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合集下载

我们都是公民

我们都是公民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教学课题1.面向学生:初中二年级2.学科、课题:粤教版思想品德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我们都是公民》3.课时数:1课时(45分钟)4.学情分析:(1)八年级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大部分时间受到父母过分溺爱,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义务意识比较薄弱。

(2)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生多方面接收到关于公民的信息,但他们并没有从法律上、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上了解公民的含义。

二、教材分析《我们都是公民》是粤教版教材初二政治第五单元第1个框题第一课时。

本册教材主要讲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并没有系统学习与公民意识相关的知识,同时,以后的学习均是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因此,本课时是本册教材中的起点,在本册中处于基础地位。

【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知识上:使学生了解公民的含义以及公民身份的确认的内涵。

能力上:使学生能够分析有关公民身份确认的有关资料。

情感上: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及学生对自身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感。

【教学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

重点的依据:公民的定义是本课时的基础概念。

只有全面掌握了公民的概念,懂得区分公民身份,才能明确自己独特的中国公民身份。

处理方法:通过小组竞赛,一方面引起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重复公民定义让学生自行深入了解其内涵。

【教学难点】公民身份的内涵。

难点的依据:比起初一学生,初二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更强,但是仍然未能摆脱感性思维的习惯。

公民身份的内涵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同时书本上关于公民身份内涵的讲解比较散乱,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故把这一部分作为难点,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整合,把四点具体内容整合为两点:权利和义务,进行讲解。

处理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公民的权利感,身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材料,简化书本内容,让学生容易掌握吸收。

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

我们都是公民教学设计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世间有一种称号,它并不表示某种荣誉,却比任何荣誉称号更具有价值,那就是“公民”。
(板书课题)5.1 我们都是公民
(一)公民身份的确认
(板书)1、什么叫公民?课本P5(粗的黑体字)
在等医疗机构的车来时,天下雨了,司机在雨中淋着,不断劝阻经过的行人绕道而行。整整两个半小时以后,医院的车才到,拉上病人走了。司机将出租车彻底消毒后回家,已经是凌晨。
让我们记住这个司机———北创公司的张四平,当年49岁。在得知那个客人排除了“非典”的嫌疑后,他说:“我觉得有些对不住人家,我真想向他道歉。”(摘自5月6日《中国青年报》作者端木)
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探究园:“情境研讨”——谁说对了?
请看课本P2-P3中的探究园的内容,分别探讨这几幅图中对公民身份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王小青的看法不正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中国国籍,不受是否拿到身份证的影响。
②陈旷的看法不正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中国国籍,也不受年龄的限制。
1、你怎样评价这个中学生的行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请谈谈 你对“青少年如何关心国家大事,尽公民义务”的看法。
参考:1、这位中学生以行动关心当地存在的社会问题,积极向有关部门作出反映,提出建议,就是我们做一个合格公民的好榜样。
2、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要积极、主动,同时也要理性、有序,要掌握合理、文明、合法、有效的方法,不应仅凭感情和情绪行事。
小结:如何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1)要树立国家观念(2)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这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并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民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但他们对公民的定义和权利义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概念,以及作为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并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身为公民而自豪的情感,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并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我国国旗升起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出公民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公民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5.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践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为身为公民而自豪。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概念:公民的定义•权利与义务:列举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责任感: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八年级政治下册《我们都是公民》导学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我们都是公民》导学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我们都是公民》导学案
第一节我们都是公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2、使学生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是公民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教学重点:公民身份的确认与公民身份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课时:2
教学过程
依次呈现的活动
活动目的
法律导航
认知过程
总体设计思路
情境研讨
判断和研讨有关公民身份认知的各种情境,澄清对公民身份的认识
公民身份的确认
公民身份的内涵
感性体验
理性认知
通过直观的情境引发学生对公民知识的学习兴趣,由感性体验过渡到从法理和道德上对公民身份进行理性思考,运用思考的成果设计“做合格公民”的行动方案并实行之。

再通过悟读文章开阔视野、提高境界
体验和认识国家对自己公民的保护,强化爱国情感和认识
公民是国家的成员,是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
感性体验
理性升华
将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树立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做合格的中国公民
设计、
实践
悟读《公民责任就在眼前》、《国家希望你们回家去……》
感悟公民责任感的意义,感受国外公民的责任感,拓宽视野
培养公民意识
提高公民素质
体验感悟认识拓展。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我是中国公民教案

