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2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563827cf84b9d528ea7abe.png)
(3)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 之间 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_____科__技______的飞速进步,为 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也使 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探究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该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 取决于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据材料二指出,德国与哪 两国产生矛盾?这又反映了哪两类性质国家的矛盾?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的原因。
[探究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再认再现以及归纳、 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材料二反映了德国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 权的要求。回答第(1)问要分析材料一,且要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词“基本”“该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后概括回答。回答第(2)问要在理解 材料二所反映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所学知识作答。回答第(3) 问要围绕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原因。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1.政治发展不平衡:英法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德俄日三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发展迅 速,超过老牌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帝国主 义 国 家间的力量对比。
(3)帝国主义干涉巴尔干事务 ①原因: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巴尔干地区制造出新的矛盾, 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 ②表现: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③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 成为欧洲的“___火__药__桶______”。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第一单元 第一节 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共4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第一单元 第一节 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 (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f40bcd941ea76e58fa0447.png)
阅读这幅历史地图:你能得出什么信息?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 毕。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之中,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图(1914)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贸易增长迅速,国际分工 日益明显; (4)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
----------------------------------------
核心
德 奥
殖民地、世界市场 、制海权
英
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一战的性质?
巴尔干问题
俄
帝国主义战争
探究学习 1、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含义?原因?
政策:“光荣孤立” 。 含义 :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 原因: 经济实力强大,掌握海上霸权
1914年7月28日,经验丰富的英国驻维也纳 大使向伦敦报告:“推迟或阻止与塞尔维亚 之间的战争,无疑会使这个国家的人极为失 望,他们已经为即将来临的战争高兴地发疯 了。” --[英]吉尔伯特《二十世纪世界史》
“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 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 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 眼杀气腾腾。”
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各国相互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征兵招贴画
一战交战的双方: A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 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4 国; B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 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 利、日本、美国、中国等 27 国。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专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专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https://img.taocdn.com/s3/m/77e046886c85ec3a86c2c552.png)
——摘自《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请回答: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 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欧洲各国一般市民 对战争的看法由“为国家而战”到“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 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再到“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 行为”。原因就是持久的战争对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破 坏。第(2)问首先认识到的就是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但具体到 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对于塞尔维亚 人民而言,战争就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但它改变不了整个战 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思考测评材料
一[学习思考]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你对这句话是 如何理解的?
(1)由于农奴制残余长期存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 极大的阻碍,俄国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最不发达的国家。
(2)经济的落后,使俄国对西方列强有着严重的依赖性,特 别是法国的贷款。
(3)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和焦点。
3.美国参战对欧洲战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使协约国一方力量大为加强,加速了协约国集团的
胜利进程。 4.基尔港德国水兵起义有什么意义? (1)标志着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开始。 (2)促使德皇退位,促成了德军尽快投降,加快了大战的结
束。
5.德奥集团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决定的。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 1917 年 11 月 8 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 由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法令严厉谴责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 殖民地、宰割弱小民族而进行的战争“是反对人类的滔天罪 行”,建议交战各国立即开始和谈,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 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约。
请回答: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 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欧洲各国一般市民 对战争的看法由“为国家而战”到“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 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再到“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 行为”。原因就是持久的战争对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巨大破 坏。第(2)问首先认识到的就是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但具体到 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对于塞尔维亚 人民而言,战争就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但它改变不了整个战 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思考测评材料
一[学习思考]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你对这句话是 如何理解的?
(1)由于农奴制残余长期存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 极大的阻碍,俄国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最不发达的国家。
(2)经济的落后,使俄国对西方列强有着严重的依赖性,特 别是法国的贷款。
(3)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和焦点。
3.美国参战对欧洲战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使协约国一方力量大为加强,加速了协约国集团的
胜利进程。 4.基尔港德国水兵起义有什么意义? (1)标志着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开始。 (2)促使德皇退位,促成了德军尽快投降,加快了大战的结
束。
5.德奥集团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决定的。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 1917 年 11 月 8 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 由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法令严厉谴责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 殖民地、宰割弱小民族而进行的战争“是反对人类的滔天罪 行”,建议交战各国立即开始和谈,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 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约。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共22张ppt)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98e25d964bcf84b8d57b1f.png)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发展中的什么现象?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加剧。
(2)这种现象导致了什么 结果的出现?
