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 除法的性质及应用(教案)
3 小数除法 第 9 课时 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
第9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2. 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 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灵活运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引导发现,自主探究,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1.(课件出示)列竖式计算。
5.52÷4.6= 34÷33=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
课件出示竖式:师:如果第2道题得数要保留两位小数,应该用什么方法?结果是多少?生: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结果约等于1.03。
2. 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近似数有关,为新知的学习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用“进一”法解决实际问题1. 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P39例10(1))(1)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师: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我知道了已知条件是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装0.4kg。
生2:我知道所求问题是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师: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计算呢?生: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就是看2.5kg里面有几个0.4kg。
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5÷0.4。
学生计算出结果:2.5÷0.4=6.25(个)师: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结果应该取整数,怎么办?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1:应该用“四舍五入”法求6.25的近似数,6.25≈6,所以需要准备6个瓶子。
生2:6个瓶子只能装0.4×6=2.4(kg)香油,还有0.1kg的香油没装,还得用1个瓶子,我觉得应该需要准备7个瓶子。
拱墅区三小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9课时商不变规律的应用教案苏教版
第9课时商不变规律的应用教材第24页例8及相关练习。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简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难点:理解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余数的变化。
课件。
师:说说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强调“同时”、“相同的数”。
)师:你能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写出一组商相等的式子吗?导入课题: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板书课题。
)1.初步认知,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例8情境图。
)师:队鼓单价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师:想一想,能不能使900÷50的笔算变得简单些,又使结果不变。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0。
师: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2.深入探究有余数的情况。
课件出示:队号的单价为40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把,还剩多少元?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板演。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板演的算式,让学生讨论最后的“2”表示什么?引导学生通过验算,检验余数是“20”还是“2”?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情况下,根据除数末尾0的个数,去掉被除数的0。
除数去掉几个0,被除数就去掉几个0,注意余数末尾要加上去掉的几个0。
1.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6题。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汇报时注意让学生比较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
(特别注意余数的变化规律。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吗?这部分内容是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本课时主要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有更清晰的认识。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提高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难点: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分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除法的相关概念、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小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实际问题,用于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回顾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所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针对呈现的例题和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第三单元 《除法的运算性质》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
教案:《除法的运算性质》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基本概念2. 除法的运算性质3. 应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的运算性质。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乘法口诀,发现除法的运算性质。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除法的运算性质。
(3)学生举例验证除法的运算性质。
3. 巩固练习(1)教师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除法的运算性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4. 应用拓展(1)教师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除法的运算性质的理解。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除法的运算性质的理解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适用于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新知”和“巩固练习”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性质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以下是对这两个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探究新知1. 观察乘法口诀,发现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让学生在口诀表中寻找规律,例如,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 = 除数× 商”的关系。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数除法第9课时
教
一、揭示课题。 二、基本题练习。 1、比的意义。 比 除法 分数 前项 被除数 分子 比号 除号 分数线 后项 除数 分母
学
设
计 ☆教学调整☆
比值 商 分数值
2、 比的基本性质。 3、 做练习九第 9 题。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九第 12、13 题。 2、口答:灵活提问,用不同的方法说说每句话的含义。 (1)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5:6 (2)公鸡只数和母鸡的比是 2:5
课
题
分数除法:比的意义和性质练习
主备教师 参备教师
总课时数
13 课时
第 9 课时 教 学 目 标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1、让学生加深认识比的意义、基本性质,能说出一个比的具体含义,能比较 熟练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 使学生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比与相关知识间的联系 和区别。 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使学生认识求比值与化简比的联系和区别。
(3)汽车速度和火车的比是 8:9 (4)杨树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的比值是 1.5 (5)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3/5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练习九第 10、11 题。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46——47页及练习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利用画线段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题意,弄清楚要求的部分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列式解答。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探索的精神。
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弄清 单位“1”的量,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导学过程】【 自主预习】1、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8千克,吃了85,还剩多少千克?(写出数量关系并解答)2、下面各题中应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⑴黑兔只数是白兔的32。
⑵黑兔只数的43相当于白兔。
⑶白兔只数的76是黑兔。
3、自学教材46页。
4、尝试完成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85,还剩15千克。
买来大米多少千克?【新知探究】(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1.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从信息中你都能知道什么?2. 反馈:学生充分交流后,感受到:3.以图促思。
试画图,表示出总数和已清理数。
怎样表示出未清理数,哪一段表示未清理数?4.提问:要求未清理数,可以先算什么?(学生通过画图后,很容易想到,要求未清理数,可以先算出已清理数,再用总数减去(1)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5.集体批改。
6.完成“练习十”第1题7.完成“练习十”第2题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8.完成“练习十”第3题(1)指名两位学生板演,其余在自备本上完成。
(2)组织交流。
(3)集体反馈,【知识梳理】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步骤:⑴一读(读懂题意)。
⑵二找(找准单位“1”)。
⑶三写(写数量关系)。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第9课时 解决问题(1)》精品教案
第9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39页例10和练习九。
【教学目标】1.掌握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2.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1.掌握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2.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导入】1.口算。
