定性程度对储量级别和 大小的影响,力求把握程度,并接受多样性和多解性及 其相互间的印证关系,给出一个范围值,根据可靠程度 给出不同级别的储量。
Developed 已开发的
Undeveloped 未开发的
Probable 概算的
Possible 可能的
Reserves 储量
Proved Reserves 证实储量
UnProved Reserves 未证实储量
Proved developed 证实已开发储量
Proved Undeveloped 证实未开发储量
6
油气资源/储量分类的五个层面
公司层面(如ExxonMobil,BP,ChevronTexaco等),注 重最大经营效益 行业学会层面(如SPE, SPEE, AAPG, IVSC等),注重公 平利益竞争 国家层面(如挪威NPD, 美国EIA、USGS、MMS、中国、 俄罗斯等),注重充分利用资源 国际层面(如WPC, WEC, OPEC, IAEA, CCOP等),注 重统一对比概念 资本投资层面(如SEC, LSE, CPSA等),注重显著投资回 报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管理方法源自前苏联,主要依据地质勘探程度,并考虑当前工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开采利用情况,把矿产资源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尚难利用(表外)储量和A、B、C、D、E五个级别。

实际应用中,虽经多次修订,但其基本内容仍是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矿业体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改革开放,矿业投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不便于与国际并轨,影响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促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增强与国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和矿业体制改革,国家颁布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简称新标准),并于1999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即在新旧标准并行期间,将原《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储量数据发新标准进行全面套改、归类、实现新老储量的统一归口统计管理。

这是我国矿产资源分类与国际惯例并轨的重要变革。

1 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的依据和业务1.1 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的依据新标准实施后,由于新标准对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数据处理上有较大的改动,与原分类标准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在统计和管理上无法对比,因此,原有《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必须全面按照新分类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套改。

由于新的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阶段编制设计、部署工作、计算储量(资源量)、编写报告,也适用于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登记、统计、制定计划规划,制定固体矿产资源政策,编制矿产勘查规范、规定、指南,也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的评价、计算矿产资源/储量等。

所以,这次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的依据必须是国家颁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

1.1.1 新标准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新标准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矿产资源分为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查明矿产资源又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类共16种。

国外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估算方法讲义

国外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估算方法讲义

法律意义
各种资源储量类型具有法律意义。符合标准 的资源量、储量类型为各国证券交易所和商 业银行承认,可以在股市筹资和向银行贷 款。此外,当企业与企业之间或企业与政府 管理部门之间,在矿业权市场流通中或矿政 管理中出现纠纷时,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保 护投资者、出让者或经营者的利益,但前提 是,这些资源量、储量的估算必须符合相应 的分类标准。
控制的资源量(332)
是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查明资源量,它应具 有的基本条件是:① 具有较高的工程控制密 度,资源量可靠性较高;② 进行了相应的选 (冶)矿加工性能实验,视矿石选冶的难易 程度完成了可选(冶)性试验、实验室流程 试验或试验室扩大连续试验;③ 基本查明了 开采技术条件;④ 未完成预可行性研究或可 行性研究,但完成了概略研究。
推断的资源量(333)
是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查明资源量,它应具 有的基本条件是:① 部署稀疏的取样工程, 资源量可靠性较低;② 与邻近矿山进行类比 确定选(冶)加工性能,对无可类比的或新 类型矿石完成了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 流程试验;③ 大致查明了开采技术条件;④ 完成了概略研究。
预测的资源量(334?)
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遥感、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等异常或极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 有矿化潜力的地区,并和已知矿床类比而估 计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有无经济 意义尚不确定。
3 国外矿业界使用的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目前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矿业界使用的矿产资 源储量分类是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委员会 (CRIRSCO)的分类体系。CRIRSCO制定 了一个矿产储量国际报告标准的模版,目前 属于这个体系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 美国、英国和南非。
投资意义
每种资源量、储量类型具有各自的投资意 义。各种资源储量类型是不能等同看待的, 有的类型具有当前开发利用价值,极少投资 风险;有的类型尚不具备当前投资开发利用 价值,具有较高甚至极高的投资风险。因 此,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必须非常熟悉各类 资源量、储量的比例,否则将难以正确作出 投资决策。

