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
( 吉林 省 国土资 源厅矿 产资源储 量处 ,吉林 长春 106 ) 3 0 1
[ 摘
要 ] 列举 了新 旧矿 产 资源/ 量分 类及相 关 的定 义 ,并 把 二 者 在勘 查 阶段 ,对矿 体 的控 储
制程 度 、 工程 密度 、储 量 类 别 、矿床 的经济评 价 和可行 性 评价 等 方 面加 以对 比 ,指 出 了相 同之
源 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前者包括经可行性研究 或预可行性 研究
证实为次边 际经 济的矿产资源和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 的 内蕴经济 的 矿 产 资 源 ,后 者 为 经 过 预 查 后 预 测 的矿 产 资 源 。 资 源 量 与 矿 产 资 源 是 不 同的 两 个 概 念 ,矿 产 资 源 是 大 概 念 ,是 一 类 自然 资 源 的 总 称 ,
型 ,详 见 表 1 。
表 1 固体 矿产 资源储 量 分类及 代 码表
Ta l Cls i c to fs l ie a e e v nd c d s be1 a sf a in o o i m n r l - r e a o e i d ls s
注 :1 编码 第 1 表示 经济 意义 ,它 是可 行性评 价确 定 的结果 。… . 位 1’表示 经 济 的 ,“ M” 表示 边 际 经 济 2 的 ,“ S 2 ”表示 次边 际经 济 的 ,… 3’表示 内蕴 经济 的 ,“ ”表 示经 济意 义 未定 的 。 ? 2 编码 第 2位 表示 可行 性评 价 阶段 。… ’表 示进 行 了可 行性 研 究 ,“ ”表 示 进 行 了预 可 行 性 研 究 , . 1 2 … 3’表 示进 行 了概略 研究 。 3 编 码第 3位 表示 地质 可靠 程度 。“ ”表 示探 明的 ,“ ”表 示 控 制 的 , … . 1 2 3’表 示 推 断 的 , “ ”表 4 示 预测 的 ,“ ”表示 未扣 除设计 、采 矿损 失 的可采储 量 。 b
地质储量级别划分(最新,免费)
(标准的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说明:表中所用编码(111-334)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可行性研究, 2=预可行性研究, 3=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探明的, 2=控制的, 3=推断的, 4=预测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基础储量。
……………………………………………………………………. ………………………………………………………………………. ……………………………………………………………………. ……………………………………………………………………. ………………………………………………………………….. ………………………………………………………………………. …………………………………………………………………. …………………………………………………………………. …………………………………………………………………. …………………………………………………………………. ………………………………………………………………………………………………………………………………….. ………………………………………………………………….. ………………………………………………………………….. ………………………………………………………………….. …………………………………………………………………………………(标准的附录):指标的定义可供详查的矿产地:通过矿产资源普查(定义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矿区,或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地段,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普查要求,矿床规模达到中型以上,具备开展详查工作的条件。
验收标准:1已经大致查明矿区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各类异常的含矿性以及矿体分布和成矿远景。
2对已知主要矿体已有稀疏地表工程控制,深部也有少量工程控制,大致查明了矿体(层)的形态、产状和分布情况,大致查明了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自然类型等地质特征。
新旧资源储量级别代码对照表Microsoft_Word_文档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新标准已于1999年8月6日发布,并于199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经4年多了,但从这几年我区矿山企业及地质勘查单位提交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看,仍有些同志在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对比上不太清楚,为了使广大地质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尽快掌握对比方法,在此简要介绍一下新旧分类标准资源储量对比。
一重新制定《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原因近50年来,我国的储量分类分级虽经多次修订,但基本上仍是前苏联的模式,框架没有大的变化。
不论是地质勘探单位、矿山设计单位、生产单位还是综合部门,对分类分级都非常熟悉、得心应手。
那么为什么又重新制定呢?有如下几个原因:1.为了落实“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且以矿石品位低、成份复杂、规模小者居多。
要想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国原来的矿产储量分类分级系统,对勘探获得的矿产资源数量,不论勘查程度和经济意义如何,统称矿产储量,显然是不科学的,也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且我国的矿产储量与国际的储量和资源储量,或一些国家的储量基础都没有可比性,故需要重新制定标准。
3.需要转变观念、统一标准。
要适应国际上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勘查阶段相对应的观念。
例如:联合国分类框架中详细勘探对应的是确定的矿产资源,一般勘探对应的是推定的矿产资源等等。
而我国储量级别在不同的勘查阶段交叉使用,造成观念上、统计上的混淆,不能被国外矿业界接受。
4.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
原分类分级中的勘探储量比例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勘探类型和工程间距,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独资开发矿业时,为了减少风险、增加资源的可靠程度,在总结我国已生产矿山探采对比资料基础上确定的。
而现在勘探和开采都走向投资多元化,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了。
储量级别代码是什么
储量级别代码是什么我国现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管理方法源自前苏联,主要依据地质勘探程度,并考虑当前工业技术经济条件下的开采利用情况,把矿产资源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尚难利用(表外)储量和A、B、C、D、E 五个级别。
