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Lanten人的度戒仪式
度戒,瑶寨中的成人礼
龙源期刊网 度戒,瑶寨中的成人礼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6年第12期瑶族在云南省分布甚广,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
各地瑶族因居住地区或服饰的不同,又有“蓝靛瑶”“红头瑶”等很多种不同的称呼。
在云南师宗县高良乡居住的瑶族称为“蓝靛瑶”,此名称据说是因穿蓝靛染布而得名。
在瑶族传统习俗中,“度戒”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关于度戒,一般普通的说法是成人礼。
在瑶族地区,凡年龄满十三四岁的男孩,都要经过一次受戒仪式,举行过仪式的男孩表示已经成人了。
度戒有许多宗教仪式(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道教仪式)。
度戒时,师父传给弟子许多戒律,实际上也就是道教的戒律。
瑶族村寨要举行度戒活动的时候,外人一进寨子,就会马上感觉气氛不同。
瑶族妇女们头戴别致的大银盘,身着盛装,真像过节一样。
将要度戒的男孩们集中在一起,用棉被蒙着头,不能见阳光,要等仪式完后,才能见阳光。
受戒仪式前前后后要举行好几天,一般依照受戒者家的经济条件来定。
时间短的叫“小办”,时间长的称“大办”。
但其中有一条,不论时间长短,度戒中的规矩是不能违背的。
如果受戒者人数多,要合起来办,就会是七天七夜的“大办”。
在这几天中,受戒者必须严禁会客、社交、唱歌等,只能低头修身养性,吃清淡无油的饭和水。
度戒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聘请师父,有“度师”和“度道”之分,师傅自然有“师公”和“道公”之分。
师宗县“蓝靛瑶”中的度师为“武戒”,师公要负责“五台”受戒仪式。
度道为“文戒”,道公身穿红色法衣,负责念经求神等仪式。
受戒祭师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他们是寨中一切主要事务的决策者,也是寨中最有学问的人。
在受戒仪式中,他们要对弟子进行族史、族规、社会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
寨子里响起了鞭炮声,整个寨子都热闹起来。
师父们带着助手前往弟子家主持仪式。
即将受戒的十多个男孩分坐两排,前排的用被子蒙着头,后排的带着草帽,不让人看见他们的脸。
在歌手的歌声和乐声中,开始一项项受戒仪式,从天明到黑夜都在不停地进行着。
了解国外祭奠方式长见识
龙源期刊网
了解国外祭奠方式长见识
作者:任万杰
来源:《华人时刊》2019年第04期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有类似的纪念习俗活动。
由于文
化、信仰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祭奠方式。
俄罗斯每年4月底至5月初有纪念死者节,这天俄罗斯人会举家前往已故亲人墓地祭
扫,供上绘有彩色图案的鸡蛋以及甜乳渣饼、馅饼、果子羹等,在墓地周围种上花草。
墨西哥有亡灵节,每年11月1日的“幼灵节”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的“成灵节”祭奠死去的成人。
人们在家里摆好祭坛放上鲜花、糖果、装饰物等,欢迎去世的亲人回家;或在墓地摆宴席放音乐彻夜守候———他们认为死亡并不是悲伤的事情。
柬埔寨每年佛历10月1日至15日举行亡人节以追思亡灵祭拜先人,每家每户在祭拜先祖的同时,还会出去踏青、野餐、走亲访友,举行水牛赛跑、摔跤比赛、棍术表演等活动。
波兰11月2日是缅怀逝者的传统节日,被称作亡人节,与11月1日万圣节相连。
人们大都去扫墓,年长者点燃象征死者不朽的烛灯让孩子敬献,教育他们不忘祖先;还会摆放花束、花篮或其他装饰纪念故人。
中国清明节文化悠久丰富,但了解一下他国祭奠习俗文化,有助于開阔眼界长见识。
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doc
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doc 标题: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老挝,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位于东南亚的内陆,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带您了解老挝的风俗礼仪,帮助您在访问老挝时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尊重当地的习惯。
一、社交礼仪在老挝,人们注重礼仪,讲究尊重他人。
在公共场合或者与他人交往时,一般行合掌礼或握手礼。
行合掌礼时,要站直,微微低头,伸出双手,掌心向上,表示恭敬和尊重。
握手时,要伸出右手,轻轻握对方的手,目光直视对方,表示友好和尊重。
二、饮食文化老挝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米食和酸辣食品为主。
在老挝,人们通常用手抓饭吃,这被视为一种清洁和礼貌的方式。
在用餐时,要尽量保持干净,不要把饭菜掉在桌子上或地上。
此外,老挝人喜欢吃酸辣食品,如酸菜、酸萝卜等,这些食品既美味又富含营养。
三、服饰习俗在老挝,不同的场合和职业有不同的服饰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穿着简单舒适的衣服。
而在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上,人们则会穿着华丽的传统服装,如长袍、筒裙等。
此外,僧侣也有自己特殊的服饰要求,如穿着黄色的袈裟等。
四、节庆习俗老挝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泼水节。
泼水节是老挝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全国性的公众假期。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互相泼水祝福,以祈求幸福和平安。
此外,老挝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节庆活动,如宋干节等。
五、商务礼仪在老挝从事商务活动时,要了解并尊重当地的商务习俗和习惯。
一般来说,在商务会议中,要避免行合掌礼或握手礼,而是使用名片互相交换。
在谈判时,要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尊重对方的立场和观点。
此外,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避免做出冒犯的行为或言语。
