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药基本流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换药术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换药的目的
观察伤口, 清洁伤口, 去除伤口内 异物或坏死 织,促进伤 口的愈合。
完整最新版课件
4
换药适应症
1.无菌手术术后3-5天第一次换药,检查刀 口局部愈合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感染。 2.估计手术后有刀口出血、渗血可能者, 或外层敷料已被血液或渗液浸透者。 3.从位于肢体的伤口包扎后出现患肢浮肿 、胀痛。皮肤颜色青紫。局部有受压情况 者。 4.伤口内安放引流物需要松动、部分拔除 或全部拔出者。
完整最新版课件
38
引流物拔出/引流管拔管
多为污染伤口或易 出血伤口,引流物 是为引流积液、积 血,预防深部化脓 性感染而设置的。 如:橡皮片、条, 烟卷引流,T型管 引流,负压引流等 。
完整最新版课件
39
常用引流物处理
橡皮片、管引流,一般在术后24—48 小时拔除, 香烟引流通常72小时拔除。 特殊引流如T型管引流,在胆囊造瘘、膀胱造瘘、 肠造瘘等,一般术后2-3周左右拔管,拔管前做夹 管试验2—3天。 通过腹腔的引流管,需要周围形成粘连后拔除, 一般8—9天. 负压引流,对于手术后局部死腔大,有出血或感 染倾向而放置的负压引流,拔除时间要看引流物 的多少而定。多在术后24小时拔除,也可视引流 物情况推迟3—5天。拔管前注意解除负压。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换药步骤:消毒(清洁区、相对清洁区、污染区)
完整最新版课件
28
换药步骤:消毒:
如何使用器械 ???? 始终保持垂直向下的姿势
错误
正确
完整最新版课件
29
换药步骤:消毒(观察伤口)
换药时要注意观察 伤口情况。如创面 有无缝线反应、针 眼脓疱或伤口感染 ;伤口有无积血、 积液;伤口血供情 况等。
外科基本换药PPT课件
大家好
57
大家好
58
Bye Bye
大家好
59
大家好
30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一把镊子接触伤口, 另一把镊子传递棉球, 二者不可混用。
大家好
31
伤口消毒
• 严格掌握无菌原则 • 先无菌后感染;先简单后复杂;先一般后特殊 • 凡属高度传染性伤口,如破伤风、炭疽、气性坏
疽的伤口,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伤口换药有专 人负责,用过的器械要单独灭菌,换下的辅料要 马上焚烧,工作人员要刷洗双手并浸泡消毒。 • 按伤口及创面情况选择消毒液的种类和换药次数
2、取得患者配合:
• 尊重患者隐私,让无关人员离场或做好遮挡。 • 向患者说明换药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不适反应,消除其
恐惧心理取得理解支持与合作; • 让患者保持适当体位,要求即能很好暴露伤口,又能最大
限度满足病人安全、保暖、舒适的需要。
大家好
23
3、合理准备用物。
检查无菌包的有效期和完整性
大家好
大家好
7
五、常用消毒剂及外用药
1、酒精/乙醇:中效消毒剂,可用75%的酒精棉球 擦拭皮肤消毒。适用于表皮完整的伤口及需要干燥 收敛的伤口。
消毒原理: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 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大家好
8
大家好
9
大家好
10
大家好
11
大家好
12
大家好
13
大家好
14
大家好
15
大家好
16
凡士林纱布(油纱): • 提供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并减少
组织液的渗出,早期创面还可止血; • 对于感染严重的创面要慎用,因其易因为引流不
外科换药术ppt课件完整版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促 进伤口愈合。
换药操作技巧与规范
03
换药前准备工作
01
了解患者病情
熟悉患者的病史、手术情况、伤口位置及愈合情况,以 便制定合适的换药方案。
02
准备换药用品
包括无菌敷料、消毒液、棉球、镊子、剪刀等,确保用 品齐全、清洁、无菌。
03
洗手与穿戴
医护人员需彻底清洗双手,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 ,确保操作过程无菌。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换药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选择、换药频率、疼痛管理等方面,以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多学科合作模式的建立
换药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未来可能会建 立更加紧密的多学科合作模式,如外科医生、护士、药师 、康复师等共同参与患者的换药治疗过程。
谢谢聆听
持,以促进伤口愈合。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外科换药术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常见伤口的处理方法
强调无菌操作、创面处理、药物选择等方 面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伤口,如清洁伤口、污染 伤口、感染伤口等,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和注意事项。