6.4÷2÷0.1= 3÷1.5÷2=0÷1.7÷18= 0.25×3.8×4=0.5×0.3×20= 5.6÷0.2÷0.4=2.16辆汽车7天共节约汽油360.64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节约汽油多少千克?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导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应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新课讲授】1.教学例10(1)。
多媒体出示例10(1)情境图。
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要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实际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求2.5千克里面有几个0.4千克,用除法计算。
)尝试列式解答。
教师板书:2.5÷0.4=6.25(个)组织讨论:(1)这个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吗?(2)如果不符合,几个瓶子合适?说出理由。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小结:6.25个不符合实际情况,瓶子的个数只能是整数。
要用7个瓶子。
因为用“四舍五入”法求出6个瓶子,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香油,还有0.1千克香油没处装,因此还需要1个瓶子,应该是7个瓶子。
讲解:这种取值方式叫“进一法”,不管小数部分是几都要向整数部分进一。
举例子说一说还有哪些情况下会用到“进一法”取近似值。
2.典例讲析。
例1学校食堂买了611千克的大米,现在要用每个只能装100千克大米的麻袋运回所有大米,食堂最少需要准备多少个这样的麻袋?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除法算式,从实际生活需要,麻袋个数应该是整数。
除法的运算性质_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除法的运算性质_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除法的运算性质内容教材第43页例3上课时间总课时第9课时教学要求1.掌握连除计算题中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技能。
3.培养学生对数的感悟能力。
难点重点掌握连除式题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对于加法、减法、乘法计算的题目,找到了一些简便算法,对于除法式题,有没有简便算法呢?有,是怎样的?想知道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学例3。
(1)出示植树画面。
师:植树需要买什么?生:买树苗。
师: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
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你会算出每棵树苗多少钱吗?(2)生小组里交流。
生汇报。
生甲:1250÷25÷5 生乙:1250÷25÷5=50÷5 =1250÷(25×5)=10(元)=1250÷125=10(元)(3)师:说说,你们先算什么?生甲:我先算每个小组种的树苗花多少钱。
生乙:我先算25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
师:你们说得很好,也算得对。
从这里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小组里交流。
(4)生汇报。
生丙:我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5)师:你说得真棒!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有几道题你想做吗?2.试做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1,2题。
出示:2000÷125÷81280÷16÷8生汇报。
生甲:2000÷125÷8 生乙:1280÷16÷8=2000-(125×8) =1280÷(16×8)=2000-1000 =1280÷128=2 =10师:你们同意这样做吗?你是这样做的吗?大家都很聪明,老师非常高兴。
三、巩固运用,深化提高。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80÷16÷825×(4+8)5×99+52.小明用3个星期把一本习字本写字,一共写了420个毛笔字。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9课时五入法试商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9课时五入法试商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五入法试商进行除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运用五入法试商进行除法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五入法试商的定义、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五入法试商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五入法试商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五入法试商进行除法计算的能力。
4.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五入法试商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五入法试商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细节。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五入法试商的原理,避免机械操作。
2. 在练习环节,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计算准确性。
3.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五入法试商的计算方法,示例要清晰易懂,便于学生跟随课堂讲解进行学习。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五入法试商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速度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五入法试商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运用五入法试商进行除法计算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计算准确性,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9课时《分数除法应用题(三)》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9课时《分数除法应用题(三)》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例6。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学会分数和倍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归纳分数和倍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kg,吃了58,还剩多少千克?指定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教师说明: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两种类型,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三种。
(板书课题:分数除法应用题(三))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1~42页例6。
师: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下半场的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
我们班全场的得分是42分。
生2: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得分都是未知数。
1.画线段图,同伴交流,理清关系,学生汇报。
汇报1:上半场+下半场=全场得分。
解:设上半场得x分。
x=42x+12x=2828×12=14(分)(教师分步写出解方程的步骤)汇报2:解:设下半场的得分是x分,那么上半场的得分是2x分。
2x+x=42x=142x=2×14=28(教师分步写出解方程的步骤)汇报3: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关系式为:上半场的得分×(1+12)=全场得分。
上半场的得分:42÷(1+12)=28(分)。
下半场的得分:28÷2=14(分)。
2.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师:不同的方法,相同的结果。
刚才这几种方法,都很有道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为整理和复习第3单元所学的分数除法知识。
二、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计算。
2.能够进行分数除法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分数除法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计算。
2.对分数除法要点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1.课件:PPT课件准备好,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和例题。
2.板书内容:相关的分数除法的公式和例题。
3.教具:分数计算工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六、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导入新知识•讲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基础训练•让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的分数除法计算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4. 拓展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些较为复杂的分数除法计算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整理和复习的活动,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加深理解。
七、课堂互动•开展一些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效果。
8.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分数除法的关键知识点。
九、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分数除法的综合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十、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是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设计,希朥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这一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一)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一) 人教版今天我要给大家上课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第一单元第9课时,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加减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我要带领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比如加减法的意义,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
然后,我会给大家出示一些例题,让大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如,例题:“小明有10个苹果,他妈妈又给了他5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法来解决,即10+5=15。
这样的例题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加法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大家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会让大家多思考,多动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会及时给予大家反馈和指导,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重点知识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让大家一目了然。
比如,我会将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用图示或者列表的形式展示给大家。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大家在课后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比如:“小明有15个苹果,他吃掉了4个苹果,然后又买了一些苹果,花了8元钱。
请问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每个苹果的单价是多少?”这个问题,需要大家运用加减法和除法来解决。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大家的学习情况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知识,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大家加油!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大家特别关注的。