我是中国公民信懋学校朱永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具体事例了解公民的含义,知道作为中国公民的条件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公民最重要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具体案例,体会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把握公民的特征,学会区分公民与“人民”“臣民”的概念2.难点: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从而加强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教学过程一、看一看(导入新课)1、播放一组图片,配京剧《我是中国人》(感受祖国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师:好,我来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在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人物?3、生答:军人、运动员、宇航员、建筑工人,三轮车夫、环卫工人、服务员、国家领导人等4、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建国60周年,6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党的正确领导之外,也与各行各业的人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是分不开的,正是他们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才使我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

我们与图中人物相比虽然身份不同、职业不同,也还没有像他们中的某些人一样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社会角色,那就是中国公民。

什么是公民?公民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公民意识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课第二框:我是中国公民。

(板书:我是中国公民)二、辨一辨(新课教学)师:公民与人民只有一字之差,是否是相同的概念呢?如果不同,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让我们看一组图片。

1、展示图3-25、图3—26 (公民与人民辨析)(1)图中人物是否都是中国公民,为什么?生:图中人物都是中国公民。

因为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这就是说,不论其年龄、性别、出身、职业、民族、种族、宗教信仰等,只要具备中国国籍都是中国公民,都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品德品德《我们都是公民》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品德品德《我们都是公民》
利和义务,再结合本册教材的主旨是公民意识教育,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具
有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地位。
学情分析:识结构方面: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一些基本常识已有一定
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法律的了解还是很零散、很表面化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懂得作为新一代公民,应该如何提高自类的名言警句。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探究法等
(一)课前准备阶段
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去搜查有关热爱祖国之类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查资料的能力,同时为教授新课做好铺垫。
师:这些图片体现了什么呢?
生: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我国是个民主的国家。
师:那我们要培养什么意识?
生:坚定的民主意识,做一名良好的公民……
师:时政热点讨论结合课本P7“个案研讨”和佛山创建文明城市,分小组讨论,作为佛山一员的我们,
该如何为创建文明城市付出一份力呢?
/i?ct=5033=%B4%B4%CE%C4&in=10163&cl=2&lm=-1&st=-1&pn=3&rn=1&di=85442067090&ln=1855&fr=&fm=result&fmq=1331384391078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3&-1&di85442067090&objURLhttp%3A%2F%%2F7LGlY_iDgOAUuicNWPtJeQ%3D%3D%2F848928529761426217.jpg&fromURLhttp%3A%2F%%2Fclass%2Fdiary%2Fdetail.html%3Fdiaryid%3D3066398%26id%3D513330%26category%3D0&W600&H475&T8143&S62&TPjp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是公民》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公民,并且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公民的责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公民意识,但是对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培养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公民。

2.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公民的责任。

3.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的理解。

2.如何培养学生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和权利义务。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3.实践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履行公民的责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公民的责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公民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视频,展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自己作为公民的身份。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总结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的责任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的概念,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公民概念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公民的责任,可以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培养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部编版-政治-一年级下册--17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

部编版-政治-一年级下册--17我们都是公民 教案

部编版-政治-一年级下册--17我们都是公
民教案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到什么是公民以及作为公民应具备的责任和义务。

-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 课文:《我们都是公民》
- 照片或图片展示公民的形象
- PPT或教学演示工具,用于展示课文和例子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通过展示照片或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人是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新课讲解(10分钟)
- 向学生介绍公民的概念:公民是指生活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的人们,他们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 使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 分享一些简单的例子,如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等。

活动实践(20分钟)
- 分发课文《我们都是公民》给学生,并进行阅读训练。

-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是公民吗?你的角色是什么?你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拓展活动(15分钟)
- 分组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一种公民的角色和他们的责任。

- 引导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使公民责任,如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尊重和帮助他人。

总结归纳(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 强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对社会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 邀请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并说明自己应该具备的公民责任和义务。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基本权利,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公民,并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良好品质。

3.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定义与基本权利2. 公民的义务与责任3. 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4. 公民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5. 案例分析:身边的公民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公民的定义、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以及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

2. 难点:公民义务与责任的具体落实,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公民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的定义、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公民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角色。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促进学生思考。

4. 实践作业法:布置相关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公民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公民。

2. 讲解: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以及公民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

3.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公民实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民的重要性和责任。

6. 作业布置: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公民精神。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履行公民义务,发挥公民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公民定义、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的理解程度。

2. 考察学生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义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3. 评估学生在实践作业中践行公民精神的实际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公民教育的基础教材。

2. 案例资料: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公民实例。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4.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法律条文,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优品课件之《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优品课件之《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优品课件之《我们都是公民》教案《我们都是公民》教案第一课时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身份的内涵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明白公民身份的基本内涵;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这实际是在问:你是哪国公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公民。