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一、一战爆发的背景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列强之间 的矛盾日益尖锐
有利?
什么—问—题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
一、一战爆发的背景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列强之间 的矛盾日益尖锐 3、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根源:列强之间的矛盾尖锐 (2)形成:三国同盟——1882 三国协约——1907 (3)影响:加剧争夺,激化矛盾,加速一战到来
同盟国
协约国
各
德、奥匈
英、法、俄
国
相
奥斯曼土耳其、 塞尔维亚、比利
互
保加利亚
时、日本、意大
宣
利(美、中等)
战
请思考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 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 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塞尔 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 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 南大公,这就是萨拉热窝 事件。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 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 战就不会爆发。
根据教材5-6页内容,思考回答:这种观点是否 正确?谈谈你的看法。
[课件]人民版 选修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人民版 选修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https://img.taocdn.com/s3/m/66d810d7d5bbfd0a79567336.png)
实质: 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 表现:三对基本矛盾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三国同盟:德、奥、意 三国协约:英、法 、俄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
?
问题探究 通过学习,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1.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成自身的发展
2.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各国不承担战争义务
3.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 4.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第一次世界大战讽刺地图
(1914—1918)
山雨欲来欧罗巴
一触即发巴尔干
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 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过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的导火线;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 因条件 。 发展要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 的结果 。 “为什么要打”和“为什么能打” 相关知识联系 必修政治史专题三的辛亥革命;必修经济史专题二的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专题五的走向整体的世界;必 修文化史专题三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七的工业 文明的引擎。选修3的拿破仑。
3、20世纪初英国又为什么要放弃“光荣孤立”政策? 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
德皇威廉二世 他给世界的印象是个战争狂
社会达尔文主义
德国皇帝让他联想到“一艘蒸汽机已发动、螺 旋桨已转动的战舰,但是没有掌舵人”“总有一天 皇帝会闯下大祸” ——格雷(英国外相) 参谋总长毛奇“我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越早打越好”
1、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实质: 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
3、基本矛盾: 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
(一)三国同盟的形成
俄 国
德
(1882年)
历史人民版选修3 专题一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课件
![历史人民版选修3 专题一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6fac1deff9aef8941e0676.png)
______ 西线 ,协约国也企图打破僵局,决一胜负。 (2)凡尔登战役:德军进攻巴黎东部门户凡尔登,法军拼死抵
抗,双方损失巨大,被称为“绞肉机”式的战斗。
(3)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对德军,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双 坦克 方伤亡惨重,但德军始终未能占据上风。英军首次使用_____
作战。
特别提醒
1915-1916年是大战的第二阶段,其中1916年是
[解析]
第(1)问美国的政策依据“超脱”“不偏不倚”可以
归纳出是“中立”;优越条件是“地理上的超然位置”。第 (2)问矛盾之处依据两则材料概括即可;美国在一战后期参战 的原因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可怕,德国一旦获胜,必将是美国争霸世界的强劲对手。 2.美国与协约国有巨大成为美国最大的债务
国。为了保证巨额贷款能够收回,美国必须参战打败德国。
3.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不利于协约国集团,美国 不能坐视不管。一个借口。 4.1917年,战争已进入尾声,为抢夺战利品和在战后谋求对 世界的领导权,美国必须参战。 5.德国发动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同时也
入窘境。
飞机 首次被使用,它使人类又多了一种作 2.空战:一战中,_____ 战工具,对人类战争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美国参战
1.背景
(1)经过两年的大战,两大军事集团都精疲力竭,协约国集团 逐渐占据优势。 无限制潜艇战 为美国参战提供了借口。 (2)德国发动的______________ 1917 年4月,美国正式对德宣战。 2.时间:_______ 3.影响:美国的参战带动了一大批中立国对同盟国宣战,壮 协约国 的力量,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大了_________
材料 2: 到 1917 年 4 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 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 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
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118人民版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三《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118人民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e35af948d7c1c709a14522.png)
却没变。
(二)、根本原因: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 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新老资本主义 国家争夺霸权和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三国同盟的形成
(1882年)
德
俄国
1879年签定 同盟条约
奥匈
1882年加入
三国协约的形成
(1907年) 欧洲最终形成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俄国
1904年 英法协约
1907年 英俄协约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所有强国这时都已加入两大对立的联盟体系,给国 际关系带来种种灾难性后果……每次争端往往会扩 大为重大的危机,而两大联盟的所有成员国不论愿 意与否都将卷入其中……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 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 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
3.1903年,英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主动修复同法
C 国的关系,其原因不包括( )
A.英德矛盾的日趋激化
B.英国实力的相对下降
C.确保欧洲大陆的均势
D.联合法国以对抗德国
巩固练习
4.19世纪末,当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初步形成时, 英国并没有急于加入某一集团,而是继续奉行“光
D 荣孤立”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32.0
德国 8.5
13.2
14.8
法国 7.8
6.8
6.1
材料中反映了什么现象?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三 1880-1913年各大国在世 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
1880 1900 1913
材料四 英、法、德殖民地面积比较 (纵坐标单位:万㎞2 )
英国 22.9 18.5 13.6