换药术中的疼痛管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探讨疼痛产生的原因、评估方法以及有效 的疼痛缓解措施。
其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减轻 患者痛苦。
水肿预防与处理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 流,减轻水肿。
功能障碍预防与处理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 进功能恢复。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 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 情绪。
05 特殊情况下换药策略调整
糖尿病患者换药策略
控制血糖
在换药前,应确保患者的 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以降低感染风险。
换药操作技巧与规范
03
换药前准备工作
01
了解患者病情
熟悉患者的病史、手术情况、伤口位置及愈合情况,以 便制定合适的换药方案。
02
准备换药用品
包括无菌敷料、消毒液、棉球、镊子、剪刀等,确保用 品齐全、清洁、无菌。
03
洗手与穿戴
医护人员需彻底清洗双手,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 ,确保操作过程无菌。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换药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选择、换药频率、疼痛管理等方面,以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多学科合作模式的建立
换药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未来可能会建 立更加紧密的多学科合作模式,如外科医生、护士、药师 、康复师等共同参与患者的换药治疗过程。
谢谢聆听
持,以促进伤口愈合。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外科换药术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常见伤口的处理方法
强调无菌操作、创面处理、药物选择等方 面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伤口,如清洁伤口、污染 伤口、感染伤口等,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和注意事项。
换药术中的疼痛管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探讨疼痛产生的原因、评估方法以及有效 的疼痛缓解措施。
其他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疼痛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减轻 患者痛苦。
水肿预防与处理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 流,减轻水肿。
功能障碍预防与处理
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 进功能恢复。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 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 情绪。
05 特殊情况下换药策略调整
糖尿病患者换药策略
控制血糖
在换药前,应确保患者的 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以降低感染风险。
换药术 PPT课件
常用敷料选择
7.庆大霉素溶液(0.2-0.5%):局部冲洗,
用于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感染创面。
常用敷料选择
8.胰岛素主要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不愈合创
口。
常用敷料选择
9.硫酸镁(50%)溶液:用于挫伤、蜂窝织
炎、丹毒等的消炎消肿。局部湿热敷。
常用敷料选择
10.红汞(2%):皮肤黏膜的消毒,皮肤檫
换药目的
1.观察伤口
2.去除坏死组织;
3.清洁创面;
4.引流通畅; 5.促进组织生长;
换药的基本技术
1.树立无菌观念;
2.解除敷料的方法;
3.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 4.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 5.包扎固定方法; 6.污物敷料的处理;
换药频率
6.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
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 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常见伤口的处理
7.久溃不愈的伤口,要采用中药换药。
注意事项
1. 无菌一期伤口换药一般在24小时、72小 时常规观察局部肿胀渗出情况。 2. 开放伤术后争取24、48、72小时连续三 天换药,特别注意容易出现血肿或引流情况及 时排除险情比较关键。 3. 骨科创面较多见感染创面就是皮肤坏死、 褥疮创面,高渗盐水一般在某一时期,用在 感染重、渗出较多的创面,可以快速减轻创 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减少渗出。
常见伤口的处理
3.对于陈旧性肉芽创面:此种肉芽组织再生