六、宗教信仰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约90%的老挝人信奉小乘佛教。
因此,在访问老挝时,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在参观寺庙或宗教场所时,要遵守当地的规则和礼仪要求。
例如,要脱鞋进入寺庙,不要穿着暴露的衣服等。
七、民俗习惯老挝的民俗习惯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
泰国水灯节和泼水节
泰国水灯节和泼水节
《泰国水灯节和泼水节》
泰国是一个充满了传统文化和节日庆祝活动的国家,其中水灯节和泼水节是两个备受瞩目的节日。
水灯节,又称为“罗佛朗节”,通常在泰历11月举行,是为了庆祝佛陀诞辰和结束雨季的节日。
而泼水节则是泰国新年庆典,通常在4月13日至15日举行,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仗节。
在水灯节上,人们会在河流、湖泊或水池中放置小船形状的花灯,上面点燃蜡烛。
他们会祈祷并许下愿望,然后放下水灯,让它漂浮在水面上。
这个仪式象征着摒除恶念,洗去罪孽,以及祈愿平安和福运。
在泰国的一些地区,水灯节还会伴随着灯光秀、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
相比之下,泼水节的气氛更加热闹欢快。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用水泼洒在彼此身上,以象征洗去旧年的不幸,迎接新的一年。
此外,人们还会前往寺庙参拜,为祖先祈福,参加社区聚会和游行等庆祝活动。
无论是水灯节还是泼水节,都是泰国人民在展现着他们对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尊重,同时也是一种团聚和庆祝欢乐的方式。
这两个节日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泰国增添了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
老挝的文化习俗
老挝的文化习俗民族风情老挝是多民族的国家,老龙族占全国人口的70%,老龙族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挝的风俗习惯。
【流行“倒插门”】老挝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例如在结婚方面,有的倡导一夫一妻制,有的则实行一夫多妻制。
有趣的是,老挝男人结婚大多时兴“倒插门”,主动到女方家里做上门女婿,而且结婚的彩礼同样不能缺,入赘者想空手进门那是绝对“没门儿”。
在老挝,“倒插门”现象大多发生在男方家里兄弟众多、难以支付聘金或女方家庭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
假如女方家全是女儿而无男子的话,男方就必须主动“倒插门”,以便有人干活和传宗接代。
老挝人的婚姻十分自由,老龙和老听族青年可以自挑对象。
婚礼多在女方家举行,所需费用一般也由女方承担。
入赘的仪式和娶妻的仪式一样热闹,只不过是由女方派人到男方家迎亲,迎亲过程中还要掏礼金给男方才能过门。
“倒插门”现象之所以在老挝较为普遍,与当地妇女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息息相关。
老挝是传统的农业国,人们多少年来保持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化农业机械不断涌现,昔日担负重体力劳动的老挝男人变得愈加轻闲,加上缺乏重工业,不少剩余劳动力无法安置。
相反,老挝妇女却从事着几乎所有的农业生产。
缝衣织布历来是女人的强项,具有民族特色的老挝丝绸为她们带来不菲的收入;在种植果品蔬菜、饲养家禽等获益颇丰的行业中,妇女也处于主要角色。
根据老挝的传统,家庭的不动产一般由最小的孩子继承,很多时候又往往由女孩继承。
因此许多人愿意登门成为女方家的“乘龙快婿”。
【不当和尚不成人】老挝大部分的男人小时候都当过和尚,5岁左右被送进寺院,叫novice,跟和尚学习佛法、英语、法语和其他知识。
如果20岁的时候还不离开寺院,就直接升为monk,也就是正式的和尚。
不过大部分的人到那时候都会还俗,用受过的教育来找一份工作。
对于一个老挝男人来说,进寺庙当novice就像上学,是一个受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如果没当过和尚,简直就是人生的最大憾事。
实拍老挝宋干节泼水选美大游行(图)
老挝的宋干小姐宋干节(songkran festival day)是泰国、老挝的传统节日。
节期3天,每年自公历4月13~15日举行。
节日的主要活动有斋僧行善,沐浴净身,人们互相泼水祝福,敬拜长辈,放生及歌舞游戏。
据说宋干节源自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教徒们每年都有一个宗教日要到河边沐浴,洗去身上的罪恶。
因年老体迈或残疾病弱不能到河边者,其家人或好友则要为他们把水挑回,给他们泼水洗罪。
这里反映的是老挝宋干节泼水选美盛装游行等活动。
打旗的盛装小姑娘手拿鲜花的盛装小姑娘打着自己地区牌子的盛装小姑娘帅气的小伙子抱着鲜花的小姑娘打着小伞的盛装小姑娘抱着鲜花的美女游行队伍过来了。
表演绝技的游行队伍芦笙表演舞蹈表演猴子方阵狮子方阵准备泼水的小姑娘老外参加泼水严阵以待哇,好凉快呀. 对打水仗.--------------------------------------------------------------------------------------------------------------------------------------------------------实拍:游走在丽江古镇的行色男女抓拍:蒙古国惊艳的美女柔术亲历:瑞士蒸桑拿男女同浴住酒店就可以赌博的澳门实拍:艳遇之地乌克兰"情人谷" 实拍:老挝泼水节,美女争艳马来西亚漂亮MM瘦身秀不常见的老挝军营写真在香港和明星合影很容易大西洋,中国妞魅力四射阿拉伯空姐令人倾倒包头妇女在韩航眩富50年一遇的黄河壶口大瀑布日本街头的清凉女孩韩国人整容了没有你看的出来吗?土家族的神秘舞蹈"毛古斯" 苗族精美头饰佤族的节日"摸你黑"。
老挝礼仪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老挝礼仪篇一:老挝的风俗老挝的风俗老挝是多民族的国家,老龙族占全国人口的70%,老龙族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挝的风俗习惯。
老挝的服饰。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各民族多穿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着装已较商品化和国际化。
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男着无领对襟上衣,下穿沙笼式裤子,或穿长筒宽腿裤,女穿无领斜襟上衣,下穿筒裙。