(二)、根本原因: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 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新老资本主义 国家争夺霸权和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三国同盟的形成
(1882年)
德
俄国
1879年签定 同盟条约
奥匈
1882年加入
三国协约的形成
(1907年) 欧洲最终形成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俄国
1904年 英法协约
1907年 英俄协约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所有强国这时都已加入两大对立的联盟体系,给国 际关系带来种种灾难性后果……每次争端往往会扩 大为重大的危机,而两大联盟的所有成员国不论愿 意与否都将卷入其中……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 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 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
3.1903年,英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主动修复同法
C 国的关系,其原因不包括( )
A.英德矛盾的日趋激化
B.英国实力的相对下降
C.确保欧洲大陆的均势
D.联合法国以对抗德国
巩固练习
4.19世纪末,当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初步形成时, 英国并没有急于加入某一集团,而是继续奉行“光
D 荣孤立”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32.0
德国 8.5
13.2
14.8
法国 7.8
6.8
6.1
材料中反映了什么现象?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三 1880-1913年各大国在世 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
1880 1900 1913
材料四 英、法、德殖民地面积比较 (纵坐标单位:万㎞2 )
英国 22.9 18.5 13.6
人教版选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43张]
![人教版选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43张]](https://img.taocdn.com/s3/m/7160e6d65fbfc77da269b19a.png)
探究学习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1.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成自身的发展
2.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承担战争义务
3.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 4.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练习:
1、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 而与法、俄结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 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 C霸主地位业已丧失 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
预示未来战争更加残酷,更加危险,规 模可能更大。
1. 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 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局面; 2. 可能条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 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 和技术基础,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 形成世界性大战; 3. 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 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 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与 英 国 合 作
视角二
视角二
●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 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帕默斯顿(英国首相1784-1865)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列强为共同利益而勾结,又 为各自利益而斗争。当时欧洲 列强如何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 呢?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
意
1882
突尼斯问题
法
1904
同 1882 盟 国
2)材料体现了德国的什么要求? 积极向外扩张,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这一要求怎样才能得到满足?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 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 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的一次演说
冲撞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共6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共6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a2e45e561252d380eb6e7a.png)
•A.潜艇
B.飞机
• C.坦克
D.原子弹
D 解析:原子弹是二战中出现的武器。
• 9、“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 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 “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 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 D.维护民族的独立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C 解析: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现代交通和信息”,
“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可 见一战得以爆发的根本前提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在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 桶”的主要因素是
措施。
5、观察下面《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作者表达的是 英国意欲
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 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
C.维持欧洲大陆均衡 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
C 解析:为了便于 控制欧洲,英国长期 推行欧洲大陆均衡的
政策。
6、下图是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传的照 片之一,该照片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徒刑.1918年在狱中病死。后来人们
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青年,在他当年埋
伏站立的地方用混泥土嵌下一双脚
印.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过P11-16
1、爆发: 2、交战双方: 3、过程: ⑴三条战线: ⑵三个阶段: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 2、交战双方:两大军事同盟 ①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意大利、日本、美、中 ②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3、过程: ⑴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 ①西线:英国、法国、比利时对德国作战。(作战区域: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0f7743be23482fb4da4cf5.png)
俄国十月革命
1918年11月3日, 基尔港水兵起义。
德国十一月革命
政治危机
摧毁的四大帝国
太
英
海
波 罗 的
国
俄罗斯帝国
比 利
时
平
德
奥匈 帝国
利
塞 尔 维 亚
黑
海
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
地
中 海
①经济衰落: 表现:欧洲失去大量海外投资;工业严重 破坏; 世界财政金融地位下降;对世界经济控制 力不断减弱。
回答:⑴材料中“较蒙昧的人们”是指谁?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⑵一战以后这些人们的国家掀起了什么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表现:
甘地领导印度非 中国发生五四运动 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发生 凯末尔革命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原因: ①帝国主义战争及战后卷土重来激化列强 与亚非拉人民的矛盾 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
(1)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作者的基本观点?