采矿业的矿产储量与产能分析

采矿业的矿产储量与产能分析

采矿业的矿产储量与产能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采矿业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矿产储量和产能是评估和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采矿业的矿产储量与产能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矿产储量的概念和分类矿产储量指的是地下矿产资源中已知且经测量、经评估具有开发价值的部分。

矿产储量可以分为准储量和潜在储量两类。

准储量是指已证实可以开采并用于商品生产的矿产资源量,而潜在储量则是暂时经测量、评估为不经济价值开采的矿产资源量。

二、采矿业矿产储量的地域分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采矿业矿产储量分布各不相同。

以金属矿产为例,澳大利亚、中国、巴西和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国家。

而非金属矿产资源方面,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巴西等国也是重要的产矿国家。

由此可见,采矿业的矿产储量与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三、采矿业的产能采矿业产能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开采和生产的矿产品数量。

产能的提升对于采矿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

通过改进采矿技术、完善矿山设备和提高管理水平,可以增加采矿业的产能。

四、矿产储量与产能的关系矿产储量和产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矿产储量是产能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储量支撑,产能的提升就会受到限制。

同时,产能的提升也需要依赖于矿产储量的保证,否则产能的持续增长将会受到局限。

因此,采矿业需要在保证矿产储量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来提升产能。

五、采矿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资源的有限性逐渐显现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未来采矿业的发展将受到更多的约束和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采矿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矿产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采矿业的矿产储量和产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的重要体现。

通过准确分析和评估采矿业的矿产储量和产能,可以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引导。

储量定义和分类

储量定义和分类

储量定义和分类媒体上有多种描述煤炭储量或资源量的名词,这些名词实际对应的是地质行业用来描述不同级别矿藏的。

储量级别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的,统一区分和衡量矿产储量精度(或可靠程度)与技术经济可利用性的标准。

储量类型与级别划分的目的,是便于国家与矿山企业正确掌握矿产资源,统一矿产储量的计算、审批、统计和用途,更加经济合理地做好矿产地质勘探工作。

一般说来,储量按地质工作精度分级,按技术经济可利用性分类。

目前大多数国家均统称为储量/资源分类,把地质精度与经济可行均作为储量/资源分类的因素考虑。

储量分类最早起于英国,1944年美国矿业局与地质调查局共同提出了一个储量分类方案,这个方案经过1976、1980年两次修改,形成了在北美和南美广为流行,世界其他国家均参照的“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原则”。

图1 美国对矿藏资源的分类这个原则有两个坐标:横坐标代表地质工作的程度,随着地质工作程度由高至低,所取得的储量或资源量被冠以“探明的”、“推测的”、“假定的”、“假象的”形容词(英文上使用proved,probable, indicated, inferred, hypothetical, speculative,参见图);纵坐标代表储量或资源的经济可利用性,随着技术经济可行性的由高到低,所取得的储量或资源被冠以“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经济的”和“不经济的”形容词。

为了区别能从地下回收的矿产物质与地质圈定的矿物物质,美国这一分级方案又将查明的地下储量分为“储量”和“储量基础”两个概念,前者是可以从地下真正采出的部分,后者是地质圈定的部分,它包含了可采出的储量和由于设计、开采、安全等原因不能采出的部分。

按照这一分类体系,矿产资源被分为以下主要类型:储量(探明的、经济的)、推测储量(推测的、经济的)、边界储量(探明的、边际经济的)、推测边际储量(推测的、边际经济的);探明的次经济资源量、推测的次经济资源量、假定的资源量、假想的资源量。

