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案)30《惊弓之鸟》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惊弓之鸟》的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鸟的特点。

3.老师提问:你们听说过“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吗?谁知道它的意思?(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老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三)课堂讨论1.老师提问:课文中的鸟为什么会变成惊弓之鸟?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四)案例分析1.老师出示案例:小明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后来看到同学就害怕。

2.学生讨论:小明为什么害怕同学?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五)课堂小结1.老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外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惊弓之鸟”现象,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使学生理解了寓言的寓意,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但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课堂讨论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发言机会较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附:课文原文惊弓之鸟战国时候,魏国有个名叫更羸的人,射箭的技艺很高。

有一天,更羸陪魏王到郊外去打猎。

一只大雁从天空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魏王不相信,便问:“你有把握吗?”更羸说:“只要是大雁,我就能让它掉下来。

”更羸并没有把箭搭在弓弦上,只是拉了一下弓。

那只正在天空翱翔的大雁,听到弦响,立刻从天空掉下来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精选21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精选21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精选2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精选21篇)教案还可以作为教学评估的依据,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调整。

语文《惊弓之鸟》公开课教案

语文《惊弓之鸟》公开课教案

语文《惊弓之鸟》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惊弓之鸟》,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会关爱他人,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动物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入本课主题。

(2)展示相关动物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举例说明,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5.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惊弓之鸟”的含义。

(2)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2)观察身边的人,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

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出示小黑板: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惊弓之鸟》教案及试讲讲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惊弓之鸟》教案及试讲讲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惊弓之鸟》教案及试讲讲稿一、《惊弓之鸟》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认识“魏”“羸”等7个生字,会写“弦”“雁”等12个生字;学生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手”“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惊弓之鸟”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能够理解更羸的判断依据,初步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故事逻辑的分析,学生能从体会到,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第九段更羸关于虚发雁落的推理。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教学工具(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解决字词1.自主探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找出生词,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词,如“弦”“愈合”等,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反馈: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正音、析字形,利用造字法等记忆生难字,如:“痛”里面“甬”表示声音,病字头表示跟疾病相关。

(二)了解内容1.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点名学生概括文章内容,个别学生补充完整,注意人物、事件的完整。

明确:更羸仅拉开弓弦,就让一只大雁掉落下来了,使魏王大吃一惊。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一)分析更羸的判断1.提问: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怎样的判断?要求:指名学生找到原句。

明确: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提问:更羸看到了什么,得出什么分析?要求:教师出示PPT, 小组讨论,完成填空。

明确:飞得慢←受过箭伤叫得惨→孤单失群(二)分析大雁的状态3.提问:大雁受了伤,又孤单失群,这时候是怎样的状态?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想象自己如果是大雁,此时的状态。

明确:悲伤、害怕、小心翼翼4.提问:每组请一位同学扮演大雁,来表演一段大雁的内心独白。

要求:想象此时的情景,可能当时险象环生,刚刚经历过一场厮杀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角色扮演充分体会大雁此时身心俱疲、小心翼翼的状态。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惊弓之鸟的寓意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课文《惊弓之鸟》的内容。

2. 分析课文中惊弓之鸟的形象和寓意。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课文中的寓意和主题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惊弓之鸟》的复印件。

2.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对“惊弓之鸟”这个词语的思考,了解学生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标题和插图,预测课文内容。

导入:(10分钟)1. 回顾引入环节的问题,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2. 引导学生给“惊弓之鸟”这个词语找到适当的解释。

讲解:(20分钟)1. 分段讲解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解答学生对课文的疑问。

3.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4.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

练习:(10分钟)1. 听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并解释自己的答案。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拓展:(15分钟)1.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类似的比喻和俗语。

2. 鼓励学生在作文或口语表达中使用类似的比喻和表达方式。

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归纳和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和寓意。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惊弓之鸟》的理解,并进一步发挥这个比喻。

教学反思:1. 通过让学生多次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惊弓之鸟》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惊弓之鸟》

小学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惊弓之鸟》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惊弓之鸟》。

一、说教材《惊弓之鸟》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如何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下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人物对话推进情节发展,并用因果倒置的叙述方式突出更羸善于观察和分析的品质。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我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2.从课文的学习中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推断,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从这篇课文的艺术特点来看,它采用了顺叙与倒叙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了一个更羸是如何虚发落雁的悬念。

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仍然按照课文顺序推进,把悬念当作秘密来讲,这显然忽视了学生预习的成效。