每当过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时,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装,盘起发髻,男的则多穿西装,穿民族服装已较少。
老挝人的饮食习惯老挝人喜食糯米,老挝菜特点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鱼酱、烤鱼、烤鸡、炒肉末加香菜、凉拌木瓜丝、酸辣汤等,蔬菜多生食。
老挝人的礼节老挝人非常温和、善良,注意礼貌。
认识的人,见面和分别时要打招呼,双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礼,也有行握手礼的,男的一般不主动同女的握手。
为表示亲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称长辈为大爷、大娘,称年纪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为弟弟、妹妹,在国家机关或军队中一般称同志。
到老挝人家做客,应备礼品,礼品要包装美观,常用礼品有花篮、工艺品、烟酒等,在参加婚宴或喜庆日子时,习惯送现金。
到老挝人家做客,喝团结酒较流行,主人拿来一瓶酒和一只酒杯,主人先喝,后依次请客人喝。
坛酒也是老挝人待客的一种传统礼仪,酒坛上插上许多竹管,宾主围坛而坐,边谈边喝。
拴线仪式是老龙族的一种礼仪风俗,是一种祝福仪式,常在逢年过节、欢迎贵宾、结婚喜庆时举行。
仪式上宾主席地而坐,中间摆着插满鲜花的银制托盘,鲜花上挂着一束束洁白的棉线。
仪式开始时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和尚念祝福词,念完后把鲜花上的棉线取下,给各位来宾和客人往手腕上拴线,一边拴线一边说祝福的话语。
客人也可主动给主人或其他人拴线祝福。
拴在手上的线,一般要戴3天至一星期。
和老挝人相处的禁忌(1)客人进门应走前门,进屋要脱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脚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盘膝,女的并膝把脚侧放一边。
老挝风俗礼仪
老挝风俗礼仪2014-12-15老挝商务Indochina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都不尽相同,各种各样,即使再小的国家也有它独特的风格,让人们更好更深入地去了解其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习俗,从而使人们对其有个深刻的了解。
只有较好地了解它的禁忌以及喜好,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对其国家的尊重。
老挝是一个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全国居民90%以上是佛教徒,佛教的影响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流行的风俗礼仪多与佛教有关系。
一、服饰及宗教信仰礼仪1、服饰说到老挝的服装,不得不谈谈老挝的气候,老挝地处亚热带区,四季不分明,冬季最低气温20度左右,夏季高达摄氏50度,昼夜温差大。
全年3-9月为雨季,降水量丰富,10-2月为旱季,几乎没有什么降水,湄公河进入枯水期,沙洲显现。
正是这样的气候因素,所以老挝人的穿着比较单一。
男性一般上着长袖衬衫,下着长裤,女性上着长袖对襟褂子,下着颇有民族风味的筒裙。
可能是紫外线的关系,再热的天气,老挝人还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过这并没有改变老挝人黝黑的肤色。
老挝妇女应该都拿得出一两套撑门面的行头,面料主要是棉花和纱混纺的粗布,色彩斑斓,并配以不同做工考究的民俗图案和珠琏佩饰。
所不同的是年纪较轻妇女所穿着的颜色较为丰富,并以艳丽的鹅黄、桔黄、粉色、淡紫为主,年纪较大的则青睐深紫、咖啡、墨绿、深蓝等颜色,尽管色彩多样,但总体款式还是比较雷同。
除了自身个性服饰外,统一的就是学生的制服和部门工作的制服,学生的制服颜色统一,多为淡蓝色衬衫上装和-色长裤和筒裙下装;职员的制服根据所在部门的标色制作,类似军装,并佩有相关胸章和袖标予以区别确认;此类服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以成群结队的形式出现,十分精神整齐,蔚为壮观。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各民族多穿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着装已较商品化和国际化。
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男着无领对襟上衣,下穿沙笼式裤子,或穿长筒宽腿裤,女穿无领斜襟上衣,下穿筒裙。
老挝:佛国花城泼水节
老挝:佛国花城泼水节作者: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2018年第05期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在老挝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凶狠残暴的火魔统治大地,人们都想把它除掉,却想不出好办法。
火魔有7个女儿,个个都美丽、善良。
她们非常同情和关心被火魔压迫的人们,也想大义灭亲为民除害。
佛祖告诉她们,要除掉火魔,必须从他头上拔一根头发,然后用这根头发把他勒死。
七姐妹商量之后决定由年纪最小的七妹来完成这个任务。
一天夜里,七妹趁魔王熟睡,从他头上拔下一根头发,勒住了火魔的脖子,火魔的头马上就掉了下来,可他却到处乱滚,所到之处就燃起大火,七姐妹不愿殃及百姓,就轮流抱着火魔的头,还不停地对着头泼水。
就这样,火魔的头干瘪了,火焰也小了,最后化为灰烬。
为了纪念这大义灭亲的七姐妹,每年的4月13~15日,老挝人们就互相泼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泼水节。
泼水节是老挝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如今,每年老挝都会选出7位“宋干小姐”,象征着传统神话中的魔王的7个女儿,来参加泼水节的各种活动。
泼水。
浴佛之后,就可进行泼水活动。
老挝的泼水方式和泰国略有不同,在泰国,是晚辈先将水倒在长辈的手心里,由长辈自己将水抹到头发上,然后再往晚辈头上洒水以示祝福。
而在老挝,晚辈可以直接把水泼到长辈头上,泼水时,人们会先向被泼水者表示祝福,然后再相互泼水。
如果节日期间没有被泼过水,则被视为新的一年中将会面临灾难,所以,人们总是愉快地接受别人给自己泼水,佛教徒们也认为泼洒清水能够洗去污浊,意味着以洁净之身迈入新的一年。
另外,男女青年们也利用这一节日泼水作乐,相互了解,欢度新年。
拴线。
在新年第一天进行,也称为“结魂”仪式,人们在地上铺好席子,摆上花环以及形状如小型浮屠的祭坛,老挝人认为这样能招来统辖宇宙的精灵。