那什么是公民,什么又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公民身份又有哪些内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1.教师总结分析:(1)什么是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分析:一是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二是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2)公民与国籍补充材料:国籍的取得,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取得国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出生在某国而取得某国国籍,这是取得国籍最普遍的方式;另一种是加入某国国籍,即通过婚姻关系、收养关系、自愿申请等方式而取得某果国籍。

一般情况狭隘,一个人只有一个国籍,但也有双重国籍或无国籍的人。

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3)辩一辩:他们属于中国公民吗? A我国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B我国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 C美籍华人 D海外华侨 E在中国定居的人2、活动:新闻回放――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1)指导学生阅读背景材料: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2)分组研讨:中国游客为什么能顺利摆脱困境?你对此事件有什么感受?(3)小组代表发言:(4)结论: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的享受没有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都要义不容辞地提供保护和帮助。

3、教师分析:公民身份的内涵(1)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2)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教学设计与反思51我们都是公民

教学设计与反思51我们都是公民

3 生活方面:这一代青少年中数量众多的独生子女,有些父母溺爱子女问题严重,孩子们
普遍缺乏履行责任的机会,义务意识比较薄弱。八年级的学生进行和义务的教育,对培养青少
年健全的人格,成为合格的公民,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1、掌握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身份的含义,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中国公民身份,并懂得运用
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情景研讨— 新闻回放—个案 研讨—领悟《国 家希望你们回家 去》
第一:向学生讲清活动 的基本要求,时间安排 和设计要求等。 第二:指导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相互合作,拟定 方案。 第三:通过比较,组织 学生进行民主评比,评 出最佳方案。 第四:教师与学生交流 心得和看法。
预设学生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课堂教学学生学习 活动评价表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学习 常 规
评价内容 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教师教学和同学学习
带好课本及学习资料 爱护实验仪器,节约意识强 主动收拾、整理实验仪器
学习 态 度 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参与 实验中记录认真,实事求是 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
重视实验
合作与交 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民”一词有一定的了解。但认识上还是不够深刻和全面的。未能在法律,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
上了解公民的含义。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要领取身份证才是公民,有的学生认为儿童不是公民,
成年人才是公民,这些认识都有待纠正。
2 情感方面: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的叛逆期,独立意识已经萌芽。他们渴望
得到尊重和理解。这为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准备了有利条件,也增加了难度。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意味着什么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公民意味着什么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本城邦未成年男性。

师:看了这段介绍,你们觉得在古希腊,所有人都有公民资格吗?哪
些人没有?
2.公民
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3.中国公民: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条件限制吗?
注意: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民。

4. 国籍及其取得方式
(1) 定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 国籍的取得方式:
依据出生取得,这是取得国籍最普遍的方式,也称为出生国籍,对于出生国籍,我国国籍法的相关规定:
①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比如我们)。

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国外,具有中国国籍(旅游、度假、留学、外出务工等);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不具有中国国籍。

③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
根据情境研讨老师提供的资
料,进行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知识介
绍,让学生对公
民身份的确认有
初步的认识,为
之后的内容做铺
垫。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含整体设计和课时设计)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含整体设计和课时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教学设计(单元首页)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课时页)备课组长:李xx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

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2.认识身份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

(1)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

(2)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3)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

(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3.身份证用处知多少?(1)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

(2)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4.小结小小卡片不仅作用大,而且就号码一项也很有意思!同学们,你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哦。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3.公民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

4.身份证用处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课时页)备课组长:李xx1.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方面,中国GDP超10万亿美元,是世界上10万亿俱乐部成员,是日本GDP的2倍。

高铁2万公里,占世界6成。

钢铁产量,世界16亿吨,中国占8亿吨;中国高速公路12万公里,占世界的52%,力压美国占世界第一;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的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公民的定义和特征。

2.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公民的概念与特征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 公民的责任与担当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概念,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的概念、权利和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公民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定义和特征。

2. 新课导入: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了解作为公民应有的权益和应尽的责任。

3. 案例分析:分析公民的责任与担当,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民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公民责任与担当的认识。

七、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公民概念、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程度。

2. 作文评价:评价学生的作文,了解他们对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的思考。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公民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公民知识的理解。