科技推动战争,战争催生新科技;科技是把双 刃剑;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
战争与科技
(2)结合一战的史实阅读教材p20第二段内容, 说明战争与科技的关系。
一战中德军飞机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中, 法国汽车载运士兵及物资。
美国汽车,1900年至1914年,由 4000辆增至56万辆。
4. 出现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国际联盟
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1.欧洲相对衰落,国际地位下降 2.美日迅速崛起: 3.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4.国际联盟建立
(二)大战影响人类社会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德国一战中阵亡将士陵园
墓地与伤兵
1914—1918年大战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次战争消耗 如此众多参战者的总资源,覆盖地球上如此广阔的土地。 从来没有那么多的国家被卷入战争。从来没有如此大规模 的、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 ----[美]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件:专题一 第三课 第一世界大战的影响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3课件:专题一 第三课 第一世界大战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4db9132580216fc700afd66.png)
返回
一、战争引起革命
1.原因
长期的战争使参战各国的人民都陷入痛苦的深渊,激 化了各国的阶级矛盾,各国人民的 反战 运动此起彼伏。
2.表现
(1)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推翻了 沙皇 政府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人民发动 起义,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返回
3.影响 革命制止战争: (1)1917年11月8日,苏维埃政权颁布《 和平法令 》, 声明退出战争,向交战国提出和平谈判建议。
(2)随后,苏俄与德国签订《 布列斯特和约 》,正式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摧毁四大帝国 1.1918年战况 (1)德国发动五次攻势:1918年3月至7月,结果损失惨 重,战争的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 手中。 返回
潮,就是人类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反思的重要成果,标志
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返回
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
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 国家。”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现象:这场大战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却给美国带来了巨额利润。原因: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后,美国打着“中立”的旗号,借助向交战双方出售
实力上占有压倒性优势。
返回
6.大战对军事发展的影响 (1)飞机、 坦克 、潜艇和毒气等新式武器开始使用,使
战争的火力空前加强,防御和突破的形式有了很大改进。 (2)战后出现了 总体战 、闪电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
胜论以及坚固防御工事制胜论等军事理论。 7.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战后世界各国人民中普遍兴起的和平主义、 人道主义思
3.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大战使得 资本主义世界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十月革命的 人类历史 胜利使俄国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 一个新时代。 4.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5.战争具有依赖性 大战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协约国的 军事 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经济和 的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b71c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f.png)
美 国 参 战 借 口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 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 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882年三国同盟成立
标志欧洲最终形成 两大对峙军事集团
英
1907
1907年三国协约成立
标志欧洲开始出现 两大对峙军事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 进程:三个阶段
结果:两个方面
提升训练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 B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C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D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斗争
2 19世纪晚期,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尔登凡战役
1916年7月,英法联军同 德军展开一场会战,英 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 坦克.