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核心。
加减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运算,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类似“小明有10个苹果,他又买了5个苹果,请问他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加法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主题是“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第三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以及应用题的解法。
第二部分是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分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内在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分数运算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导入本节课,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买了1/4的苹果,现在他有多少苹果?”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3.随堂练习:在讲解完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后,我将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一些关键的例题和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分数运算练习题:2/3 × 1/4 =3/4 × 3/5 =2/3 ÷ 1/2 =3/4 ÷ 3/4 =答案:(1)2/3 × 1/4 = 1/63/4 × 3/5 = 9/20(2)2/3 ÷ 1/2 = 4/33/4 ÷ 3/4 = 12.实际问题的应用题:(1)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买了1/4的苹果,现在他有多少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17/12的苹果。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4,如果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那么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答案: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除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
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
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
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
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
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
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教学过程:一、复习:1、()里最大能填几?30x()<1802、在○里填上>或<35x4 ○ 138 42x5 ○ 230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91÷20 84÷40198÷20 215÷30二、探究新知出示例3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几个?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1)》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1)”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但是对于两位数的除法,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逐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法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法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实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掌握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一位数的除法,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讲解两位数除法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计算步骤。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4.小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两位数除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6.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时《商的变化规律(2)》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时《商的变化规律(2)》教案一. 教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2)》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除法算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变化的情况,这时候学生需要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才能正确进行计算。
因此,本节课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践、总结等活动,发现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发现并掌握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发现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2.难点:学生能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的计算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准备:学生带好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讲解一个关于孙悟空和妖精比试的故事,孙悟空用一根金箍棒,妖精用一个魔法棒,两人同时变化,看谁的变化更多样。
引导学生思考:孙悟空和妖精的变化是否会影响他们比试的结果?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商的变化规律。
【同步备课】第六单元第9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六单元第9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根据最新的教学要求,为您呈现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程——《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出自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第9课时。
我们将学习商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包括:商的定义、商的变化规律、应用实例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商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难点是理解商的变化规律背后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笔记本、文具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问题,引发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的思考。
2. 讲解商的定义:用PPT展示商的定义,并在黑板上进行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商的概念。
4. 应用实例讲解:用PPT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并在解答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规律。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商的定义、商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用简洁明了的语句和图形,展示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和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商的定义及其变化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计划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我计划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问题来引发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的思考,这个问题的设计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在应用实例讲解环节,我将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法的性质及应用
【教学内容】
教材P29例8(2)。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果不变。
2.会运用这个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运算。
【情景导入】
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乘法、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除法的简便计算。
【新课讲授】
1.请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420÷6÷5○420÷(6×5);
848÷4÷2○848÷(4×2);
350÷5÷7○350÷(5×7).
【设计理念使学生初步感知除法运算中存在一定的规律。
】
2.你能举出这样等式的例子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师生交流并板书。
(1)根据学生的发现,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你的发现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汇报。
(2)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板书:除法的性质
3.你能用符号或字母表示除法的性质吗?
a÷b÷c=a÷(b×c) a、b≠0
4.出示教材P29例8(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让学生先列出算式,然后计算,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准确。
330÷5÷2
=66÷2
=33(元)
330÷5÷2
=330÷(5×2)
=330÷10
=33(元)
教师集体评讲,列出算式后,计算用除法的性质要简便一些。
【课堂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60÷(9×5) = 360 ÷( )÷( )
4800÷25÷4=4800÷( × )
1800÷(25×18)=1800÷( )÷( )
540÷(9×3)=( )÷( )÷( )
630÷42=630÷( )÷( )
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师重点讲评1800÷( )÷( )和630÷( )÷( )
2.填一填。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
□÷(25×7)=350〇□〇□
3.判断
48÷(12×4)=48÷12×4 ()
700÷28=700÷(7×4)=700÷7÷4=100÷4=25 ()
4800÷125×8=4800÷(125×8)()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能改写成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使计算简便,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课后作业】
教材第30页练习八相关题。
第9课时除法的性质及应用
除法的性质:a÷b÷c=a÷(b×c) a、b≠0
330÷5÷2
=66÷2
=33(元)
330÷5÷2
=330÷(5×2)
=330÷10
=33(元)
本节课先通过一般常见的例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具有除法性质的例子,总结得出除法的性质,并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写出除法性质的字母公式。
对除法的性质理解后,要能够实际应用,用练习形式加深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