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 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织不易愈合, 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 血,露出新鲜肉芽。
常见伤口的处理
4.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必要时
换药术PPT课件
敷料脱落
若新换敷料在短时间内脱落,应立即重新更换;若敷料在较长时间后 脱落且伤口情况良好,可暂时不更换,但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感染
由于操作不当、消毒不严格或患者自 身免疫力降低等原因导致。
出血
可能因手术创伤、血管损伤或凝血功 能障碍等引起。
疼痛
换药过程中操作粗暴、敷料过紧或伤 口周围炎症等均可导致疼痛。
及时反馈和调整 密切关注患者的伤口情况和换药效果,及时向患 者反馈并提供必要的调整建议,以增强患者的信 心和依从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换药操作步骤与技巧
操作前准备工作
了解患者病情及伤口情况
包括伤口类型、位置、大小、深度、有无感 染等。
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确保双手清洁,减少污染机会。
准备换药所需物品
包括无菌敷料、消毒液、棉球、镊子、剪刀 等。
核对患者信息
确认患者身份及换药部位,避免操作错误。
换药操作步骤详解
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
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换药前了解伤口情况,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换药室环境清洁,温度适宜,光线充足。
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医护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 罩帽子。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防止交叉感染。
动作轻柔,减轻患者痛苦,注 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换药后认真观察伤口情况,记 录换药日期、伤口情况、所用
06 患药术的目的和重要性
向患者解释换药术对于伤口愈合、预 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必要性,以及正确 的换药方法对于促进伤口恢复的重要 性。
若新换敷料在短时间内脱落,应立即重新更换;若敷料在较长时间后 脱落且伤口情况良好,可暂时不更换,但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感染
由于操作不当、消毒不严格或患者自 身免疫力降低等原因导致。
出血
可能因手术创伤、血管损伤或凝血功 能障碍等引起。
疼痛
换药过程中操作粗暴、敷料过紧或伤 口周围炎症等均可导致疼痛。
及时反馈和调整 密切关注患者的伤口情况和换药效果,及时向患 者反馈并提供必要的调整建议,以增强患者的信 心和依从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换药操作步骤与技巧
操作前准备工作
了解患者病情及伤口情况
包括伤口类型、位置、大小、深度、有无感 染等。
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确保双手清洁,减少污染机会。
准备换药所需物品
包括无菌敷料、消毒液、棉球、镊子、剪刀 等。
核对患者信息
确认患者身份及换药部位,避免操作错误。
换药操作步骤详解
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
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换药前了解伤口情况,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换药室环境清洁,温度适宜,光线充足。
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医护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 罩帽子。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防止交叉感染。
动作轻柔,减轻患者痛苦,注 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换药后认真观察伤口情况,记 录换药日期、伤口情况、所用
06 患药术的目的和重要性
向患者解释换药术对于伤口愈合、预 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必要性,以及正确 的换药方法对于促进伤口恢复的重要 性。
外科经典换药术ppt课件
↓
解释换药目的
↓
帮助患者取得合适体位
↓
打开换药包,准备消毒用品
-
24
换药步骤:去除敷料
铺中单,去除敷料 :用手取下伤口外 层绷带及敷料。再用镊子取内层(揭起 时沿伤口长轴),在换药过程中始终保 持一把镊子处于相对无菌状态。
若内层敷料已与创面干结成痂,为使 敷料与创面分离,可用无菌盐水、过 氧化氢溶液浸湿,待敷料与创面分离 后再顺伤口长轴方向轻轻揭去纱布。 揭下的纱布、污物应放在弯盘中。
(1)换药者要戴口罩、帽子,洗净双手。 (2)设专一的换药室进行一般的伤口换药。 (3)污染或用过的敷料不能乱扔,特殊感染 1 的敷料要焚烧。 (4)先换清洁伤口,其次是污染伤口,后换 2 感染伤口,最后换需消毒隔离的伤口。
医生当天有手术时,术前不宜行感染伤 3 口的换药 !!
