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六册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小学三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7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全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怒、暮、吻”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欣然怒放、悄悄绽放”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用科学的思想去发现世界的奥秘。
4.学习、感悟多样的句式表达。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感悟多样的句式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件:(1)欣赏美丽的花。
(2)听读课文2.收集文中所及到的花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一、看课件师:老师家庭让你们看一组画面。
课件:(音乐欣赏花儿开放的画面。
)随着音乐老师调动学生的情绪:你们把眼睛再睁大点;深深的吸一口气;喊出来吧(学生在此时激情得到充分的调动,让学生看到花的美丽,感受花的香味,激发对花的喜爱。
)师:现在你想说什么?生:略师:花儿不仅仅有漂亮的身姿,迷人的香味,还有她神奇的地方呢。
二、初读课文板书课题:13花钟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符号d s表示:读一读,说一说)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大意:课文讲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以及原因。
三、再读课文(进行几项自学的活动)1、(聚精会神)学生读课文,重点是批划生字词。
用符号(——)画出要求会读的词,(圆圈)画出要求会写的生词在生字上注上拼音再读一读。
2、(互相帮助)学生互相交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充满自信)学生展示读书注重过程的评价:(1)字音(2)读通顺(3)音调、节奏的初步评价(1、重点读音:吻、灼、暮。
2、重点字形:醒、嫩、修)四、精读课文1、请学生分段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为什么。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自然段的分段、大概的段落大意的理解)学生:略师板书: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女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师:你认真的听,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二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二课“万能胶水发明记”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万能胶水发明的过程。
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懂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培养自觉实践,大胆创新的
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聪聪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谁发明万能胶水?他是怎样想到要发明万能胶水的?他是怎样做的?
(三)反馈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交流自学提纲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聪聪是在遇到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想到万能胶水的,他为此做了深入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的资料,设计了很多方案并精心地做了不少实验;启发学生认识到聪聪在发明过程中,十分认真。
)
讨论:这种胶水暂时无法使用,而电视新闻却说:“小发明家聪聪成功地发明了万能胶水。
”这是怎么回事?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聪聪的想法最终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小学语文第六册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燕子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段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2024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2024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教材:2024年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共计40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该册内容,培养学生对话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开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和安排:课时1-2:《成语故事》- 通过故事的方式,介绍常见的成语,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 学生自主查找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分享给全班。
-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成语的来源和故事背景。
课时3-5:《小妞妞的双节礼物》-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小妞妞为了给爸爸妈妈准备节日礼物的故事。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
- 学生自主撰写关于自己给爸爸妈妈准备节日礼物的作文。
课时6-8:《诗歌欣赏》- 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 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诗歌,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诗背诵并朗读给全班听。
- 学生分组自主创作一首小诗,并进行展示和欣赏。
课时9-11:《我的小学》-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小作者对小学的描述和感受。
-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对小学的印象和感受,写下来并与全班分享。
- 学生绘画小学的场景,进行展示和欣赏。
课时12-13:《游览山西悬空寺》-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悬空寺的历史和特点。
- 学生自主搜索悬空寺的图片和资料,进行展示和讲解。
- 学生集体讨论悬空寺建筑和修建的可能困难,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时14-16:《聪明的松鼠》-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智慧。
- 学生观察松鼠的行为,写下自己的观察记录。
- 学生自主设计一个与松鼠相关的小实验,并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课时17-20:《我的大明星梦》-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小作者的明星梦和努力。
- 学生自己想象并描述自己的梦想,并说明要怎样努力去实现。
- 学生分组自主创作一段小话剧,围绕梦想和努力的主题进行表演。
《乞巧》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乞巧》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乞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案例名称29、古诗两首《乞巧》??小学语文第六册科目语文年级三年级提供者古凤岚一、教材内容分析《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
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
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而且浅显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
二、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
而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渗透古诗学习的方法,以及读、思、议、想、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进入古诗境界。
教师采用了意境互动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让学生运用多种表达的方式和诗文互动,从而更深刻的理解诗文。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民间故事和乞巧文化的资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古诗,在课内进行古诗新编创作成一个故事,使简短的古诗更丰富,更充实,让学生倘佯在诗韵中,陶醉在诗境中,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内容摘要1、学生已经进入跨越式试验的第三年,基本掌握跨越式网络课堂形式,能熟练的操作电脑。
2、学生能掌握阅读的技巧,自主阅读网络阅读资料。
3、学生已经具有创作性思维,在短时间内打写一段话或小短文。
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1、认识“乞、霄、”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打写故事。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网站资源,诵读、理解古诗,体味中国传统文化,并热爱自己的祖国。
2、拓展阅读节日诗,了解节日诗的特点。
3、掌握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传情中国传统文化。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九课“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九课“院子里的悄悄话”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树的年轮和树冠的形成和作用。