实际应用中,虽经多次修订,但其基本内容仍是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矿业体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改革开放,矿业投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行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更不便于与国际并轨,影响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促进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增强与国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和矿业体制改革,国家颁布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简称新标准),并于1999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同时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即在新旧标准并行期间,将原《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储量数据发新标准进行全面套改、归类、实现新老储量的统一归口统计管理。
这是我国矿产资源分类与国际惯例并轨的重要变革。
1 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的依据和业务1.1 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工作的依据新标准实施后,由于新标准对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数据处理上有较大的改动,与原分类标准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在统计和管理上无法对比,因此,原有《矿产储量表》中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必须全面按照新分类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套改。
由于新的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各阶段编制设计、部署工作、计算储量(资源量)、编写报告,也适用于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登记、统计、制定计划规划,制定固体矿产资源政策,编制矿产勘查规范、规定、指南,也可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筹资、融资等活动的评价、计算矿产资源/储量等。
所以,这次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的依据必须是国家颁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
1.1.1 新标准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新标准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矿产资源分为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所获得的不同结果,查明矿产资源又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类共16种。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PPT文档演模板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连续性,排除了大的多解性; • ②基本查明了矿石物质组成、矿石质量; • ③对矿石中的共伴生有用组分进行了综 合评价; • ④对易选矿石的可选性进行了类比,一 般矿石作了实验室流程试验,新类型或难选 矿石作了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其成果可供 评价矿石是否具工业价值。 • 经预可行性研究,并扣除了因各种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要想走出国门或引资勘查开发矿产资源, 就必须重新制定分类标准,使其与国际惯例 相容。 • 2、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 我国原来的矿产储量分类分级系统,对 于勘探获得的矿产资源数量,不论勘查程度 和经济意义如何,统称矿产储量。这种统称 显然是不科学的,也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我国的矿产储量与国际的储量和资源量或某
PPT文档演模板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 1、落实“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 •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 严重不足,且以矿石品位低、成分复杂、规 模小者居多为特色。要想保证我国国民经济 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好地利用国内、国 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当今世界经济全 球化已是大势所趋,在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头,我
组合,实际是包括了普查、详查、勘探各阶
PPT文档演模板
段
Hale Waihona Puke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介绍
•不同范围内所有的储量。同一矿种、同为
详细勘探(相当我国勘探),在我国由于规
模不同或矿床勘探类型不同,提交的储量级
别可以不同。《总则》规定,大、中型矿床
或类型简单的矿床需要提交B+C+D级储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编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作者:-----------------------日期: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分类分类依据: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
据此,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十六种类型,分别用二维形式 ( 图 l) 和矩阵形式 ( 表 1) 表示。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
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
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 ( 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 ) ,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末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编码编码:采用 ( EFG) 三维编码, E、F 、G 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地质轴 ( 见图 l) 。
编码的第 1 位数表示经济意义: 1 代表经济的, 2M 代表边际经济的, 2S 代表次边际经济的, 3 代表内蕴经济的;第 2 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 1 代表可行性研究, 2 代表预可行性研究, 3 代表概略研究;第3 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 1 代表探明的, 2 代表控制的 3 代表推断的, 4 代表预测的。
