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合集下载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202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202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20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科学探索》第二章“科技与生活”第三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教学内容详细阐述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以及获奖者的成就,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奖项的重要性,认识科学家对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

2. 使学生掌握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主要成就,认识到科学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获奖者的成就。

难点:理解诺贝尔奖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追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科学奖项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本节课内容。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以及获奖者的成就。

a. 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介绍诺贝尔奖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以及当时的科学环境。

b. 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阐述诺贝尔奖的设立目的,强调其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c. 获奖者的成就:介绍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主要成就,分析其对科学领域的贡献。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科学奖项,讨论科学奖项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与诺贝尔奖相关的例题,让学生了解科学奖项的评选标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与诺贝尔奖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a. 背景介绍b. 设立宗旨c. 获奖者成就2. 科学奖项的重要性3.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诺贝尔奖的设立宗旨以及获奖者的成就。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00元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3.5元 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是指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
按年计算的叫做年利率, 按月计算的叫做月利率。
2012年我国银行的利率情况表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400×3.75%×2 =400× 130.075×2 =400×0.0375×2 =4×3.75×2
=400×0.075
=30(元)
=30(元)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012年12月10日,丹丹把500元存入银行, 定期一年,年利率是3.25%。到期后应从 银行取回多少元?
利息:
500×3.25%×1
=5×3.25 从银行取回:500+16.25
=16.25(元)
=516.25(元)
答:到期后应从银行取回516.25(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利息问题
完成下列各题,说说怎样进行计算
3 4
75
3
5
60
据统计,到2013年8月,我国居民 存款总额达到430000亿。所以把暂 不用的钱存入银行,不仅可以支援 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 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收入。
存款方式
小强2013年7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 整存整取一年。到2014年7月1日,小强不 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 还可以得到银 行多付给的3.5元,共103.5元。
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 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 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 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 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 。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 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倒金字塔”的结构形式。

(重点)2品味消息的客观、简练等语言特点。

(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激发兴趣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时什么样的呢?英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

那么你对诺贝尔奖了解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从新闻《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中寻求答案吧!(一)、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遗嘱(zhǔ)渗透(shèn )卓有成效(zhuó)仲裁(zhòng)拨款(bō)逝世(shì)颁发(bān)、了解相关背景1.关于诺贝尔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额财富。

2、第一课我们学过消息的结构有哪些?明确: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二、初读整体感知朗读课文,重点把握文中生字词。

字词做到读音准确无误,句子做到声音洪亮,默读课文,画出这则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3.根据消息文体特点,勾画出消息导语和主体部分。

思考:导语部分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明确:导语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议权等消息背景。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 (共33张PPT)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 (共33张PPT)

理解下面的句子。 1.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 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 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 做贡献,充分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和真实 性的特点。
2.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 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 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
(1)导语。概括消息的主要容——首 次颁发诺贝尔奖,交代颁奖机构、时 间、办法及颁发对象等。
第二部分
(2-3)主体。介绍获奖者的情况、颁 发机构、奖金来源及颁奖时间与地点。
第三部分
(4)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 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分离的制度。
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1.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介绍了1901年12月10 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诺贝尔 奖的情况,客观详细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由来及 相关知识。
写作特色
语言简练,内容真实
本文的语言客观、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 语言。特别是在可能涉及主观评价的地方,作者的 遣词造句非常严谨。如介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普吕 多姆,对其诗歌创作的评价是“颇有建树”,很有 分寸。本文除了介绍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外,还对 1901年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和奖项进行了翔实的描 写,这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新课导入
2012年,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2015年,医学 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 尔奖的中国人。这都是被载入史册的大事件。那么, 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让我 们一起走进《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首届获奖者的成就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科学成果的重要性和应用。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诺贝尔奖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诺贝尔奖如何激励科学家进行创新研究?”
4.探讨诺贝尔奖对世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5.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科学家在诺贝尔奖领域的贡献及启示。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通过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首届颁发情况,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
2.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学会查找、分析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成就及贡献,提高对科学研究的认识。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到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杰出成就。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科学成果。
然而,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研究成果的理解仍存在困难。为此,我需要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运用生动的比喻、简化的语言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感悟诺贝尔奖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这一难点要求学生能够从更高层次思考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诺贝尔奖背后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举例解释:在讲解化学奖获奖者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对原子量的测定方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其测定方法的重要性和难度。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显得较为被动,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发表观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1901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篇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学生回答。