2.继续培养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童话是通过非常丰富的想象、强烈的夸张、神奇的幻想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儿童故事。
《院子里的悄悄话》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
它是以童话的形式向儿童传授知识、普及知识的一种体裁样式,也叫知识童话。
二、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看看可以分成几部分。
三、理解第一部分课文内容。
1.读第1自然段,这段讲了什么?(老槐树和小槐树悄悄地说起话来。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
说说怎样把树木人格化了?(夜深、秋风;树木之间能说话,小槐树像聪明的孩子,这样把树木人格化了。
)四、理解第二部分课文内容。
1.读第2~5自然段,说说讲了什么?(讲树每长一年[增]��画一个圈,再长一岁,就在原来的圈外再画一个圈,这就是年轮。
根据年轮可以知道树的年纪。
)2.小槐树怎么问爷爷的年岁?这样写好在哪里?(小槐树晃动着脑袋,悄悄地问;这样写表现了小槐树的天真活泼,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
)’3.老槐树怎么回答?它为什么能说自己记性好?(老槐树沙沙地回答,今年150岁。
因为根据圆圈的多少,就能判断出树龄的大小。
)4.根据老槐树的回答,你明白了什么?(用年轮判断树龄的科学性、可靠性。
)五、巩固练习。
1.读课文,说说什么叫年轮?根据年轮可以知道树的什么?为什么?2.课文为什么写“秋风吹来的时候”,而不写其它季节呢?第二课时一、理解第三部分课文内容。
1.读第6—16自然段,这段讲了什么?(讲树冠、年轮有指示方向的作用,年轮还有记录气候的作用。
)2.小槐树又提了—‘个什么问题?老槐树又是怎样回答的?(您的头发为什么南面多北面少呢?老槐树说:因为南面见阳光多,枝叶就长得茂盛;北面见阳光少,枝叶也就稀少。
)3。
什么叫树冠?树冠有什么作用?(人们把我们的头叫树冠。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五课“杏儿熟了”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五课“杏儿熟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奶奶把杏儿分给孩子们、乡亲们尝鲜的故事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道理。
3、学习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后面奶奶说的话。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家中也许都有种植物吧?如果你家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长出了喜人的果实,花草开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兴的同时还会怎样做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儿熟了》这篇课文,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与“杏儿熟了”有关
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思考:在杏儿熟了的这几次时间里,各写了哪些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讨论、交流: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家杏树上结的杏儿又好又多?
(2)奶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理解“颤颤巍巍”;奶奶身子这么弱,为什么还
尽力摘杏儿?)
(3)理解句子意义:“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
(4)这件事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总结全文
小作者从奶奶身上受到了启示,那么我们在快乐、
幸福的时候该怎么做呢?
朗读全文,再一次体会奶奶说和话的意义。
小结学习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预习16课。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本班共有学生9 人,活泼好动,底子薄弱。
通过询问了解,有一部分学生在认字识字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由于一二年级的生字都是在课堂上老师一个一个地教的,到了三年级由学生自己来学,很多学生不太适应。
表现在书写上,有的学生看不准字,总是多笔少划。
在阅读方面,由于学生年龄小,每读一篇课文都不是很熟练,理解能力也不太强。
课外书读得很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大阅读课上总是不能集中精力好好读。
在习作方面,更是刚刚入门,尽管不少孩子都能写下通顺的话,但是错别字较多,写作没有顺序,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更不会写具体。
在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表达得不够流利。
有不少学生胆子比较小,心理素质不够好,比如在课堂上,对于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而对于带有自己见解的问题,他们则羞于回答,或者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在乎,不知怎么回答也不举手回答,只听别人说。
在家里,或者亲戚朋友家里,羞于见陌生人,更别说主动谈话了。
在书写方面,有些学生的字总是写得很认真,但不漂亮;有些学生的字很难看,急待练习提高。
二、学习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装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三年级语文教案)翠鸟说课
翠鸟说课三年级语文教案一、说教材《翠鸟》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入手的好课例。
(一)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
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品德目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设重点为:1.学习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2.理解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三)设难点为: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三、说学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看——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说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边观看翠鸟图片,边口述翠鸟的外形特点,注意有顺序地描述。
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三)对比读下面两段话1.课文第一自然段:“它长得可真漂亮……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2.它十分漂亮,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还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对比朗读后让学生自由议议,感觉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四)过渡:翠鸟不仅长得十分漂亮而且还是捉鱼的能手呢,读二、三自然段,比一比,谁把翠鸟读活了?把你最喜欢的词和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读二、三自然段,指导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灵活、神速。
(五)对比读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体会“贴着”、“蹬开”、“像箭一样”用词的贴切再找出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槐乡五月》:版本:苏教版语文(第六册)年级:三年级教材分析:《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
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
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
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
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
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挂图、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串槐花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实物槐花)同学们,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实物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感性认识。
)你知道槐树几月开花吗?2、板书课题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槐乡五月什么样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样子?)二、初读课文,解答刚才的疑问。
(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3、全班交流。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拦路虎”(生字词)?想办法赶跑它。
5、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划出生字词,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1)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2004学年度第2学期学科教学计
划科目语文年级三实(3)教师
俞宇芳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2005年 2 月 2004学年度第 2 学期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2005 年 2 月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本班有学生40人,男生26人,女生14人,比例悬殊较大。
有部分男生活泼好动,自制力极差。
他们课堂上爱做小动作,爱聊空话,好管闲事,平时缺乏静心,作业的正确率不高。
从整体来分析,学生们的朗读、阅读分析、语言组织、表达等语文能力较弱;作业拖拉的也有好几个,学习态度显得不够端正。
但大部分孩子热爱班级,心中有集体,乐于为班级服务。