拴线时,所有人双手合十盘坐在一起,认真聆听僧侣或德高望重之人诵经,诵经者一边口念祝词,一边将白线拴在长者的手腕上。
老挝国家风俗习惯以及宗教礼仪介绍
老挝国家风俗习惯以及宗教礼仪介绍
老挝在东盟成员,其中以老龙族、老松族、老听族为主,老龙族占全国人口的70%,其中大多数于老龙族的风俗习惯代表了老挝的风俗习惯,老挝人喜吃糯米团,日常生活中常见他们用手抓过捏拿成团后粘着菜吃。
老挝人民纯朴、善良,非常温和、注意礼貌,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感到他们的这种品质,当他们需要经过你的身旁,而又无法绕行,你便定会见到他们弓下腰身,低头从你旁边轻轻穿过,正式的场合里,大家见面和分别打招呼时会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行合十礼,现在也流行握手礼,拴线是一种祝福仪式,常在逢年过节、欢迎贵宾、结婚喜庆时举行,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和尚念祝福词。
老挝居民多信奉佛教,部分少数民族信奉婆罗门教或原始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一直是老挝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历史上曾被尊为国教,对老挝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迎水节,每年7月中旬左右开始,也正是雨水较为集中的时期,不得擅自外出,在此期间按风俗不能结婚。
送水节,每年10月中旬左右,节后僧侣可外出,老百姓可以开始婚配,主要庆祝活动有点灯笼、放船灯、赛龙舟等。
塔銮节,塔銮节因塔銮而得名,位于万象市东边塔銮广场上,在每年11月份,时间为半个月左右。
云南蓝靛瑶“度戒”仪式文化特征论文
试析云南蓝靛瑶“度戒”仪式的文化特征摘要:蓝靛瑶的“度戒”仪式是以一种独特的“社会生育系统”为核心的宗教仪式,其意义与内涵在瑶族的不停迁徙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本文以蓝靛瑶“度戒”仪式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提醒人们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任何一种看似简单的民族文化仪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义与存在价值。
关键词:度戒;文化特征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62-02“度戒”做为瑶族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仪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意义与内涵在瑶族的不停迁徙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关于“度戒”仪式在瑶族中一直流传着关于人命运的传说,人的命运是由神来决定和支配的。
人在世间做什么事神都知道。
如果人在世间作恶,死后到了阴间非得下油锅、下水牢不可。
所以,瑶民除了希望在世间能平安地度日外,还考虑到死后不下地狱、不受苦难。
为此,上一代人总是教育下一代要修善、不能作恶。
执迷不悟者,父母可以断绝与他的关系。
按照瑶家人的习惯,小孩在10岁前由父母管,10岁以后就交给社会管。
具体负责这一职责的便是为孩子“度戒”的师傅。
如果孩子犯了戒律,又不听父母管教,可交给师傅教育。
所以,按照先辈留下的惯例,在男子11岁之后要为其举行“度戒”仪式活动,只有经过“度戒”仪式的男子,才能被承认是盘古王的子孙,也才有权接受师傅的香火(为下—代男性做师傅),受到族人的尊重。
二、“度戒”仪式之文化特征蓝靛瑶的“度戒”仪式是以一种独特的“社会生育系统”为核心的宗教仪式,时间通常要持续10天左右,有部分环节还需要通宵达旦进行。
(一)“度戒”仪式的渊源关于“度戒”的历史起源,由于资料的缺乏,未能找到确切的时间记载,从一些相关的记载中笔者查阅到,瑶族由于社会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频繁迁徙而形成了地理上的分割,由于所处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以各地的“度戒”仪式也发生了种种变异,叫法与内容都不一样,日本学者竹村卓二先生在对中国瑶族的调查中发现了一套用汉文编写的《瑶人文书》,在书中对瑶族“度戒”仪式略有记载。
老挝婚丧习俗研究
老挝婚丧习俗研究作者:陈军军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2期老挝民族众多,构成了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
老挝语“风俗”一词可音译为“喜空巴佩尼”,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喜”,即节日方面的习俗,包括十二个节日,即每月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成为“十二风”;二是“空”,即有关行为规范的习俗,共十四条,称为“十四俗”;三是“巴佩尼”是有关生活方式的习俗,包括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生产生活的十九个方面。
本文主要对老挝人民的婚丧习俗加以阐述。
一、婚庆习俗老挝人把结婚视为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有能力走入社会独立生活的标志,结婚是人生的第三个重要阶段,排在出生、出家之后,因此老挝人非常重视结婚仪式,其形式和程序比其他习俗更为复杂和繁琐。
婚礼一般要举办两天两夜,第一天是“热身礼”,先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并答谢亲朋好友,晚上彻夜狂欢。
第二天才是真正的婚礼,婚礼当天,男女双方须在自家举行拴线祝福仪式,如果是早晨举行仪式,忌讳超过中午12点,如果是下午举行仪式,则不能超过5点,特别忌讳太阳落山后举行仪式。
婚礼一个重要的仪式是迎亲,老挝语称之为“女婿游行”。
迎亲队伍在拴线仪式结束后即出发前往新娘家,新郎按照传统风格打扮,穿兜裆裤,佩戴宝剑,手拿甘蔗和鲜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意为保卫爱情和创造甜蜜美好的新生活。
为体现出男方家的诚意和身份,迎亲队伍会制造隆重热烈的场面和气氛,一路敲锣打鼓,鸣放鞭炮,载歌载舞。
迎亲队伍到新娘家门前时,不能马上进家门,而是要派老者先“叫门”,以表达男方对女方的真心。
进门口,证婚人先宣读允许结婚的正式文件,出示结婚证书,然后举行拴线祝福仪式和感恩仪式。
感恩仪式是婚礼上的一项重要程序,过程也非常复杂,新郎新娘要感谢双方父母养育之恩,双方家长要宣讲老挝的“十二风”和“十四俗”,强调夫妻互敬互爱之德,提醒双方尊敬老人。