1916年2月,法德展开 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 力100万伤亡70万.被称 为“凡尔登绞肉机”
西线:从北 海往南延伸 到瑞士边境。 英法比对德
东线:北起波 罗的海,南至 罗马尼亚。
俄国对德奥
1904
法
德
18921879 1882
俄 奥
1882
意
在1815至1914年的百年间, 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超出自家 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 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A 争当欧洲的霸主 B 是否支持斯拉夫人独立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共42张PPT)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3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f42af749649b6648d7479d.png)
列强之间矛盾 的实质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化 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 法美为代表的,它们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确立资本主义 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 日为代表的,它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战争的方 式从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政治上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2、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不一样,它们所占 的殖民地的多少也不同。英法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占 有的殖民地多,尤其是英国掌握了世界殖霸权,而德日 的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的殖民地较少。
三、巴尔干火药桶
1、巴尔干各民族与奥斯曼土耳其的矛盾: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2、巴尔干内部的矛盾: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3、巴尔干各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巴尔干的矛盾。(最主要的原因)
普林西普(1894-1918)
我们要消灭祖国 的敌人!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1914年6月
行刺斐迪南大公,事后被捕入狱
判20年徒刑.1918年在狱中病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青 年,在他当年埋伏站立的地方用 混泥土嵌下一双脚印.
皇储:王位的继承人,一般是君主子女或近亲属
奥匈帝国皇储:奥皇弗朗 茨· 约瑟夫一世之侄. 1889年被立为皇储. 主张 吞并波斯尼亚, 加深俄奥 矛盾,引发了危机. 1914年被刺身亡 斐迪南大公(1863-1914)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英 国
1 法 2 国
高中人民版历史选修32019-2020版 专题1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课件PPT
![高中人民版历史选修32019-2020版 专题1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74a84b168884868762d6a5.png)
专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俄国革命的影响;认识德奥集团
2.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 失败的原因。
的影响。
2.难点: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后果及影响。
栏目导航
自主预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一、战争引起革命
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栏目导航
一、战争引起革命 3.十月革命对一战战局的影响 (1)苏维埃政权颁布《 和平法令 》,声明退出战争,向交战各国 提出和平谈判建议。 (2)随后,苏俄与德国签订《 布列斯特和约 》,正式退出第一次 世界大战。
栏目导航
二、摧毁四大帝国 1.俄罗斯帝国
1917 年经过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争。 2.奥斯曼帝国
计高达1 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 115万吨。生产遭到沉 破坏的数据
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是关键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息。
栏目导航
史料二 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
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再也
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造了一 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 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 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 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
(3)1918 年 11 月 9 日,柏林人民起义,德皇 威廉二世 退位,德国社
会民主党右派趁机夺取了政权。
(4)1918 年 11 月 11 日在 贡比涅森林 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俄国革命的影响;认识德奥集团
2.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 失败的原因。
的影响。
2.难点: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后果及影响。
栏目导航
自主预习 探新知
栏目导航
一、战争引起革命
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栏目导航
一、战争引起革命 3.十月革命对一战战局的影响 (1)苏维埃政权颁布《 和平法令 》,声明退出战争,向交战各国 提出和平谈判建议。 (2)随后,苏俄与德国签订《 布列斯特和约 》,正式退出第一次 世界大战。
栏目导航
二、摧毁四大帝国 1.俄罗斯帝国
1917 年经过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争。 2.奥斯曼帝国
计高达1 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 115万吨。生产遭到沉 破坏的数据
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是关键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息。
栏目导航
史料二 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
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英国再也
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它在中东的地位了,从而创造了一 个争相弥补的权力真空。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 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 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 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
(3)1918 年 11 月 9 日,柏林人民起义,德皇 威廉二世 退位,德国社
会民主党右派趁机夺取了政权。
(4)1918 年 11 月 11 日在 贡比涅森林 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 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 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