矿产资源量储量划分表及介绍111-334
资源量和储量的类别划分图4-7-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新《总则》中,根据各勘查阶段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开发的经济意义、可行性研究程度与地质可靠程度,将其分为资源量、基础储量和储量三个大类,细分为16个类型,并分别给以不同的编号代码(见表4-7-2)。
同时,采用了三维立体框架图(图4-7-1)表示,图形的三个轴分别代表地质轴(G)、可行性轴(F)、经济轴(E)。
表4-7-2 矿产资源储量类别与勘查各阶段对比表1资源量(resource)指所有查明与潜在(预测)的矿产资源中,具有一定可行性研究程度,但经济意义仍不确定或属次边际经济的原地矿产资源量。
可分为三部分:(1)内蕴经济资源量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由于技术经济参数取值于经验数据,未与市场挂钩,区分不出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
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2)次边际经济资源量据详查、勘探成果进行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后,其内部收益率呈负值,在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只有在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时,才能使其变为经济的那部分资源量。
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3)行预测资源量经预查,依据各方面资料分析、研究、类比、估算的预测资源量(334)?各项参数都是假设的,经济意义不确定,属潜在矿产资源。
可作为区域远景宏观决策的依据。
2基础储量(basic reserve)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也就是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在0以上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划分
t上z
储 量
5.1查明矿产资源 查明矿产资源是经勘查已发现矿产资源的总和,包括具内蕴经济的~经济的经济意义。
概略研究一可行性研究的可行性评价阶段,地质可靠程度是探明的一推断的,包括储量、基
础储量、资源量的绝大部分(11I)一(333),是地质勘查工作所获得的主要成果。可分为: 万 方数据
万 方数据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划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P624
继本刊总36期发表《固体矿产资源/睹量分类要素》以后,本文就类型划分谈些具体意见。
1类型划分原则
(1)类型划分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涉及到随社会变化而变动的因素,都要取之 于市场,才能保证所划分类型能够适应市场需要,即是已经确定的类型,有时也需要随市场 变化而变动,真正服务于市场经济。 (2)与《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以下简称联合国分类框架)相容,便于和市 场经济国家接轨,同时结合我国矿产勘查体制,勘查市场变化,以往历史及文化特点划分类 型。《联合国分类框架》只是联系世界各国矿产资源分类的纽带和桥梁,不是一种固定的分 类,《分类》是我国国家级分类方案,与《联合国分类框架》相容,但在具体内容上有许多 不同,各单位可在《分类》内容的大前提下,再细分各种类型,但要满足国家统计的要求。 (3)突出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是《分类》的核心,只有经济的,才能作为评价时的开采 对象,边际经济的及次边际经济的,只能待条件改变后,使其成为经济的才能利用。凡是不 经济的,暂不要进行勘查,不论其规模大小,勘查程度如何详细,均不能作为当前开采的对 象,其根本原因是不能为社会创造效益。 (4)依最高勘查程度划分类型,充分利用各种资料,详细划分类型。分类前要广泛收集 资料,有勘探成果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就不要用较低工作程度的成果,经过可行性评价, 能够区分经济意义,核定各种损失量的,应该划分出可采或预可采储量。 (5)分类既要反映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又要条例化、规格化、数量化,便于操作。所 划分的类型反映了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阶段、地质工作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经济意义和
资源储量符号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即1=经济的,即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即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知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当时,开采是不经济,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
估算的资源量的可信度较高。
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估算的,其可信度低。
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至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表A.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经济意义地质可靠程度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预测的经济的可采储量(111)基础储量(111b)预可采储量(121)预可采储量(122)基础储量(121b)基础储量(122b)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2M11)基础储量(2M21)基础储量(2M22)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S11)资源量(2S21)资源量(2S22)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1)资源量(332)资源量(333)资源量(334)?注:表中所用编码(111~334),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即1=经济的,即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即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b=未知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固体矿产资源是指地球内部固态矿物和岩石中具有经济价值和开采利用价值的矿产,包括煤、金属矿、非金属矿等。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其储量的分析和编码是重要的数据基础,能为矿产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矿产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和编码具有重要意义。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主要根据矿床类型、矿物成分及其分布规律、系统分类等多种方法。