4
-
4
换药的原则
(5)凡属高度传染性伤口,如破伤风、炭 疽、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的伤口, 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伤口换药有专人 负责处理,用过的器械要单独灭菌,换 下的敷料要马上焚烧,工作人员要刷洗 双手并浸泡消毒。
利用碘的氧化作用,其碘是络合碘。
碘伏干后,会形成一种类似油性的 薄膜。
优点 能够更好的固定细菌的蛋白, 对粘膜刺激性小,不需用乙醇脱碘,
而在皮脂腺丰富的地方更具 无腐蚀作用,且毒性低。应用于粘
穿透力。所以应用在头皮的 膜、皮肤、小儿的换药等,消毒效
创口周围。
果均优于碘酒,较少过敏反应,不
会发生皮肤烧伤。
-
9
换药步骤:(三)七步洗手
七步法洗手 (一定要规范)
-
10
换药步骤:(四)准备换药物 品
医生的准备(口罩,帽子) 换药用品的准备
外科换药 PPT课件
外科换药
换药又称交换敷料,是外科经常性的工作之 一,外科医师必须熟悉各种伤口愈合的规律,
正确的掌握换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才能
促进伤口早日愈合。换药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除 去病因、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机体修复能力,
促使伤口早日愈合。
换药的目的
1、了解和观察伤口情况,以便进行及时的处 理。 2、清洁伤口,去除脓液,减少细菌繁殖和分 泌物的刺激。 3、去除不利或有碍于愈合的环境,创造新的 有利于愈合的条件。 4、保护伤口,防止细菌侵入。 5、固定患部、让局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 减少患者的疼痛。
换药操作的注意事项
6、揭去敷料时,要注意是否与伤口周围的毛 发粘连及敷料和伤口或创面粘连。 7、伤口内有填塞引流性纱布时,用镊子轻轻 拉出,粘连过紧时,用盐水棉球浸软,而后 慢慢拉出。去除引流管应先转动,然后轻巧 的向外拉出。 8、熟悉健康肉芽的性质:颜色鲜红、质地硬 实、呈颗粒状、触之易出血。
步骤三
伤口的包扎固定
1、粘贴胶布固定时,胶布方向与伤口 长轴垂直。 2、胸腹带固定伤口时用力适当,不能 影响创口的血运,造成医源性坏死或愈 合延迟。 3、绷带包扎时松紧合适,注意伤口远 端的血运。
换药操作的注意事项
1、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整个换药过程 要与患者沟通,做到“来去有声”。 2、换药者的占位原则: 3、换药操作轻柔、细致,态度和蔼, 富有同情心。 4、了解伤口情况和变化,掌握伤口愈 合规律。正常伤口只分泌血清样液体。 5、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
步骤一 去除敷料
1、去外层敷料 2、去内层敷料 3、揭敷料时沿长轴方向进行 4、污染敷料放在弯盘内
步骤二 清创伤口、拆线、拔出 或更换引流物
1、伤口周围消毒范围5cm 2、消毒顺序,清洁伤口与感染伤口不 同 3、消毒方法,一般伤口、肛门周围和 瘘口周围、会阴部皮肤 4、具体操作:左手清洁镊子,右手相 对污染镊子 5、常见伤口的处理
换药又称交换敷料,是外科经常性的工作之 一,外科医师必须熟悉各种伤口愈合的规律,
正确的掌握换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才能
促进伤口早日愈合。换药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除 去病因、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机体修复能力,
促使伤口早日愈合。
换药的目的
1、了解和观察伤口情况,以便进行及时的处 理。 2、清洁伤口,去除脓液,减少细菌繁殖和分 泌物的刺激。 3、去除不利或有碍于愈合的环境,创造新的 有利于愈合的条件。 4、保护伤口,防止细菌侵入。 5、固定患部、让局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 减少患者的疼痛。
换药操作的注意事项
6、揭去敷料时,要注意是否与伤口周围的毛 发粘连及敷料和伤口或创面粘连。 7、伤口内有填塞引流性纱布时,用镊子轻轻 拉出,粘连过紧时,用盐水棉球浸软,而后 慢慢拉出。去除引流管应先转动,然后轻巧 的向外拉出。 8、熟悉健康肉芽的性质:颜色鲜红、质地硬 实、呈颗粒状、触之易出血。
步骤三
伤口的包扎固定
1、粘贴胶布固定时,胶布方向与伤口 长轴垂直。 2、胸腹带固定伤口时用力适当,不能 影响创口的血运,造成医源性坏死或愈 合延迟。 3、绷带包扎时松紧合适,注意伤口远 端的血运。