各项仪式结束后,主人便盛情邀请来宾用餐。
在宾客用餐的过程中,新郎新娘会敬酒答谢宾客,同时有乐队进行表演,主持人会根据来宾的地位,邀请他们上台跳老挝的传统舞蹈─喃旺舞,整个婚礼洋溢着温馨甜蜜的气氛。
行摄光影
行摄光影作者: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2020年第05期寺庙中的沙弥摄影师:Visoot Uthairam拍摄地点:老挝老挝琅勃拉邦是一个精致的古色古香小山城,位于湄公河畔群山环抱的谷地,民风纯朴,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没有过分商业化,被公认为东南亚传统与殖民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成為西方游客追求的“世外桃源”。
在老挝,男人一生必须要出家一次,不论贫富、不论年龄,他们认为出家是对佛最大的崇敬。
另外,出家的时间也不限,长的可以几年甚至终生;短的可以几个月、甚至一个星期即可还俗。
疫情下的宋干节摄影师:Santi Foto拍摄地点:泰国宋干节也称泼水节,是泰国、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往年的宋干节都是这些国家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日,各种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宋干节显得有点冷清,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风险,泰国取消了今年几乎所有的宋干节庆祝活动,包括宋干节游行、浴佛及各类娱乐活动等造成民众大量聚集的活动。
武陵仙山真武观摄影师:叶子视觉拍摄地点:中国重庆武陵仙山曾为朝山问道的圣地,这里的宗教始自汉唐,盛于明清,清代曾与贵州梵净山、四川峨眉山齐名。
武陵仙山佛、道、儒三教并存,极盛时庙宇广布,寺僧数百,香火繁华。
可惜在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被毁,现仅存香山寺、天子殿主殿、真武观山门等遗址,但依然可以从中一窥当年的宗教盛况。
如真似幻漓江渔摄影师:红河谷樵夫拍摄地点:中国阳朔漓江渔火原是漓江上的一种传统渔事活动,是阳朔具有千年历史积淀的人文民俗景观。
渔民划着一叶竹排,排头挂着汽灯,利用鱼在夜间趋光的习性,划排于江中,引鱼汇聚。
待鱼群围筏后,放下丝网将其团团围住。
放下鸬鹚,渔夫在排上蹬排呼喊,并以桨击水,鸬鹚在水中箭一般穿梭,叼上鱼儿就露出水面。
这种传统的捕鱼方式在阳朔延续了上千年,不过随着传统渔民的减少,这一人文民俗景观正在逐渐消逝。
老挝丧葬习俗有哪些
老挝丧葬习俗有哪些老挝的丧葬习俗老挝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各不相同。
老龙族普遍实行火葬,一旦家中有人亡故,家属马上分头办三件大事:1、商量请僧侣到家中诵经。
所请僧侣人数不得是单数,一般是8位或10位。
诵经后,要向僧侣布施。
2、向亲属报丧,并商定出殡日期。
按照老龙族的风俗,择日有两个忌讳:一是如果在月望日(佛历上弦十五日)以前去世,必须在上半月内出殡;在月望日以后去世,必须在下半月内出殡。
否则必须在月望日或月朔日(佛历下弦十四日或十五日)过后7天以上才能出殡。
二是忌讳与月份数相同的日子出殡,如:佛历一月去世者,不得在上弦一日或下弦一日出殡,八月去逝者,不得在上弦八日或下弦八日出殡。
由于有这两点忌讳,所以有时停灵时间较长,致使尸首腐烂。
此外,只要通知了在外地的儿子并答复说要回家奔丧,那么,无论归程时间多长,也要等他回家后才能出殡火化。
在远方的女儿也要报丧,但可不必等其返回再出殡。
3、处理遗体。
先用香汤沐浴遗体,然后用棉线把死者合十的双手绑在一起,并在合掌中插上鲜花、香烛以让死者顺利求路上天堂。
此外,还要用棉线把两只手的大姆指绑在一起,把双脚捆在一起,意思是提醒人们,由于世上有各种绳索束缚着手脚,才使人在命运中生死轮回。
接着向死者嘴中塞入一枚银币,富裕人家则将金币或金块放进死者嘴里。
然后给死者穿衣服,穿法要不同于生前,要反面穿,或者把钮扣扣在背后。
最后,用大幅白布将尸体包裹好,装入棺木,死者的脚要冲着屋门,盖上棺盖后,把灵枢停放在大屋里,以便举行各种祭奠仪式。
灵枢的上方不得正对着房梁。
人们在灵柩前点燃香烛,灵柩上面放一个鲜艳美观的棺罩(富裕人家自己购买或临时制作,火化时一并烧化,贫穷人家则向佛寺借用,出殡后送还)。
在出殡前数小时,要请僧侣诵经。
诵经后,在灵柩前斋僧。
接着,僧侣为死者的子女剃度,男子剃度为沙弥,穿黄色僧衣;女子剃度为比丘尼,穿白色僧衣,不剃头。
出殡时,要在高脚屋前搭一个三级楼梯,意为叩拜佛、法、僧三宝。
万圣节探索不同文化中的亡灵信仰
万圣节探索不同文化中的亡灵信仰万圣节是西方传统的盛大节日,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庆祝活动,如今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庆祝。
在万圣节期间,人们开始探索不同文化中关于亡灵信仰的传统和习俗。
本文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亡灵信仰,带您一起来了解万圣节的文化内涵。
一、墨西哥的亡灵节墨西哥的亡灵节是该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拉丁美洲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庆祝活动之一。
在墨西哥,人们相信死去的亲人会回到人间与他们共度这个节庆时刻。
墨西哥的亡灵节以骷髅和面具为特征,有着独特的视觉艺术。
人们会在自家门口搭起彩色的亡灵洞穴,洞穴里会放置逝者的照片、喜好的食物和物品,以此为亡灵提供所需的供品。
此外,人们还参加游行、舞蹈和与亲友共进特色美食的活动,展示对亡灵的敬意和纪念。
二、日本的盂兰盆节在日本,盂兰盆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用来祭祀祖先的亡灵。
根据佛教教义,亡灵会在特定时期返回人世。
日本人相信,在盂兰盆期间,亡灵可以回到人间与亲人们相聚,并接受子孙的供养和祭祀。
这一传统节日通常在7月15日举行,人们会在家中摆放盛装的灯篮,放水灯浮于江河湖海中,用瓢将水洒在身上,寓意给亡灵净化身心,使其安心回去。
三、埃及的祭祀仪式在古埃及文化中,亡灵信仰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宗教信仰。
埃及人相信人类灵魂在死后会离开肉身,并进入另一个世界,通过祭祀与神灵沟通。
他们将亡者的心脏取出,并用一种特殊的神圣草草包裹,放置在一座特殊的石棺中。
亲属会为逝者提供食物和饮品,以确保其来世的舒适和满足。
这一祭祀仪式代表了对过去亲人的纪念和尊重,同时也是对死亡和来世的信仰。
四、印度的普斯兰节在印度,普斯兰节是为期15天的庆祝活动,主要是为了纪念和追思逝去的亲人。