其中,矿床类型是影响矿产储量的重要因素,通常采用矿床分类体系进行研究。
按照矿床分类体系,可将固体矿产资源分为岩浆和热液矿床、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等。
岩浆和热液矿床以金属矿为主,沉积矿床以煤炭、石灰石、铁矿石为主,变质矿床以非金属矿如石英、石墨、膨润土、大理石等为主。
同时,在储量分类中也要考虑矿产资源所处的地质环境、成因类型、矿床形态、分布规律等因素。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编码是指将分析和计算出的矿产储量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进行符号编码,以确定特定的矿产储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编码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如利用面积、长度、厚度等参量建立储量编码系统,利用储量单位、矿石含量和金属元素含量建立储量编码系统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编码方式。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编码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矿产储量的统计、收集和管理效率,为矿产储量的评价和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对其储量进行编码可以进行储量核算和储量估计,对于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的具体方案和重大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此外,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编码还可以规范储量计算、管理和使用,促进矿业企业管理和运营的科学化、规范化。
总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编码是矿产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基本工作,对于提高储量统计、评价和规划的准确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运行水平、促进矿产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指出的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也应受到重视,必须坚持科学的开发理念和环保原则,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3 分类及编码3.1分类依据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
据此,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二大类七种类型(储量包容在基础储量中),分别用三维形式(图1)和矩阵形式(表1)表示。
3.2.1储量是基础储量的一部分。
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和控制的,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采矿、冶金、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论证,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储量包含了采矿过程中的损失和混入的贫化物质。
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证实储量(111)和可信储量(121、122)。
报告储量时,有关选矿和加工回收率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在市场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储量的数字可能会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3.2.2基础储量是发现矿产资源的一部分。
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及其他限制开采的因素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资源量。
通过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圈出包含证实储量和可信储量的全部原地资源量。
经可行性或预可行性研究论证,经济评价指标具有边际经济意义(如内部收益率大于0)的资源量,均划入经济的基础储量范畴。
在市场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储量数字可能随价格波动,而基础储量的数字相对保持稳定。
基础储量主要用于国家的矿产开发监管、矿产资源统计、规划和政策研究。
3.2.3 资源量是指发现矿产资源中,除基础储量以外的其余部分。
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认定为不经济的部分和未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以及预测的资源量。
3.3 资源量、储量类型编码采用(E、F、G)三维编码(见图1)。
编码的第1 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 代表经济的,2 代表内蕴经济的;第2 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 代表可行性研究,2 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 代表概略研究;第3 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 代表探明的,2 代表控制的,3 代表推断的,4 代表预测的。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类别划分
固体矿产资源量和储量的类别划分新《总则》中,根据各勘查阶段获得的矿产资源储量开发的经济意义、可行性研究程度与地质可靠程度,将其分为资源量、基础储量和储量三个大类,细分为16个类型,并分别给以不同的编号代码(见表1、表2)。
表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表2 矿产资源/储量类别与勘查各阶段对比表同时,采用了三维立体框架图(图1)表示,图形的三个轴分别代表地质轴(G)、可行性轴(F)、经济轴(E)。
图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1资源量(resource)指所有查明与潜在(预测)的矿产资源中,具有一定可行性研究程度,但经济意义仍不确定或属次边际经济的原地矿产资源量。
可分为三部分:(1)内蕴经济资源量矿产资源勘查工作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由于技术经济参数取值于经验数据,未与市场挂钩,区分不出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