战争过程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
的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
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
利用中立,扩大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国参战
材料一 德国于1917年早些时候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威胁到美国的商业海运,1917年1月17日,德国密报 德驻墨西哥公使,称支持墨西哥收回19世纪中期与美 战争中失去的土地。2月15日,这份密报被英国情报 局破译并传给美国政府,威尔逊知道后认为这是对美 国的侮辱和挑衅。美国新闻界将电报公布后,全国一 片哗然,反德风浪席卷美国。 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
战争背景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于8月1日中午向俄国宣战。8月3日下午6时1刻向法国宣战。 于7月30日开始总动员。 8月1日下午4时3刻,法国宣布实行总动员。 从8月4日夜11时起,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战争背景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3天后,他被撤职。
(1)重心:西线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法国境内)1914.9 ①国家:德国→英法 ②特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③结果:施里芬计划破产,1914年底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美国参战主要原因: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 夺取世界霸权 影响:大大增强协约国的实力,推动战争进程
美国总统威尔逊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中国参战
1917年8月14日,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以工 代兵”,派出了14万劳工到欧洲战场。
段祺瑞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战争原因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矛盾日益尖 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3.直接原因(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
随堂练习
1.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但是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和 其后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均未引发世界大战,直到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才引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 册)》
1870~1871年普法战争,普鲁士(德国)获胜, 并统一德意志。法国割让阿尔萨斯与洛林;赔 款五十亿法郎。
战争背景
(1)1879年 德 奥同盟(反俄) (2)1882年 意 德奥三国同盟形成
(1)1892年 法俄结 盟,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 (2)1904年 英法结 盟,英国开始放弃光荣 孤立政策。
B 派尚有借此时机,作种种顾党人不顾国之计划。”这反映出严复( )
A.看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B.主张中国应尽快加入协约国集团 C.建议政府要继续严守“中立” 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而后参战
战争影响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协约国在人力 物力上占优势; 2.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施里芬计划低估 对手的实力; 3.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矛盾,同盟国内部的矛盾 更为明显; 4.国际力量不利于同盟国,日美加入协约国,意倒戈;
(二)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1916年成为关键的一年,重心回到西线,但仍未分出胜负,向协约国有利方向发展
③日德兰海战 1915.5.31—1916.6.1 a.双方:德→英 b.性质:一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 c.结果:英国舰队损失大于德国,但英 国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中美参战,俄国退出一战,同盟国瓦解,一战结束
材料一: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威尔逊总 统当天就声明中立。8月19日他又号召美国人民“在思 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 材料二: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 头。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249亿2千万美元,1919 年为639亿7千万美元,增长156.7%。美国从债务国变 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 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 的40%掌握到了手里。
—— 张盛发《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若干思考》
政治制度的差异
战争背景
项
目 英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经济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政治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 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1916年成为关键的一年,重心回到西线,但仍未分出胜负,向协约国有利方向发展
①凡尔登战役(法国) 1916.2-1916.12 a.双方:德→法 b.战略目标:德国准备碾压法国,使其退出 战争 c.特点: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被称 为凡尔登绞肉机;持续时间最长;德国运用 了飞机、飞艇、毒气弹等新式武器 d.结果:法国站稳脚跟,德国兵力开始衰落
至10月6日,日军进占济南车站,占 领了胶济铁路全线。
11月10日,占领青岛。
“二十一条”
战争过程
(二)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1915 年,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 线,企图首先打败俄国,以摆脱两 线作战的困境。
1915 年,意大 利在英法拉拢 下,加入协约 国一方作战。
战争过程
(二)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3)1907年 英俄缔 结条约,欧洲两大军事 集团最终形成
战争背景
疯狂的扩军备战
战争背景
火药桶——巴尔干地区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东南门户。巴尔 干及地中海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 油、棉花等资源,是帝国主义竞相掠 取的战略物资。因此,这一地区长期 以来是帝国主义剧烈争夺的场所。
这里多民族聚居,语言、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经常发生纠纷。 长期以来,又受土耳其的统治和奴役, 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 成了列强争夺的焦点。
基尔港水兵
战争过程
一战结束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 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 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 的雷东德车站签署停战协定。
福煦车厢
随堂练习