2. 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让学生亲身体验公民的责任与担当。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3.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我们都是公民教案
不对。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情境二:汽车在继续行驶,突然张亮捂着口袋大叫起来:“我的钱包不见了,谁偷了我的钱包?”汽车内一阵骚动。稍许,张亮盯着旅客甲说到:“刚才就你靠近过我,肯定是你偷了我的钱包,你那贼眉鼠眼的样子一看就是个小偷,我要搜你的身。”旅客甲急了红着脸答道:“你别侮辱人,我没偷,你凭啥要搜我的身。”这时有其它旅客附和道:既然你没偷就让他搜一搜,以证明你的清白。
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自主学习
1、公民的权利是指____________;公民的义务是指___________.
2、国家以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的___________,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民的基本权利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民的基本义务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一:
在一辆旅游车上,旅途的劳累使绝大部分旅客们正在闭目养神,只有张亮等四个小青年喝着啤酒在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旅客们皱起了眉头。旅客甲站起来拍拍张亮的肩膀说道:“小兄弟,请声音轻点,别影响大家休息”。张亮不耐烦地说道:“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管得着吗?”
张亮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010学年(上)红旗中学初一政治课堂教学设计
第1周 星期二第5节2011年2月14日
级科
政治科
执教者
刘晶
授课班级
一(4、5、6、7、8)
课型
授新课
课时
共2个课时,此节课为第1、2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世间有一种称号,它并不表示某种荣誉,却比任何荣誉称号更具有价值,那是什么呢?
(生)答略。

(师)对,指的是公民。

那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是不是公民呢?(板书课题)5.1 我们都是公民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通常会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这实际是在问:
你是哪国公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公民。

那什么是公民,什么又是中国公民;公民与国籍有什么关系,公民身份又有哪些内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公民身份的确认:
1.公民
(1)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个人具有某国国籍就是该国公民
公民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
(2)中国公民: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张某是湖北宜昌人,出国留学后被美国一所大学聘用,现已取得美国国籍,并长期在美国定居。

张某是(美国公民)
注意:每个社会成员,除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外,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即不管男女老幼,是否享有政治权利,都是中国公
民。

练习:课本P2,"情境研讨":
小组交流:上述对公民身份的看法哪些是准确的?哪些是不准确的?说说你的依据。

请看课本P2-P3中的探究园的内容,分别探讨这几幅图中对公民身份
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①王小青的看法不正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中国国籍,不受是否拿到身份证的影响。

②陈旷的看法不正确,我们一出生就具有中国国籍,也不受年龄的限制。

③张怡的看法是对的,她小姨的女儿一出生就是公民了。

④张萌的看法不正确,陈燕虽然出国留学了,但如果她不加入外国国籍,她还是中国公民。

(如果加入了外国国籍,她就不是中国公民。


⑤张志强的看法不正确,公民犯罪只会被剥夺某些权利,不可能会被
剥夺公民身份
2、我国公民身份的确认
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注意:在我国,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
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辨一辨:他们属于中国公民吗?
(1)我国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属于)
(2)美籍华人(不属于)
(3)海外华侨(属于)
(4)在中国定居的人(属于)
(5)受到法律制裁的中国人(属于)
(6)在中国居住的美国公民(不属于)
思考:我们一出生就具有公民资格吗?为什么?
2.国籍
(1)定义: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法律规定",同时,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公民与国籍补充材料:国籍的取得,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取得国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出生在某国而取得某国国籍,这是
取得国籍最普遍的方式;另一种是加入某国国籍,即通过婚姻关系、收养关系、自愿申请等方式而取得某果国籍。

一般情况狭隘,一个人只有一个国籍,但也有双重国籍或无国籍的人。

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就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判断:有一位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民,非常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生在自己的国土上,于是就带着即将生孩子的加拿大籍的妻子乘飞机回国。

在途径美国上空时,他的妻子生下了一名女婴,取名"刘佳媛"。

你认为"刘佳媛"能取得中国国籍吗?她能成为其他国家的公民吗?请说明理由。

2、活动:新闻回放——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
(1)指导学生阅读背景材料:当中国游客被困国外机场
(2)分组研讨:中国游客为什么能顺利摆脱困境?你对此事件有什么感受?
(3)小组代表发言:
(4)结论: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这些权利的享受没有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国家都要义不容辞地提供保护和帮助。

二、公民身份的内涵(即“作为公民意味着什么?”)
①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②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
务。

即“作为公民,我们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


③享有平等的权利。

材料一:深圳市原罗湖区女公安局长安惠君,受贿金额210余万,以受贿罪判处她有期徒刑15年。

材料二:妇女走上街头,要求平等工作的机会。

结论:只要是国家合法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思考:
出示法庭上被判刑的罪犯图片,问:他们属于公民吗?他们属于人民吗?
*(板书)公民和人民有什么区别?
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1)内涵上:公民是法律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外国人;
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敌人。

(2)范围上:公民>人民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指全体社会成员;
凡是人民都是公民,而公民不一定都是人民。

公民中人民占绝大多数,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属于公民但不属于人民。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是一个人独特的身份知道了公民的含义以及如何确认公民身份,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作为公民就意味着公民要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他人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