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2017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共23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共23张PPT)

1867年秋,诺贝尔把雷汞(雷酸水银)装进一根管子里
做引爆物,用它来引爆硝化甘油。试验开始了,他独自一人
点燃了雷汞,为了把试验的整个过程都看在眼里,他凝神注
视着,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自己的安全。只听得“轰”的 一声巨响,转眼间,实验室被送上了天,地上炸了一个大坑, 试验仪器在浓烟里翻飞。远处的人们不禁哀叹:“可怜的诺 贝尔完了!” 正在人们悲痛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团烟火向人群跑来, 原来是血迹斑斑的诺贝尔从硝烟中跑出来了。他一边奔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为什么要补充说明资金 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 这是作为消息的背景资料介绍的。诺贝尔奖的资金管
理机构是诺贝尔基金会,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
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文中特别交代资金管理者与诺贝尔 奖的评定无关,是为了强调诺贝尔奖的公平、公正性。
结构明显,一目了然。 这则消息仅用4段文字,就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的情况。消息虽短,但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
第一单元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1.掌握消息的特征。 2.理解信息主体的含义,提高对作品内容的概括能力。(重点) 3.对比阅读,比较同类主题不同作品观点的异同。(难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首届”,即第一届。题目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瑞典著名的化学
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清晰明显,使人一目了然。
“我成功了!” 诺贝尔,瑞典杰出的化学家、发明家、慈善家。他把
一生献给了炸药的研制和发明。他发明的安全炸药,是瓦
特发明蒸汽机后的又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极大地提高
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他临终前设立的“诺
贝尔奖”,是对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最高奖赏 的表征,为人类的美好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 态到为众人所知状态的过程,而 X射线和自然规律本身是 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 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 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 肯定。
获奖的是谁?他们获得了哪些奖项?
课文将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第二段,然后介绍和此 次颁奖直接相关的颁发机构、时间和地点,最后介绍相关 背景,主体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依次减弱,这种消息结构叫 倒金字塔结构。
文体知识
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 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它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 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写在前面, 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程度依次写下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 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
减 原
(第4段)介绍奖金来

源,说明资金管

理权和评奖

权分离


主旨归纳
这则消息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国 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明确了颁奖机构、 时间及地点等内容,揭示了诺贝尔奖对于促进科技 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赞扬了 诺贝尔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 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茯得国际大奖)
《檀香刑》
《生死疲劳》 《四十一炮》等
0 新华社记者施鳗珂编制
莫言
特别报道取诺贝尔奖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C
B
CCC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来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 的主要特点。 (重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难点)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世界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一节《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与思想启蒙》,详细内容为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理解其意义。

2. 使学生掌握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了解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激发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和获奖者的主要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诺贝尔奖的了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讲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历史背景,阐述其意义。

3.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所学到的关于首届诺贝尔奖的知识,进行课堂讨论。

4. 例题讲解:分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过程中的一位获奖者的成就,如居里夫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出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背景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过程3. 获奖者及其主要成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背景及其影响。

(1)激励科学家追求真理,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2)提高了获奖者的国际声誉,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

(3)为后来的诺贝尔奖设立了典范,成为世界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成就。

答案:首届诺贝尔奖共有5位获奖者,分别是:(1)物理学奖: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

(2)化学奖:雅各布斯·亨利克·范特霍夫,发现化学动力学。

(3)生理学或医学奖: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发现白喉抗毒素。

(4)文学奖:苏利·普吕多姆,法国诗人。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202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202

2024年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20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第十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以及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意义,认识诺贝尔奖在科学领域的权威性。

2. 使学生掌握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了解获奖者的贡献。

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其意义,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

教学重点: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贡献,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诺贝尔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以及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举例说明诺贝尔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贡献,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们为人类进步作出的努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成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及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

答案:诺贝尔奖由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旨在奖励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首届诺贝尔奖于1901年颁发,涉及5个领域,共有12位获奖者。

2. 作业题目:请谈谈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诺贝尔奖是国际科学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最高荣誉。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诺贝尔奖的颁发,不仅激励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教材内容,使学生了解了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以及诺贝尔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师教案)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师教案)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及地点。

2. 掌握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3. 能够理解诺贝尔奖对于世界科技进步和和平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1. 首届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