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2)次边际经济资源量据详查、勘探成果进行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后,其内部收益率呈负值,在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只有在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时,才能使其变为经济的那部分资源量。
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3)行预测资源量经预查,依据各方面资料分析、研究、类比、估算的预测资源量(334)?各项参数都是假设的,经济意义不确定,属潜在矿产资源。
可作为区域远景宏观决策的依据。
2基础储量(basic reserve)经过详查或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矿产资源,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也就是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在0以上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完整版)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分类分类依据: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
据此,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十六种类型,分别用二维形式(图I)和矩阵形式(表1)表示。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
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米储量和预可米储量。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
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末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编码编码:采用(EFG)三维编码,E、F、G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地质轴(见图I)。
编码的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代表经济的,2M代表边际经济的,2S代表次边际经济的,3代表内蕴经济的;第2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1代表可行性研究,2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代表概略研究;第3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代表探明的,2代表控制的3代表推断的,4代表预测的。
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 b ”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类型及编码: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16种类型(见表I)E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图1)电腰司席程厦空込、曲貢〜一umvr^aft«n«*in .酊亲ti乐】i“SttMcniMHKJRNfttunA^tiaarib)ti«*uazzi>?---越隊慢质的n(2MU)MM«««!»QM2L)CJM2Sk氏血岸纶療的<»mn(2S£))<2St£}片■经岳弟費HU^«U (J3Z)63、址;套申烏刖绘糾口门-3卅).・I esr.2M-jai+*ifftt.2S. Rjaireff&9-3-^ ■悴需的存■鈕欄念£来定紳位耿谦示可冇性评忻許昏』=可疔性哥J E・?=f i可斤住研兗•』=型耳=未抄除设计“陽b■需的M最U t U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表1)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和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分类分类依据:矿产资源通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判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要紧依据。
据此,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十六种类型,分不用二维形式( 图l) 和矩阵形式( 表1) 表示。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编码编码:采纳( EFG) 三维编码,E、F 、G 分不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地质轴( 见图l) 。
编码的第1 位数表示经济意义:1 代表经济的,2M 代表边际经济的,2S 代表次边际经济的,3 代表内蕴经济的;第2 位数表示可行性评判时期:1 代表可行性研究,2 代表预可行性研究,3 代表概略研究;第3 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1 代表探明的,2 代表操纵的3 代表推断的,4 代表推测的。
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b ”以示区不于可采储量。
类型及编码: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16 种类型( 见表l) 。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图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表1)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按照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判和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
储量通过详查或勘探,达到了操纵的或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缺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
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及操纵的预可采储量(122)3个类型。
基础储量通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操纵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即经济基础储量和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经济基础储量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并扣除设计和采矿缺失之前的那部分。
自然资源部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自然资源部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固体矿石及其他固体物质。
根据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固体矿产资源可以分为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属矿产资源可以分为常见金属矿产资源和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两大类。