换药操作的注意事项
1、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整个换药过程 要与患者沟通,做到“来去有声”。 2、换药者的占位原则: 3、换药操作轻柔、细致,态度和蔼, 富有同情心。 4、了解伤口情况和变化,掌握伤口愈 合规律。正常伤口只分泌血清样液体。 5、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
步骤一 去除敷料
1、去外层敷料 2、去内层敷料 3、揭敷料时沿长轴方向进行 4、污染敷料放在弯盘内
步骤二 清创伤口、拆线、拔出 或更换引流物
1、伤口周围消毒范围5cm 2、消毒顺序,清洁伤口与感染伤口不 同 3、消毒方法,一般伤口、肛门周围和 瘘口周围、会阴部皮肤 4、具体操作:左手清洁镊子,右手相 对污染镊子 5、常见伤口的处理
2024年度换药术的操作ppt课件
感染
根据感染病原体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确保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加强伤口护 理和换药操作规范,促进伤口愈合。
2024/2/3
21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识别出血、感染 等并发症的征象,并告知应对措施。 指导患者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自 行揭开敷料或触碰伤口。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因并发症产 生的焦虑和恐惧情绪。鼓励患者积极 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024/2/3
22
05
总结回顾与考核评估
2024/2/3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无菌操作原则
在换药过程中始终保持无菌, 避免污染伤口和敷料。
2024/2/3
换药顺序
按照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 染伤口的顺序进行换药,防止 交叉感染。
伤口评估
观察伤口大小、深度、颜色、 渗出物等,判断伤口愈合情况 。
2024/2/3
15
敷料更换方法及注意事项
敷料选择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 如无菌纱布、泡沫敷料等。
2024/2/3
更换方法
将新敷料覆盖在伤口上,注意与伤 口边缘保持适当距离;用无菌胶带 或绷带固定敷料,避免其移位或脱 落。
注意事项
更换敷料时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 污染伤口;同时要注意观察敷料的 渗透情况,及时更换被渗透的敷料 以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2024/2/3
5
换药适应证与禁忌证
2024/2/3
适应证
手术后缝合的切口、外伤或感染形成的创面等均需进行换药 处理。
禁忌证
对于无菌手术切口,缝合后一般无需换药,除非出现特殊情 况,如敷料脱落、污染等。对于严重感染或坏死组织较多的 伤口,应避免频繁换药,以免加重损伤和感染。
换药步骤培训课件
换药步骤
打开敷料
准备工具
准备清洁的镊子、棉球、碘伏、 无菌纱布等。
操作步骤
用镊子夹住纱布的一角,轻轻揭 开敷料。
注意事项
确保手部清洁,避免污染伤口。
清洁伤口
准备工具
使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清洗伤口。
操作步骤
用棉球蘸取适量的生理盐水或双氧水,轻轻擦拭 伤口周围的皮肤和伤口内部。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擦拭,以免刺激伤口。
更换敷料
准备工具
准备清洁的镊子、棉球、碘伏、无菌纱布等。
操作步骤
用镊子夹住纱布的一角,轻轻覆盖在伤口上。
注意事项
确保手部清洁,避免污染伤口。
固定敷料
准备工具
使用绷带或胶布固定敷料。
操作步骤
用绷带或胶布将敷料固定在伤口周围,确保敷料不会脱落。
注意事项
固定敷料时要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04
调整室温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季 节,调整治疗室的温度和 湿度,使患者感到舒适。
准备医疗废物容器
为避免交叉感染,换药前 需准备医疗废物容器,用 于放置换药过程中产生的 废弃物。
工具的准备
根据换药类型选择合适的敷料和器械