2.1917年3月,严复撰文指出:“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潜艇虽烈, 不足制英人死命,敢料德、奥之即败。本月二日美总统威尔逊亲临国会,与德 已宣战矣。而吾国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颇闻国会中党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2)东线:俄国攻入东普鲁士等地,德国陷入两线作战
蒂尔西特镇火车站的德国伤兵,一九一四年。
士兵奔赴前线,一九一四年。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日本 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宣战。
9月2日至9月7日,日军完成了在龙口 地区的登陆。
10日到平度,12日抵即墨,13日达 胶州。
1)原因:十月革命胜利,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通过和平法令 2)标志:1918.3苏俄与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3)影响:加速了一战结束,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
战运动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战争过程
同盟国的瓦解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1.过程 ①1918.3-7 德国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被击退 ②1918.7 协约国开始大规模反攻 ③1918.9—1918.11 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 相继投降;奥匈帝国解体,投降; ④1918.11 德国出现十一月革命
战争背景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 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检阅军事演习。演 习以靠近该地区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因而激 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
1914年6月28日,在检阅军事演习后,斐迪南 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 府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1916年成为关键的一年,重心回到西线,但仍未分出胜负,向协约国有利方向发展
②索姆河战役 1916.6-11 a.双方:英法→德 b.战略目标:为了牵制德国,支援凡尔登 c.特点:一战中规模最大、伤亡最大的战 役;未能决出胜负;英国首次使用坦克; 消耗战,被称为索姆河地狱
英军的Mark I 坦克
战争过程
战争影响 (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历时
4年零 3个多
月
涉及 国家
31个
卷入 人口
15亿
战死人数 1000万
伤残人数 2000万
饥饿瘟疫 而死
1000万
直接经 济损失
3400多 亿美元
战争影响
(二)改变了国际格局
材料一 战争使……德意志帝国被摧毁;奥匈帝国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独立 的国家;土耳其的所有属地被剥夺,处在痛苦的呻吟之中;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寿 终正寝,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占地球陆地1/6 的土地上进行试验;英国的鲜 血已流干;法国躺在手术台上。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 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 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 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凡尔登战役前后历时10个月,德、法双方共 计投入125个师,约239万余人,伤亡75万 人。因而,这一次战役又被称为“凡尔登绞 肉机”。
战争过程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 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 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
战争过程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
的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
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
利用中立,扩大军火生意,大发战争横财;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国参战
材料一 德国于1917年早些时候发动无限制潜艇战, 威胁到美国的商业海运,1917年1月17日,德国密报 德驻墨西哥公使,称支持墨西哥收回19世纪中期与美 战争中失去的土地。2月15日,这份密报被英国情报 局破译并传给美国政府,威尔逊知道后认为这是对美 国的侮辱和挑衅。美国新闻界将电报公布后,全国一 片哗然,反德风浪席卷美国。 1917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
战争背景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奥匈拒绝和平解决和所有调停,于7月26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国于8月1日中午向俄国宣战。8月3日下午6时1刻向法国宣战。 于7月30日开始总动员。 8月1日下午4时3刻,法国宣布实行总动员。 从8月4日夜11时起,对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战争背景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1914年9月11日,小毛奇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3天后,他被撤职。
(1)重心:西线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法国境内)1914.9 ①国家:德国→英法 ②特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③结果:施里芬计划破产,1914年底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美国参战主要原因: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 夺取世界霸权 影响:大大增强协约国的实力,推动战争进程
美国总统威尔逊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中国参战
1917年8月14日,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以工 代兵”,派出了14万劳工到欧洲战场。
段祺瑞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战争原因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矛盾日益尖 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3.直接原因(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
随堂练习
1.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但是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和 其后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均未引发世界大战,直到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才引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 册)》
1870~1871年普法战争,普鲁士(德国)获胜, 并统一德意志。法国割让阿尔萨斯与洛林;赔 款五十亿法郎。
战争背景
(1)1879年 德 奥同盟(反俄) (2)1882年 意 德奥三国同盟形成
(1)1892年 法俄结 盟, 欧洲开始出现两大 军事集团对峙。 (2)1904年 英法结 盟,英国开始放弃光荣 孤立政策。
B 派尚有借此时机,作种种顾党人不顾国之计划。”这反映出严复( )
A.看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B.主张中国应尽快加入协约国集团 C.建议政府要继续严守“中立” 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而后参战
战争影响