常见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锌矿石等。
这些矿石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其中,铁矿石作为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被广泛用于建筑和制造业。
铜矿石则是电子、电气、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应用广泛。
铝矿石在交通运输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制造飞机、汽车等的重要原料。
锌矿石在冶金、电镀等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稀有金属矿产资源是指含有稀有金属元素的矿石,如钨矿石、锡矿石、锑矿石等。
这些稀有金属在军事、航空航天、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钨矿石是制造高温合金和高速钢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锡矿石是制造合金、焊料等的重要原料,应用于电子、化工等领域。
锑矿石在军事、化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指不含金属元素的矿石和固体物质。
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盐矿石、煤矿石等。
这些资源在建筑、化工、能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石灰石是建筑材料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建筑、水泥等行业。
石膏是建筑材料、化肥等的重要原料,应用广泛。
盐矿石是调味品、化学原料等的重要来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煤矿石是能源工业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发电、冶金、化工等领域。
不同类型的固体矿产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撑着各行各业的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对固体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规划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分类分类依据:矿产资源经过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是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主要依据。
据此,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十六种类型,分别用二维形式 ( 图 l) 和矩阵形式 ( 表 1) 表示。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
在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或编制年度采掘计划当时,经过了对经济、开采、选冶、环境、法律、市场、社会和政府等诸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结果表明在当时是经济可采或已经开采的部分。
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可实际开采数量表述,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可行性评价阶段不同,又可分为可采储量和预可采储量。
基础储量: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
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 ( 包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 ) ,是经详查、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末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
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编码编码:采用 ( EFG) 三维编码, E、F 、G 分别代表经济轴、可行性轴、地质轴 ( 见图 l) 。
编码的第 1 位数表示经济意义: 1 代表经济的, 2M 代表边际经济的, 2S 代表次边际经济的, 3 代表内蕴经济的;第 2 位数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 1 代表可行性研究, 2 代表预可行性研究, 3 代表概略研究;第3 位数表示地质可靠程度: 1 代表探明的, 2 代表控制的 3 代表推断的, 4 代表预测的。
变成可采储量的那部分基础储量,在其编码后加英文字母“ b ”以示区别于可采储量。
类型及编码: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可进一步将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分为 16 种类型 ( 见表 l) 。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图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表1)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根据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可行性评价和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三大类16种类型。
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了控制的或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
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及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3个类型。
基础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即经济基础储量和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经济基础储量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并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之前的那部分。
可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其平均内部收益率介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与零之间的那部分,也有3个类型,即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资源量资源量可分为三部分,即内蕴经济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和预测资源量。
内蕴经济资源量。
即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尚分不清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统归为内蕴经济资源量。