普斯兰节期间,人们会前往圣河恒河沐浴,同时烧掉逝者的遗物和祭品。
这一仪式象征着逝者的灵魂被释放,并重归自然之中。
普斯兰节也是为数不多允许居民与鬼魂交流的时刻,人们会搭建临时祭坛,为逝者提供食物和香油灯。
五、北欧的巫术节在北欧地区,特别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人们在万圣节期间庆祝巫术节。
老挝礼仪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老挝礼仪篇一:老挝的风俗老挝的风俗老挝是多民族的国家,老龙族占全国人口的70%,老龙族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挝的风俗习惯。
老挝的服饰。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各民族多穿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着装已较商品化和国际化。
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男着无领对襟上衣,下穿沙笼式裤子,或穿长筒宽腿裤,女穿无领斜襟上衣,下穿筒裙。
每当过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时,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装,盘起发髻,男的则多穿西装,穿民族服装已较少。
老挝人的饮食习惯老挝人喜食糯米,老挝菜特点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鱼酱、烤鱼、烤鸡、炒肉末加香菜、凉拌木瓜丝、酸辣汤等,蔬菜多生食。
老挝人的礼节老挝人非常温和、善良,注意礼貌。
认识的人,见面和分别时要打招呼,双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礼,也有行握手礼的,男的一般不主动同女的握手。
为表示亲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称长辈为大爷、大娘,称年纪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为弟弟、妹妹,在国家机关或军队中一般称同志。
到老挝人家做客,应备礼品,礼品要包装美观,常用礼品有花篮、工艺品、烟酒等,在参加婚宴或喜庆日子时,习惯送现金。
到老挝人家做客,喝团结酒较流行,主人拿来一瓶酒和一只酒杯,主人先喝,后依次请客人喝。
坛酒也是老挝人待客的一种传统礼仪,酒坛上插上许多竹管,宾主围坛而坐,边谈边喝。
拴线仪式是老龙族的一种礼仪风俗,是一种祝福仪式,常在逢年过节、欢迎贵宾、结婚喜庆时举行。
仪式上宾主席地而坐,中间摆着插满鲜花的银制托盘,鲜花上挂着一束束洁白的棉线。
仪式开始时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和尚念祝福词,念完后把鲜花上的棉线取下,给各位来宾和客人往手腕上拴线,一边拴线一边说祝福的话语。
客人也可主动给主人或其他人拴线祝福。
拴在手上的线,一般要戴3天至一星期。
和老挝人相处的禁忌(1)客人进门应走前门,进屋要脱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脚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盘膝,女的并膝把脚侧放一边。
老挝风俗中的“十二风”研究
2922017年1月下半月刊“十二风”即老挝的传统节会。
传统节会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在老挝,佛历十二个月份里,每月都有受到重视的节日。
除了归入“十二风”的每个月的节日外,老挝还有诸如塔銮节等重要的节日。
一、一月恕罪节恕罪节,也称为正月节、守斋节,在每年佛历一月份举行。
传说有一个和尚乘船沿恒河顺流而下,船只挂住水柳并把柳枝折断,和尚不以为过,然而此后他苦苦修行了一万年也不得道,死后转世成为一条大蛇。
老挝佛教徒认为,不管多小的过错都不应该漠视,都应该忏悔。
反思自己一年来犯下的过错,便形成了恕罪节。
封斋忏悔时,佛教徒找一个和尚不多的寺庙,搭一个简易的帐篷,清心持戒六天六夜,请求高僧允许出罪方可成为纯洁无过的人。
这不是一个群众性的节日,没有老挝一般节日的热闹和欢快,而对笃信佛教的老挝人来说,它关系到自身一辈子的修行。
因此,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犯下什么过错,老挝的佛教徒都要入寺忏悔修行。
二、二月丰收节丰收节,也称聚场节。
传说有两个兄弟,以庄稼为生,弟弟勤劳,在播种、插秧、收割、晒谷和入仓等各个环节都要布施,一年要布施九次,最后得道成为阿罗汉,得以侍守在佛祖身边。
而哥哥懒惰,一年只布施一次,最后没能留在佛祖身边,只是成为了人类中的圣者。
因此,老挝人认为施舍稻米是很大的功德,会得到回报。
当然,诚意和行动的差别也会带来功德的不同。
在节日期间,人们把稻谷堆积在空旷的场地上,堆得越高越能显示丰收,能给农户带来来年五谷丰登的好兆头。
三、三月的万佛节对佛教徒来说,佛历三月十五日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万佛节”也称“三月望日僧伽会”。
传说释迦牟尼的1250个弟子于这一天不约而同地来到他身边,而这也成为释迦摩尼生前与其弟子的最后一次聚会。
佛祖释迦牟尼于这一天向众弟子们提出了三条训诫:一是不做坏事,二是只做好事,三是保持净心。
这个节日是佛教徒净心修佛的节日,但万佛节与民间的烤糕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姓向寺庙献糕、听经,两个节日就重合到了一起。
[老挝]宁静的国度--清晨的布施
清晨的布施琅勃拉邦作为老挝最著名的佛都,居民笃信小乘佛教,3万多人的城市,有30多座寺庙,几百名和尚。
几千年来,和尚们的饮食都没有固定供给,其一天的饮食都是靠化缘,这一传统保持至今,每天如此,风雨无阻。
而观看、体验琅勃拉邦的清晨布施,是世界各地游客来此地旅游不能错过的项目。
琅勃拉邦清晨布施的壮观场景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老挝的寺庙一般不生火做饭,僧侣们一直保持着每天就靠清晨化缘来的食物充饥的规矩,并且每天为人们祈福。
整个过程神圣而宁静令人心灵震撼。
为了表示对僧侣的尊敬,在布施时头部不能高于僧侣的锡钵。
女生不能靠近或者触碰到僧侣,也不能隔物接触,即女性要递食物给僧侣时,需将东西放进锡钵里。
布施的一般是糯米饭、水果、饼干、糖果等等,用小篮子拿到大街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加入了布施的队伍。
