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啊变读
普通话的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
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它音节后面,或是夹在词语中间,一般不出现在一个词或句子的头。
所有的轻声音节都要失去它原来的调值,但是轻声音节在音的高低上有会受前面音节调值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例如:走着z?uzhe 紫的z?de;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轻声使普通话语音变得更加丰富,有些轻声还具有区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
例如:东西dōngxi (物体)dōngxī(方向)厉害lìhài (名词)lìhai (形容词)普通话语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常读轻声:(一)结构助词的、地、得。
例如:我们的愉快地写得好(二)时态助词着、了、过。
例如:笑着哭了学过(三)语气助词吗、吧、啦、呀、嘛、哇、啊等。
例如:好吗去吧行啦好啊(四)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头、们等。
例如:桌子石头他们(五)名词或代词的方位词上、下、里、边、面等。
例如:墙上地下家里左边(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例如:进来出去站起来请进来(七)某些量词个、些、封等。
例如:一个有些写封信(八)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重叠动词的第二、第四个音节。
例如:爸爸看看讨论讨论研究研究(九)作宾语的人称代词你、我、他。
例如:请你叫我找他(十)口语中有一批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葡萄玻璃训练材料(一)抽屉胳膊客气功夫脑袋脾气包袱窗户阔气耳朵亲戚溜达便宜喇叭亮堂俏皮惦记桌子故事合同妈妈拳头什么他们尾巴衣服月亮外甥新鲜热闹星星扑克二、变调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
学习普通话的几个小难题

学习普通话的几个小难题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除了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性分辨,如zh-z,ch-c,sh-s这几组平翘舌音的分辨,n-l这组鼻边音分辨,i-ü这组展唇圆唇音分辨,in-ing,en-eng,an-ang等前后鼻音分辨和复韵母单音化纠正等需要付出努力外,还要在几个特殊的地方下功夫。
当你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想继续提高时,普通话的轻声、儿化、“一、不”和上声变调,“啊”音变这几个小难题会使你感到有点儿伤脑筋,对吧?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先说轻声。
轻声是普通话里的一个常见的现象。
轻声就是把音节读得轻一些、短一些,轻声的作用一般是使语调变得轻松自然,有时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diànzǐ不读轻声是“电子”,读轻声是“甸子、垫子”;“地道”不读轻声是名词,指“地下通道”,读轻声是形容词,是“真实、好”的意思,如“这个餐馆的兰州拉面特别地道”;“地下”不读轻声是“地面以下”,如“地下铁道、地下工作者”,读轻声是“地面上”,如“把西瓜轻轻放在地下”。
一般来说,老资格的词轻声比较多,而资历浅、年纪轻的新词一般不读轻声,比如“月亮、窗户、行李、关系、技术、分析、糊涂”读轻声,而“职称、导弹、飞机、信息、电脑、鼠标、手机”这些词就不读轻声。
当然,读不读轻声不是绝对的。
那么如何确定是否轻声呢?我的看法是,在不区别词义,只有口语色彩作用时,能不轻声就不读轻声,一是降低一点儿方言区人学普通话的难度,二是不要显得太土气——我听过一个中年老北京人把“职称”也读成轻声,实在是过分了。
有些词是一定要读轻声的。
词尾(后缀)“头、子、们”读轻声(如“石头、木头、骨头、罐头、来头,儿子、丸子、笛子、旗子、炉子,我们、你们、他们、孩子们、同志们”),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读轻声(如“美好的祝愿、衷心地感谢、激动得流出眼泪、吃着饭、丢了钱包、到过桂林”),语气词“啊、吗、呢”等(如“好哇、是吗、闲着呢”)。
啊的6种变读法举例

啊的6种变读法举例
①尾音音素:“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i(前i)—i前+a,变为【za】,书写为“啊”,如:写字啊,老四啊。
②“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i(后i)—i后+a,变为【ra】,书写为“啊”,如:老师啊,好吃啊。
③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ng的ng+a,变读为【nga】,书写为“啊”,如:好香啊,党啊。
④“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n的n+a,变读为【na】书写为“哪”,看哪,难哪。