根据患者伤口的类型和换药的次数,选择合适的敷料和器械,如消毒液、棉球、 镊子、纱布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无菌敷 料、手套等物品,避免造成交叉感 染。
注意保护伤口周围的皮肤
避免摩擦和损伤
01
在换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伤口周围皮肤的摩擦和损伤,使
用柔软的敷料和手套。
保持皮肤湿润
02
保持伤口周围的皮肤湿润,可以减少皮肤干燥和瘙痒的情况,
促进伤口愈合。
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打开敷料
准备工具
准备清洁的镊子、棉球、碘伏、 无菌纱布等。
操作步骤
用镊子夹住纱布的一角,轻轻揭 开敷料。
注意事项
确保手部清洁,避免污染伤口。
清洁伤口
准备工具
使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清洗伤口。
操作步骤
用棉球蘸取适量的生理盐水或双氧水,轻轻擦拭 伤口周围的皮肤和伤口内部。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擦拭,以免刺激伤口。
更换敷料
准备工具
准备清洁的镊子、棉球、碘伏、无菌纱布等。
操作步骤
用镊子夹住纱布的一角,轻轻覆盖在伤口上。
注意事项
确保手部清洁,避免污染伤口。
固定敷料
准备工具
使用绷带或胶布固定敷料。
操作步骤
用绷带或胶布将敷料固定在伤口周围,确保敷料不会脱落。
注意事项
固定敷料时要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04
调整室温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季 节,调整治疗室的温度和 湿度,使患者感到舒适。
准备医疗废物容器
为避免交叉感染,换药前 需准备医疗废物容器,用 于放置换药过程中产生的 废弃物。
工具的准备
根据换药类型选择合适的敷料和器械
根据患者伤口的类型和换药的次数,选择合适的敷料和器械,如消毒液、棉球、 镊子、纱布等。
在操作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无菌敷 料、手套等物品,避免造成交叉感 染。
注意保护伤口周围的皮肤
避免摩擦和损伤
01
在换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伤口周围皮肤的摩擦和损伤,使
用柔软的敷料和手套。
保持皮肤湿润
02
保持伤口周围的皮肤湿润,可以减少皮肤干燥和瘙痒的情况,
促进伤口愈合。
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伤口换药流程及案例分享ppt课件
部位皮肤受损。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加强护理, 保持身体各部位清洁、干躁,按时翻身。
2020/10/1
主要内容
• 换药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技术 • 最佳伤口处理方案的步骤 • 换药操作流程 • 换药的质量标准 • 伤口清洗液的选择 • 换药的注意事项
2020/10/1
换药的质量标准
• 评估仔细、全面,描述正确。 • 用物准备齐全,无菌物品均在有效期内。 • 核对、查看仔细,病情了解全面。 • 严格三查七对,护患沟通良好,环境适宜。 • 患者体位舒适,操作台准备合理。 • 动作轻柔,方法正确。
2020/10/1
M 保持创面湿度平衡
•创面过干:影响伤口床上皮细胞增生;影响生长因 子作用。
•创面过湿:导致蛋白流失;破坏了伤口周围的皮肤, 成为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干扰重要的细胞介质
(如生长因子)的正常活动。
•处理的目标在于:促进伤口的湿润平衡(择适选合 的敷料)
2020/10/1
E = Edge of wound 伤口边缘
2020/10/1
换药操作流程(一)
• 换药前: ➢ 核对医嘱。确定换药的时间、所需溶液、药物及
敷料等。 ➢ 核对患者。解释目的及过程,取得配合。 ➢ 预备环境。换药室。温度适宜,光线充足,注意
保护隐私。 ➢ 协助舒适、便于换药的体位。 ➢ 初步检查伤口,评估所需敷料种类、大小与数量。 ➢ 清洗双手,戴口罩。 ➢ 用物准备。
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
2020/10/1
全身评估
➢查体:神志清楚,发育正常,体温36.9℃,脉搏86 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4/65mmHg,体重 59Kg,身高170cm。 ➢BMI值为20.42Kg/m2。 ➢心肺听诊无特殊表现,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双下肢截瘫,双下肢肌力0级,深浅感觉消失。 ➢压疮Braden评分:7分。