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1.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协约国在人力 物力上占优势; 2.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施里芬计划低估 对手的实力; 3.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矛盾,同盟国内部的矛盾 更为明显; 4.国际力量不利于同盟国,日美加入协约国,意倒戈;
(二)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1916年成为关键的一年,重心回到西线,但仍未分出胜负,向协约国有利方向发展
③日德兰海战 1915.5.31—1916.6.1 a.双方:德→英 b.性质:一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 c.结果:英国舰队损失大于德国,但英 国仍然掌握着制海权
战争过程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中美参战,俄国退出一战,同盟国瓦解,一战结束
材料一: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威尔逊总 统当天就声明中立。8月19日他又号召美国人民“在思 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 材料二: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 头。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249亿2千万美元,1919 年为639亿7千万美元,增长156.7%。美国从债务国变 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 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 的40%掌握到了手里。
—— 张盛发《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若干思考》
政治制度的差异
战争背景
项
目 英法 德 美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经济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政治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 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1916年成为关键的一年,重心回到西线,但仍未分出胜负,向协约国有利方向发展
①凡尔登战役(法国) 1916.2-1916.12 a.双方:德→法 b.战略目标:德国准备碾压法国,使其退出 战争 c.特点: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被称 为凡尔登绞肉机;持续时间最长;德国运用 了飞机、飞艇、毒气弹等新式武器 d.结果:法国站稳脚跟,德国兵力开始衰落
至10月6日,日军进占济南车站,占 领了胶济铁路全线。
11月10日,占领青岛。
“二十一条”
战争过程
(二)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1915 年,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 线,企图首先打败俄国,以摆脱两 线作战的困境。
1915 年,意大 利在英法拉拢 下,加入协约 国一方作战。
战争过程
(二)第二阶段 1915—1916年
(3)1907年 英俄缔 结条约,欧洲两大军事 集团最终形成
战争背景
疯狂的扩军备战
战争背景
火药桶——巴尔干地区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东南门户。巴尔 干及地中海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 油、棉花等资源,是帝国主义竞相掠 取的战略物资。因此,这一地区长期 以来是帝国主义剧烈争夺的场所。
这里多民族聚居,语言、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经常发生纠纷。 长期以来,又受土耳其的统治和奴役, 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 成了列强争夺的焦点。
基尔港水兵
战争过程
一战结束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 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 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 的雷东德车站签署停战协定。
福煦车厢
随堂练习
2.1917年3月,严复撰文指出:“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潜艇虽烈, 不足制英人死命,敢料德、奥之即败。本月二日美总统威尔逊亲临国会,与德 已宣战矣。而吾国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颇闻国会中党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2)东线:俄国攻入东普鲁士等地,德国陷入两线作战
蒂尔西特镇火车站的德国伤兵,一九一四年。
士兵奔赴前线,一九一四年。
战争过程
(一)第一阶段 1914年
日本 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宣战。
9月2日至9月7日,日军完成了在龙口 地区的登陆。
10日到平度,12日抵即墨,13日达 胶州。
1)原因:十月革命胜利,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通过和平法令 2)标志:1918.3苏俄与同盟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3)影响:加速了一战结束,鼓舞了欧洲各交战国人民的反
战运动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战争过程
同盟国的瓦解
(三)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1.过程 ①1918.3-7 德国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被击退 ②1918.7 协约国开始大规模反攻 ③1918.9—1918.11 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 相继投降;奥匈帝国解体,投降; ④1918.11 德国出现十一月革命
战争背景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 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检阅军事演习。演 习以靠近该地区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因而激 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
1914年6月28日,在检阅军事演习后,斐迪南 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 府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1916年成为关键的一年,重心回到西线,但仍未分出胜负,向协约国有利方向发展
②索姆河战役 1916.6-11 a.双方:英法→德 b.战略目标:为了牵制德国,支援凡尔登 c.特点:一战中规模最大、伤亡最大的战 役;未能决出胜负;英国首次使用坦克; 消耗战,被称为索姆河地狱
英军的Mark I 坦克
战争过程
战争影响 (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历时
4年零 3个多
月
涉及 国家
31个
卷入 人口
15亿
战死人数 1000万
伤残人数 2000万
饥饿瘟疫 而死
1000万
直接经 济损失
3400多 亿美元
战争影响
(二)改变了国际格局
材料一 战争使……德意志帝国被摧毁;奥匈帝国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独立 的国家;土耳其的所有属地被剥夺,处在痛苦的呻吟之中;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寿 终正寝,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占地球陆地1/6 的土地上进行试验;英国的鲜 血已流干;法国躺在手术台上。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 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 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 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凡尔登战役前后历时10个月,德、法双方共 计投入125个师,约239万余人,伤亡75万 人。因而,这一次战役又被称为“凡尔登绞 肉机”。
战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