二、教材[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悉常见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喜爱;•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语言能力,增强语言交际能力;•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成语本教材共涉及到20个常见成语,每个成语需要授课25分钟。
为了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我们将采取以下授课方式:•通过介绍成语的来源、故事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通过情境对话和角色扮演,促进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每节课结束后进行一次桥梁测试,确保学生对当天学习的成语有深刻理解。
2. 古诗词本教材共有5篇古诗词,每篇需要授课50分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风格,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方式:•通过介绍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通过朗读和欣赏古诗词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语音语调本教材共涉及到5个方面的语音语调,每个方面需要授课25分钟。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语音语调,我们将采取以下授课方式:•通过比较掌握普通话和土语的语音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普通话语音;•通过反复朗读、模仿和纠正错误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通过情境对话和口语表达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音语调。
4. 作文本教材共有5篇作文,每篇需要授课50分钟。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方式:•通过讲解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作文类型;•通过每篇作文的范文欣赏和批改,让学生了解作文的优秀表达方式和常见的错误;•鼓励学生选定主题,动笔写作,并组织班级评选优秀作品。
三、教学评估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通过每次测试,测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纠正学习偏差和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定期安排随堂小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每学期末对班级的整体成绩进行考察,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
语文 -《掩耳盗铃》_三年级语文教案
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教学中可以抓住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进行重点教学,以期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划一划,划出大家喜欢这幅画的原因,学生反馈后,投影出示: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语文-《掩耳盗铃》_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第六册《掩耳盗铃》.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名讲学过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浙江省义乌市艺术学校322000)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课文4*槐乡的孩子(2篇)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江苏孙春福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教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教学目的: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2.通过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
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吟诵对理解和继承古代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古诗。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独坐敬亭山》。
1.读课文。
2.学习生字。
亭:上下结构,把“亮”字下面的“几”换成“丁”,就是“亭”。
3.理解古诗。
(1)“敬亭山”在哪儿?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宣城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风景优美。
独自坐在敬亭山,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
)·(2)读第一句诗,说说“众鸟”“孤云”“闲”的意思?(成群的鸟儿;仅有的一片云;云彩飘来飘去悠闲的样子。
)(3)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空中成群的鸟儿高飞远去了,无影无踪;长空中仅有一片白云也慢慢地飘去了。
)(4)读第二句诗,说说“两不厌”的意思?(指人和山彼此相看不厌烦,把山人格化了。
厌:满足。
)(5)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只有敬亭山没有走开,我和它互相看望不觉得厌烦。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和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说说“敬亭山”“闲”“厌”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古诗的意思。
3.默写课文。
注意标点,不写错别字。
第二课时一、学第二首古诗。
1.教师范读课文。
2.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二、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泊”的读音是bó,“德”的读音是dé,两字的读音要注意区分,尤其声母b、d,不要混淆。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课“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第十课“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使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庄严、绚丽的美。
教学重难点: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有什么特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交流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
认读生字词,并汇报理解词语的情况。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三)理解课文内容朗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八自然段自由读,思考:“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比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样?比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师范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1)哪些是“我”看到的?(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5)学生朗读。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自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小结归纳。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三年级语文教案课题:、放风筝教学目的:、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了解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激发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和怎样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的。
3、会本课生字新词。
4、看图,读课文,把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多读几遍。
教学课时:课时。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范读课文。
这篇课文有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三部分。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3、理解词义。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
2、看图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理解第一段内容。
、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高高兴兴地去干什么?二、理解第二段内容。
1、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人很多?2、哪句话具体写放风筝的式样很多?3、我跟哥哥说什么?表现“我”的什么心情?三、理解第三段内容。
1、读课文,这段说的是什么?2、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3、第二句话说的是什么?“赶紧”说明什么?4、此时的“大蜻蜓”怎么样了?5、第四句讲了什么?四、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
1、读课文,说说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讲了什么?2、我一边拍手一边嚷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嚷?说明什么?3、小鸟好象在奇怪地说什么?这叫什么写法?4、“大蜻蜓”放上去以后,天空中有哪些风筝?这些都是作者的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读课文,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2、说说“五颜六色”包括哪些颜色?想象“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六、巩固练习。