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CUP

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CUP
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
一、储量定义和分类的维度 二、国际油气储量分类多样性概述 三、中外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比较
3
一、储量定义和分类的维度
可靠或落实程度 发现与未发现 可采与不可采 有无经济价值
4
二、国际油气资源分类多样性概述
国际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三大阵营 油气资源/储量分类的五个层面 实际工作中分类的选择
SPE/WPC/AAPG joint definitions
PRODUCTION 产量 RESERVES 储量
CONTINGENT RESOURCES 表外资源量
UNRECOVERABLE 不可采部分
PROSPECTIVE RESOURCES 推测资源量
UNRECOVERABLE 不可采部分
TOTAL PETROLEUM-INITIALLY-IN-PLACE 原始地质储量总量
– 为公司内部的勘探开发部署提供储量分析报告 —— 采用公司内部的储量评估标准(如Shell、
Chevron等)
8
三、中外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比较
国外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 我国的油气储量定义及分类 国内外对比
9
国外油气储量的定义
在国外,“储量(Reserves)”通常指在 现行的经济与技术条件和政府法规下,预期 指定日期之后能从地下的油、气藏中采出的 原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液的数量。比较通用 和国际公认的概念,来源于国际石油大会 (WPC)、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和美国证 券交易委员会(SEC)使用的标准。
Reserves 储量
Proved Reserves 证实储量
UnProved Reserves 未证实储量
Proved developed 证实已开发储量

资源储量类型及级别

资源储量类型及级别

资源储量类型及级别资源储量是指地球上存在并能够以经济、技术和环境可行的方法开采和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总量。

资源储量的分类对于资源勘探与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将介绍资源储量的类型及其级别。

一、能源储量能源储量是指用于供应能量的资源的总量,包括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1.1 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指地质时期生物遗体和有机质经过煤化、成石等过程形成的矿物质,其中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依据探明储量和探明开采率,化石能源储量可分为可采储量和潜在储量。

可采储量是指已探明的并可经济开采的化石能源储量,潜在储量是指尚未探明或未达到经济可开采条件的化石能源储量。

1.2 核能核能储量是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核燃料资源,主要包括铀、钍等。

核能储量的分类常根据探明储量和开采条件进行划分,具体分为已探明储量、潜在储量和未探明储量。

1.3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在人类寿命尺度上持续产生的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

可再生能源储量的评估主要基于能源来源的可再生潜力、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二、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储量是指地球上供人类利用的矿产资源的总量,主要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固体燃料矿产。

2.1 金属矿产金属矿产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或矿体,包括常见金属(铁、铜、铝、锌等)和稀有金属(铅、锡、镍、钨等)。

金属矿产储量的评估基于探明储量、产量、品位等指标,按照其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的多少可分为大型矿床、中型矿床和小型矿床。

2.2 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是指不含金属元素或仅含微量金属元素的矿石或矿体,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化肥原料、工业原料等。

非金属矿产储量的评估一般基于探明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其储量等级按照附属矿床规模和资源品位可以分为大、中、小型矿床。

2.3 固体燃料矿产固体燃料矿产是指可供能源利用的固体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煤层气等。

固体燃料矿产储量的评估按照开采条件和探明储量的多少可分为可采储量、潜在储量和前景储量等级。

2、国外矿产勘查报告规范要求【有色金属地质调查中心 张汉成,2011.10-p.35】

2、国外矿产勘查报告规范要求【有色金属地质调查中心 张汉成,2011.10-p.35】

2.3、国际与国内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转换
JORC 和中国资源分类对比 (通常独立第三方评估公司)
中国早期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2004 JORC标准转换
中国现行标准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2004 JORC标准转换
(香港联交所(HKSE))
3、国际矿产项目的分类
基于上述国际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原则, 在矿产项目技术评估和报告时, 国际上 一般对项目进行下述分类:
控制的矿产资源可靠程度低于探明的矿产资源,但高于推断的矿产资源。
当矿化的性质、质量、数量和分布允许对地质轮廓做出可信的解释以及对 矿化的连续性做出假设时,则这类矿化可以归类为控制的矿产资源。估算 的可靠性足以允许运用技术和经济参数,并对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价。
“探明的矿产资源”( ‘Measured Mineral Resource’)是矿产资源的 一部分,其矿石量、体重、形态、物理特征、品位和矿物含量可以以较高 的可靠程度估算得来。它是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从露头和探槽、采坑、巷 道、钻孔等工程获得的详细和可靠的勘查、取样及测试分析信息为基础的。 这些工程间距密度足以确定地质和品位的连续性。 探明的矿产资源可靠程度高于控制的矿产资源。 当矿化的性质、质量、数量和分布已经掌握清楚, “胜任人”确定矿产资 源量时,估算矿化的矿石量和品位的误差范围很小,且估算值的变化不会 显著地影响潜在的经济意义,此时的矿化可以归类为探明的矿产资源。这 类矿产资源要求对矿床的控制因素和地质情况的了解可靠程度高。估算的 可靠程度足以允许恰当地运用技术和经济参数,并能够进行经济可性行评 价, 其评价的确定度高于基于控制的矿产资源所做的评价确定度。
西方国家对“胜任人”的定义是: ⑴ “ROPO专业协会组织”(西方各国间相互认可的海外专业机构)的成员 或会员;