可细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量。
即经过详查、勘探的成果,进行了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后,其内部收益率呈负值,在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只有在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产品能大幅度降低成本或大幅度降价时,才能使其变为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也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预测的矿产资源。
即经过预查工作,依据已有资料分析、类比、估算的资源量(334)?,也是资源量的一种,属潜在矿产资源。
矿产勘查中确定勘查工程间距的方法C1 地质统计学法确定矿产勘查的工程间距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确定最佳工程间距,有以下几种情况:C1.1 在新勘查区(或已勘查完毕,需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地区),可将区内按不同网度划分各种网形。
计算每一结点(孔位)的估计方差,再计算每一网度(形)的平均估算方差,将每一网度(形)所花费的金额与平均估计方差进行对比(图C1),该图最优勘查网度在300~200m之间。
当我们找到最佳勘查网(形)后,再利用每一结点上绘制等值线图,在估计方差较高的区域,利用C1.2所述方法,适当加密钻孔。
一旦全部孔位确定后,应在相对收益较高地段优先施工。
图 C1 最优勘探网度的选择C1.2 勘查区内已有n个钻孔施工完毕,为提高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精度、减少风险、或为了增加矿产资源储量,要在n个钻孔的基础上再增加几个钻孔(图C2),可用估方差确定最佳孔位。
图 C2 利用确定的最佳孔位(1)计算当钻孔数为n时的估计方差;(2)计算增加一个新孔Xi后,每一钻孔的估计方差;(3)计算每一钻孔的相对收益,见式(C1);…………………(C1)(4)绘制全区等相对收益线图,当Xi位置与该等相对收益线图的最高点吻合,则X1即为最佳孔位;否则,改变X1的位置,再计算,直至吻合。
(5)以同样方法确定其余的钻孔X1的位置。
C1.3 一定方向上区域变化量(有用组分)变异函数的变程值(或略小于该值),可作为该方向上最大工程间距。
C2 SD法确定矿产勘查工程间距SD法是动态分维几何学储量计算法的简称。
以动态分维几何学和最佳结构地质变量为基础,以断面构形替代空间构形为核心,用Spline函数拟合的点列函数曲线,对其求解和积分,整个运算过程费贯了动态的“搜索”和“递进”原理。
SD分数维和结构地质变量是动态分维几何学的两个基本内容。
前者是地质变量复杂性的表述,后者是地质变量可微性的表述。
由此产生SD储量计算和精度计算。
SD精度具有度量地质可靠程度和确定的勘查工程间距的功能,按照对精度的要求计算工程间距。
SD法确定矿产勘查工程间距h的公式为式(C2):h = h2 ………………………(C2)式中:h2——勘探线平均间距;Lj——第j条线两端点工程间距的总距离;K——勘探线数;N——根据要求的精度求取所需的工程数;η'——要求达到的精度值;α、β——初始递进计算SD精度过程中求取的系统值。
SD精度(η %):据地质可靠程度划分的区间。
见图C3:图C3 SD精度与地质可靠程度关系应用图探明的η≥80 %控制的45 %≤η<65 %;推断的15 %≤η<30 %;预测的η<10 %。
图中的几个可靠程度待定区间属何精度,需结合矿床地质复杂程度来定,简单者可归于高精度类,复杂者归于低精度类。
矿产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依据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方针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所确定的,由矿石质量(化学的或物理的)指标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两部分组成。
预查、普查时,可用一般工业指标进行圈定和估算。
详查、勘探所用指标通常应结合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依据当时的市场价格论证、确定的工业指标进行定和估算。
供矿山建设设计利用所需的工业指标,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制定、下达。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一般原则应按矿体、块段、矿产资源/储量类型、能分采的矿石类型、品级及不同工业用途分别估算矿产资源/储量。
已查明赋存状态,达到工业指标要求、具一定规模可以综合回收的共生矿产,应分别估算矿产资源/储量。
有经济效益的伴生组分,也应分别估算矿产资源/储量。
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各取样工程、样品采集、加工、测试质量均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及规定的要求。
矿体、不同矿石类型、品级的圈定,应遵循矿床自身的地质规律。
矿体任意位置圈连的厚度,不得大于相邻地段工程实际控制的矿体厚度。
厚大且能连片的低品位矿石,应单独圈定。
边缘见矿工程的控制范围,应根据矿床地质变量的变化特征、影响范围来确定。
当边缘见矿工程出现薄而富的矿体时,可根据米百分值或米克/吨值,以该工程为截止点圈连矿体。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参数: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参数:一般包括面积、品位、厚度、体重等。
详查、勘探阶段所用参数应是实际测定的,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分布上,均应有代表性,数据要准确可靠。
面积:可用求积仪或几何图形法、座标计算法等多种方法求得。
面积测定时,不得少于两次,当两次的差值不大于2%时,取均值。
几何图形法要求图形尽可能简单,采用图件的比例尺视矿体规模而定,一般为1∶1 000。
参与估算的面积应扣除采空区的面积。
品位:平均品位的计算,当样长不均匀时,或影响品位的其它因素不均匀时,以加权平均法求取,反之可用算术平均法。
用几何图形法估算矿产资源/储量,当遇有特高品位存在时,应先处理特高品位,再求平均品位。
特高品位值一般取矿体平均品位的6~8倍来衡量。
当矿体品位变化系数大时采用上限值,变化系数小时采用下限值。
其处理方法是用特高品位所影响块段的平均品位或单工程平均品位(厚度较大时)代替。
用SD储量计算法时,用削减值代替特高品位,置于原始数据中参与计算。
厚度:一般用算术平均法求取平均厚度,但厚度的选取要视计算方法而定。
用纵投影面积时,应计算平均水平厚度;用水平投影面积时,应计算平均垂直厚度,用真面积计算时,应计算平均真厚度。
对于厚度变化很大的矿床,遇到特大厚度,应先进行特大厚度的处理,然后再求平均厚度。
当工程分布很不均匀时,可据影响长度或面积加权。
体重:应分矿石类型或品级采集体重样。
致密块状矿石采集小体重样。
每种矿石类型不得少于30块;松散矿石则应采集大体重样,且不得少于3~4个;裂隙较发育的块状矿石,除按上述数量采集小体重样外,还应采集2~3个大体重样,对体重值进行校正,再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对于湿度较大的矿石,应采样测定湿度,当湿度大于3%时,体重值应进行湿度校正。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矿产,在估算矿产资源/储量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的参数。
如砂矿常用的松散系数,淘洗系数,砾石系数,石灰岩、白云岩矿床的岩溶率,汞矿的含矿系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