2.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及其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 诺贝尔奖对于世界科技进步和和平发展的意义。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相关诺贝尔奖的历史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诺贝尔奖的背景。

2. 提问:“同学们知道首届诺贝尔奖是在哪一年颁发的吗?”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播放PPT,展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及获奖者名单。

2. 详细讲解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诺贝尔奖对于世界科技进步和和平发展的意义。

2.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课后搜集有关诺贝尔奖的其他相关信息,下节课分享。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诺贝尔奖对于世界的重要意义。

2. 提醒学生关注诺贝尔奖的动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

六、诺贝尔奖的设立目的和评选标准(10分钟)1. 教师播放PPT,介绍诺贝尔奖设立的目的,即奖励那些对人类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

2. 讲解诺贝尔奖评选的标准,包括候选人必须在相关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七、诺贝尔奖评选流程(10分钟)1. 教师播放PPT,详细讲解诺贝尔奖评选的流程,包括提名、筛选、评审等环节。

2. 举例说明评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如何处理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关系等。

八、诺贝尔奖的影响和意义(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诺贝尔奖对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影响。

2.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讨论诺贝尔奖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课文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教案一、教材简析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堪称为新闻佳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则消息的历史背景,把握消息的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明确《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掌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能准确概括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培养概括能力。

3、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准确概括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

2、难点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世界科学文化领域,有一项备受瞩目的奖项——诺贝尔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新闻,了解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二)知识讲解1、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其特点包括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等。

2、新闻的结构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1)标题:高度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导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

(3)主体:详细叙述新闻的具体内容。

(4)背景:介绍与新闻相关的背景资料。

(5)结语:对新闻内容进行总结或展望。

3、新闻的要素新闻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文本分析1、请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分析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直接点明了新闻的主要内容。

3、分析导语导语为“路透社斯德哥尔摩 1901 年 12 月 10 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这句话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颁发机构。

4、分析主体主体部分依次介绍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5、分析背景文中提到“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这是对诺贝尔奖设立目的和评选标准的介绍,属于背景内容。

6、分析语言(1)请学生找出文中体现新闻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进行分析。

例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 4 个机构(瑞典 3 个,挪威 1 个)颁发。

”“4 个机构”准确说明了颁发机构的数量。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6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颁发)了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jiàn shù( 建树 )。 (3)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g cái( 仲裁 )的各
国议会联盟。 (4)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yízhǔ( 遗嘱 ),诺贝尔奖由4个 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yízhǔ(遗嘱 )建
诺贝尔简介 诺贝尔(1833-1896),瑞典 化学 家 ,工程师。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 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 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 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 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6
预习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 诺贝尔奖。
仲裁zhòng cái 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巨额 jù é
巨大 的数额。
卓有成就zhuó yǒu chéng jiù
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8
重点解读
主题解说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报道了1901年首届
诺贝奖颁发情况,新闻一一介绍了首届获奖者 的情况及颁奖机构、时间、地点,也补充交代 了诺贝尔奖的由来及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 的情况。
【1】 主体部分详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 【2】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 分离。
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5、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和新闻的标题无关, 你认为可以删去吗?
不可以。第三自然段补充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 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 正;第四自然段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 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 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首届诺贝尔奖颁布(幻灯片16张)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首届诺贝尔奖颁布(幻灯片16张)

第一部分(①): 第二部分(②-④):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 报道的主要内容及有 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精读品味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 发电 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 报道及时。
背景链接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 工程师。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 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 收入,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他立 下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 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 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从1901 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创建了。本文所 写的就是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奖的情况。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 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 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 最高奖项。
课后作业 写一则消息,报道你们社区最近产生的新闻事件。
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 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 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归纳总结
这篇新闻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 及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等。 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2.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 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 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第二 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 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 解新闻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ppt课件


3.阅读主体部分内容,并简要说明主体部分的内容有哪些?