而我们,也在一个清晨早早起来,去看,去体验~~↓P1↓P2↓P3↓P4↓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P16↓P17↓P18↓P19僧侣们吃不完的食物,就给贫困的孩子们,所以在布施现场,有不少抬了竹筐等待食物的孩子↓P20↓P21↓P22↓P23↓P24↓P25↓P26↓P27↓P28↓P29↓P30↓P31↓P32↓P33↓P34↓P35↓P36↓P37↓P38↓P39 糯米饭、饼干、水果是布施的主要食物↓P40↓P41↓P42↓P43↓P44↓P45↓P46↓P47↓P48↓P49↓P50 前后大约一个小时,整个布施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p.144) 学者在进入田野调查和民族志与论文写作时, 信仰与仪式向来是主要的观察点和论题。
因为仪式,用 Monica Wilson 的话说, “在最深的层次上体现了群体的价值,人们在仪式中 表现了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我认为仪式的研究是理解人类社会基本构成的关键所在” 。
3
请莫公。当天晚上,法力最小的莫公先来到小孩家准备仪式用的字符,村里人也纷纷来受戒 者家里帮助剪纸、布置法坛。为此,整个村寨要闹热几天。村民们尤其是村里的男人们在这 几天几乎都不出工, 汇集在法坛周围聆听莫公的唱词或围坐在院落里谈天说地。 在举行度戒 仪式的三天里,村里所有的成年男子都会前来参加仪式活动,可以免费享用一日三餐。 传统上,那些爱学习、能够记得住经文的人,受戒后就有可能成为 Saaimen(莫公的一 种) 。Saai men(Lanten 语)或 mogong(老语)是“做鬼”的莫公。在 Lanten 村寨,莫公又 分为 Saai men 和 Guamen。Guamen 是不识字、经过学习成为莫公的人;而 Saaimen 则不是 一般人可以做的,要懂得汉字,要会念经,是可以主持各种治疗疾病仪式的人。 生活在老挝北部丰沙里的 Lanten 人(即 Kim-Diang-Mun,意思是“住在山顶上的人”) 的度戒仪式略有不同。通常情况下,那里的男孩 10 岁开始受度戒,他们认为男人在 8 岁以 前是没有“道”的。因此,8 岁以后,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就要为孩子举行度戒仪式,使其 重新投胎。在丰沙里,Lanten 人的度戒仪式一般要做一个星期。在这期间,受戒者每天只 能喝一点水,吃一点饭,睡觉时不能俯卧,也不能仰卧。否则认为对天地不敬,只能侧着身 子睡觉。外出解急时,眼睛不能远视,只能看自己的脚下,步子也不能迈得太大,也不能坐 凳子,如果要坐,要莫公将凳子在火上燎一燎,除去邪气方可坐。受戒时,将一根筷子折成 两截,师父拿大头一端,受戒者拿另一端,筷子象征利剑,如果受戒者不遵守戒规,师父可 以用“利剑”杀死受戒者。一周之内,要杀 6 头猪、10 只鸡,全寨子每家来一个男子参加 聚餐,妇女通常也不得参加此类度戒仪式。
[5](p.420)
因此,研究一个社会或文化的仪式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该社会或文化“最
为之感动的东西” 。 据 V. Gennep 和 V. Turner 等人类学家的研究, 生活在不同文化尤其是那些传统社会中的 人在其生命过程的重要转折点上或者当人们的角色和地位发生较大的变化时通常都要举行 一些过渡性仪式活动。
①
2006 年 3 月笔者在陇南塔的一个 Lanten 山寨调查时,正好赶上一场度戒仪式,受戒者 是一个 26 岁的已婚男子。这个仪式整整举行了三天三夜,本村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参加了仪 式活动,妇女不能参加,但可以到主家协助主妇准备众人需用的饭菜。仪式由一位 70 来岁 的老莫公主持, 另外还有五个小莫公作助手。 受戒者在仪式期间必须静卧在床上, 不能下地, 在床上接受各种神祗的旨意,完成“再生”的一系列程序。 按照常规,需要度戒的男孩子的父母,要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年就请莫公查看经书,选定 受戒的日子。首先要举行小度戒仪式,通常要杀 4 只鸡,敬献 4 位鬼神,摆法坛,给孩子起 法名,然后再举行大度戒仪式。举行大度戒的具体日子,通常不确定,要看孩子哪一年走好 运就定在哪一年。 受戒者要亲自逐个去拜请莫公为自己主持度戒仪式。临行前,他要梳洗 的干干净净,剔好头,在家人的陪同下,从法力最小的莫公 saaiwickdy 开始依次逐个烧香拜
4
戒者非常忌讳碰见这类他们认为不洁的东西。受戒者出门大小便时,要打雨伞,不能抬头向 远处看,只能看自己的脚下;受戒者除了下地大小便外,必须整日整夜地要躺在床上,如同 新生儿童一般。此外,受戒后三周之内,受戒者不准杀生,不准与女人讲话,更不能与女人 同房。他们深信,如果受戒者犯忌,尤其是与女人同房,他们会生病,甚至丧命,因为在这 期间诸位莫公还都在向他施法。 象征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Victor Turner 在其名作《象征的森林》一书中认为,对 于那些通过象征表述其情感、 道德和价值观的人们来说, 象征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意义。
Depressing Sound of the Drums: Dujie Ritual of Lanten People in Laos --- A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Yuan Tongkai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 Abstracts: Duji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ituals among Lanten men in their lives, full of religious meanings. Through which, a man can be reborn, and get a religious name. In view of Lanten people,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go to heaven when they di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ield data, tries to interpret Lanten people’s Dujie ritual and its symbolic meanings in 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Key Words: Lanten People Mogong Dujie Ritual Symbolic Meanings
①
举行度戒仪式开销很大,往往需要花去人们多年的积蓄。以下是 B.Nam Ke Noi 一个男子举行度戒仪式的
具体开销:半大小猪 6 头、公鸡 4 只、大米约 300 公斤、啤酒(Beerlao)20 瓶。另外还有请莫公的费用: 三个大莫公每人 50,000kip(约合 5 美元) ,两个小莫公每人 30,000kip(约合 3 美元) ,共计 210,000kip(约 合 21 美元) 。