⑤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u的u(ao、iao)+a,变读为【ua】,书写为“哇”如:好哇,高娃,小哇。
⑥“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i、u、o、e、a、ê的i、ü、o、
e、ě、a+a,变读为【ya】,书写为“呀”,如师弟呀,不去呀,婆婆呀,野顷饿呀,大雪呀,苦瓜呀。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

(三)轻声词语的辨记 哪些词要求读轻声呢?一般地说,新词、科学
术语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有读轻声 的。下面一些成分,在普通话中通常读轻声。 1. 后缀 〈1〉子(名词与某些量词的后缀轻) 矮子、包子、虫子、 稻子、房子等〈2〉头(方位词、名词的后缀轻) 里头、前头、后头、上头 木头、念头、拳头、石头、枕头、 锄头、对头、跟头、骨头、罐头、浪头、码头、苗头、丫头、
二、变调(调值发生变化) (一)上声的变调
上声字单念或在词语末尾时,读原调 走 你 想 甩 海 嘴 铁 晓 日场 抓紧 而且 寻找 听讲 全体
上声在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其变调规律是:
1. 上声音节在阴平 阳平 去声(非上声音节) 前,丢掉后半段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例如: 上声+阴平:百般 保温 打通 纺织 海关 上声+阳平:祖国 旅行 导游 改革 朗读 上声+去声:广大 讨论 挑战 土地 感谢
〈3〉~婆:老婆、小老婆 〈4〉~夫:姨夫、姐夫、丈夫、大丈夫 〈5〉~子:孙子、外孙子、婶子、小姨子、嫂子、
侄子、妻子 〈6〉其他:丈人、嫂夫人、外甥、外甥女、女
婿、舅母
5. 量词“个” 这个、哪个、那个、一个劲儿 6. 趋向动词(来、去、下去、起来) 进来、进去、出来、出去、豁出去、过来、过去、回来、回去、 下来、看起来、站起来 7. 实不轻虚轻 巴——干巴、眨巴、嘴巴、结巴、哑巴、下巴、尾巴、翘尾巴
5. 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i(前)的,读作“啊”(za); 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 i (后)的,读作“啊”(ra)。
今天来回几次啊(cì za)! 你有什么事啊(shì ra)! 你怎么撕了一地纸啊(zhǐ ra)!
掌握“啊”的变读规律,并不需要一一硬记,只要将前一个 音节顺势连读“a”(像念声母与韵母拼音一样,其间不要停顿) 自然就会念出“a”的变音来。
普通话语流音变

当词语的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音节 调值变为35 展览馆 洗脸水 总统府 当词语的结构时单双格,第一个音节读 半上,211;第二个音节读阳平,35。 很理想 撒火种 好领导
三个以上的上声相连,先按语音停顿自 然分节,然后按双音节、三音节的变调 规律变读。一般是停顿前的上声读半上, 最后一个上声读全上。 永远友好 处理稳妥 请你表演两场舞蹈
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他音节之后
一般来说,新词、科学术语没有轻声词。
普通话中常读轻声的词
(1)的、地、得、着、了、过等助词。 红红的 慢慢地 说得对 站着 开了 听过 (2) 吧、吗、呢、啊、嘛等语气词。 快写吧 你好吗 他呢 快来啊 做得好嘛
(3)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 爸爸 姐姐 姑姑 娃娃 听听 劝劝 讲讲 (4)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和 表示多数的“们” 笼子 木头 我们 当“子”和“头”作为实语素时,不读轻声。
普通话测试与培训——
语流音变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许多音节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声调之间 会互相影响,产生一些语音上的变化, 这就是音变。
如:多好看的一束花儿啊! 不要总是想一口能吃成个胖子啊! 我们只有一把雨伞,可怎么走啊?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有: 1、变调 2、语气词“啊”的变读 3、轻声 4、儿化
一阵风吹来,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的落 下来,玉屑似的雪沫儿随风飘扬。 我每天辛苦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儿小孩子的游 戏。 小孩儿默默的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 小山把济南整个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 口儿。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普通话-啊的变读

有刺 啊
几次 啊
公司 啊
真丝 啊
老四 啊
告辞 啊
多少工资啊? (zi—[zɑ])
哪个公司啊? (si—[zɑ])
第一次啊! (ci—[zɑ])
他就是老四啊!(si—[zɑ])
真自私啊! (si—[zɑ])
孩子啊!