2020/10/1
主要内容
• 换药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技术 • 最佳伤口处理方案的步骤 • 换药操作流程 • 换药的质量标准 • 伤口清洗液的选择 • 换药的注意事项
2020/10/1
换药的质量标准
• 评估仔细、全面,描述正确。 • 用物准备齐全,无菌物品均在有效期内。 • 核对、查看仔细,病情了解全面。 • 严格三查七对,护患沟通良好,环境适宜。 • 患者体位舒适,操作台准备合理。 • 动作轻柔,方法正确。
2020/10/1
M 保持创面湿度平衡
•创面过干:影响伤口床上皮细胞增生;影响生长因 子作用。
•创面过湿:导致蛋白流失;破坏了伤口周围的皮肤, 成为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干扰重要的细胞介质
(如生长因子)的正常活动。
•处理的目标在于:促进伤口的湿润平衡(择适选合 的敷料)
2020/10/1
E = Edge of wound 伤口边缘
2020/10/1
换药操作流程(一)
• 换药前: ➢ 核对医嘱。确定换药的时间、所需溶液、药物及
敷料等。 ➢ 核对患者。解释目的及过程,取得配合。 ➢ 预备环境。换药室。温度适宜,光线充足,注意
保护隐私。 ➢ 协助舒适、便于换药的体位。 ➢ 初步检查伤口,评估所需敷料种类、大小与数量。 ➢ 清洗双手,戴口罩。 ➢ 用物准备。
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
2020/10/1
全身评估
➢查体:神志清楚,发育正常,体温36.9℃,脉搏86 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4/65mmHg,体重 59Kg,身高170cm。 ➢BMI值为20.42Kg/m2。 ➢心肺听诊无特殊表现,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双下肢截瘫,双下肢肌力0级,深浅感觉消失。 ➢压疮Braden评分:7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9
8
❖ 2. 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 1 次。 3. 新鲜肉芽创面,隔 1 ~ 2 天换药 1 次。
❖ 4. 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 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 5.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 1 ~ 2 次,并在 术后 12 ~ 24 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 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 48 小时内拔除
2020/11/29
7
❖小 结 ❖ 目的 ❖ 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
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 适应证 ❖ 1. 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如无特殊反应, 3 ~ 5
天后第一次换药 ; 如切口情况良好,张力不大, 可酌情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 ; 张力大的伤口,一 般在术后 7 ~ 9 天拆线。
2020/11/29
12
❖ ⑶ 用物:换药盘内加换药包,无菌剪刀以
及消毒试剂,根据伤口情况添加无菌纱布、 生理盐水、引流物以及外用药物( 20 % 硝酸银、 5 %氧化锌油膏、 1 %醋酸等) 的准备。
2020/11/29
13
❖ ⑷ 方法:感染伤口:应早期予以充分引流; 一般采用盐纱引流,脓腔过大也可用烟卷 或血浆管引流。注意盐纱一定要放道脓腔 底部,但不能填塞过紧。每天应更换盐纱 引流条和敷料。感染基本控制后可隔日或 隔两日更换。但应刮除水肿的肉芽组织, 以促进肉芽的生长。当肉芽基本填满伤口 应修剪多余的肉芽组织,帮助伤口收缩, 以利上皮覆盖创面。
换药术
2020/11/29
1
❖ 大纲要求: ❖ 1 、了解换药的一般知识 ❖ 2 、掌握普通伤口换药的方法 ❖ 3 、了解不同伤口如何换药的方法 ❖ 4 、了解换药的适应症