三、木鼓声声:度戒仪式的过程及其象征寓意 老挝 Lanten 人的度戒仪式的具体过程极为繁杂,在老莫公的主持下,要先叩请玉皇、 雷皇和盘皇,再拜请他们的师父(也是神灵),三请家神,把受戒者引介给这些神灵。在度 戒期间,受戒者要遵守许多禁忌行为。首先,受戒者要静卧在床上,不得随意下地和出门, 非要出门时也得打着雨伞。第二,受戒者每天都得有人尤其是老莫公的陪同,在守护他的同 时向他传授某些知识。第三,受戒者不能吃饭,只能喝一点水。等仪式结束后,他们才能吃 东西。三天仪式之后,师父们先吃,随后受戒者才能吃。吃饭时,师父每人给他夹一点菜, 由他的家人把饭菜端送到床上,让他一人独自在床上吃饭,随后便躺下睡觉。也就是说,受 戒者在“阈限时期”内基本处在禁忌和隔离状态之中。受戒期间,外人不能有意去探望他, 他要与外界保持一种“隔绝”状态,受到许多约束。如不能见光,不能出远门,出去大小便 时,要请别人先出去看看道上有没有猪粪或者牛粪之类的不洁之物,如果有,必须清除,受
老挝 Lanten 人的度戒仪式
——人类学的视角 袁同凯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天津) 摘要:度戒仪式是老挝 Lanten 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通过仪式,含有浓郁的宗教意味,通过 度戒仪式,他们投胎再生,获取一个法名,死后方能入土为安。在实地田野调查的基 础上,本文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阐释和解读 Lanten 人的度戒仪式及其象征寓意。 关键词:Lanten 人,莫公,度戒仪式,象征寓意
二、度戒:男人的仪式 结构-功能主义大师 Radcliffe-Brown 认为仪式行为是社会秩序的展演, 对社会结构的构 筑有不可缺少的作用;象征主义大师 V. Turner 则认为宗教仪式行为是社会通过对自身的反 省建构人文关系的手段。[3]
( p.145)
但对于大多数人类学者来说,神灵信仰和仪式活动构成了
一、引言 在老挝,Lanten 人是老松族(Lao Soung)的一部分,属苗瑶语系、勉门语支。Lanten 人有自己的语言,像苗、瑶和贺人(汉人)一样,他们来自于中国,其传统文化、宗教信仰、 语言以及日历即是最好的佐证。而且,瑶人和 Lanten 人是本语支中惟一保留汉字的族群, 但能够识读汉字的人已经不多了。 在老挝, Lanten 人通常分为两个支系, 一个叫 Kim-Di-Mun, 意为“住在山脚下的人”,另一个叫 Kim-Diang-Mun ,意思是“住在山顶上的人”。 Kim-Di-Mu 主要在垄南塔、乌都姆赛和会赛三省,Kim-Diang-Mun 主要聚居在丰沙里省北 部山区。在垄南塔, Lanten 人也被称作 Lao Huay ,意思是“住在溪流边的人”。根据
[6](p.513)
在老挝北部的 Lanten 人中, 一个男人一生中一定要举行一次度戒仪式, 通过度戒仪式, 他投胎再生,获取一个法名,死后莫公方能为其举行丧葬仪式,使其躯体入土安息,亡灵投 胎转世。可以说,度戒仪式是老挝 Lanten 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通过仪式,含有浓郁的宗教 意味,关系到他来世能否投胎转世。因此,对于一个 Lanten 男人而言,无论其家境好坏,、 其家人一定要为他举行一次象征“再生”的度戒仪式。家境好的,父母可以在他孩提时期为 其举行度戒仪式;如果家境穷困,父母无法为其举办度戒仪式,那么,等他结婚后,如果女 方家境好,也可以帮助他完成这个重大的通过仪式。
[基金项目] 本文是云南大学“211 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Lanten 人及其学校教育:一 个老挝北部山地族群的民族志研究” (项目批准号:21132022-10027)的阶段性成果。
1
Schliesinger 的研究,老挝的 Lanten 人是从中国和越南迁移过来的,时间上可能要比瑶族的 其他支系如 Mien 晚得多,大概在二十世纪初期。[1](p.274) 迁移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追求安定 的生活和寻求新的可供游耕的山地。根据老挝政府《2005 年人口与家庭统计结果》统计, 老挝共有瑶族(Mien 和 Lanten)27,449 人。[2] 根据本研究 2006 年的统计,垄南塔有 18 个 Lanten 村寨,4233 人;乌都姆赛有 2 个 Lanten 村寨,约 400 人;会赛只有一个 Lanten 村寨,约 200 人。 与其他苗-瑶语族的族群一样,Lanten 人信奉多神与道教。他们既祭拜家神和祖先,也 崇拜诸如天神、土地神、水神、树神等自然神灵。Lanten 人普遍相信,无所不能的神灵掌控 着人世间万物的命运, 规定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每一个神祗都有其各自的保护作 用,人们必需无条件地尊重神祗的习性。冒犯了神灵的人必需举行仪式来进行赎罪,以免当 事人或他的家人乃至他所在村落遭受灾难。人和神灵之间的媒介是鬼师,当地人称莫公,他 的角色是将人们的愿望上传给神灵,并传达神灵的旨意。在 Lanten 村寨,最重要的神祗是 寨神和家神,每一个 Lanten 家庭都设有供奉家神的神龛。与其它信奉多神教与道教的族群 一样,仪式活动是 Lanten 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生活中但凡遇疾病、灾祸或重大事件, 通常都要请莫公前来主持仪式活动。 每当此时, 村寨里的人们总会聚集在举行仪式的人的家 里或院落里,在沉闷的木鼓声中一边观看仪式一边闲聊;小男孩们则夹杂在大人中间,在玩 耍过程中习得一些有关仪式的基本知识。 本研究是 2006 年本人在老挝北部田野调查的成果之一。在老挝调查期间,本人考察了 老挝北部三省的 12 个 Lanten 村寨,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参与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地 体验和感悟他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理解。 在这期间, 本人共走访了 235 户家庭, 访谈了 1602 人,搜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基于这些数据和资料,本研究试图阐释和解析 Lanten 人的度戒 仪式及其蕴含的象征寓意,为我们理解 Lanten 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点依据或者一种视角。 本研究主要以垄南塔的 Lanten 人即 Kim-Di-Mun 为主,通过一个比较微观的视角,阐释 Lanten 人的度戒仪式及其象征寓意。这是男性 Lanten 人生活中需要经历的最重要的仪式活 动之一,也是一个唯有男性参加的仪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