1、看图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是写画面内容的。
2、分辨哪些风筝是先放上去的,哪些风筝是后放上去的。
板书设计:星期天体育场我和哥哥放风筝一人“举”着一人“跑”边跑边“放”线喊放松手又跑一阵“小蜜蜂”作者想象“大金鱼”“小卫星”课题:、小足球赛教学目的:、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画面,并展开想象;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质疑。
五、布置作业:
1、写出反义词
热闹()茂盛()不可计数()
2、选词填空
似乎几乎
他高兴得()要跳起来了。
()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陆续继续
我们()跳上一只船。
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灿烂的()茂盛的()翠绿的()
⒋他练习了什么绝招?(两个不过百的数做乘法,算得快、算得对。)
⒌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小柱子的“绝招”出奇制胜,“镇”住那些小伙伴。大家都十分佩服,所以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
⒍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讨论,从中体会小柱子勤学苦练的精神和争强好胜的性格。
⒊大家想知道他们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⒈自由读文,读通课文: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⒉交流讨论:
①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三胖的绝招是憋气,二福的绝招是空翻,小柱子的绝招是算数学题目。)
②谁的绝招最有用?(小柱子的绝招最有用。)
⒊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5、师:小兴安岭的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是那样的美丽,你能把这种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配乐朗读)
过渡:河里涨满了春水。在不知不觉中,夏天来临了。我们看看小兴安岭的夏天又是怎样的?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声读课文,说出示句子: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4、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重难点:
1、复述故事
2、知道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边读边画,把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用(—)线画出来,并说说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把读和理解结合起来。)
2、板书:春抽出枝条叶子嫩绿
3、理解“抽出”一词,说说为什么又“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
4、师:请学生欣赏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美景。(.课件)
冬树上积雪银色世界
3、小兴安岭的物产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那些?(让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丰富他们的知识。)
师: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它还有那么丰富的物产资源。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说说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吗?
三、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问;你喜欢小兴安岭吗?你愿意做个小导游,把你喜欢的那一季节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吗?(给学生两分钟的准备时间)
五、发散思维:
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又是一座大花园。我们如何对待已拥有的一切呢?
板书设计:
11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 抽出枝条 叶子嫩绿
夏 密密层层 郁郁葱葱 巨大的宝库
秋 树叶飘落 黄中透绿 美丽的大花园
冬 树上积雪 银色世界
23《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⒈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
读书时要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建议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
⒉同桌讨论:说说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解难答疑。
⒊合作探讨:
①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2、同学介绍有关资料。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这棵大榕树的课文。(板书:鸟的天堂,齐读课题。)
“天堂”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堂”指什么?
大榕树和天堂有什么关系?
二、各自读文,思考:
①、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②、每次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找出有关语句。
③、每次看后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 ”划出语句。
D、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抓住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了解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既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2部分,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产生喜爱之情。
②他练习了什么绝招?
③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那位小朋友的绝招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小朋友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
四、重点理解,深入体验
⒈什么是绝招?
⒉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
⒊小柱子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奶奶说,二福的绝招是天天跑体育场练出来了。他认为奶奶说的话在理,明白了经找是靠苦练出来的。)
教学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录像、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游览胜地,它们有的是以种类繁多的游乐设备吸引众多的游客,有的则以绮丽的景观闻名遐尔。我们同学去过哪些自以为较好的地方?它以什么吸引你?是否听说过一处以“大榕树”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请学生先看.课件,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读比赛。
请学生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春、夏小兴安岭的景色是那样美丽、诱人。秋冬两季景色又是怎样呢?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学生小声读课文,分小组说一说这两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学生汇报
师板书:秋树叶飘落黄中透绿
平静的()美丽的()热闹的()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教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绝招》的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⒈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什么是绝招?课文讲了谁的绝招?谁的绝招最绝?)
⒉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学语文第六册_三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鸟的天堂
教学目的:
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多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2、学习本课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美丽的南国的树。)
⒎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
①你觉得小柱子的做法怎么样?你应该学习他什么特点?(自尊,好强,不服输。)
②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③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⒏阅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中心:《绝招》这篇课文通过讲几个小伙伴之间比绝招的故事,表现了小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的品格,教育我们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蔫—精神不振。
尴尬—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如,他觉得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实在尴尬。②(神色、态度)不自然。如,表情尴尬。
《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苏锦第一小学顾丽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