(zi—[zɑ])
注意:[zɑ]是国际音标的发音,是浊辅音,不同于声母z。
“啊”的变读规律总结
“ 啊”的变读
叹词,用于句首
“啊”的两种词性
语气词,用于句末或句中停顿
一、叹词“啊”
ā 表示惊异或赞叹 例如:啊,下雪啦! á 表示追问或者难以相信
例如: 啊?这幅画真是他画的?
ǎ 表示为难
例如: 啊?这下可怎么好呢?
à 表示应诺、明白,或比较强烈的赞叹
例如: 啊,我是小王,你是哪位呀?
啊(à,音较长),原来是你呀!
2、“啊”前一音节末尾因素是u(包括ɑo[au]、 iɑo)时,ɑ变读为uɑ,汉字写成“哇”
ɑo,i为ɑo什中么的包“括o”ɑ实o,际i上ɑo是? 接近“u”的音。
这是一本好书 哇啊 ! (u—wɑ) 真牛 哇 啊 ! (iu—wɑ) 还这么小 哇 啊 ! (iɑo—wɑ) 不知道 哇 啊 ! (ɑo—wɑ) 手真巧 哇 啊 ! (iɑo—wɑ) 是只小狗 啊哇 !(ou—wɑ)
“啊”前音节末尾因素 “啊”的变读
ɑ、o、e、i、ü
+ɑ→iɑ
u、ɑo[ɑu]
+ɑ→uɑ
‐n(前鼻韵)
+ɑ→nɑ
‐ng(后鼻韵)
舌尖后元音-i(zhi、chi、 shi、ri)、er
+ɑ→ngɑ +ɑ→rɑ
《普通话语音训练》第三章 第四节 语流音变

▲ 3.中重轻式
▲ 中重轻音格式的三音节词,它的结构特征是:末尾一个是轻声音节。根据 双音节念读的方法,轻声音节前一个音节要重读,因而这类三音节词的第 一个音节要读得适中。
▲ 同学们tóngxuémen
老乡们lǎoxiāngmen
▲ 笔杆子bǐgǎnzi
小伙子xiǎohuǒzi
▲ 儿媳妇儿érxífur
▲ 轻声音节的读音不能独立存在,它附在其他之后,在书写形式上不标调号, 但它有调值。轻声的调值不是固定的,而是依靠它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确 定的,因而其调值有多种情况。
▲ 1.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是阴平、阳平和去声时,后面的轻声为半降调,调值为 31。
▲ 阴平+轻声:称呼 妈妈 东西 休息 知道 跟头
▲ 阳平+轻声:裁缝 爷爷 神气 柴火 麻烦 馒头
▲ 1.中重式
▲ 普通话中一般双音节词语都念中重音格式,数量占大多数。念这类词时,前一个音节不要念得过 重过长,要注意第一个音节是上声或去声的音变,注意第二音节为上声的调值(214),必须念全。
▲ 广播guǎngbō 朗读lǎngdú 恼怒nǎonù
▲ 勇敢yǒnggǎn 请帖qǐngtiě 水塔shuǐtǎ
▲ 去声+轻声:刺猬 爸爸 道士 吓唬 计较 木头
▲ 2.当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是上声时,后面的轻声为半高平调,调值为44。
▲ 姐姐 点心 尾巴 补丁 剪子 脑筋 枕头 养活
▲ 认读下列词语,注意体会轻声音节的调值。
▲ 风筝fēngzheng 抽屉chōuti 哆嗦duōsuo
轻声的性质
▲ 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它失去了原有声调的调值,又重新构成自身 特有的音高形式,听觉上显得轻短模糊。因此,轻声的性质与一般的声调 很不相同。一般声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轻声则主要决定于音强。轻 声的特点是:发音时用力特别小,音强特别弱。除此之外,音长变短,音 色也有某些变化。
普通话变调大全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 变 21( 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 变为接近35。