2020/11/29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 重点与难点:
❖ 重点: 1 、各种常用外用药物制剂的性质 及用途, 2 、医学伤口换药的涵义 3 、了 解换药室的设置、配备、工作制度,严格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 难点:换药是技术性较强的基本操作技术, 每个病人伤口性质、局部情况、全身条件 不同,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一个模式换药
2020/11/29
10
❖ 2 、污染伤口:
❖ ⑴ 目的: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防止伤口感染; 一旦发生感染予以及时处理。
❖ ⑵ 方法:伤口内在缝合时不宜过密过紧,并置 入引流条。一般在术后 1 天即应更换敷料,连续 5 天,并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根据引流情况决定 引流物的拔出时间。一旦有感染症兆,应及时拆 开部分缝线,及时分离伤口以利引流,并放置引 流条。并延迟拆线时间。若发生感染则应按感染 伤口处理。
2020/11/29
11
❖ 3 、感染伤口:
❖ ⑴ 目的:充分引流,积极控制感染。
❖ ⑵ 原则:①早期:以充分引流浓液,每天 更换敷料,必要时扩大伤口或行对口引流 或多点引流;②中期:引流物开始减少, 用盐纱引流,以促进肉芽生长。③后期: 限制肉芽生长,可用 5% 的盐纱以减少肉 芽水肿,修剪多余的肉芽,以利皮肤愈合。
2020/11/29
17
❖ 对病人精神状态,全身状况及换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 况,均应详细了解充分准备。 2 、无菌准备:一般换药要求在晨间护理或换药室清洁 工作后半小时进行,最好能在换药室换药。戴好口罩帽 子,把患者请到换药室,观察伤口情况(揭开纱布要顺 着伤口方向揭,垂直揭开易使伤口再裂开),评估需要 的器械,和敷料的数量,种类,然后去洗手后,准备换 药的物品。一般需要两个无菌弯盘,两把镊子,酒精棉 球等,夹拿器械时,镊子一定要头朝下,不可以翘起来, 夹顺序先夹镊子,放弯盘中间,夹纱布盖在上面,碘酒, 酒精分放在弯盘两边,先夹碘酒棉球后夹酒精棉球(如 果先夹酒精,残存镊子的酒精夹碘酒棉球就稀释了碘酒, 影响消毒效果)。
2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29
5
❖ 教学方法:
❖ 操练为主,讲述为辅,力求学生在理解的 基础上正确的操作。以启发式,互动式教 学活跃课堂气氛。
❖ 教学器材:
❖ 模拟人 换药碗 单包镊子 0.5% 碘伏棉球 75% 酒精棉球 医用纱布 胶布
2020/11/29
6
❖ 内容安排:
❖ 伤口换药的概念,换药的适应症,普通伤 口的换药程序,复杂伤口的一般处理原则, 如何辨认肉芽组织的新鲜程度为主要内容 。 其中 讲解、示范 45 分钟,学生练习 90 分钟,答疑、小结 45 分钟。
2020/11/29
14
❖ 各种引流物的应用 :
❖ 1 、烟卷引流:适用于脓腔较大引流液较 多,部位较深;时间一般 72 小时,通常 于 36 小时应旋转松动并拔出部分。
❖ 2 、乳胶管:适用于部位深,引流液多, 估计放置时间长,可放置 1 ― 2 周或更长。
❖ 3 、橡皮片:适用于浅表、引流液较少, 主要为积液或积血;时间一般为 24 ― 36 小时。
2020/11/29
15
❖ 4 、盐纱引流条: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 适用于部位不是很深,脓液不太多,应每 日更换,当感染基本控制后可隔日或隔两 日更换。
2020/11/29
16
❖ 换药的基本方法
❖ 换药前准备 1 、充分了解伤口,创面的部位大小深浅,伤腔 内填塞纱布的数量,引流物有无及是否拔除或更 换,是否需要扩创或冲洗,是否需要拆线或缝合 等。对所需的敷料器械药品等先检查是否齐备, 特殊用品应制备齐全,如配置伤面涂用的抗生素 溶液,扩创所需的局部麻醉药刀片,深伤口所用 的长血管钳探针,置换耻骨上膀胱造瘘的特殊引 流管等。
❖ 6. 橡皮管引流伤口,术后 2 ~ 3 天换药,引 流 3 ~ 7 天更换或拔除。
2020/11/29
9
❖ 各种类型伤口的换药目的和方法 :
❖ 1 、清洁伤口:
❖ ⑴ 目的: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更换敷料。
❖ ⑵ 方法:一般在手术后 3 天拆除原敷料,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感染发生,用碘 酒、酒精清洁消毒伤口,更换无菌纱布, 用胶布固定。