最新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

最新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

储量和储量级别的划分储量reserves矿产储量(mineral reserves)的简称。

泛指矿产的蕴藏量。

其表示方式有矿石储量(简称矿石量)、金属储量(简称金属量)或有用组分储量、有用矿物储量等,多数以质量(吨、千克、克拉)计,少数以体积(立方米)计。

它不扣除未来开采和加工时的贫化与损失。

储量是矿产地质工作的一项主要成果,也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进行矿山建设的重要依据。

中国1999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的储量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即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的当时,经过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和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

中国对储量所下定义与以前的概念有较大变动,特别是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等,与以往有明显的变化,但与国际上的表述更为相近。

如与国际矿冶协会理事会(CMMI)的《矿产资源储量国际分类建议》、联合国《固体矿产储量/资源国际分类框架》的定义相似,但后两者将储量分为证实储量和概略储量两类。

[1](旧称可采储量或称开采储量)是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控制或探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平均的内部收益率高于国家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

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

根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阶段的不同,储量又可分为3个类型:可采储量(111)、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

矿产资源储量级别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资源总量:可开发的资源总量,包括二级边界品位;保有储量:可开发的工业品位的总量;基础储量:可开发的工业品位和一级边界品位;资源量:包括矿区外围附近的边界品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使用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地质单位:对普查、勘探和矿山开发
阶段的矿产资源/储量按分类标准进行 计算和初步归类
☻设计院、矿山:对矿山项目的可行性
研究、矿山设计和矿山生产计划按分类 标准进行近一步的计算和归类
☻市场:独立的咨询公司按分类标准计算和提
供资源量、储量报告;独立的评估机构按资 源/储量报告对矿业权价值进行评估,提供矿 业权价值评估报告。这些报告是矿业公司上 市和从银行贷款的资产依据。矿业公司内部 的资源量、储量计算也须按分类标准进行, 用于内部使用或编写年报使用。
1909年,行将就任美国总统的胡佛 (Herbert Hoover)出版了《采矿总则》 一书,在书中他将矿石储量分为证实的 (proved)、概实的(Probable)和远 景的(Prospective)三类。这是首次从 对矿床的查明程度进行矿产储量分类。
1910年第11届国际地质大会提出用A、B、 C表示各级储量;1913年在第12届国际 地质大会上,除分为证实储量、概实储 量、可能储量外,还首次据开采技术条 件进行了分类,成为以后按经济准则分 类的基础。
☻政府:按分类标准统计和管理矿产资源量、
储量
矿产出现之前,就有人考虑如 何规范矿产资源资产。由于在找矿和采 矿过程中,作为矿产资源资产的矿石的 数量、质量和可靠程度是在不断变化的, 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对资产的表述方式就 成了一个涉及矿主和采矿人之间利益关 系的重要问题。早在1556年,法国人 Georgius Agricola 就提出了要研究这种 关系。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现代矿业的产物。 但在现代矿业产生后的相当长时间内, 矿产勘查并没有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其 主要原因是在矿业发展的最初50年内, 所开采的是浅部的高品位的矿石,矿床、 矿体易识别,易采选,市场风险小,矿 业权交易规模不大,投资关系简单,这 时的市场对矿产资源/储量不需要很复杂 的表述。
国外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沿革· 体系· 趋势