因而我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块状”的阅读教学法,将文章划分为两大板块,给学生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分析悬念与揣摩人物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一)分析悬念我将课文的第一、二、八这三个自然段合为第一板块的内容——分析悬念。

1 .课堂伊始,我出示一段视频皮影短片。

希望用这种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铺垫。

2. 当视频播放到了魏王看到更羸不用箭就射下大雁而大吃一惊时,我问学生:聪明的你能不能告诉惊讶的魏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更羸有什么魔法吗?这个时候学生心里就会有一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膨胀时他就有了动力去做这件事。

因此,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然会迅速查看课文第八自然段。

3.分析第八自然段。

大部分学生会在第八自然段找原因,但是他们可能只会读出原文内容,而不能分析出这段话的层次。

因此,接下来就转入本节课的重点:分析更羸的话。

首先我让学生通读全段。

这一方面是为了集中学生刚才在回答问题时分散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整体感。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理清更羸推理过程,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

3.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理解成语含义,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清更羸的推理过程,用因果句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一、复习导入1.根据提示默写词语:更羸是什么方面的能手?(射箭)“嘣”的一声,是什么声音?(弦响)“惊弓之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鸟? (大雁)检查:学生提醒注意点,同桌互批。

2.连词成句你能用上这三个词语说一句话,讲清楚课文的大体意思吗?【设计意图:选取含有生字的重点词语,根据提示进行默写,增加了反馈的难度,提高了趣味性。

将课文中的生词连缀成句,既检测了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又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

】二、理解“惊弓之鸟”这只被弦响吓得掉下来的大雁,就是课文标题——惊弓之鸟。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只鸟所受的“惊”吓。

1.画一画,读一读这只惊弓之鸟,受惊之后是什么表现?文中有两处描写:第5小节: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第9小节: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班级交流:你们怎么理解“直往上飞”中“直”?怎么判断的?点评归纳:联系上下文,对照着读,你们跟更羸做了一样的事情——推理。

【设计意图:区别同一句中的两个“直”所包含的不同意思,理解“直往上飞”中的慌张、拼命,为体会大雁的“惊”做铺垫。

同时,也渗透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即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2.演一演,议一议谁能把大雁受惊后的活动演示一下?我们说“嘣”后你就表演。

评议:是这样吗?哪儿表演得好?(重点评点是否演出了“直”中的拼命)这只大雁为什么这么害怕啊?思辨:不管谁拉弓,只要有“嘣”的声响,这只大雁就会怕,对吗?那么,更羸有什么了不起,把大雁吓下来的本事,谁都有,他能算射箭能手吗?为什么?【设计意图:采用情境演示法,引导学生把语言还原成形象,有助于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30《惊弓之鸟》第二课时(老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一、说话训练,比较理解生1:更羸是射手。

生2:更羸是猎手。

生3:更羸是能手。

生:是“人”的意思。

师:(板书:更羸是……能手)谁能说得更具体生1:更羸是射箭能手。

生2: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说到射箭能手,古代许多艺术作品里都写过,有一个叫李广的人……师:还有一首诗叫《塞下曲》专门说这件事。

你们还记得吗?(学生一齐背诵《塞下曲》)师:我知道的你们都知道,老师遇到你们真是三生有幸。

中国有一个李广,外国也有一个射箭能手,他就是绿林好汉——罗宾汉(学生打断)。

生:(很是自豪)老师,我也知道这个故事(学生讲述罗宾汉比赛射箭的事)。

生1: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了下来。

生2:更羸射箭很神奇。

二、复述训练,把握故事生1: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

生2:有,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所以是“慢慢地飞来”,还边飞边鸣。

生2:(语气比较平淡)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师:不错。

不错就是“马马虎虎”,谁再说?生3:(语速较慢,有萋萋惨惨的味道)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生4: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告诉魏王,他不要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生5: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告诉魏王:“大王,我不要箭,只要拉一下师:大王是一国之君,更羸能这样说话吗?(用对一般人说话的态度读了更羸的话)生5:(幡然醒悟,抢着说)应该有些讨好的意思,很自信但不能露出来,要含蓄些。

师:(继续板书:魏王不信,于是更羸……果然……)大家练一下,等一会儿不看书再说。

生6:更羸随魏王打猎时发现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更羸告诉魏王:“大王,我不要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魏王不信,于是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得一声响,果然,这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语文《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惊弓之鸟》。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惊弓之鸟》讲述了一只受伤的鸟在人们追捕下,惊慌失措地飞翔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绘鸟的惊恐和无助,引发读者对动物命运的思考,传达了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2.2 生词和短语惊弓之鸟:受到惊吓的鸟。