例:埋马( 35)——买马( 24)、坟场( 35)——粉场( 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 35)——挤死了(24)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 2114)变 24,第二音节由214( 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 2114)变为 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 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 / 馆、管理 / 组、手写 / 体、举手 / 礼、蒙古 / 语、讲演 / 稿第一个音节21 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 / 老虎、水 / 产品、苦 / 水井、小 / 组长、党 / 小组、好 / 领导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特例(上声变调中的): A 法子( 35 轻)、主义( 35 轻)、晌午( 21 轻) / ( 24 轻)上声变调小结:上声读全调机会很少。
上声读半上(211)很多。
半上变化不大,第一个音节读211,第二个音轻音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少工资啊? (zi—[zɑ]) 哪个公司啊? (si—[zɑ]) 第一次啊! (ci—[zɑ]) 他就是老四啊!(si—[zɑ]) 真自私啊! (si—[zɑ]) 孩子啊! (zi—[zɑ]) 注意:[zɑ]是国际音标的发音,是浊辅音,不同于声母z。
3、“啊”前一音节末尾因素是n时,ɑ变读成nɑ, 汉字写成“哪”。 简单 真准 哪 啊 啊 哪 啊 哪 亲人 啊 哪 你看 啊 哪
不难
喜欢 啊 哪
啊 ! (ɑn— nɑ) 这件事可不简单 哪 哪! (en— nɑ) 你可得认真 啊 啊 ! (in— nɑ) 小心 哪 抓紧练 啊 哪 ! (iɑn— nɑ) 多好看 啊 哪 !(ɑn— nɑ) 啊! (un— nɑ) 发音真准 哪
树枝 啊 女儿 啊 水池 啊 十二 啊 历史 啊 开门儿 啊
他就是王小二啊!(er— rɑ ) 他是个好老师啊!(shi—rɑ ) (chi—rɑ ) 随便吃啊! 一张纸啊! (zhi—rɑ ) 这儿多好玩儿啊! (er— rɑ) 快开门儿啊! (er—rɑ )
6、“啊”前一音节末尾的因素是舌尖前元音-i时, ɑ变读成[zɑ],汉字仍写成“啊”。
“ 啊”的变读
叹词,用于句首
“啊”的两种词性
语气词,用于句末或句中停顿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叹词“啊”
ā á ǎ à
表示惊异或赞叹
例如:啊,下雪啦!
表示追问或者难以相信 例如: 啊?这幅画真是他画的? 表示为难 例如: 啊?这下可怎么好呢? 表示应诺、明白,或比较强烈的赞叹 例如: 啊,我是小王,你是哪位呀? 啊(à,音较长),原来是你呀!
对话练习
啊 ? A:您是第一次来岳阳 nɡɑ B:是 rɑ 啊 ,想不到南湖的风景这么迷人 啊 哪! 啊 ,音乐 A:这个休闲广场是2011年建成的,喷泉 哪 呀 啊 ,全都有。 啊? B:每逢节假日这里是不是更热闹 哇 A:您说得对 啊 呀,那放风筝的场面 啊 哪 ,可真叫人心旷 神怡 呀 啊 !