自从有现代矿业以来,无论是市场经济 体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都需要资源 量和储量,但是立刻出现一个问题:
资源量、储量, 让我如何相信你?
矿产资源深藏地下,形态、数量、质量 千变万化,开采条件相差很大,对资源 的了解程度有粗有细,开发风险有高有 低,要把矿产资源这个非常独特的商品 放到市场上进行交易,对这个商品的利 弊优劣不是简单就能说清楚的。矿产资 源储量分类,是鉴别矿产资源这个特殊 商品的商品规格的唯一标准,建立矿业 权实物资产市场信任关系的唯一途径。
20世纪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大事记
★ 1915 南非Witwatersrand盆地砾岩型金铀矿储量分类 ★ 1920 比属刚果Shinkolobwe铜矿储量分类 ★ 1928 苏联开始提出储量分类 ★ 1943 美国开始提出储量分类 ★ 1950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储量分类 ★ 1959 西欧国家储量分类 ★ 1960 铀的军事用途减少,商业使用增加,开始制定 储量分类 ★ 1973~1986 提出McCelvy箱,美国地调局首次建立完 善的西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 1981 加拿大建立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 1978~1979 联合国提出第一次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 案,1981年Fettweis分类方案 ★ 1996 UNFC(联合国第二次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案) ★ 1999~2004 JORC ★ 2001 UN统一协调固体矿产、油气和铀矿的分类 ★ 2005 CRISCO 完成了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国际模版
同其他产业需要标准一样,商业性勘 查也需要用标准来规范矿产资源和储 量的类型,而这些类型实际上就是勘 查的产品。如果没有标准对这些类型 进行规范,作为勘查产品的“资源量” 和“储量 ”都将变得十分含糊,随 心所欲,难以满足矿山设计和生产的 需要,也难以取得市场的承认。
因此,没有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就 没有政府意义的、市场意义的和科学意 义的矿产资源量和矿产储量。在这种情 况下,谈论资源量和储量没有任何实际 意义。
1943年,美国地质调查局颁布了《测定的(Measured)指示的(Indicated)-推断的(Inferred)资源量指 南》,首次提出了资源量是对矿床的地质查明程度的概 念。1944年,美国地调局和美国矿业局又联合提出了 “矿产储量”的概念,把符合技术经济要求的相应资源 量定义为证实储量(Proved Reserve)、概实储量 (Probable Reserve)和可能储量(Possible Reserve)。 至此,建立了由资源量和储量共同组成 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概念,关于资源/储量分类的基 本术语及其相互关系也基本确立。应该指出的是,在这 一阶段,无论是资源量,还是储量,都是指的原地总矿 量。
什么是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
1. 矿产资源/储量是由商业性勘查生产的 “产品” 2. 这些矿产勘查产品被称为“类型” 3. 这些类型应该有一个“技术标准”来定 义 4. 这个技术标准就被称之为 “矿产资源/储 量分类系统(MRRCS)”
矿产资源/ 储量类型
标准
汽车
移动电话 计算机
国外主要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系统
美国 西欧 苏联/俄罗斯 澳大利亚 联合国与CRISCO 石油与天然气
美国 (政府使用的分类)
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地质调查局 局长的麦克凯维(McKelvy)提出了一个 包括查明资源、未查明资源、已采出矿 石和非常规资源在内的矿产资源/储量分 类模型,称之为“麦克凯维箱(McKelvy Box)”。这个麦克凯维箱,对西方的矿 产资源/储量分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现代矿业的发展,矿业生产要素市 场规模越来越大,投资关系越来越复杂, 找矿风险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对矿 业权实物资产(资源量、储量)进行准 确表述,用以规范市场行为的要求,使 同样类型的资源/储量具有同等的商品 规格,以便这些资产能在市场中进行公 平交易。
1902年,由伦敦采矿、冶金协会,对英 国采矿者将视野内能直接观察到的露头、 采场和坑道中的矿体定为“可见矿量” (visible ore)的部分。据工程揭露情况 分为2级:已圈定矿量和未圈定矿量,这 是分类的雏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