惊慌失措:害怕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追捕:追逐捕捉。

飞翔:鸟类在空中飞行。

惊恐:非常害怕。

无助:没有办法,无法帮助自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运用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采用写作练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4.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利用PPT课件,展示生词和短语,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懂得寓言故事传达的道理。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感悟寓言故事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二、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和语气。

2.教师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如“弓、惊、雀、直、飞”等。

四、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鸟为什么会被惊飞?3.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故事?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鸟为什么会被惊飞?3.教师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巩固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四、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选做作业:编写一篇关于“惊弓之鸟”的寓言故事。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生字词学习: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和书写“弓、惊、雀、直、飞”等生字词,并通过组内交流,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这些词语的用法。

2.故事理解: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理解惊弓之鸟的心理状态,从而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二、教学难点1.寓意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深层含义,并将其与个人经历联系起来,理解人们在受过挫折后的心理变化。

2.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能够体会到故事中鸟儿的恐惧和谨慎。

教学过程补充:第一课时二、自主阅读1.教师提问:“请大家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读完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惊弓之鸟第二课时9篇惊弓之鸟第二课时 1惊弓之鸟(北师大版教案+说课设计)10惊弓之鸟(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0 惊弓之鸟10 惊弓之鸟【课课练】a 组一、看拼音写汉字。

二、区别形近字组词。

三、选择合适的一组词语填空。

不是……是……只要……就……一……就……1.它()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拼命往高处飞。

2.()我本事大,()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3.()拉一下弓,这大雁()能掉下来。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词。

1.能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愈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孤单失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惊弓之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练习复述课文。

b 组一、选择正确读音。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三、仿照例句,把下边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例:风吹得柳树哗啦啦地响。

风把柳树吹得哗啦啦地响。

1.红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更羸射中了那只受伤的大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惊弓之鸟第二课时 2阅读教学,特别是阅读带有文学色彩的课文,虽然不等同于文学欣赏,但同样也有学生对课文形象的感受问题,而且这种感受也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形象的感受却是共性多,个性少。

教学参考书上的形象分析或主题定性,往往成为师生们一致的“标准感受”。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育资料】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惊弓之鸟(4)_人教新课标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惊弓之鸟(4)_人教新课标学习专用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

2.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更羸的胸有成竹和谦虚。

3、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4. 理解更羸最后说的四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训练因果句式。

5、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作为教学的重点,“读懂更羸的话,体会更羸观察、分析的逻辑关系”作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惊弓之鸟》这节课的生字词。

哪位同学读读这些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2、师引导: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指名读问题)二、研读1-5自然段,明确这是一只怎样的鸟1、默读课文1——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反馈:学生可能会说: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这是一只孤单的大雁等等。

2、我顺势追问: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请你自由地读课文,把这些句子找出来。

在引导学生反馈之后,课件出示句子:“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和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3、研读第一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教师问:这个句子中的哪些词告诉你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学生能够很快找出是“慢慢地飞来”和“边飞边鸣”。

最后指导朗读,4、研读第二句:“和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首先指名读,课件点红两个“直”,提问:这两个“直”的意思一样吗?用心读读这句话,然后用箭头画出大雁飞行的路线。

(第一个“直”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飞,飞得急;第二个“直”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5、出示这两句话指导读三、研读第9自然段,体会更羸观察、分析的逻辑关系过渡:那天,和魏王一起出去打猎的人一定不止更羸一个,为什么其他人都没有发现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只有更羸发现了呢?预计学生会说:因为更羸仔细观察。

三年级语文教案《惊弓之鸟》

三年级语文教案《惊弓之鸟》

三年级语文教案《惊弓之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题《惊弓之鸟》。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情境体验:(1)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情节。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5. 小组合作:(1)教师提出合作任务,让学生讨论并完成。

(2)学生展示合作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6.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点。

(2)学生谈收获,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2. 拓展作业:(1)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挥想象,写一篇小作文。

(2)家长参与课后学习,共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案三篇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案三篇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运用多种方法在浏览中识字,结合生活实际或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⑵能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理解成语意思,会在语言中运用,受到启发。

⑶分角色朗诵课文,读好问句和叹句。

⑷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剖析、大胆推断。

教学重点:联络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剖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课前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了解更羸:⑴配合课文插图:图中骑着白马手拿弓箭的人叫更羸,他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⑵出示第一段: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师:能说说什么是射箭能手吗?各行各业都有能手,纺织纺得特别好的就是纺织能手,你还知道哪些能手?那有名的射箭能手呢?⑶通过这句话,我们对更羸有了这么多了解。