ɑo,i为什么包括 ɑo中的“o”实际上是接近“ ɑo,iɑo? u”的音。
这是一本好书 啊 哇 ! (u—wɑ) 哇 ! (iu—wɑ) 真牛 啊 哇 ! (iɑo—wɑ) 还这么小 啊 哇 ! (ɑo—wɑ) 不知道 啊 手真巧 啊 哇 ! (iɑo—wɑ) 是只小狗 啊 哇 !(ou—wɑ)
跑啊!跳啊!叫啊!笑啊!我们激动的心潮啊!
“啊”的变读规律总结
“啊”前音节末尾因素 “啊”的变读 例子及规范书写字
ɑ、o、e、i、ü
u、ɑo[ɑu] ‐n(前鼻韵) ‐ng(后鼻韵)
舌尖后元音-i(zhi、chi、 shi、ri)、er
舌尖前元音-i(zi、ci、si)
+ɑ→iɑ
+ɑ→uɑ +ɑ→nɑ +ɑ→ngɑ +ɑ→rɑ +ɑ→[zɑ]
注意呀!是他呀!
在哪儿住哇? 怎么办哪? 唱啊! 是大事(儿)啊! 星期四啊!
练一练
1、好大的雪 啊 ! yɑ 2、太阳它有脚 啊 。 wɑ 3、雪大路滑,当心 啊 ! nɑ 4、是 啊 rɑ ,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 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 啊 。 nɡɑ 5、人生会有多少个第一次 啊 ! [zɑ]
编一编
确定某一个情景编对话, 一定要用到“啊”,并且能够 自然准确地把它们说出来。
谢谢聆听!
1、“啊”前一音节的末尾因素是ɑ、o(ɑo、iɑo除 外)、e、i、ü时,ɑ变读成iɑ,汉字写成“呀”。
ɑ: 是他 啊 呀 o: 上坡 啊 呀 e: 唱歌 啊 呀 i: 雨衣 啊 呀 ü: 真绿 啊 呀
回家 啊 呀
真多 过河 警惕 吃鱼
啊 呀 啊 呀 啊 呀 呀 啊
2、“啊”前一音节末尾因素是u(包括ɑo[au]、 iɑo)时,ɑ变读为uɑ,汉字写成“哇”
儿歌朗读
鸡鸭猫狗 呀 ,猫 哇 鸡呀 啊 ,鸭 啊 啊 ,狗 哇 啊, 一块儿水里游 哇 啊! 呀 ,骡 啊 牛哇 啊 ,羊 nga 啊 ,马 啊 呀, 一块儿进鸡窝 啊 ! 呀 狼 nga ,虎 啊 啊 ,虫 啊 nga 哇 ,豹 哇 啊 , 一块儿街上跑 哇 啊! 兔啊 哇 ,鹿 啊 哇 ,鼠 哇 啊 ,孩儿 ra 啊, 一块儿上窗台儿 ra 啊!
4、“啊”前一因节末尾的因素是nɡ时,ɑ变读成 nɡɑ汉字仍写作“啊”
不用 啊 好冷 啊 不像 啊 水清 啊 不能 啊 小熊 啊
小手真脏 啊! 今天的饭菜真香 啊! 小朋友们一起唱 啊! 爸爸妈妈真忙 啊!
(ɑnɡ—nɡɑ) (iɑnɡ—nɡɑ) (ɑnɡ—nɡɑ) (ɑnɡ—nɡɑ)
5、“啊”前一音节末尾的因素是舌尖后元音–i或er 时,ɑ变读成rɑ,汉字仍写“啊”
试一试
A:您是第一次来岳阳啊? B:是啊,想不到南湖的风景这么迷人啊! A:这个休闲广场是2011年建成的,喷泉啊,音乐啊, 全都有。 B:每逢节假日这里是不是更热闹啊? A:您说得对啊,那放风筝的场面啊,可真叫人心旷神 怡啊!
想一想
“啊”在这些词句中读音是否相同?这是一种什 么样的语音现象?
二、语气词“啊” “啊”用在语句末尾时,由于受前一音 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发生不同的音变 (同化或增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