赏 析
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
第二自然段
和主要贡献,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消
息事实很准确。
第三自然段
交代新闻背景,明明了领奖机构.拨款来源、 授奖的时间和地点,交代了诺贝尔奖的基本 情况,让人们明白诺贝尔奖颁发机构的组成。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
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
中,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课 文 赏

文 赏
1.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
析 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电头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通讯社名称 发电 地点
时间
表明消息材 料真实可靠, 报道及时。

2.从导语部分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时间 1901年12月10

第一句 人物 日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后授奖仪式将每
年于诺贝尔逝世
周年纪念日颁发

2.找出消息结构的各个部分。
文 赏
标题:首届诺贝尔颁奖

导语:第1自然段
主体:第2、3自然段
倒金字塔结构
背景:最后一自然段
提示
倒金字塔结构,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 前(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 者在最短暂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课 四、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预 一、字·词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2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语文八年级上册2

消息报道除了要及时、真实,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探究语言特点。找出下列句子中能表现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客观简练的词语, 并做好批注。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是“很,相当”的意思,这里用来 评价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 特点。
消息报道除了要及时、真实,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探究语言特点。找出下列句子中能表现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客观简练的词语, 并做好批注。 (4)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 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 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消息报道除了要及时、真实,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探究语言特点。找出下列句子中能表现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客观简练的词语, 并做好批注。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3)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4)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 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 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03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消息报道除了要及时、真实,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学习任务
1. 回顾消息语言的特点。 2. 探究语言特点。找出下列句 子中能表现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客 观简练的词语,并做好批注。
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 1.有序交流:小组内有声读一读,组长 组织同学们就主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合 成最终意见。 运用XX词有 的意思,作用是

八年级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

八年级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
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什么样的呢?
字词学习
遗(yí)嘱
颁(bān)发
仲(zhònɡ)裁 挪(nuó)威
渗(shèn)透 逝(shì)世
拨(bō)款
巨额(é)
卓(zhuó)有成绩
颁发:发布(命令、指导、政策等)。
建树:建立的功绩。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政治事项做出决定,如 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的遗产的一部分,共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存入银行,用每年的 利息嘉奖给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 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突 出贡献的人。1968年,诺贝尔奖增设了经济学奖。
每年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候 选对象由世界各国的科学院、大学和前获奖者推 举。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本获奖证书 和一笔奖金。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10月21日~1896年 12月10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 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药的发明 者,诞生于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 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 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 (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 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 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 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 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 出重大贡献的人。 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 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 命名。
首届诺贝 尔奖颁发
导语 主体
背景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 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消息的方法。

2.了解、掌握消息的有关知识。

3.理解文章层次,明确消息的六要素和五结构。

4.反复阅读,思考发现,学习撰写消息的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加强对消息有关知识的讲解,了解并掌握消息的特征,锻炼学生撰写消息的能力,掌握写消息的方法,将课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2.难点:揣摩作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倾向,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字音字形1.颁.发(bān)2.遗嘱.(zhǔ)3.渗.透(shèn)4.卓.有成就(zhuó)5.建树(jiàn shù)6.仲.裁(zhòng)7.拨款8.巨额◆词语释义1.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

2.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通常用来指人。

3.仲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

4.颁发:上级对下级下达指令或授予奖章等。

◆课堂检测下面的句子中有几个错别字,请挑出来,并改正。

1.正因为年少时的努力拼搏,他现在在事业上颇有健树。

(建树)2.根据他的遗瞩,他的财产将全部捐赠给福利院。

(遗嘱)3.他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所以这个奖项由他来板发。

(颁发)二.缀入背景,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消息初触出示一则消息,让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并提示学生将消息与平时学过的文章进行比较,说一说其在形式、内容、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新闻出示:中国作家莫言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人民网10月11日讯北京时间19点,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

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台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诺贝尔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评价。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品析简洁语言。

3.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自信心。

(二)学习重点
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感触伟学家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激发自信心。

(三)预习导学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背景透视
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

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使用比较安全。

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后获得专利。

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他的这项发明也获得专利。

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方面都获有专利。

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逝世后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

这就是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颁发()仲裁()遗嘱()
巨额()渗透()钞票()
3.形近字辨析。

授()颁()抄()
援()频()钞()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颁发遗嘱B.逝世援奖
C.建树钞票D.挪威吞食
2.填上合适的词语。

():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身后事应如何处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四、拓展交流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及所做贡献。

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等。

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答案
【预习导学】
2.bān zhòng zhǔéshèn chāo
3. 授奖援兵颁发频率抄写钞票
4. 第一部分:(1)简单概括了新闻所报道的主要内容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第二部分:(2-4)报道了当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以及有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合作探究】
1. 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2.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

第二句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新闻内容。

3. 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 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达标检测】
1.B
2 . 颁发建树遗嘱
3.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