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一个成语就跟更羸有关,这个成语就是惊弓之鸟(板书课习题:惊弓之鸟)。

相信大家读了这个故事,一定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箭能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⑴请同学们小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认读生词:(1)出示:狩猎、大雁、拉弦、裂开、孤独失群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

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2)出示:本事(事读轻生):本领。

大吃一惊:因出人意料而非常惊奇。

(伤口)愈合:理解愈合指伤口长好。

(声音)悲惨:处境和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过渡:解决了词语,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⑶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个别学生的发言、补充,总结归纳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有一天,更羸和魏王到郊外狩猎,更羸观察了天上的一只大雁后,只拉弓,不射箭,就使大雁从天上掉了下来。

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独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⑴学习第2--8自然段(1)那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大家2-8自然段,领会魏王和更羸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尽量把你领会到的读出来。

《惊弓之鸟》教案:推理阅读与分析技巧

《惊弓之鸟》教案:推理阅读与分析技巧

《惊弓之鸟》教案:推理阅读与分析技巧一、教材分析1.书名:《惊弓之鸟》2.作者:哈珀·李3.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4.页数:324页5.阅读难度:中等6.适用对象:高中、本科、研究生及所有对小说感兴趣的读者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全面阅读能力;2.对学生进行推理阅读的训练,提高生的分析能力;3.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小说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法和教具教法:讲演、讨论、阅读、分析、写作等。

教具: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材、笔记本、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小说1.导入:向学生介绍小说的背景,《惊弓之鸟》是哈珀·李于1960年出版的,主题为爱、平等和公正。

2.阅读小说第一章,并分析章节中人物、时间、事件等要素。

3.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写作方式。

4.教师作了解性讲解,让学生对小说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主题1.回顾上节课时介绍的小说背景和基本情节;2.分析小说的主题、情节及其发展。

3.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与展开情节的关系。

第三课时:推理阅读技巧1.介绍推理阅读的概念;2.分析小说中人物角色、犯罪动机、案情详情等要点;3.对犯罪事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推理。

第四课时:分析小说的阅读策略1.分析小说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如何通过细节来分析情节等;2.通过实例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对写作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五课时:写作指导1.基于小说内容,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文学分析的文章,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2.指导学生如何找到题目、明确论点、组织文章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

第六课时:总结1.回顾课程内容,让学生对小说及其写作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2.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阅读与写作的技巧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惊弓之鸟》第二课时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意义。

二、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更羸推理分析图示与练习题
2、卡片:弦响、害怕、咼飞、伤裂、掉下
三、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
㈠、从解题入手,引入新课
上节课老师和我们已经学习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这节课我们不但要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知道它的比喻意义,还要向更羸学一招推理的本领,侦破这惊弓之鸟”案。

⑴、谁先把课题来读一下;齐读;
⑵、那你知道惊”是什么意思?(惊吓);
⑶、弓”呢?(出示课件:弓的图形;师:这就是古时候人们用来射箭的最常用的一种弓。

在拉弓射箭时,弓弦会发出一种嘣”的声响。

那这里的弓”指的是一张弓呢?还是指弓弦声?一一弓弦声。


⑷、那之”又是什么意思?
⑸、鸟”又指什么?(大雁)(出示课件:大雁图)
㈡、由果溯因,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中说是一只怎样的大雁?(板书:受过箭伤的鸟)谁说的?请在
课文中找出来。

2、那更蠃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板书:知?)这只受过箭伤的鸟,更蠃为什么不用箭、只拉弓就能射下来呢?(板书:射?)(总体板
书:知?受过箭伤的鸟射?)这是现在我们要研究的两个问题。

3、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一,要求先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重点词句,后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出示课件:练习题一)
4、交流:
⑴、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更蠃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
鸟?(板书:飞得慢叫得惨)什么叫愈合” 孤单失群”又怎么理解?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理解吗?
好,现在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请同学们一起把练习一的第一小题读一遍点击课件出示答案:1、为什么更蠃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大雁?
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大雁叫得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⑵、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师擦去?”,接下来讨论第二个问题,更蠃为什么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这只受过箭伤的鸟射下来?(板书:不用箭、只拉弓)
⑶、生交流,师点击课件:2、更羸为什么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⑷、师在黑板沿上无序出示课前准备的五张卡片:弦响、害怕、高飞、伤裂、掉下)
谁能按更蠃分析推理的过程把这五张卡片按顺排列一下,贴到方格上:
3伤裂
2咼飞
1 害怕 4
弦响掉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